有 主编的话 所    上世纪 8 权 0 年代 , 为了全面地 、 系统地反映当代 经济学的全貌及其进程 , 总结与挖掘当代经济学已有 版 的和潜在的成果 , 展示当代经济学新的发展方向 , 我 们决定出版 “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 。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 是大型的 、 高层次的 、 社 综合性的 经 济 学 术 理 论 丛 书 。 它 包 括 三 个 子 系 列 : 1) 当代经济学文库 ;( ( 2) 当代经济学译库 ;( 3) 当 版 代经济学教学参考书系 。 本丛书在学科领域方面 , 不 仅着眼于各传统经济学科的新成果 , 更注重经济学前 沿学科 、 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的新成就 ; 在选题的采 出 择上 , 广泛联系海内外学者 , 努力开掘学术功力深 厚 、 思想新颖独到 、 作品水平拔尖的著作 。 “ 文库 ” 力求达到中国经济学界当前的最高水平 ; “ 译库 ” 翻 致 译当代经济学的名人名著 ; “ 教学参考书系 ” 主要出 版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最新的经济学通用教材 。 格 20 多年过去了 , 本丛书先后出版了 2 00 多种著 作 , 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和国际 标准化 。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从研究范围 、 研究内容 、 研究方法 、 分析技术等方面完成了中国经 济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轨 ; 二是培养了整整一代青年 经济学人 , 如今他们大都成长为中国第一线的经济学 1 家 , 活跃在国内外的学术舞台上 。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 我们将继续引进翻译出版国际上 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 加强中国经济学家与世界各国经济学家之间的交 有 流 ; 同时 , 我们更鼓励中国经济学家创建自己的理论体系 , 在自主的理论 框架内消化和吸收世界上最优秀的理论成果 , 并把它放到中国经济改革发 展的实践中进行筛选和检验 , 进而寻找属于中国的又面向未来世界的经济 所 制度和经济理论 , 使中国经济学真正立足于世界经济学之林 。 我们渴望经济学家支持我们的追求 ; 我们和经济学家一起瞻望中国经 权 济学的未来 。 版 2014年1月1日 社 版 出 致 格 2 有 译者的话 所 权 版 1 本书主要作者 、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 世界银行经济 社 顾问霍利斯 · 钱纳里 ( Holl isB.Chen ery)是世界著名经 济学家 。 他于 1 918 年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里士 版 满,1950 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 1968 年获荷 兰经济学院荣誉哲学博士学位 。 他曾担任过斯坦福大 学经济学副教授 、教授 ,美国国际开发署副署长 ,世界 出 银行副行长等职务 , 1965 年起曾多次任哈佛大学经济 学教授至今 。 他还是世界经济计量学会会员 、委员会 委员 ,美国文理研究院研究员 。 致 钱纳里长期从事经济发展 、产业经济学和国际经 济学方面的研究 ,并具有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格 家工作的丰富经验 , 因而造诣较深 。 他的主要著作有 : 《产业联系经济学 》 (与保罗 · 克拉克合著 ) (1959)、《工 业化进程 》( 1969)、《发展计划研究 》( 1971) 、《伴随增 长的再分配 : 政策探讨 》 (与他人合著 ) (1974)、《发展型 式,1950—1970》(与摩西 · 赛尔奎因合著 )( 1975)、 《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 》 (1979)、《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 1 比较研究 》 (与谢尔曼 · 鲁宾逊和摩西 · 赛尔奎因等人合著 ) ( 1986)等书 。 钱纳里对经济科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2 0 世纪 50 年代 ,钱纳里最先运 用影子价格理论进行了投资项目的分析 ,从而发展了微观计划理论 。 他还 有 在投入 —产出分析的基础上 , 推进了有关产业之间联系的理论研究 。6 0年 代, 钱纳里同布鲁诺 ( Bruno)和斯特劳特 ( St rout)等人一同提出了两缺口模 型, 将投资 、 储蓄和进出口同引进外资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在理论上和实践 所 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这种分析模型至今仍为国际经济理论界 、各种国 际机构和各国的计划部门广泛采用 , 作为分析国内经济关系和国际经济关 权 系的有用工具 。 当然 ,最为我国经济理论界熟知的还是钱纳里等人提出的 “ 发展型式 ” 理论 。 这一理论的代表著作是钱纳里和赛尔奎因 1 975 年合著的 《发展型 版 式, 1950—1970》一书 。 该书吸取了克拉克和库兹涅茨的研究成果 ,并将研 究领域进一步扩展到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 书中运用 1 30 个变量的2 00 00 个观察值 , 分析比较了 1 950—1970 年期间 101 个国家 (地区 ) 经济结构转变 社 的全过程 。 这种结构变化不仅包括生产 、需求 、贸易 、资源使用和人口等方 面的结构变化 , 而且包括城市化和收入分配等过程的变动 。 钱纳里和赛尔 版 奎因认为 , 投资和储蓄只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而不是充分条件 ,就发展 而言 , 重要的是需进行全面的结构转变 。 与此相关 , 他们强调应对结构变动 过程中的各种 ( 内部和外部的 )制约因素展开分析 ,这些因素包括 :收入水 出 平、 资源禀赋 、 人口规模 、 政府的政策和发展目标 , 以及国际资本 、国际先进 技术和国际贸易环境等等 。 在对结构转变和影响结构转变的各种因素的深 入而全面的分析基础上 , 他们揭示了经济发展的标准 ( 平均 )型式和各国经 致 济发展的不同特点 。“ 发展型式 ” 理论在发展经济学理论中独树一帜 。 这一 理论和钱纳里等人的实证研究 、比较研究方法影响了我国一代经济学家 。 1984年, 在世界银行考察团的启发下 , 我国不少中青年经济学家开始吸取和 格 借鉴钱纳里等人的 “ 发展型式 ”理论和方法 ,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变 进行了有益的分析 。 此外 ,70 年代钱纳里还就增长和分配的关系 、发展政策等问题 ,展开了 有价值的探索和研究 。 2 2 有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 是钱纳里同鲁宾逊和赛尔奎因等人 8 0 年代合作研究的新成果 。 钱纳里等作者在这本书中进一步发展了 “ 发展型 所 式”的理论 、思想和方法 。 该书运用投入 —产出分析方法 、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经济计量模型 , 通 权 过多种形式的比较研究 , 考察了以工业化为主线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 展中国家 ,特别是其中的准工业国家 ( 地区 )的发展经历 。 作者在书中分析 了结构转变同经济增长的一般关系 、 结构转变的基本特征和工业化的各个 版 方面 ,剖析了影响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 , 尤其是贸易政策和生产率 增长的作用 。 在此基础上 , 概括出外向型 、中间型和内向型等三种不同的工 业化型式 ,并评价了它们的优劣之处 。 该书的主要论点 ( 和特点 )包括以下 社 几个方面 : 第一 ,分析比较战后准工业国家 ( 地区 )工业化的发展经验和工业化的 版 原因 ,须综合运用投入 —产出模型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和经济计量模型等 诸种分析工具 。 作者认为 , 只有将多种模型结合起来 , 才能形成用途较为广 泛的结构转变分析方法 , 才能比较各国的发展经验和各种政策实施的效果 。 出 为此目的 ,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 综合概括了迄今为止的几乎所有准 工业国家 (地区 )的投入 —产出账户和多部门分析结果 , 并以此为基础 ,形成 了本书统一的核算体系和分析方法 。 本书特有的分析体系和方法 ,为较大 致 样本的比较研究和理论分析奠定了基础 。 第二 ,经济结构转变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 , 这不仅表现 格 为,不同收入水平上 , 经济结构的状况不同 ; 而且表现为 ,经济结构的转变 , 特别是非均衡条件下 ( 要素市场分割和调整滞后等等 )的结构转变 ,能够加 速经济增长 。 这里 ,作者强调指出 :1)结构转变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随 ( 发展水平而变动 ;( 2)结构转变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在各阶段 ,不同部 门、不同要素对增长贡献的相对重要性也不同 ; 3)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 ( 的增长过程具有实质性的区别 , 根本原因在于两者的结构关系不同 ; (4)结 3 构转变对于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意义 , 对于发展中国家比对发达国家更为重 要,即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转移和再配置较之发达国家是更重要的增长因素 , 因为发展中国家要素市场的非均衡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 ,结构变化的余地 有 也更大 ;( 5) 一些新兴工业国家非均衡条件下发生的结构转变以及对发达国 家先进技术的利用 , 是它们经济增长加速的两个主要原因 ; (6)以竞争均衡 为假设条件的新古典增长理论 , 在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本质特征时 , 所 必须加以重大的修正 。 第三 ,工业化是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阶段 , 同资本积累和比较优势这样 权 的供给因素变化相比较 , 需求因素变化对于工业化的作用同样重要 。 可以 说,工业化即是以各种不同的要素供给组合去满足类似的各种需求增长格 局的一种途径 。 但是 ,作者认为 , 迄今为止 ,人们一直强调的是供给因素的 版 变化 ,因此 ,必须加强对需求因素的研究 。 从需求方面展开分析构成了本书 的重要研究支点 。 第四 ,工业化 ———经济结构的转变取决于两类主要因素的演化 : 总需求 社 的水平和要素供给的结构 。 通过多国模型的综合分析 , 可以揭示工业化 、 或 者说结构转变的标准型式 。 这里 , 作者提出了如下重要观点 : (1)工业特别 版 是制造业产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增加的主要原因 ,是中间需求而 不是国内最终需求的变动 , 因而 ,必须对工业化主要源于恩格尔效应的公认 观点加以重大的修正 ; ( 2)贸易型式的变化 , 比起国内最终需求的变化来 , 对 出 总产出中制造业份额增加的影响也更大 ; 3)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 ,影响工 ( 业化的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有所不同 。 第五 ,揭示工业化的标准型式 ,只是概括大样本发展中国家发展经验 致 (发展的共性 ) 的一种方式 ,更重要的 ,是需揭示各国发展经验同标准发展型 式之间的区别 , 以把握发展政策同发展实绩之间的因果关系 。 作者认为 , 与 格 工业化的初始条件 ( 资源禀赋和人口规模 )相联系的贸易战略和政策的区 别,是各国的结构转变和工业化所处阶段之所以不同的主要原因 , 也是各国 影响结构转化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有所区别的主要原因 ,即由于各国贸易 战略和政策上的差异 , 各国的结构转变呈现出不同于标准型式的多样性来 。 第六 ,根据发展战略 、特别是贸易战略和政策的区别 ,可以将准工业国 家(地区 )的工业化过程大致划分为外向型 、 中间型和内向型 3 种主要型式 。 4 这 3 种型式的划分可以揭示准工业国家 ( 地区 )发展经验的主要区别 ,并说 明政策 、 结构和发展实绩之间的联系 。 这里 , 作者着重指出 : (1)发展战略和 增长因素密切相关 , 即,越开放的经济 ,效率越高 , 全要素生产率对增长的贡 有 献越大 ; (2)初始结构和发展战略对工业化过程的时间选择和特定经济活动 发生顺序的影响 , 超过其对总的结构转变类型的影响 ; (3)实行不同发展战 略的国家 , 结构转变的时间 、 顺序不同 , 速度不同 , 各部门 、各要素对增长的 所 贡献也不同 。 制成品出口导向国家 , 经济结构变化的速度较快 , 国内外产业 联系的程度较高 , 制造业对增长的贡献也较大 。 权 第七 , 一个国家可能选择的发展战略 ,以及某种战略可能产生的结果 , 取决于国际 、 国内各种制约因素的作用 。 作者认为 : (1)一国的发展战略由 其政策选择和其制度环境决定 , 同时也受外部事件如战争 、 自然灾害和世界 版 经济状况的影响 ; ( 2) 在不同的初始条件 、 制度环境和世界经济状况下 , 同一 种战略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 ; (3)内向型 (进口替代 )战略和外向型 (出口导 向) 战略之间具有有机联系 , 具体表现为 : 一国在世界市场上能够成功地进 社 行竞争 、 从而转向出口导向或外向型战略之前 , 需要有一个进口替代和深化 投入 —产出关系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发展国内的工业基 版 础; ( 4) 内向型战略向外向型战略转变 ,还有赖于外汇和人力资本的供给 情况 。 综上所述 ,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一书是一部颇具特色的理 出 论和实证研究的文献 , 在当代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 书 中运用的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 , 书中提出的非均衡条件下的结构转 变的思想 , 以及书中对影响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 , 特别是发展战略 致 和政策所作的详尽而深入的分析 , 无疑将对我国的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 者产生重要的启发 , 也将为我国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可供参考的有益 的历史经验 。 当然 , 这也并不是说该书的理论和方法已尽善尽美 , 我们还需 格 批判地加以借鉴和吸收 。 本书的另 外 两 位 主 要 作 者 ,鲁 宾 逊 (She rmanRob inson)和 赛 尔 奎 因 (MosheSyr qun) i ,分别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和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的经济 学教授 , 他们也都是世界银行的经济顾问 。 5 3 有 本书前言 、 第 1、2、3、4 章由吴奇译出 ;第 5、6 章由王松宝译出 ; 第 7、 8章由伍云长译出 ; 第 9、10 章由潘佐红 、郑雄伟译出 ,第 11、12 章由卢锋 、 所 苏晓红译出 。 此外 , 吴奇通阅了全书 , 统一了译名 ,并对译文作了一些修改 和加工 。 权 陶文达教授和徐宽同志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们校对了译稿 。 陈昕 、 周 其仁 、卫飒英 、周瑶明等同志十分关心本书的翻译工作 ,并为本书的出版做 了大量工作 。 我们谨在此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 版 吴 奇 1988年6月 社 版 出 致 格 6 有 中文版前言 所 权    从历史上看 ,工业化一直是发展的中心内容 。 本 书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的各种工业化发展的 版 新类型 , 范围自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出口导向增长 类型到哥伦比亚和土耳其的较为内向的增长类型 。 为什么各国都要实现工业化?有些因素 ,诸如需 社 求和技术的变化 , 是所有国家共有的 。 还有一些因素 , 如资源禀赋和发展政策 ,则各国都不一样 。 为了研究 二战后 9 个工业化国家 ( 地区 )的发展经验 ,以探求实 版 现工业化的要素和工农业之间的关系 ,我们运用了统 一的分析框架 ,这就使我们得以确定 3 种主要的工业 化类型 , 并阐明这些类型的政策含义 。 出 本书的主要问题在于将所有进行工业化的国家 (地区 )共有的因素同那些随政策选择而异的因素分离 开来 。 这个做法揭示了资源和技术条件不同的影响 , 致 并将重点放到导致工业化过程中所有国家 ( 地区 )普遍 存在的各部门间平衡的力量上 。 霍利斯 · 钱纳里是前 任世界银行副行长 ,现为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 谢尔 格 曼 · 鲁宾逊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农业与资源经济学 教授 。 摩西 · 赛尔奎因是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经济学教 授 。 他们都是世界银行的顾问 。 霍利斯 · 钱纳里 1988年7月12日 格 致 出 版 社 版 权 所 有 有 前言 所    目前 , 权 人们已经认识到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 转变 。 库兹涅茨 ( Kuzne ts,1966)在他的关于现代经济 版 增长的历史研究中 ,将资源由农业向工业转移确定为 这一转变的基本特征 。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历表 明, 工业化和收入水平增长有着很高的相关关系 ,同 社 时, 由于资源禀赋和政府政策的不同 , 发展也会形成重 大差异 。 版 有争议的是 :这些关系背后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 工业化的根源十分广泛 ,从调整供给结构以适应国内 需求变动的需要 ,到利用各种劳动密集活动的比较优 出 势 。 过去 10 年中 ,这种历史趋势得到了调整 ,原因是 一些国家加速实现工业化以弥补日益恶化的贸易条 件, 与此同时 , 一些有利可图的初级产品的生产者却受 致 到“ 荷兰病 ” 和非工业化倾向的损害 。 在设计发展政策 时, 有必要对中等收入国家工业化的长期趋势 , 以及同 格 这种趋势相背离的各种偏差进行评价 。 本书是世界银行赞助的关于结构转变的一系列研 究 成 果 之 一。 钱 纳 里 和 赛 尔 奎 因 (Chen er n ya d Sr ygun,1 i 975;1980)将库兹涅茨的研究领域扩展到 低收入国家 , 他们考察了战后低收入国家的各种发展 类型 , 并且提出了一种对不同国家工业化原因进行比 1 较的研究方法 。 以后 , 德维斯 、 德梅洛和鲁宾逊 ( Derv is,DeMe o,a l ndRo b i nson,1982) 运用一般均衡理论 , 又提出了一种用途更为广泛的结构转变分 析方法 , 这使他们得以比较不同政策实施的效果 。 本书试图将这两种分析 有 线索结合起来 , 以说明战后准工业国家 ( 地区 )的发展经验 。 本书的研究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 , 这是为了利用日益增多的有关发展中 国家 ( 地区 ) 生产结构的各种资料 。 ① 第一阶段的中心工作是 , 在一个易于对 所 不同时期的国家进行比较的理论框架内 , 为 9 个准工业国家 ( 地区 )建立一 套可比投入 —产出账户 。 这一阶段推出了一系列有关单个国家 ( 地区 )的研 权 究方法和成果的出版物 。 我们第二阶段研究的重点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 包括发达国家和不发 达国家的明显区别 、 各种可供选择的发展战略的影响以及部门之间的差异 。 版 在这一背景下 , 对日本 、 韩国 、 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等 4 个国家进行了较为深 入的研究 。 除了标准投入 —产出模型之外 ,我们还运用了可计算一般均衡 模型 , 以考察不同要素的相对重要性 。 社 为使理论上所要求的方法同经验上可行的方法相协调 , 两个阶段的研究 工作都是在有关学者的通力协作下进行的 , 他们的研究涉及各主要对象国 版 家 。 第一阶 段 我 们 主 要 的 合 作 者 是 巴 拉 沙 ( B.Bala lsa)等 人 。 s 费 德 (G. Fed er)等 参加了我们的第二阶段研究工作 。 以上所有这些人都对为本书提  供背景材料的各种专门研究做出了贡献 。 出 我们还要感谢其他许多同事和朋友 , 他们对本书的若干手稿作了讨论 。 其中尤其是威廉森 ( J.Wi l li amson),他提出了许多极其宝贵的意见 ,使全书 更加贯通和完整 。 其他人包括阿德尔曼 ( I.Adelman)等。  致 康登 ( T.Condon)等  干练的研究助手也使我们受益匪浅 。 在此 , 我们还 向协助我们打印手稿的安吉利斯 ( T.Ange les)等 , 表示我们的谢意 。 编辑 格 罗森 (J.Ro sn) e 细致而内行地指导我们的工作 , 并使本书的最后文本得到很 大改进 。 像大多数比较研究一样 , 这一最终成果既有超过又有未能达到我们的期 望的地方 。 最初假说的解释能力好像比我们预想的要差 , 但是 ,最初的研究  其他人名略 ———译者注 。 2 成果已经引出了许多更加引人注目的新问题 。 尽管我们的观点在研究过程 中趋向一致 ,然而 ,我们还是认为标明各章的作者而不是寻求完全的统一更 为有益 。 有 注 释 所 ① 这两个阶段的研究分别同世界银行的两个研究课题相对应 , 即: 671—32研 究课题 ———《关于工业增长和结构转变因素的比较研究 》 和671—7 9 研究课 题———《增长因素和生产率变化 》。 本书第 1 章和世界银行 197 — 81 983年 权 的年度 《当前研究摘要 》,列举了这些研究中的优秀成果 。 版 社 版 出 致 格 3 格 致 出 版 社 版 权 所 有 CONTENTS 有 1  引言 1 1  议题 1. 1 目 录 2  研究设计 1. 5 所 3  读者指南 1. 8 主编的话 第 1 篇   结构转变 译者的话 中文版前言 前言 权 2  增长和结构转变 1  增长因素 2. 1 1 6 7 版 2  均衡增长 2. 19 3  非均衡增长 2. 30 4  结构转变 2. 35 社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42 1  模拟结构转变 3. 43 版 2  工业化的一般特征 3. 59 3  结构转变的动态分析 3. 71 附录   对不同国家 、 不同时期 出 实际收入的比较 80 4  准工业国家 89 致 1  工业化的类型 4. 90 2  战略和实绩 4. 100 3  结构转变的时间顺序 4. 107 格 附录   贸易导向指数 121 第 2 篇   工业化的经验 5  多部门比较分析的方法论 132 1  静态投入 —产出模型 5. 133 1 CONTENTS 有 2  增长因素和结构转变 1 5. 40 9  准工业国的经济增长 : 统计 3  动态的可计算一般均衡 5. 分析 274 模型 154 1  非均衡模型 9. 275 所 4  基于模型比较的方法论 1 5. 55 2  综合 : 9. 工业部门和非工业 6  贸易战略和增长阶段 160 部门 、 出口部门和非出口 部门之间的非均衡 288 权 1  初始条件和总体实绩 1 6. 61 2  需求和产出变化的原因 1 6. 66 3  对结果的不同解释 9. 292 3  贸易政策体制 6. 174 10  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 2 96 版 4  贸易和工业 6. 182 1 1  衡量全要素生产率的 0. 5  结论 6. 194 分析框架 299 1 2  制造业中的增长和生 0. 社 7  相互依赖与产业结构 197 1  结构转变的总体测量 1 7. 98 产率变化 300 2  产业间联系和生产的 7. 1 3  贸易战略与全要素生 0. 版 复杂性 209 产率增长 313 3  开放和制造业的比较优势2 7. 16 第 4 篇   发展战略 4  贸易和投入使用 7. 224 出 5  结论 7. 232 11  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 3 29 第 3 篇   生产率和结构转变 1 1 3 1. 种发展战略 330 致 1 2  动态的可计算一般均衡 1. 8  生产率增长和要素再配置 2 39 模型 331 1  产出增长和要素使用 2 8. 40 1 3  关于可供选择战略的 1. 格 2  要素生产率增长 8. 251 宏观经济学 337 3  作为增长因素的资源再 8. 1 4  价格 、 1. 刺激和结构转变 3 47 配置 260 1 5  结论 1. 353 8. 4  生产率和增长 :需求 — 附录 A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供给的相互作用 267 的方程 354 2 CONTENTS 有 附录 B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 关键参数 359 所 12  综合 :增长与结构 366 1 1  结构转变 2. 367 1 2  工业化的作用 2. 369 权 1 3  生产率 2. 371 1 4  政策 2. 37 版3 参考文献 377 社 版 出 致 格 3 格 致 出 版 社 版 权 所 有 有 引 言 所 权 版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对工业化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众 说纷纭 ,莫衷一是 。 当然 ,从历史上看 ,关于发展问题的各种 理论研究已经对许多发展现象做出了一系列最充分的概括 , 社 其中包括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 ,制造业在总产出和就业中所 占份额上升及农业所占份额相应下降的发展趋势 。 但是 ,这 种生产结构的转变是如何影响增长率及其利益分配的?用以 版 加速这种转变或改变其构成的各种政策的效果又是怎样的? 这些问题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问题依然处于争执之中 。 本书试图通过一系列准工业国家( 地区)的比较研究,阐明工 出 业化在发展中的作用。我们研究的3个主要问题是: 作为构成现 代经济增长的全面结构转变的一个阶段的工业化; 9个正处在工 致 业化进程中的国家( 地区)发展经历的异同之处; 增长着的生产率 同结构转变之间的关系。本章追溯将要讨论的一些基本问题的 背景,概括本书的主要研究结果, 并为读者提供指南,说明我们选 格 择的国家、 讨论的问题以及运用的分析技术。 1  议   题 1. 20世纪 50 年代 ,人们曾对本书研究的许多问题进行过激 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烈的讨论 , 但没有取得什么重要结果 。 通过讨论 ,人们明确了各种不同观点 的内在联系 , 然而却未能解决有关工业化作用和发展战略选择这样一些重 要问题 。 在对6 0 年代和7 0 年代早期各国的发展经验进行考察之后 , 人们开 有 始更为重视各种经验问题 , 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政策问题 。1 0 年之后 , 我们 才能够较清楚地区分曾经尝试过的各种基本发展道路 ,并分析工业化在其 中扮演的角色 。 所 工业化的利益 权 早期主张加速工业化的理论 , 主要是以假设的制造业及其相关部门的技 术性质为基础的 。 如罗森斯坦 —罗丹 ( Rosn esti enRoa dn,1 943;1 961)和曼 德尔鲍姆 ( Mandl ebaum,1 94 5)这样一些作者强调的是制造业中规模经济和 版 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性 ,以及由此造成的以外部经济形式表现出来的累积效 益 。 附加其他一些假设条件 , 这些因素要求在重工业及轻工业中平衡投资 , 并要求减少制成品进口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 Mahalanoi bs,1955) 。 社 普雷比希 ( Preb isch,1 950) 和辛格 ( Si nger,1950)也主张实行工业化 ,以 弥补预料到的专门生产初级产品所造成的不利条件 ,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贸 版 易条件持续恶化的趋势 。 初级产品出口面对的是有限的世界需求 ,而制成 品的国内需求却在不断增长 ;注意到这种现象 ,纳克斯 ( Nurkse,1961)建议 实行工业部门和初级产品生产部门平衡发展的政策 。 在需求因素限制发展 出 类型的条件下 , 这种观点经过某种调整成为以后实证研究的有益起点 。 瓦伊纳 (Viner,1952) 和弗莱明 ( Fleming,1955)对这些主张早日实现工 业化的理论进行了抨击 ,认为它们同有关比较优势和专业化利益的新古典 致 分析相冲突 。 在此之后 ,人们开始认识到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比较优 势, 存在于一些越来越多地使用熟练劳动力的制造业部门 。 这样 ,新古典观 点便同主张以外向型贸易政策推动劳动密集制成品出口的观点一致了 。 格 西托夫斯基 ( Sct iovk s y,1 954;1959)和斯特里顿 ( S treetn,1 e 959)进一 步阐明了提倡平衡增长的纳克斯模型 。 他们强调的是不同国家需求条件和 供给条件的区别 ,并不重视有限贸易的作用 。 也许重要的是 ,这种讨论表 明, 局部均衡分析作为一种解决整个经济的有关问题的工具 ,其作用是有 限的 。 2 1 引  言 变化着的观念 库兹涅茨 ( Kuzne ts,1 957;19 66)和他的追随者们是以更宽的视野来观 有 察工业增长问题的 。 库兹涅茨不是将研究重点仅仅限于资源分配问题 ,他 把工业产出增长描绘成他所说的 “ 现代经济增长 ”这个全面结构转变中的一 个组成部分 。 在这一背景条件下 ,工业化不仅是对需求条件和供给条件变 所 化的反应 , 而且也是获得现代技术的一个基本手段 。 克拉克 ( Cl ark,19 40)和库兹涅茨开创的比较分析 ,引出了许多实证概 权 括— ——“典型化的事实 ” ,这为以后的许多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 尽管为倡导 某一特定的资源分配类型找寻理论依据的较早尝试没有取得什么结果 ,库 兹涅茨的实证发现还是激起了对这些典型化事实的原因和含义的进一步研 版 究 。 本书有很大一部分也是探讨引起结构转变的各种基本因素之间的关 系, 这种结构转变反映在库兹涅茨的多国时序模型中 。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至 7 0 年代中期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 ,导致了对发 社 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的比以前较为乐观的看法 。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出 口以每年 1 0% 以上的速度增长 ,出口市场有限的假说已经站不住脚了 。 同 版 时, 麦卡里奥 ( Macar io,1 964)、布鲁顿 ( Br uton,1970)以及利特尔 、西托夫斯 基和斯科特 ( Lt ite,S l i ctov oskya ndScot,1 t 970)有关进口替代效果的比较研 究也说明 , 如果长期维持进口替代政策 , 那么其效果就会越来越差 。 出 少数 “新兴工业化国家 (地区 ) ” ,特别是其中的中国香港 、 韩国 、新加坡 和中国台湾等4 个东亚经济的成功发展 , 极大地支持了主张发展战略由内向 型转为外向型的理论观点 。 ① 这4个“ 超级出口区 ” 沿着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 致 路前进 , 其特点是制造业增长异常迅速 ,这种增长以制造业参与世界经济活 动的程度不断提高为基础 。 它们的发展经验引出这样一些问题 :这种发展 模式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适用于较大型的国家?这种发展模式是否取决于东 格 亚地区特殊的社会和政治特点 , 等等 。 在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的研究中 ,我 们将力图阐明这些国家 ( 地区 ) 和其他工业化国家的增长和结构转变的共同 原因 , 并指出它们的主要区别 。 ② 虽然近些年来外向型政策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 ,但是 ,它们依然仅仅是 成功发展战略的众多组成因素之一 。 作为出口导向国家增长原型的日本 , 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战后 ③ 引起人们更多注意的 , 并不是它的特别开放的经济 ,而是它的生产率 的大幅度增长 。 在自然资源禀赋充裕的国家中 ,马来西亚和泰国推行了延 迟实行工业化的战略 ; 然而 , 尽管起步较晚 , 为了适应国内需求增长的需要 , 有 它们的制造业依然得到了迅速发展 , 同时 ,它们也没有受到由于超前实现工 业化所造成的扭曲影响 。 即使在那些2 0世纪6 0年代早期实行了极为封闭政 策的国家中, 人们也可以发现相对成功的发展例证 ( 巴西、 西班牙和土耳其 ) , 所 这种发展是以向较中性的贸易政策转变以及增加制成品的出口为基础的。这 些较大型国家的发展类似于早期纳克斯的平衡增长模型, 即:国内需求增长是 权 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同时, 为了避免出现严重的贸易瓶颈, 出口增长速 度也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虽然所有这些例证都包含了向更加外向型政策的 转变, 但是, 它们却并不具有4个东亚超级出口区那样极端专门化的特点。 版 过去 10 年中 , 世界经济出现周期性动荡 ,增长速度开始减慢 ,使推行不 同发展战略的各个国家各自的适应能力受到了考验 。 那些经济结构为过去 减少进口的努力所扭曲的国家 , 被证明是相当脆弱的 ,这是因为追加进口替 社 代的边际能力很有限 。 此外 , 内向型国家向出口扩张的转变 ,同较外向型国 家对经济结构进行较小的调整相比 , 显然更加困难 ,对经济增长的损害也更 版 大 。 因此 ,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减慢的发展前景 ,引起了人们对出口导向战略 和进口替代战略的重新估价 。 人们对 过 去 2 0 年 的 发 展 经 验 有 着 不 同 的 解 释。 巴 拉 沙 ( Bl aas sa, 出 1981)、拉尼斯 ( Ranis,1981)和利特尔 ( L itl te,1982)认为 ,东亚超级出口区 的经济增长是自由贸易和取消出口歧视的预料中的结果 ,它们的成功为其 他国家指出了可遵循的发展道路 。 但是 ,怀疑这一论调的人 ,比如迪亚兹 — 致 阿莱詹德罗 ( Di azAlea jndo,1 r 975)、戴特 —乔杜里 ( Da tt aChoudhui,1 r 981) 和斯特里顿 ( S t reee tn,1 982),则强调限制这些超级出口区经验转移的各种 特殊条件 , 格 包括强有力的国家干预 、 有利的人力资源条件以及 2 0 世纪 6 0年 代世界经济的扩张 。 尽管存在着不同观点 , 经济学家们在发展战略讨论中的一致意见同样不 少 。 克鲁格 ( Kruegr,1 e 984)指出 ,新古典贸易政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 , 争论的主要问题不是应否实现工业化 ,而是应以何种形式实现工业化 。 人 们还公认 , 转向较有效的贸易模式所取得的静态收益 ,并不是成功发展的国 4 1 引  言 家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 。 生产率增长才是更重要的 。 因此 ,阐明外向型 贸易政策的成效 ,仅仅是进一步揭示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内在联系的起始点 。 有 涉及的问题 本书将要讨论 3 组问题 。 第一组涉及发展模式的一般特征 ,特别是初级 产品生产向制造业生产转移的发展趋势 。 工业化在多大程度上对发展是必 所 不可少的?同资本积累和比较优势这样的供给因素变化相比较 ,需求变化 的重要性是什么?只有较好地把握住这些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才能将这 权 些问题的答案用于政策分析 。 第二组问题涉及增长和结构转变的关系 。 新古典理论揭示了要素供给 和生产率变化的重要意义 ,然而 ,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表明 ,对于持续增 版 长来说 ,需求和贸易的变化也同样重要 。 因此 ,可以认为 ,工业化即是以各 种不同的要素供给组合去满足类似的各种需求增长格局的一种途径 。 分析 这些问题时 ,我们必须认识到工业化初始条件和资源配置不同的重要性 ,这 社 些因素又同一个国家的规模及其自然资源禀赋这样一些结构特征相联系 。 第三组问题涉及政策依以实现的手段 。 过度进口替代效益低下的主要 版 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它提高了交易商品的成本 ,还是因为它同导致国际收 支瓶颈或减弱生产率增长的其他政策相关联?这类问题也许是最困难的 , 但是 ,如果我们准备运用比较研究成果来提高政策选择能力 ,那么 ,我们就 出 必须对此加以讨论 。 致 2  研究设计 1. 研究上述问题 , 我们主要运用两种分析技术 。 一种来自贸易理论并强调 格 外部政策 ;另一种源于计划模型 ,强调的是资源配置的内在方面 。 在对本书 的研究工作进行设计时 ,中心的问题是要以一套方法将这两种技术的构成 部分结合起来 ,这套方法也可以利用有关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 (地 区)的现有资料 。 过去15 年,在关于贸易和发展政策的一系列研究中, 一种对不同国家进行 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比较的分析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在这一方面, 开创性工作是利特尔、 西托夫斯基 和斯科特( Li tte,S l i ctos vkya ndS cott,1970) 做出的。以后, 有关研究讨论了贸 易同发展联系的各种专题, 包括: 有效保护的水平 ( Baa lsa,1 s 971),不同贸易制 有 度的效果( Donges,1976;B ha gwai,1 t 978;K rue ger,1978;B l aas sa,1 981),以 及这些制度对就业的间接影响( Kruee gr,1 983)。由于这些作者将研究重点放 在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的内容上, 没有具体考察影响增长和资源配置的其他各 所 种因素, 因此, 他们的分析仅仅涉及一些能够处理的发展问题。 另一种分析技术建立在多部门模型的基础上 , 以研究资源配置类型的变 权 化 。 多部门模型原来主要被用于分析单个国家可供选择的各种政策的含 义, 极少被用于比较研究 。 模型早期的形式以开放的投入 —产出系统为基 础, 其中的出口通常被视为外生变量 。 以后的研究运用了线性规划或可计 版 算一般均衡模型 , 这使得影响资源配置的内部政策和外部政策结合起来 ,但 是需要大量的数据 。 尽管多部门模型主要用于分析某个给定国家的经济结 构和经济政策 , 但是 ,这些模型有时也被用来考察其他一些更一般的问题 。 社 具有代表性的例证包括在一般均衡的理论框架中对以色列 ( Bruno,196 6)和 印度 ( Wes iskopf,1971)所作的比较优势分析 ,以及对韩国 ( Adelmana nd 版 Robi nson,1978) 所做的影响收入分配的政策分析 。 上述两种技术基本上是互补的 。 各种政策比较 ( L itt le,Scio tvskya nd So ctt,1970;Kr uegr,1 e 978、1983;Bh agwati,1978)有赖于所选择国家贸 出 易政策体系的分类及其效果的统计描绘 。 尽管没有直接运用经验模型 ,贸 易理论还是为这种比较研究提供了一种统一的分析框架 。 相反 ,多部门分 析研究的经济现象 , 只能由明确建立在社会核算系统基础上的模型来展示 。 致 这种分析特别适合研究工业化问题 ,因为结构转变的间接影响常常超过它 的直接影响 , 而后者可以直接反映在国民账户的总量上 。 格 本书一开始就试图对日益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的各种多部门分析加以概括。 目前, 这些分析涉及2 0个国家和地区, 覆盖期达2 0年。从这组国家中, 我们选 择了8个准工业国家( 地区) ,每个国家( 地区) 整个战后时期的增长率至少达到 组平均值; 它们的贸易和发展政策形成一个系列: 从内向型( 墨西哥和土耳其) 到 外向型( 韩国、 战前的日本和中国台湾) 。( 这里的样本包括第4章确定的准工业 经济组的四分之一。加上战后的日本和挪威是为了说明向成熟经济的过渡。 ) 6 1 引  言 在本书的准备过程中 ,对所选择的这些国家 (地区 )战后增长和结构转 变的研究 , 采用了统一的核算体系和分析方法 ,第 3 章和第 5 章对此进行了 讨论 。 研究者们将这种分析体系和方法扩展到研究每一个国家 (地区 )特有 有 的一些重要问题 ,也受到赞许 。 他们这种努力所获得的主要国家 (地区 )的 研究成果包括 : 关于韩国 、 中国台湾和土耳其的一些专著 ,以及关于以色列 、 日本 、挪威和南斯拉夫的一些论文 ( 关于哥伦比亚和墨西哥仅提供了用于国 所 别比较的标准账户 ) 。 这些研究成果是 : 哥伦比亚 权 《哥伦比亚增长因素的资料 》 “Sourc eso fGrow hDa t taforColombia”(DeMe lo,198 3) 以色列 版 《以色列增长因素的资料 》 “Sourc eso fGrow t hDa taforIsr ael”(Frankl,1 e 983) 《以色列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变: 从国际关系中进行考察》 社 “EconomicG rowtha ndStruc turalChangeinI sa rel:AnInten rai tonalPr e s pec tie” v (Sr yquin,1 984) 版 日本 《工业化在日本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Roleo fI nd u stri al izai toni nJ apanese Deveo lpme nt”(Ch ene rya nd 出 Waa tnabe,1 976) 韩国 《韩国的工业化和结构转变 》 致 “Indus tri ai lzai tona ndStruc tura lCh angeinKo ra” e (Kim,1978) 《增长和结构转变 》 格 “Growtha ndStructu ralT r ansfo rma t ion”(Kima ndRo emer,1979) 墨西哥 《墨西哥增长因素的资料 》 “Sourc eso fGrow t hDa taforMe xc io” ( Syrqun,1 i 983) 挪威 《经济增长的计算 : 挪威的实例 》 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Account ingf orE conom i cG r ow th: TheC aseo f Nor way”( Baa lssa, 1979a) 中国台湾 有 《台湾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变 》 “EconomicG rowtha ndStrut cura lCh angeintheRe pubi lco fChina”(Ku o, 9) 所 197 《转变中的台湾经济 》 “TheTa iwanE conomyi nTransi ti o n”(Kuo,1 983) 权 土耳其 《工业增长和结构转变的原因 : 土耳其的实例 》 “Sou rceso fIndust rilG a rowthandS tru cturlCh a ange:TheC as eo fTu rky” e 版 (Cel asun,1 983) 《土耳其的外汇缺口 、 增长以及工业战略 , 1973—1 983》 “TheF oreignEx changeGa p,G rowtha ndIndusr tia lS tr ategyinTu rkey 社 1973—1 983” (Deri vsandRo binson,19 78) 南斯拉夫 版 《南斯拉夫 : 自治社会主义和发展的挑战 》 “Yugol savaS i elf Ma a ngementS o cil aisma dt n heC hl ale ngeso fDevelopment” (Sh crenk,A d ralan,andEL. Tt aawy, 199) 7 出 此外 , 库布 ( Y.Kubo) 和刘易斯 ( J.Lewis)还同上述作者们合作 , 编辑了所 有国家增长因素的统一资料 , 其形式可见第 5 章 ( 参阅 Ku bo,1 983) 。 致 3  读者指南 1. 格 本书包括几种类型的比较研究,它们统一在共同的研究主题下。全书有近一 半的篇幅被用于说明人们可以从9个准工业国家( 地区)的发展经验中学到什么, 地区) 我们对这9个国家( 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分析结果见第2篇和第1 0 章。 本书的其余部分由4个比较研究组成,在此,我们提出了基本的假设, 并验证了这 些假设对于大范围准工业国家(地区)的适用性。这些多国(地区)比较研究是: 8 1 引  言 ● 关于 39 个国家 (地区 )总量增长因素的索洛模型估计结果的比较研究 (第2章) 。 ● 关于一个典型准工业国家结构转变的多部门模拟研究( 第3章) 。这一模 有 型的动态形式见第8章, 其目的是研究资源再分配对生产率增长的作用。 ● 关于非均衡条件下增长因素的经济计量模型研究 , 以34 个准工业国 所 家(地区 )的统计资料为基础进行了参数估计 ( 第9章)。 ● 关于可供选择的各种外部政策对结构转变和增长影响的可计算一般 均衡 ( CGE) 模型研究 ,以韩国和我们样本中其他国家 (地区 )的统计资料为 权 基础 (第11章) 。 表1.1 说明这些研究如何同本书 4 篇相联系 。 第 1 篇将前两种研究结 合起来 ,对结构转变及其同总量增长的关系做出了总的概括 。 第2 章通过揭 版      1  全书的组织结构 表 1. 篇 研究的问题 对象和方法 结    果 社 第 1 篇   结 构 增长因素 : 成熟经济和准工业 生产率增长的不同作 转变 需求和供给 经济 : 用( 2) 9个国家( 3 地区) (2) 版 结构转变的一 多国模型 ( 3) 结构转变的构成 ( 3) 致性 准工业国家 ( 地区 ) 国家类型 (4) ( 4 ) 出 第 2 篇   工业化 原因相同点 比较研究方法 ( 5) 外向型和内向型发展 的经验 多部门模型 : 9 个国 战略 ( 6) 家( 地区 )(6、7) 工业结构 (7) 致 第 3 篇   生产率 生产率增长的 多部门动态模型( 8) 资源再分配效果的衡 和结构 因素分解资源 经济计量分析: 34个 量(8、9) 转变 再分配效果的 准工业国家 (地区 ) 国家效果和部门效果 重要性 (9)部门生产率: 4个 8、1 ( 0) 格 国家( 10) 第 4 篇   发展 政策手段 典型发展战略的可计 政策改变的效果( 11) 战略 算一般均衡模型( 11) 综合 供给因素同需求因 价格变化的作用( 11) 素的综合 ( 12)    注 : 圆括号中的数字代表各章 。 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示准工业国家 ( 地区 )增长进程同成熟经济增长进程的不同特点 ,证明我们 将重点放在准工业经济上是正确的 。 第 3 章和第 4 章都运用了多国模型 。 第 3 章分析结构转变的一般特征 。 第 4 章则奠定了准工业经济分类的理论 有 基础 。 第 1 篇的 3 章为揭示 9 个样本国家 (地区 )的特点提供背景材料 。 第2 篇分析战后工业化的经验 , 这反映在 9 个国家 (地区 )的可比多部门 模型中 。 这种比较方法 ,比起将需求和生产的内部结构变化同贸易和资源 所 流入的外部结构变化联系起来的研究方法更胜一筹 。 这种方法转过来又有 利于对内向型发展战略和外向型发展战略进行详尽比较 ,增长和结构转变 权 的若干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便可由此得到估价 。 第 2 篇还对未曾受到人们足够重视的工业化的一些方面作了考察 。 特 别值得注意的是 , 在所有被研究的国家中 ,工业投入中的中间需求的重要性 版 都在不断提高 。 多国模型也包含了这类结构转变 ,它有助于说明重工业迅 速增长的原因 。 第 3 篇涉及工业化同生产率增长的关系 。 为此 , 第 8 章拓展了多部门模 社 型, 使其包括劳动和资本的部门使用 。 这里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国家之间 、部 门之间生产率增长的区别 , 以及资源再分配的影响 。 版 工业化进程中的经济不同于成熟经济 ,因为 ,这种经济的资源再分配 , 即资源由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 ,可以对全面增长做 出重大贡献 。 第8 章和第9 章考察了多种资源转移在数量上的显著性 : 从农 出 业到工业 , 从轻工业到重工业 ,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 。 除了对 4 个国家 (日本 、韩国 、 土耳其和南斯拉夫 )所进行的详尽比较之外 ,第 3 篇还包括一 个经济计量模型 , 用以估计整个准工业经济组资源转移的效果( 第9章)。 致 关于要素使用和生产率的研究修正了我们原有的一些假设 。 尽管生产 率增长的部门差异很显著 , 然而 , 其国家之间的差异也并不逊色 。 高速增长 的国家 , 格 所有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速度也较高 。 运用经济计量模型 , 这些国家差异的全面影响可以度量为对应于预期增长率的各国的统计残 值, 并使之同一般经济政策联系起来 。 第 4 篇利用一般均衡理论框架分别分析各种政策手段 。 我们将外向型 发展政策分解为几个组成部分 , 其中包括引进外资和增加出口 。 同时 ,我们 对实现进口替代的高效和低效的方法也进行了模拟分析 。 在分析过程中 , 10 1 引  言 我们还对一系列不同的政策体系做了比较 ,其中 ,有代表性的包括 :以韩国 和中国台湾的发展经验为基础的超级出口区的政策体系 ,以及建立在墨西 哥和土耳其发展经验基础上的 、将保护贸易同低额资本流入结合起来的政 有 策体系 (第11章)。 比较结果转过来又使增长计算的需求方面和供给方面 的综合研究成为可能 。 所 注 释 权 ①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OECD)的一份研究报告 《新兴工业国对有关制造业 的生产和贸易的影响 》 (1979),是从总体上对这组经济作出的最综合全面 的分析。 这组经济包括 1 0 个国家( 地区 ),它们是 :中国香港 、韩国 、新加坡 版 和中国台湾 ( 东亚 );希腊 、葡萄牙 、西班牙和南斯拉夫 ( 地中海 );巴西和墨 西哥( 拉丁美洲 ) 。 ② 拉尼斯( n Rais,1981)比较了拉丁美洲地区和东亚地区的贸易政策及其 后果 。 社 ③ 本书的“ 战前 ” 和“战后 ”一般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后时期 ; 确切年份则随 讨论的国家而变动 。 版 出 致 格 11 格 致 出 版 社 版 权 所 有 有 第1篇 所   结构转变   权 版 社 版 出 致 格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结构转变这一范畴可以使用下述概念 ,将有关发展问题的各个方面的 研究联系起来 , 这些概念包括农业结构转变 、 工业化 、人口结构转变和城市 化等 。 其中 , 每个概念都描绘了整个结构转变过程的一个或更多的侧面 。 有 第 1 篇将需求 、 贸易 、生产和就业等结构的转变综合在一个理论框架之中 , 以分析长期增长现象 。 我们分析的重点是增长和结构转变的相互关系 。 这里的问题是 , 影响经 所 济增长方式的 、 并可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相区别的结构转变有何主要 特征?众所周知的两个特征是 : 权 ● 恩格尔定律所揭示的食品在个人消费中所占份额不断下降的趋势 。 ● 刘易斯假说所描绘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弹性供给 。 我们的发现指出了其他一些同样重要的特征 : 版 ● 根据赫克谢尔 —奥林模型 , 巴拉沙揭示了“比较优势的各个不同阶段” 。 ● 库兹涅茨观察到部门间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增长速度具有系统性差别 。 ● 随着人均收入增加 , 人口出现变动趋势 ,即一系列因素先是导致人口 社 增长加速 , 尔后又使之减慢 。 概括起来 , 这些同收入水平相关联的结构转变特征表明 , 发展中国家的 版 增长过程同发达国家的增长过程有实质性的区别 。 第 2 章运用增长计算方法研究这一假说 。 首先 ,将索洛方法 ( So low, 1957)用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大样本 。 该分析揭示了这两组国家增 出 长因素的一些特征差异 。 其次 , 将增长因素分解 ,以观察需求和贸易方面的 结构变化同要素供给和生产率增长方面的结构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 3 章试图对导致结构转变特定类型的各种因素作模型分析 。 模型既 致 概括了上述典型化的事实 , 其本身又依据多国统计数据得到估计 。 它反映 影响结构转变的各种因素 ( 诸如规模和资源基础 )的区别 ,以及内向型发展 格 政策和外向型发展政策的区别 。 在整个结构变动的范围内 ,通过提高收入 水平 , 几种有代表性的资源配置模式也得到了模拟 。 多国模拟的主要目的是为第 2 篇的国别研究提供比较的标准 。 多国模 拟也概括出结构转变的一些共同特点 。 例如 , 工业化 (以国民生产总值中制 造业的份额增加度量 ) 注定会发生 ,除非初级产品或服务业的出口价值能有 充分的提高 , 以超过收入增长的恩格尔效应对需求的影响和工业投入的强 14 第1篇 结构转变 化使用 。 尽管短期内可以观察到非工业化 ( 或称荷兰病 )现象 ,但是却难以 找到发展中国家非工业化现象持续 1 0 年以上的例证 。 第3 章的长期分析指 出, 结构转变的主要问题不在于是否需要工业化 ,而在于何时 、以何种方式 有 实现工业化 。 第 4 章探讨运用以上研究结果指导政策分析这一问题 。 在模拟资源配 置类型所揭示的主要区别的基础上 ,这一章概括了工业化的一般类型 。 在 所 模拟中也出现了一类介于不发达经济和发达经济之间的工业化或准工业经 济 。继之 , 工业化型式的各种特点又被用于考察在 1960—1980 年期间的所 权 有准工业经济 。 最后 ,通过比较发展政策的效果 ,证明规模 、资源禀赋和贸 易政策的差异是很重要的 。 版 社 版 出 致 格 15 有 增长和结构转变 所 霍利斯·钱纳里 权 版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 。 新古典的传 社 统观点认为 , 国民生产总值 ( GNP)增长是资本积累 、劳动力增 加和技术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 ,这是在竞争均衡的假设条件 版 下发生的 。 需求变化和部门间的资源流动则被认为是相对不 重 要 的 ,因 为 所 有 部 门 的 劳 动 和 资 本 都 能 带 来 同 样 的 边 际收益。 出 第二种更为广泛的观点认为 ,经济增长是生产结构转变 的一个方面 , 生产结构的变化应适应需求的变化 ,应能更有效 地对技术加以利用 。 在预见力不足和要素流动有限制的既定 致 条件下 , 结构转变极有可能在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 ,在要素市 场尤其如此 。 因此 ,劳动和资本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 率较高的部门转移 ,能够加速经济增长 。 虽然这种结构分析 格 并没有运用一般均衡理论那样严密完整的计算公式 ,它却能 为实证分析提供基础 。 由于一般均衡理论不能被视为公理 ,趋向较高生产率部 门的资源再分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究竟有多大 ,就成了一个 实证问题 。 认识资源再分配的潜力 ,对于发展中国家比对发 16 2 增长和结构转变 达国家似乎更重要 , 因为 ,发展中国家要素市场的非均衡现象表现得更为突 出,生产结构变化的速度也更快 。 本章为分析工业化 — — —或更广义地说 ,经济结构转变 ———和人均收入增 有 长的关系 ,提供背景材料 。 在概括新古典理论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均衡增长的研究成果之后 ,进而研究需求和贸易变动类型对促进或限制资 源流向较高生产率部门的作用 。 正像本章将要表明的 ,对增长因素的确定 所 要求对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 并要求使用多部门模型 。 这里的考察揭示了发展中或转折中的国家同成熟的工业国家经济增长 权 进程的基本区别 。 其中 ,特别是非均衡现象在前者比后者更为严重 。 因此 , 虽然新古典理论是增长研究的有益起点 ,但是 ,如果要用新古典理论解释转 变过程中经济的本质特征 , 就必须对它加以重大的修正 。 版 1  增长因素 2. 社 自阿布 拉 莫 维 茨 ( r Abamo viz,1 t 956)、索 洛 ( Soow,1 l 957)和 丹 尼 森 版 ( Denison,1962)的开创性工作以来 ,经济增长因素的度量分析已经取得了 长足的进展 。 其主要目的是 ,估计以资本和劳动投入 (随质量变化而调整 ) 的增长为一方 , 全要素生产率为另一方 ,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 。 目前 ,有 出 许多运用各种新古典理论对工业国家所作的研究 ,它们已经覆盖了战后大 部分时期 , 这种方法也被用于越来越多的准工业国家 ,这样 ,这两组国家增 长进程的一些区别便可以由此得到澄清 。 致 非均衡增长研究比均衡增长研究要求更具体详尽的模型 。 因此 , 基本的 经济计量学方法 , 被用来验证非均衡现象对解释不同国家增长差异的意义 。 下面将考察的计量方法说明了资源自低生产率使用向较高生产率使用转移 格 的重要性 , 例如 ,通过出口扩张实现的资源转移或由农业向工业的资源转 移 。 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转移较之发达国家是更重要的增长因素 。 这里的实证研究为本书关心的一些问题提供了答案 : ● 新古典方法用于发展中国家时 , 有效性如何?不同类型的国家是否存 在值得研究的显著差异? 1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 在同一般均衡理论的各种背离中 , 哪一种看来最重要?有关需求和贸 易结构变动的更明晰的分析 , 应该达到什么程度? ● 随着人均收入的变动 ,影响增长的各种因素是否存在值得考虑的系统 有 变化? 考察这些问题时 , 对比增长因素的新古典观点和结构主义观点的假设基 础,可能是有益的 。 新古典理论的基本假设人所共知 ,因此 ,它们可以作为 所 解释结构主义观点假设的出发点 。 新古典观点和结构主义观点的最重要的区别 ,体现在它们的全部假设 权 上,而不是体现在任何其他方面 。 新古典理论假设 ,无论从生产者还是从消 费者的观点来看 ,资源都存在着长期的有效配置 (帕累托最优化 ) 。 在任何 既定时点 ,部门间劳动和资本的转移不可能增加总产出 ,资源的重新配置仅 版 仅发生在经济扩张时期 。 相反 ,结构主义观点没有假设充分的最优资源配 置;其结果是 ,劳动和资本使用在不同的方面 , 收益可能出现系统差别 。 表2.1概括了决定以上两种观点基本区别的一些假设。 在内部需求和外 社 部贸易变动的情况下, 不但商品而且要素的高替代弹性, 以及对市场信号的迅 速反应都有助于维持均衡。新古典理论假设, 经济制度有足够的灵活性以维 版 持均衡价格, 而结构主义观点则认为存在着一些使完全调整成为不可能的条 件。产生非均衡现象的诸多原因已被最清晰地加以说明, 其中之一是劳动市 场的两重性。这种两重性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 原因是人口增 出 长过快, 不可能为国民经济的高生产率部门全部吸收。二元劳动市场的结果, 是出现了集中于农业和服务业部门的非熟练劳动的弹性供给。 另一个为人们广泛研究的非均衡原因 , 是不能有效地再配置资源以增加 致 出口或替代进口 。 导致国际收支长期逆差的因素 ,包括 :进口需求扩张速度 超过全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倾向 ;鼓励生产者开辟新市场的刺激不 足;以及更偏爱进口替代而不是出口扩张的没有远见的政策等 。 不管过去 格 限制国际收支调整的因素是什么 , 毫无疑问 ,以上这些因素是许多发展中国 家存在非均衡现象的一个原因 , 它们一直阻碍着经济增长 。 尽管有定义说明 , 假设的新古典经济的收入水平高于任何非均衡假设条 件下的收入水平 ,然而 ,新古典经济的增长潜力却可能随时间变动而下降 。 非均衡现象 ,诸如要素市场分割和调整滞后等 ,则隐含着通过减少瓶颈和再 18 2 增长和结构转变 分配资源于高生产率部门以加速增长的潜力 。 发展中国家的这种潜力可能 大于发达国家 , 它们经受着较大的非均衡冲击和程度较高的非均衡市场的 制约 。 此外 ,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利用来自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 许多已被 有 人们所注意的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增长加速的现象 ,可能可以由这两个 因素加以说明 。 所 1  有关增长问题的两种不同观点 表 2. 新古典观点 结构主义观点 假 设 权 所有部门的要素收益都等于要素的边际 内部需求随收入水平而变动 生产率 不存在规模经济 外部市场受约束 , 调整滞后 版 有完全的预见性 ,所有市场持续均衡 生产结构转变导致要素市场非均衡 经验含义 需求和贸易的替代弹性较高 价格弹性低 ,调整滞后 要素市场呈现分割状态 社 部门分解的需要有限 采用新技术迟缓 增长因素 资本积累 新古典因素加上 : 版 劳动的质和量提高   资源再配置 ,即资源流向生产率较 高的部门 中间投入增加 规模经济及边干边学 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内外部瓶颈减少 出    概括起来 ,结构主义观点强调国民经济中部门之间的区别 ,这种区别可 能阻碍新古典理论所描述的对资源配置的均衡调整 。 非均衡现象更经常地 致 表现在不同部门中劳动和资本收益的差别上 ,而不是表现在能反映市场均 衡完全失效的短缺和过剩上 。 相反 ,新古典理论假设均衡可以长期维持 ,这 格 就将增长的原因限定在供给要素上了 。 2  均衡增长 2. 为新古典理论奠定基础的竞争均衡假设是增长分析的有益起点 。 因为 , 1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这种假设使各类投入能根据它们的边际生产率加总起来 。 ① 就整个经济范围 内的研究而言 , 所有基本的投入都可以划分为资本和劳动两大类 。 每一类 投入又可以根据它在总产出中的份额而被组合起来 。 总产出增长同资本和 有 劳动加权平均增长的差别 ,则成为整个经济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计量尺 度 。 这一分析过程 , 为运用不同方法但坚持竞争均衡假设的各种研究 ,提供 了进行比较的一般基础 。 所 为计量以上 3 个增长因素的重要性而进行的分析 , 目前被用于跨越几个 时期的 3 9 个国家 (地区 )之中 。 分析表明 ,资本 、劳动和生产率的增长对样 权 本总体是同样重要的 ,但是 ,随着各国经济结构和政策效果的不同 ,它们又 有显著的区别 。 版 方法 在新古典理论框架中估计增长因素 , 一般采取的方法来自索洛的基本公 式(Solow,1957)。 总量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 : ② 社 犙 =犉(犓 ,犔, 狋) ( 2.1) 式中 犙 是国民经济总产出 , 犓 和 犔 分别为资本总投入和劳动总投入 , 狋 版 为时间 。 关于时间效果的最简单的假定 ( 2 所给出的大多数研究都做出 表 2. 了同样的假定 ) ,是技术进步的希克斯中性说 ,即源于既定的资本和劳动组 合的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产出 ,但并不影响资本和劳动的相对边际产出 。 根 出 据这一假定 , 生产函数又可以表示为 : 犙狋 =犃狋犉(犓狋,犔狋) ( 2.1a) 致 对该式求关于时间的导数 , 然后以 犙 除以该式 , 就可以推导出产出增长 的 3 个因素 : 格 · · · · 犙 犃 犉 犓 犉 犔 犙 = 犃 +犃 犓 犙 +犃 犔 犙 式 中 的 圆 点 代 表 时 间 导 数 。 替 换 β犓 = ( 犙/ 犓 )( 犓/ 犙) 以 及 β犔 = ( 犙/ 犔)(犔/犙) ,便给出基本的新古典增长方程 : 犌犞 =犌犃 +β犓犌犓 +β犔犌犔 ( 2.2) 20 表2. 2 产出、 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 犜犉犘)的增长 (%) 附加价值 TFP 全部要素投入 资本投 劳动投 资本收 劳动收 国家 (地区 ) 年 份 增长 增长率 入增长 入份额 入份额 资料 ( ) 犌犞 ( 犌犃 ) 份额 增长率 份额 入增长 (犌犉 ) ( 犌犓 ) (犌犔 ) (β犓 ) (β犔 ) 来源 发达国家 格 比利时 194 致9—1959 9 2.5 2. 05 6 5 9. 0. 90 3 5 0. 2. 55 2  0.5 30. 0 7 0 0. ECEb 加拿大 1947—1960 5. 20 3. 50 3 5 2. 7 1.0 67. 6 6. 80 1 1.0 42. 0 58. 0 CC Jc 196 — 01 973 出 1 5.0 8 1.0 35. 3 3 3.0 6 7 4. 9 4.0 0 2.0 44. 9 5 1 5. CCJ 丹麦 1950—1962 3. 51 6 1.4 4 7 6. 1. 87 5 3 3. 8 3.4 1. 21 2 0 5. 7 0 5. Dd 法国 195 — 01 960 4. 版90 2. 90 5 5 9. 2. 00 4 4 0. 4. 70 3 0.0 38. 2 6 8 1. CCJ 1960—1973 9 5.0 0 3.0 5 8 0. 2. 90 49. 2 6. 30 4 0.0 41. 7 58. 3 CCJ 联邦德国 1950—1960 8. 20 6 3.0 56. 社8 7 4.0 4 0 3. 9 6.0 1. 60 36. 7 63. 3 CCJ 196 — 01 973 5. 40 0 3.0 5 6 5. 2. 40 4 4 4. 7. 00 7 -0.0 4 1 0. 5 9 9. CCJ 意大利 1952—1960 6. 00 8 3.0 6 7 2. 3 2.0 3 版7. 5 3 3.0 6 1.0 40. 5 5 5 9. CCJ 1960—1973 8 4.0 1 3.0 6 6 4. 6 1.0 3 4 5. 4 5.0 7 -0.0 3 3 8. 6 7 1. CCJ 日本 1960—1973 10. 90 5 4.0 4 3 1. 4 6.0 5 7 8. 1 权1. 50 7 2.0 4 5 1. 5 5 8. CCJ 荷兰 1951—1960 5. 00 3 2.0 4 5 6. 2. 70 5 6 3. 4. 00 4 1.0 4 0 7. 5 0 3. CCJ 1960—1973 5. 60 6 2.0 4 4 6. 3. 00 5 6 3. 6. 所60 0. 30 42. 9 5 1 7. 挪威 1953—1965 5. 40 8 2.8 5 3 3. 2. 52 4 7 6. 1 5.0 0. 80 4 0 0. 6 0 0. BBe 瑞典 1949—1959 3. 40 5 2.0 7 5 3. 0. 90 2 5 6. 0 2.0 0. 50 3 0 0. 7 0 0. ECE 英国 1949—1959 5 2.0 1. 20 48. 0 3 1.0 52. 0 有 1 3.0 0. 60 3 0 0. 7 0 0. ECE 1960—1973 8 3.0 1 2.0 5 3 5. 7 1.0 4 7 4. 6 4.0 0 0.0 3 7 8. 6 3 1. CCJ 美国 1947—1960 3. 70 4 1.0 3 5 7. 2. 30 6 9 2. 4. 00 4 1.0 3 3 9. 6 7 0. CCJ 1960—1973 3 4.0 3 1.0 3 2 0. 0 3.0 6 8 9. 0 4.0 2 2.0 4 4 1. 5 6 8. CCJ 平均 4 5.0 7 2.0 4 0 9. 7 2.0 51. 0 2 5.0 1 1.0 3 5 8. 6 5 1. 2 增长和结构转变 21 22 续表 附加价值 TFP 全部要素投入 资本投 劳动投 资本收 劳动收 国家 (地区 ) 年 份 增长 增长率 入增长 入份额 入份额 资料 ( 犌犞 ) ( 犌犃 ) 份额 增长率 份额 入增长 (犌犉 ) (犌犓 ) (犌犔 ) ( β犓 ) (β犔 ) 来源 发展中国家 ( 格 地区 ) 阿根廷 195致 0—1960 3. 30 0  1.5 3 8 1. 2. 25 6 2 8. 2. 65 1 1.0 — — Ef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196 — 01 974 1 4.0 7 0.0 17. 1 3. 30 8 9 2. 8 3.0 2 2.0 — — E 巴西 1 1 9 9 5 6 0—1 — 01 9 9 6 7 0 4 出6. 8 7. 3 0 0 3. 6 6 1. 5 0 5 2 3. 7 1. 9 3. 1 7 5. 5 0 4 7 6. 3 1 8. 1 3. 5 7. 0 0 8 2. 3. 3 0 0 — — — — E E 智利 1 1 9 9 5 6 0—1 0—1 9 9 6 7 0 4 版 3. 5 4 4. 0 0 8 0. 1. 2 5 0 2 2 3 4. 3 7. 2. 6 2 3. 5 0 7 7 7 5. 2. 7 2. 6 2 4. 0 0 2. 5 9 1. 0 0 — — — — E E 哥伦比亚 1 1 9 9 5 6 — 01 0—1 9 9 6 7 0 4 4. 6 5. 6 0 0 9 0. 2. 1 5 0 2 3 社7 0. 7. 5 3. 6 5 3. 5 0 7 6 3 9. 2. 5 4. 2 9 3. 5 0 2. 7 8 2. 5 0 — — — — E E 厄瓜多尔 希腊 195 — 01 962 7 4.2 2. 18 4 2 6. 2. 54 版5 8 3. 8 2.2 4 3.1 3 0 8. 6 0 2. Cog 1951—1965 9 6.0 3 2.9 3 5 4. 5 4.2 6 5 5. 权7. 10 8 2.0 40. 0 6 0 0. BB 洪都拉斯 193 — 01 962 4. 52 4 1.0 3 0 1. 3. 12 6 0 9. 3. 65 9 2.3 2 0 6. 7 0 4. C o 中国香港 1955—1960 8. 25 4 2.0 2 1 9. 5. 85 7 9 0. 4. 所68 6 6.3 4 0 0. 6 0 0. Chh 1960—1970 9. 10 2 4.8 4 0 7. 4. 82 5 0 3. 6 7.0 2. 97 4 0 0. 6 0 0. Ch 印度a 1959/1960 —1978/1979 2 6.4 1 -0.8 9 -2. 4 6.2 102. 9 有 7 4.7 1. 65 5 5 2. 4 5 7. Ah i 爱尔兰 195 — 31 965 4. 70 0 2.0 4 6 2. 2. 70 5 4 7. 2 4.0 1. 70 4 0 0. 6 0 0. BB 以色列 1952—1958 9. 80 3. 90 3 8 9. 9 5.0 60. 2 11. 80 3. 20 30. 0 7 0 0. Au j 1960—1965 11. 00 3. 40 3 9 0. 6 7.0 69. 1 13. 10 5. 00 30. 0 7 0 0. G k 续表 附加价值 TFP 全部要素投入 资本投 劳动投 资本收 劳动收 资料 国家 (地区 ) 年 份 增长 增长率 增长率 份额 入增长 入增长 入份额 入份额 来源 (犌犞 ) ( 犌犃 ) 份额 (犌犉 ) ( 犌 犓 ) (犌犔 ) ( β犓 ) (β犔 ) 韩国 格 1955—1960 2 4.2  2.00  4 4 7. 2.22 5 2. 6 2.18 2. 25 40.0 60.0 Ch 墨西哥 1 1 9 9 致 6 5 0—1 0—1 9 9 7 6 3 0 9. 7 6 5. 0 4. 5 1. 1 6 0 4 0 2 3 2. 3 8. 5. 4. 5 0 0 5 5 7 7. 7 6. 7 5. 1. 6 2 0 5. 0 2. 0 6 0 3 5 — 6.7 63. — 3 CC E J 秘鲁 1 1 9 9 6 5 0—1 0—1 9 9 7 6 4 0 出 6 5. 4. 5 0 2. 0 -0. 1 7 0 3 0 -1 7. 5 5. 6 3. 5. 5 2 0 6 0 11 2. 5 3. 6 7. 5. 9 6 0 2. 5 2. 8 7 0 — 0 — — — E E 1960—1970 版5. 30 1. 50 2 8. 3 3.90 7 1. 7 4.40 2. 70 — — E 菲律宾 1947—1965 7 5.5 2. 50 4社 5 3. 3.25 5 5 — — — 6. — Ll 新加坡 1972—1980 8. 00 -0.00 1 9 -0. 8.01 1 版 0 1 9. 0. 48 5. 52 61.1 3 9 8. Tm 西班牙 195 — 91 965 1 2 1.0 5. 02 4 4. 8 6.18 5 2 8. 5. 70 4. 50 40.0 6 0 0. BB 中国台湾 195 — 51 960 2 5.4 3. 12 5 5 9. 2.12 4 5 2. 0. 权 68 1. 75 40.0 6 0 0. Ch 土耳其 196 — 31 975 4 6.0 2. 23 3 4. 8 4.17 6 2 6. 5. 82 1. 02 55.0 4 0 5. KTn 委内瑞拉 195 — 01 960 8 7.5 2. 15 2 4 7. 5.70 7 6 7. 2. 所20 3. 70 — — E 196 — 01 974 5. 10 0. 60 1 1. 8 4.40 8 8. 2 4.50 3. 30 — — E 平均 中央计划国家a 3 6.0 2. 00 3 0 1. 4.30 6 9. 0 5.有 50 3. 30 45.30 5 7 4. 保加利亚 1953—1965 1 5 2. 3 0 3.0 26. 4 9. 20 7 6 1 3. 6 1.0 7. 60 4 0 6 0. 0 0. BB 捷克斯洛伐克 1953—1965 7.0 7 0 2.4 39. 1 4. 26 6 9 6. 0. 6 7 0 2.0 4 0 6 0. 0 0. BB 2 增长和结构转变 23 24 续表 格 附加价值 TFP 全部要素投入 资本投 劳动投 资本收 劳动收 国家 (地区 ) 年 份 增长 增长率 入增长 入增长 入份额 入份额 资料 致 (犌犞 ) ( 增长率 份额 ( (犌犓 ) (犌犔 ) (β犓 ) (β犔 ) 来源 犌犃 ) 份额 犌犉 )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匈牙利 1953—1965出 5 6.0 1.78 27. 4 7 4.27 6 7. 2. 30 3.00 40.0 60.0 BB 波兰 1961—1965 6 6.0 2.20 3 3 3. 4. 406 7 6. 6. 50 3.00 40.0 60.0 BB 罗马尼亚 1953—1965 版 1 1 1.0 5.32 4 9 7. 5. 735 1 8. 2. 30 4.10 40.0 60.0 BB 苏联 1950—1962 3 6.0 1.82 28. 9 4. 487 1 — 1. — — — Bo 南斯拉夫 平均 1953—1963 1 8 1. 8. 2 0 4. 0 2. 7 5 8 4 0 3 0. 5 5. 0 社 7. 0 5. 7 2 0 5 6 5 7. 9. 5. 0 8. 5 0 0 0 6. 4. 7 5 0 4 0 4 0. 0. 0 6 0 6 0. 0. 0 BB 0    注 :— 表示数据不详 。 版 所有变量的定义见方程 ( a.仅指制造业 。        b. 2. 3)和( 5) 2. 。 ECE(19 64)。           c. Chr 权 i stene sn,Cumm n igsan o dJre gnso 1 n(980)。 d.Deni s on(1967)。 e.Bl aasaa s ndB et rrn a 1 d(970)。 f.El ia 所 s(1978)。 g.Corr e a(1970)。 h.Chen(1977) 。 i.Ahl uwa i la(1985)。 j.Aukrus 1 t( 965)。 k.Gaat hon(1 971)。 l.Lampma 有 n(1967)。 m. Tsao(1980) 。 n.Kruege ra ndTu ne cr(1980)。 o.Bores tky(1966) 。 2 增长和结构转变 式中 犌犞 、犌犓 , 以及 犌犔 分别代表总产出 ( 附加价值 ) 、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 。 全要素生产率 犌犃 的增长 ,被定义为 犌犞 和投入增长加权总和β犓犌犓 + β犔犌犔 之间的差额 。 每个投入系数β犻 被定义为投入犻 的产出弹性 ,表示这种 有 投入每增长 1% 对产出增长的影响 。 这一公式能够扩展到任何数量的投入。 在竞争均衡的条件下, 每个要素获得其边际产出, 因此, 实际工资 狑/ 狆 等于 犙/犔。这一假设引出重要结果, 即均衡状态下的系数β犔 也等于总产出中劳动 所 所占的份额— ——狑犔/ 狆犙。与此相似, β犓 =γ犓/犘犙。 在不考虑规模经济的情 况下 , 所有份额系数的总和等于 1。 由于很少能够直接估计产出弹性 , 因此 , 权 通常运用建立在均衡假设基础上的这些产出份额 , 估算增长方程 ( 2) 2. 。 由丹尼森( Den ison,1962)、格里利克斯和乔根森 ( Gi rli chesa n dJo rgeno sn, 1966)开创的增长因素经验分析的主要进展, 来自对资本和劳动类型的细分, 以 版 及根据它们的收益对之进行的加权。无论是资本资产的不同类型, 还是影响生 产率的劳动的不同特点( 教育程度、 年龄、 性别, 等等),都能加以细分。伊莱亚斯 (Ei las,1978)对我们样本中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公式具有代 社 表性: 狑 () · 犻 犔犻 狉() · 犼 犓犼 犌犞 =β犔犌犔 +β犔 ∑ 狑 犔 +β犓犌犓 +β犓 ∑ 狉 犓 +犌犃 ( 2.3) 版 式中 , 系数 狑犻/狑 和狉犼/ 狉 代表不同收益对不同类型的资本资产和不同质的 劳动的影响 。 虽然区分劳动质量差别的方法已经基本为人们所接受 ,但是 , 出 计量资本增长时应在多大程度上沿用这一方法还有争论 。 ③ 对于表 2. 2 所列的发达国家 ,方程 ( 2.3)中质量系数的影响使资本存量 增长增加了 2 5% , 并补偿了平均工时的下降 。 同那些不包括质量变化的研 致 究相比较 , 这种方法增加了要素投入的贡献 ,并使要素生产率增长减少了一 个相应的数额 。 就发展中国家而言 ,伊莱亚斯 ( El ias,1978)指出 ,质量改进 格 所带来的投入增长比较小 ,其他一些研究则全然省略了这一因素 。 尽管存 在着这些概念上的区别 ,索洛 —丹尼森方法还将被证明是比较发展中国家 和发达国家增长进程的有价值的分析基础 。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近来 , 一些研究探讨了发达国家增长进程的相似点 。 较早的研究结果 , 2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倾向于强调资本和劳动增长在经济增长中占有较小的份额 ,这样便留下一 个较 大 的 未 经 解 释 的 残 值 。 克 里 斯 坦 森 、卡 明 斯 和 乔 根 森 的 估 计 ( Chrit sens en,Cumm n igsandJo rg n eson,1 980)进一步考虑了投入要素质量 有 的改进 , 从而使发达国家的残值减少到平均约占总增长的一半左右 。 ④ 几乎没有人作出什么努力来比较大范围发展中国家同工业国家的经济 发展 。 最初的开拓性工作是由布鲁顿 ( 7)做出的 , 他分析了 5 个 所 Br uton,196 拉丁美洲国家的资料 ,得出结论 — ——这组国家的全要素生产增长 ( 残值 )远 远低于发达国家 。 纳迪里 ( Nad iri,1972)对 1 950—1962 年的分析也得出了 权 相似的结论 。 本文的大样本分析重复了这种试验 。 我的分析试图澄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增长因素的主要区别 , 分析的 重点是同生产率增长相比较的要素投入的作用 。 由于许多研究仅仅对要素 版 投入中资本和劳动所占的份额做出了大致的估计 ,因此 ,我的分析将这两个 要素结合为一个要素 犉。 增长方程 ( 2.2) 简化为 : 社 犌犞 =犌犃 +犌犉 ( 犌犓 ,犌犔 ) (2. 2a) 式中 , 犌犞 =附加价值的增长 ,犌犉 =β犌犓 + ( 1-β) 犌犔 等于要素投入对增 长的总贡献 , 犌犃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 表 2. 2 显示了样本数为 3 9 个国家 版 (地区 ) 的这些变量的平均值 , 以及对资本和劳动份额的基本估计 。 39 个国家 ( 地区 )实际上包括了曾发表过的大致相同的研究所涉及的所 出 有实例 。 样本中 , 每个国家 ( 地区 ) 都有一至两个分析结果 (取决于能够获得 的不同时期研究的数量 ) 。 根据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和中央计划国家的一 般区别 , 样本被划分为 3 个组 。 所有 2 0 个发展中国家 (地区 )都属于准工业 致 国家 ( 地区 )类别 ( 其定义见第 4 章 ) 。⑤ 从表 2. 2 提供的变量平均值中 ,可以观察到 3 组国家的一些最初的区 别 。 发达国家的特点是 ,劳动投入低速增长 ( ,资本 ( 2% )和产出 格 1.1% ) 5. ( 5.4% )中速增长 , 全要素生产率对总增长的贡献较高 ( 49% )。 发展中国家 则相反 ,劳 动 投 入 高 速 增 长 (3. 3% ),全 部 要 素 投 入 的 增 长 速 度 比 较 快 ( 4.3% ),全要素生产率对总增长的贡献则较小 ( 31% )。 中央计划国家在多数方面同准工业国家而不是同发达国家更接近 。 对 这些国家的研究仅涉及制造业部门 ,这个部门产出和投入增长的速度比其 26 2 增长和结构转变 他部门快得多 。 如同发展中国家一样 ,中央计划国家更倚重要素投入的扩 张, 而不是生产率的增长 。 ⑥ 57 个国家的有关研究 , 使区别 3 组国家增长进展的回归分析成为可能 。 有 为此目的 , 我将估计每组国家的平均增长方程 , 以便研究方程 ( 2) 2. 中生产率 增长同其他因素的关系 。 我考虑到 , 生产率增长有可能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 即要素投入增长 、 产出增长以及不同国家组未说明的一些区别的影响 。 所 人们广泛认为 , 除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之外 ,生产率提高至少是 增长的部分原因 。 下列方程表示了这种可能性 : 权 犌犃 =γ0 +γ犉犌犉 以这一表达式代替方程 ( 2.2a)中的全要素生产率 犌犃 ,便给出了更一般的增 版 长方程 1+γ犉 ) 犌犞 =γ0 + ( 犌犉 ( 4) 2. 社 相应的回归方程采取以下形式 犌犞 = α0 +α犉犌犉 ( 5) 2. 版 式中 , α犉 =1+γ犉 ,α0 =γ0。 [ 方程 ( 5) 2. 用于整个样本以及3 组国家时的分 析结果见表 2. 3。] 虽然整个样本的增长方程表明了内涵生产率的提高 , 但是 ,内涵系数γ犉 出 的值 (0.12) 却并非显著地不同于零 。 因此 , 方程 (2. 2a)充分揭示了所有国家 行为的一般特征 , 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 γ0)为常数 ,大约是 2% 。 当样本被划分为 3 组国家时 , 以上情况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发达国家 致 的内涵系数 ( 3 0.5)相当显著 , 而发展中国家的回归结果同整个样本的结果几 乎没有区别 。 如果能够作出每组国家的散布图和回归估计 , 解释这种现象则会容易一 格 些 。 图 2.1 显示了沿方程 ( 5) 2. 的若干回归线分布的生产函数值 。 图 2. 2则 绘出作为 犌犃 和 犌犉 总和的固定总量增长的若干曲线 ,揭示了以方程 ( 2.2a) 的相应形式表现的 、 每个国家要素投入和生产率增长的关系 。 图 2. 2 比较 3 组国家中作为增长因素的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 , 1 强调的是投入 而图 2. 和产出的关系 。 ⑦ 2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有 所 图 2. 权 1  附加价值增长和要素投入增长的关系 版 2 表明 , 图 2. 大多数发达国家集中于 A 组 ,其特点是 ,要素增长率较低 , 全要素生产率则占总增长的 5 0% 到 70% 。 日本是主要的例外 ,不仅它的增 社 长率是发达国家平均增长率的两倍 ,而且它的要素投入份额也较高 。 ⑧(比 起欧洲国家 , 美国和加拿大的劳动份额略高 , 全要素生产率份额略低 。) 版 出 致 格 2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全部要素投入增长的关系 图 2. 28 2 增长和结构转变 2中, 图 2. 发展中国家可以分为两组 。 较大的 B 组的特点是 ,全要素生 产率增长率在 0. 0% 之间 。 较小的 C组包括 5 个发展中国家 (地区 ) 5% 和 2. 和日本 ,其平均总增长率 犌犞 超过 1 0% 。 这一发展成就 ,是通过比典型发展 有 中国家更高的要素投入和要素生产率取得的 。 本章下一部分将探讨 B 组和 C组区别的原由 , 考察资源再分配作为增长因素的影响 。 所 下面进一步的分析是将 C组中的 5 个发展中国家 (地区 ) ,即中国香港 、 以色列 、韩国 、西班牙和中国台湾的 9 个观察值作为一组 ,进行回归分析 (每 个国家或地区都用一个虚变量来表示 ) ;其结果见表 2.3。 对 C 组的估计类 权 似于对发达国家的估计 , 1 所示 ; 如图 2. 而对 B组的估计则说明 , 要素投入增 长对总增长的影响小于其增长比率 。 版 3  增长和生产率的多国分析 表 2. (%) 生产函数 生产率和增长 国家 (地区 )组 犌犞 =α0 +α犉犌犉 ;方程( 2.5) 犖 犌犃 =β0 +β犞犌犞 ;方程( 2.6) 社 α0 α犉 犚2 β0 β犞 犚2 发达国家 ( A 组 ) 1. 7 3 1 b 1.5 0. 83 1 9  0.63 0. 39 0. 66 ( 1) ( 5) ( 6) ( 7) 版 0. 4 1 0. 0.3 0.0 所有发展中国家 1. 76 1. 07 0. 59 3 1 -0.78 0. 45 0. 48 (地区 ) ( 7 0.6) ( 1 0.7) ( 0.57) ( 0.09)    发展中 ( B组 ) 2. 74 0. 68 22 0. 28 0. 21 0. 61 出 (0. 61)( 0. 14) ( 0.87)(0.15)    发展中 ( C组) a 2.49 1. 23 9 1. 07 0. 30 ( 1 1.3) ( 2 0.3) ( 1.48) ( 0.20) 中央计划国家 9 0.8 1. 38 0. 77 7 -0. 53 0. 42 0. 68 致 (仅指制造业 ) ( 7 1.9) ( 3 0.0) ( 1.18) ( 0.13) 所有国家 ( 地区 ) 1. 89 1. 12 0. 73 5 7 0. 16 0. 36 0. 45 ( 4 0.0) ( 0 0.9) ( 0.36) ( 0.05) 格    注 : a.C 组国家的值是用一个虚变量估算出来的 。 b. 圆括号中的数值表示标准差 。 资料来源 : 表 2. 2。 这些分析也支持了卡尔多 ( Kaldr,1 o 967)—维多尔恩 ( Verdor on,1949) 的假说 , 即全要素生产率是总增长的函数 ,而不管它是如何取得的 。 ⑨ 相应 的回归方程是 2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犌犃 =β0 +β犞犌犞 ( 6) 2. 3 也给出运用这一回归方程分析上述样本国家 (地区 )时得出的估计结 表 2. 果 。 这些数据揭示了每组国家 (地区 )生产率增长和总增长之间的重要联 有 系, 然而 ,却并没有充分说明其中包含的各种影响因素 。(第 1 0 章在部门基 础上验证了这一假说的有效性 。 ) 所 两种回归分析均表明 , B 组中的典型发展中国家增长进展的效率较低 。 就图 2.1 的生产函数而言 ,一个要素投入增长达到 5% 这一较高水平的典型 发展中国家 , 可以预期的总增长率约为 6% ,而发达国家 ( A 组 )或高效发展 权 中国家 ( C组)的回归分析预测的增长率约为 9% 。 下面各章将具体比较 C 组的 4 个成员 ———以色列 、日本 、韩国以及中国台湾 ———和 B 组的 3 个成 员— ——哥伦比亚 、墨西哥和土耳其 , 以确定这种区别的一些原因 。 版 3  非均衡增长 2. 社 非均衡增长是同上述新古典假设相背离的经济制度的特征 。 非均衡增 版 长属于 “次优论 ”范畴 ,这里 ,由于各种原因 ,最优 (均衡 )解决是无法获得的 。 在经验意义上 , 主要问题是人们是否能够认识要素市场或产品市场非均衡 的影响 ,并将这种影响纳入增长和发展的分析 。 出 一个僵硬经济的增长特点一般同新古典理论所分析的情况正好相反 , 后 者实质上假设 , 不但商品而且生产要素之间都有很高的替代性 。 例如 ,在一 个劳动力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 ,固定系数模型将总是自动地产生资本短 致 缺和劳动过剩 , 然而 ,新古典假设实际上根本不考虑这类问题 。 无独有偶 , 收入增长会引起制成品需求超比例增长 ,并导致制成品进口超过出口的发 格 展倾向 。 为了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 需要通过出口扩张 、进口替代和资本流入 进行结构调整 , 这将降低增长率 ,除非结构调整进行得十分有效 。(第 2 篇 具体探讨这个问题 , 有关两缺口模型的各种文献也已经对此进行过研究 。 ) 在每个潜在的非均衡领域 ,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状况 ,都处于由新古典体 系所假设的极端灵活和由投入 —产出分析所假设的极端僵硬之间 。 下一部 分通过比较引入非均衡因素的统计研究结果和不包括这一因素的研究结 30 2 增长和结构转变 果, 来考察非均衡因素的重要性 。 非均衡的影响 有 为在增长研究中引进非均衡的影响, 我将试图确定对发展中国家具有一 般意义的那些非均衡因素。其中重要的将在研究单个国家时加以具体分析。 许多经济学家对大样本国家进行了回归分析 , 他们的共同目的是考察结 所 构变量在说明增长率时的意义 。[最初的研究 见 哈 根 和 哈 夫 里 利 夏 因 (HagenandHavryl yshyn,1969);鲁宾逊 ( Rob ins on,1969;1971);以及钱纳 权 里、 埃尔金顿和西姆斯 ( Che nery,Eli kngo tnandSims,1970)。 其资料覆盖了 1950 年到 1965 年期间的不同时期 。 ]考察的主要因素包括 : 新古典变量 : 版 资本存量增长 劳动力 ( 或人口 ) 增长 劳动质量 ( 或教育水平 ) 提高 社 结构变量 : 劳动和资本再分配 版 出口增长 资本流入 ( 两缺口假说 ) 出 发展水平 每种因素的研究都以方程 ( 2.2)给出的新古典增长公式为起点 ,并加进 其他一些解释变量 。 因为分析家们不得不使用各种替代变量表示这些潜在 致 因素 , 因此 ,不能认为这些方程的回归系数必然同某一具体模型的参数相一 致 。 多国回归方程的一般式为 : () 格 1 +犪2犌犔 +犪3犡3 +犪4犡犃 +犪5犡犈 +犪6犡犉 +犪7犡犇 犌犢 =犪0 +犪1 犢 ( 7) 2. 式中 1/犢 =投资同 GNP的比率 ( 资本存量增长的替代变量 ) 犌犔 =劳动力的增长 3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犡3 =劳动质量 ( 或教育 )的度量 ⑩ 犡犃 =劳动或资本自农业转移的度量 犡犈 =出口增长的度量 有 犡犉 =国际收支逆差的度量 犡犇 =发展水平的度量 仅仅使用前两个解释性变量产生的结果 , 就可以同单个国家的新古典增 所 长的时序估计相比较 。 比较中应该注意的是 ,只有在所有国家的资本 —产 出比率相等的程度上 ,才能将投资项目的系数 犪1 理解为资本的边际生产 权 率。瑡 这种形式的分析没有建立在各要素获得其边际产出的假设的基础上 ,  瑏 因此 ,它说明了这种假设的一些影响 。 4 给出覆盖 1 表 2. 965 年以前不同时期的 4 项研究结果 。 每项研究都展 版 示了在一个原来只包括资本和劳动增长的模型上 ,增加一个或更多的结构 变量时产生的影响 。 这些研究包括的样本数为 3 0—50 个发展中国家 ,覆盖 期为 5—10年。 瑢  瑏 社 4  增长回归 , 表 2. 1950—1973年 回归 样本 解 释 变 量 版 方程 容量 犐/ n狔 l ( ) ln狔 2 犚2 犢 犔 犃 犈 犉 发展中国家 ; 早期 出 1958—1 966年( Robi nson,1 971) 1 39 0. 17 0.  55  0. 22 2 39 1 0.5 0.  37 1. 70 3 0.5 致 3 39 0 0.9 0. 35 2. 01 0. 17 5 0.2 1955—1 960年( HagenandHa vrys h yn,1969) 4 33 0. 21 0.  40  0. 07  0. 29 格 5 33 1 0.6 0. 34 0. 25 0. 03  0. 11  5 0.4  19 50— 1959 年 ( Chenr e , y g n Ek lintona dSims,1970) 6 31 1 0.5 0.16 0. 22 7 31 1 0.8 -0. 02 0. 36 8a 31 1 0.4 0. 59 0. 75 0. 21 0. 09 -0. 01 7 0.7 8b 19a 0. 08 1. 09 3 0.7 0. 84 32 2 增长和结构转变 续表 回归 样本 解 释 变 量 方程 容量 犐/ 犔 犃 犈 犉 l n狔 (n狔) l 2 犚2 有 犢 1955—1 96 3年( Feder,1983,第9章) 9 3 1b 0.14 0.74 0. 26 所 10 2 7b 0.05 0. 88 0. 82 1 0.9 11 3 1b 0.09 0. 57 0.37  3 0.0 准工业国家1 964—1 973年( Fedr,1 e 983,第9章) 权 12 3 0 0. 25 0.78  4 0.6 13 3 0 0. 14 0.  43 0. 80 6 0.7 14 3 4 0. 10 0.59 0.30 0. 79 版 15 3 2 0. 11 0. 74 0. 90 0.23 0. 81    注 :空缺处系数据不详 。  双尾检验的显著水平为 10% 。 社  双尾检验的显著水平为 5% 。 因变量 : GNP 的年增长 a.发达国家 。 版 b.准工业国家 。 资料来源 : 方程( 2.7);表9. 1、9.4、9.6。 在几乎所有例证中 , 增加结构变量 (如表 2.4 的回归方程 3、5 和 8a)均 出 显著改进了对不同发展中国家增长率区别的说明 。 每个方程说明的变动比 例大约由0. 25 增加到0. 50 以上 。 当样本局限于准工业国家时 ,费德 (Feder, 1983)对1964—1973 年的研究结果甚至显示了更大的改进 。 由于每个解释 致 变量均在某种程度上同人均收入相关联 ,因此 ,多数回归系数值随模型包含 的变量数增加而趋于下降 。 在这里引用的每项研究中 ,劳动系数和资本系 数的变动都证实了这一点 。 格 尽管几乎所有被考察的结构变量对这里的分析从统计上看都有显著的 贡献 , 然而 ,基本的因果关系并不能由此得到说明 。 如果将每个解释性变量 的平均值纳入这些回归方程 ,那么这些方程便可能给出既定时期增长内在 因素的明细表 。 为了揭示每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 这里将运用表 2.5 的方法 对鲁宾逊和费德的主要发现进行比较 。 瑣  瑏 3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5  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因素 , 表 2. 两种研究 , 1958—1973年 1 958—1966年 1964—1973年 ( Ro i bns o , n1 971) (Fee d , r1 98 , 9) 3 Ch. 有 因 素 抽 样 1 2 3 抽 样 1 平均数 平均数 2 1 3 1 4 15 投资 ( 所 犐/犢) 0.168 2. 90 2.56 1. 56 0.201 4. 97 2.80 2.1 2 4 2.0 · ( 59) ( a 51) ( 31) (78) (44) (33) ( 34) 劳动( 犔/犔) 2.74 1. 49 1.00 0. 95 2.07 1. 62 0.89 1.3 7 9 1.2 权 (30) (20) ( 19) (25) (14) (22) ( 27) 再分配 7 0.7 0. 90 2.00 5 0.0 ( 1 ) 6 1 ( 8) (31) ( 8) 版 出口 0.70 1.8 9 5 1.6 (14) (2 ) 9 3(1) 残值 0.56 0.62 0. 84 -0.18 0.72 1.0 0 4 0.1 社 (1 ) 1 1 ( ) 3 1 ( 7) ( ) -3 1 ( ) 1 1( 6 0) ) (   总增长 4.95 4.95 4. 95 6.41 6.41 6.4 3 3 6.9    注 : 空缺处系数据不详 。 版 a. 圆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占总增长的百分比 。 资料来源 : 表 2. 4;鲁宾逊 ( Robn ison,1971,tal be6); 2 和 9. 表 9. 7。 5 个结论是 : 出 ● 资本增长依然是最重要的单个因素 , 但是它的相对贡献减少了 ,自新 古典模型平均增长的 5 0% 以上降至结构公式的 3 0% —40% 。 ● 劳动力增长的重要性同样也减少了 ;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样本中 ,它 致 不再具有统计意义 。 这一发现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劳动剩余为特征的迹象 相一致 。 格 ● 资源再分配 , 即资本和劳动自农业向其他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 ,约 占平均增长的 2 0% 。 ●1 964—1973年, 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都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 大贡献 ; 然而 ,1960 年以前 , 这种贡献似乎并不显著 。 如果在同一回归分析 中既包括要素再分配又包括出口扩张 ,那么后者的作用似乎更为重要 。(第 9 章将对此进行讨论 。 ) 34 2 增长和结构转变 ● 4 引用的两项研究表明 , 表 2. 资本流入 (进口超过出口 )除了影响投资 和出口之外 , 对增长也有重大影响 。 这一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关于进 口可能限制增长的两缺口假说 。(根据这一假说 ,第 9 章对 1 964—1973年 有 的分析结果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 )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所 事实上 , 4 中影响增长率的所有结构因素都同发展水平相关联 。 表 表 2. 4( 2. 方程 7 和 8a)将人均收入增列为一个解释性变量后 ,其他因素也成为显 权 著的了 。 这种做法尽管对发达国家组没有什么效果 ,然而却改善了发展中 国家组的回归结果 。 在将各种因果联系归功于任何统计发现之前 ,还有必 要分析各个具体模型 — ——第 9 章这样做了 ,这是由多重共线性的程度决 版 定的 。 尽管存在这些限制 , 多国增长研究还是产生了两个一般结果 。 第一 ,认 清了结构变化的一些方面 ,这些方面影响增长率 ,同时 ,它们的重要性也随 社 发展水平而变动 。 概括起来 , 随着人均收入提高 ,结构变化造就了增长率先 是增加而后下降的发展格局 。 第二 ,多国回归分析的结构因素对发展中国 版 家比对发达国家重要得多 , 反之 , 劳动力增长对发达国家效果更显著 。 投资 是对两组国家都重要的唯一增长因素 ,虽然人们可能也会推测技术进步的 相对重要性 。 出 以上比较不仅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增长因素存在着许多不同 之处 ,而且表明有必要采取不同的研究战略 ,以便更清楚地辨明每组国家的 增长因素 。 虽然对发达国家的多国回归分析和时序分析产生了相当一致的 致 结果 ,但是 ,对发展中国家的分析却给出了两种十分不同的发展图景 。 为了 说明这两种图景 , 必须充分考虑需求结构和生产结构的变动 ,这是为传统增 格 长因素分析所忽略的研究方面 。 4  结构转变 2. 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转变可以被定义为 :随人均收入增长而发生的需 3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求、 贸易 、生产和要素使用结构的全面变化 。 本书的主要命题 ,是认清在增 长因素和增长速度方面的国家间的差异 。 因此 ,必须分析全部结构转变 。 更具体地说 , 需求和贸易变化可以像要素供给变化一样影响增长 ,但是迄今 有 为止人们一直强调的却是后者 。 国际贸易在结构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得到说明的唯一条件是 , 生产可 交易商品的各个部门需要被分离出来 ,以使需求 、贸易和生产率增长之间的 所 关系得以考察 。 在贸易类型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不同国家资源禀赋方面的 差别也能得到反映 。 这一节概括需求和贸易变化为一方 ,增长因素为另一 权 方的相互关系 , 并指出将需求分析同供给分析结合起来的途径 。 部门区别估算 版 本章第 1 节涉及的增长因素分析法依赖于一组计算恒等式和一些经济 假设 ,以便于比较不同国家的增长过程 。 这里 ,我将首先对这种供给分析进 行部门分解 , 然后将这种分解同需求和贸易方面的相应分解结合起来 。 结 社 果是从需求方面考察导致结构转变和增长的各种因素 ,这种需求观点同供 给分析并行不悖 。 样本经济之间的可比统计指标的建立 ,又将使比较分析 版 和更完善的模型的建立成为可能 。 对供给方面增长因素的分解相当简单明了 。 根据均衡观点 ,以方程 ( 2.2)形式表示的增长方程 , 可以被用于国民经济的每个部门 : 出 犌犻 =β犓犌犓 +β犔犌犔 +λ犻 犻 犻 犻 犻 ( 2.8) 方程每项的含义同总量模型 — ——方程 ( 2.3) 相似 。 整个经济的增长率可以由 致 部门增长率的加权平均值给出 : 犌犞 =∑ρ 犌犻 -犻 ( 2.9) 格 式中 ,权数是每个部门的平均份额 — ——ρ犻 它自下面的需求分析中导出 。 当 -, 供给分析同需求分析分开时 ,这些部门权数是由外部给定的 。 这种分解分 析也可用于不同形式的生产函数 , 并且包括部门特有的 、能够限制特定部门 增长的各种投入 ( 诸如各种自然资源 ) 。 第3 章和第 5 章专门研究了从需求方面计算的相应增长体系 , 这一体系 36 2 增长和结构转变 建立在下列可用于每个生产部门的计算恒等式的基础上[ 见方程 ( 3.3)]: 犈犻 - 犕犻)+ ∑ 犡犻 =犇犻 + ( 犼 犡犻犼 有 式中 : 犡犻 =部门犻 的总产出 犇犻 =国内最终需求 ( 消费加投资 ) 所 (犈犻 - 犕犻)=净贸易额 ( 出口减进口 ) 犡犻犼 =犪犻犼狓犼 =部门犼 对商品犻 的中间使用( 假定犪犻犼随人均收入水平变动) 。 权 投入产出分析体系的特征 , 可以使之消去作为增长的独立因素的中间需 求,因为中间需求可以归结为最终需求的组成部分 [参见方程 ( 5.11)]。这 样,部门犻 的产出增长便等于以下 4 种因素之和 : 版 ● 国内需求的扩张 ( DD) ,包括对商品犻 的直接需求 ,再加上其他部门国 内需求扩张对部门犻 的间接影响 。 ● 出口的扩张 ( EE),即通过增加部门犻 的出口对产出的总影响 。 社 ● 进口替代 ( IS),即每一部门对部门犻 的需求中可以由国内生产供给满 足的需求比例的增加对产出的总影响 。 版 ● 技术变化 ( IO),即随工资和收入水平提高 ,整个经济的投入 —产出系 数变化对部门犻 的总影响 。 在这 4 种因素中 , 唯一具有雄厚理论基础的是国内需求 , 对此 ,许多国家 出 已经估算出概括性的恩格尔函数体系 。 瑏 瑤  增长计算法的这两种方法之间 ,存在着形式上的 3 个相似点 。 第一 ,供 给分析说明了为生产既定商品所需的各种投入的某种组合 ;需求分析则指 致 出了整个经济为产出一个既定水平的 GNP,所需求的这种商品的数量 。 第 二,供给方面的分解方法 ,是以残值的形式指明各部门的生产率增长水平 ; 而需求方面的分解方法 , 则以 —整个经济的投入 —产出系数变化来度量一个 格 相似的因素 — ——技术变化 。 第三 , 每一种分析都可略去价格因素的影响 (或 假设价格不变 ) ,并被用作初步的近似分析 。 一旦完全引进价格因素 ,供给 方面和需求方面分析的分离将会消失 , 因为两者都有必要决定相对价格 。 分解分析的重要性取决于生产函数或需求条件的部门区别 。 在供给方 面,生产函数的重大区别存在于农业 、矿业 、制造业 、公用事业和服务业之 3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间 。 在需求方面 , 重大区别源于收入弹性 、贸易能力以及中间使用的程度 。 下一章结构转变的样本模型将阐明这些区别 。 有 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 上述两种分析体系描绘了影响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变的各种因素相互作 用的结果 。 尽管一种分析体系不能揭示全部因果关系 ,然而 ,它却能指出各 所 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 因此 ,这一章以并列两组研究结果作为结束 。 这两 组研究结果 , 是对引自样本模型 (见第 3 章 )的同一组资料分别进行需求方 权 面和供给方面的分解分析后得到的 。 6 显示了一个典型国家 6 个部门增长因素的供给分解 。 每个部门 表 2. 的增长率被确定 [ 如方程 ( 2.8)]为要素投入增长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加权 版 总和 。 将这些部门增长率加总 [如方程 ( 2.9)],便得出特定收入范围内的总 增长率 — ——6. 30% 。 7 给出需求方面增长因素的相应分解 [运用方程 ( 表 2. 5.16)]。 这里 ,每 社 个部门的增长被表达为国民生产总值总增长的一个部分 ,以便同产出的初 始结构相比较 。 如果假设存在一个既定的总增长率 , 7 则显示出起 那么表 2. 版 始于中等收入水平为 5 60 美元的需求增长因素的典型分解 。 部门分析结果中 , 最值得注意的区别存在于初级产品生产部门和制造业 部门 , 以及可交易部门和非交易部门 (社会基础设施和服务业 )之间 。 出口 出 和进口替代共占可交易部门增长的 3 0% ,但对非交易部门增长的影响却较 小 。 不仅出口而且投入系数的变化都加强了对制造业需求的增长 。 6 和 2. 表 2. 7 也使总增长率均为 6. 30% 的两种分析方法协调一致 。 就 致 供给方面而言 ,表 2. 6 的各列总计中 ,对总增长的贡献来自资本增长的为 45% ,来自劳动增长的为 2 8% ,来自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为 2 7的 7% 。 表 2. 各行总计 ( 附加价值的增长份额 )中 ,对总增长的贡献中来自制造业增长的 格 为3 3% ,来自初级产品生产增长的为 1 1% ,来自服务业增长的为 4 0% ,来自 社会基础设施增长的为 1 6% 。 不能认为这些分析是互不相干的 ,除非存在极端的假设 ,即需求完全适 应部门供给的增加 ; 或相反 , 供给完全适应需求增长的模式 。 在所有其他情 况下 , 各种分析共同描绘均衡调节的结果 。 38 表 2. 6  部门增长因素 , 供给方面的分解 , 收入范围 560—1120 美元 部    门 资    本 劳    动 全要素生产率 部门 部门的平均 对增长的 β犓犻 β犓犻 ·犌犓犻 β犔犻 β犔犻 ·犌犔犻 增长 ( λ犻 ) 增长 ( 犌 犻 ) 份额 ( ρ-犻) 贡献 ( ρ-犻犌犻) 初级产品格  2. 69 0.41 0  1.0 0 4.9 1 7.4 0.71    农业 0.46 2. 4 5 1 0.4 0. 26 0. 86 5 3.3 1 4.8 0.52    矿业 致0.50 4. 26 0. 50 1. 19 8 1.1 7. 26 2.6 0.19 制造业 3.62 1.86 1 2.4 5 7.7 2 7.4 2.07    轻工业    重工业 0. 0. 4 5 出 2 2. 4 4. 8 7 5 7 0. 9 0. 4 8 1. 6 1. 9 7 4 4 2. 1 1 2. 1 9 9 6. 6 8. 1 1 0 1 6. 0. 7 7 1. 0. 1 9 5 2 非交易    社会基础设施 0.55 3. 版2.4 2 6 4 9 0.5 1. 2.1 3 4 4 7 1. 1. 9 7 6 6. 3 6. 5 7 5 9 1 5. 5. 2 4 3. 1. 5 0 1 1    服务业 整个经济 0.35 2. 1 6 6 0.5 2.社 46 1. 66 6. 28 3 9.8 2.50    总量 4 0.3 ( 4 7 2. 3) 1 0. a 57 1. ( 2 3 1) 1 ( 3 2. 6) 2 版 8 6. 30 100 3 6.0    部门平均 ( 4 2. 5 8 ) 2 ( 2 1. 8 7 ) 7 ( 2 1. 7 7 ) 2 权    再分配效果 0. ( 9 5 ) 6 所    注 :空缺表示数据不详 。 每一行运用方程 ( 2. 有 8)给出了部门增长因素的分解 。 最后一列运用方程 ( 9)给出了总增长 2. ( 6.30% )因素的分解 。 a.圆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占总增长的份额 。 2 增长和结构转变 资料来源 :第8章。 3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7  部门增长因素 , 表 2. 需求方面的分解 ,收入范围 560—1120 美元 附加价值的份额 对年增长的贡献 ( %) 总计 部    门 (%) 因      素 有 -犻 ρ 犌犻 初始 增量 需求 贸易 I O 初级产品 20.6 1 9 0. 0. 51 0. 31 -0. 11 0. 7 1 所 制造业 24.4 3 2 1. 3. 50 0. 53 0. 04 2. 0 7    轻工业 15.8 1 4 0. 8. 88 0. 25 0. 02 1. 1 5    重工业 8.6 1 8 0. 4. 62 0. 28 0. 02 0. 9 2 非交易 54.9 5 9 3. 5. 14 0. 39 -0. 01 3. 5 2 权    社会基础设施 15.0 1 2 0. 6. 91 0. 11 0. 00 1. 0 2    服务业 39.9 3 7 2. 9. 23 0. 28 -0. 01 2. 5 0 总计 100.0 1 00. 0 5. 15 1. 23 -0. 08 6. 3 0 版    资料来源 : 第 3 章和第 6 章的多国模型 。 第 3 章将部门增长因素分析扩展到整个结构转变过程 (见后面图 3. 7), 社 以考察收入水平同部门增长因素的相互关系 。 工业部门 — ——在下面的分析 中被定义为制造业加上社会基础设施 — ——的崛起 ,成为结构转变后期增长的 决定性因素 。 对影响结构转变的各种因素 ,以及对初始结构和政府政策依 版 以影响结构转变的方式进行分析 , 构成了本书的基本议题 。 出 注 释 ① 这一部分也为第 1 0 章的国别研究提供背景材料 ,它的写作得到 M. 西水的 致 帮助 。 ② 这个公式来自索洛( Sl oow,1 957) 。 布兰森 ( Br anson,1 959)和纳迪里 ( Na i dr, i1 970)讨论了公式的基本条件以及可供选择的假设 。 第 10 章讨论了 运用此生产函数变通形式的一个更一般的公式 。 格 ③ 方程( 2.3) 是克里斯坦森 、 卡明斯和乔根森 ( r Chis tes n n,Cumm e ingsandJo r e gnson,1 980)方法的简化形式 ,后者则是格里利克斯和乔根森 ( Gi rl ichs e andJorgenso , n1 96 ; 61 967)早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 ④ 运用丹尼森方法 , 肯德里克 ( n Ke d rick,1982)估计 ,196 0—1 973 年期间 9 个 工业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占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三分之二 , 而克里斯 坦森 、 卡明斯和乔根森的同期研究结果是 5 0% 。 40 2 增长和结构转变 ⑤ 就收入水平而言 , 爱尔兰 、 以色列和西班牙处于准工业经济的顶端 , 厄瓜多 尔、 洪都拉斯和印度处于底端 。 ⑥ 在缺乏有关劳动和资本产出弹性估计的条件下 ,研究中央计划经济国家的 有 作者 (Bl aass aandBer trand,1970),以3 5% 至 5 5% 作为资本份额的变化范 围 。 如果资本份额自 4 0% 增至 5 0% ,那么 ,要素投入对制造业增长的平均 贡献将由 6 5% 升至 70% 。 所 图 ⑦ 2. 2 省略了中央计划经济国家和印度 ,因为它们的资料仅限于制造业 。 1 显示了表2. 图 2. 2 的所有观察结果 , 而图 2. 2 仅仅反映了每个国家的最新 观察成果 。 除了少数例外 ( 巴西和韩国 ) , 所有其他国家的最新观察都较好 权 地揭示了该国整个时期的经济增长因素 。 ⑧ 日本的情况同该组的生产函数是拟合的 ,但由于它同这个国家组的其他观 察变量相距甚远 , 以至于这一点也变得没有意义了 。 ⑨ 卡尔多 —维多尔恩假说是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角度提出的 。 版 ⑩ 对表 2.3 的分析结果进行概括时 , 我们略去了这一变量 , 因为它在这里并不 具有重要意义 。 瑡 为估计总量生产函数而应该选择的变量是犐/犓 (但它不是可观察变量 )  瑏 ,而 社 不是犐/ 犢,哈根和哈夫里利夏因 ( HagenandHa vryl yshyn,1969)对此进行过 讨论 。 瑢 哈根和哈夫里利夏因( 瑏  HagenandHa v ryls y hyn,1969)、 钱纳里 、 埃尔金顿和 版 西姆斯 ( Chn eey,E r li kngtonandSims,197 0)对5 0 年代和1 9 60—1965 年分 别进行了分析 。 在几乎所有例证中 , 关于1 9601— 965 年的分析结果都不太 适用 ,因此 , 这里我主要依靠一些较长期的研究结果 。 钱纳里 、 埃尔金顿和 出 西姆斯也提供了下面将要讨论的有关发达国家的可用以比较的研究结果 。 瑣 样本平均值用于分析劳动和资本 , 瑏  它们是这两项研究中仅有的以同样形式 表现的变量 。 致 瑤 参阅卢克 、 瑏  鲍威尔和威廉斯 ( L luch,Powela l ndWi l lams,1 i 977)。 格 41 有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所 霍利斯·钱纳里 摩西·赛尔奎因 权 版    第 2 章表明 ,把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进程理解为经济结构 社 全面转变的一个组成部分最恰如其分 。 增长和结构转变的这 种相互依存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收入增长引起国内需求和 版 生产结构的变化 ; 反之 ,提高投资率以及重新分配劳动力资源 又会推动总量经济增长 。 然而 ,不同国家的结构转变决没有 一个统一的模式 , 因为结构转变要受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 、初 出 始结构以及它所选择的发展政策的影响 。 在极端的情况下 , 可能发生同微小增长甚至无增长相伴随的大规模 的 结 构 转变 。 致 为了深入探讨这一论点 ,有必要以一个更详尽的结构转 变模型取代第 2 章采用的传统的增长计算方法 ,这一模型可 以反映增长和结构转变的一些最基本的关系 。 我们这样做的 格 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取得这样一种分析形式 ,它可以充分利用 大样本国家的现有总量资料和单个国家的现有时序资料 。 第3 章朝这一努力方向迈出了第一步 。 这里 , 我们运用一 个简单的多部门模型 ,模拟了需求和贸易变化对生产结构的 影响 。 有关这些结构转变方面的资料比较丰富 ,因此 ,根据不 42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同国家以及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资料 ,我们便可以估价各种结构变化之间 的基本关系 。 在此基础上 ,我们确定了结构转变的一般特征 ,并以它们为标 准比较不同国家的发展经验 。 有 具备上述基本条件 ,我们便可以较好地分析结构转变过程中出现各种偏 差的根源 。 分析的重点是两组因素 ,即分工类型和已经取得的收入水平之 间的相互关系 。 分工类型是国家规模 、资源禀赋以及贸易政策的产物 。 不 所 同的贸易政策转过来又同生产格局的变化相关联 ,各种类型的生产格局或 者促进或者阻碍工业化的发展 。 我们将模拟3 种典型的发展类型 ,它们体现 权 不同国家发展经验的主要区别 , 它们也是以下各章比较研究的基础 。 版 1  模拟结构转变 3. 经济结构可以被定义为不同部门中劳动 、 资本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 社 供给及使用 。 结构转变范畴是指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这种 变化可以导致国民产出的增加 , 同时 ,它又是由国民产出增加以及其他一些 版 相关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 。 从狭义上看 ,引起经济结构变化的相关因素包 括:资本和劳动技能的积累 ,收入水平提高对需求结构的影响 ,以及比较优 势的变化 。 从广义上看 ,还包括生产率增长的某些方面以及政府政策对资 出 源分配的影响 。 理论框架 致 为使模拟结构转变的问题得到简化 ,我们将模拟过程分成两个部分 ,对 增长率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分别加以说明 。 这两个部分显然是相互关联的 , 然而 ,它们首先可以通过彼此将对方视为外部给定的而分离开来 。 第2 章采 格 用这种分析方法研究了特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这里 ,我们将运 用同样的分析方法 , 但步骤正相反 , 即在国民生产总值具有一定的增长率的 条件下 ,说明经济结构的变化 。 我们关于经济结构的基本度量依据 , 是国民经济每个部门的产出在国民 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 ( 犞) ρ犻 =犞犻/ 。 结构转变模型的主要目的是说明 :随 4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 ρ犻 和 犞犻 的变动 。 通过估算以多国资料为基础 的模型 , 我们将试图模拟结构转变的全过程 ,其特点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至 少增加了 1 0 倍 。 在这一方面 ,多国分析是对单个发展中国家研究的补充 , 有 后者的特点是覆盖期仅达结构转变全过程的 2 0% 至 30% 。 以克拉克和库兹涅茨为先导的有关经济发展类型的研究 , 对同收入水平 增加相联系的许多结构转变作了说明和计量 。 我们早期的研究 ( 所 Chenr ey andSr yqi un,1975) ,也运用同一经济计量学方法分析了战后结构转变的许 多方面 , 这种分析涉及国家规模 、资源条件以及人均收入对结构转变的影 权 响 。 对于基本结构转变的时序研究同多国分析所取得的结论十分相似 ,相 似的程度为运用多国分析来模拟结构转变的特征提供了依据 ,尽管进一步 解释分析结果必需十分小心谨慎 。 版 多国分析和时序研究都证实 ,结构转变最值得注意的特征 ,是国民生产 总值中制造业ρ犿 所占份额的上升 , 以及农业ρ犪 所占份额的相应下降 。 生产 结构的这种基本变化引起资本和劳动自农村向城市转移 ,其他许多工业化 社 的有关现象也随之发生 。 人们曾提出各种假说来解释结构转变的基本过 程, 这些假说可以分为 3 组 : 需求说 獉獉獉 ,以恩格尔定律所作的概括为基础 ;獉獉 贸易 版 说 獉 ,以随着资本和劳动技能的积累而产生的比较优势的变化为基础 ;獉獉 技术 说 獉, 涉及加工产品对原料的替代以及生产率增长速度差异的影响 。 因为 3 组因素都影响生产结构的变动 ,所以 ,我们首要的目标便是考察 出 3 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从这一考察中引出了我们所说的工业化模型 。 我们应当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和人口的增长率当作给定的 ,而将有关 结构转变对增长影响的考察放在本章最后 。 简而言之 ,工业化的静态模型 致 说明某一既定时期的结构转变 ,而较完全的动态模型则研究几个时期增长 率的变化 , 并在研究中引进有关需求和供给的相互关系的分析 。 格 工业化的静态模型是用于单个国家的历史研究和不同国家的模拟分析 的 。这种双重目的要求不同国家经济部门的定义以及变量之间结构关系的 定义都一致 。 每一种模型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 一方面 ,有关单个国家的模 型包容了某些为多国模型所略去的行为机制分析 ,因而能被用于分析政府 政策的效果 。 另一方面 ,多国模型覆盖的收入水平范围较之单个国家模型 宽得多 , 因而能被用于分析整个结构转变过程 。 在这种意义上 ,两种形式的 44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静态模型实际上是互补的 , 每一种形式都有助于概括对方的研究结果 。 模型的要素 有 为了模拟结构转变过程 , 可以借鉴两种传统的多部门分析 ,一种是里昂 惕夫 (Leon tif,1 e 951)的投入 —产出分析 , 另一种是约翰森 ( o Jhansn,1 e 960) 开创的实用一般均衡分析 。 两种分析的主要区别在于 ,约翰森的分析明确 所 地考虑了价格因素的作用 ,这使他的模型要求有更多的数据资料 ,然而 ,进 行政策研究时 , 这一模型也会更为有效 。 本书借鉴了运用两种分析类型所 权 进行的大量深入探讨的研究结果 。 投入—产出体系是首先由里昂惕夫等人用来分析美国经济结构转变的 ( Leon tif,e e ta , l.1953)。他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在1 919年至1 939年期间, 假 版 定对外贸易和国内需求不变, 投入系数变化对生产结构和劳动使用的影响。钱 纳里、 完户和沃塔内比( Chn eery,Si hshd ioandWa tanae, b 1962)沿用类似的分析 程序, 研究了自1 914年至1 954年日本的需求、 贸易和技术的变化对它的生产结 社 构转变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概括这一研究成果, 本书建立了结构转变的多国模 型,以便比较日本同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 版 约翰森于1 960 年对挪威经济的研究 , 从近乎一般均衡的角度 , 分析了部 门之间非比例增长的原因和结果 。 一方面 ,他保留了描述产业之间联系的 里昂惕夫的投入 —产出体系 ; 另一方面 ,他又引入了依赖于相对价格的需求 出 函数和生产函数 。 近来 , 有关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 ,进一步发展 了约翰森的一般均衡分析 ,从而可以用来模拟各种可供选择的政策的效果 (参见第 5 章和第 1 1章) 。 致 尽管从理论上看 ,一般均衡分析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但是 ,对它的选择 必然要适合分析的目的和现有的资料 。 仅仅在相对价格显著变动时 ,这两 种分析方法才会有重大的区别 。 从长期来看 ,相对价格变动最突出的方面 格 是劳动成本的提高 ,这又导致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以及比较优势的变化 。 应 用一般均衡模型可以将资本 —劳动的替代关系同技术方面的变化区分开 来,而投入 —产出模型却不对两者加以区分 。 就历史分析而言, 一般均衡分析的上述潜在优势, 很可能因关于价格和资本 存量的资料不完全而被抵消。但是, 如果我们分析各种可供选择的政策, 那么, 4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一般均衡模型则可以用来揭示重要的内在变化, 即使各种相关函数只能根据零 散观察近似地估算出来。因此, 本书第3章和第2篇的国别研究运用了投入— 产出分析方法, 而第1 1章的政策比较则使用了一般均衡模型。 有 核算体系 投入—产出模型依以建立的核算体系, 必须规定国民收入和产 出账户的分类细账, 并说明它们同国际贸易和要素使用的关系。表 3. 1 给出了 一个简单的投入—产出系统, 它能够满足上述要求。这里, 核算单位是生产部 所 门,它既可以从总量上( 初级产品生产部门、 工业部门、服务业部门),也可以从分 量上加以定义。分量分解的程度必须足以区分不同的产业以及不同的产品, 其 权 根据是两位数甚至三位数水平的生产和贸易的国际分类标准。 1 运用标准投入 —产出范式 , 表 3. 将国民核算账户同国际核算账户结合 起来 。 表的第 Ⅰ 象限给出国民生产总值使用的分类细帐 ,第 Ⅱ 象限给出产 版 业之间的交换关系 , 第 Ⅲ 象限给出国民生产总值的部门构成 (如果资料条件 许可 ,部门的附加价值也可以分解为资本收益和劳动收益) 。 社 1  核算体系 表 3. 使            用 因素 中间使用 最终使用 总计 版 (生产部门 ) 犡 1 … 犼 … 狀 犆 犐 犌 犈 犕 (Ⅱ) (Ⅰ)    1 犡11 犡1犼 犡1狀 犆1 犐1 犌1 犈1 犕1 犡1 出 犻 犡犻1 犡犻犼 犡犻狀 犆犻 犐犻 犌犻 犈犻 犕犻 犡犻 狀 犡狀1 犡狀犼 犡狀狀 犆狀 犐狀 犌狀 犈狀 犕狀 犡狀 (Ⅲ) 附加价值 犞1 犞犼 犞狀 犞 致 资本存量 犓1 犓犼 犓狀 犓 劳动 犔1 犔犼 犔狀 犔 总计 犡1 犡犼 犡狀 犆 犐 犌 犈 犕 符号 格 犆犻 私人消费 犠犻 ∑犼犡犻犼 犐犻 投资 犡犼 产出 犌犻 政府消费 犞犼 附加价值 犈犻 出口 犓犼 资本存量 犕犻 进口 犔犼 劳动 犡犻犼 部门犼 对商品犻的使用 犻 生产部门 犝犼 ∑犻犡犻犼 犼 使用部门 46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从表 3. 1 中我们可以引出 5 个恒等式 。 第一 , 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 , 有: 犢 =(犆 +犐+犌)+ ( 犈 - 犕 )=犇 -犉 ( 3.1) 有 式中 ,犢 表示国内生产总值 , 犇 表示国内最终需求 , 犉 表示资本流入 。 第二 , 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来源 , 有: 所 犞 =∑犼犞犼 ( 3.2) 第三 , 对于商品的供给和使用 , 有: 权 犡犻 =∑犻犡犻犼 +犇犻 +犈犻 - 犕犻 =犠犻 +犇犻 +犜犻 ( 3.3) 式中 , 犜犻 表示部门的净贸易额 。 版 第四 , 对于部门使用的中间投入和原材料投入 , 有: 犡犼 =∑犻犡犻犼 +犞犼 =犝犼 +犞犼 ( 3.4) 社 第五 , 对于总来源和总使用 , 有: ∑犼犡犼 =∑犼犝犼 + ∑犼犞犼 =∑犻犠犻 + ∑犻犇犻 + ∑犻犜犻 ( 3.5) 版 式中 ,- ∑犻犜犻 =犉,即净资本流入 。 下面的表 3. 4、3. 6 将进一步阐明这些基本关系 , 5 和 3. 表中给出它们处 出 于 3 个基准收入水平 (以 1 970 年的美元计算 ,人均收入分别为 1 40 美元 、 560 美元和21 00 美元 )时的估计值 。 作为比较基准的这3 个收入水平 , 分别 同结构转变的初期 、 中期和末期相对应 。 致 在这些表格以及其他一些表格中 , 各种计算是以压缩了的 8 部门形式展 开的 。 我们选择这种部门分解形式遵循了两个原则 ,即 :分解的重点是对分 格 析工业化和结构转变至关重要的那些部门 ;分解时也要考虑应能利用尽可 能多的国家的资料 ,这里包括那些仅仅具有部门总量资料的国家 。 根据这 两个原则 , 制造业部门得到了较细的分解 ,因为各制造业部门是我们分析的 重点 ; 而其他经济部门分解的程度则要低得多 。 这里 ,我们也以标准形式给 出了基本的部门分类 (表 3. 2),这种分类共包括 2 3 个部门 ,其中 ,制造业部 门占 1 4 个 。 由于我们当前的目的仅仅是描绘性的 ,因而可以将这些部门浓 4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缩为 8 个 ,这种形式仍然保留了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区别 ,轻 、重工业的划分 见联合国的国际工业标准分类 ( S IIC)。① 2  部门的分解和组合 表 3. 有 4 个部门 8 个部门 23 个部门 S IIC 可交易部门 所   Ⅰ .初级产品 1.农业 1.农业 01—0 4 2.矿业 2.煤炭和石油 12,1 3 3.其他矿业 14,1 9   Ⅱ .制造业 权     轻工业 3.食品加工和烟草 4.食品 、 饮料和烟草 20—2 2 4.消费品 5.纺织品 23 6.服装 24 7.木材和木制品 25,2 6 版 8.纸张和印刷 27,2 8 9.皮革制品 29 10.其他制造业 39    重工业 5.生产品 11.橡胶制品 30 社 12.化学制品 31 13.煤和石油产品 32 14.非金属矿产品 33 15.金属制品 34,3 5 版 6.机械 16.机械 36,3 7 17.运输设备 38 非交易部门 Ⅲ .社会基础 7.社会基础 18.建筑 40 出   设施   设施 19.水 、电和煤气 51,5 2 20.运输和通信 71—7 3 Ⅳ .服务业 8.服务业 21.贸易 61 2.房地产 致 2 64 23.其他服务业 62,6 3 81—8 4,9 0    注 :根据联合国的国际工业标准分类 ( 1958)。 格 结构关系   工业化模型是用以说明直接与收入水平相关的各种因素是 怎样引起生产结构和要素使用的变化的 。 以表 3. 1 的核算体系为始点 ,我们 分两步进行研究 。 第一步 , 1 中的国内生产总值的 5 个总量因子表 将方程 3. 示为人均收入和其他一些外生变量的函数 。 第二步 ,将每个总量因子按部 门进行分解 , 以便使需求和贸易的每个因子成为它们的相应函数 。 分两步 48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进行研究 , 可以利用数量大得多的现有资料 ,对不同国家的总量关系进行估 价 。 由于第 5 章将要考察工业化模式在单个国家的运用 ,因此 ,我们目前的 讨论仅限于对不同国家进行比较 , 目的是阐明工业化的典型化的事实 。 有 多国模型的外生变量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一般因素 ,它们随收入水 平而发生相当一致的变动 ; 另一类是特殊因素 ,它们导致不同国家发展类型 的主要区别 。 一般因素包括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Y/N; 人均资本存量 K/N 以 所 及人均劳动技能 S /N。 将不同资源分配类型区分开来的特殊因素则包括 : 人 口规模 N; 人均自然资源 ; R/N 以及资源分配政策 Φ。 权 国内需求   为了分析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国内需求的变化 , 我们将方程 ( 1) 3. 改写为 犢 +犉 =犆(狔,Φ)+犐( 狔,Φ)+犌( 狔,Φ) ( 3.6) 版 式中 ,犉 表示贸易差额 ( 犕 -犈) 。 我们假定 , 需求的每个因子都是收入水平 狔 和一组资源分配政策 Φ 的函数 。 对于总消费函数 犆( 狔)来说 ,这一关系式 社 的理论基础是最为坚实的 ,这一关系式也意味着任何变量只要影响需求的 一个因子 , 便必然同样影响需求的其他因子 。 与此相类似 ,资源分配政策 Φ 的典型使命是提高投资水平 , 然而 , 它的最终效果却是在既定收入水平基础 版 上资源由公共消费和私人消费向投资转移 。 其次 ,我们还假定 , 国内需求的每个部门因子都是其相应总量的函数 : 出 犆犻 =犆犻(犆) 犐) 犐犻 =犐犻( ( 3.7) 致 犌犻 =犌犻(犌) 这些方程的具体形式可以由几个线性支出系统的变式展现出来 ,后者是根 据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时期的资料估算的 。 ② 多国模型中的这类方程以及其他 格 方程都以人均收入为基础 。 随着收入的增加 , 两个经济现象主导着总需求类型的变动过程 。 其中 , 最重要的是私人消费中食品份额的下降和其他消费份额的上升 。 另一个现 象是国内生产总值中投资份额的增加 。 总之 , 方程 ( 3.6)和( 3.7)概括了同收 入水平相关联的国内需求的变化 ,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 ,观察到的制造业份额 4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的增加几乎有一半是要由这种变化来说明的 ,制造业份额的增长是我们研 究的主要经济现象 。 对外贸易   有关对外贸易变化的分析同国内需求的分析是并行的 。 这 有 种分析以等式 犈 +犉 =犕 为起点 。 然后 , 等式的每个总量因子又被表示为能 够影响贸易水平的各种变量的函数 。 对于国家间的比较研究来说 ,这些变 量包括资源禀赋 犚 和人口规模 犖 ,每个变量对国内生产总值中出口份额的 所 影响都比人均收入更重要 。 第三个因子 犉 主要决定于国内以及国际上的诸 种政策 。 我们可以将这些关系以数学符号表示为 : 权 犈(犚,狔,犖 ,Φ)+犉( Φ)=犕 (狔,犖 ,Φ) ( 3.8) 自然资源丰富有助于提高进出口的水平 ,而国内市场广阔则倾向于减少贸 版 易的份额 。 赫克谢尔 —奥林的要素比例贸易理论 ,为 犈 和 犕 的部门分解提供了出 发点 。 根据出口结构取决于相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 犚、实物资本 犓 和人力 社 资本 犛 的假设 ,我们可以给出商品犻 的出口表达式 : 犈犻 =犈犻(犈,犚,犓 ,犛,Φ) ( 3.9) 版 进口构成也受到一组类似因素的影响 : 犕犻 =犕犻(犕 ,犓 ,犛,Φ) ( 3.10) 出 虽然巴拉沙( Ba las sa,1979b)和其他人的统计研究从经验上证实了这种贸 易模式分析法, 然而, 由于缺乏有关要素密集度、 特别是有关可利用资源的有效 衡量标准, 直接估算这些方程十分困难。因此, 我们下面采取分别估算的方法对 致 3组国家展开分析, 这3组国家在规模和资源禀赋方面区别显著。 总而言之 , 考察工业化时 , 与收入增加相关联的贸易模式变化同国内需 求变化一样重要 。 与资源禀赋和政策手段相联系的贸易模式的区别 ,也是 格 结构转变类型之所以不同的最主要原因 。 本章的最后一部分将分析结构转 变的类型 。 技术和替代   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和新技术的出现以两种方式影响着工 业化的进程 , 一种是每个部门中资本对劳动的直接替代 ,另一种是投入 —产 出系数的变化 。 由于人工操作让位于机械化 ,农业和服务业这样一些部门 50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的技术变化使商品的中间使用量增加了 。 另外 ,技术变化也有助于在所有 部门中增加经过加工的投入 ,比如电力或钢材的使用量 。 我们已将这些许 多国家都观察到的一般趋势表现为对多国模型的估计 。 ③ 直接结果是将投入 有 系数 、从而中间需求作为人均收入的函数 :犡犻犼 =犪犻犼( 狔)犡犼。 产出的结构   计算等式 ( 3)能够被上述部门需求 、贸易和技术变化的 3. 3 组关系所替换 , 从中可以引出有关每个部门产出的下列方程 : 所 狔,Φ)+犌犻( 犡犻 =犆犻( 狔,Φ)+犐犻( 狔,Φ)+犈犻( 狔,犖 ,Φ) 狔,犖 ,Φ)+ ∑犼犪犻犼( - 犕犻( 狔) 犡犼 ( 3.11) 权 然后 ,对方程的投入 —产出体系求解 , 将决定每个部门产出的水平 : 犡犻 =∑犼狉犻犼( 狔) 犇犻 +犜犼) ( ( 3.12) 版 式中 ,犇犻=犆犻+犌犻+犐犻;犜犻=犈犻-犕犻,而狉犻犼( 狔)则表示收入水平狔 的里昂惕 夫逆矩阵的一个因子 ( 参见第 5 章 )。 社 最后 ,每个部门的附加价值又同部门的产出成比例 : 犞犼 =狏犼(狔)犡犼 ( 3.13) 版 式中 ,附加价值率狏犼 可能随人均收入变动而变动 。 投入 —产出关系依以存 在的生产函数的有关限定 , 将在下面讨论 。 出 多国模拟 运用多国模型模拟收入水平提高的作用 , 目的是为了得出一种平均或标 准的发展模式 , 以便将各个国家的发展经验与之相比较 。 这样 ,比较分析可 致 以超出个别结构转变特征的范围 ,进一步研究结构转变的诸种过程 。 为了 实现这一目的 , 取得转变过程的各个相继点上经济结构的一组一致估计值 , 格 比获得各个孤立结构特征的准确数值更重要 。 我们上面概括的各种基本关系 , 揭示了我们依多国资料估计的模型的逻 辑联系 。 模型表明 , 经济结构的变化取决于两类主要因素的演化 :总需求的 水平 (或人均收入 )和要素供给 (资本 、劳动技能和人均自然资源 )的结构 。 收入增加会使得需求结构出现相当一致的变化 ,而要素供给的变化则会导 致贸易类型的转变以及技术方面的相应变化 。 5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不同国家供给条件的变化不尽相同 ,因此 ,供给条件不同是发展模式不 同的主要原因 , 也是发展政策考虑的重点 。 资源禀赋的差异为不同类型的 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 , 我们也将根据这一点对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分组 。 有 模型估算   赛尔奎因和埃尔金顿 ( Sr yquinandElk ingo tn,1 978) 、钱纳里 和赛尔奎因 ( Chenr eya ndSyr quin,19 80) 分别描述了根据不同国家的资料估 算多国模型的程序 。 ④ 设计这一程序服从于 3 点要求 , 一是建立国别比较研 所 究的标准 ;二是将标准发展模式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 ,每一部分都可以由总 模型的方程中推导出来 ; 三是利用不同样本国家的资料 ,这样可以从两个总 权 量层次上对模型加以说明 。 通过为国内生产总值的每个因子 — ——以 狓 表示 — ——确定同样的回归方 程, 以及选用同一样本中诸国家的资料 , 我们可以将方程 ( 3. 6)和 ( 3.8)的总 版 量变量的估计值统一起来 。 回归方程的形式如下 : 狓 =α+β1l n狔+β2( ln狔) 2 +γ1ln犖 +γ2(ln犖 ) 2 +ε犉 ( 1 3.4) 社 钱纳里和赛尔奎因 ( Chene rya ndSyrquin,1 975)给出了 1 9 50—1 970 年的方 程估计值 ,同一时期的标准发展模式也由此产生了 。 为了揭示背离标准发展模式的各种偏差的主要原因 , 我们对两种可以选 版 择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试验 。 一种是在对结构关系的说明中引进一些附加的 外生变量 ,如方程 ( 3. 14)所列举的人口规模 犖 和资本流入 犉。 另一种是运 出 用能够反映要素比例和贸易政策区别的变量 ,解释不同的经济发展类型 。 实验之后 ,⑤ 我们选择了其中更一般些的分析方法 , 为我们目前的研究限定 了有代表性的方程 。 致 为方程 ( 3.7)和( 3.9)所显示的各个总量的部门分解 , 主要是根据拥有投 入 —产出账户的 1 5 个样本国家的资料得出的 。 对于其中的主要因子 ,即消 费中的食品和非食品 , 以及进出口中的初级产品和制成品来说 ,分解时还得 格 到了来自其他国家的资料补充 , 因而 , 我们可以将较大的注意力放在形成偏 差的这些主要因素上 。 就我们的目的而言 , 对模型估计值的验证 ,主要依赖于模型模拟长期结 构转变时的总效果 。 钱纳里 ( Chenr ey,1 979:85—90)曾经考察过这种模型 复制不同国家生产类型的能力 。 在4 部门的水平上 , 模型对结构转变的模拟 52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结果同人们观察到的情况相吻合的程度 ,似乎非常令人满意 。 但是 ,如果分 解的程度较高 , 两者的差别将会扩大 ,因为样本国家的数量较少 ,而且对低 收入国家的代表性也较差 。 本章的下一部分将考察多国模型的总效果 。 有 工业化   运用多国模型有两个目的 : 对导致工业化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 互关系进行总概括 ; 为 9 个国家 ( 地区 )的比较研究提供基础 ,下面各章将具 体研究这 9 个国家 (地区 ) 。 因此 ,我们首先模拟工业化的标准模式 。 这里 , 所 以人口规模和资本流入不变为前提 ,在每个收入水平上对同平均需求和平 均贸易模式相应的方程 ( 3.12)求解 ,求得的一组解将说明工业化的标准模 权 式 。 其次 ,再对每个一般特征进行国别比较 。 我们模拟中涉及的收入水平 , 覆盖了从不发达经济到成熟的工业经济这 一整个转变时期的全部收入水平 。 收入水平的整个变动过程被分为 6 个时 版 期, 每个时期都由相继的基准人均收入水平之间的间隔来表示 (如表 3. 3所 示) 。 我们多数的模拟仅仅覆盖了前 4 个时期 , 它们包括从不发达经济到成 熟经济的过渡时期 。 第 4 章确定的所有准工业国家目前都处于收入变动过 社 程的第二至第四个时期 。 增加第五和第六个时期 ,是为了分析同产出和就 业中制造业份额停止增长相关联的一些变化 。 事实上 ,这些现象目前已成 为所有成熟工业经济的特征 。 版 3  结构转变过程的时期划分 — 表 3. ——用于模拟分析 出 致 格    注 :第 8 章增加了 “ 0”时期 ,具体说明见第 8 章的章末注 ③ 。 a. 准工业国家一般处于第二 、第三和第四个时期 。 b. 钱纳里和赛尔奎因 ( Che ner ya ndSr yqu in,1975)原以1964年的美元确定了基准 收入水平变动的范围。本书以1 970 年的美元表示基准收入水平 ,两者的换算因子为1. 4。 如将1970 年的美元换算为 1 982年的美元 ,则比较因子约为 2. 6。请参阅本章的附录 。 5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表3.4、3.5 和 3.6 概述了多国模型的 3 个解 , 它们分别同结构转变的初 期、 中期和末期相对应 。 方程 ( 3.11)显示了解式的结果 ,方程包括每个部门 的 3 个因子 :国内最终需求 、进出口 、中间需求 。 产出和附加价值构成变化 有 的根源 , 在于每个因子构成的变化 。 在进行更细致的分析之前 ,我们先一般地考察结构转变的总过程 。 表 7对基准收入水平为时期 5( 3. 表 3.6)和基准收入水平为时期 1(表 3. 4)的 4 所 部门经济结构做了比较 。 为了突出结构转变 ,表中的每一项都被表示为国 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 这样 , 从基准收入水平1 到基准收入水平5 的各部门 权 总产出增量 , 仍旧等于方程 ( 3.3)的 3 个因子之和 : ( )( )( )( ) 犡5犻 犡犻 5 - 1 1 = 犻 犇犻 犇5 5 犞 犞 犞 犞 犞 犞 犞 犞- 版1 1 + 犜5 犻 犜犻 5 - 1 1 + 犻 犠犻 犠5 5 - 1 1 (3. 15) 尽管总附加价值不变 ,始终保持 1 00% ,然而总产出却由国内生产总值的 151% 增加到 1 82% , 反映出工业产品的中间使用量增加了 。 社 工业化的程度一般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 , 表 7 表明 , 3. 制造业的份额自 1 5% 增加到 3 6% 。 但是 ,从一般均衡的观点来 看, 工业化是整个经济系统的一个特征 ,在此系统中 ,初级产品生产份额的 版 下降 ———由 38% 降至 9% —由社会基础设施份额以及制造业份额的上升所 弥补 。 以不变价格计算 , 服务业的份额几乎不变 。 ⑥ 制造业份额增加的原因同初级产品份额减少的原因完全不同 。 方程 出 (3. 15)初步计算了这种区别 ,这里 ,中间需求是独立的因素 (我们下面将中 间需求进一步分解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 ) 。 表 3.7 说明 ,国内需求减少和净 贸易变动是初级产品份额下降的同样重要的原因 。 ⑦ 而初级产品的中间需求 致 就其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而言则没有变化 。 制造业份额增加的主要原因完全不同 。 中间需求份额的增长占工业产 格 出份额增长的一半以上 ,而国内需求份额的增加仅占 1 2% 。 即使我们将中 间需求增长的原因分别归于国内需求和贸易变动 (参见第 5 章 ) ,国内需求 变动也占不到工业产出份额上升的一半 。 这一发现要求对人们公认的一个 观点作重大修正 , 该观点认为工业化主要源于恩格尔效应 。 国别比较   多国模型模拟了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 , 我们可以将这一过程 视为战后一个假想国家由于收入水平提高而经历的发展道路 。 发达国家较 54 表3. 4 多国模型的标准解式,基准收入水平1(人均1 40美元) (人均美元 ) 国内最终需求 贸    易 中间 总产 附加 附加 部    门 总需求 出 价值 价值 消费 投资 政府 总需求 的 出口 进口 净贸易 需求 ( 犠) ( 犡) ( 犞) 的 格 百分比 百分比 初级产品 致  1.农业 25. 5 0 0. 5 2 6 1 8 21 3 18 17 6 1 5 1 3 7  2.矿业 0出 0 0. 5 1 0 1 1 0 2 3 2 1   小计 26 0 1. 0 270 1 8 22 4 18 19 6 4 5 3 3 8 制造业 版  3.食品 15 0 1 1 6 1 1 0 3 -3 10 2 3 7 5  4.消费品 11 0 0 1 1 8 1 社 4 -3 9 1 7 8 6  5.生产品 3 0 0 3 2 1 7 -6 11 8 4 3  6.机械 0 7 1 8 6 0 版 8 -8 1 1 1 1   小计 29 7 2 3 8 2 7 2 22 -20 31 4 9 2 0 1 5 非交易部门 权  7.社会基础设施 7 12 1 2 0 1 4 1 1 0 7 2 7 1 5 1 1  8.服务业 41 1 16 58 40 3 4 -1 所 13 7 0 5 1 3 6 总计 102 21 2 0 1 43 100 28 31 -3 70 210 140 100 全部最终需求的百分比 7 1 15 1 4 1 00 有    注 :由于四舍五入 ,小计之和可能与总计不符 。 资料来源 :世界银行资料 。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55 56 表 3. 5  多国模型的标准解式 ,基准收入水平 3(人均 560 美元 ) (人均美元 ) 国内最终需求 贸    易 中间 总产 附加 附加 部    门 总需求 需求 出 价值 价值 消费 投资 政府 总需求 的 出口 进口 净贸易 ( 犠 ) ( 犡 ) ( 犞 的 ) 百分比 初级产品 格 百分比  1.农业 致 45  0 1 4 6  8 6 2 2 1 41 6 2 149 101 1 8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2.矿业 1 0 1 2 0 3 6 出 -3 1 9 1 8 15 3   小计 46 0 2 4 8 8 6 5 2 7 38 8 1 167 116 2 1 制造业 版  3.食品 61 0 4 6 5 1 1 6 1 1 -5 4 8 108 38 5  4.消费品 51 0 3 5 4 1 社 0 1 4 1 3 1 6 5 120 56 1 0  5.生产品 18 0 1 1 9 3 1 5 3 1 -16 7 8 8 1 38 7  6.机械 2 3 9 1 4 2 8 1 3 版 6 -35 1 3 2 0 10 2   小计 132 3 9 9 1 80 3 2 3 6 9 1 -55 204 329 137 2 4 非交易部门 权  7.社会基础设施 32 6 5 7 1 04 1 8 1 0 7 3 4 2 149 84 1 5  8.服务业 161 6 6 8 235 4 2 2 4 1 7 所 7 6 5 307 223 4 0 总计 371 110 86 567 100 135 142 -7 392 952 560 100 全部最终需求的百分比 6 5 2 0 15 有    注 :由于四舍五入 ,小计之和可能与总计不符 。 资料来源 :世界银行资料 。 表 3. 6  多国模型的标准解式 ,基准收入水平 5(人均 2100 美元 ) (人均美元 ) 国内最终需求 贸    易 中间 总产 附加 附加 部    门 总需求 出 价值 价值 消费 投资 政府 总需求 的 出口 进口 净贸易 需求 ( 犠) ( 犡) ( 犞) 的 格 百分比 百分比 初级产品 致  1.农业  64  0  4   6 8  3 117 101 16  8 9 2 53 1 37  6  2.矿业 19 0 4 2 出 3 1 12 78 -66 1 25 8 2 6 2 3   小计 83 0 8 9 1 4 129 179 -50 2 94 3 35 1 99 9 制造业 版  3.食品 186 0 1 9 2 05 10 59 32 27 1 80 4 12 1 26 6  4.消费品 202 0 1 5 2 17 社10 91 45 46 3 32 5 95 2 70 13  5.生产品 104 0 6 110 5 95 104 -9 4 80 5 81 2 63 12  6.机械 15 172 4 1 91 9 6 版0 132 -72 7 3 1 92 9 9 5   小计 507 172 4 4 7 23 34 305 313 -8 1065 1780 7 58 36 非交易部门 权  7.社会基础设施 115 283 2 6 4 24 20 41 28 13 1 50 5 87 3 30 16  8.服务业 549 25 300 874 42 105 72 3 所3 2 19 1126 8 13 39 总计 1254 480 378 2112 100 580 592 -12 1728 3828 2100 100 全部最终需求的百分比 5 9 2 3 1 8 1 00 有    注 :由于四舍五入 ,小计之和可能与总计不符 。 资料来源 :世界银行资料 。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57 58 表3. 比较基准收入水平5和基准收入水平1 7 转变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化, 格 (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 国内需求 ( 犇) 净贸易 (犜) 中间需求 ( 犠) 总产出 ( 犡) 附加价值 ( 犞) 部    门 致初期 末期 增量 初期 末期 增量 初期 末期 增量 初期 末期 增量 初期 末期 增量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可交易部门 出    初级产品 18  4 -1 版 4  13 -2 -1 5 14 14  0 4 6 1 6 -3 0 3 8  9 -29    制造业 28 3 4 +6 -14 0 +1 社 4 22 51 +2 9 3 6 8 5 +4 9 1 5 36 +21 非交易部门    社会基础设施 1 4 2 0 +6 0 1 +1 5 7 +2 2 版 0 2 8 +8 1 1 16 +5    服务业 42 4 2 0 -1 2 +1 9 1 0 +1 5权 0 5 3 +4 3 6 39 +3 总计 102 100 -2 -2 -1 +1 5 0 82 +3 21 51 182 +3 11 00 100 0    注 :基准收入水平 1 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 犡 = 犇 +犜 + 犠 。 40 美元 ( 4) 表 3. 所 。 基准收入水平 5 为 2100 美元 ( 6) 表 3. 。 由于四舍五入 , 资料来源 : 表 3. 各分项之和可能与总计不符 。 4 和 3. 6。 有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早的结构转变经历了一个世纪 ,甚至更长的时期 ,因此 ,即使能够得到有关 资料 ,我们也不能指望根据它们的历史经验证实多国模型揭示的结构关系 。 相反 ,检证多国模型最好的方法 , 是看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战后各国发展 有 经验的主要方面 , 这也是我们建立模型的目的 。 运用多国模型 , 只是我们概括大样本发展中国家发展经验的一种方式 。 它的分析结果还需同具体的国别研究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后者更有利于我 所 们把握政策同发展成就之间的因果关系 。 在这一方面 ,单个国家的发展经 验同标准发展模式的区别点和它们的相似点一样 , 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 权 我们在样本经济中选择了 9 个国家 (地区 )以说明前面模拟过的结构转 变的全过程 。 以人均收入而言 , 50 年代哥伦比亚 、韩国 、中国台湾和土耳其 处于第一个时期 , 而墨西哥和南斯拉夫处于第二个时期 。 居于收入等级顶 版 端的以色列 、 日本和挪威 , 70 年代初人均收入已经超过20 00 美元 。⑧ 我们为 每个国家 ( 地区 ) 建立了基准年度的统一核算账户 ( 按1 970 年的不变价格计 算),因而 ,可以就经济结构的每个组成部分将其同多国模拟相比较 。 从中 社 可以揭示出工业化的一般特征 。 本章的下一部分将对此进行讨论 。 尽管多国模型模拟的结果同战后工业化的典型化的事实基本一致 , 但当 版 我们将各国的发展经验和模型模拟的结果相比较时 ,还需考虑到模型的局 限性 。 特明 (Temn,1 i 967)和库兹涅茨 ( z Kune ts,1971)对部门附加价值的 多国模拟结果 , 和发达国家的实际历史变化做过比较 。 钱纳里和赛尔奎因 出 ( Chene ryandSyr quin,1975) 则将这类多国模拟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时序研 究相比较 。 两种类型的比较研究都说明 ,自初级产品生产向服务业生产的 重大转移同时间因素相关 ,而同收入增加无关 。 这种转移主要是由服务业 致 相对价格增加造成的 。 然而 , 就工业而言 ,多部门分析和时序分析的结果相 当一致 , 时间因素的作用也相对较小 。 ⑨ 格 2  工业化的一般特征 3. 工业化模型指出 ,工业份额增加的原因是国内需求的变动 、工业产品中 间使用量的增加 ,以及随要素比例变动而发生的比较优势的变化 。 事实上 , 5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可以观察到这些现象 ,然而 ,它们的相对重要性却随每个 国家的初始结构 、 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政策的不同而变化 。 国内需求变动 、 中间使用增加和比较优势变化这 3 种现象是这一部分讨 有 论的对象 。 这 3 种现象在典型假设条件下 ,可以为我们的模型所模拟 ,也可 以反映在 9 个样本国家 (地区 )的发展经验之中 。 除了解释模型的结果之 外, 我们还要说明 9 个国家 (地区 )发展经验的区别 。 本章最后一部分将进 所 一步探讨工业化模式变动的原因和增长的因素 。 国内需求的变动 权 图3.1 和3.2 显示了关于标准发展模式和9 个样本国家 ( 地区 )的国内需 求基本构成 — ——食品和非食品消费 、 投资以及政府消费 — ——变化的估计值 。 在几乎所有的例子中 , 需求方面最大的单一变化都是食品消费份额的下降 , 版 因此 , 2 将这种变化单独列出 。 图3. 图3. 2 和表3. 8 中的平均变动模式表明 , 食品消费份额自国民收入为基准水平 1( 140 美元 ) 时的 29% ,降到基准收入 社 水平为 3( 560 美元 )时的 19% ,以及基准收入水平为 5( 2100 美元 )时的 13% 。(注:除非另外说明 ,所有美元均为 1 970 年的美元 。 )就收入水平而 言, 以色列 、日本 、 韩国和土耳其的食品消费份额更是急剧下降 。 版 出 致 格 1  样本国家 ( 图 3. 地区 )需求结构的主要变化 60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有 所 权 版 2  最终需求中食品和非食品消费份额的变化 图 3. 社 在标准变动模式中 , 国内需求中食品份额的全部下降 ( 16 个百分点 ),为 投资份额的上升 ( 8 个百分点 ) 以及非食品消费和政府消费的增加 ( 9 个百分 版 点) 所抵消 。 但是 ,初始条件和发展政策的不同 ,又使变动方式具有显著差 异 。 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最快的日本 、韩国和中国台湾 ,全部食品消费 份额的下降 , 都是由超过 1 0 个百分点的投资份额的增长所抵消的 。 而在处 出 于另一个极端的以色列 、 挪威和南斯拉夫 ,食品消费份额的下降主要以公共 消费的增加来补偿 , 因为早在 2 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它们的投资水平即已超 过国内生产总值的 3 0% 。 其余国家 ———哥伦比亚 、 墨西哥和土耳其 , 则追随 致 标准变动模式 。 随着收入的增加 , 不仅非食品消费在全部需求中的份额 ,而且它自身的 格 结构都在急剧变化 。 相反 , 投资或政府开支的商品结构却没有明显变化 。 ⑩ 收入增加对国内总需求结构的综合影响如表 3. 8 所示 ,该表将有关 6 个 主要部门的多国估计结果作为各国经济变动的标志 。 实际上 ,所有例证都 存在两类主要变化 :一是随人均收入增长 ,食品需求的份额显著下降 ;二是 由投资和消费品需求的增加 ,生产品 、机械和社会基础设施的需求份额 上升 。 61 62 表 3. 8  样本国家 (地区 )国内最终需求的份额 需求的份额 (%) 国家 ( a 人均收入 地区 ) 基准年和变化 ( 变化 美元 ) ( 农业 消费品 生产品 机械 社会基 服务业 % ) 和食品 础设施 哥伦比亚 格 1953 274 34.9 1 3. 8. 5 6.4 1 7 3 2. 0 2. 致 1970 369 30.2 5 6. 9. 2 6.0 1 8 3 4. 3 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出 35 -4. 7 4 2. 1. 7 -0. 4 2. 1 3 1. 墨西哥 1950 380 25.1 1 8 4. 0. 0 5.6 1 7 4 0. 0 2. 1975 7 版36 19.5 4 6. 8. 1 1 2.2 1 8 3 4. 0 7. 94 -5. 6 -2.4 2. 1 6.6 1 -5. 4. 0 土耳其 1953 239 社 40.1 6. 2 4. 5 6.0 18. 3 2 7 4. 1973 461 26.1 6 9. 7. 3 8.8 2 3 2 0. 6 7. 93 -1 4. 版0 4 4. 1. 8 2.8 2. 0 9 2. 南斯拉夫 1962 469 33.9 3 2. 8. 0 1 0.2 2 6 1 8. 3 6. 1972 781 22.8 1 1. 0 4. 权 2 1 6.0 2 2 1 5. 6 9. 67 -1 1.1 7 2. 2. 2 5. 4 8 -3. 3 3. 日 本 1955 500 27.0 9 0. 7. 所 9 5.8 1 3 4 5. 5 3. 1970 1897 11.6 4 3. 7. 9 1 8.2 2 5 3 3. 4 5. 韩 国 1955 131 279 -1 4 5. 6. 4 -0. 1 有 5 3. 9. 4 1. 0 1 9 2. 3. 4 7 1 8. 2 -8. 0. 6 2 1 0 8. 1973 323 33.1 9 4. 9. 7 1 0.9 1 2 2 8. 1 3. 147 -1 3.0 0. 5 2. 8 7.2 6 -4. 7. 9 续表 需求的份额 ( %) 国家 ( a 基准年和变化 地区 ) 人均收入 变化 农业 (美元 ) (% ) 和食品 消费品 生产品 机械 础设施 社会基 服务业 中国台湾 格 1956 203  36. 1  2. 8 5. 2 4.1  9. 6 4 6 1. 19 致71 426 24. 5 8. 5 5. 4 1 4.7 1 4.1 3 6 2. 110 -1 6 5. 1. 7 0. 2 1 0.6 4.5 -9. 0 以色列 1958 出 1067 23. 0 1 0 4. 0. 6 1 0.6 2 4.6 2 2 7. 1972 版2372 1 6 8. 2. 7 1 1 1 6. 8.5 2 6.1 1 1 8. 122 -1 4 -1. 0. 3 1 1. 5 7.9 1.5 -9. 1 挪 威 1953 1171 社 20. 9 1 2. 3 1 7 6. 1.9 2 0.0 2 0 8. 1969 2769 1 9 1 4. 2. 4 2 0 0. 2.5 2 8.5 3 6 1. 136 -6. 0 0. 版 1 3. 3 0.6 -1. 5 6 3. 多国模型 水平 1 140 29 8 2 6 14 40 水平 3 560 19 10 权 3 8 18 42 水平 1 至水平 3 300 -1 0 +2 +1 +2 +4 +2 水平 5 2100 13 10 所 5 9 20 42 水平 1 至水平 5 1400 -1 6 +2 +3 +3 +6 +2    注 : a. 这里省略了矿业 , 根据广义发展战略排列 因为矿业的最终使用份额微不足道 。 ,次序为内向型至外向型 , 有 可以参阅第 4 章 (尤其是表 4. 3)。 关于准工业国家 (地区 ),本书的所 有各表都采用了这一排列顺序 。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资料 。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6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多国模型显示了同样的变动趋势, 尽管同按比例增长存有少量的偏离。其 中的部分原因是, 作为我们样本的准工业国家的增长速度高于所有国家的平均 值,因而它们那些同投资有关的部门的需求份额也以更高的速度增长。 有 中间使用的增加 在实行工业化的国家中, 生产结构变得比以前更“ 迂回”了, 这意味着产出中 所 有更大的一部分被售给其他生产者而不是最终使用者。同对最终需求一样, 可 以将这一现象分解为两部分: 第一, 产出混合的变化转向制造业和其他使用较多 权 中间投入的部门; 第二, 部门内部的技术变化使中间投入的使用量增加了。农业 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制成品投入使用量的增加, 就反映了部门内部的技术变化, 因为制成品投入增加必然伴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版 无论在我们所有的样本国家 (地区 )中 ,还是在有关的多国比较研究中 ( Chenr ey,1963),我们都可以发现或已观察到商品中间使用份额不断增加 的发展趋势 。 如图 3. 3 和表 3.7 所示 ,工业化模型表明 ,在结构转变的整个 社 时期 ,国内总需求内中间使用的平均份额将由 3 3% 增加至 45% 。 收入水平 较高的 4 个国家同这一变动模型相当接近 ,而收入水平较低的 5 个国家 (地 区)变动的速度则更快一些 。 瑡  瑏 版 出 致 格 3  样本国家 ( 图 3. 地区 )总产出内中间使用的份额 64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除了中间使用全面增加之外 ,在 9 个样本国家 (地区 )中 ,还可以观察到 相当一致的制成品投入替代初级产品投入的现象 。 总模型也揭示了这一现 象, 3。 模型表明 ,初级产品的中间使用量逐步下降 。 在那些以较高 见图 3. 有 水平的初级产品投入为起点的经济 — ——日本 、中国台湾 、土耳其和南斯拉夫 中, 这种下降趋势表现得更明显 。 制成品中间使用的增长速度倾向于比标 准变动模型模拟的更快 。 最大的偏离现象同异常迅速的结构转变相联系 , 所 这种情况发生在韩国和中国台湾 。 为了将投入系数变化和产出结构变化对中间使用的影响区分开来 ,表 权 9给出了9 个国家 ( 3. 地区 )中间需求的两组计算结果 。 第一组结果表示两个 端点基准年度之间中间使用的实际变化 ,第二组结果则说明产出结构不变 时的预期变化 。 这样 ,第二组结果便将投入系数变化的影响分离出来 。 在 版 多数例证中 , 这种影响占中间使用全部变化的一半以上 。 表 3. 9  样本国家 (地区 )的实际中间使用和预期中间使用 (产出份额不变 ) 社 国家 初始年 初级产品生产 制造业 总    计 (地区 ) 和终止年 实际 预期 实际 预期 实际 预期 哥伦比亚 1 版 953  5.9  6.7 12. 3 1 3 2 3. 7 3 8. 9 0. 1970 6. 3 6. 3 18. 5 1 7 3 8. 3 3 6. 2 6. 变化 4 -0. 0. 4 6.2 5. 4 7.6 5. 3 墨西哥 1 950 1 1 1 0. 0 1 0. 2. 7 1 4 3 3. 2 3 3. 5 3. 出 1975 8. 5 9. 0 20. 9 1 9 4 8. 3 3 0. 4 8. 变化 -1. 6 -1.0 8.2 5. 5 7.1 4. 9 土耳其 1 963 1 5 1 6. 8 1 4. 2. 6 1 3 3 2. 9 3 5. 5 4. 致 1973 1 3 1 0. 1 1 1. 8. 5 1 7 3 5. 8 3 8. 4 6. 变化 -6. 2 -3.7 5.9 3. 4 2.9 1. 9 南斯拉夫 1 962 1 7 1 7. 5 1 7. 7. 8 1 9 4 4. 2 4 6. 4 1. 1972 1 3 1 1. 8 2 4. 7. 3 1 2 4 9. 3 4 9. 3 3. 格 变化 -6. 4 -2.7 9.5 4. 3 3.1 1. 9 日 本 1 955 1 6 1 4. 0 2 0. 4. 4 2 5 4 0. 0 4 8. 2 3. 1970 6. 0 9. 0 36. 6 2 6 5 7. 3 4 4. 8 7. 变化 -8. 6 -1.0 1 2 7. 2. 1 6.3 4. 6 韩 国 1 963 1 8 1 1. 7 2 1. 4. 5 2 6 4 9. 6 4 3. 9 9. 1973 7. 0 7. 0 35. 0 3 5 5 3. 4 4 0. 7 8. 变化 -4. 8 -4.7 1 5 3. 0. 9 6.8 -1. 2 6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续表 国家 初始年 初级产品生产 制造业 总    计 (地区 ) 和终止年 实际 预期 实际 预期 实际 预期 有 中国台湾 1 956 1 0 1 7. 6.3 1 0.2 2 5 3 2. 9 4 5. 4 9. 1971 1 4 1 0. 0.6 3 2.1 3 9 5 0. 8 5 0. 0 0. 变化 -6. 6 -5. 7 2 1.9 8. 4 1 9 0. 4. 6 所 以色列 1 958 5. 3 8. 2 1 8.0 2 2 3 5. 5 4 9. 0 8. 1972 4. 3 6. 0 2 7.9 3 2 4 2. 4 4 5. 5 9. 变化 -1. 0 -2. 2 9. 9 7. 0 5. 9 1. 5 挪 威 1 953 8. 7 9. 4 2 0.3 2 0 4 2. 7 4 4. 0 7. 权 1969 7. 3 9. 7 2 3.7 2 6 4 6. 9 5 6. 4 2. 变化 -1. 4 0. 3 3. 4 4. 6 2. 2 5. 4    注 : ∑ 我们将中间使用定义为 犪犻犼( 犡犼/犡)(犽), 犽 表示使用部门的实际或 式中 , 版 不变份额 。 就哥伦比亚 、 日本 、墨西哥 、土耳其和南斯拉夫而言 ,比较的标准是墨西 哥(1960)和土耳其 (1963)的平均产出之和 。 而对韩国 、以色列 、挪威和台湾来说 , 比较的标准则是韩国 ( 1970)和中国台湾 ( 1971)的平均产出之和 。 资料来源 :世界银行资料 。 社 就农业而言 ,总产值内中间投入份额增加 (或附加价值减少 )的迹象存 4 给出了有关农业附加价值率的一些数据 , 在于许多国家 。 图 3. 以及这类比 版      出 致 格 4  农业的附加价值率 图 3. 66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率同人均收入水平的大致关系 。 瑢 除了土耳其之外 , 瑏  我们所有的样本国家 (地 区) 都存在农业附加价值率下降和中间使用量相应上升的现象 。 根据回归 方程的计算 , 结构转变期间农业需要的中间投入一般会由产值的 2 0% 弱增 有 加到 4 5% 强 。 总模型也体现了这种关系 。 概括起来 , 部门之间相互购买的增加和制成品对初级产品的替代结合起 来, 导致了制成品的中间需求迅速增长 。 只有运用多部门模型才能揭示工 所 业化的这一方面 , 也才有可能将中间使用增长的原因归结为与此相关的最 终需求和贸易的变化 。 我们对投入系数变动的估计还很不确切 ,然而 ,比起 权 那些忽略了这种结构变化的模型来说 ,它们还是更好地表现了工业化的典 型化事实 。 版 比较优势的变化 工业化的第三个因素是国际贸易的变化 。 通过进口替代和制成品的出 口扩张 , 发展中国家改变了专门进行初级产品生产这一早期发展阶段的特 社 征 。 这种转变的基础是供给条件的变化 :劳动技能和实物资本的积累 ,中间 投入使用量的增加 , 以及以制成品国内市场扩大为基础的规模经济的出现 。 版 正如表 3. 7 表示 ,一般说来 , 和国内最终需求的变化相比 , 上述转变对总产出 中制造业份额增加的影响更大 。 比较优势的变化最终会影响所有发展中国家 , 但影响的程度和时间却极 出 不相同 。 人口较少的国家 , 经济专门化的程度较高 ,国民生产总值中贸易所 占的份额也较大 ; 但随着一国的人口规模的增加 ,贸易的份额会明显下降 。 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以及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 ,也会对它的比较优势产生 致 重大的影响 ; 这在小国和低收入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 。 历史和地理因素的 作用还倾向于强化国家政策的区别 ; 大国倾向于选择内向型政策 ,这种政策 似乎对大国比对小国更适宜 。 格 人口规模和资源禀赋对贸易类型的影响非常复杂 ,为了比较顺利地揭 示这种影响 ,我们对样本进行了分组并估价了每组国家的贸易模式 。 我们 早期的研究 ( Chene ryandSyr qun,1975)曾经考察过两种国家分类方法 , i 它们分别以人口规模和初级产品或制成品出口专门化的程度为基础 。 除 了极少例外 ,大国 (那些 1970 年人口超过 2000 万的国家 )出口专门化的 6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程度显然比小国要低 ,因而 ,估价典型贸易类型时 ,我们也将大国列为单 独的一组 。 5 显示了 3 组国家的平均出口模型 ,这 3 组国家是 :大国 ( 图 3. L)、制成 有 品出口导向的小国 ( SM)和初级产品出口导向的小国 ( SP)。 图形比较了每 组国家的估计出口模式和标准出口模式 ,后者引自所有国家的综合回归分 析;每种模式均以典型的人口规模为基础 。 瑏 瑣  所 权 版 社 图例 : L:大国模式 SM:制成品出口导向的小国模式 版 SP:初级产品出口导向的小国模式 5 3 组国家的贸易模式 图 3. 出 大国模式的出口份额不到综合回归的一半 , 并且在较低的收入水平上出 现由初级产品出口向制成品出口转移的现象 。 发展中诸大国也比整个样本 国家 (地区 )更整齐划一 , 因而同平均贸易和生产模式的偏离较小 (参见第 4 致 章)。 只有在少数例子 ( 如韩国 )中, 才能发现由资源分配政策和贸易政策不 同而引起的重大差异 。 格 根据出口商品的自然资源含量 ,可以将小国再划分为两种 :初级产品出 口导向的和制成品出口导向的 。 瑤 尽管用以进行该划分的指标的选定是相当  瑏 任意的 , 但是 ,由此导致的典型贸易模式却并没有受到划分标准选择的多大 5 表明 , 影响 。 图 3. 两类贸易模式的区别十分显著 。 制成品出口导向的小国 ( SM)在人均收入2 50 美元时 ,制成品的出口即已超过了初级产品的出口 ,这 种现象同国内需求变动的现象相并行 。 另一方面 ,典型的初级产品出口导 68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向的小国 ( SP),却在整个结构转变时期保持了较强的初级产品出口的比较 优势 , 与此同时 , 制成品的出口几乎没有对工业增长作出贡献 。 在这种情况 下, 工业化主要源于收入增长的需求效应 。 有 确定 3 种典型的贸易模式 ,不仅有助于加强回归分析的解释能力 ,而且 也揭示了工业化过程中贸易作用的重大区别 。 本章的最后一部分将进一步 所 探讨这一问题 , 并分析不同政策的效果 。 资本和劳动的再分配 权 同收入增加相伴随的产出结构的变化 ,还反映在劳动和资本的再分配 上, 即劳动和资本自初级产品生产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 ,但转移的程度不 同 。 我们将根据多国模型 , 运用下列投入函数分析这类转变过程 : 版 犓犼 =犽犼(狔)犡犼 ( 3.16) 狔) 犔犼 =犾犼( 犡犼 ( 3.17) 社 式中 ,投入系数犽犼 和犾犼 是收入水平的函数 ,并反映整个经济的资本密集程 度增长的情况 。  瑏 瑥 版 由多国模型导出的附加价值结构 、 劳动结构和资本结构的变化见图3. 6。 尽管每个小国都可以观察到基本相同的变动趋势 ,但是 ,劳动就业结构变动 出 的幅度被夸大了 , 而资本结构变动的幅度则被缩小了 。 变动区别的原因在 于部门之间生产率增长速度的不同 , 以及要素比例的不同 。 典型就业模式反映出 , 在结构转变的大部分时期 ,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都 致 存在着滞后现象 , 与此相应 ,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也较慢 。 随着剩余 劳动的吸收 , 直到结构转变的末期 ,这种趋势才能有所逆转 。 正如第 4 章将 表明的 , 多数准工业国家都具有与此相似的就业模式 。 格 工业就业的增加远远低于农业就业的减少 ,因此 ,劳动转移主要发生在 农业和服务业之间 。 瑦 在我们的样本中 ,  瑏 哥伦比亚 、日本 、墨西哥 、中国台湾 和南斯拉夫的就业模式 , 同第 4 章图 4.5 所示的一般模式相当一致 。 土耳其 和南斯拉夫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则较慢 ,与此相应 ,农业和制造业之间劳 动生产率的差别也较大 。 以色列偏向相反的方向 ,因而部门之间的劳动生 6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产率也比较接近 。 有 所 权 版 社 版 出 6  多国模型对附加价值 、 图 3. 就业和资本存量的模拟 资本使用模式表明 , 社会基础设施占用的资本份额相当高 ,超过了初级 致 产品生产和制造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本份额之和 。 因为在所有收入水平上 , 资本密集程度的这种区别都存在 , 所以 ,资本自初级产品生产向制造业生产 格 转移的现象 , 似乎反而不那么引人注意了 。 进一步细分 ,还可以看到资本自 初级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向工业基础设施转移这种相应的变动 趋势 。 根据多国资料 , 本章的前 6 个图从各个方面概括了结构转变的最基本的 特征 。 有关 9 个样本国家 (地区 )的分析 ,指出了单个国家 (地区 )区别于标 准模式的程度 。 下面 ,我们将考察标准模式的主要偏离类型 ,以及结构转变 70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的动态特征得以反映的方式 。 有 3  结构转变的动态分析 3. 到目前为止 , 我们对结构转变进行的是静态分析 ,重点是那些不受增长 所 率明显影响的长期经济现象 。 本章已探讨了收入水平增长同结构转变的典 型关系 , 而第 2 章分析的则是结构转变和增长率之间的某些关系 。 这里 ,我 权 们准备将这两种分析线索在动态多国模型中结合起来 。 动态模型的目的 , 是探讨生产结构 、贸易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同增长 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 由此引出两个主要的需研究的问题 :第一 ,结构转变中 版 期出现的加速增长的长期趋势 ;第二 ,前面提及的分工类型同增长率的 关系 。 为了讨论这两个问题 , 我们将全面结构转变划分为 3 个阶段 ,它们同初 社 级产品生产和制造业生产对增长的相对贡献变化相对应 。 多国模型将进一 步模拟增长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时 ,增长因素的典型变化以及不 版 同分工类型的影响 。 尽管有关生产率变化原因和增长原因的这些或其他的 解释还具有推测性 ,但它们已为以下各章研究的基本问题作出了简要的 说明 。 出 增长因素的变化 第 2 章由下列形式的部门方程中导出了总增长 : 致 犌犻 =β犓犻犌犓犻 +β犔犻犌犔犻 +λ犻 ( 2.8) 犌犞 =∑犻ρ犻犌犻 ( 2.10) 格 多国模型增加这些方程 ,便可以导出结构转变的动态形式 。 就每个收 入水平而言 ,静态模型的解式决定附加价值的结构以及每个部 门 的 权 数ρ犻。 总增长率源于需求和供给力量的相互作用 。 如以公式计算 , 一般将产出 增长表示为投入增长及其效益的函数 ,如增长计算方程 ( 9)或哈罗德 —多 2. 7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马的增长关系式 : 犌犞 =犐/ 犞-δ 犺 ( 3.18) 有 式中 , 犞 表示国内生产总值中总投资的份额 , 犐/ δ 表示折旧同产出的比率 , 犺 表示实际边际资本产出率 。 所 这个关系式简要概括了多国动态模型  瑧 中的增长模式 。 对于每个收入 瑏 期间来说 , 总增长率都取决于同收入相联系的投资率( 方程 (3. 14))瑨 以及边  瑏 际资本产出率 。 后者是由同收入相关的各部门资本产出率 (方程 ( 3.16))加 权 总而成的 , 部门资本产出率以产出权数ρ犻 为基础 。 瑩 将各种收入水平上的部 瑏  门产出值同部门增长率结合起来 ,总增长率则可以被视为部门增长率的加 权平均值 , 如表 2. 7 所示 。 6 和 2. 版 将重点放在不同部门对增长的贡献上具有诸多好处 。 供给约束和需 求约束的相对重要性依部门不同而变化 ,这一点可由多国模拟反映出来 。 此外 ,即使只有单个国家能够估算出增长方程 ,我们也可以在多国模型的 社 近似分析中包容这些方程的基本特点 。 虽然比起模型的其他数据来说 ,用 以估算模型的比较资料较为有限 ,但在模型的核算体系内 ,我们还是可以 版 利用这些资料形成一组估计数值 ,它们能够体现一定的经验特征 。 这些特 征如下 : ● 假定农业增长率受技术和自然资源约束仅达 4% , 或低于 4% 。 由于 出 未充分就业的劳动力大量存在 , 早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 ,但随着工 业化的发展而不断加快 。 ● 需求和贸易模式决定制造业的产出 。 贸易模式反映随资本密集程度 致 提高而出现的比较优势的变化 。 同国别分析一致 ,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略 高于其他各主要部门 ( 参阅第 8 章和第 1 0章)。 格 ● 社会基础设施的资本产出率是各部门平均值的 2—3 倍 , 但会随收入 的增加而有所下降 。 ● 服务业需求的收入弹性接近于 1。 服务业的交易程度有限 。 表 2. 7 提供了关于结构转变的 3 个时期的动态模型解式 。 图 3. 6 和 2. 7 8 则概括了关于结构转变全过程的分析结果 。 和 3. 7 揭示各主要部门 瑠 图 3.  瑐 对总增长的贡献ρ犻犌犻, 8 根据部门分析的结果 , 图 3. 导出劳动 、 资本和全要素 72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生产率增长对总增长的贡献 。 有 所 权 图 3. 版 7  增长的部门原因 社 版 出 8  各要素对增长的贡献 图 3. 致 增长率自结构转变第一个时期的 4. 9% 增至第四个时期的 6. 7% ,原因 是投资率由国民生产总值的 1 3% 增加到 16% (哈罗德 —多马效应 ),以及资 格 源向生产率增长较快的部门转移 (再分配效应 ) 。 这一分析结果同第 2 章的 多国回归分析结果一致 。 第 8 章还要对此进一步分析 。 7 也可以被视为图 3. 图 3. 6 的动态形式 。 每一部门对增长的贡献 ,由它 在全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平均份额ρ犻 来计量 ,其权数是部门增长率 犌犻。 如 果某一个特定时期所有部门的增长率完全相同 ,那么 ,每一部门对总增长的 7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相对贡献 , 将仅仅取决于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 。 在结构转变的早期 , 迅速增长的部门 — ——如制造业 — ——的贡献高于它在静态分析时的贡献 , 而初 级产品生产的贡献则低于它在静态分析时的贡献 。 例如 ,在结构转变的第 有 三个时期 , 初级产品生产的贡献比它在静态分析时的贡献减少了三分之一 (从21% 降至 1 4% ),相反 ,重工业的贡献却增加了三分之一 (从 9% 增加 到12% )。 所 将以上结果运用于国别比较 , 有必要进一步区分可交易部门 — ——初级产 品生产部门和制造业部门 — ——的产出同非交易部门 ( 社会基础设施部门和多 权 数服务业部门 ) 的产出之间的区别 。 由于进口和出口增加了资源配置的选 择范围 , 因而国家之间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可交易部门以及与其相关的非交 易部门 。 版 图 3.8 中关于要素对增长贡献的总量分析更具有推测性质 。 这里 , 劳动贡献下降反映高收入水平上人口增长速度减慢的趋势 ,减慢的程度 大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程度 。 在发展的早期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加快的 社 现象源于没有充分利用的劳动力的存在 ,以及随后发生的资源从农业的 转移 。 资本贡献相对稳定的趋势则决定于资本边际产品的下降 ,这抵消 版 了投资率上升所起的作用 。 然而 ,正如第 2 章和第 8 章所指出的 ,这些 趋势又都会因为所研究的国家 (地区 )不同而在它们之间展现出不同的 表现形式 。 出 为了便于国别比较 , 我们利用增长因素的上述典型变化 ,确定了结构转 变的 3 个阶段 :Ⅰ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Ⅱ . 发达经济阶段 。 工业化阶段 ;Ⅲ . 因为结构转变过程中并不存在不同阶段之间的明显间断点 ,因此 , 3 个阶段 致 之间的分界线在某种意义上是任意的 。 瑡 下面 , 瑐  在概括每一阶段的基本特征 后,我们将考察不同贸易模式对这一变动序列影响的程度 。 格 第 Ⅰ 阶段 ,初级产品生产   在结构转变的第 Ⅰ 阶段 , 占统治地位的是初 级产品的生产活动 — ——主要指农业 , 这是可交易商品产出增长的主要来源 。 即使一般说来 , 初级产品生产增长的速度慢于制造业 ,但是 ,在低收入水平 上,制成品的有限需求也不能使制造业成为总产出的主要来源 。 附加价值 中农业的高比重 , 也是这一阶段总增长速度较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 在供给方面 , 第 Ⅰ 阶段的特点是资本积累低速至中速增长 ,劳动力加速 74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增长 ,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极为缓慢的增长 。 图 3. 8 表明 ,是生产率增长的 速度过慢 , 而不是投资水平较低 , 引起了这一阶段总产出的低速增长 。 虽然 关于贫穷国家生产率增长的全面研究还极为罕见 , 这一结论却与第2 章所引 有 的证明相一致 。 第 Ⅱ 阶段 ,工业化   结构转变的第 Ⅱ 阶段以经济重心由初级产品生产向 制造业生产转移为特征 。 这一转移的主要指标 ,是制造业对增长贡献的相 所 对重要性发生了变化 ,如图 3. 7 所示 。 根据由动态模型导出的标准变动模 式,一旦收入水平超过 4 00 美元 ,制造业对增长的贡献就将高于初级产品生 权 产的贡献 。 至于这一转变究竟发生在较低或较高的收入水平上 ,则取决于 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和贸易政策 , 版 参见图 3. 9。 社 版 出 致 9  各部门对增长的贡献和可以选择的贸易模式 图 3. 格 (在结构转变的第 Ⅲ 阶段 ,增长同结构转变的关系将有逆转 。 收入水平 较高时 ,制造业的需求弹性将减少 , 制造业对增长的贡献也将自第四个时期 开始下降 。) 在供给方面 ,第 Ⅱ 阶段的多数时期中 ,资本积累的贡献一直较高 ,因为 投资率增加有助于补偿部门生产函数中资本比重的下降 。 图 3.8中, 平均变 7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动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与农业向工业转移相联系的生产率增长对产出增长 的贡献增加了 , 这是第 Ⅱ 阶段加速增长的原因 。 生产率增长这种现象还将 是第 3 篇讨论的主要对象 。 有 第 Ⅲ 阶段 ,发达经济   确定第 Ⅱ 阶段向第 Ⅲ 阶段转变 , 可以通过以下几 种方式 。 就需求方面而言 ,制成品的收入弹性开始减少 ,并自某一时点起 , 制成品在国内总需求中所占的份额也开始下降 。 当然 ,出口持续增长可以 所 在一定时期内抵消这种变动趋势 , 但是 ,最终还是会以国民生产总值中以及 劳动就业中制造业份额的下降得到表现 。 事实上 ,过去 2 0 年中 ,这一转变 权 在所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都发生过 。 瑐  瑢 就供给方面而言 ,第 Ⅱ 阶段和第 Ⅲ 阶段的主要区别是 ,根据常规度量 , 要素投入的综合贡献减少了 。 资本贡献减少的原因在于 ,资本增长的速度 版 较慢 , 同时 ,资本的比重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 另外 ,人口增长的速度减缓 了 。 仅有少数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还有明显的增加 。 发达国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水平 , 至少到 2 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为止一 社 直较高 , 但是 ,相对于第 Ⅱ 阶段而言 , 在第 Ⅲ 阶段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同工 业化的联系要小得多 ,而其在整个经济中的分布则要广泛得多 。 最引人注 版 意的变化发生在农业 , 多数发达国家的农业 ,已由生产率低速增长的部门转 变为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最高的部门 。 农业劳动力的持续转移 、农业同其 他部门的工资缺口的逐步消失 , 是变化的基本原因 ,它们促进了资本对劳动 出 的替代和各种技术进步 。 瑐 瑣  分工的影响 致 前面已经指出 , 国际分工上的不同 ,是我们刚刚描绘的对标准增长模式 的偏离的基本原因 。 国际分工上的不同不仅体现在要素比例对比较优势的 影响 , 格 而且反映有关贸易水平和外资流入的决策的作用 。 不同的贸易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增长的因素?对这一问题的考察 是这样的 : 先对多国模型作不同贸易水平和贸易结构的模拟 ,以观察增长的 因素 ; 然后 ,再将这一研究结果同不同国家的发展经验相比较 。 5 以不同的出口模式 ,展现了近 9 图 3. 0 个国家的大样本中 3 组国家的 基本发展趋势 。3 种出口模式的区别十分突出 , 在统计意义上也很显著 。 为 76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了确定它们对各部门增长因素的影响 ,我们以对每组国家 ( L、SM 和 SP)的 估计向量 , 替代标准发展模式的平均进出口向量 。 以一定的人均收入水平 ( 560 美元 )以及需求和技术不变为前提 ,贸易向量变化的总效果 ,可以由部 有 门附加价值对标准模式的偏离来衡量 。 重复不同收入水平上的同样计算 , 可以得出使增长因素不同的部门份额和部门增长率 。 瑐 瑤  所 表3. 10 说明了每一特定贸易模式同标准附加价值结构ρ犻 的偏离 。 由于 出口仅是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 , 因而 ,出口的一定变化对附加价值的影响实 际上会减少 。 例如 ,SP出口模式以初级产品出口超过标准水平 5 0% 为特征 权 (图 3. 5)。 这一偏移使初级产品产出增加了 2 3% ,相当于 5% 的国民生产总 值自其他部门转移到初级产品生产部门 ( 表 3. 版 10)。 表3.10 可以选择的贸易模式对增长因素的影响, 基准收入水平3( 人均560美元)( %) 部    门 标准模式 L 模式 SM 模式 SP模式 ρ犻 ρ犻犌犻/犌 ρ犻 ρ犻犌犻/犌 ρ犻 ρ犻犌犻/犌 ρ犻 ρ犻犌犻/犌 社 初级产品生产 21 1 4 1 6 1 1 1 5  9  2 6  2 0 (-5) ( -3) (-6) (-5) (+5) (+6) 版 轻工业 16 1 8 1 7 1 8 1 9 2 1 1 5 1 6 (+1) ( 0) (+3) (+3) (-1) (-2) 重工业 9 1 2 1 3 1 6 6 1 0 8 1 1 出 ( ) ( ) ( +4 +4 -3 -2 -1 -1) ) ( ) ( ) ( 非交易部门 55 5 6 5 4 5 5 6 0 6 0 5 1 5 3 ( ) ( ) ( -1 -1 +5 +4 -3 -3) ) ( ) ( ) ( 致    注 :圆括号中的数值表示同标准模式的偏差值 。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资料 。 因此 ,我们可以依据各个收入水平上的一组部门之间的资源转移量 , 格 10 表明 ,在初级产品出口小国中 ,初 概括 3 种贸易模式的一般特征 。 表 3. 级产品生产的份额增加了 5% ,而其他部门等比例地减少的份额正好与此 相抵消 。 同样 ,制成品出口小国的特点是 ,通过出口扩张 , 3% 的国民生产 总值被转到轻工业部门 ,另有 5% 的国民生产总值自可交易部门转到非交 易部门 。 大国模式则主要通过进口替代 ,将 4% 的国民生产总值转到重工 7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业部门 。 表 3. 10 的第 2 栏根据方程 ( 2.8)的计算 ,给出了每种贸易模式增长的部 门贡献ρ犻犌犻/ 犌。 表中还将 3 种特殊的贸易模式同标准模式做了比较 。 第一 有 栏静态比较揭示的主要区别是 ,缓慢增长的初级产品生产部门所占的比重 较低 ,而制造业部门的比重较高 ,两者相互抵消 。 然而 ,两栏中各分项同标 所 准模式的偏离量却十分相似 。 不同贸易模式对工业化时间选择的影响很大 。 图 3. 9 反映了这种影响 , 因为图中显示了每一贸易模式下初级产品生产和制造业生产对增长的贡 权 献 。(非交易部门被略去 , 因为它们同图 3. 7 的标准模式偏离较小 。 )我们将 以发展第 Ⅱ 阶段始点的收入水平为准 ,度量工业化的起始时期 ,在这一收入 版 水平上 , 制造业对增长的贡献开始超过初级产品生产的贡献 。 根据这种度量 ,一般说来 ,大国达到准工业阶段是在人均收入 250 美 元左右 ,标准模式在400 美元左右 ,初级产品出口小国则在600 美元左右 。 社 就大国模式而言 ,工业化起步较早是由于普遍实行了制造业的进口替代政 策 。 就初级产品出口小国模式而言 ,制成品进口 的 替 代 进 程 则 要 慢 得 版 多 。 制成品出口小国模式较为复杂 ,这一模式发展的初期外资流入的水 平比较高 ,以后 ,轻工业出口迅速增长 ,又逐步取代了作为外汇来源的外 资流入 。 出 我们的 9 个样本国家 (地区 )可以为上述典型贸易模式提供实例 ,也能 提供与之存有差异的实例 。 表 3. 11 给出了有关时期 9 个样本国家 (地区 ) 致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在各部门分解的情况 ,可以同表 3. 瑥 考虑到 10 相比较 。 瑐 每个国家 (地区 )的收入水平 ,我们可以指出 ,哥伦比亚有两个时期是初级 产品生产导向的 。 以色列和中国台湾具有制成品出口小国经济的典型特 格 征 ,同对 ,以色列还反映了高水平的资本流入对提高非交易部门份额和降 低可交易部门生产份额的影响 。 日本 、韩国 、墨西哥 、土耳其和南斯拉夫 在战后的时期内 ,具有大国经济的特征 :它们经历了初级产品生产对增长 的贡献迅速下降和重工业贡献上升的情况 。 第 6 章和第 7 章将继续进行 这种比较研究 。 78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表 3. 11  增长的部门因素 总增长的部门百分比 国家 (地区 ) 年    度 初始收入 初级产 非交易 有 ( 美元 ) 品生产 轻工业 重工业 部  门 哥伦比亚 1953—1966 274 2 7 1 3. 2. 2 1 1 5 2. 0 2. 196 — 61 970 330 4 2 1 2. 4 9. 9. 3 2 1 9. 所 1953—1970 29. 8 1 5 1 4. 2 4 1. 4 4. 墨西哥 195 — 01 960 380 1 7 1 7. 2. 1 7.8 6 4 2. 1960—1970 479 1 9 1 4. 8 1 4. 6 5 1. 7 8. 权 1970—1975 670 4 1 5. 5 1 4. 3 6 7. 8 2. 土耳其 195 — 01 975 1 6 1 2. 2 1 4. 5 6 2. 7 0. 1963—1968 319 1 7 1 0. 3 1 1. 4 5 8. 6 9. 版 1968—1973 377 4 1 6. 3 2 0. 9 5 5. 4 7. 1963—1973 8. 2 1 7 2 0. 8 5 2. 3 8. 南斯拉夫 1 962—1966 469 2 5 1 1. 9 2 3. 7 4 0. 9 3. 196 — 61 972 581 -4. 1 1 0 2 8. 1 6 4. 0 2. 社 1962—1972 2 1 7. 2 2 6. 2. 6 54. 0 日本 (战前 ) 1914—1935 265 1 0 1 6. 6. 8 1 7 5 0. 5 6. 日本 (战后 ) 195 — 51 960 500 5 9. 4. 0 2 2 5 7. 3 9. 版 1960—1965 753 4 1 2. 4 2 2. 9 5 6. 3 8. 196 — 51 970 1159 1. 2 1 7 3 3. 4. 6 5 5 0. 1955—1970 2. 0 1 7 3 2. 5 3 1. 8 3. 韩 国 1955—1963 131 3 1 1 7. 9. 5 1 1 2 7. 3 6. 出 196 — 31 970 149 1 1 1 8. 8. 2 1 0 5 2. 7 1. 1970—1973 250 9 2 8. 2 2 6. 9 4 3. 0 1. 1955—1973 16. 3 2 4 1 1. 9 4 6. 4 5. 致 中国台湾 1 956—1961 203 2 2 1 8. 3 7. 6. 1 4 4 8. 1961—1966 231 1 4 1 7. 4 1 2. 9 5 8. 3 1. 196 — 61 971 305 5 2 1. 4. 1 2 7 4 4. 7 9. 1956—1971 10. 5 1 3 2 9. 2 5 0. 0 0. 格 以色列 1958—1965 1067 7 1 6. 1. 1 1 6 6 4. 6 7. 196 — 51 972 1587 0 1 5. 3. 5 1 2 6 7. 3 4. 1958—1972 7 1 5. 5 1 2. 6. 2 65. 6 挪 威 195 — 31 961 1171 7 1 0. 0. 2 1 0 7 8. 1 1. 1961—1969 2028 0 1 1. 0. 1 1 5 7 7. 1. 4    资料来源 :世界银行资料 。 7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有关国别分析的一些问题 多国模型的模拟分析深刻地揭示了经济结构和增长的关系 。 但是 , 除了 有 那些我们已经取得某种一般性结论的问题之外 ,这里还存在其他 3 个问题 , 有关这些问题的假说已在比较研究中提出 ,但还需要对单个国家作进一步 的分析 ,这些问题是 : 所 ● 生产率增长的结构因素   多国分析已经将生产率增长同农业向工业 的转移 、出口增长以及宏观经济政策联系起来 。 第 1 0 章的国别研究还会进 权 一步探讨这一问题 。 ● 结构变化率   对于每一种贸易模式来说 , 多国模型都意味着增长率同 结构变化的速率密切相关 。 第7 章将进一步证实这种关系 。 当然 ,还不可能 版 得出加快结构转变可以促进增长的结论 ,除非这一结论引自包容市场行为 的某个国家模型 。 第 11 章将提供这样一个模型 。 ● 工业化的必然性   这里分析的 3 种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都包括这样 社 一个阶段 ,在这一阶段 , 同贸易变化 、就业变化以及城市化相联系 ,制造业的 产出显著增长 。 这仅仅是二次大战以来发生的特有现象 ,还是更为一般的 版 客观要求?下一章我们对中等收入的全部样本国家 (地区 )的发展经验的分 析,将能够部分解答这一问题 。 出 附录   对不同国家 、不同时期实际收入的比较 致 在本书的不同部分中 ,尤其在第 3、4、8 章中 ,我们分析了经济结构同 发展水平的关系 。 计量发展水平的标准是以按各国官方汇率折算的美元表 示的人均收入 。 瑦 在第 3 章和第 8 章中 ,模拟模型的基准收入水平的含义与 格  瑐 此一致 ,即都是以美元表示的收入水平 。 众所周知 ,汇率并不是计量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的理想尺度 。 因为各国 的价格结构是不同的 ,而汇率充其量只能反映不存在贸易壁垒的国际交易 商品的价格 。 取代汇率成为国际比较换算因子的 ,是根据相同的一套价格 重新估算的每个国家的当地收入构成 。 这种方法相当于将购买力平价 80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 PPPS) 作为换算因子 , 这里的购买力平价沿用了克拉维斯 ( a Krvs,1 i 984)的 概念 , 主要指购买价值1 美元的产品所需要的货币单位量 。 购买力平价是国 内商品价格 ( ρ犻)同基准国家同种商品犻 的价格 ( ρ犻 )的比率的加权平均值 , 或 有 同以某种国际货币单位表示的同种商品价格的比率的加权平均值 。 人们曾经作出各种努力来估计小样本国家的实际收入 , 这些尝试将某一 高收入国家确定为基准国家 。 然而 , 直到不久以前 ,有关大样本发展中国家 所 的类似分析还不可得 。“国际比较项目 ”( ICP)已经开始填补这一空白 。 在 一系列研究项目中 , 该项目逐步估算了数量不断增加的样本国家的实际收 权 入 。项目的第三阶段包括 3 4 个国家 ,已于 1 982 年完成 。 第四阶段包括 6 0 多个国家 , 研究成果正待发表 。 由于我们这项研究进行时所能得到的实际 收入估计样本还太少 , 因而没有以这种方法替代汇率换算法 。 版 本附录的目的是阐明同实际收入比较有关的一些问题 , 并估价以汇率为 换算因子 , 对第 3 章和第 8 章中有关经济结构转变的分析结果性质的影响 (参阅钱纳里和赛尔奎因 1 975 年著作的技术附录 ) 。 社 作为换算因子的汇率和购买力平价 版 “国际比较项目 ” (ICP)和其他类似研究的主要成果说明 ,以汇率换算的 不同国家收入水平的实际差异被夸大了 。 以犢犈 表示根据汇率换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犢犚 表示实际收入 。 如 出 果以这个国家自己的货币表示国内生产总值 ,那么由下列等式可以得到这 两种收入的数值为 : 致 犢犈 =GDP/犲 犢犚 =GDP/PPP 式中 ,犲 表示汇率 , PPP表示购买力平价比率 。 格 分析人均犢犈 和人均犢犚 之间的系统偏差 , 可以采用两种等价的方式 : ● 犢犚/犢犈 率 ,被克拉维斯及其同事们称为 “汇率偏差指数 ”( ERD)。这 一比率随人均收入增长而稳步下降 ,低收入国家的比率值接近 3,而美国则 等于1。 瑐  瑧 ● 汇率偏差指数 ( ERD)的倒数是国民价格水平 ( PPP犲) / ,它随人均收入 8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水平提高而同步增加 。 人们曾经提出一些理论 , 分析汇率偏差指数 ( ERD)或它的倒数 — ——价格 水平的系统形式 。 其中 , 同我们研究目的联系最密切的一种主要理论是 “生 有 产率差异模型 ” ,各种形式的模型至少可以追溯到李嘉图 (参阅 Kr a lisand Li pse y1, 983)。 模型的现代形式 (参阅 Bal asa1 s , 96 ; 4S amu elo s , n1 964)把 单一价格法则用于对可交易商品的分析当作近乎合理的 ,然后 ,模型又引进 所 了对生产非交易商品的部门的分析 。 如果假定国家之间可交易商品的生产 率区别大于非交易商品 ; 非交易商品生产的劳动密集程度较高 ;以及低收入 权 国家的劳动力相对充裕 ( 劳动价格较低 ) ;那么 ,可以期望非交易商品的相对 价格将同人均收入水平正相关 。 由于不同国家交易商品的价格接近 ,因而 模型也预期 , 高收入国家的国民价格水平将较高 。 版 生产率差异模型取决于同经济结构相联系的各种实际因素 。 除了人均 收入水平之外 , 其他被提出应该得到考察的影响因素包括 :工业产出和就业 的结构以及经济开放的程度 。 长期因素决定基本的价格水平 ,而短期因 社 素— ——主要指各种货币变量 — ——则是偏离基本价格水平的原因 ( 参阅 Krai ls andLi psey,1983:10)。 版 各国非交易商品的相对价格同收入水平正相关的规律同样可以引自于 另一个模型 , 在这一模型中 , 部门之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别并不随收入水平 的变动而系统变化 。 伯格沃蒂 ( Bha gwati,1984)指出 , 上述价格效应同贸易 出 理论的传统要素比例模型是一致的 。 使用汇率的影响 致 以汇率而不是购买力平价为换算因子 , 可能影响第 3 章和第 8 章中的两 类国际比较 。 一类比较将各国经济结构的计量标准同人均收入联系起来 , 并且基本上是一种静态比较 。 另一类则涉及不同时期国民经济的动态 格 模拟 。 静态的多国比较 静态比较包括有关各国需求结构和生产结构的研究 , 以及同收入相关的 结构变化的比较静态模拟 ( 例如 ,第 3 章的静态模型 ) 。 82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以汇率为基础进行比较可以揭示关系到收入变化的平均结构转变类型 , 但这里包含价格方面的一种系统偏差 。 如果价格偏差同不同国家的人均收 入无关 , 那么 ,运用犢犈 而不是犢犚 可能影响估计的准确性 ,但并不必然使分 有 析结果出现偏误 。 当犢犈 同犢犚 之间的偏差是系统偏差时 ,分析结果将会有 偏误 。 但是 ,人均犢犈 和人均犢犚 之间的密切关系意味着 , 可以用一个简单的 变换将犢犈 的结果与用犢犚 可能获得的结果联系起来 。 所 当由于运用汇率而形成的分析偏误以同等的程度影响着国内生产总值 的所有组成部分时 , 第 3 章研究的经济结构转变 ,就会发生在比该章中所表 权 明的实际收入范围更窄的区间内 。 因此 ,我们的分析会低估结构转变的 速度 。 如上所述 , 犢犈 同犢犚 的大部分偏离是由价格结构的差异引起的 。 为了 版 修正这种差异 , 需要有能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同组成部分进行单独调整的 因子 。“ 国际比较项目 ”的报告为所研究国家的价格结构提供了详尽的资 料 。 主要的分析结果表明 , 政府消费的相对价格一般同收入水平正相关 ,而 社 投资的相对价格则同收入水平负相关 。 由于 “国际比较项目 ”仅仅考察了支 出的类型 , 因而未能提供有关生产部门商品相对价格的资料 。 瑨 因此 , 瑐  还有必 版 要进行关于实际收入的生产分析 ( 参阅 Madd ison,1983)。 讨论的结论表明 , 汇率的使用主要影响结构转变速度的分析 ,而不影响 它的实质 。 此外 , 预期偏差通常总是强化我们揭示的变动趋势 (同投资份额 出 增加的效果一样 ) ;有时它们没有起到这种作用 (如对服务业 ) ,这时它们会 在正文中被提及 , 以示重要的限定 。 当然 ,单个国家的位置并不显而易见 , 而且也不能由犢犈 和犢犚 的平均关 致 系加以确定 , 这种情况就如同根据 “国际比较项目 ”样本国家的观察值所作 的平均估计不能被用于预测不在样本中的国家的 犢犚 值一样 。 最为人所知 的例子是 , 格 以“ 简捷 ”方法所得到的与实际收入的偏差 ,被用在对以 1 6 个国 家的观察值为基础的犢犚 和犢犈 之间关系的估计上 , 从而对 “ 100 多个国家的 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进行了预测 ( a Krvs,He i st onandS umme s,1 r 978)。 这种简捷关系是有益的 ,但是 ,它们并没有减少有关单个国家位置的不确 定性 。 根据汇率换算地方货币引起的另一个潜在问题 ,同基准年度的选择有 8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关 。 第3 章的模拟模型的一部分 , 以根据横截面资料和时序资料所进行的经 济计量估计为基础 。 基准年度中 ,以美元表示的收入量是由汇率换算得出 的, 其他年度的收入量则由国内增长率计算取得 。 如果不同时期实际汇率 有 的变化同人均收入相关 ,那么 ,基准年度的选择将会影响估计的发展模式 。 20世纪 7 0 年代以前这一问题还不突出 。 在钱纳里和赛尔奎因 1 975 年的著 作中 , 所有数值均以1 4 年的美元表示 。 第3 章根据美国的价格减缩指数 , 所 96 4 的同一因子将这些数值换算为 1 以 1. 970 年的数值 。  瑩 瑐 自2 0 世纪 7 0 年代早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 , 汇率变得更加反复无 权 常, 同以简单购买力平价比较为基础的预期值的偏离也逐步增加 。 赛尔奎 因(Syrqun,1 i 985c)的一些简单比较研究指出 , 相对于美元来说 , 各国货币平 均有所升值 , 升值的程度同人均收入水平正相关 。 同时 ,各种低收入国家的 版 货币则出现实际贬值的现象 。 如果我们选用近些年的汇率 ,而不是 1 964年 的汇率 , 实际汇率变化同收入水平之间的连带关系则会扩展一组国家的收 入范围 。 以 1 980 年的美元表示某一特定年度不同国家的收入水平 ,其差距 社 也显得比以 1 964 年的美元表示的要大 。 基准年度的选择 , 既会影响根据多国回归分析取得的结构转变的估计结 版 果, 也会影响有关预期实际收入的简捷回归分析的结果 。 第3章( 见表 3.3 的小注 ) 曾提出 ,将1970 年的美元换算为 1 982 年的美 元, 需要选择数值为 2. 6 的换算因子 。 建立在美国的价格减缩指数基础之上 出 的这一换算因子 , 是在这一时期实际观测到的 、不同收入水平上不同换算因 子的平均值 。 最低收入国家的换算因子接近 2. 3,工业国家的换算因子约等 于 3(Sr yquin,1985c)。 致 动态模拟 一旦加进时间因素 , 犢犈 同 犢犚 的偏离就变得更明显了 。 对增长率的计 格 算和比较是建立在实际收入的基础上的 ,如图 3. 7 和 3.8 所示 。 而不同 犢犈 基准水平之间的变化则包含了价格因素的影响 。 图 3. 8(以及引出两 7 和 3. 图的第 8 章 ) 中, 犢犈 基准水平之间的增长率反映了跨越各种犢犈 水平之间的 距离所需要的时间 。 所需时间显然被高估了 ,因为我们没有考虑同一期间 价格水平的变化 。 从量上来看 , 分析结果对选用的汇率十分敏感 ,但重要的 84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是, 结构转变分析结果的性质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汇率的影响 。 如上所述 , 以汇率为换算因子扩展了研究的收入范围 。 如果扩展的程度相同 ,那么对 分析结果性质的影响就最小 , 也最容易与分析协调一致 。 扩展的程度相同 , 有 意味着犢犚 和犢犈 之间存在着一种对数关系 ,多数简捷研究都假设了这样一 种对数关系 , 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分析结果 ( 参阅 Kr al is,Heso tnandSum s,1 8;Ma s,1 1)。 根据 “ 国际比较项目 ” 的第三阶段研究成果 , 我 所 mer 97 ri r 98 们估计了 2 7 个国家 ( 地区 ) 的下列对数关系式 : 瑑  瑠 ln犢犚 =2. 81+0.68ln犢犈,  犚2 =0. 97 权 (16.7)(2 9) 8. 关系式的含义是 , 在所有收入水平上 , 实际增长均占以汇率换算的收入增长 版 的6 8% 。 其余的 3 2% 表示价格的系统影响 。 以购买力平价而不是汇率进行收入换算 , 对表 3. 2 的各级收入的 3 和 8. 影响是 , 一律将它们减少 3 2% 。 然而 ,最重要的却是 ,所有加速增长以及其 社 他已说明的对增长的影响还将依然存在 。 我们的主要结论是 , 模拟模型所取得的分析结果并不对汇率过于敏感 。 版 实际投资和增长 我们最后的简单分析 , 涉及第 2 章和第 9 章各国增长的统计分析 。 这两 出 章根据简单的新古典模型和较为复杂的其他模型 ,分析了 1 964—1973 年实 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 新古典模型包括这样两个说明变量 :劳动力 (或 以人口为替代变量 ) 的增长率和以现行价格表示的投资份额 。 萨默斯 、克拉 致 维斯和赫斯顿 ( Summe s,Kr r av isandHe t son,1980)运用 “ 国际比较项目 ”第 二阶段的研究成果 ( 16 个国家 ) ,推导出 1 950—197 7 年一个大样本国家以国 内价格和国际价格表示的支出份额 。 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 ,我们估计了 格 1964—1973年2 9 个准工业国家 ( 地区 ) 的简单新古典模型 , 模型采取了两种 可以互相替换的形式 ,即分别以国内价格 ( 犐/犢) 犱狅犿. 和国际价格 ( 犐/犢)犻狋. 狀 表示投资的份额 , 运用第 2 章的表示方法 , 结果如下 : 犌犢 =0.002+0. 40犌犔 +0.24(犐/犢)犱狅犿.  犚2 =0.34 ( 1.2) ( 3.9) 8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犌犢 =0. 008+0. 53犌犔 +0. 23( 犢) 犐/ 犻 狀狋.  犚2 =0. 25 ( 4) ( 1. 2) 3. 由这一相当简单的两个分析得出的结论 , 两次印证了第 2 章和第 9 章的 有 研究结果 。 所 注 释 ① 第 7 章将进一步考察工业部门的特点 。 原则上说 ,也应对农业部门进行相 权 应的分解 , 以便估价需求 、生产函数和贸易方面的区别 。 对于单个国家来 说, 这是可以做到的 , 然而 , 对于不同国家的比较研究来说 ,这种分解已被 证明并不可行 。 版 ② 卢克 、 鲍威尔和威廉斯 ( Lluch,Powel landWi l lams,1 i 977)以扩展了的线性 支出体系演示了这种分析方法 , 并为验证研究结果提供了分析基础 。 ③ 这一过程的理论说明见赛尔奎因 ( Syrqi un,1 976)以及钱纳里和赛尔奎因 社 (Chenr eyandS r yquin,1980)。 ④ 对模型中比较重要的参数的概要介绍见钱纳里和赛尔奎因 ( Chn eeryand Syr qui , n1 980)。 版 ⑤ 参阅钱纳里和赛尔奎因 (Chener yandS yr quin,1975,第4章) 。 ⑥ 在总量的这一水平上 ,多国模型模拟的附加价值变化 ,同多国回归分析 (Chene ry,1979: 85—90) 所得出的结果相当接近 。 由于回归分析以每个国 出 家的现行价格为基础 ,因而能够反映服务业相对价格的上升 。 克拉维斯 (Krai vs,1984:3 0)指出 ,如果按不变世界价格计算 , 不管收入水平如何增 加, 国内最终需求中服务业的份额将完全不变 。 ⑦ 这里 , 食品加工是制造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 由于表 3. 6 表明 , 5 和 3. 4、3. 加 致 工食品的份额几乎没有变化 , 因此 , 如将食品加工归于农业 , 也不会对上述 结果产生影响 。 ⑧ 如本章附录所示 , 运用以购买力而不是汇率为基础的国际换算因子确定国 格 民收入 , 可以改进比较分析方法 , 条件是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获得有关购买力 的资料 。 如以 1 970 年的汇率计算 ,在我们的样本中 , 以色列的购买力估价 偏高 , 而日本的估价偏低 。 然而 , 本章的比较分析仅限于不同时期的变化 , 因而不会受到观察量换算因子不同的明显影响 。 ⑨ 参阅钱纳里和赛尔奎因( Chener ya ndSyrqi un,1975:124)有关考虑时间趋 势和 不 考 虑 时 间 趋 势 的 预 期 比 较 研 究 。 将 我 们 早 先 的 研 究 (S r yqi un, 86 3 结构转变的典型类型 1985c)扩展到 1 982年, 就可以看到 , 近来较动乱的时期并没有显著影响到 结构转变的性质 。 目前 , 农业生产不断下降的现象依然显而易见 , 但是 ,补 偿这类生产下降的是同时间相关联的矿业生产的增加 , 而不是服务业生产 有 的增加 。 ⑩ 投资所需要的主要投入包括建筑材料 ( 59%)和机器设备 ( 36%),模型假定 这种比例是固定的 。 在我们样本国家的投资成本中 , 机器设备所占份额自 所 3 至 5% 4 0% 不等 。 瑡 尽管我们缺乏足够的观察结果以便更加详尽地分析技术变化的这种影响 , 瑏  但是 , 这里的比较研究还是说明 , 我们可能低估了技术变化在低收入水平上 的影响 。 第 7 章将进一步讨论这种现象 。 权 瑢 参阅赛尔奎因和埃尔金顿 (  瑏 Syrqu ina ndEli kngo tn,1978)。 多国模型运用的 回归方程是狏犪犵 =1. 388-0. 111ln狔,式中狏犪犵 表示农业的附加价值率 。 瑏  瑣 我们将小国的人口规模确定为 500 万 ,大国为 40 00 万 ,综合样本国家为 版 1000万 , 后者接近于每组国家人口规模的中值 。 瑤 钱纳里和赛尔奎因( 瑏  Chener ya ndS r yquin,1975:68—69)以及本书的第4 章 考察了这种划分的基础 。 社 瑥 由于缺乏足够的资料以估计典型的生产函数 , 瑏  这里我们不得不采用投入函 数的这一简化形式 。 有关这些函数性质的讨论见本章的后一部分 。 瑏 瑦  这一结果同早期克拉克的推测 (Clak,1 r 940)完全一致 ,克拉克将结构转变 版 确定为劳动就业自第一产业部门向第二 、 第三产业部门的转移 。 瑧 动态模型更完全的表述参阅第 8 章 。  瑏 瑨 第 8 章也假定折旧率随收入变动而变动 。 瑏  出 瑩 运用哈罗德 —多马增长关系式 [方程 ( 瑏  3.18)],并不意味着采纳某一特定的 增长理论或假定某一技术上固定的资本系数 。 增长方程是一种事后关系 式, 隐含在前面提到的一组同收入相关的简化式之中 。 致  瑐 图 瑠 3. 8 将各个时期的数据确定在各时期终止年度的收入水平上 。 因 7 和 3. 此, 表 2.7 的第三个时期的各种数据 ,反映在图 3. 7 的 1120 美元的收入水 平上 。 瑡 第 4 章讨论区分准工业经济( 第二阶段 ) 的标准 。 格 瑐  瑢 在1 瑐  7 个公认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 ,除了芬兰之外 ,自 1 960 年以来 ,制造 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以及劳动就业中所占的份额 ,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 参阅世界银行资料 ( r WoldB a n k,1984) 。 瑣 近期有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瑐  OECD)国家增长因素的比较研究 ,可以参 阅肯德里克 ( Kend rik,1 c 982) 。 瑤  瑐 为将不同贸易模式的影响分离开来 ,我们假定总增长率不变 。 8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 附加价值的部门增长份额 ( 瑥 瑐 Δ犞犻/Δ犞) ,相当于表 3. 10 运用的总增长的部门 分解 ( ρ犻犌犻/犌)。 瑦 这里 ,我们遵循着 “世界银行图表集 ”中描绘的方法 (参阅 Wo 瑐  r ldB ank, 有 1977),这种方法采用了 196 — 51 971 年的年度汇率平均值 。 瑐  瑧 克拉维斯和利普西 ( Krai vsandL is pe y,1983)以及克拉克 ( Ca lrk,1 985)分 析了不同国家国民价格水平的变动 。 所 瑨 不过 ,  瑐 可以参阅克拉维斯 、 赫斯顿和萨默斯 ( a Krvs,He i t sona ndSumme rs, 1983)的分析 , 他们运用有关支出的数据考察了国内生产总值中服务业所 占的份额 。 权 瑩 换算因子也发生了变化 : 瑐  从要素成本变为市场价格 ( 参阅 S r yquin,1985c)。 瑑  瑠 样本中包括取自马里斯 (Mari r , s1 981)的有关以色列 、挪威和土耳其的资 料 。 这几个国家不是 “ 国际比较项目 ”研究的对象 , 但却是本书第 2 篇具体 研究的样本国家 。 回归分析中排除了 6 个欧洲国家 , 它们 19 75 年的汇率偏 版 差指数 ( ) ERD 1低于 。 如果包括它们 ,将使这一弹性指标降到 0.66。 社 版 出 致 格 88 有 准工业国家 所 霍利斯·钱纳里 摩西·赛尔奎因 权 版    在第 3 章 ,我们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工业化阶段 ,这一阶 社 段, 制造业的增长成为可交易商品供给增加的主要来源 。 准 工业国家被描述为这样一些经济 :它们的生产结构和贸易结 版 构朝多样化方向发展 ,人均收入水平也超过一临界值水平 。 这一章 , 我们将注意力自结构转变的一般特征 ,转向 1 950— 1980 年期间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准工业经济 。 准工业经济组共 出 有3 9 个国家 (地区 ) ,除挪威之外 ,我们样本中的所有国家 (地 区) 都包括在内 。 ① 本章的主要目的 , 是根据第2 章和第3 章引 进的分析范畴 , 概括这组经济的总体特征 ,为第 2 篇的比较研 致 究奠定基础 。 多数准工业经济曾被广泛涉猎过 ,因而 ,在对它 们的发展战略进行分类时 , 我们将借鉴若干比较研究 。 这一章讨论战后工业化之所以出现各种变异的主要原 格 因, 方法是对发展战略简单分类 。 我们认为 ,发展战略体现着 造成增长和结构转变类型区别的基本原因 。 对发展战略分 类, 既考虑到与人口规模和资源禀赋相联系的结构区别 — —— 我们已对此进行过讨论 , 也考虑到对外政策在从外向型 (出口 刺激 ) 到内向型 ( 进口替代 )的整个分布区间上的分类 。 这里 , 8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我们强调的是发展战略的对外方面 ,因为这是决策者面临的最重要的抉择 之一 ,同时 ,这也可以解释近来各国经济发展有所区别的一些主要原因 。 我们提出两个基本假设 。 第一 ,所有各类国家经济结构的长期转变过程 有 都类似 ;第二 ,初始结构和发展战略的不同 ,对工业化进程的时间选择和特 定经济活动发生顺序的影响 ,超过它们对总的结构转变类型的影响 。 本章 对发展类型进行分析 ,是为了揭示战后准工业国家 (地区 )发展经验的主要 所 区别 ,探讨这一时期政策 、结构和发展实绩之间的联系 。 权 1  工业化的类型 4. 版 20 世纪 50 年代初 ,人们还有可能在发达国家 (工业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 (非工业国家 ) 之间 ,作出相当明确的划分 ; 当时 ,处于中间地带的 、我们目前 称之为准工业经济的国家还不足一打 。 ② 以后的 2 0 年却以世界范围的加速 社 增长和迅速工业化为特征 。 同一时期 ,世界各国还实行了各种不同的发展 战略 ,特别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中 。 这些趋势结合起来使准工业国 版 家的数目大大增加 , 并使它们结构转变的过程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 。 确定准工业国家 出 如果仅存在一种可行的发展道路 , 比如第3 章的 “ 标准发展模式 ”,那么 , 确定同每一发展阶段相对应的现实国家就很容易 。 此外 ,如果经济结构的 所有度量标准 — ——如工业产出或全部出口中制成品所占的份额 — ——之间 ,都 致 具有像标准发展模式那样固定不变的相互关系 ,那么 ,用其中任何一个标准 概括准工业国家的特征 ,都会有相同的作用 。 但是 ,第 3 章证明 ,初始条件 的不同 、 格 贸易模式的区别 , 都对结构转变的时间和顺序有重大的影响 。 多国模型提出几种衡量尺度 , 它们可以被用作将结构转变过程划分为较 早(初级 )阶段和较晚 (准工业 )阶段的标准 。 其中最基本的尺度 ,是表示国 内需求 、出口和生产从初级产品部门向制造业部门转变的一些指标 。 本章 选用的基本划分标准是这样一个时点 ,在这点上制造业对增长的贡献开始 超过初级产品生产的贡献 。 补充性标准包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最低限额 90 4 准工业国家 (代表制成品的国内需求 ) ,以及出口和生产中制成品所占的最小份额 。 为这些指标选择基准水平时 ,我们既考虑到各代表国家的实际数值 ,又 考虑到多国模型模拟的数值 。 估计到由于人口规模 、资源禀赋和发展战略 有 不同而造成的转变时间的差异 ,我们为平均发展模式确定了一组特定标准 值, 并为两组采取极端贸易模式的国家分别选择了略微不同的标准值 。 我 们前面曾经分析过这两组国家是大国和初级产品出口导向的国家 。 所 大国进入准工业阶段的标志是贸易水平较低而进口替代发生得较早 , 这 是大国经济的基本特征 。 资源丰富的初级产品出口国则向相反的方向偏 移: 它们的贸易水平较高 , 但初级产品生产方面的比较优势却阻碍了制成品 权 出口的发展 。 这些国家的工业化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因而 ,较 高水平的国内产出取代出口而成为是否进入准工业阶段的验证 。 表 4. 1概 版 括了这 3 组国家进入准工业阶段时 , 各种指标的基准水平 。 1  准工业国家的衡量标准 表 4. 标准 大国 初级产品出口 社 指     标 模式 导向的国家 人均收入 ( 美元 ) 350 30 0 500 制造业的产出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 (%) 18 1 9 14 版   人均附加价值 ( 美元 ) 60 5 5 70   在交易商品的增长中所占的份额 ( %)a 50 5 0 50 制成品的出口   在商品出口中所占的份额 (%) 20 2 5 10 出   人均数额 ( 美元 ) 15 8 10 a.在表 4.    注 : 4中, 2 和 4. 被计算为工业指数 : ρ狆犌狆 +ρ犿犌犿 )。 ρ犿犌犿/( 这种灵活的分类图解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确定准工业国家的有效途径 。 致 由于我们希望这种分类能包揽无遗 ,因而 ,那些仅能满足 3 项标准中的 2 项 的国家 , 尽管有些勉强 , 但也被包括在我们的统计分析中 。 格 表4.2 列举了 3 8 个国家 ( 地区 ),我们将它们确定为 1 976 年时的准工业 国家 ( 地区 ),其中 , 将大国和初级产品生产出口导向国家单独列出 ,以便分 别采用适当的衡量标准 。 在表中所列的国家 (地区 )中 ,有 2 1 个能够满足所 有 3 项标准 , 15 个可以满足 2 项标准 , 2 个贫困国家 (印度和肯尼亚 )仅能满 足 1 项标准 。1 970 年时国民生产总值不足 2 0 亿美元的多数小国经济被略 去了 , 因为它们的经济结构不具有代表性 。 ③ 91 92 表4.2 准工业国家(地区)的结构特征, 1976年(1970 年的美元 ) 年中 人均国民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 工业指数 人均制造 制成品的出口 国家 (地区 ) 人口 生产总值 所占的份额 (% ) 业的附加 在商品出口 人均 (百万 ) 农业 制造业 1 953—1973a 价    值 中所占比重 数额 格 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国家    委内瑞拉 12 1754 6 17 4 0.1 300 2 10    南非 致26 914 8 24 0. 66 203 42 54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马来西亚  伊朗 13 587 30 16 0. 38 99 16 49     伊拉克 34 13 出 17 10 11 2 0.3 141 1 5     阿尔及利亚 12 949 3 7 2 0.3 67 0 0     厄瓜多尔 16 6 版76 8 11 0. 51 76 1 2     科特迪瓦 7 437 21 15 0. 45 69 2 2    7 416 26 12 5 0.6 54 8 13 其他大国 (地区 ) 社 西班牙    南斯拉夫 36 1993 10 28 0. 82 532 69 115    阿根廷 22 1146 15 32 版 0. 75 326 70 108    巴西 26 1058 13 37 0. 76 360 25 26    墨西哥 110 778 11 30 7 0.1 193 25 16    土耳其 62 744 10 27 0. 78 权 203 31 11    韩国 41 676 30 17 5 0.6 103 24 8    哥伦比亚 26 457 25 25 6 0.0 所 102 88 129     菲律宾 24 430 30 21 5 0.3 86 22 10     泰国 43 280 28 24 0. 39 67 24 9     埃及 43 259 31 19 3 0.4 有 49 19 9    38 191 30 23 5 0.0 38 27 7  中国b     印度 836 115 32 43 8 0.4 — 49 —    620 102 40 17 0. 23 15 53 3 其他小国 ( 地区 )    以色列 3 2675 7 28 8 0.7 518 78 361 续表 年中 人均国民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 工业指数 人均制造 制成品的出口 国家 (地区 ) 人口 生产总值 所占的份额 (%) 1 53—1973a 业的附加 在商品出口 人均 (百万 ) 农业 制造业 9 价    值 中所占比重 数额    新加坡    希腊 格 2 18 9 17 4 6 3 7 1 2 9 2 2 5 0 9 0. 6 0. 5 6 4 2 6 9 8 6 4 4 6 9 89 9 9 3    爱尔兰 致 3 17 47 15 20 7 0.8 — 53 399    中国香港 5 14 40 2 25 9 0.5 332 97 1254    葡萄牙 10 11 出 53 15 34 7 0.7 335 68 87 乌拉圭    中国台湾 3 949 11 29 0. 43 237 34 44    智利 16 7 版30 12 37 8 0.4 269 85 290    哥斯达黎加 11 717 8 22 7 0.2 160 5 5     突尼斯 2 710 20 20 5 0.5 144 29 58     秘鲁 6 573 21 11 社 3 0.8 53 26 25     多米尼加共和国 16 546 17 21 0. 61 98 8 5     叙利亚 5 532 20 21 5 0.7 版 116 18 18    8 532 20 9 7 0.5 111 10 9     危地马拉 7 430 27 16 4 0.2 — 17 14     摩洛哥 17 369 20 16 4 0.4 权 42 16 8     肯尼亚 14 164 34 13 4 0.7 20 12 4    注 :— 数据不详 。  勉强列入的国家 ( 地区 ),即那些不能满足表 4. 每组国家均按人均收入自高向低排列 。 所有数据都是 1 1 中所有 3 项标准的国家 。 所 976 年或与 1976 年尽可能接近的年份的 。 第 2 篇的样本国家以 有 正楷体字表示 。 a.工业指数根据ρ犿犌犿/( ρ狆犌狆 +ρ犿犌犿 )计算 。 b.所有关于中国的数据都是近似的 。 资料来源 : 有关人口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制成品出口的数据来自世界银行 (Wo l rdBank,1978,1979,1980b,1981b, 4 准工业国家 1982,1 983,1984);有关国内生产总值份额的数据来自世界银行 ( r WoldBank,1980c);有关附加价值的数据来自表 4. 4。 9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工业化的类型 人们曾作出不少努力 , 从揭示经济结构主要特征和对资源分配有系统影 有 响的政策决定的角度 ,分析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 。 这里所说的结构 特征包括 : 初级产品出口的资源基础 、国内市场的规模以及二元劳动市场 。 而最为人们广泛研究的政策区别 ,则是指根据出口歧视程度确定的内向型 所 或外向型的贸易政策 。 一些研究根据结构变量和政策变量, 对所分析的国家( 地区) 和时期进行了 权 分类, 从而引出了关于发展行为的局部分类方法。运用这种分类方法的例证包 括:源于刘易斯独创分析( W.A.Lews,1 i 954)的二元经济模型; 利特尔、 西托夫 斯基和斯科特( Lt it le,Si ctv oskyandSco tt, 1970)以及巴拉沙( Bal asa, s 1971)研 版 究的工 业 化 的 进 口 替 代 战 略;以 及 克 鲁 格 ( K r uegr,1 e 978)和 伯 格 沃 蒂 ( Bha gwa i,1 t 978)提出的贸易体制理论。 ④ 尽管本章的最终目的同上述研究相似, 但分析程序有所不同。我们以结构 社 转变的统计分析为起点, 而结构转变的重点是需求、 贸易和生产领域中的变化。 同其他研究一样, 我们也将结构转变的重要阶段— ——工业增长阶段作为较详尽 版 分析的对象。但是, 同它们不同, 其后我们并没有以几个发展原型为分析的起 点,而是试图概括战后所有准工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然后再提出一种化整为零 的分类方法。这两种研究本质上是互补的, 它们彼此为对方提供验证。 ⑤ 出 根据分析的问题和研究的目的 ,可以将政策方面同结构特征结合起来 , 以设计可供选择的分类方法 。 分类依据的重点是内部政策 (资源动员 )还是 外部政策 ( 贸易战略 ) ,我们也可以做出选择 。 早期的发展研究强调的是前 致 者,然而 , 目前我们分析工业化模式的区别时 ,有理由把重点放在后者 。 第 一,除了中央计划经济国家之外 , 其他各国政府的贸易政策也都已成为影响 资源配置的主要工具 。 第二 ,贸易政策的差异会使经济结构产生重大的差 格 别,贸易政策的差异也会使其对发展实绩的间接影响有所不同 。 若干国家 曾对此有过记载 。 与此相反 , 不同国家资源动员政策的区别 ,却仅仅同经济 结构或经济实绩的差异有着微弱的联系 。 本书采 用 的 分 类 方 法 扩 展 了 我 们 早 期 关 于 分 配 方 式 的 分 类 方 法 ( Chene rya ndSyr quin,1975,tal be16) ,后者以大样本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国 94 4 准工业国家 家的出口水平和出口方向的统计分析为基础 。 ⑥ 本项研究概括出 3 类贸易模 式( 大国 ,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小国以及工业品出口导向小国) ,第3 章 、第6 章 和第 7 章均运用了这种分类方法 。 有 表4.3 的准工业经济分类 , 反映了人口规模和资源基础这样的结构特征 以及贸易政策的影响 。 虽然丰富的原始资源有利于推行出口导向政策 ,反 之, 广阔的国内市场有助于实行进口替代 ,然而 ,要想将结构的影响和政策 所 的影响明显区分开来却并不可能 。 表中我们规定了 3 种贸易战略 — ——内向型的 、 外向型的和中间型的 ,并 权 且确定了1 970 年前后实行这3 种战略的代表国家 。 贸易政策同上述两个结 构指标的联系减少了分类中的有关组合数量 ;些外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又仅 仅是这一时期发展模式的主要差异 ,因而我们能够将表中国家划分为 8 个 版 组。 ⑦ 运用这一分类方法的目的仅在于为以后的具体研究提供比较框架 , 所 以, 3 和后面的表 4. 表 4. 5 所作的概括 , 也仅限于 1 960—1 975 年期间的主要 政策特征 , 表中给出的结构度量指标是 1 965 年和 1975 年的 。 社 事实上 , 1960 年以前 ,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曾实行过内向型的发展政 策, 即会对出口产生歧视影响的政策 。 目前 ,政策变化普遍发生 ,最敏感的 版 指标是制成品出口方面的变化 。 这是贸易导向指数的主要决定因素 ,后者 则是用以区分 4 组国家的基本结构测量标准 。 虽然以这样一种准工业国家的总体分类为分析起点显然有益处 , 但就我 出 们的研究目的而言 ,那些政策具有某种连续性 、资料又很丰富的国家 ,价值 更大 。 下面 , 我们对主要发展战略的评价 , 就是以每一类别中5—6 个这类国 家的比较研究为基础的 。 ⑧ 致 战后有代表性的发展战略 为了阐明发展战略对经济结构和发展实绩的影响 , 我们曾试图区分出分 格 别实行 4 种不同发展战略的若干典型国家 ,并比较了每种战略的一些特征 。 20 世纪 50 年代 ,几乎所有国家都实行了由某种程度的保护主义所促成的进 口替代政策 , 其中 ,包括那些后来在外向型政策指导下获得最大成功的国 家 。我们的比较分析以 1 960 年以来的结构转变为基础 ,分析时也对所列国 家的经济政策进行了具体描绘 。 95 96 表 4. 3  工业化的类型 国家 ( 地区 )的规模 、 钱纳里和赛尔奎因 相对出口水平 贸易导向指数c 资本流入 相对效率d 类型和名称 b 的分类 (1965) 1 (δ) 965 1 975 1 965 1975 1965 1 975 大国 ,  伊朗    LP 格             外向型 、 P 1.77 2. 初级产品生产导向a 7 1 0. 3 6 1.0 0 3 -0.6 0 4 -0.91 1  3.9    南非 致 B 1.46 — 0 0. 6 — 0. 000 — 7 -2.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小国 , SP 出    委内瑞拉 P 1.52 1. 1 2 0. 6 1 0.59 -0. 10 0 5 -0.80 7 3.3    马来西亚 P版 2.80 1. 9 5 0. 0 9 0.0 0 3 -0.44 -0. 005 3 0.5     伊拉克 P 1.70 2. 0 2 0. 6 1 0.6 1 3 -0.50 -0. 134 3 -1.7     阿尔及利亚 P 1.0 社 6 1. 1 4 0. 3 4 0.41 0.030 0.118 5 -1.7     厄瓜多尔 S I 0.66 0. 9 9 0. 4 6 0.60 0.030 0.065 4 0.0     科特迪瓦 大国 , P 1.59 1. 4 版 6 0. 内向型a 3 3 0.29 -0. 014 -0. 002 0. 03 LI     权    阿根廷 S I 0.54 0. 4 9 0. 6 5 0.4 0 7 -0.14 0.002 0 -1.4       墨西哥 巴西 S I I S 0. 1. 4 0 9 0. 1 2 7 0. 9 0. 8 2 0. 5 7 所 8 0. 0. 3 6 5 0. 7 0 -0. 0 1 2 0 0. 1 0 0. 0 2 3 7 8 5 -0. 0 2. 1 6    土耳其     中国 S I — 0. 0. 5 4 3 0. 9 0. 3 7 4 0. 0 2 — 有 5 0.19 0. — -0. 0 0 1 0 4 0. 3 0. 0 0 8 0 4 2 4 0. 7 -0. 4 7     印度 I S 0.54 0. 7 0 — — 0 0.21 0.011 1 -2.4 续表 国家 ( 地区 )的规模 、 钱纳里和赛尔奎因 相对出口水平 贸易导向指数c 资本流入 相对效率d 类型和名称 b 的分类 (1965) 1 δ) 965 1 975 1 965 1 975 1965 1 975 ( 小国 , SI 格    乌拉圭 致 S I 0.71 0.8 6  0. 53 0.0 9 -0. 07 0 0  0.3 3 6 -2.7    智利 S I 0.53 0.8 9 5 0. 3 0.4 0 -0. 011 0.02 4 0 -1.7     秘鲁 B 0.77 0.3 5 0.36 0.3 4 0.012 0.08 4 7 -1.4     多米尼加共和国  出P 0.62 0.9 4 0.43 0.3 5 0.023 0.000 1.22    叙利亚 B 版 0.70 0.7 0 0.32 0.4 8 0.000 0.125 0.72 大国 , LN     中间型a    西班牙    哥伦比亚 B I S 0. 0. 3 7 社 5 0. 7 0. 4 8 9 1 0. 0 0. 14 -0. 9 0. 2 1 0 0.0 0 2 -0. 3 1 4 0.0 0 -0. 0 3 1 9 -0. 3 5 0 -0. 3 1     菲律宾     泰国 B B 1. 1. 0 2 8 1. 1 1. 0 1 7 2 版 0. 0. 0 1 8 0. 0 0. 1 1 3 0. 2 0. 0 0 0 1 0 0. 3 0. 0 0 6 4 7 8 -1. 7 0.0 5 9     埃及 M 1.01 0.7 7 -0. 2 权 7 -0. 3 1 0.038 0.21 6 1 -0.6 小国 , SM 所    希腊 B 0.30 0.4 4 0.35 -0. 1 8 0.114 0.106 0.71       爱尔兰 哥斯达黎加 B B — 0.5 1. 7 0. 0 7 6 3 — 0.0 有 -0. 6 0. 1 0 9 1 0. — 10 0. 0 0. 0 0 5 85 0. 2 2 -1. 6 8 3     突尼斯 M 0.79 0.9 7 0.05 0.2 3 0.131 0.04 0 8 -0.7 4 准工业国家 97 98 续表 国家 ( 地区 )的规模 、 钱纳里和赛尔奎因 相对出口水平 贸易导向指数c 资本流入 相对效率d 类型和名称 b 的分类 ( 1965) 1 δ) 965 1 975 1 965 1 975 1 965 1 975 (    危地马拉 格 B 0.80 0. 7 9  0. 21  0.13  0.02 0 8  0.18  1.26    摩洛哥 B 1.05 0. 8 1 -0. 16 -0.07 -0.013 0.109 0. 14 大国 ,LM 致          外向型 :工业生产导向 a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日本 M 1.03 0. 8 5 -0. 18 -0.07 -0.014 0.000 -0.40    南斯拉夫    韩国 出M M 0. 0. 7 5 7 0. 0 1. 9 8 4 -0. 1 -0. 7 9 8 -0. 5 -0. 7 9 4 -0. 7 0. 0 0 0 7 3 0. 3 0. 0 0 7 8 8 -2. 5 2. 3 9 9 1 小国 ( 地区 ), SM 版    以色列 M 0.45 0. 4 9 -0. 64 -0.77 0. 135 0.261 0. 28    新加坡 M 3.0社 9 2. 4 6 -0. 16 -0.20 0. 121 0.106 4. 55    中国香港 M 1.70 2. 0 1 -1. 21 -1.19 0. 07 0 0 -0.23 1. 87    葡萄牙 M 0.94 0. 5版8 -0. 76 -0.79 0. 047 0.116 1. 77    中国台湾 M 0.91 1. 3 3 -0. 52 -1.18 0. 029 0.033 3. 18    肯尼亚 M 1.57 0. 9 8 -0.权69 -0.31 0 -0.15 0 0.47 2 -0.1    注 :— 数据不详 所  勉强列入的国家 。 每组国家均按人均收入自高向低排列 。 参见表 4. 2 的说明 。 第 2 篇的样本国家 ( 有 地区 ) 以正楷体字表示 。 a.参阅本章附录关于这一分类标准的说明 。 b.钱纳里和赛尔奎因 ( Ch ene ryandSyrqi un,197 4) 5,Ch. 。 c.参阅本章附录关于贸易导向指数偏差的说明 。 d.根据表 9. 1 的新古典增长方程计算的预期增长率同 1 964 年至 1973 年的实际增长率之间的残值 。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资料 。 4 准工业国家    外向型初级产品生产导向的国家   由于我们将样本仅限于准工业发展 阶段 , 因而这一类别的 8 个国家都具有特别强烈的初级产品生产的比较优 势 。 然而 ,它们的产业政策各有不同 。 虽然8 国中多数对制造业实行了保护 有 政策 , 以图加速经济增长 , 但是马来西亚保持外向型发展靠的却是对不同部 门实行较为中性的刺激政策 ; 结果是 , 马来西亚在初级产品出口保持高水平 的同时 , 制成品的出口也有显著增长 。 厄瓜多尔 、伊朗和委内瑞拉显示了较 所 典型的产业保护政策的影响 , 它们的出口收入完全依赖初级产品 ,如贸易导 向指数较高的正值所示 。 同2 0 世纪7 0 年代的能源价格大幅度上涨相联系 , 权 这种战略对工业产出份额的消极影响 (荷兰病 ) ,在这组的一些国家中也表 现得很明显 ( 阿尔及利亚 、厄瓜多尔 、 伊拉克和委内瑞拉 ) 。 内向型国家   多数发展中国家都以某种形式的大量保护政策为特征 , 因 版 此, 我们仅将那些信奉保护政策以至于出口低于统计标准的国家归于这一 类别 。 表 4.3 列出遵循这类政策的 1 1 个国家 (包括拉丁美洲的 7 个国家 ) , 它们有意地遵循有利于为国内市场而生产的保护政策已有很长的历史 。 保 社 护政策最终导致 “第二阶段 ”的进口替代综合征 ,即在比较劣势日益突出的 制造业部门推行制成品的国产化 。 ⑨ 版 1970 年以后 ,多数国家的保护政策都有所修正 。 这表现在到了 1 975 年, 它们制成品出口的份额已经增至标准值 ( 参见下面的表 4. 5)。 在政策调 整最为突出的地方 ,如西班牙和巴西 ,制成品出口出现过从 1 965 年的极低 出 水平迅速增长的现象 。 ⑩ 我们的两个样本国家 — ——墨西哥和土耳其 , 是被内向型政策造成的扭曲 经济的典型 , 它们低水平的制成品出口和正的贸易导向指数证实了这一点 。 致 但是 , 它们总的发展实绩却略好于组平均值 。 中间型国家   表 4. 3中,中间型国家类包括各种不适于列入其他任何类 别组的国家 , 格 然而 ,就其中的一些国家 ,如哥斯达黎加 、泰国和突尼斯而言 , 这一类倒是对它们经济特征恰如其分的描述 。 确定这些国家 ,我们根据的 是贸易的平均水平和平均模式 , 以及仅属中等的保护水平 。 在这些样本中 , 哥伦比亚最接近典型的中间型经济 , 特别是在 1 970 年以后 。 外向型的工业生产导向国家 ( 地区 )   这种发展战略是外向型政策和初 级产品出口缺乏比较优势这两种现象相结合的产物 。 除了中国香港和新加 9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坡两个城市型经济外 ,韩国和中国台湾最接近理想类型 。 韩国推行此类贸 易战略较之其他任何大国经济 (包括工业国家 )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而同制 成品出口导向的小国经济相类似 。 在第 7 章和第 11 章中 ,我们以韩国和中 有 国台湾为工业生产导向战略的原型 。 只是在准工业阶段确立之后 (以韩国为例 ,是在 1 970 年以后 ),外向型 政策的影响才变得较明显了 。 战后 ,这一类别中仅有的大国经济包括意大 所 利、 日本和南斯拉夫 ,它们均以一个战后经济恢复和重建时期为发展的起 点 。 由于国内市场广阔 ,它们工业产出专门化的程度都低于小国经济 ,下面 权 有关日本和南斯拉夫的分析将说明这一点 。  瑏 瑡 外向型的工业化战略常常伴随着大量的资本流入 , 后者意味着可交易商 品生产向非交易产品生产的转变 。 以色列和韩国的经济发展存在这种情 版 况, 我们将在第 11 章中具体分析 。 社 2  战略和实绩 4. 版 下面各章将运用准工业国家 (地区 )的上述分类 ,指导系统的国别比较 。 这种比较包括发展战略类型 ( 内向型和外向型 )的比较 ,结构特征 (大国和小 国)的比较 ,以及同一类型中两个地区 ( 如墨西哥和土耳其 ,或韩国和中国台 出 湾)之间的较详尽的比较 。 就此目的而言 ,准工业国家的分类有助于选择适 当的比较对象 。 工业化研究要求采用两种分析方法 ,具体而详尽的单个国 家分析必须为来自较大样本的比较研究所补充 。 致 本节考察贸易战略和增长因素的关系 , 方法是将第 2 章和第 3 章的分析 结果扩展到表 4.3 所指明的各种战略 。 我们将探讨各发展战略的相似点以 及尚未包括在我们分析中的其他变量的重要影响 。 格 效率和要素使用 发展战略力图通过增加劳动和资本的供给或通过更有效地使用资源 , 来 加速经济增长 。 在第2 章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比较研究中 , 我们发现 了作为增长因素的要素投入增长和效率提高的相对重要性的重大区别 。 现 100 4 准工业国家 在, 我们希望将这一分析扩展到 4 种发展战略的研究 ,一般说来 ,越开放的 经济 , 效率也越高 。 第 9 章的统计研究是通过对准工业样本国家运用若干不同的增长方程 有 的方式 , 来探讨发展战略和增长因素相互关系的问题 。 第9 章主要比较了新 古典增长方程和一个扩展模型 ,前者仅仅直接估计了投入 (劳动和资本 )的 增长 , 而后者还包括由于资源转向生产率水平较高的外部部门而引起的效 所 率增加效应 。 本章中 , 以新古典增长方程为基础的回归分析导出的残值 ,成 为不同国家  瑢 相对效率的计量尺度 。 瑏 权 在增长因素的时序分析和多国估计中 , 一个国家经济的效率是根据所观 察到的增长率和根据投入增长推导出的预期增长率之差来度量的 。 在单个 国家的时序研究中 , 观察增长率同预期增长率的差别被定义为全要素生产 版 率的增长 , 如方程 (2.3)所示 。 在多国分析中 , 这种差别是某一经济的效率度 量尺度 , 但这里预期值是由资本和劳动生产率的估计导出的 ,如表 9. 1 的新 古典模型所示 。 瑣  瑏 社 为使多国分析和时序分析相对称 , 我们将多国分析结果表示为 : 犌犞 = 犌犞 +δ ∧ ( 4.1) 版 式中 ,犌犞 表示根据要素增加确定的预期增长率 , ∧ δ 表示每一国家预期增长率 和实际增长率之间的残值 。 3 的最后一列给出了各国残值的数值 ,运 瑤 表 4. 瑏  出 用这些数值 , 我们将方程 ( 1) 4. 3 个因子的各个相应点绘制在图4. 1 上 。 这个 图可以同图 2. 2 展示的时序分析结果相比较 , 当然也要考虑到两个相应方程 之间的概念区别 。  瑏 瑥 致 贸易战略在多大程度上同效率区别相关联?解释各国增长率的区别时 , 要素投入增加和效率的相对重要性是什么?这是我们参考图 4. 1 便可以考 察的两个问题 。 实行外向型工业生产导向战略的 9 个样本国家 (地区 )中 , 格 有 5 个聚集在一组 ,标为 M 组 ,它们的中间效率为 +2. 9 个百分点 ;与此同 时,11 个内向型国家中 , 有7 个聚集在另一组 , 被标为I组 ,中间效率为 -1. 4 个百分点 。 其他两组的中值接近于零 。 瑏 瑦  在分别实行内向型发展战略和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或地区之间 , 效率 区别比要素投入增长区别重要得多 ;两者间增长率的差额约为 5 个百分点 , 10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其中效率区别的影响占 80% 。瑧 这一发现为第 1  瑏 1 章提供了分析起点 ,第11 章模拟不同贸易战略和借贷战略的影响 , 以揭示单个政策的量的重要性 。 有 所 权 版 社 版 出 资料来源 :第9章。 致 1  准工业国家 ( 图 4. 地区 )的要素投入和相对效率 1 中的其他一些观察值也很富于启发性 ,在解释这些比较结果时 , 图 4. 格 有必要对另外的因素加以考虑 。 南斯拉夫属于工业生产导向经济类 ,因为 它的制成品出口水平较高 ;但是 ,它的效率却很低 ,这被当作中央计划经济 的特征 (参阅第 2 章 )。 就积极方面而言 ,巴西和土耳其的增长率双双超过 典型内向型国家 2 个百分点 。 在我们的样本中 , 韩国和中国台湾是典型的高效率 、外向型工业导向经 102 4 准工业国家 济,而墨西哥和土耳其则是内向型大国经济的代表 。 除南斯拉夫之外 ,以色 列也是一个圈外者 , 它的高增长率主要不是通过高效率 ,而是通过要素的高 投入取得的 。 一般说来 , 我们将要细致研究的 8 个国家 (地区 ) ,其经济水平 有 似乎略高于它们所代表的 3 种发展战略的执行者的平均水平 。 瑨 瑏  增长的部门因素 所 尽管工业化是所有准工业国家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 ,它所发 生的时间和对增长的贡献却因各国的初始结构和发展战略而显著不同 。 前 权 面各章分析了贸易的典型影响 , 这里 , 3 的准工业国家分类 , 我们将根据表 4. 对工业化的某些国家区别加以考察 。 第 3 章将工业化因素归结为 3 个方面 :最终需求的转变 、工业产品中间 版 使用的增加以及比较优势自初级产品生产向制造业生产的转移 。 在发展的 初期 ,初级产品出口的增加可以在长时期内抵消实现工业化的内在要求 ;在 发展的末期 , 制造业的长势停止了 , 因为制成品最终需求的增长速度不再超 社 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 工业化处于发展的中期 ,这一时期发生了初 级产品生产向制造业生产的重大转移 。 版 这些趋势的一致性怎样?工业化总是实践中遵循的发展途径吗?我们 将首先从 1 973 年以前的 20 年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那时 ,世界经济迅速 扩张 ,各国的政策一般而言也支持增长 。 同本章的其他部分一样 ,我们这里 出 的主要目的也是对整个准工业国家组加以概括 ,以便为以后的小样本研究 提供背景材料 。 表4.4 给出了有关准工业国家 ( 地区 )增长的部门因素的一组完整数据 。 致 数据包括 3 个主要部门 — ——初级产品 、 制造业和服务业 (包括社会基础设施 ) 的平均份额和增长率 。 最后一列的工业指数显示了制造业对可交易商品生 产的相对贡献 。 有关各个收入水平上的样本国家 (包括挪威 )和一些发达国 格 家制造业对总增长的贡献 , 见图 4. 2。瑩  瑏 基于这一背景 , 我们便能概括增长的部门因素同准工业国家类别之间的 某些基本关系 。 4 表明 , 表 4. 在同一收入水平上 , 8 个工业导向国家 (地区 )制造业对增 长的贡献都超过了其他国家 。 图 4. 2 则说明日本 (经历较长时期 )及其他样 103 104 表 4. 4  准工业国家 ( 地区 ) 增长的部门因素 , 1953—1 973年 附加价值的份 对国内生产总值 年 增 长 率 额( 在国内生产 增长的贡献 总值中的比重 )b 国家(地区)的规模 、 年    度 格 工业 类型和名称 人均国 初级产 制造业 服务业 初级产 制造业 指数c 致 人口a 内生产 国内生 品生产 ( 犌狊) 品生产 ρ犿 ) ρ狆犌狆 ρ犿犌犿 ρ狊犌狊 总值 产总值 ( 犌狆 ) 犌犿 ) ( (ρ狆 ) (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大国 , LP 出            外向型 、 初级产品生产导向     伊朗 195 — 51 973 2. 9 6.9 9.8 1 3.4 12. 8 5. 4 4 3 1 3 7 5.5 7 1.3 2. 35 2 0.3    南非 小国 , SP 1953—1973 3. 版 1 2.2 5.3 3. 5 6.6 5. 5 2 4 2 5 0. 84 6 1.4 2. 81 0. 66    委内瑞拉    马来西亚 1 1 9 9 5 5 3—1 5—1 9 9 7 7 3 3. 3 2. 3 2. 8 2. 9 6. 9 5. 2 7. 7 5. 社6 7. 0 8. 5 5. 4 5. 2 2 6 4 6 1 2 1 8 5 1. 9 2. 0 7 9 3 1. 1. 2 8 7 9 2. 2. 4 0 1 0. 4 3 0. 1 8     伊拉克 195 — 31 973 3. 3 5.4 8.7 7. 0 1 11 0. 版1.1 5 3 1 1 7 3.4 1 1.1 3. 95 2 0.3  阿尔及利亚    1953—1973 3. 2 2.5 5.7 4. 9 6.6 5. 8 2 9 2 2 4 1.2 4 1.6 8 2.3 5 0.1     厄瓜多尔 1955—1973 3.3 2. 1 4 5. 4.8 1 7. 5.0 权 36 20 7 1.2 4 1.2 2 4.1 4 0.5     科特迪瓦 196 — 01 973 3. 7 3.9 7.6 4. 2 1 9 8. 1. 9 3 6 1 6 1. 53 9 1.1 2 4.4 5 0.6 大国 , LI     内   向   型 所    阿根廷 1953—1973 1. 4 2.2 3.6 2. 6 4.4 3. 4 1 8 3 有 4 0. 48 1. 49 1. 62 0. 76    墨西哥 1953—1973 3. 5 2.9 6.4 3. 6 7.2 6. 9 1 7 2 9 6 0.0 0 2.8 3. 76 7 0.8    巴西 1953—1973 2. 9 3.9 6.8 4. 2 8.4 7. 1 2 1 2 7 8 0.9 2 2.2 3. 72 7 0.1    土耳其 195 — 31 973 2. 6 3.3 5.9 3. 4 9.6 6. 9 4 1 1 8 1. 39 7 1.6 8 2.1 5 0.6  印度    1953—1973 2. 3 1.5 3.8 3. 9 3.1 4. 1 5 2 1 9 0 2.3 6 0.0 1 1.8 2 0.3 续表 附加价值的份 对国内生产总值 年 增 长 率 额( 在国内生产 增长的贡献 总值中的比重 )b 国家(地区)的规模 、 年    度 工业 类型和名称格 指数 c 人均国 国内生 初级产 制造业 服务业 初级产 制造业 ( 狆犌狆 ρ犿犌犿 ρ狊犌狊 犿) ρ 致 人口a 内生产 产总值 品生产 ( 犌狊) 品生产 ρ 总值 ( 犌狆 ) 犌犿 ) ( (ρ狆 ) 小国 , SI 出    乌拉圭 1955—1973 0. 5 -0. 2 0. 3 1. 4 0.7 -0. 3 1 7 2 6 0. 24 0.18 -0.1 4 7 0.3    智利 1955—1973 0 2.版 0 2. 0 4. 4.2 6. 8 4 2. 18 29 0.76 1.98 1.27 0. 72  秘鲁    1953—197 9 2. 3 2. 7 3. 8 5. 2 7.7 6. 5 3 2 2 0 1. 02 1.56 3. 1 6 2 0.1  多米尼加共和国 1    955—197 9 2. 3 2. 8 4. 9 5. 4 6. 社 4 6. 2 2 4 2 2 1. 05 1.41 3. 3 5 6 0.7     叙利亚 195 — 61 97 4 3. 3 3. 7 2. 3 6. 3 8.0 8. 2 2 5 2 1 0. 57 1.67 4. 4 7 6 0.5 大国 , LN           中   间   型 版    西班牙 1954—1973 1. 1 5. 4 6. 5 3. 1 7.0 7. 4 1 8 3 5 0. 54 2.43 3. 5 8 3 0.2    哥伦比亚 195 — 31 973 2. 8 2. 1 4. 9 3. 5 6.6 5. 2 3 6 2 权 1 1. 25 1.41 2. 2 5 3 0.3  菲律宾    1953—197 0 2. 3 3. 6 5. 6 5. 8 6.2 5. 1 3 8 2 3 2. 19 1.42 2. 0 3 1 0.9     泰国 195 — 31 973 3. 1 3. 8 5. 7 6. 5 7.0 8. 5 4 5 1 所 8 2. 47 1.29 3. 1 3 2 0.4  埃及    1954—197 5 1. 3 2. 3 4. 8 4. 1 7.9 3. 2 3 4 1 7 1. 38 1.38 1. 5 5 7 0.0 小国 , SN 有    希腊 1953—1973 0. 6 6. 4 7. 0 4. 5 9.7 7. 3 2 8 2 5 1. 25 2.38 3. 4 6 7 0.6    爱尔兰 1953—1973 0. 7 3. 1 3. 8 1. 6 4.7 4. 6 2 5 3 0 0. 40 1.43 2. 0 7 5 0.8    哥斯达黎加 1953—1973 1 3. 3. 0 6. 1 3.7 6. 5 7. 3 30 20 1.09 1.32 3.66 5 0.5 4 准工业国家 105 106 续表 附加价值的份 对国内生产总值 年 增 长 率 额( 在国内生产 增长的贡献 总值中的比重 )b 国家(地区)的规模 、 年    度 格 工业 类型和名称 人均国 初级产 制造业 服务业 初级产 制造业 指数c 致 人口a 内生产 国内生 品生产 ( 犌狊) 品生产 ρ犿 ) ρ狆犌狆 ρ犿犌犿 ρ狊犌狊 总值 产总值 ( 犌狆 ) 犌犿 ) ( (ρ狆 ) (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 突尼斯 1961—1973 2. 出 2 3. 6 5. 8 6. 8 7. 0 5. 0 2 7 1 6 1. 86 1. 12 2. 83 3 0.8    危地马拉 1953—1973 3. 2 1.9 1 5. 4 4. 6. 1 5.2 30 16 3 1.4 0. 98 7 2.8 4 0.2    摩洛哥 1953—1973 2. 4 0. 3 2. 7 2. 0 2. 8 3. 2 3 3 1 8 6 0.5 5 0.1 5 1.8 4 0.4 大国 ,LM    南斯拉夫 1953—197 版           外向型 、 3 1. 0 4. 9 5. 工业生产导向 9 3. 5 5. 8 7. 7 2 4 4 2 0. 83 4 2.3 2. 66 7 0.5    韩国 1953—1973 2. 3 5. 2 7. 5 4.社5 1 3. 4 7. 7 4 0 2 0 7 1.8 2. 64 1 3.3 6 0.0 小国(地区), SM    以色列 1953—1973 3. 3 5. 5 8. 8 5. 7 9. 5 8. 版 9 9 3 4 4 0.9 3. 27 5. 07 0. 87    新加坡 1960—1973 2. 0 7. 3 9. 3 5. 4 1 4 7. 5. 6 3 2 3 1 0.7 5 3.3 5. 63 9 0.5    中国香港 1953—1973 2. 2 5. 8 8. 0 5. 1 9. 2 7. 6 3 3权 1 1 0.4 2. 89 5. 00 0. 95    葡萄牙 1953—1973 0. 2 7. 4 7. 6 4. 0 9. 8 8. 0 2 5 3 5 0 1.0 4 3.3 3. 19 7 0.7    中国台湾 1953—1973 2. 8 5. 4 8. 2 2. 7 1 8 8. 2. 4 2 8 3 1 7 0.4 0 4.0 4 3.7 8 0.4    肯尼亚 1954—1973 3. 2 2. 1 5. 3 3. 3 6. 3 6. 7 3 9 1 所 8 2 1.8 1. 16 2. 88 0. 47    注 : 勉强列入的国家 。参见表4. 2的说明 。 有 每组国家(地区)均按人均收入自高向低排列 。第2篇的样本国家(地区)以正楷体字表示 。 a.1960年 —1975年。 b.初始年和终止年的平均值 。 c. ρ ρ犿犌犿/(狆犌狆 +ρ犿犌犿 )。 资料来源 :人口数值来自世界银行 (Wol rdBank,1977);产出数值来自波杜瓦尔( d Po uv al,1978)。 4 准工业国家 本国家 (地区 )制造业份额增长对总增长的影响 。 韩国和中国台湾成为迅速 工业化的例证 。 有 所 权 版 2  列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样本国家( 图 4. 地区 )制造业对增长的贡献 社 在同一收入水平上 , 8 个初级产品生产导向国家 (地区 ),制造业对增长 的贡献无一例外地低于其他各类国家 。 但是 ,国内收入加速增长的作用 ,总 版 会超过初级产品出口增长对制造业的抑制作用 (荷兰病 ) ,即 1953—1973 年,准工业国家 (地区 )中不存在制造业份额下降的现象 。  瑠 瑐 贸易有限的部门 — ——社会基础设施和服务业 — ——对增长的相对贡献 , 基 出 本不受贸易战略的影响 , 因为这些部门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国内需求 。 瑡 在一  瑐 些小国 ,如哥斯达黎加 、 希腊 、以色列和叙利亚 ,高额资本流入使服务业份额 上升这种可以预见的影响值得注意 。 致 3  结构转变的时间顺序 4. 格 每一种发展战略都意味着一种不同的生产 、贸易 、就业以及其他结构方 面构成变化的顺序 。 为贯彻既定发展战略而采取的政策 ,目的在于 :促进这 一结构变动顺序的某些方面 , 比如促进进口制成品向生产制成品的转变 ;并 抑制其他一些方面 。 但是 ,一组既定政策成功与否同样也决定于它对整个 10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经济的贸易 、 就业和收入分配的间接影响 ,这种影响的重要程度常常超过设 计它时的预想 。 时间顺序问题实际上影响到发展战略的所有方面 。 开发用于出口的自 有 然资源 , 倾向于减缓其他可交易商品的发展以至于劳动力的转移 。 反之 ,加 速制造业发展的直接尝试却常常导致价格的扭曲 ,并阻碍基于比较优势基 础上的贸易进展 。 因此 ,在具体研究这些现象之前 ,有必要先对工业化国家 所 结构转变不同方面的典型关系加以总的考察 。 不同国家结构变化顺序相似的程度如何?为了回答这一问题 , 我们先分 权 析大国经济和小国经济的区别 ,再研究不同贸易战略的影响 。 在任一给定 收入水平上 , 大国的贸易水平一般比小国低得多 ,因此 ,大国的生产模式较 为一致 , 以出口结构变动的方式来改变生产模式的余地也较小 。 但是 ,由于 版 生产率的差异 , 生产模式的一致性并不必然适用于就业模式 。 大国和小国 社 我们的讨论根据图 4. 5 展开 ,这 3 个图分别展现了 1 4 和 4. 3、4. 953— 1973年期间生产结构和出口结构的变动 , 以及 1960—1980 年期间就业结构 版      出 致 格 注 :射线犞狆 =犞犿 表示初级产品生产部门的人均附加价值等于制造业的人均附 加价值 。 关于 L、SM 和 SP的说明见表 4.3。 图 4.3  准工业国家 (地区 )商品产出的结构 108 4 准工业国家 有 所 权 注 :射线 犈狆 = 0. 75犈 表示初级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 7 5% 。 4  准工业国家 ( 图 4. 地区 )商品出口的结构 版 社 版 出 致 格 注 :直线 犔犪 +犔犻 =40表示农业就业同工业就业之和共占全部劳动力的 40% ; 其他两条直线的含义相似 。 5  准工业国家 ( 图 4. 地区 )劳动力的结构 10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的变动 。 准工业大国和准工业小国被分别加以显示 ,以强调两组国家的区 别 。 由于工业化以可交易部门的生产 、出口和就业中制造业所占份额的提 高为特征 , 3 个图便分别集中于这 3 个方面 。 因此 , 有 在图 4.3中, 纵轴表示初级产品生产部门的人均附加价值 ,横轴表示制 造业的人均附加价值 。 整个观察期 (依现有资料 1 5 年至 20 年不等 )中这两 个量的变化由一个向量来表示 ,向量的长度同增长率成比例 。 向量越接近 所 水平 、 越长 ,表明结构转变的速度越快 ( 例如大国经济中的日本和韩国 ) 。相 似的说明同样适用于图 4. 4 的出口结构转变 。 图 4.5 根据以农业就业和工 权 业就业为代表的就业份额变动 , 展示了就业结构的变化 。 瑐 瑢  依据多国回归分析 , 3 个图分别给出了大国和小国结构转变的平均模 式, 它们都证实了生产 、 出口和就业中制造业份额上升的变动趋势 。 落后于 版 生产或出口平均转变模式的国家 , 在图中的位置看来高于回归线 ,自这样一 点出发朝平均模式线会聚的向量表明 , “赶超 ”过程已经开始 ,如哥伦比亚或 土耳其 。 由于早先讨论过的原因 , 比起小国来说 ,大国生产结构和出口结构 社 的变化发生在较早的阶段 。 为了比较转变过程相似点上不同国家的发展途径 , 我们绘出了可交易商 版 品生产和出口的不变水平线 。 沿着这些曲线 ,大国经济的生产结构组合包 括伊朗至巴西的一系列国家 ,小国 (地区 )经济的生产结构组合包括的国家 更多 , 自伊拉克到中国香港 。 我们同样可以作出有关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 出 的类似比较 。 同出口结构或就业结构变化的时间相比 , 所有国家生产结构转变发生的 时间更为一致 。 此外 ,大国之间生产模式的差异比小国更小 ,因为 ,影响大 致 国生产模式的主要因素是国内需求的变化 。 事实上 , 3 有力地支持了这 图 4. 样一种观点 , 即大国在维持初级产品生产和制造业生产的平衡时 ,选择的余 地相当有限 。 格 为了大致计量结构转变时间的差异性 ,我们运用了图 4. 3 的等产量线 : 犞狆 +犞犿 = 200美元 ( 犞狆 和犞犿 分别表示初级产品生产部门的人均附加 式中 , 价值和制造业的人均附加价值) ,这一产量对应于准工业阶段的初期 。 基于 这一产量 , 我们可以计量可比收入水平上每一国家初级产品生产提供的可 交易商品的份额 。 就大国而言 , 份额差异的范围高至7 7% (伊朗 )和65% (南 110 4 准工业国家 非和土耳其) , 低至40%到45%( 巴西、墨西哥和南斯拉夫) 。小国( 地区)经济的 相应差异范围略大一些: 高至8 0%(伊拉克) 和72%(马来西亚) ,低至以色列和 中国台湾的3 5%(更不必说中国香港和新加坡1 0%左右的份额了) 。 有 图4.4 对大国经济和小国经济出口结构的转变作了类似的比较 。 大国 经济出口扩张的模式倾向于同平均模式相平行 ,而那些制造业落后的国 家———巴西 、哥伦比亚 、泰国和土耳其 — ——则更为趋向于平均模式 。 这些国 所 家的内向型政策正在发生转变 , 早先我们已对此做过分析 (阿根廷和菲律宾 没有展示这种变动趋势 ) 。 如果出口水平不变 (犈狆 +犈犿 = 5 0美元 ),那么 , 权 各国商品出口总额中 ,初级产品所占份额的差异则十分显著 ,范围自阿根 廷、巴西 、伊朗和菲律宾的8 0% 强至日本和韩国的2 0% 弱 。 这种重大差异对 大国生产结构的影响不如对小国的影响大 ,因为前者国内生产总值中贸易 版 所占的份额较低 。 小国 (地区 ) 经济出口结构的差异同样显著 ,而且整个时期变化的方向 也更为多样 。 几个矿产品出口国 — ——阿尔及利亚 、 厄瓜多尔 、摩洛哥和突尼 社 斯———改善了初级产品出口的贸易条件 , 因而暂时扭转了向制成品出口转变 的发展趋势 。 其他的小国 (地区 )经济则经历了异常迅速的出口结构转变 , 版 比如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 。 实际上 ,它们出口的增长完全来自于制造业 。 出口结构变动的趋势直接影响小国经济的生产模式 ,因为出口占据它们国 内生产总值的很高比例 。 出 各国劳动力结构变动的差异性 ( 5)居于贸易和生产的差异性之间 , 图 4. 但同国家的规模基本不相关 。 两组国家的平均变动模式表明 ,农业劳动力 的下降已由工业和服务业就业的相应增加所抵消 。 在整个 2 0 年的时期中 , 致 准工业经济无一例外都存在着农业就业份额下降的现象 ,但是 ,各国的就业 增加被划分为工业就业增加和服务业就业增加的方式 ,却有明显的区别 。 由于劳动力结构的转变涉及城乡移民和人力资本增加这样一些问题 ,因而 , 格 这种转变本质上慢于其他方面的结构转变 ,并且常常具有惯性 ,即在达到完 全实现点之后还会继续进行一段时间 。 一般说来 , 农业资源转移滞后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于其他部门 ,并相应 地维持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低速增长 。 第 8 章将讨论和分析结构转变早期部 门间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的现象 。 11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贸易战略的区别 一个国家的贸易战略 ,仅是影响结构转变的数量和时间的众多因素之 有 一 。 其他因素包括已取得的增长率 、 初始结构 、人口规模以及贯彻所选战略 的效果 。 我们并不指望仅以比较分析就能理清所有这些影响因素 ,因此 ,目 前我们只试图阐明 1 960 年至 1980 年所观察到的一些典型结果 。 所 本章前面部分已经讨论了各国生产结构 、 贸易结构和就业结构转变时间 的差异性 , 以及在这方面大国经济所具有的较高程度的一致性 。 这里 ,我们 权 将揭示贸易战略和其他因素的具体影响 。 为此目的 , 3 所列的国 我们自表 4. 家( 地区 )中选择了 2 8 个国家 ( 地区 ),略去了政策变化反复无常或增长受到 其他动乱影响的 1 1 个国家 。 为了估及初始条件的差异 ,我们将较先进的国 版 家同那些近期才达到准工业阶段的国家 (地区 )分离开来 。 表 4. 5 体现了这 一分析步骤 ,表中国家的分类标准是贸易战略和发展水平 (补充资料见表 6、4. 4. 7 和 4. 8)。 社 表 4.5  结构转变的时序 ,1960—1980年 国内生 所占份额的变化 版 国家 ( 产总值 地区 ) 规模 的年增 附加价值 出    口 就    业 长率 犞狆 犞犿 犈狆 犈犿 犔犪 犔犿 出 较晚 外向型 、初级产品生产导向   伊朗 大 9 6. -5 -3  3 -3 -1 5 11   马来西亚 小 2 7. -9 1 4 -18 1 8 -13 14   科特迪瓦 小 致 4 -1 7. 8 9 -7 7 -1 0 2   斯里兰卡 a 小 4. 4 -3 +2 -1 7 +11 -2 0 较早   南非 大 0 5. 4 2 -2 5 2 5 -2 -1 格   委内瑞拉 小 5 5. 3 0 -1 1 -1 7 5 较晚 内 向 型   土耳其 大 6. 0 -1 8 9 -2 5 2 5 -24 2   中国 大 5. 5 -8 1 5 — — — —   印度 大 5 -1 3. 2 4 -1 6 1 6 -5 2 112 4 准工业国家 续表 国内生 所占份额的变化 产总值 有 国家 (地区 ) 规模 的年增 附加价值 出    口 就    业 长率 犞狆 犞犿 犈狆 犈犿 犔犪 犔犿 较早 所   阿根廷 大 2 3. -3  1 -2 0  2 0 -7 -8   墨西哥 大 6. 2 -5 5 -27 27 -19 6   巴西 大 9 6. -4 1 3 -3 6 3 6 -22 9 权   智利 小 4 3. -5 -7 -1 6 1 6 -11 -1 较晚 中 间 型   哥伦比亚 大 5 5. -8 5 -2 0 2 0 -25 2 菲律宾 大 版   7 5. -1 5 -30 30 -15 2   泰国 大 8 -1 7. 3 7 -2 3 2 3 -8 5   埃及 大 8 5. -7 8 -8 8 -8 1 8   哥斯达黎加 小 2 6. -9 5 -2 1 2 1 -22 4 社   突尼斯 小 1 6. 4 6 -2 4 2 4 -22 15 较早   西班牙 大 6 -1 5. 6 1 -5 1 5 1 -27 9 版   希腊 小 9 5. -5 3 -3 6 3 6 -19 8   爱尔兰 小 9 3. — — -2 9 2 9 -18 12 较晚 外向型 、工业生产导向 出   韩国 大 1 -2 9. 2 14 -7 5 7 5 -32 20   中国台湾 小 6 -2 9. 2 20 -3 9 3 9 -37 32 较早 致   日本 大 0 -1 8. 0 -4 -1 7 1 7 -21 9   南斯拉夫 大 8 -1 5. 3 -7 -3 5 3 5 -34 17   以色列 小 1 6. -6 3 -1 9 1 9 -7 1 格   新加坡 小 6 8. -2 1 7 -2 5 2 5 -6 1 6   葡萄牙 小 4 5. 12 7 -2 1 2 1 -20 7    注 :— 数据不详 。 第 2 篇的样本国家 ( 地区 )以正楷字体表示 。 a.这里增加了斯里兰卡 , 因为结构转变的时期为 1960—1980年。 资料来源 : 表 4.、 6 4.、 7 4.8。 11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6  国内生产总值分布的变化 表 4. 初级产品 ( 农业 所占份额的 制造业 所占份额 和矿业 ) 变化 的变化 有 国家 (地区 ) 196 0 — 1960— 1 960年a 19 80年a 18 90年 19 60年 1 980年 190年 8 初级产品生产导向 所    委内瑞拉 27.2 2 9.8  2. 6 1 0 1 6. 2  0. 6. 2    南非 26.0 2 9.7 3.7 20. 6 2 6 2. 2.0    马来西亚 41.0 3 1.9 -9. 1 8.7 2 5 2. 13.8 权     伊朗 45.7 4 1.3 -4. 4 11. 0 1 2. 0 1.0  伊拉克    54.4 7 0.4 1 6.0 9.6 5. 6 -4. 0  阿尔及利亚    21.2 3 8.5 1 7.3 8.3 1 2 1. 2.9 厄瓜多尔 版     26.8 3 2.9 6.1 1 0 8. 6. 8 -7. 2  科特迪瓦    44.1 2 6.6 -17.5 7.1 1 7 0. 3.6 其他大国    西班牙 3.3 7. 3 -16.0 27. 1 2 1 8. 1.0 社    南斯拉夫 24.0 11.5 -12.5 3 4 6. 2 5 9. -6.9    阿根廷 17.4 1 4.4 -3. 0 3 5 3 1. 6 2. 1.1    巴西 17.3 1 3.5 3.8 2 6 3 5. 6 8. 13.0 版    墨西哥 20.8 1 5.6 -5. 2 1 2 2 9. 1 4. 4.9    土耳其 42.7 2 4.4 -18.3 1 6 2 2. 5 1. 8.9    韩国 出 38.9 1 7.1 -21.8 13. 8 2 0 8. 14.2    哥伦比亚 38.0 2 9.8 -8. 2 1 3 2 7. 1 2. 4.8    菲律宾  26.9 2 6.2 -0. 7 2 3 2 0. 6 5. 5.3 致    泰国  40.9 2 7.5 -13.4 12. 6 1 6 9. 7.0    埃及  29.9 2 2.5 -7. 4 2 1 2 0. 4 8. 8.3    中国  b 46.8 3 8.0 -8. 8 3 9 4 0. 0 6. 15.1 格    印度  50.8 3 8.8 -12.0 14. 1 1 8 7. 3.7 其他小国 ( 地区 )    以色列 11.2 5. 0 -6. 2 2 1 2 3. 0 6. 2.9    新加坡 3.8 1. 8 -2. 0 11. 6 2 8. 3 16.7    希腊 24.0 1 9.5 -4. 5 1 3 1 6. 4 9. 3.1    爱尔兰 22.2 1 8.2 -4. 0 26. 2 1 5 -6. 9. 7 114 4 准工业国家 续表 初级产品 ( 农业 所占份额的 制造业 所占份额 国家 ( 地区 ) 和矿业 ) 变化1 90— 6 的变化 有 198 0 年 190— 6 190年 1 6 a 90年 8 a 1 960年 1 980年 18 90年   中国香港 4.0 1. 3 -2. 7 2 5 2 6. 5  0. 6. 0 所   葡萄牙 25.4 1 3.4 -1 2. 0 2 0 3 9. 3 6. 7.3   乌拉圭 19.1 1 0.1 -9. 0 2 4 2 1. 0 5. 3.6    中国台湾 30.6 8. 8 -2 8 1. 2 5 4 1. 6 1. 20.1 权   智利 20.9 1 6.2 -4. 7 2 9 2 7. 7 -7. 0. 2    哥斯达黎加 26.0 1 7.4 -8. 6 14. 2 1 6 9. 5.4     突尼斯 25.8 2 9.9 1 4. 8 1 7. 3. 9 6.1 秘鲁 版     23.5 2 2.5 0 1. 2 2 2 4. 7. 1 2.9     多米尼加共和国 28.6 23.3 -5.3 1 7. 3 1 0 -2. 5. 3  叙利亚    26.9 2 0.9 -6. 0 2 0. 4 2 9 0. 0.5 社    危地马拉 30.5 — — 1 9 — 2. —    摩洛哥  28.2 2 2.6 -5. 5 1 5. 5 1 0 7. 1.5    肯尼亚  38.9 3 2.8 -6. 1 4 1 9. 3 3. 3.9 版    注 :— 数据不详 。  勉强列入的国家 (地区 )。 参见表 4. 2 的说明 。 第 2 篇的样本国家 ( 地区 )以正楷体字表示 。 出 a.或尽可能接近的年份 。 b.所有关于中国的数据都是近似的 。 c.矿业包括在工业中 。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 ( Wor ldBank,1 980c;1982)。 致 表 4.5 列出在 1960 年至 1980 年期间资源转移 3 方面 (附加价值 、出口 和就业 ) 中每一方面的两组计量数值 : 初级产品份额的下降值和制成品份额 的增加值 。 除了这些数值涉及较近时期之外 , 它们同图 4. 3、4. 5 的各 4 和 4. 格 向量的斜率完全对应 。 以这种方式将结构转变的3 个方面并列研究 , 揭示了 各国在 3 组结构转变时间上的区别 。 前面的讨论导出贸易战略 、 初始条件和结构转变时间的 3 种可以预期的 关系 。 第一 ,初级产品生产导向战略和内向型战略的后一阶段 ,同低水平的 制成品出口和延迟的结构转变相关联 , 而外向型的工业生产导向战略 ,则趋 115 116 表4. 7 商品出口的结构 商品出口总额 在商品出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 ( %) 增 长 率 国家 (地区 ) ( 1980年) 全部初级产品 全部制造业 商品出口   制造业出口 格 (百万美元 ) 1960年 1 980年 1960年 1 98 9 0年 160—1 98 9 0年  16 9 0—180年 初级产品生产导向 致    委内瑞拉 10621 100 99 0 1 6 -2. 2 -4.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南非 13472 71 46 29 54 3 6. 1 2 0.    马来西亚 7105 出 94 82 6 18 6 6. 1 4 2.  伊朗    6972 97 97 3 3 8 0. 5 1.  伊拉克    13627 100 100 0 0 8 3. 0 0.     厄瓜多尔    阿尔及利亚 63 12 9 3 8 7 版 9 9 3 9 9 9 9 7 7 1 1 3 3 3. 5. 2 -7. 1 7 7 1.  科特迪瓦    1392 99 社92 1 8 7 6. 1 5 9. 其他大国    西班牙 10684 78 27 版22 73 1 4 1. 1 4 8.    南斯拉夫 4314 63 28 37 72 8 5. 1 1 0.    阿根廷 4135 96 76 4 权 24 3 6. 1 4 7.    巴西 10379 97 61 3 39 4 6. 2 3 1.    墨西哥 7893 88 61 12 39 0 8. 1 4 3.    土耳其 1500 97 72 3 所28 6 1. 1 3 4.    韩国 9048 86 11 14 89 2 4 3. 4 4 3.    哥伦比亚 2024 98 78 2 2 有2 0 2. 1 3 5.  菲律宾    3082 96 65 4 34 6 4. 1 7 6.  泰国    3354 98 75 2 25 4 8. 2 8 3.  埃及    1570 88 80 12 20 1 0. 4 3.  中国a    9420 — 51 — 49 — —  印度    3451 55 39 45 61 3 3. 5 5. 续表 商品出口总额 在商品出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 (%) 增 长 率 国家 (地区 ) ( 1980年) 全部初级产品 全部制造业 商品出口   制造业出口 (百万美元 ) 1960年 1980年 1960年 1 980年 1 96 9 0—18 9 0年  16 9 0—180年 其他小国 ( 格 地区 )    以色列 致 2715 39 20 61 80 1 3 0. 1 0 2.    新加坡 9990 74 49 26 51 0 8. 1 3 1.    希腊 2652 出 90 54 10 46 11. 3 2 8 0.    爱尔兰 4377 72 43 28 57 8 7. 1 8 1.    中国香港 1 0164 20 3 80 97 1 0 1. 1 7 1.    葡萄牙 2386版 45 24 55 76 8 4. 6 6.    乌拉圭 546 71 52 29 48 5 3. 0 6.    中国台湾 1 9196 — 社 51 — 49 2 1 0. —    智利 2484 96 80 4 20 6 5. 1 6 4.    哥斯达黎加 497 95 75 版 5 25 5 6. 1 6 6.  突尼斯    1135 90 66 10 34 5 4. 1 5 1.  秘鲁    1734 99 89 1 11 9 2. 1 6 5.  多米尼加共和国    496 98 74 2权 26 2 1. 1 1 6.  叙利亚    1087 81 92 19 8 1 5. 6 0.  危地马拉    784 97 77 3 23 7 6. 1 0 9.  摩洛哥     肯尼亚    12 6 3 7 9 0 9 8 2 8 7 8 7 6 1 8 2 所 2 1 3 4 3 2. 1 3. 7 7. 3 4.  :— 数据不详 。    注勉强列入的国家 。 参见表 4.2 的说明 。 有 第 2 篇的样本国家 ( 地区 )以正楷体字表示 。 a.所有关于中国的数据都是近似的 。 4 准工业国家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 ( r WoldBank,1980c;1982)。 数据都是 1960—1980 年或尽可能接近的年份的 。 117 118 表 4. 8  就业和生产率的变化 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份额 相对生产率a 国家 (地区 ) 农    业 工    业 服务业 农    业 工    业 服务业 格 9 160年 190年 1 8 960年 190年 1 8 6 9 9 0年 180年 1 960年 190年 1 8 960年 190年 1 9 8 6 9 0年 180年 初级产品生产导向 致    委内瑞拉 35 18 22 27 43 55 1 0.7 3 0.3 1. 00 7 1.4 6 1.7 8 0.6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南非 32 30 30 29 38 41 3 0.8 2 0.3 1. 33 8 1.3 2 1.6 9 0.8    马来西亚 63 5 出0 12 16 25 34 0. 59 4 0.8 5 1.0 2. 31 1. 80 1. 15  伊朗    54 39 23 34 23 27 5 0.4 2 0.2 1. 44 6 1.9 6 1.5 3 1.7  伊拉克    53 42 18 26 29 32 3 0.2 1 0.7 2. 89 8 2.1 0 1.7 5 0.9  阿尔及利亚     厄瓜多尔    6 5 7 8 2 5 版 5 2 1 1 2 9 2 1 5 7 2 2 1 3 5 3 0 1 2 0. 5 0. 4 0 0. 2 2 0. 4 5 2. 9 1. 0 2 0 2. 2 2. 2 8 4 2. 3 2. 0 3 9 7 0. 5 1. 4 8  科特迪瓦    89 79 2 4 社9 17 4 0.8 0. 43 0 7.0 5 5.0 7 4.8 5 2.9 其他大国    西班牙 42 15 31 40 39 4 版5 0. 50 0. 53 1. 26 0. 93 4 1.8 2 1.2    南斯拉夫 63 29 18 35 19 36 3 0.8 4 0.1 2. 50 2 1.3 6 1.3 2 1.5    阿根廷 20 13 36 28 44 59 8 0.0 权 1. 00 0 1.6 6 1.4 1. 05 0. 70    巴西 52 30 15 24 33 46 3 0.1 3 0.3 2. 33 5 1.4 4 1.9 1 1.5    墨西哥 55 36 20 26 25 38 2 0.9 2 0.8 1. 45 4 1.6 2 2.0 3 1.7    土耳其 78 54 11 13 11 33 5 0.3所 0. 43 9 1.1 3 2.1 3. 46 1. 42    韩国 66 34 9 29 25 37 5 0.6 0. 47 2 2.2 4 1.1 7 1.2 1 1.6    哥伦比亚 51 26 19 21 30 53 6 0.7 有 0 0.8 3 1.7 4 1.3 1. 33 0. 79  菲律宾    61 46 15 17 24 37 4 0.3 5 0.0 1. 87 1 2.8 9 1.2 0 1.8  泰国    84 76 4 9 12 15 4 0.8 0. 33 7 4.5 2 3.2 4 3.2 0 3.7  埃及    58 50 12 30 30 20 5 0.2 4 0.6 2. 00 1 1.7 5 1.3 1 2.0  中国b    75 71 15 17 10 12 — 0. 44 — 2. 77 — 8 1.3  印度    74 69 11 13 15 18 6 0.8 5 0.4 1. 82 0 2.0 0 2.0 0 2.6 续表 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份额 相对生产率a 国家 (地区 ) 农    业 工    业 服务业 农    业 工    业 服务业 格 9 160年 190年 1 8 960年 190年 1 9 8 6 9 0年 180年 1 960年 190年 1 8 960年 190年 1 9 8 6 9 0年 180年 其他小国 ( 地区 )    以色列 致 14 7 3 5 3 6 5 1 5 7 0. 79 0. 71 0.9 0 1 1. 1 0 1.2 0 1.4    新加坡 8 2 23 39 69 59 0.50 0. 50 7 0.8 9 0.5 1 1.3 0 1.5    希腊 56 3 出 7 2 0 2 8 2 4 3 5 0. 41 0. 42 1.3 1 0 1. 1 9 2.3 5 1.3    爱尔兰 36 19 25 37 39 44 0.61 — 1. 04 — 1.33 —    中国香港 8 3 5 2 5 7 4 0 4 0 0. 50 — 0. 75 — 1. 43 —    葡萄牙 乌拉圭 44 版24 29 36 27 40 0.57 5 0.4 2 1.4 1. 23 4 1.4 1. 03    中国台湾 21 1 1 2 9 3 2 5 0 5 7 0. 91 0. 91 0.9 0 7 1.3 1. 06 0 1.0    智利 56 1 9 1 1 4 3 3 社 3 3 8 0. 50 0. 42 2.64 1. 21 1. 30 0 1.5    哥斯达黎加 30 1 9 2 0 1 9 5 0 6 2 0. 33 0. 37 2.5 9 5 1.5 0. 78 9 0.0     突尼斯 51 29 19 23 30 48 0.51 5 0.9 1. 05 1. 26 1. 80 1. 13     秘鲁 56 34 18 33 26版 33 0.43 5 0.0 0 1.0 1. 06 2 2.3 1. 46     多米尼加共和国 52 40 20 19 28 41 0.35 2 0.0 1. 65 2. 37 1. 75 1. 15     叙利亚 67 49 12 18 21 33 0.40 3 0.7 1. 92 1. 50 2. 38 1. 67     危地马拉 54 33 19 31 27 36 0. 权4 — 6 0. 6 — 1 1. 1 — 1 8 0. — 7 2. 0 — 0 4 1. — 7     摩洛哥 67 55 14 21 19 24     肯尼亚 62 5 2 1 4 2 1 2 4 2 7 0. 3 所7 0. 35 1.9 5 3 1.2 2. 08 8 1.5    86 7 8 5 1 0 9 1 2 0. 44 0. 44 3.60 2. 1 8 0 4.9 7 3.5    注 :— 数据不详 。 有  勉强列入的国家 。 参见表 4. 2 的说明 。 第 2 篇的样本国家 ( 地区 )以正楷体字表示 。 a.相对生产率以附加价值份额同劳动力份额的比率来计量 。 b.所有关于中国的数据都是近似的 。 4 准工业国家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 ( r WoldBank,1982,tab le3 和tal be19)。 数据都是 1960—1980 年或尽可能接近的年份的 。 11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向于加速制成品出口的增长以至于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 。 第二 ,我 们前面曾讨论过的贸易战略对增长的间接影响 ,倾向于强化这种关系 。 第 三, 如果其他条件具备 ,那么 ,工业发展的较低的初始水平将有利于迅速 有 的结构转变 ,工业水平低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许多国家 的 基 本 特征 。 现在考察表 4.5 的计量结果 。 我们可以观察到 , 初级产品生产导向的国 所 家, 生产结构转变的速度较慢 ,而多数制造业生产导向的国家 ,结构转变则 很迅速 。 当一国的产业结构接近发达国家的结构时 ,结构转变的速度就会 权 减慢 , 比如阿根廷 、以色列 、日本和南斯拉夫 。 在4 组分别实行不同贸易战略的国家中 , 每一组都可以找到生产结构迅 速转变的例证 。 马来西亚是初级产品生产导向国家结构转变缓慢进展的主 版 要例外 。 就制造业和初级产品生产而言 ,马来西亚采取的是一种相对外向 的发展政策 。 在内向型国家中 , 尽管出口增长有限 ,中国和土耳其的生产结 构还是发生了比较迅速的转变 , 其部分原因在于2 0 世纪60 年代以前它们的 社 工业化程度都很低下 。 巴西推行修正过的内向型发展战略 ,在迅速增长方 面获得了最大的成功 , 这转过来又导致它的生产结构中速转变 。 版 再看结构转变 3 个方面的关系 。 我们注意到 , 贸易政策变化最直接影响 的是出口结构 ,其次是生产结构 ,最后才是就业结构 。 在内向型国家类别 中, 进口替代的早期影响为其后较为外向型的政策所修正 ,因而导致一些内 出 向型国家的制成品出口迅速增长 。  瑐 瑣 上述比较研究表明 , 我们的 8 个准工业样本国家 ( 地区 )一般说来代表了 3 种贸易战略发展的趋势 。 然而 ,南朝鲜和台湾是很独特的 ,它们具有所有 致 同结构迅速转变相关联的因素 :低水平的早期制造业 、高额的资本流入 、外 向型的政策和高速增长 。 对它们特殊成就的分析将说明 ,这一成就是在所 有相关因素的共同作用和生产率高速增长的影响下产生的 ,并不仅仅是贸 格 易战略直接影响的结果 。 其他 3 个外向型国家 — ——以色列 、日本和南斯拉 夫— ——以较高的工业化水平为起点 ,一直维持着中至高速的经济增长 ,同 时, 结构的变化较少 。 最后 , 2 个内向型国家 ———墨西哥和土耳其 — ——则是 此类国家结构转变的典型代表 。 120 4 准工业国家 附录   贸易导向指数 有 钱纳里和赛尔奎因( Chener yan dSyrqun, i 1975,tab le1 6)提出的分类方法, 主要依据出口水平和出口结构的统计分析。对分析的内容加以更新, 便构成了 所 表4.3中准工业国家( 地区) 分类的基础。本附录将阐明这一分类的主要指标, 即贸易导向指数( 也可参阅钱纳里和赛尔奎因1 975年著作的技术附录) 。 权 贸易导向 ( 犜犗) 指数 ,衡量一国观察到的贸易趋势同一个收入和规模相 似的典型国家的预期贸易趋势的偏差 。 贸易趋势被定义为 犜犅 = ( 犈狆 - 犈犿 ) /(犈狆 +犈犿 )。 它是为总商品出口量所标准化了的商品出口结构的计量 版 尺度 。 以 犈 表示商品出口 ( 犈狆 +犈犿 ) ,则有 : -犈犿 -犈狆 -犈犿 ∧ ∧ 犜犗 =犜犅 -犜犅 =犈狆 犈 ∧ ( 4.2) 社 犈 ∧ 预期贸易趋势犜犅, ∧ 是根据以下列形式的多国回归方程为基础的 犈狆 和 犈犿 的预期值计算的 。 版 犈犻 =α+β1l n狔+β2( n狔) l 2 +γ1ln犖 +γ2(n犖 ) l ∑ 犼 犼 4. 2 + δ犜犇 ( 3) 出 式中 : 犻=狆,犿 狔 =人均收入 犖 =人口 致 犜犇 =时间虚变量 就表 4.3 而言 , 有关 1962 年至1 982 年期间大国 ( 19 70 年人口超过20 00 万的国家 ) 和小国 ( 地区 )的回归分析是分别作出的 。 样本国家 (地区 )包括 格 25 个具有4 68 个年度观察值的大国和5 9 个具有10 41 个年度观察值的小国 (地区 ) 。 回归分析中运用了两个时间虚变量 , 一个被用于计量 1 973 年以后 的一致变 化 ,另 一 个 被 用 于 计 量 1 97 9 年 以 后 的 新 增 变 化。 赛 尔 奎 因 (Syr qun,1 i 985c)概括了回归分析的结果 。 钱纳里和赛尔奎因1 975年著作中的贸易导向指数, 依据的是按照包括服务 12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业出口的全部出口计算的标准值,而方程( 4.2)的计算分母仅为商品出口总额。 这是两书中贸易导向指数的唯一区别。以这里使用的定义为准, 贸易导向指数 6所示的某一距离。假如规模不变, 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如图4. 那么,“标准模式” 有 线将描绘出不同收入水平上初级产品出口和制成品出口的预期关系。 瑤 瑐  所 权 版 社 6  贸易导向指数 图 4. 版 以一个收入水平为狔 的国家为例 , 它的出口预期组合可以由 犇 点表示 , 而实际的位置是在 犃 点 。 这个国家是一个高出口国 , 无论 犈狆 还是 犈犿 均超 过预期水平 。 出 我们也可以将方程 ( 2) 4. 的贸易导向指数表示为 : [( ) ( )] 1 犈狆 -犈狆 + 犈犿 -犈犿 犜犗 =- 犈 犈犔 ∧ ∧ 犈犔 ( 4.4) 致 ∧ 式中 ,犈犔 =犈/犈 指的是表4. ∧ 3 所示的相对出口水平 。 以 犈犔 除以 犃 点坐标 值,可将它的位置由 犃 点移至 犆 点 , 犆 点位于商品预期出口水平不变线上 。 格 括号中的内容表示 犇 点同 犆 点之间的 “ 市区 ”距离 。 以E除以这一距离便得 ∧ 到贸易导向指数 。 此外 , 因为 ( / 犈狆 +犈犿 )犈犔 =犈狆 +犈犿 ,方程 ( ∧ ∧ 4.3)又可以 被简化为下列等式 : 瑐 瑥  [ ] 犜犗 =2 犈 狆 犈狆 - 犈 犈 ∧ ∧ =- 2熿犈犿 -犈犿 燄 燀犈 犈 燅 ∧ ∧ ( 4.5) 122 4 准工业国家 具体说明 图4.7 说明计算两个贸易战略截然不同的国家 , 即韩国和阿根廷的贸易 有 导向指数时 , 涉及的各种因素 。 这两个国家 1975 年的实际贸易比例 (即在 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 )以及根据它们的收入水平和规模测算的预期 值如下 : 所 权 版 社 版 出 致 格 7  韩国和阿根廷的贸易导向指数 , 图 4. 1975年 12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实际出口份额    预期出口份额 犈狆   犈犿   犈 犈狆    犈犿    犈 ∧ ∧ ∧ 韩   国    0 0.44 0. 196 0.240 0.089 0.044 0.133 有 阿根廷    0 0.56 0. 018 0.074 0.079 0.073 0.152 韩国 1975 年的商品出口率 ( 0. 240)极大地超过了同类典型国家的预期 所 出口率 (0. 133) ,除此之外 ,它的实际出口结构也同预期结构有着明显的差 异 。 比较图 4. 7 中分别穿过实际出口点 ( 犃)和预期出口点 ( 犇)的两条射线 , 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 。 因而 , 贸易导向指数可以被计算为 : 权 0.044-0. 196 0. 089-0.044 9 ( 4.6) 0. 240 - 0. 133 =-0. 7 ( ) 版 或 20 0. . 0 2 4 4 4-0. 0 0. 0 1 8 3 9 =-0. 3 97 ( 4.7) 同韩国的例子相反 , 阿根廷1 975 年的出口率低于它的预期值 , 而它的出 社 口结构则偏向于初级产品出口 ,因而贸易导向指数为正值 。 根据图 4. 7,我 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阿根廷的贸易导向指数( 0.48)。 版 3 分类的标准 表 4. 3中, 在表 4. 国家的分类是以各国的相对出口水平 ( 犈犔 =犈/犈)和贸易 ∧ 出 导向指数为基础的 , 并附之以对其的动态考察 ,以及对贸易战略的估价 。 如 果一个国家的发展政策或上述两个指标发生了重大变化 ,那么 ,我们则倾向 于根据它 1 975 年的实际状况或政策和指标变化的方向 , 确定它的类别 。 致 除了动态考察之外 , 各组国家分类指标的临界值为 : ● 外向型 、初级产品生产导向国家 :犈犔 > 1. 5,犜犗 > 0。 犈犔 居于 1. 0 5 之内而 犜犗 指数为较大正值的国家 , 和 1. 也被归于这一组 。 格 ● 内向型国家 : 5,犜犗 >0。 犈犔 居于0. 犈犔 < 0. 5 和1. 0 之间而 犜犗 指 数为较大正值的国家 , 也被归于这一组 。 ● 外向型 、工业生产导向及正常水平资本流入的国家 : 犈犔 较高 ,犜犗 < 0;或 犈犔 正常 , 犜犗 指数为较大的负值 。 ● 外向型 、工业生产导向及高额资本流入的国家 :高水平的资本流入倾 124 4 准工业国家 向于同低水平的出口比率 、尤其是低水平的初级 产 品 出 口 比 率 相 关 联 ( Chenr eyandSr yquin,1975:43)。 因此 ,一个资本流入 (犉)率较高或平衡的 犈犔 值将较低 , 国家 , 而 犜犗 指数为负值 。 为了适合这些条件 ,我们并没有在 有 这组国家中包括希腊这样的资本流入率高而 犜犗 指数为较小负值的国家 。 8 勾画出不同类别国家的边界线 。犇 点表示参与分类的国家的预 图 4. 期出口结构和出口水平 。 所 1965 年至 1975年, 阿尔及利亚 、 巴西 、厄瓜多尔 、埃及 、希腊和西班牙的 发展政策 、 出口水平和贸易导向指数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 权 版 社 版 8  不同类别国家的边界线 图 4. 出 注 释 致 ① 这里也包括日本 , 1970 年以后日本才不再被视为准工业国家 。 ② 库兹涅茨 ( z Kune ts,1966)以及钱纳里和赛尔奎因 ( Chn eerya ndSr yqu in, 1975)的结构比较研究 , 确定了 1 950 年的 15 个发达 (或工业 )国家 (按人均 格 收入自高向低排列 ) :美国 、加拿大 、 瑞士 、瑞典 、 澳大利亚 、 新西兰 、 英国 、 丹 麦、挪威 、比利时 、法国 、 联邦德国 、 芬兰 、荷兰和奥地利 。1 960 年时 ,日本 、 意大利 、捷克斯洛伐克 、 苏联和民主德国也达到了这一发展阶段 。 本章的讨 论中略去了中央计划经济国家 , 因为缺乏有关它们经济结构的可比资料 。 根据这里采用的标准 , 1950 年的准工业国家组包括几个地中海国家 (西班牙 、葡萄牙 、 以色列和南斯拉夫 )和几个拉丁美洲国家 ( 阿根廷 、墨西 12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哥、 巴西和乌拉圭 ) 。 亚洲仅有日本和中国香港达到了这一发展阶段 , 其他 地区则仅有南非属于准工业国家组 。 ③ 参阅钱纳里和赛尔奎因( Chene rya ndSyrqun,1 i 975:102—1 03)以及钱纳里 有 (Chene ry1, 9792:83— )。 2 1 从 970 年起 ,日本不再属于准工业国家组 。 ④ 局部分类法也隐含在下述研究之中 : “矿产品出口国 ” 、“东亚超级出口区 ” 、 “新兴工业国家 ” 等等 。 所 ⑤ 拉尼斯 (Rani s1, 984)讨论了迄今为止所发生的两种方法的趋同现象 。 ⑥ 这种分类主要以贸易导向指数为基础 ,后者将实际贸易趋势同多国回归分 析的预期值作了比较 。 贸易趋势被定义为 犜犅=( 犈狆 -犈犿 ) /犈,贸易导向指 数是 犜犗=犜犅-犜犅 ,式中 , , 犈狆 犈犿 犈 和 分别表示初级产品出口 、制成品出 权 ∧ 口和出口总额 。 贸易导向指数涉及分工的类型和出口总额的水平 , 本章的 附录进一步讨论这一指数 。 我们 ⑦ 1 965 年关于分配模式的较早分类 ,没有考虑规模的影响 ,而将 8 组国 版 家压缩为 4 组 ,如表 4. 3 第一列所示 。 两种分类关于 4 种战略的划分则 相似 。 ⑧ 人们可以认为 , 那些经济政策具有某种连贯性和一致性的国家 , 实际上遵循 社 着一种发展战略 , 而不管伴随着发展战略的是怎样一种决策过程和制度结 构 。 表 4.3 一半以上的国家都具有这一特点 ,其中包括我们的 8 个样本国 家( 地区 ) 。 第 6 章明确考虑到后者发展战略的变化 。 版 ⑨ 拉尼斯( Rans,1 i 981)对拉美地区第二阶段的进口替代作了详尽比较 , 这种 政策同东亚地区中间型或外向型的产业政策形成对照 。 ⑩ 以此为基础 , 西班牙因而被归于中间型经济之列 , 虽然它的贸易水平即使在 出 1975 年也依然落后于正常水平 。1 965 年至 1 975 年期间 ,菲律宾成为中间 型经济向较内向型经济转变的例证 , 尽管它的出口比率并无任何下降 。 瑡 南斯拉夫是我们样本中唯一的中央计划经济国家 , 瑏  因此 , 我们并不打算从它 致 的发展经验中得出一般结论 。 瑢 自时序研究转向多国分析 ,  瑏 也使我们能够增加研究的覆盖面 , 即从表 2.2所 估计的2 0 个准工业国家( 地区 ) 中的1 9个( 除洪都拉斯之外 ) 国家 ( 地区 )扩 展到几乎表 4. 3 所列的全部国家 ( 地区 )。 格 瑣 将残值确定为相对效率的计量标准 , 瑏  隐含着这样一种假设 , 即回归分析略去 的效率变量同分析包括的变量不相关 。 在图 4. 1 和正文中 ,我们仅仅强调 了不同国家相对效率的重大差异 。 瑤 在表 9.  瑏 1中, 新古典模型的截距接近于零 。 瑥 在第 2 章 , 瑏  收入中要素所占的份额表示要素的弹性 , 此时 ,时序分析假定各 投入的收益代表它的边际产品 ; 横截面回归分析则在没有作出这一假定并 126 4 准工业国家 忽视国别差异的情况下 , 估计了各要素的平均贡献 。 后一结果将在第 9 章 讨论 。 瑦 M 组的所有 9 个国家(地区 )的中间偏差为 +1. 瑏  8,I组的 1 1 个国家的中间 有 偏差则为 -0. 8 。  瑏 瑧 如果包括两组相应聚集群之外的各点 ,那么 , 两者之间的中间增长率的差额 近 3 个百分点 , 其中 , 中间效率区别的影响占大部分 。 所 瑨 瑏  南斯拉夫是一个例外 ,这是我们包括的唯一中央计划经济国家 。 瑩 图 4. 瑏  2中, 样本国家 ( 地区 )所处的时期同表 3. 11 的时期一样 ,例外的是日 本的前一时期 , 这里 , 前期日本是指 1 914—1955 年期间的日本 。 日本的后 权 一时期指 1 970—1 979 年 (Wo l rdBank,1982)。 工业国家的资料一般是 195 — 01 96 年 0 1 、9 6 — 01 970 年 ,以及 197 — 01 977 年的 ,资料来源是世界银 行( 1980c)。 瑠 表 4.  瑐 6中, “荷兰病 ” 的征兆在厄瓜多尔和伊拉克表现得很明显 , 此表将结构 版 转变的分析扩展到 1 98 0 年 。 瑡 瑐  然而 ,在中国香港 、新加坡和突尼斯 ,服务业的出口十分显著 。 瑢 这里 , 瑐  工业是广义的 , 包括矿业 、 建筑业和公用事业 。 社 瑣 著名的有 : 瑐  巴西 ,2 1% ; 阿根廷 , 17% ;智利 ,15% ;以及哥伦比亚 , 15% (参见 表 4.7)。 瑤 在回归分析中 ,  瑐 因变量为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 。 在图 4. 6 中 ,以同图 4.4相 版 同形式的人均产值来表示它们比较方便 。 只有在预期人均值来自于预期份 额的条件下 , 方程 ( 4.1)中的贸易导向指数才不受这种变化的影响 。 瑥 犇 点和犆 点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等于 槡  瑐 ∧ 2犈狘犈狆/ 犈-犈狆/犈狘,等式除了因 ∧ ∧ 出 子槡 2 给出同“ 市区 ” 计量值相同的绝对数之外 , 结果也总是为正值 。 这一等 式并未将制造业导向 ( 在犆 点) 同等距离的初级产品生产导向 ( 在犆′点 )区 分开来 。 致 格 127 格 致 出 版 社 版 权 所 有 有 第2篇 所   工业化的经验   权 版 社 版 出 致 格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下面 3 章 ,我们的注意力将转向战后小样本准工业国家 ( 地区 )的发展 经验 。 同第 2 章至第 4 章的长期分析重点相反 , 我们将对单个国家作纵向比 较, 并对样本国家作横向比较 。 侧重于短期分析 , 使我们能够较详尽地考察 有 第4 章讨论的各种不同发展战略的作用 。 我们分析的重点是工业化的特点 , 不同贸易战略对增长的影响 , 以及总量增长同需求 、 生产和贸易的部门结构 之间的关系 。 所 在观察样本少 、 观察期较短的情况下 ,要想把握发展的一般模式 、并汲 取有利于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 , 总是困难的 。 我们的目的是揭示发展战略 权 选择对增长和结构转变的影响 。 为了将发展战略选择的影响同单个国家特 有的环境影响区分开来 , 我们以第 3 章描述的多国模型为基准 , 比较了样本 国家的发展经验 。 国家规模 、 资源背景和收入水平等初始条件则作为既定 版 的前提 。 研究工业化的特点 , 必须考虑国民经济内在联系的性质 。 工业化期间 , 尤为重要的是中间投入品需求的变化类型 。 中间产品在生产中的使用增加 社 了, 这表明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产业联系的复杂程度都在提高 。 这种发展 趋势是工业化的确定特征之一 。 投入 —产出账户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模 版 型, 为分析这些趋势提供了适当的框架 。 第5章 ,我们讨论以基本投入 —产出账户为始点的各种模型 。 在我们的 分析中 , 此类模型有两个功能 。 第一 ,模型是能够驾驭历史资料的理论结 出 构 。 模型可被用作分析各国历史经验的工具 ,因为它提出了区分各种重大 影响因素相对重要性的理论框架 。 第二 , 模型是可调控实验的经验实验室 。 此类实验分析对认识发展过程的性质有重大启发 。 致 在第 6 章 和 第 7 章 ,我 们 运 用 第 5 章 的 方 法 ,分 析 了 样 本 国 家 (地 区) ———哥伦比亚 、 以色列 、 日本 、 韩国 、墨西哥 、 挪威 、 中国台湾 、 土耳其和南 格 斯拉夫的发展经验 。 样本国家的选择由所能获得的可比投入 —产出数据决 定, 数据需以实际值计算 , 范围包括两个以上的基准年度 。 第 4 章已说明 , 这些样本国家 ( 地区 )是准工业国家的典型代表 , 其发展经历包容了战后各 种不同的发展经验 。 第6章, 我们分析不同贸易战略同总增长结构的关系 。 目的是将发展实 绩同政策选择联系起来 , 更主要的是探讨贸易战略 、 需求结构和全面增长之 130 第2篇 工业化的经验 间的联系 。 运用投入 —产出模型 ,使我们得以确定作为 “增长的发动机 ”而 驱动经济前进的具体部门和具体的需求因素 。 第7 章 ,我们转而讨论生产的 部门结构和结构转变的决定因素 。 在考察由需求 、贸易和生产技术变化引 有 起的产出结构变化 , 以及探求这些变化同工业化之间的系统关系时 , 我们利 用了投入 —产出系数 、进口系数 、贸易模式以及最终需求的支出份额等结构 参数 。 我们也分析了结构转变的速度和特点同一国贸易战略的关系 。 所 权 版 社 版 出 致 格 131 有 多部门比较分析的方法论 所 库布 谢尔曼·鲁宾逊 摩西·赛尔奎因 权 版    本书第 1 篇对准工业国家的增长和结构转变进行了一般 社 分析 。 不同的发展战略及不同的发展水平表明 ,实现经济发 展没有唯一 “最佳的 ”或 “必然的 ”方式 。 但是 ,战略类型是可 版 加以区分的 ,而且某些战略看起来比其他战略更为成功 。 比 较分析揭示了一系列重要的经验教训和内在规律性 ,因而要 求我们对这种运行机制进行细致的分析 。 出 这一章 , 我们系统探讨多部门比较分析的方法 。 虽然这 将引起我们对第 1 篇概述的某些内容的再述 ,但这里的探讨 将侧重方法论 。 除一些简单的用数字表示的例子外 ,将不展 致 示实际数据 。 注重生产结构的比较研究 ,必须把握整个经济的内在联 系的性质 , 尤其是有关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使用流程的性质 。 格 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中间产品 ,反映了专业化程度的日益 提高 (即更多的劳动分工 ) 和生产复杂程度的日益增加 。 这些 正是工业化过程的明显特征 。 衡量附加价值的国民收入账 户,本来就排除了中间产品的流程 ,因此对分析部门间的联系 并不能提供合适的框架 。 所以 ,我们必须转向投入 —产出账 132 5 多部门比较分析的方法论 户和以它为基础的模型分析 。 投入 —产出账户以表格形式呈现了某一特定年度内经济活动中产品 的全部流程 ,这就提供了一个关于整个经济的静态的或 “一瞬间 ”的状况 。 有 虽然这种状况有益于结构比较 ,但它并不足以分析动态过程 。 这一章 ,我 们从静态的投入 —产出模型开始 ,继续探讨对整个时期进行比较的两种 方法 。 第一种是比较两个时点间的变化 ,这是比较静态的方法 。 第二种 所 是建立可以清晰反映动态过程的模型 ,并以此为动态比较提供模拟实验 手段 。 权 在以下各部分中 , 运用数据范例构成了一个有 4 部门的假想的经济 ,这 种经济扩大了 5 0% :人均收入从初始年狋1 的 4 00 美元上升到终止年狋2 的 600 美元 。 这 4 个部门是初级产品生产 、轻工业 、重工业和服务业 。 范例中 版 选用的数字是任意的 , 虽然相对量如第 3、4 章出现的一样 ,大致反映了典型 的准工业国家的主要特征 ( 数据见下面表 5.1)。 社 1  静态投入 —产出模型 5. 版 这一部分 , 我们首先描述经济结构比较分析的计算方法 。 然后 ,讨论由 这一分析引出的某些问题 。 出 实物平衡方程 进行结构比较分析的出发点 , 是投入 —产出账户的实物平衡方程式 。 这 致 与方程 ( 3) 3. 所给出的形式略有不同 。 犡犻 =犠犻 +犇犻 +犈犻 - 犕犻 ( 5.1) 格 式中 犡犻 =部门犻 的总产出 犠犻 =对部门犻 产出的中间需求 犇犻 =对部门犻 产出的最终需求 犈犻 =对部门犻 产出的出口需求 13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犕犻 =与部门犻 产品同类的产品总进口 假设每个部门只生产一种产品 ,而且中间投入同每一部门的产出成固 定比例 ,那么 ,我们可以把每个部门对中间投入的需求 ,表示成其产出的 有 函数 : 犠犻 =∑犼犡犻犼 =∑犼犪犻犼犡犼 ( 2) 5. 所 式中 犡犻犼是部门犼 对商品犻 的中间使用 , 犪犻犼是相应的投入 —产出系数 。 一般地说 , 进口产品可以由两种方式表示在投入 —产出数据中 ,一种是 权 根据竞争划分 (即完全替代 ) ,另一种是根据非完全竞争划分 。 如果是非竞 争性的 , 那么就不是按国内产品分组 ,而是被看作部门的非产出投入 ,如同 劳动和资本 。 在第 2 篇的数据中 , 我们始终把所有进口看成竞争性的 ,以致 版 它们具有同国内生产一样的部门分类 。 ① 商品犻 的进口 犕犻, 是对作为中间产品使用的 犕狑 和作为最终产品使用 社 的 犕犳 的需求 。 在方程 (5.1)中, 它们是以总进口的供给形式 , 并且既作为中 间需求 、 又作为最终需求的部分而出现的 。 用 狌犻 狑 和狌犳 代表国内供给比率 犻 (国内创造的中间产品需求比率和最终产品需求比率 ) 。 把上述比率和方程 版 ( 5.2)代入方程 (5.1)中,我们就得到了国内生产的实物平衡方程 : 犡犻 =狌犻 ∑犼 犻犼犡犼 +狌犻犳犇犻 +犈犻 狑 犪 ( 3) 5. 出 同样 ,进口则为 : 犕犻 =犿犻 狑犠犻 +犿犻 犳犇犻 ( 4) 5. 致 式中 ,中间商品和最终商品的进口系数都被定义为 犿犻 =( 1-狌犻)。 方程 ( 3) 5. 和( 4)有 3 点需要注意 。 第一 ,在确定国内供给率时 ,将出 5. 口额从生产中剔出 。 在进口中没有直接再出口时 ,这样做十分合适 。 第二 , 格 上述公式隐含着这样的假设 : 同一类别部门的进口商品和国内商品 ,都是可 供选择的供给来源 ,在所有用途上 ,具有完全的替代性 。 然而 ,对于许多中 间商品和资本商品来说 ,这样一种假设可能不正确 。 另一种处理方法是假 定进口商品和国内商品之间不能完全相互替代 ,这一方法将在第 1 1 章探 讨 。第三 ,假设中间产品使用的国内供给比率 狌犻 对使用商品犻 作为一种投 狑 134 5 多部门比较分析的方法论 入的所有部门都一样 , 但对于最终产品使用的国内供给比率 狌犻 犳 则不同 。 在 第6 章和第7 章的应用中 , 全部样本国家并不都具备有关区分中间产品进口 和最终产品进口的信息 ;因此 ,为每个部门确定了一个独特的系数 ,而不管 有 需求原因如何 。 某些国家具备进口矩阵 , 它可以描述商品犻 的中间进口的部 门运用 , 这些信息曾用于对表 7. 7 的计算 。 这一章的论述如方程 ( 3)和 5. 一样 , 继续将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进口区别开来 , 有时还会参照更为 所 ( 5.4) 完善的方程 。 ② 方程 (5.3) 和( 5.4)可以用矩阵形式简单地重新表述如下 : 权 犡 =狌狑犃犡 +狌犳犇 +犈 ∧ ∧ ( 5.5) 及 版 犕 =犿狑犃犡 +犿犳犇 ∧ ∧ ( 5.6) 式中 ,变量上面的 “ ∧” 表示对角矩阵 , 犃 是投入 —产出的系数矩阵 。 社 矩阵 犃 代表部门间联系的技术关系 。 它包括国内构成要素和进口构成 要素 : 犃 =犃犱 +犃犿 ( 5.7) 版 式中 犃犱 =狌狑犃 =国内投入 —产出矩阵 ∧ 出 犃犿 =犿狑犃 =中间产品使用的进口矩阵 ③ ∧ 对国内实物平衡来说 , 犃犱 是相关矩阵 。 从方程 ( 5.5)可以求解出在既定 致 技术条件 犃 和进口结构狌 、狌 的前提下 , ∧ 狑 ∧ 犳 能满足特定水平的国内和出口需 求的国内生产产出 。 结果是 : 犡 =(犐-犃犱)-1(狌犳犇 +犈)=犚( ∧ 狌犳犇 +犈) ∧ ( 5.8) 格 式中 ,犚 是单位矩阵减去国内系数矩阵的逆矩阵 。 表 5.1 说明在初始年狋1 和终止年狋2 假想经济的实物平衡表 。 这种假想 经济的结构和其在整个时期内的变化可用以反映一般的准工业国家的主要 特征 。 表 5.2 概括了结构参数 , 即投入 —产出矩阵和国内供给份额 。 此表展 示了终止年国内产出系数的逆矩阵 , 它将用于下面的计算中 。 13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表 5. 1  假想经济的实物平衡 (人均美元 ) 部    门 犇 +犈 - 犕犳 - 犕狑 =犢 +犠 = 犡 犞                 初       始       年 有 初级产业 5 1 4 0 2 1 2 7 7 7 7 1 54 1 00 轻工业 1 13 1 4 8 1 1 1 08 9 2 2 00 8 0 重工业 6 9 1 0 3 3 3 2 1 4 7 3 8 7 4 0 所 服务业 1 81 2 0 0 0 2 01 6 4 2 65 1 80 总    计 4 14 8 4 4 3 5 5 4 00 3 06 7 06 4 00 终                             止 年 初级产业 8 5 5 1 4 2 3 1 09 1 15 2 24 1 23 权 轻工业 1 97 2 8 1 0 1 9 1 96 1 92 3 88 1 32 重工业 1 10 2 2 4 4 6 2 2 6 1 62 1 88 7 5 服务业 2 37 3 2 0 0 2 69 1 28 3 97 2 70 总    计 6 29 13 3 5 8 1 04 6 00 5 97 11 97 6 00 版    注 : 变量参见方程 (5.1);犢 是对某一部门产品的最终需求 ; 犞 是附加价值 。    表 5. 2  假想经济的初始年和终止年的结构参数 (所有数字都乘以 1 00) 社 初始年和终止年的投入 —产出矩阵 部    门 以部门表示的 犃1 以部门表示的 犃2 1 2 3 4 1 2 3 4 版 1.初级产业 1 熿  7 1 3 1 0    6燄 熿 17 1 1  8    5燄 2. 轻 工 业   5 2 2 1 6 1   0  7 2 5 1 9 1  1 3.重 工 业  7 1 6 2 0   5   12 1 8 2 4   5 出 4.服务业 燀 6 9 8 1 1燅 燀 9 1   2 9 1  1燅 ∑ 犪犻犼 犻 附加价值比率狏犼 6 3 5 6 5 4 0 5 0 4 4 3 6 6 2 4 8 5 5 6 5 3 6 6 4 4 0 3 0 6 2 8 致 国内需求份额 以部门表示的年终逆矩阵 部    门 最终产品 中间产品 (犚2 = ( 犐-狌2 ∧ -1) 狑犃2) 狌犳 狌犳 狌1狑 狌2 狑 1 2 3 4 格 1 2 1.初级产业 96 9 5 8 5 8 0 熿1  19 1 7 1 3   8燄 2. 轻 工 业 93 9 5 8 8 9 0 1  4 1 38 3 1 1   7 3.重 工 业 52 6 0 5 6 6 2   13 2 0 1 23   7 4.服 务 业 100 1 00 1 00 1 00 燀 15 2 2 1 81 1  6燅 ∑ 犪犻犼 犻 附加价值比率狏犼 136 5 多部门比较分析的方法论    在初期 ,制造业中的附加价值已大于初级产品生产的附加价值 ;这些可 交易产品总量加起来占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 。 在这期间 ,制造业 以快于平均的速度增长 ,初级产品生产增长则慢于平均速度 。 服务业同国 有 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相同 。 第 6 章和第 7 章表明了在制造业内进一步分解的重要性 。 在这一章 , 制 造业被分为两部分 — ——轻工业和重工业 。 这种区分主要用来说明在轻工业 所 中进口替代范围的缩小 , 这在初始年狋1 反映在那个部门的国内供给所占的 巨大份额中 , 而那时轻工业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几乎一半通过进口供给 。 权 这些数字对第 6 章和第 7 章中样本的初始条件具有代表性 。 技术矩阵 犃 随着时间而变得更为密集。这通过在整个经济中以及在除服 务业以外的所有部门中( 因为服务业是不变的) 附加价值的系数减少表现出来。 版 其他关于假想经济的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将在下面有关结果的探讨中提到。 方程 ( 8) 5. 和与之相联系的进口平衡方程 ( 5.6),可以提供一个统一的计 划框架 。 简单的投入 —产出模型 ,可用以推导出为支持任何最终需求和进 社 口的预期水平所需的国内生产和进口 。 当然 ,分析是静态的 ,而且投资需求 的预测必须与最终需求的其他要素的预测一起 ,由投入 —产出以外的分析 给定 。 这种框架 ,或通过比较静态的分析 ,或通过明确的动态模式的设计 , 版 能扩展到包括动态的过程 。 但在考虑这种扩展之前 ,我们在进行跨时期或 跨国家比较时 , 要探讨使用基本框架的某些问题 。 出 结构比较问题 实际上, 在所有国家中, 收集的和列出的投入—产出数据都是名义上的流量, 致 即表中数字表明从列项到行项的名义上的支付。相适应的每种支付, 都是一种实 际商品或劳务从行项向列项的流动。问题是, 要从名义上的流量开始, 并从中得 到的相应实际流量, 从而使它们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条件下具有可比性。 格 为了弄清问题的实质 ,要明确地规定包括价格 (但略去出口和进口 )在 内的名义的平衡方程 。 犘犻犡犻 =犘犻犡犻犼 +犘犻犇犻 ( 5.9) 犘犻 是商品犻 的价格 , 式中 , 犡犻犼是中间商品从部门犻 到部门犼 的流动 。 投入 — 产出系数由下式给出 : 13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犪犻犼 =犡犻 犡犼 犼 名义中间产品流动同名义产出之比由下式给出 : 有 犘犻犪犻犼 =犘犻犡犻犼 ( 5.10) 犘犼 犘犼犡犼 所 对于一组名义投入 —产出表来说 , 确定实际流动单位以使所有价格等于 1,即简便也符合惯例 。 系数 犪犻犼 被定义为 :在部门犼 中创造出价值 1 美元的 产出所需的来自部门犻 的价值 1 美元的投入 。 当相对价格在各时期各国家 权 中不同时 ,不同的实际数量单位不再是同一的 , 并且不能比较了 。 理想的是,应把所有国家和所有时期的数据减缩成一组可比较的基础价 格———可以想象为在有代表性年度的一组世界价格。不幸的是, 这样的综合资 版 料难以得到, 相反,比较分析依靠的是每个国家整个时期的减缩的投入—产出 表,致使这些商品流量以不变国内价格来表示。 ④ 这样,虽然各国生产水平的直 社 接比较不可能, 但还可以进行生产结构和增长的比较, 以及结构变化的分析。 减缩不变价格的最简单方法 , 是用某个部门产出的价格指数去除该部门 的物质平衡方程[ 方程 ( 5.9)]。 部门内部的分解 , 无论是依据来源还是依据 版 去向划分 ,都使得我们在样本中的几个国家内可以使用更加完善的程序 。 ⑤ 然而 ,有限的资料使一些估算特别粗略 。 在进行这样的比较时 ,必须在资料 的质量和比较的范围之间作出权衡 。 虽然某些国家资料的质量之差人所公 出 认,但我们认为 ,从范围更广的国家去收集资料的益处抵消了上述质量的 缺陷 。 对实物流量的减缩有一个前后一致的问题 。 如果从以不变价格计算的 致 产出价值中减去以不变价格计算的中间投入价值 ,那么 ,其余额就是以不变 价格计算的附加价值 。 这时在有些部门的实际附加价值有可能是负值 。 问 格 题是实际附加价值的概念在理论上并不清晰 ,也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方法 对之加以衡量 。⑥ 为在这里进行比较 , 我们通过下述方法定义部门实际附加 价值 ,即用各部门自己的产出价格指数调整以当年价格计算的附加价值 。 以不变价格计算的一系列投入 —产出流量的结果 ,并不能满足计算恒等式 : 一般说来 ,根据部门实际附加价值总和所计算出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不等 于由部门的最终净需求总和所计算出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 这样 ,对我们 138 5 多部门比较分析的方法论 的比较分析的任何方面来说 ,不需要这种一致性 。 由于我们侧重比较生产 结构 ,所以最好的方法似乎是使用在理论上最适合于产出方面的减缩程序 。 进口和出口方面则提出了另外的问题。比较理想的是, 进出口应该以国内 有 市场价格计算。根据生产者价格, 出口通常用 FOB( 离岸价格) 计价, 而进口则 用到岸价格 C F( I 成本、保险费和运费价) 加上关税表示。对同一产品而言, 当离 岸出口价格有不同标价时( 经常如此) ,它并不等于相应的生产者价格。关税率 所 相应地也不等于已经在所有样本国家中的许多产品中一直使用的现存的名义保 护率。就大多数这类国家而言, 我们已根据复杂程度的不同作出了修正。 ⑦ 权 数据调整和减缩问题 , 对于进行比较研究的总量水平是敏感的 。 我们的 目的一般是定义一个总量的规划 ,它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国家 (地区 )和不同 时期 ,而且它尽可能包括更多的部门 。 就每个国家 (地区 )而言 ,我们从可得 版 到的最细的分解数据开始 ; 范围是从韩国的 1 18 个部门到哥伦比亚的 2 0个 部门 。 综观所有样本 ,完全可比较的最好分解是 1 4 个部门 。 在一些细节可 略去时 , 我们也使用8 部门和4 部门作为比较的总量 。 不同部门和总量在表 社 2 中已得到定义 。 表5. 3. 3 表明了基础资料的特征 。 从表3. 2 和5.3 中可见 ,      3  样本国家 ( 表 5. 地区 )的资料特征 版 国家 部门 价格减 进口矩阵是 世界价格是 基准年份c 地区) 数量a 缩指标b 否可得到 否可得到 ( 哥伦比亚 2 0 1 958 否 否 1 953,1 966,1970 出 墨西哥 4 5 1 960 否 否 1 950,1 960,1970,1975 土耳其 2 5 1 968 否 否 1 953,1 958,1963,1968,1973 南斯拉夫 2 9 1 972 否 否 1 962, 1966,1972 否 1 914,1 935,1955,1960,1965, 致 日 本 4 1 1 965 是 1970 韩 国 1 18 1 968 是 是 1 955,1 963,1970,1973 中国台湾 5 8 1 971 是 是 1 956,1 961,1966,1971 以色列 8 4 1 965 是 否 1 958,1 965,1972 格 挪 威 2 51955/1961 是 否 1 953,1 961,1969 a.系指总量最低水平 ,在这个水平上至少一部分资料可以得到 。 详见库布    注 : ( Kubo,1983)。 b. 价格减缩指标的基准年 。 挪威的 1953和1 961 年的基准年是 1 955年, 1961 和1969 年的基准年是 1961 年 。 c.具备资料的年份 。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资料 ; 参见库布 ( Kubo,1983)。 13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比较大致在两位数字的国际标准工业分类 ( II SC)水平上进行 ;有些则在三位 数字水平上进行 。 在这些水平上 ,虽然不同国家和时期的系统偏差仍会导 致问题 ,但对由于扭曲所导致的随机测量误差则可能不那么敏感 。 在下几 有 章,只强调那些有特征的和经得起检验的研究结果 。 资料以库布的描述 ( Kubo,1983)为基础 。 所 2  增长因素和结构转变 5. 在, 权 上面描述的静态投入 —产出模型一向被当作结构比较的分析框架 。 现 我们将用上面描述的大量系列资料 ,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结构 版 变化和增长进行静态分析所不包括的动态比较 。 在这一部分 ,我们首先讨 论结构变化和增长因素的度量的某些问题 ,然后描述一种易于进行跨时期 社 比较的静态分析框架 。 增长计算 版 发展过程既是总量产出的增长 , 也是经济结构的变化 。 生产结构和要素 使用的变化 ,只能在多部门的框架中得到分析 。 研究结构变化和增长之间 的相互关系 ,也需要使用这一框架 。 也就是说 ,仅在总量水平上考察增长或 出 者简单地加总各部门的结果 , 会遗漏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 增长的研究无论是从部门还是从总量水平上看 , 都是试图通过两种方法 致 中的一种来说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 第一种方法是 ,建立一个能体现行为 的、技术的和体制的联系以及市场功能的假设模型 (较理想的是一般均衡模 型)。 第二种方法更有局限性 , 但易于应用 ,它可以根据以恒等式为基础的 格 分解和一些经济上的假设得出增长的近似原因 。 下面的例子都是指同种计 算结构的某些部分 (见表 3. 1),前两个作为增长计算方法的应用 ,已在第 2 章出现过 。 基本方程或恒等式 犓犻,犔犻, 犢犻 =犳( 狋) 140 5 多部门比较分析的方法论 犢 =∑犢犻 犡犻 =犠犻 +犇犻 +犈犻 - 犕犻 ( 5.1) 有 增长计算方程        犌犻 =β犓犻犌犓犻 +β犔犻犌犔犻 +λ犻 ( 8) 2. 所 犆犞 =∑ρ犻犌犻 - ( 9) 2. Δ犡 =Δ犠 +Δ犇 +Δ犈 -Δ犕 ( 5.1a) 权 第一个增长计算方程 ( 8) 2. ,是标准的阿布拉莫维茨 —索洛 —丹尼森增 长因素的分解式 。 它以一个不是来自计算恒等式的生产函数为基础 ,而且 比其他方程更有赖于经济理论 。 ⑧ 这一方法的问题是 , 增长的大部分因素 ( λ 版 或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 是作为残值而得到的 ,这说明影响增长的重要因素没 有包含在原有的生产函数中 。 第二个方程( 已在图3. 7中以几何形式说明, 它把增长分解到各部门。 社 2.9) 它与方程( 8) 2. 一起从供给方面给出总量增长的计算( 见表2.7和第8章) 。 以需求方面计算增长因素 ,是从实物平衡方程 ( 5.1)开始的 。 与以增量 版 形式表示的方程 ( 5.1)相适应的增长计算方程 , ⑨ 使产出的变化及其不同用 途与进口的变化相一致 。 这种较简单而又有些启发性的分解方法 ,是下一 部分更详细分析的起点 。 如之后的方程 ( 5.11)表述的那样 , 方程是由没有任 出 何更多假设的计算恒等式推导出的 。 它同经济理论的关系仅限于有关国民 收入计算的分类选择的经济基础 。 对上述计算恒等式附加下述假设 ,即工 业间关系是由矩阵 犃 表示的线性技术 ; 再附加反映对不同方面供给的 (国内 致 的和进口的 )类似商品的不完全替代的进口结构 — ——用一组系数狌犳 和狌狑 ∧ ∧ 表示 ,我们就从方程 ( 5.8)中得到了更精确的计算恒等式 。 同方程 ( 5.8)相应 格 的增长计算关系式 , 是下一部分探讨的议题 。 在进行这一分析之前 ,我们对 增长计算的方法提出某些看法 。 ● 对增长 “因素 ” 的辨认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已建立 , 或那些估计的因素 是外生的 ; 进一步说 , 它们可能受更为基本的因素的影响 。 但就它们的各种 作用而言 , 首先具有近似性 ,同时也能给出数量概念 。 在许多情况下 ,它们 为结构模型提供必要的起点 , 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方向 。 14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 在增长计算从一个恒等式开始时 ,人们必须考虑到 :分类对分析是否 恰当 , 同分类相联系的权数是否有经济意义 。 ● 在解释有关结果时 , 重要的是确定不同的增长因素 — ——如全要素生产 有 率增长和资本积累在多大程度上是彼此独立的 , 对政策工具又有何种反应 。 ● 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分解是增长过程的一种不完全的和互补的解释 。 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 , 才可能依赖其中的一个方面 。 第2 章和第3 篇试图把 所 两方面综合起来 。 第 6 章和第 7 章侧重于对增长因素的需求分解和结构变 化的分析 。 ⑩ 为了弄清这些章节中使用的分析结构变化和增长的方法 , 我们 权 先进行图式说明 , 然后提出一个更具有广泛性的分解方法的代数式 。 图式说明 版 图 5.1 是两部门模型中的结构变化和增长的图式 。 最初 , 某一经济处于 Ⅰ点, 生产 犡11 和 犡1 2(下标指部门 ,上标指时期 ) 。 然后 ,该经济处在 Ⅱ 点 , 生 社 1 和 犡2 产 犡2 2 。 总产出已经从 犡1 =犡1 2 增长到 犡2 =犡2 1 +犡1 2, 1 +犡2 这里 ,实际 产出被简单定义为 : 以不变价格表示的多部门产出的总和 。 版 出 致 格 1  结构变化和增长的测算 图 5. 总产出的变化通过部门产出变化的总和给出 :Δ犡 =Δ犡1 + Δ犡2(式中 Δ犡犻 =犡犻 1) 2 - 犡犻 。 但总产出的变化掩盖了生产结构的重要变化 。 为了测量 这一结构变化 , 从点 Ⅰ 到点 Ⅱ 的移动可分解为两个步骤 。 第一 ,假设经济增 142 5 多部门比较分析的方法论 长导致了所有部门按比例地扩大 。 这一平衡增长使经济从点 Ⅰ 移到点 Ⅱ ′, 产出是 犡2 ∧ 1 和 犡2 ∧ 2,而且与 Ⅱ 点有同样的总产出 。 然后 ,把总产出固定 ,改变 生产结构 ; 从 Ⅱ′点到 Ⅱ 点的变动所产生的部门生产上的变化 ,可由δ犡1 和 有 δ犡2 给出 。 以后 , 我们将沿用这些符号 , 即δ 代表结构变化 , Δ 代表初始点和 终止点之间产出的变化 。 注意 :既然总产出沿着由 Ⅱ 和 Ⅱ ′连结的线被固定 了, 那么 ,所有部门在δ 上的变化之和必然等于零 。 根据仅有的两个部门可 所 见,δ犡1 必然在大小上与δ犡2 相等 , 在符号上与δ犡2 相反 。 设计建立在部门量度单位δ 基础上的有关结构变化的若干概括性的量 权 度单位是可能的 。 根据图 5. 1,这一概括量度是 Ⅱ 点和 Ⅱ ′点间的距离 (以 ‖δ犡 ‖ 表示 ) 。 ‖δ犡 ‖ 量度是点 Ⅱ 和 Ⅱ ′间的欧几里得距离 ,它是由部门δ 量度的平方和的平方根给出的 。 瑡 距离的量度较自然地推广到多部门的情  瑏 版 形, 并被表示为同总产出量度的一个比率 。 在第 7 章 , 我们不仅对总产出 , 而且对供求的要素分离 , 一概使用这一结 构变化的概括量度 。 在所有情况下 ,由于同所定义的结构变化相对应的基 社 准线是平衡增长线 , 其中部门份额保持固定不变 。 因此 ,这种 “结构变化 ”被 定义为与同比例增长的离差 , 而“增长 ”自身仅指产出的变化 。 版 增长的分解和结构的变化 下面提出可将增长因素和结构变化分离的方程 。 并以数字为例说明有 出 关的计算 。 产出增长   产出增长方程 ( 8) 5. 解释了在已知最终需求 — ——包括国内需 求 犇 和出口需求 犈— ——和国内供给比率 狌犻 犳 和狌狑, 犻 以及投入 —产出系数 犪犻犼 致 条件下的国内生产 。 在两个时期之间 , 产出量 Δ犡 的变化取决于一组结构参 数狌 、狌 和 犃 的变化 。 在作了某些代数处理后 ,部门产出的变化可以表 ∧ 犳 ∧ 狑 示为 : 瑏  瑢 格 Δ犡 =犚2 ∧ 狌犳 2Δ犇 +犚2Δ犈 +犚2Δ狌犳犇1 +犚2Δ狌狑犠1 +犚2 ∧ ∧ ∧ 狌2 狑Δ犃犡1 或, 对于部门犻:    Δ犡犻 =∑ 犼 狉犻犼2狌犼犳2Δ犇犼 =国内需求扩张 ( DD) (5. 11) +∑ 犼 狉犻犼2Δ犈犼 =出口扩张 ( EE) 14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犼 狉犻犼2Δ狌犼犳犇犼 犻 = 最终产品的进口替代 ( IS犳) +∑犼 狉犻犼2Δ狌犼狑犠犼 犻 = 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 ( S狑 ) I 有 +∑犼 狉犻犼2狌犼 狑2 ∑Δ 犽 犪犼犽犡犽犻 =投入 — 产出 (IO)系数变化 式中 , 犚 是单位矩阵减去国内投入 —产出系数矩阵的逆矩阵 [ 犚 =( 犐- 所 犃)] 犱 -1 ,γ犻犼 是 犚 的元素 , 数量下标指时期 。  瑏 瑣 方程 ( 5.11) 右边的前两项表明 :在既定的进口结构不变的条件下 ,在所 有部门 , 由国内需求和出口扩张所引起的部门犻 产出的变化 。 第三 、四项度 权 量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进口结构变化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 。 最后一项给 出了总的 ( 国内的和进口的 )投入 —产出系数矩阵变化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 它表明了由变化着的中间产品投入需求的组合所引起的工业间联系的广度 版 和深度 。 投入 —产出系数的变化 ,又是由生产技术的变化和不同的投入之 间替代 ( 这可能是对相对价格变化的反应 )的变化所引起的结果 ;虽然我们 没有更多资料 , 不能分离这两种影响 。 社 方程 ( 5.11) 中的所有项目 ,给出了总变化的影响 ,包括投入 —产出矩阵 中经由中间产品投入流动引起的间接联系 。 确定直接分解也是可能的 。 在 版 这一分解中 , 中间产品投入需求的变化表现为独立于所有部门需求的一个 因素 , 如上面增长计算等式 ( 5.1)所示 。 这一方法忽略了经济相互联系的本 质, 只在集中研究特定部门的行为时 ,才是有用的 。 瑤 在本书中 , 瑏  我们一般使 出 用总的分解量度 。 在第 3 章和第 1 0 章 ,直接量度用在不集中研究经济联系 的分析中 。 关于分解方程 ( 5.11) ,有 4 点值得注意 。 第一 ,进口替代被定义为由每 致 个部门进口与总需求之比的变化所引起 。 这一说法自然是早已探讨过的观 点, 进口不能完全替代国内产品 , 致使供给方面的因素成为经济结构的一个 格 组成部分 。 瑥 根据这个定义 ,  瑏 人们可以分别处理每个部门中的进口的和国内 生产的商品 。 而进口替代对增长的总贡献会随部门分解的水平不同而不 同 。 例如 , 每个部门的进口替代可能是正值 ,而因为需求的部门结构的变 化, 总进口对总需求之比可能不会进一步增加 。 第二 , 既然中间产品使用的国内供给比率被假定为对所有使用者都是相 同的 , 那么 , 中间产品进口替代项犐 犛狑 ,就是进口矩阵中变化的平均值 。 如果 144 5 多部门比较分析的方法论 资料允许 , 有可能把这些独立的变化综合到更详细的进口替代的影响里 。 由于只在某些国家 ( 3)才可以得到这样的资料 ,因此 ,在我们的比较 见表 5. 研究中 , 未使用这种精确的分析 。 瑏 瑦  有 第三 , 如果在进口的和国内生产的商品之间不作区分 , 那么 ,投入 —产出 系数变化的影响 , 就包括了全部系数的变化 。 这样 ,投入 —产出系数可能仍 所 保持不变 ( Δ犃 =0)。 在这种情况下 , 即使国内供给比率的变化导致了狌狑犃 ∧ (从而 犚)的变化 , 分的解的最后一项也将为零 。 投入 —产出技术的变化被定 义为总量系数的变化 ,包括进口 ;而中间产品的国内供给比率的任何变化 , 权 都被包括在进口替代项目中 。 例如 ,生产一辆小汽车所需的钢材总量的变 化,被划归为投入 —产出系数的变化 ;而国内生产的和进口的钢材的组合比 例的变化则被划归为进口替代项 。 版 第四 , 由于分解可能通过终止年结构系数和初始年数量权重来定义 [如 方程 ( 5.1)],或者通过初始年结构系数和终止年数量权重来定义 ,所以在分 社 解方程中 , 隐含着指标数值的问题 。 这两种描述同帕谢和拉斯佩里斯价格 指数是相似的 。 在下面的分析中 , 对两种指数在每个时期的分解 ,都单独加 以计算 ; 同时 ,也说明两者的平均值 。  瑧 瑏 版 根据需求分类 , 部门产出的总量变化能被分解到其变化的来源中 。 产出 的总量变化等于各个部门的变化之和 ,而且既能根据部门分类也能根据需 求分类对之加以分解 。 其关系 ( 两个犐 犛 项被合并 )可表示如下 : 出 犇犇1+ 犈犈1+ 犐 犛1+ 犐犗1= Δ犡1 犇犇2+ 犈犈2+ 犐 犛2+ 犐犗2= Δ犡2 致           犇犇狀 + 犈犈狀 + 犐 犛狀 + 犐犗狀 = Δ犡狀 ∑ 犇犇犻 + ∑ 犈犈犻 + ∑ 犐犛犻 + ∑ 犐犗犻 = ∑ Δ犡犻 = Δ犡 格    每列是每个需求类别的部门构成; 每行是根据不同的需求分类, 在部门需 求上变化的分解。在对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进行比较时, 较为简便的方法是用 ∑Δ犡犻 除总表,使不同部门的和按需求分类的所有要素总计为100。另一种方 法是,用 Δ犡犻 去除每行, 然后再观察每个需求种类对部门产出变化贡献的比重, 这也比较简便。本书使用了这两种方法( 见第2章、 第6章和第7章) 。 14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用方程 (5. 11)对假想的经济进行运算 ,得出了增长因素的 3 种形式 (见 表 5. 4):以美元表示的绝对增长 ,产出中每个部门的增长百分比和产出中总 量变化的百分比 ( 如上面的公式和表 2. 7)。 有 4  增长的因素 表 5. 增    长    因    素 所 部    门 犇犇 犈犈 犐 犛犳 犐 犛狑 犐犗 A.以美元表示的绝对增长 Δ犡 权 初级产业 59 1 8 1 -4 -4 7 0 轻工业 131 2 7 5 3 22 1 88 重工业 55 2 0 7 5 14 1 01 服务业 92 2 1 1 1 17 1 32 版 总    计 337 8 6 1 4 5 49 4 91 比率 a B.部门产出增长的百分比 总计 初级产业 4. 7 85 2 6 1 -6 -6 1 00 社 轻 工 业 8. 3 70 1 4 3 1 12 1 00 重 工 业 9. 6 54 2 0 7 5 14 1 00 服 务 业 5. 1 70 1 6 1 1 12 1 00 版 总    计 6. 6 69 1 8 3 1 9 1 00 C.总产出增长的百分比 增长份额 初级产业 12 4 0 -1 -1 1 4 出 轻工业 27 5 1 1 4 3 8 重工业 11 4 2 1 3 2 1 服务业 19 5 0 0 3 2 7 总    计 69 1 8 3 1 9 1 00 致    注 : a.8 年期的年平均增长率 , 计算公式为 1 /8( ln犡2/犡1)。 资料来源 : 数据源于表 5. 1 和 5. 2。 格 表 5. 2 提供了表 5. 1 和 5. 4 运算所需的全部资料 。 例如 ,在表 5. 4的 A 组中 ,重工业产出扩大了 1 01 美元 , 其中有 7 美元来源于全部体系中最终商 品进口替代增长的需求 。   犐 犛犳(3)=∑犼狉3犼Δ 犳犇犼 狌犼 1 = 0. 13(-0. 01×5 1)+0. 20(0. 02×1 13) 146 5 多部门比较分析的方法论 +1.23( 0.08×69)+0. 07(0. 00×1 81)=7. 2 在轻工业中 , 国内供给比率增长到 0. 02。 如果最终需求仍然是 1 13美 元, 这就要求增加 2. 6 美元的生产 (=0. 它要转过来经由 0. 5美 有 2 0 2×1 13), 4 元的逆矩阵 ( 狉3,2 =0.20)对重工业产生间接需求 。 把所有的直接和间接效 应加总 , 我们得到 7 美元的总效应 。 由于农业的负方向的进口替代 (或进口 所 自由化 ) ,这包括来自农业的需求减少的效应 。 表 5. 4 中的其他数字也可以 用类似的方法得到计算 。 注意 : 方程 ( 5.11)中的最后一项 — ——投入 —产出系 数变化的效应 — ——在变化的每一步骤中都涉及矩阵中所有系数的变化 。 权 在表 5. 4中, B 组说明了不同增长因素对部门产出增长的相对贡献 。 在用数字说明的例子中 ,国内需求扩张占农业产出增长的 85% ,贸易效应 版 占 21% ,投入 —产出系数变化占 -6% 。 至于农业产出中的中间产品使用 在需求上的减少 ,主要是因为表中农业行中各系数的共同下降 (比较表5. 2 中的 犃1 和 犃2)。 相似的结果普遍出现在国别研究中 (见第 6 章 ),而且它 社 反映了制成品对自然物的替代和相对价格变化的作用 。 农业中的投入系 数 (在矩阵 犃 中的第一列 ),由于生产更加迂回 ,呈现出普遍的上升 。 这是 对表 5.2 中出现的附加价值比率的变化作简单概括而得到的 (见图 3. 4和 版 第 6 章 )。 表 5.4C组中的所有项目都是占总产出的扩张比例 。 最后一列说明了部 出 门新增加的份额 。 贸易影响的度量   在我们度量出口和进口替代效应的方法中 , 有一个重 要的不对称现象 。 在比较第 6 章 、 第7 章和第1 0 章的结果时 , 必须记住这一 致 点 。 出口作为一种流量 ,其潜在贡献在原则上是无边际的 ;进口则不是这 样, 它表现为同最终需求或中间产品需求的比率 。 这一差别的重要性 ,在一 个国家内的不同部门和不同时期都有所不同 。 在表 5. 2中, 国内供给份额的 格 数值反映了我们样本国家的经验 。 在初始年 ,最终和中间制造品的国内份 额, 在轻工业大约是 9 0% ,在重工业为 5 0% ;换言之 ,进口份额在轻工业为 10% ,在重工业为 5 0% 。 进口替代的范围在重工业中很大 , 而在轻工业中则 相反 。 这可以同许多样本国家的进口系数相比较 。 它们在表 5. 5 中得到 说明 。 14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5  样本国家的进口系数 表 5. 国    家 年份 进口系数 ( 百分比 ) 轻工业 重工业 有 墨西哥 1929 22 75 1950 6 46 土耳其 所 1953 2 34 1963 2 22 日    本 1914 3 27 1955 2 4 权 韩    国 1955 22 69 1963 7 42    资料来源 :墨西哥 1929,见维拉里尔 ( Vi ll arr eal,1976)。 其他所有数据源于世 版 界银行资料 ;参见库布 (Ku b , o1 983 )。 到了 20 世纪50 年代早期 ,在轻工业中 ,除韩国外 , 其他国家的进一步的 进口替代的潜力都被严格地限制了 ,韩国 1 5 年后 ,开始了快速的进口替 社 95 代 。 在重工业中 ,大量的进口替代发生在由我们的研究所包括的期间内 ,但 战后的日本除外 , 因为重工业的进口替代在那里出现得较早 。 版 在衡量出口和进口替代过程中 , 另一个不对称要素是由总量引起的 。 出 口流量是独立于总量水平的 ,但部门的进口系数可能隐含着巨大的部门之 间的差异 。 贸易自由化时期 ,通常出口和进口的投入都快速增长 。 部门进 出 口系数变动较小 , 或者上升 ; 这意味着负向的进口替代 。 除高水平上分解的 情形外 , 在各部门内部 ,特定产品的进口替代的任何增长 ,以及工业产业中 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 都不能用上述数据来体现 。 致 结构转化   方程 (5. 11)分解了部门产出的变化 。 在较早使用的术语中 , 它是从需求方面分析增长原因的一个工具 。 结构转化的分析要求有不同的 格 分解 , 这种分解能测量来自按比例增长上的离差 。 对一个变量 犡 的部门δ 的测量 , 被定义为δ犡 =犡2 -λ犡1,式中λ 是两年之间国民收入的比例变化 。 它被定义为第二年的全部国民收入同第一年的全部国民收入的比率 。 在进 行比较时 , 一定要获得变化时期的资料 。 这样 , λ 不必是每年的增长率 ,而只 依赖于这个时期所包括的年份 。 由于投入 —产出系统的线性特征 ,如果国内需求 、出口和进口的所有要 148 5 多部门比较分析的方法论 素按同一比率λ 扩大 , 那么 ,根据已知的投入 —产出矩阵 , 产出也将在每个部 门中按确定的同样比率扩大 , 这样生产结构就不变 。 因此 ,这一结构上的变 化, 应当归因于对国内需求和出口的按比例增长的离差 ,以及国内供给比率 有 和投入 —产出系数的变化 。 根据方程 ( 5.8),δ 分解可以类似于方程 ( 5.11)中 Δ 分解的推导 。 在作 出某些代数恒等变形后 , 分解式可以由下式给出 ( 用矩阵符号 ) 所 : δ犡 =犚2狌犳 ∧ 2δ犇 +犚2δ犈 +犚2Δ狌犳δ犇1 +犚2Δ ∧ 狌狑δ犠1 +犚2狌2 ∧ 狑Δ犃λ犡1       ( a)    ( b)    ( c1)     ( c2)      ( d) ( 5. 12) 权 部门犻 产出的按比例增长的离差 , 被看作 5 组结构变化之和 。 a:在所有部门中国内需求离差的效应 。 这时假定所有部门的进口结构 版 不变 。 b:在所有部门中出口离差的效应 。 这时假定所有部门的进口结构 不变 。 社 c1:最终商品进口结构变化的直接和间接的效应 。 c2:中间商品进口结构变化的直接和间接的效应 。 d:投入 —产出系数 ( 总的 (国内的和进口的 ) 矩阵中变化的效应 。 版 Δ犃) 在方程 (5.12)中, 终止年的实物平衡方程不能同其初始年的实物平衡方 程相比较 , 但可以在平衡增长的假设条件下 ,同终止年的假设实物平衡方程 出 相比较 。 这里的分解方法与 Δ 形式的分解方法不同 ,不仅表现在把产出增 长测量为按比例增长的离差 ,而且把国内最终需求和出口的增长也测量为 离差 。 致 在离差测量的分解中 ,进口替代和技术变化仍然用国内供给比率和投 入 —产出系数的变化来分别加以定义 。 这样 ,方程 ( 5. 12)的最后 3 项 ,几乎 与在 Δ 分解中相应的项是一样的 。 假设国内需求和出口增长的非比例要素 格 普遍小于它们的增量 , 那么进口替代和投入 —产出系数变化的相对重要性 , 对解释产出结构变化的影响比对解释总量增长的影响更有说服力 。 1 的δ 度量的图式说明中 ,人们已经注意到 :所有部门对按比例 在图 5. 增长的离差之和 , 必然等于零 。 如果λ( 两年间国民收入的变化 )被定义为部 门总生产 , 那么 , 这一结果对分解方程也将适用 。 如果投入 —产出系数不变 14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Δ犃 =0) ( ,那么 — ——在平衡增长的假设下 — ——中间商品的总量价值同附加价 值之比 , 仍会随时间变化而保持不变 ,而且附加价值和总产出将同速增长 。 但是 ,如果投入 —产出系数确实发生了变化 ,那么即使在平衡增长的假设 有 下,总附加价值和总产出也不会同速增长 。 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我们把λ 定 义为总附加价值的变化 , 因此 ,所有部门的δ 值之和将不等于零 。 这种非零 的结果将反映总附加价值同总产出之比的变化 。 所 表 5.6 说明了平衡增长离差的原因 , 但同样的形式在表 5. 4 中却表明了 增长的原因 。 为了说明计算的结果 ,我们专门推导了轻工业非比例出口扩 权 张的效应 : 6  平衡增长的离差 表 5. λ =犢2/ ( 犢1 =1.5) 版 部    门 离    差    原    因 犇犇 犈犈 犐 犛犳 犐 犛狑 犐犗 δ犡 社 A.以美元计算的绝对离差 初级产业  1 2   -8 1 -6 -6   -7 轻工业 3 3 11 7 5 32 88 版 重工业 5 8. 9 1 1 8 21 5 5 7. 服 务 业a -3 3 4 2 1 2 5 -0. 5. 5 B.平衡增长的部门产出离差的百分比 总计 出 初级产业 1 72 -1 14 1 4 -8 6 -8 6 -100 轻工业 3 7 13 8 6 36 100 重工业 1 5 16 1 9 14 36 100 服 务 业a - + + + + -1 00 δ 致 C.总量产出增长的百分比 狓犻 初级产业 2. 4 -1. 6 0. 2 -1. 2 -1. 2 -1.4 犡 Δ 轻工业 7 6. 2 1. 2. 4 0 6. 1. 5 1 8 7. 格 重工业 7 1. 8 2. 1. 2 6 4. 1. 3 1 6 1. 服 务 业a -6. 7 8 0. 0. 4 2 5. 0. 2 -0.1 a.由于部门离差的数量小 ,    注 : 这里只列出比例增长离差原因的符号 , 没有相应 的数值 。 资料来源 : 1 和 5. 表 5. 2。 150 5 多部门比较分析的方法论 犈犈(2)=∑犼狉2犼δ犈犼 =∑犼狉2犼( 犈2 -λ犈1犼) = 0. 14[51- ( 5×4 1. 0)] 8[ 8- ( 4)] 有 +1.3 2 1.5×1 +0.31[22- ( 1.5×1 0)] +0.17[32- ( 1.5×2 0)]=1 9 0. 所 在解释结构变化的过程中 , 进口替代显得比在总量扩张的分解中更为重 要 。 如所期望的一样 ,国内需求不再表现为主导的效应 。 权 贸易和投入的使用 不同的产出分解都始于国内生产的实物平衡方程( 5.3)。 进口的类似分 版 解可以从进口的平衡方程式 ( 5.4)中导出 。瑨 这一方程以部门来源分析进口 。  瑏 中间产品进口也可根据使用的部门进行研究 ,即通过把使用的部门作为对 生产过程的投入而加以考察 。 这种方法明确地注意到 :为了使产出持续地 社 增长 , 进口产品 ( 对于国内产品 , 它们并不是完全的替代产品 )将需要作为中 间产品投入 。 理想的情况是将进口矩阵用于这种分析 。 当人们无法获得资 料时 , 可以通过犿犃( 如表 7.7 中的某些项 )或通过犿狑犃(如这一章的例子 )对 版 ∧ ∧ 之进行近似估计 。 根据使用的部门考察中间产品进口 ,将有助于我们分析 出口扩张和其进口需求之间的关系 。 出 出口中所包含的进口成分   为生产一定量的出口 ,需要中间投入的进 口 。 我们现在提出测量出口所包含的进口总量的一种度量方法( 犐犆犈)。 设 犙 =犃 犚,其中 犃 是进口矩阵 。犙 的典型元素 — 犿 犿 ——狇犻— 犼 ——说明为了 致 在部门犼 生产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所需要的商品犻 的全部进口 。 那么 , 犙的 列的总和就给出了每个部门中一个单位最终产品的全部进口含量 。 在样本 中, 终止年的 犙 矩阵用表5. 7 给定 。 在轻工业部门 ( 部门 犣) 生产1 美元的最 格 终产品 , 需要进口3. 6 美分的初级产品 , 2 美分的轻工业产品等等 。 将所有 5. 的需求加总 , 我们得出了 2 0 美分的总进口额 , 或者说进口 2 0% 的含量 。 出口中的进口含量 ( 犐犆犈)方程是 犐 犆犈 =犲′犙犛犲,这里犲 是单位行向量 1,…,1) ( ,犛犲 是出口份额的列向量 。 由于犲 ′犙 等于各列总和的行向量 ,所 以在我们刚才所举的例子中有 : 15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表 5. 7  贸易与投入的使用 :最终需求所包括的进口含量 (百分比 ) 部    门 部      门 1 2 3 4 有 1.初级产业 熿  4 4. 6 3. 9 3. 1. 6燄   2. 轻 工 业   4 3. 5. 2 5. 8   1 2. 3.重 工 业     所 7 6. 2 9. 1 7 1. 8 2. 4.服 务 业 燀 1. 6 2. 0 2. 4   7燅 0. 总    计 1 1 6. 2 0. 0 2 8 3. 2 7. 权    注 :犙 = 犃犿犚。 资料来源 : 1 和 5. 表 5. 2。 犐 犆犈2 =0. 161(0. 38)+0.20( 0. 21)+0.238( 0.17) 版 +0.072( 0.24)=0. 16 式中 ,括号内的数字是表 5. 1 中的出口份额 。 每 1 美元的出口会引起 1 6美 分的进口 。 样本中的实际计算结果展示在表 7. 7中。 社 制造业和贸易平衡   我们在最后分解的分析中 , 计算了贸易平衡中制造 业的效应 。 制造业中每个部门都对贸易平衡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 ——即是说 , 版 通过出口获取外汇 。 而且它产生了对外汇的两种使用的需求 :购买中间产 品进口以维持出口和非出口生产 ; 购买竞争性最终商品的进口 ,这些商品与 由部门生产的工业内部贸易和进口的商品类似 。 对任何时期而言 ,不同要 出 素都可以概括为 : 犅犘犆犻 =Δ犈犻 -Δ犕犻 狑 -Δ犕犻 犳 致 式中 : 犅犘犆犻=部门犻 对贸易平衡的作用 Δ犈犻 =部门犻 出口的变化 格 Δ犕犻 狑 =部门犻 使用中中间产品进口的变化 Δ犕犻犳 = 部门犻 进口最终商品的变化 为了能对不同要素进行所有国家和时期的比较 , 这些数字可以用全部制 造业的出口的数字去除 。 其计算结果展现在表 5. 8(及表 7. 8的 8)中 。 表 5. 第一列说明 , 作为全部制造业出口变化比例的两个部门出口的变化 。 第二 152 5 多部门比较分析的方法论 列说明了同样部门的最终商品进口的增长 。 减号表示外汇流出 。 第三列说 明了所有部门的中间产品进口的变化 , 这一变化是由每个部门的总产出 (不 仅是出口 )扩张造成的 。 最后一列说明了贸易平衡过程中的净效应 。 在此 有 例中 ,制造业部门在整个经济当中的影响对贸易平衡而言是消极的 。 8  贸易与投入的使用 : 表 5. 制造业和贸易平衡 所 (所有制造业出口的比例 ) 部 门 ( 出口 最终产品进口 所用中间产品进口 对贸易平衡的贡献 犈犻) (-犕犻犳) (-犕犻 狑 ) (=犅犘犆) 权 轻工业 54 -8 -85 -39 重工业 46 -42 -50 -46 制造业 1 00 -50 -135 -85 版    资料来源 :数字来源于表 5. 1 和 5. 2。 初始投入   到现在为止 , 探讨中强调的一直是实物平衡方程 ,因此也就 社 是国内生产和进口的需求结构 。 除了中间产品投入需求外 ,我们一直忽略 了供给方面的生产成本结构 。 对初始投入 (劳动和资本 )和对这些劳务的支 付(附加价值 )始终未加考虑 。 版 附加价值 、就业和资本存量同全部产出的 3 种比率 ,经常被看作是反映 收入创造 、劳动生产率和同生产过程相联系的资本需求的结构参数 。 这些 参数的变动趋势 , 反映了生产要素密集程度上的变化和资源配置上的转化 , 出 而转化是生产技术 、相对价格和需求条件等等因素变化的结果 。 这样的趋 势决定性地反映了附加价值和要素使用的部门格局 。 这转过来使增长和结 致 构转化增加了对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投入的需求 ,而且带来了附加价值数 量和部门结构的变化 。 为了区分经济增长和部门结构参数变化对要素使用的不同效应 , 可以使 格 用上述同一的分解框架 。 例如 , 就业水平 犔犻 可用劳动 —产出比率 (劳动生产 率的倒数 )的产品犾犻 和产出 犡犻 来表示 : 犔犻 =犾犻犡犻 ( 5.13) 就业随时间的变化可以分解成两种效应 ,第一种同劳动系数的变化相关 ,另 一种同生产的增长相关 : 15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犾犻犡犻 Δ犔犻 =犾犻Δ犡犻 +Δ ( 5.14) 产出的变化可以更详细地加以分解 , 如在方程 ( 5.11)中那样 。 在方程 ( 5.14)中,最后一项说明了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 。 劳 有 动系数在工业化期间通常是下降的 ,所以最后一项一般为负值 。 劳动系数 的变化反映了技术变化的一个方面 ,它完全不同于由投入 —产出系数的变 所 化引起的变化 , 虽然它们可能是相互联系的 。 分解分析把随时间变化的犾 的 变化看成是外生的 。 但它没有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原因作出解释 。 要素投 入和其对增长贡献的充分论证 ,需要有不同于到现在为止所使用的分析框 权 架 。 这一框架将在第 3 篇描述 。 版 3  动态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5. 在静态的比较分析中 ,被比较的两点之间没有明确的联系 。 每年的投 社 入 —产出模型 , 本质上是无时间限制的 ,而且不考虑使经济从早期发展到晚 期状态的推动力 。 为了扩展框架 ,需要一个明确的动态联系模型 。 瑩 在这一 瑏  版 节, 我们考虑一个动态的可比较的一般均衡模型 ,它明确地包括了由价格机 制带动运转的市场作用 。 瑠 在第 1 瑐  1章,这一模型被用以分析不同的发展战略 的选择对经济实绩和结构的中长期效应 。 出 动态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 ,在两个重要方面不同于投入 —产出模型 。 第一 ,投入 —产出模型中的众多线性关系 ,在一般均衡模型中为非线性函数 所取代 , 这些非线性函数 ,在生产和需求两方面展示了替代的可能性 。 第 致 二, 也是尤为重要的是此模型模拟了有关劳动 、商品和外汇诸市场的运行 , 这就把经济体系的主要因素包含在价格和市场机制之中 。 在给定行为和技 格 术假设的条件下 , 此模型内在地决定了工资 、利润 、生产价格和汇率 ;部门生 产、 就业 、消费 、投资 、出口和进口 ;以及资金的名义流动 ,包括政府账户 、私 人部门和对外贸易 。 这样 ,此模型中的价格体系比投入 —产出模型中的价 格体系更为精确 , 而且要求此模型是完全 “ 封闭的 ”,其意义在于把决定供给 和需求的所有要素包括进来 。 第11 章中使用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在概念上由两个不同的子模型构 154 5 多部门比较分析的方法论 成:一个是静态的单时期模型 , 另一个是说明跨时间联系的跨时期模型 。 跨 时期模型把在前期所得到的变量看成外生的 ,而且产生出时期中全部新的 变量 ,这些变量在下一个时期又被跨时期模型当作外生的 。 这样 ,全部模型 有 按时间循环 ; 为了求得现在这一时期的解 ,仅需要前期的解 。 动态模型使用两种跨时期方程 :行为方程 ,它依赖于模型产生的历史 ; 时间趋势方程 , 它把外在趋势施加于某些变量中 。 跨时期方程的具体形式 所 在很大程度上和研究的问题有关 。 那种研究逐年调整的 、 具有5 年时间间隔 的模型 ,将大大不同于那种注重影响长期结构转变的累进过程的模型 ,如在 权 第11 章使用的模型 。 在分别使用单时期模型和跨时期模型的过程中 ,内在的循环结构表明 , 动态模型无法达到跨时期的全面均衡 ,也就是说 ,它没有实现全部预期 。 但 版 是,跨时期模型为跨时期的不均衡提供了不完全的动态调整 ,这个不均衡由 时期内静态的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的结果表现出来 。 可是 ,在一个长时 期内 ,动态模型确实趋向于具有均衡特征的增长轨迹 。 动态细节的阐释在 社 第11 章探讨 。 版 4  基于模型比较的方法论 5. 出 本章描述过的模型为进行比较提供了各种分析工具 。 任何有用的比较 框架 ,总是允许人们提出 “如果怎样将会怎样 ”的问题 ,因为这种问题涉及正 被分析的经济结构的有趣特征 。 例如 ,简单的投入 —产出模型 ,使获得经济 致 活动中的相依关系成为可能 ,这种相依关系是由部门间的中间产品投入的 流动引起的 ; 人们可以描述在固定投入 —产出系数的假设下由已知最终需 求结构引起的对总生产的直接的和间接的需求 。“如果怎样将会怎样 ”的问 格 题,在此例中是简单的 :如果投入 —产出系数固定 ,那么所有部门的需求将 怎样呢?然而 , 即使是如此 ,简单模型在不同国家的生产比较中 ,也是非常 有用的 。 因为它把最终需求结构和投入 —产出系数上的差异同生产结构上 的变化联系起来 。 比较静态分析分解随时间变化的总生产过程的变化 , 并把变化归结为需 15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求上的各种不同的因素 。 比较静态分析可以提供那么一种更为复杂的比较 框架 。 虽然十分明确简单 ,但基础模型包含了许多行为的和技术的假设 。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 : 任何基于这一结构的比较分析 , 都依这些假设而定 。 有 如我们将在第 6 章和第 7 章中看到的 ,比较静态框架比简单的投入 —产 出模型更具有进行广泛分析的可能 。 与技术和外贸相联系的假设虽然是突 出的 ,但在理论上是有道理的 , 而且它们使比较分析更便于侧重于国内外各 所 种力量对增长和结构变化发生作用的相对重要性 。 这一方法对于理解发展 过程十分重要 , 该发展过程在战后的准工业国家中已经发生 。 权 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不仅在程度上 , 而且在性质上都不同于投入 —产 出模型 。 较简单的模型是有价值的 , 因为它们允许对特殊效应作单独分析 , 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比作数学中的偏导 :在所有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 ,一 版 个变量变化的效应是什么?但这一模型却不能用以回答复杂的相关实际问 题,例如 :如果一个国家执行了一个不同于该国家实际执行的发展战略 ,在 这一特定国家会发生什么?这一 “如果怎样将会怎样 ”的问题 ,实质上与可 社 用较简单模型进行的那种分解分析是不同的 。 与实际对应的比较分析要求这样一种模型结构 , 这种结构能概括与所研 版 究的问题有紧密联系的所有重要作用 。 这一模型可作为模拟实验室 ,它提 供了一个框架 , 使人们能在其中从事有控制的经验实验 。 根据对一组外生 变量和参数的规定 ,模型可以进行预测 。 这些外生变量和参数构成 “有趣 ” 出 的实验 ———例如 ,可规定另一种可选择的发展战略 。 其模拟的结果可以同基 准模拟或实际历史比较 ,从而观察不同的结果 。 比较的现实性首先依赖于 模型的规定能在何种程度上反映经济的全部本质特征 ;其次依赖于规定实 致 验的那组变量和参数的精确程度 。 与对应实际分析相适应的模型 , 也能用以进行敏感性分析和简单的分解 分析 。 的确 , 格 这样的实验在证实一个模型时 ,发挥着重要作用 ,就是说 ,在决 定一个模型的行为结构是否准确地反映所考虑的重要因素时起作用 。 虽然 复杂模型能被用作简单分析 , 但人们总是记得奥卡姆剃刀原则 :在两个共存 的对同一事实解释的假设中 , 应择其简单的 。 关于比较模型的建立 ,主要的 原则应该是 : 使用足以达到目的的最简单和最明晰的模型 。 例如 ,如果相对 价格不变 , 那么 ,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就不会比简单的投入 —产出体系增 156 5 多部门比较分析的方法论 加更多的东西 。 作为社会科学家 ,经济学家在其研究过程中 ,总因不能进行被控制的实 验而遇到困阻 。 他们必须进行符合历史已经提供的实验的分析 。 在这种情 有 况下 , 经验模型可以发挥两个重要功能 。 第一 ,模型能作为分析历史经验的工具 ,分离出不同重要作用的相对量 的概念 。 模型把理论结构施加于历史资料 。 检验理论结构的正确性是另外 所 一个问题 , 这是统计分析的任务 。 在第二部分的其余描述过程中 ,运用这种 统计分析的机会是有限的 , 因为跨时期的研究可得到的相应观测极少 。 权 第二 ,模型能为有控制的实验提供经验实验室 。 因为历史上的实验是很 有限的 , 所以模型可以用于反映经济的重要结构特征 ,然后再用于模拟实 验 。 这一对应实际情况的实验能透视所研究的诸过程的本质 — ——否则这种 版 透视是无法获得的 。 虽然任何结构模型都必然毫无例外地简化现实 ,但是 在这一经验模型中 , 能捕捉到的复杂性经常使通过理论模型的分析无能为 力 。 即使是在一个简单的多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中 ,潜在重要的相互影响 , 社 通常也不能用局部均衡手段进行区分 ,虽然这种理论分析在说明诸种需要 从实证角度评价的主要影响时是有用的 。 版 诚然 ,将重点集中到一组问题上的模型必然忽视其他方面 ;但试图反映 模型中发展中国家的全部复杂性 ,既不可行 ,也不需要 。 这一章描述的模 型, 不想提供适合于分析任何问题的万能的框架 ,而是提供适合于分析工业 出 化、 增长和结构变化这些长期特征的框架 。 十分不同的是 ,模型需要分析短 期调整和收入分配的问题 。 在给定的简化要求下 ,模型必须从基本的组合模块建起 ,这些模块应反 致 映发生作用的诸种重要力量 。 以各种模型和分步的研究方法去分析复杂的 动态过程似乎是最好的 。 第1 篇为这一方法奠定了基础 ,它通过回顾大量国 家的经验 , 以弄清工业化过程中的某些普遍特征和典型化事实 。 这一章中 格 描述的多部门模型 ,为对某些国家经验的更为详尽的分析提供了框架 。 这 些模型反映部门间的联系 ,而且比对高层次的总量分析可能提供更为完整 的关于工业化和增长的图景 。 15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注 释 ① 对某些国家例如韩国来说 , 这种调整需要对各年度的非竞争部门的资料进 行重新分类 。 关于这种分类方法参见金 ( Kim,1 977)。 有 ② 赛尔奎因( Sy r quin,19 76;19 85b)对一般方法有所发展 ; 扩展方程详见库布 (Kubo,1980) 。 ③ 当完全的进口矩阵无法得到时 , 需要这些近似值 。 所 ④ 然而 ,只能得到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国际价格资料 。 见金 (Kim,1 977)和郭 (Kuo,1979) 。 ⑤ 始于方程( 5.10) ,对投入 —产出矩阵中的每一项的减缩指标都可以单独定 权 义 。 这一方法已被用于以色列 、日本 、韩国 、中国台湾和土耳其 ( 在特定情 况下 ) 。 ⑥ 参见戴维 ( Da vd,1 i 962) 和布鲁诺 ( Bruno,1978) 。 版 ⑦ 详细讨论见第 1 章中列举的研究成果 。 ⑧ 然而 , 参见泰勒 ( Tayo lr, 1979, 第6 章 ),那里对以恒等式为基础的分解进行 了有益探索 。 社 ⑨ 这将有助于下一部分的比较 。 由绝对变化上的表述可以较容易地推导出增 长率上的表述 。 ⑩ 对这些问题的更深入探讨 , 参见第 2 章和第 1 1 章及本章的最后部分 。 版 瑡 另一种由钱纳里 、  瑏 完户和沃塔内比 ( Chenery,Shisi hdoandWatanabe,19 62) 使用的度量方法 , 是部门度量的绝对值的平均数 。 瑏  瑢 因时间连续性 ,并用 Δ狕 表示任何变量 狕 的 犱 狕/犱狋,则方程 ( 5.8)的时间导 数为 : 出 Δ犡 =犚( 狌犳Δ犇 +Δ狌犳犇 +Δ犈)+Δ犚( ∧ ∧ ∧ 狌犳犇 +犈) 逆矩阵的导数通过下式给定 : 致 Δ犚 =-犚Δ( 犐-犃) 犚 =犚(∧ 狌狑Δ犃 +Δ狌狑犃) ∧ 犚 因为 犃犚( 狌犳犇 +犈)=犃犡 =犠 ,代入本注释的第一个方程 , ∧ 就得到正文中的 结果 。 格    在离散的固定权数的分解中 , 存在着相互作用的项 ; 但当如方程 ( 5.11) 一样的两个时期的权数被混合时 , 该项则不出现 。 指数的量的问题将在正 文中深入探讨 。 这里和以后的方程中 , 我们说明权数的形式问题 。 在所有 应用中 , 帕谢和拉斯佩里斯形式的平均值常被使用 。 瑣 取自赛尔奎因 (  瑏 Syr quin,19 76)的这一推理详细阐述了由钱纳里 ( Chenery, 1960)首次提出的直接的分解 。 在钱纳里 、完户和沃塔内比 ( Chen e ryS, h 158 5 多部门比较分析的方法论 s ihd ioa ndWa tanabe,1 962)和钱纳里 ( Chenery,1 969)的著作中 ,上述推理 已被综合到有关产业间联系的框架中 。 瑤 弗兰克 、 瑏  金和韦斯特法尔 ( Fr ank,K ima ndWe stphal,1 975)证明 ,就评判特 有 殊部门生产者对各种刺激政策作出反应的方式而言 , 直接的度量更加相关 。 赛尔奎因 ( Syr quin,1 976)和钱纳里 ( Chenery,1 979)对直接的和总量的度 量进行了比较 。 所  瑥 瑏 这一论述在概念上与钱纳里 、 完户和沃塔内比 ( Chenery,S hs ihd ioa ndWa  t anab , e1 962 )的论述不同 ,这里进口被看成对国内商品的完全替代 。 有大 量文献对多部门模型中的进口替代的概念进行定义 。 参见阿罗 ( Arrow, 权 1954)、德赛 ( Desai,19 69)、 莫利和史密斯 ( MorleyandSm t ih,1 970)、 费恩 (Fan , e1 9711; 973 )、赛尔奎因 ( Syr qui , n1 9 76) 和巴拉沙 (Baa lss a1, 979a)。 瑦 赛尔奎因( 瑏  Syr quin,1 976;1 985b) 已发展了分解方程的代数式 , 包括其改进 的形式 。 现有的进口矩阵在第 7 章中使用 ( 见表 7. 7 和 7.8) 。 库布 ( Kubo, 版 1980)也总结了在第 6 章和第 7 章中使用的量度的代数式 。 瑧  瑏 通过说明不同变量的时间轨迹来确定适当的环比增长指数是可能的 ,例如 见费恩 ( Fane,197 1;1 973)。 赛尔奎因和尤拉塔 ( SyrquinandUr aa,1 t 985) 社 在相似的环境中 , 使用平均权数对环比增长指数计算了离散的近似值 。 瑨  瑏 方程见赛尔奎因的文献 ( Syrquin,1976) 。 瑩 明确地包括资本积累 ,  瑏 而不包括刺激和市场的静态投入 —产出模型的扩展 版 形式 , 就是动态的投入 —产出模型 。 德维斯 、德梅洛和鲁宾逊 ( Dervs,De i MeloandRo bi nson1, 98 ) 2 2的第 章 ,对这一模型进行了有益的分析 。 库布 、 鲁宾逊和尤拉塔 ( Ku bo,Ro bi nsonandUr ata,1 986)把这一模型应用到这一 出 研究的两个国家中 。    一直进行的尝试( 通常使用线性规划的方法 ) 是把基本的投入 —产出模 型扩展 , 使之包含更大的选择概率和对成本和价格的考虑 。 参见布利策尔 、 致 克拉克和泰勒 ( Bl itzr,C e larkandTa l yor,1 975) 的综述 。 瑠 早期计划的一般均衡模型始于约翰森 (  瑐 o Jha ne sn,1 96 0)的著作 。 参见德维 斯、 德梅洛和鲁宾逊 ( Derv , s DeMe i loa ndRo binson,1 982)以及鲁宾逊 格 (Robi nson,1 986) 关于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的议题和模型 。 159 有 贸易战略和增长阶段 所 库布 谢尔曼·鲁宾逊 杰米·德梅洛 权 版    我们在第 4 章中发现 ,准工业国发展模式总体上的差异 社 同收入多少 、 国家大小 、资源条件和贸易导向的差异存在着联 系 。 这些情况虽然富有启发性 ,但其结果却不能使我们认清 版 特定政策对选择发展模式的影响 。 本章的目的是 ,在考虑可 给出可行性的边界的初始条件时 ,把国家的政策选择同发生 在工业化期间的结构转变联系在一起 。 出 本章的基础分析框架是第 5 章中探讨的投入 —产出方法 论 。 这一章集中分析需求方面的增长因素 ,从而将转向分析 各种不同发展战略 、特别是各种贸易战略和总量需求结构之 致 间的联系 。 第 7 章则将在一个更加细分的层次上 ,探讨增长 和部门间联系 、 结构变动的各种测度之间的关系 。 发展战略可以根据不同方法分类 。 可以从要素密集程度 格 的角度进行描述 ,例如 ,自然资源密集型 、物质资本密集型和 人力资本密集型 。 发展战略也可以从收入分配的角度进行描 述, 例如 ,“增长在先 ,再分配在后 ”或者 “再分配在先 ,增长在 后” 。 战略还可以根据其部门重点来定义 ,例如 ,农业主导型 的发展战略或工业主导型的发展战略 。 最后 ,战略也可以依 160 6 贸易战略和增长阶段 据贸易政策来定义 , 例如 ,出口导向型的增长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 。 在这一章 ,我们集中分析根据贸易政策所定义的发展战略 。 在谈到发展 战略上的变化时 ,我们主要指外贸体制上的变化 ,它包括汇率以及进出口的 有 数量和价格控制等手段 。 我们也将考察外贸政策以外的其他有关政策 ,并 用政策体制这一术语说明政府对经济的保护手段的应用 。 人们记得第 3 章 中由贸易导向和国家大小所区分的 “典型 ”国家 :初级产品出口国和制成品 所 出口国 , 3)通过区分 4 种贸易战略 , 小国和大国 。 这种分类在第 4 章 (表 4. 即初级产品导向的 、内向型的 、制造业导向的和中间型的战略 (最后这一组 权 是包括哥伦比亚在内的其余国家 ) ,使准工业国的划分更加完善 。 在第 4 章 的探讨中 (哥伦比亚除外 ) ,我们无论是把样本国家划分为内向型的还是工 业导向型的 ,都是根据长期趋势而不是具体的政策选择 。 我们用第5 章提出 版 的投入 —产出方法 ,来衡量贸易战略变化的影响 。 由于在每个国家中只能 得到少数基准年的投入 —产出资料 ,所以 ,我们对不同政策体制影响的分 析,不得不放在可以获得投入 —产出资料的年份所限定的 “ 时间段 ” 。 社 首先 ,我们简略地探讨战后 9 个样本国家 (地区 )的总体实绩 。 然后 ,将 它们同其他准工业样本国的实绩进行比较 。 其次 ,我们将说明 :在多数情况 版 下,由数据给定的基准年份可以说明用以分析的时间段 ,这些时间段以固有 的政策体制为特征 , 因此 ,它们可以反映特定的贸易战略 。 这就允许我们在 本章后半部 ,把这一时间段当作辨别贸易战略类型的分析单元而使用 ,并且 出 可以检验在不同贸易战略下的 9 个国家 (地区 )的增长模式 。 最后 ,我们检 验贸易战略的时间顺序 。 致 1  初始条件和总体实绩 6. 格 1 给出各个样本国家 (地区 )在基准年份的一些基本指标 。 这些年 表 6. 份是世界贸易 、 尤其是制造业快速扩展的年份 ,一般也是发展中国家取得良 好成绩的年份 。 例如 ,从 19 60 年到 1970 年 ,中等收入的石油进口国 ,同工 业市场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 5. 1% 的增长率相比 , 其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 长率已达到5. 9% (Wo rldBank,1981,t abe2: l 136—137)。 同期,中等收入的 161 162 表6.1 关于样本国家( 地区)经济指标的比较 人    口 人均国民生 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国    家 产总值c (地区 ) 年份a 格 人口数 年均增长 水平 年均增长 进口 出口 投资 初级产品 工业附 量( 百万 ) 率b(%) (美元 ) 率b(%) 附加价值 加价值 哥伦比亚 1 致953 1 5 2. 274 — — 1 3 4 5. 0. 4 1 0 8.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1966 18. 4 3. 0 3 30 1. 4 1 1 1 5. 1 2 2. 0. 4 3 4 2 2. 4 2. 1970 出 2 6 2. 0. 9 3 69 2. 8 1 8 1 5. 4. 2 2 5 3 1. 7 2 0. 0 3. 墨西哥 1950 2 3 6. 380 1 9 1 3. 1 1 4. 3. 5 2 1 2 3. 6 4. 1960 版3 0 3. 6. 2 4 79 2. 9 1 8 1 2. 1. 3 2 1 1 0. 5 2 7. 7 6. 1970 50. 4 3. 4 6 70 3. 4 1 1 8. 0. 1 19. 6 1 7 3 2. 9 0. 1975 6 0 3. 0. 5 7 社 51 2. 3 1 0. 9 7.7 24. 4 1. 2 3 6 2. 土耳其 1953 22. 8 239 — — 1 4 5 2. 1 1 1. 1 2. 1963 29. 7 2. 7 3 19 2. 版 9 1 3 5. 0. 5 1 4 4 5. 0. 7 1 0 9. 1968 3 5 2. 3. 4 3 77 3. 3 7. 5 5.3 18. 0 3 3 2 2. 4 4. 1973 38. 3 2. 7 4 61 4. 1 1 0 7. 0. 6 19. 0 3 0 2 1. 5 4. 南斯拉夫 1962 1 8 8. 469 权 1 1 1 7. 6. 0 3 9 2 0. 4 4 4. 1 0. 1966 19. 6 1. 0 5 81 5. 5 2 5 1 0. 5 2 9. 5. 5 2 6 4 4. 1 0. 1972 20. 8 1. 0 7 81 5. 1 2 所 1 2 4. 2. 0 2 3 1 6. 6. 8 4 2 2. 日 本 1914 5 4 2. 265 1 3 1 7. 7 1 7. 6. 6 2 8. 3 2 8 8. 1935 69. 2 1. 3 4 16 2. 2 2有 5 2 1. 1. 5 1 1 1 8. 6. 6 3 4 4. 1955 89. 0 500 1 1 1 0. 7 2 0. 4. 7 2 0 2 5. 5 6. 1960 94. 1 1. 1 7 53 8. 5 1 6 1 0. 1 3 1. 3. 7 1 1 3 5. 2 8. 1965 98. 9 1. 0 11 59 9. 0 9. 3 1 8 3 0. 2. 9 1 7 3 0. 9 7. 1970 10 3 1. 4. 1 18 97 1 0.4 9. 8 1 2 3 1. 9. 4 7. 2 4 2 3. 续表 人    口 人均国民生 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国    家 a 产总值c (地区 ) 年份 格 人口数 年均增长 水平 年均增长 进口 初级产品 工业附 量(百万 ) 率b(%) (美元 ) 率b(%) 出口 投资 附加价值 加价值 韩 国 1 致955 21. 6 131 1 1 0. 7 1 1. 0 4 2. 8. 1 1 1 3. 1963 27. 0 2. 8 149 1. 6 1 4 6. 8 1 4. 8. 6 4 8 6. 1 9 6. 1970 出3 4 2. 1. 2 250 7. 7 2 9 4. 1 8 2 4. 7. 3 3 4 2. 2 5 5. 1973 32. 9 1. 6 323 8. 9 3 0 5. 3 7 2 1. 6. 0 2 8 8. 2 7 9. 中国台湾 1956 版 2 9. 203 — — 1 5. 9 2 8 9. 2 3 4. 1961 11. 0 3. 6 231 2. 6 1 9 9. 1 8 1 2. 9. 8 2 3 9. 2 4 5. 1966 1 8 3. 2. 1 3 社05 5. 7 2 5 1. 2 6 2 0. 1 2 3. 2 4. 2 8 9. 1971 14. 8 2. 9 426 6. 9 3 2 4. 3 8 2 6. 6. 1 1 8 4. 3 3 9. 以色列 1958 2. 0 1067 — — 2 8 1 6. 0 3. 3 7 1. 1965 2. 6 3. 6 1587 5. 8 版 3 9 1. 1 9 2 8. 7. 1 8. 2 3 3 6. 1972 3. 1 2. 3 2317 6. 5 4 1 0. 2 3 2 7. 8. 8 6. 3 3 8 8. 挪 威 1953 3. 4 1171 —权 — 2 9. 5 1 5 5. 3 0 5. 1961 3. 6 0. 9 2028 7. 1 4 6 2. 3 7 3 9. 1. 1 9. 9 3 6 2. 1969 9 0. 3. 8 2769 4. 0 38. 5所 41. 2 2 0 6. 5. 2 3 0 4.    注 :— 资料不详 。 a. 除战前日本外 ,这些国家 (地区 ) 经验都属于从 1 950—1953 年的朝鲜战争到 1973 年的石油危机这段时期 。 这一时期的 有 主要特征已在以前各章 , 特别是第 4 章探讨过 。 b.增长率系指这样的时期 , 它开始于前一个基准年 。 以 c. 1 970 年的实际美元计算 。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 ( r WoldBank,1976)和世界银行资料 。 参见库布和鲁宾逊 ( KuboandRob ino sn,1984,t abe1) l 。 6 贸易战略和增长阶段 16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石油进口国的总商品出口每年增长6. 3% ,进口每年增长7. 7% (Worl dBank, 1981:148)。 1 的数据表明 , 表 6. 即使根据中等收入国家的标准 ,样本国家 (地区 )的 有 实绩也是很好的 。 在此期间 ,样本国家 (地区 )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率一般都不错 , 并有所提高 。 这些国家 (地区 )的增长实绩可以归因于许多 因素 。 结构变化很重要 , 并将成为下面分析的一个主要论题 。 在这些国家 , 所 平均投资比率普遍上升 ,有时上升得相当迅速 。 挪威和南斯拉夫是两个特 例, 它们始于较高的增长率 , 而后增长率下降到2 5%左右。韩国和中国台湾在 权 其发展早期受益于大量的外援, 后来这些外援为外国直接投资所取代( 这是对政 策激励和良好的实绩的反应) 。除墨西哥外, 其他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不变, 或呈 下降状态。在1 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与 1 973 年石油危机之间的时期内, 稳 版 定的经济和政治环境, 为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① 除了这些国家在人口 、 人均收入和生产结构上的初始差别外 ,在其外贸 的作用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 中间型的和内向型的国家 (哥伦比亚 、墨 社 西哥和土耳其 ) 以及最大国家 (日本 )都起步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较低的进 出口份额 , 并在那个时期经历了极小的变化 。 ② 外向型的国家或地区 ( 以色 版 列、 韩国和中国台湾 )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 ,最初贸易份额有极大不同 ;但在 那个阶段 , 这 3 个国家 (地区 )都迅速地提高了这种份额 。1 945 年以前的日 本、 南斯拉夫的外贸份额处于中等水平 。 两个国家起步时的份额接近 ,而后 出 又发生了适度的但却是有意义的提高 。 2 表明了进出口的部门结构 。 在进口结构中 , 表 6. 样本国家 (地区 )间的 相似点是显著的 。 除日本外 , 在整个时期 , 各国 (地区 )都极为依赖于重工业 致 产品的进口 ( 包括中间产品和机器 ) 。 没有一个国家 ( 地区 )是大量消费品的 进口者 ( 在这类国家中 ,只有以色列和韩国初期的进口份额高于 2 0% )。这 样, 到初始年时 ,样本国家 (地区 )已大体上结束了进口替代的 “容易的 ”或 格 “初级的 ” 阶段 ,在这个阶段上 , 进口的消费品由国内替代品所取代 。 出口方面的差异是较大的 。3 个国家 (哥伦比亚 、 墨西哥和土耳其 )是初 级产品出口国 ;土耳其只在这一时期末 ,才向大量的制成品出口份额上迈 步 。 韩国和中国台湾是通过制造业出口带动高速增长的现今的典型事例 。 其他国家则表现为各种各样的中间类型 。 164 6 贸易战略和增长阶段 2  在所选年份的样本国家 ( 表 6. 地区 ) 的进出口结构 (%) 进 口 份 额 出 口 份 额 国   家 年份 初级   轻 重 服 初级 轻 重 服 有 ( 地区 ) 产业 工业 工业 务业 产业 工业 工业 务业 哥伦比亚 1 953 0. 2 1 0 7 7. 7.6  5. 2 8 0 0. 6. 8 1.2 1 0 2. 1966 1 4. 8 1 1 6 1. 1.8 1 2.3 7 1 6. 1. 3 6.0 1 6 6. 所 1970 4. 6 1 1 6 3. 9.1 1 3.2 7 3 6. 8. 7 1.9 1 1 3. 墨西哥a 1 950 1 1. 7 1 6 7 6. 1.7 0. 0 5 3 2 4. 2 1. 7. 5 1 0 7. 1960 1 0. 2 1 5 7 2. 7.4 0. 0 5 7 3 2. 1 4. 1. 8 1 5 1. 1970 8. 6 1 1 7 5. 6.3 0. 0 4 4 1 5. 2 2 9. 6 1 1. 9 3. 权 1975 1 1. 9 1 4 7 0. 7.6 0. 0 3 4 1 4. 8. 0 3 9 1 0. 7 6. 土耳其 1 953 6. 6 6. 3 85.3 1. 8 7 1 3. 8. 0 4.5 1 4 4. 1963 1 3 7. 7. 3 65.9 9. 6 5 2 8. 8. 2 3.8 2 8 9. 版 1968 7. 9 5. 1 75.3 1 1.8 4 7 1 5. 6 3. 9. 1 3 6 1. 1973 1 0 3. 2. 0 78.8 6. 2 2 9 2 6. 4 6. 7. 8 3 0 9. 南斯拉夫 1 962 1 7. 1 1 4 6 0. 8.3 4. 1 1 9 2 1. 1. 9 3 2 3 0. 9 5. 1966 2 0. 3 1 3 6 1. 4.9 3. 5 1 9 2 4. 0. 7 3 0 3 3. 4 1. 社 1972 1 5. 8 1 4 6 4. 6.8 3. 0 1 2 2 1. 5. 3 4 2 2 0. 2 3. 日 本 1 914 4 5. 0 1 9 4 0. 0.0 4. 0 1 7 4 0. 8 7. 3. 0 3 5 8. 1935 5 3. 7 1 9 2 0. 8.0 7. 3 2. 8 4 2 1 2. 2 4 2. 8 2. 1955 6 2. 5 1 0 2 8. 1.1 -1. 7 3. 0 4 6 2 5. 5 2 8. 8 2. 版 1960 5 3. 5 1 2 3 4. 3.4 -1. 1 3. 7 4 3 4 4. 0 1 0. 0 2. 1965 5 6. 8 1 5 2 7. 6.7 -1. 0 2. 2 2 7 5 6. 4 1 8. 7 2. 1970 4 9. 7 1 1 2 6. 6.5 7. 7 1. 1 1 4 5 8. 6 2 8. 0 2. 韩 国 1 955 1. 7 3 5 5 8. 9.6 0. 1 2 8 1 3. 2 2. 7. 4 5 6 6. 出 1963 2 8. 8 1 3 5 3. 5.7 2. 2 2 2 3 0. 4. 2 1 3 3 4. 3 1. 1970 2 4. 1 1 6 5 9. 5.7 0. 7 8. 7 5 0 1 5. 5 2 4. 8 1. 1973 1 7. 0 1 0 6 9. 2.5 1. 5 3. 8 4 5 3 8. 0 1 1. 8 6. 中国台湾 1 956 2 4 1 3. 4 5 1. 9.8 5. 4 6. 6 7 8 9. 8. 4 5.2 1961 2 2. 1 1 4 5 6. 6.0 5. 5 7. 1 6 0 1 6. 0 1 0. 9 6. 致 1966 1 8. 6 1 0 6 6. 0.5 4. 9 9. 1 4 4 2 9. 0 2 0. 6 1. 1971 2 0. 3 1 6 5 7. 8.6 3. 5 4. 9 4 6 3 8. 0 1 4. 6 2. 以色列 1 958 9. 7 2 8 4 1. 5.8 2 2.7 2 3 3 1. 3. 4 1 5 3 0. 8 4. 1965 7. 0 1 8 4 7. 7.0 2 8.2 1 7 3 2. 9 9. 0. 6 4 8 6. 格 1972 3. 2 1 6 6 6. 7.3 1 3.0 1 2 3 0. 5. 2 1 4 4 4. 2 0. 挪 威 1 953 1 3. 7 1 0 4 5. 6.4 2 5.0 6. 9 20. 3 2 4 5 0. 4 2. 1961 1 1. 3 1 3 5 6. 1.0 2 1.6 5. 0 16. 9 2 2 5 5. 0 3. 1969 1 0. 1 2 2 5 0. 0.7 1 9.0 3. 2 15. 9 3 3 4 4. 6 6.    注 :a.墨西哥服务业资料指净出口额, 并在出口列下给出。服务业的进口被定义 为零。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资料 ; 参见库布 (Kubo,1983)。 16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第3 章中的长期跨国模型 , 把在附加价值中制造业的增长份额归于 3 个 原因 : 需求结构的转变 、可以导致对中间投入需求增加的投入 —产出技术的 变化 、 比较优势上的变化 。 在第 7 章 ;我们将更详细地探讨第二和第三个原 有 因 。 这里 ,我们通过考察需求结构转变的作用 ,来分析第一个原因 ;并把跨 国模型作为样本国家与之比较的标准 。 所 2  需求和产出变化的原因 6. 投入 —产出模型用于追溯间接联系 , 权 即由一个部门产出的最终需求而产 生的对另一些部门产出的需求 。 在区分需求类型时 ,我们把一个时期内某 版 个部门产出上的变化 , 分解到由不同需求原因引起的变化中 ,同时也考虑间 接影响 。 分解公式在第 5 章已被详细讨论 。 这一章和下一章所使用的分解 略为不同于第5 章的分解 , 在第5 章 ,对所有需求类型 , 都假设同样平均的国 社 内供给比率 。 分解把在总产出上的变化分配到4 个不同因素中 : 国内需求扩 张( 犇犇) ,出口扩张 (犈犈),进口替代 (犐犛) 和投入 —产出系数变化 (犐犗)。 版 前两项( 犇犇 和犈犈)是由需求上的直接变化引起的, 而第3、4项(犐犛 和犐犗) 则是由系数变化引起的。对进出口的考察并不对称。进口替代是根据进口系数 变化定义的。这些都可以被看成技术系数, 它们尤其适合于准工业国。因为在 出 这些国家中, 多数进口是很难由国内产品替代的资本商品和中间产品。对进出 口的其他考察方法已在一些文献中使用, 本书第5章对此也作过讨论。 总产出的全部变化等于各独立部门的变化之和, 因此,它可以按部门或需求 致 分类进行分解。在第5章, 我们已提出了一个图式 ( 每行代表一个部门, 5 列的 各项表示部门产出的变化) ,这个图式可以被分解成4个独立的部分: 格 犇犇1 + 犈犈1 + 犐 犛1 + 犐犗1 =   Δ犡1 犇犇2 + 犈犈2 + 犐 犛2 + 犐犗2 =   Δ犡2              犇犇狀 + 犈犈狀 + 犐 犛狀 + 犐犗狀 =   Δ犡狀 ∑犈犈犻 +  ∑犐犛犻 +  ∑犐犗犻 =  ∑Δ犡犻 ∑犇犆犻 +   每列各项给出了每个需求类别的部门结构; 每行各项则按需求类别给出了部门 166 6 贸易战略和增长阶段 需求的变化分解。为了便于进行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比较, 可用部门产出的变 化总和(∑Δ犡犻 ) 去除表中各项, 致使所有各部门的和需求类别的各个组成部 分总计为1 00。另一种方法是用每个部门产出的变化( Δ犡犻)去除每行各项, 这也 有 较简便。然后再观察每个需求类别对部门产出变化的贡献份额。 长期比较 所 3 和 6. 表 6. 4 表明 ,依上述方法分解导致了和 4 部门层次上分解一样的 3 对多国模型采用了 4 部门的分类 , 形式 。 表 6. 正如将其用于 3 个不同的国 权 家类型或原型 — ——大国 (L)、制造业出口小国 ( SM)和初级产品生产出口小 国(SP)———以及 4 种人均收入水平的区间一样 。 结果已在第 3 章更为详细 地描述了 ; 尤其应注意观察表 3. 1 9。 表 6. 0 和图 3. 4 表明了样本的结果 。 图 版 1 和图 6. 6. 2 概括了整个经济增长的原因 ,以及随着 3 个原型国家收入的上 升, 部门产出增长份额 (Δ犡犻/∑Δ犡犻 )上的变化 。 每个原型在分解中的变 社 化都是十分平缓的 , 这反映了在第3 章描述的工业化过程的积累效应 。 在每 个原型中 , 随着收入的增加 ,初级产业部门对增长的相对贡献总是下降的 。 而在消费中食物份额的下降 、国内生产总值中投资份额的增长以及整个经 版 济中作为中间投入的加工产品使用的增长 ,这些变化的综合影响导致了重 工业 (中间产品和机器 ) 的贡献的上升 。 最终需求结构上的这些变化的效应 由供给方面资本和技术的积累而得到补充 。 这使比较优势从使用初级资源 出 的商品转向加工产品 。 由多国模型引出的 3 个原始模型 , 对描述模式的决定和工业化时期的选 致 择所需的初始条件的作用 ,是极为有用的 。 对大国和小国的分类要考虑国 家大小对经济开放程度的影响 ; 而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出口国的分类 ,则要考 虑到一国自然资源对比较优势的作用 。 如图 6. 2 说明的一样 ,随着所有 3 个 格 原型的增长 , 它们都向一般的工业结构逼近 ;在收入范围处于 11 20—2100 美元时 , 各部门对增长的贡献是十分接近的 。 ③ 图6.3( 源于表 6. 4) 说明了样本国家 (地区 )的各部门对总产出变化的贡 献 。这些结果可以同图 6. 2 中呈现的原型经济结果进行比较 。 比较之后 , 国 家( 地区 )可以被划分成显著不同的若干组 。 韩国和中国台湾具有极其相似的 167 168 表 6. 3  关于原型经济的增长原因 (%) 人均收入 L) 大 国 ( 制造业小国( SM) 初级产品生产小国( SP) 和部门 犇犇 犈犈 犐犛 犐犗 总计 犇犇 犈犈 犐 犛 犐犗 总计 犇犇 犈犈 犐 犛 犐犗 总计 140—2 80美元 格 初级产业 1 0 2. 1. 0 -0. 4  0. 8 1 6 9. 2. 4 5.7 9 -1. 5 1 -0. 7 2. 1 0 0. 1 9 2. 0  0. 5 2 -0. 4 2. 轻工业 1 8 2. 9. 致 7 1.1 1.7 2 31 5. 8. 2 8.5 1 1. 1. 5 29. 3 1 4 8. 8 1. 8 1. 7 2 1. 7 3. 重工业 5 1. 9. 5 3.0 1.3 15. 3 2. 5 1.2 6 -0. 0. 2 3.3 0 4. 8 0. 2. 6 8 8. 0. 2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服务业 4 9 2. 2. 6 0.5 0.8 46. 84 0 1 4. 1 0. 7 -0. 1. 3 5 7 4. 4 9 0. 3. 2 5 0. 1 4 1. 7 5. 总    计 8 2 9. 3. 2 4. 出6 3.010 07 0. 1 2 4. 5 5. 1 -2. 51 2. 00. 0 73. 3 18. 7 9 4. 3. 1100. 0 280—5 60美元 初级产业 8. 8 1. 6 -0. 5 -0. 版 7 9. 3 4. 0 6. 5 0 -2. 9 7. -0. 9 7. 7 11. 4 4 -0. 5 1 -0. 2 8. 轻工业 2 3 3. 0. 3 0.6 1.4 25. 61 2 9. 8. 8 2 1. 1. 1 3 3 0. 1 9 8. 2. 5 3 1. 4 2 1. 1 4. 重工业 1 7 2. 2. 8 2.0 1.6 19. 1 3. 6 2.9 8 2. 0. 5 9.8 9 6. 3 1. 3. 1 1 1 1. 4 2. 服务业 4 8 2. 2. 9 0.2 0.4 4 34 6. 9 1 1.社 0. 3 3 -0. 0. 1 52. 0 40. 7 3. 3 0. 4 9 4 0. 3 5. 总 计 8 6 1 4. 5 2. 0. 2 2.710 07 0. 0. 0 27. 5 7 1. 81 0. 0 0 0. 7 2 4. 1 5 8. 4 4. 91 2. 0 0 0. 560—1120美元 版 初级产业 7. 3 1. 1 -0. 0 -1. 8 6.4 4. 3 3.1 1 -2. -0. 7 4.6 3 6. 0 9. -0. 7 7 1 -0. 9 3. 轻工业 2 5 4. 0. 0 0.2 0.9 25. 61 5 1 7. 6 0. 3 1. 0. 9 3 3 0. 1 8 8. 3. 4 9 0. 1 2 1. 2 4. 重工业 1 3 4. 5. 3 1.4 1.8 22. 8 6. 5 5.5 3 4. 9 1 0.权 2 7. 1 9 0. 6 1. 3 3. 6 1 1. 4 7. 服务业 4 0 3. 2. 1 0. 3 -0. 0 45. 23 4 9. 9. 2 1 -0. -0. 6 4 9 7. 4 8 0. 3. 0 3 0. 4 4 0. 5 4. 总 计 8 1 1 5. 2. 6 0.4 1.910 06 0. 7 2 7. 8. 4 4 3. 51 0. 0 所0. 0 76. 8 1 0 7. 8 3. 2. 410 0 0. 1120—21 00美元 初级产业 6. 2 0. 2 -0. 8 -1. 6 5.2 3. 2 1.8 7 -1. 5 2. -0. 有8 5 5. 5. 9 6 -0. 7 1 -0. 1 0. 轻工业 2 2 5. 0. 1 0. 1 -0. 6 25. 81 4 1 6. 6 0. 4 1. 0. 9 2 3 9. 1 1 8. 4. 5 7 0. 0 2 1. 3 4. 重工业 1 4 5. 7. 6 1.0 2.1 26. 11 2 8. 0. 7 4 5. 1. 4 2 7 5. 1 7 5. 1. 5 3 3. 4 2 2. 9 2. 服务业 4 2 3. 0. 3 -0. 6 -0. 6 42. 93 1 7. 6. 0 2 0. -1. 1 4 2 2. 4 4 0. 2. 4 2 0. 3 4 -0. 7 2. 总 计 8 0 1 4. 1 -0. 5. 6 1.510 06 0. 5. 9 28. 1 3 5. 71 0. 0 0 0. 7 7 9. 1 3 4. 6 3. 41 2. 0 0 0.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资料 ;多国模型的计算结果 。论述见第3章 。 6 贸易战略和增长阶段 表 6.4  样本国家 (地区 )的增长原因 (%) 国家 (地区 )与部门 增长率 犇犇 犈犈 犐 犛 犐犗 总计 有 哥伦比亚 (1953—1970年) 初级产业 5 1 4. 2.7 9. 1  0.5 1  0. 2 4 2. 轻工业 8 1 6. 5.3 1. 5 1. 5 0 3. 2 3 1. 重工业 1 1 9. 1. 0 0. 8 4. 5 7 1. 1 0 6. 所 服务业 5 3 5. 6.7 2. 6 0. 3 7 0. 4 3 0. 总 计 9 7 5. 3.7 1 0 6. 4. 8 5 5. 10 0 0. 墨西哥 ( 1950—1975年) 权 初级产业 8 1 4. 2.8 0. 7 -0.3 5 -0. 1 7 2. 轻工业 0 1 6. 7.7 0. 4 0. 5 7 0. 1 3 9. 重工业 1 8 1 0. 6.7 1. 8 2. 9 3 1. 2 7 2. 服务业 4 4 6. 3.7 0. 7 0. 4 5 0. 4 3 5. 版 总 计 5 9 6. 0.9 3. 6 3. 5 0 2. 10 0 0. 土耳其 ( 1953—1973年) 初级产业 5 1 2. 4.9 1. 2 0. 2 5 -4. 1 8 1. 社 轻工业 7 1 6. 5.3 2. 1 0. 4 7 1. 1 5 9. 重工业 6 1 9. 8.8 0. 9 1. 6 4 3. 2 7 4. 服务业 7 3 6. 8.3 2. 8 0. 2 7 2. 4 0 4. 总 计 9 8 5. 7.3 7. 0 2. 4 3 3. 10 0 0. 版 南斯拉夫 (196 — 21 972 年 ) 初级产业 6 1 2. 0.1 3. 9 -3.2 6 -4. 2 6. 轻工业 1 0 1 1. 7.7 6. 2 -2.6 3 1. 2 6 2. 出 重工业 1 6 2 3. 3.6 1 2. 2 -6.1 4 4. 3 1 4. 服务业 8 3 8. 3.0 5. 2 -1.3 2 0. 3 1 7. 总 计 7 8 8. 4.4 2 5 -1 7. 3. 2 3 1. 10 0 0. 日本 ( 4—1 5年) 致 191 93 初级产业 9 7. 1. 6 2. 8 -2.3 3 2. 1 4 0. 轻工业 6 1 4. 5.8 1 0. 5 0. 2 4 -0. 2 1 6. 重工业 1 1 8. 5.2 4. 4 1. 9 3 -3. 1 2 8. 格 服务业 2 3 4. 5.2 9. 0 -0.2 3 1. 4 3 5. 总 计 1 7 4. 3.8 2 7 -0. 6. 4 1 -0. 10 0 0. 日本 ( 1955—1972年) 初级产业 2 4. 2. 4 0. 5 -1.5 9 -1. 5 1. 轻工业 6 1 8. 4.4 2. 0 -0.7 1 1. 1 8 6. 重工业 1 0 3 8. 0.9 8. 4 -0.1 3 3. 4 5 2. 16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续表 国家 (地区 )与部门 增长率 犇犇 犈犈 犐 犐犗 总计 犛 服务业 有 1 4 3 1. 7 3. 5. 0 -0.  1. 3 3 8 2 9. 总 计 1 5 8 1. 4 1 5. 3.9 -3. 3. 8 1 1 0 0 0. 韩国 ( 1955—1973年) 初级产业 7 1 5. 0 3. 2. 0 -1. -2. 5 1 7 8 0. 所 轻工业 1 6 1 3. 7 1 9. 5. -1. 1 0. 9 3 0 9 2. 重工业 2 1 1 2. 1 1 1. 0.7 1.1. 9 2 4 1 5. 服务业 1 3 2 0. 6 6. 5. 2 0. -0. 8 3 2 2 1. 总 计 1 2 6 1. 4 3 8. 5.0 -0. -3. 3 1 1 0 0 0. 权 中国台湾 (1956—1971年) 初级产业 1 8. 7. 8 5. 3 -2.0 -1. 8 1 3 0. 轻工业 1 6 1 3. 7 1 2. 7.5 0.2. 0 3 6 8 2. 重工业 2 5 1 2. 2 1 0. 3.5 2.1. 0 2 4 1 7. 版 服务业 7 2 9. 6 7. 3. 1 0. -1. 0 2 1 8 9. 总 计 1 0 5 2. 3 4 5. 3.4 1.0. 2 1 1 0 0 0. 以色列 ( 1958—1972年) 初级产业 4 2. 6. 6 3. 6 -0. -0. 4 5. 3 5 社 轻工业 1 2 1 1. 3 1 1. 2. 1. 0 -2.2 2 0 5 2. 重工业 1 3 1 4. 7 6. 8. 3 -6. 2. 6 2 6 0 1. 服务业 9 3 8. 3 1 9. 3.9 -1. -0. 6 5 6 0 1. 总 计 9 7 9. 9 3 1. 5.8 -10. 5 2. 8 10 0 0. 版 挪威 ( 1953—1969年) 初级产业 5 3. 2. 8 2. 4 -1. 0. 3 4. 7 8 轻工业 7 1 3. 0 6. 4. 2 -5. 3. 0 1 7 5 7. 重工业 2 1 7. 7 1 0. 5.6 -2. 2. 2 2 2 3 6. 出 服务业 8 3 4. 9 2 1. 1.5 -2. 0. 7 5 7 4 1. 总 计 7 6 4. 4 4 0. 5.7 -12. 3 6. 2 10 0 0.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资料 , 参见库布 ( Kubo,1983)。 致 格局 ,这就是轻工业具有较大的贡献份额 。 其他开放型经济 ,如以色列和挪 威,也有非常类似格局 ,它们带有发达国家的特征 ,即服务业的贡献份额较 格 大。④ 战后日本和南斯拉夫的重工业贡献较大 , 尽管其原因可能有所不同 。 作为一个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 , 南斯拉夫执行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 日本则是个经济大国 ,它在那个时期正在完成其向成熟工业经济的转化 。 战前的日本 、 墨西哥和土耳其 ,各部门对增长的贡献较为均衡 (这种情形是 人们所预期的大国经济特征 ) 。 哥伦比亚是样本中仅有的一个以初级产品 经济导向为特征的模型 。 170 6 贸易战略和增长阶段 出口的作用 图 6. 3 种经济原型在增长原因上的主要不同之点是出口的相对 1 表明 , 有 重要性 。 正如所预料的一样 , 小国更多地依赖出口 ,以弥补国内市场的有限 规模 ,尤其在工业化早期阶段更是如此 。 而且 ,制造业经济小国在整个结构 转变时期 , 显示出对出口增长的日益增加的依赖 。4 个样本的经验可以同图 所 2 的 3 个原型的经验进行比较 。 图中直方的长度表明了出口扩张对增长 6. 的贡献 , 它是以总量产出上总变化的百分比表示的 。 图中的直方则表明了 4 权 个总量部门 : 初级产业 、轻工业 、重工业和服务业的贡献 。 原型经济行为如 预期的一样 : 在 L模式中 ,所有部门的贡献都是均衡的 ;在 SP 模式中 ,存在 着强烈的对初级产品出口的偏向 ;在 SM 模式中 ,制造业的出口 — ——特别是 版 轻工制品的出口 , 起着巨大的作用 。 社 版 出 致 格 1  原型经济增长的原因 图 6. 17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有 所 权 版 社 2  原型经济对增长的部门贡献 图 6. 和在讨论部门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时的情形一样 , 韩国和中国台湾再次 版 呈现出彼此情况十分相似的特征 , 而且 ,韩国和中国台湾的重工业的贡献相 对大于 SM 模型中的平均水平 , 因而可能把它们划为极端的 SM 经济 。 以色 列和挪威是相近的 ,但都表现出服务业出口的重大作用 。 墨西哥和土耳其 出 是最封闭的经济 , 哥伦比亚次之 ,它们的初级产品出口数量都很大 ,并最接 近于 SP原型 。 南斯拉夫和战前日本的出口总量贡献十分类似 ,但前者对重 工业更为重视 。 战前日本最接近于 SM 原型 。 战后日本则似乎是个工业经 致 济大国 ,其贸易 ,特别是重工业方面的贸易的作用 ,显得十分重要 。 在以色 列、韩国 、战前日本和中国台湾 ,由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的出口导向的制造 格 业对出口的贡献十分显著 。 战后日本 、挪威和南斯拉夫则偏重于重工业的 出口 。 把各组国家 ( 地区 )的情形同多国经济模型进行比较 ,我们发现 ,多国模 型低估了在讨论的收入区间重工业的贡献份额 ,尤其对韩国 、中国台湾 、南 斯拉夫和战后日本来说 , 更是如此 。 但对后两个国家来说 ,上述情形部分地 可以由它们所处的特殊环境而得到解释 :南斯拉夫遵循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 172 6 贸易战略和增长阶段 强调资本品的生产 ;而日本战后则致力于恢复其工业基础 。 但对韩国和中 国台湾来说 , 轻重工业两者的贡献都远远超过了多国模型的典型贸易模式 所预期的贡献 。 ⑤ 这两种类型国家 (地区 )的早期工业化 ,一定可以由其政策 有 和发展战略的选择而加以说明 。 最后 ,战前日本 、墨西哥和土耳其所呈现的 部门贡献 , 接近于多国模型中由 L 模型所预期的贡献 。 唯有哥伦比亚与初 级产品出口导向模式的国家相似 。 所 无论是从对增长的全部部门贡献来看 (图 6. 2 和图 6. 3),还是从出口的 作用 (图 6. 4)看,将多国模型同样本国家 (地区 )的经验比较 ,都验证了我们 权 早期的某些结论 。 哥伦比亚遵循的是 SP 工业化模式 ,而战后日本 、墨西哥 和土耳其遵循的是 L模式 。 可是墨西哥和土耳其出口扩张的贡献只相当于 多国模型所预期的一半左右 。 这些国家同面积大小和人均收入相同的典型 版 国家相比 , 更具有自给自足性 。1 955—1970 年时期的日本 ,是自由进口时 期, 而不是多国模型中所假设的那种进口替代时期 。 相反 ,战前日本十分接 近 SM 模式 ,这就产生了是否战前的墨西哥和土耳其也是如此的问题 。 虽然 社 这些国家要求像日本那样 ,把其发展战略建立在对轻工业产品进行进口替 代的基础上 , 然而 ,一般说来 ,它们的发展战略更具有自给自足性 。 这些国 版 家没有像日本那样的紧密的殖民关系 ,这种关系允许原料同制造业产品进 行有利的交换 。 出 致 格 3  样本国家 ( 图 6. 地区 )各部门对增长的贡献 17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有 所 权 版 注:a.原型经济中仅划分一个收入范围 。 这同大多数样本国家 (地区 )的收入范 社 围大致相似 ( 见表 6.1)。 4  出口扩张对样本国家 ( 图 6. 地区 )总产出变化的贡献 版 组中的其余国家在同多国模型比较时 , 都表现出比多国模型的水平更高 的偏离 。 虽然部分原因是由于标准年的选择 ,但是这种偏离主要是由这些 国家发展战略的作用所造成的 ,这种战略与包含于多部门回归中的 “平均 ” 出 发展战略有所不同 ;同时也与特定的外部环境有关 ,其中有些已在前面提 到 。 因为多国模型旨在探讨主要处于人均收入水平 2 80—1120 美元过渡时 期的工业化过程 , 所以 ,以色列和挪威在初始年份人均收入超过 10 00 美元 致 时, 与模型预期不相符是不足为奇的 。 但对韩国 、中国台湾和南斯拉夫来 说, 这一解释一定要建立在更加深入探索它们的发展战略选择的基础上 格 才行 。 3  贸易政策体制 6. 到现在为止 ,我们的分析一直同长期变化有关 。 为了探索不同的发展战 174 6 贸易战略和增长阶段 略对增长性质和结构的影响 ,我们需要观察能反映不同发展战略特征的各 个时期 。 样本国家的时期选择 ,取决于是否能得到基准年份的投入 —产出 资料 。 在这一点上我们十分幸运 ,因为样本的大多数时期恰好与反映每个 有 特殊发展战略的时期吻合 。 基准年份一般也适合或接近该国在其政策体制 上经历的重要转变的时期 。 这就使得依所采取的诸时期来探索一个国家不 同发展战略和经济增长本质之间的关系 , 显得十分有效 。 所 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由其政策的选择和制度环境决定 , 同时也受外部事 件如战争 、 旱灾和世界经济状况的影响 。 把一个时期的特征归结为对特定 发展战略的选择 , 这意味着所选择的政策反映了固有的政策体制 。 在不同 权 的初始条件 、 制度环境和世界经济状况为既定的条件下 ,同一种政策可能产 生不同的结果 。 但是在既定时期上的每个国家内 ,人们可以容易地辨认各 版 种政策与发展战略是否相符 。 在第4章, 准工业国是根据3种长期发展战略, 即内向型、 外向型和中间型 的战略来划分的。在较小的样本内检验阶段发展过程时, 有必要对这些分类作 社 进一步的完善。我们所划分的3种不同的贸易战略, 一个是内向型的, 两个是外 向型的。第一个是进口替代战略, 它以较少对出口生产进行刺激和面向国内市 场的政策为特征。两个外向型战略之一是鼓励出口战略, 它以实行对出口和进 版 口替代的生产都给予大致相同的和积极的刺激的政策为特征。与进口替代战略 形成对照, 鼓励出口战略在国内市场销售和面向国外市场销售方面都给予同等 对待。 ⑥ 第二个外向型的战略是贸易自由化战略, 它的政策特征是: 对进口替代 出 和出口活动都无明显的激励。这种情况适合于相对自由的贸易体制, 该体制没 有什么数量控制, 也很少采取同价格相关的措施。 发展战略的这种分类忽视了政策和体制的重要影响 , 这种影响反映在本 致 章后面讨论的对增长的贡献中 。 尤其重要的是政策对要素市场功能的影 响 。 例如 ,虽然发展战略发生某一变化 ,使得刺激转向出口 ,但是 ,如果劳动 格 的流动性较低 , 而且在新的活动中所需要的投资并没有立即出现 ,那么 ,出 口就不会增加 。 而且, 上面所说的任何一种战略, 都有可能通过各式各样的政 策体制实现。这样, 一个出口导向的战略可以通过对市场进行直接数量干预来 实现( 例如, 通过对企业这一层次制定出口目标) ,也可以用价格刺激出口销售来 实现。为一个发展战略的不同政策体制定义出一个“ 等价物” (无论以何种方法) 是困难的, 即使是在理论文献中建立简单的模型也是如此。 ⑦ 17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时间段与政策阶段 对样本中的每个国家 (地区 ), 5 用重要的政策阶段的两个基准年将 图 6. 有      所 权 版 社 版 出 致 格 5  样本国家 ( 图 6. 地区 )的贸易战略 176 6 贸易战略和增长阶段 注: 5 每个粗线段按编号所表示的内容如下 : 图 6. 1.咖啡价格上升          2.咖啡价格下降 3.农村骚乱      4.国家首脑交替 有 5.自由贸易政策      6.走走停停政策 7.关税改革      8.日益增长的数量限制 9.较低程度的数量限制      1 0.爬升汇率 11.出口补贴      12.进口替代 所 13.出口鼓励      14.通货膨胀 、货币贬值 15.日益增强的数量限制和贸易管制 16.增加国外借款      17.进口替代 权 18.危机      19.危机 20.增加汇款 21.增加数量限制和出现危机后的周期循环和自由化 22.货币贬值      23.自由化 版 24.贸易自由      25.进口替代 26.出口鼓励      27.各种重大的改革 28.多重汇率      29.单一汇率 社 30.货币贬值      31.进口替代 32.出口鼓励      33.降低关税 、实行某种数量限制 34.固定的日益低估的汇率      35.增加进口刺激 36.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3 7.进口替代 版 38.出口鼓励      39.自由贸易体制 40.战争      41.经济重建 42.学生革命      43.军人政府 出 4 歉收 4.      45.大量的外国援助 46.高额资本流入      47.高数量限制 48.各种重大改革      49.出口刺激 50.进口替代 51.出口鼓励 致      52.高数量限制 、 多重汇率      53.各种重大改革 54.出口刺激      55.进口替代 56.出口鼓励      57.自由贸易体制 格 5 战争 8.      59.战争 6 战争 0.      61.严格的数量限制逐渐消失 62.无经济数量限制      63.新经济政策 、货币贬值 64.第二个新经济政策      6 5.货币逐渐贬值 66.进口替代      67.出口鼓励 68.自由贸易体制 69.低关税 、 农产品方面的某些数量限制 70.加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71.自由贸易体制 17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几个时间段联系起来 。 当政策没有发生重要的变化时 ,图中就没有时间段 。 该图试图证明 : 取决于能否得到投入 —产出信息的基准年 ,是否在一些重要 方面不同寻常 。 例如 ,它们与战争 、剧烈的政治骚动 、歉收和政策上的重要 有 转变的时间是否相符 。 哥伦比亚的两个时间段 ( 1953—1 966 年和 1 966—1970 年 )恰好与在经 济上发生巨大变化的阶段相符 。 首先 , 从2 0 世纪5 0 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存在 所 的咖啡价格下降的趋势 ,大约在 1 96 6 年改变了 。 其次 ,基准年也是不寻常 的,因为它适合于短促而剧烈的试行自由化阶段 , 然后是由于1 9 67 年3 月的 权 重要改革实行的更少面向国内市场的发展战略 。 爬升性钉住汇率制的实施 和对非传统出口产品的持续的刺激 ,使哥伦比亚在发展战略上开始了新的 转折 。⑧ 这一混合体制 , 致使我们在第 4 章把哥伦比亚划为一直追求中间型 版 战略的国家 。 墨西哥的 3 个时间段 ( 1950—1 960 年, 1960—1 970 年和 1 970—1975 年)时间跨度最长 ,覆盖了所有其他国家 。 纵观整个时期 ,墨西哥一直追求 社 建立在进口替代基础上的内向型发展战略 。 像哥伦比亚一样得利于二次大 战中的天然保护 , 墨西哥到初始基准年 ( 1950年) ,在消费品上的进口替代已 版 经相当可观 。1 950 年和 1970 年出现了巨大间断 — ——后者与第三个基准年 相符 。 在此期间 , 是一个稳定增长 、低通货膨胀一直保持到 1 975 年的固定 汇率阶段 。 纵观这一时期 , 当外汇不平衡出现时 ,进口上的总量限制日益取 出 决于对经常项目的控制 。 直到 1 975 年 ,真正的旨在合理化和改变外汇控制 的尝试才出现 , 以致从政策的观点看 , 直到 1 970 年 ,墨西哥的战略一直是以 内向型为主的 。 在 1 970—1975 年阶段 , 墨西哥经历了日益高涨的通货膨胀 致 和外汇压力 , 这就结束了以前的稳定增长时期 。 从总的过程看 ,很少对出口 者提供激励 。 格 土耳其的 3 个时间段 ( 1953—1 963 年, 1963—1 968 年和 1 968—1973 年),包括了土耳其战后经济历史的两个主要周期 ,第一个周期的顶点是 1958年的货币贬值 , 第二个是 1 97 0 年的货币贬值 。 前一次危机之后是极高 的通货膨胀期 ,后一次危机之后是价格异常平稳期 。 像哥伦比亚一样 , 1953—1963 年期间 , 土耳其的 “ 停停走走 ” 的政策迅速交替 。 在这个期间 , 虽 然对某些出口产品的刺激有所增加 ,但是 ,多重汇率 、限额控制和进口附加 178 6 贸易战略和增长阶段 费仍是用来控制外汇需求的主要手段 。 这些控制手段有时也被部分地取 消 。 但从总的趋势看 ,由于汇率不断高估 ,控制越来越多 。 在 1 963—1968 年期间 , 汇率统一了 , 并开始实行统一的进口替代战略 。1 970 年货币贬值之 有 后, 土耳其在战后历史上首次出现了重要转变 ,即出现了出口对刺激的强大 反应和不同寻常的高额国外汇款 ,所以 ,土耳其就拥有了相对充足的外汇 。 尽管存在这个短暂的自由化阶段 , 但是在战后期间 ,实行的基本战略仍然是 所 按照前后相继的阶段实行进口替代 ,首先是消费品 ,而后是资本品 。 由于长 期的汇率高估 , 对出口进行刺激的政策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得到坚持 。 权 南斯拉夫的两个时间段 ( 1962—1966 年和 1 966—1 972年) ,出现于 5 0 年代刺激进口替代时期以后 。 在 5 0 年代 ,基础工业已经建立 。 到 1 965年, 南斯拉夫才有一个与出口补贴和数额限制相适应的多重汇率体系 。 不断上 版 升的通货膨胀导致了 1 965 年的货币贬值 ; 那一年 ,在使外汇体制合理化时 , 也可见到政策的转变 , 同时 , 也实行了卓有成效的稳定政策 。 其结果是统一 汇率的出现和进口数额限制的减少 。 当政府放弃投资资金管理从而导致了 社 投资配额的统一控制较少时 ,出现了外贸自由化也伴随着国内市场的自由 化的情况 。 这样 , 南斯拉夫到初始基准年时就已经实现了大量的进口替代 , 版 并在整个时期逐渐使其国内外的经济政策自由化( 见 Tyson,1 980)。 日本在 1 945 年以后实行了稳定的颇有成效的以增长为主的战略 ,这个 战略把出口刺激和对面临进口竞争的工业的保护结合起来 ,这种保护逐渐 出 从关税方面转向对进口数额的控制 。 同挪威相同而同样本中其他国家 (地 区) 相反 ,在这个时期 , 日本在其发展战略上没有重大改变 ,尽管人们可能认 为: 随着所谓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采用 , 在整个 1 9 60 年 ,以增长为主的政 致 策得到了强化 。 韩国的 3 个时间段 ( 1956—1963年, 1963—197 0 年和 1 970—1973年) , 在政策体制上显示着重要转变的是 1 7 年 ;而在较早时期 , 8年 格 965—1 96 195 前后的转变则不那么重要 , 1958 年标志着韩国战争后重建的开始 。6 0 年代 早期以政策的稳定性 、 连年的歉收和使外贸体制自由化的短暂努力为特征 。 大约在 1 965 年 ,在国内经济政策和外贸政策方面实行了重大改革 。 在国 内, 税收和利率的改革提高了储蓄率 ,而对出口者的强大刺激 ,使得韩国直 到那个时期末名义出口增长率一直上升 。 ⑨ 韩国的经济政策在整个时期并非 17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一直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 其战略包括了强烈地利用价格和非价格的方法鼓 励出口 , 同时伴随着部分促进进口替代的措施 。 中国台湾的经济政策在组内各国( 地区 )的政策中最具有连续性 。 以 5 0 有 年代早期的恶性通货膨胀为开端 ,中国台湾不断地逐步地使其内外经济政 策自由化和合理化 。 这样 , 随着 1960—1 961 年的 “19 条改革 ” 后的政策体制 方面的重要转变 ,整个三个时期 ( 6—1 2 年, 2—1 6 年和 1 6— 所 195 96 196 96 96 1971年) 的政策都具有连续性 。 由于提供并维持富有成效的出口鼓励政策 , 所以这些改革标志着向外向型发展战略的转变 。 到 6 0 年代末 ,由于高速增 权 长,中国台湾结束了劳动力的剩余时期 。 与中国台湾相近 , 与样本中其他国家相反 ,以色列实行了不断引导经济 脱离直接控制的政策 。 以色列的两个时间段 ( 1958—1 965 年和 1965—1972 版 年)展示着 1 962 年的改革 。 这个改革以价格控制对数额限制的替代为标 志,并象征着向贸易自由化的转化 。 除国家较小外 ,由于它的战争和政治形 势,以色列在组内也颇具特色 ,这就是它必须支付巨额的国防费用 。 这样 , 社 可以说以色列是在建国初期实行资源严格配给制之后 ,才不断地逐步实现 自由化的经济政策的 。 版 挪威战后一直执行外向型战略 。 而且挪威是 9 个国家 (地区 )中唯一真 正做到贸易体制自由化的国家 。 确实 ,早在 1 954 年 ,制造业进口方面的名 义上的和有效的保护率就低于 1 0% ,而当时正在取消进口的限额 。 并且整 出 个时期一直维持着切合实际的汇率 ,这就呈现出具有自由贸易体制的持续 外向型的发展战略 。 5 中每个国家的最末线段 ,表示那个时期所实行的贸易战略 。 图 6. ⑩为 致 了支持一种贸易战略 ,必须使经济体系中的经济主体认为某一政策体制存 在的时间足够长 , 以致证明大量投资项目和劳动力再配置是合理的 。 对于 那些目标在于控制通货膨胀和建立短期宏观经济平衡的各种短期稳定政 格 策,应该不予考虑 。 遗憾的是 ,源于“ 停停走走” 政策的不利的中期效应, 常在 苦于外汇不足的国家中看到, 这种状况又因数量限制、 不够灵活的汇率以及高通 货膨胀率而加重。在样本中, 哥伦比亚、 土耳其和南斯拉夫一直明显地受着这种 体制的困扰, 它对经济增长起不利作用。然而, 即便如此, 通过观察激励方法, 如 有效保护率和有效汇率等的发展趋势, 也能辨明政策中的长期趋势。 180 6 贸易战略和增长阶段 刺激性政策 我们在实例研究中 , 详细检验了大多数样本国家 (地区 )的情况 。 其中 5 有 个国家或地区 ( 哥伦比亚 、以色列 、韩国 、中国台湾和土耳其 )包含在由国家 经济研究局 NBER 资助的巴格瓦蒂 —克鲁格计划所研究的样本中 。 瑡 在这些  瑏 所 研究中 ,进出口额都用可比较的有效汇率的方法计算 。 经过适当地测算 ,有 效汇率实际上反映着进口者的实际国内货币成本 ,和一个部门中从生产者 出口销售中所得到的实际国内货币 。 因此 ,这些比率必须考虑关税 、进口附 权 加税 、任何进口附加费的价值 、 限额的等价关税和包括由出口者优先使用的 贷款和中间产品投入的所有各类出口补贴 。 进出口的有效汇率比率 ,测量 了来源于贸易体制的刺激所造成的偏向 。 瑏  瑢 版 5 概括了由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的有关 5 个样本国家 (地区 )的有 表 6. 效汇率的资料 。 瑣 这些资料中显现出某些格局来 。1  瑏 964 年以后的韩国 ,进口 社 有效汇率和出口有效汇率之比相对稳定 ,同时显示出略微下降的趋势 ,这表 明有利于出口的偏向上升了 。 中国台湾的这一比率接近于 1(无偏好 ) ,但有 微弱上升趋势 。 哥伦比亚具有明显的循环 :开始下降到 1 以下 ,后来又上升 版      表 6.5  所选择的样本国家 (地区 )的进口对出口的有效汇率 年份 哥伦比亚a 土耳其a 韩国 中国台湾b 以色列 出 1954 — 4 1.8 — — 0 1.4 1958 1.28 1. 66 0. 56 — 9 0.9 1960 1.02 — 0. 68 0.95 0 1.0 致 1962 0.88 1 2.1 9 0.7 0.98 1 1.5 1965 1.02 3 2.9 9 0.6 0.98 1 1.5 1968 0.94 1 2.4 8 0.5 1.07 0 1.2 格 1971 1.00 — 0. 82 1.14 0 1.1    注 : — 资料不详 。 a.出口比率指 “ 非传统的 ” (制造业的 ) 出口 。 b.比率是实际有效汇率 。 参见郭 ( Kuo,1983,t b ale14.4)。 资料来源 : 哥伦比亚 , 迪亚兹 —阿莱詹德罗 ( Di azAle janr do,1 976);土耳其 , 克鲁 格( Kruee gr,1974);韩 国 ,弗 兰 克 、金 和 韦 斯 特 法 尔 (Frank, Kima nd We stphl, a 1975);中国台湾 ,郭 ( Ku , o1 983);以色列 ,迈克利 (Miche al , y1 975 )。 18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到大约为 1。 以色列也表现出一个循环 , 但同哥伦比亚相比变动较小 。 在这 两个国家 , 每个阶段的后期都出现了消除对出口不偏好的鼓励的动向 。 土 耳其在有效汇率上变动幅度很大 ;总的看来 ,整个时期特别不偏好进口 (但 有 缺乏 1 970—1973 年的资料 ,那时必然偏向于出口刺激 ) 。 进口替代战略反映了这样的政策 , 它产生了连续显著的对出口不偏好的 刺激 。 促进出口既是指无偏向 ,但也是指有利于出口的偏好 。 一个自由化 所 战略蕴含着 — — —除了不偏向于进出口外 — ——低保护水平和均衡的实际汇率 的维持 , 以致不存在对生产可交易品和非可交易品的偏向 。 在图 6. 5 中 ,区 权 分贸易战略的点是任意的 ,因为这种政策转化通常展现了至少跨越某些年 份的一个时期 。 在一些国家 ( 如以色列 、 韩国和南斯拉夫 )中 ,战略上的转变 和广泛的经济变革以及持续许多年才贯彻的改革是同时并存的 。 如果每个 版 区分点被看作一个区域 ,那么几乎在每个国家 ,每个基准年都基于一个区 域 。 这样 ,时间段通常被恰巧描绘成以持续的贸易战略为特征的时期 。 实行渐进转变的政策体制的国家( 地区) 包括以色列、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 社 和南斯拉夫。相反, 哥伦比亚在1 967年3月改革之后, 出现了剧烈的政策转变。 在此以前, 曾出现过连续的“ 停停走走” 的政策周期, 它反映了在外贸体制上短暂 版 的稳定化和自由化的时期。土耳其在方向上的主要转变发生在大约1 970年, 由 于工人汇款增加引起了外汇储备的增加, 因而汇率自由化被维持了几年( 直到石 油危机) 。当进口配给有所松动并且汇款导致了汇率在一定程度上的贬值时, 较 出 低成本的中间产品投入的进口, 间接地促进了出口。在墨西哥, 人们的可能在贸 易战略上辨认不出任何重要的变化。1 956—1970 年,通货膨胀率非常低, 但刺 激上无任何转变。贯穿整个时期的特征是: 国内工业受到保护, 以及出口刺激微 致 不足道。挪威在整个时期维持了一个自由贸易战略。 格 4  贸易和工业 6. 根据前面的探讨 ,可以推断刺激和进口替代以及出口扩张政策的相对效 应之间的因果关系 。 不过 ,这一关系可能仅适合于边际经济活动 ,就是说 , 或者适合于具有正需求弹性的经济活动 (如进口 ) ,或者适合于具有正供给 182 6 贸易战略和增长阶段 弹性的经济活动 (如出口 ) 。 这意味着既排除了非竞争性进口 ,也排除了许 多来自自然资源开采的出口 , 这种资源的供给是固定的 ,如矿藏和其他自然 资源的开发 。 咖啡一类的初级产品需要特殊的生长条件 ,并且没有相似的 有 替代品 ,其出口都将划归到内在边际出口活动的类型中 。 因此 ,初级产品出 口中的相当大一部分大体上对前面探讨的各种刺激上的变化不是十分敏感 的,因为它们总是在各种各样的环境和刺激条件下出口的 。 只有在制造业 所 部门 ,我们才可以最经常地预期刺激对增长的作用 。 6 和图 6. 图 6. 7 表明了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出口扩张和进口替代上的作 权 用(表现为整个经济总产出变化的百分比 ) 。 资料包含了样本国家 (地区 )中      版 社 版 出 注:国家 (地区 )名称旁边的数字指由基准年描述的时间段 ( 见表 6. 6)。 6  所选样本国家 ( 图 6. 地区 )在每个时间段上的出口扩张的贡献 致 格 注:国家 (地区 )名称上面的数字指由基准年描绘的时间段 ( 见表 6. 6)。 图 6.7  所选样本国家 (地区 )在每个时间段上进口替代的贡献 18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的每个时间段 ,并可以同图 6. 4 作比较 ,它们包括了整个阶段 。 3 和图 6. 6给出了每个时间段中制造业总产出变化的原因 , 表 6. 表现为制造业产出变 化的百分比 (所以 ,每个部门的各种作用总和为 1 00)。 有 表 6.6  样本国家 ( 地区 )制造业产出增长的原因 国 家 年份 (时间段 ) 增长 原      因b 所 ( 地区 ) 率a 犇犇 犈犈 犐 犛 犐犗 哥伦比亚 1 953—1 96 1) 6( 8. 3 6 2 6. 0. 8  2 2  1 2. 8 0. 196 — 61 97 ( 02 ) 4 7 7. 5. 7 4. 7 4. 2 1 3 5. 权 墨西哥 1950—1 96 1) 0( 7. 0 7 6 3. 1. 1 1 9 1 0. 5 4. 1960—1 97 2) 0( 8. 6 8 1 4. 6. 0 1 9 -0. 0. 9 197 — 01 97 ( 53 ) 2 8 7. 1. 4 7. 9 2. 4 8. 3 版 土耳其 1953—1 963( 1) 4 8 6. 0. 9 2. 4 9. 1 7. 6 196 — 31 96 ( 82 ) 9 7 9. 5. 1 4. 5 1 5 9. 0. 9 1968—1 97 3) 3( 9. 6 7 2 1 6. 4 -1. 0. 6 1 0 5. 南斯拉夫 1 962—1 96 1) 1 6( 6. 6 7 7 2 3. 8 -5. 4. 0 6. 5 社 196 — 61 97 ( 22 ) 9. 1 7 2. 1 3 6 -2 7. 2. 1 1 4 2. 日 本 1914—1 935( 1) 5 7 5. 0. 0 3 6 4. 3. 7 -8.4 1955—1 96 2) 1 0( 6 7 2. 2 1 6. 1. 9 -3. 3 1 2 5. 版 1960—1 96 3) 1 5( 0. 8 8 4 2 2. 8 -0. 1. 4 -3.8 1965—1 97 4) 1 0( 5 7 6. 4 1 4. 7. 5 -1. 5 9. 6 韩 国 1955—1 96 1) 1 3( 0. 4 5 4 1 7. 5 4 1. 2 -1 2. 2 1. 1963—1 97 2) 1 0( 8. 9 7 0 3 0. 2 -0. 0. 6 0. 4 出 1970—1 97 3) 2 3( 3. 8 3 0 6 9. 7 -2. 1. 6 1. 9 中国台湾 1 95 — 61 96 ( 11 ) 1 2 3 1. 7 2 4. 7. 5 2 5 1 5. 3 2. 1961—1 96 2) 1 6( 6. 6 4 1 4 9. 6 1. 4. 6 4. 7 致 196 — 61 97 ( 13 ) 2 1 3 1. 4. 8 5 1 3. 7. 8 4. 3 以色列 1958—1 96 1) 1 5( 3. 6 5 0 2 7. 5 1 6. 7 4. 1. 8 1965—1 97 2) 1 2( 1. 3 7 8 5 5. 0 -3 0. 6 1 6. 8 0. 挪 威 格 195 — 31 96 ( 11 ) 5. 0 6 1 3 5. 5 -1 6. 1 1 6. 4 4. 1961—1 96 2) 9( 5. 3 5 0 5 1. 3 -1 8. 4 1 9. 0 0. a.全部制造业总量产出的年均增长率 。    注 : b.表示为全部制造业总产出变化的百分比 ;总计为 1 00% 。犇犇 是国内需求扩 犈犈 是出口扩张 , 张, 犐犛 是进口替代 , 犐犗 是投入 —产出系数的变化 。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资料 ; 参见库布 ( Kubo,1983)。 184 6 贸易战略和增长阶段 贸易战略类型 表6. 6 表明 ,多数样本国家 ( 地区 )经历了一个以进口替代对制造业产出 有 增长产生巨大影响为标志的时间段 。 在韩国和中国台湾 ,这个时期相当于 20 世纪 5 0 年代中期到 6 0 年代初期的早期工业化阶段 。 在相对封闭的国 所 家— ——哥伦比亚 、 墨西哥和土耳其等国 — ——进口替代阶段持续了许多年 。 由 图6. 7 可见 , 在封闭国家以及以色列 , 进口替代集中于重工业上 ; 而在韩国和 中国台湾 , 则轻重工业并重 。 权 在其他许多时间段上 ,投入 —产出系数 ( IO)上的变化对增长起着重大 的作用 ,其作用大小可以同进口替代相比 。 正如在第 5 章中所讨论的 ,这 一积极作用表现在投入 —产出系数的增长上 ,也就是说 ,工业间的联系 版 加深了 。 这一现象似乎成了工业化的普遍特征 。 下一章将对此作详尽 探讨 。 社 在封闭经济中 , 出口的扩大并非任何时间段中产出变化的重要原因 。 无 论墨西哥还是土耳其 , 都经历了出口的重要性上升的时间段 ,但其数量只是 与它们自己过去的价值相比而言 ,并非同其他样本国家 (地区 )比较才有意 版 义 。 在所有其他国家 ( 地区 )中,出口的作用在所有时间段上都很大 ,但在不 同国家 ( 地区 ) 、不同阶段和不同部门 , 出口的作用是有显著差异的 。 韩国和 出 中国台湾可以作为成绩突出的代表 。 它们以轻工业产品出口的急剧增长开 始, 然后转向重工业产品的出口 。 以色列 、日本和挪威虽然变化不那么突 出, 但其出口从轻工业制品向重工业制品的转化还是明显的 。 只有南斯拉 致 夫早期重工业出口的作用比较大 ,这可能反映强调重工业发展的社会主义 经济类型 。 从所有时间段看 ,出口扩张和进口替代在增长作用上的变化 ,同上面 格 (见图 6. 5)探讨的发展战略上的变化是一致的 。 所有时间段 — ——9 国 (地区 ) 中总计为 2 4个— ——一般都可以划入 3 个不同的贸易战略 , 即进口替代 、 出口 鼓励和贸易自由中的一个 。 在表 6. 7中, 时间段是根据出口扩张和进口替代 对制造业产出中的总量变化的作用大小排列的 。 在每组内 ,时间段根据扩 大出口作用的增加顺序列出 。 18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7  通过对增长的贡献划分的贸易战略类型 表 6. (%) 出口扩张 进 口 替 代 7 到 -1 6 -5 到 +5 9 到 1 2到4 3 横项总计 有 -3 2 2 2到9 哥伦比亚 ( 1) 哥伦比亚 ( 2) 土耳其 ( 1) 墨西哥 ( 3) 墨西哥 ( 1 ) 所 墨西哥 ( 2) 土耳其 ( 2) 7 10到1 8 土耳其 ( 3) 以色列 (1) 韩国 ( 1) 日本 (2) 中国台湾 (1) 权 日本 (4 ) 日本 (3) 南斯拉夫 ( 1) 8 版 3 到 0 6 2 挪威 ( 1 ) 韩国 ( 2 ) 南斯拉夫 ( 2) 日本 (1) 以色列 ( 2) 中国台湾 (2) 挪威 (2) 中国台湾 ( 3) 社 韩国 (3) 9 纵项总计 4 12 5 3 24    注 :国家 (地区 )是根据出口扩张和进口替代对制造业总量增长的贡献排序的 。 版 在各组内 , 时间段根据出口扩张贡献的上升排序列出 。 括号内数字指由表 6. 6 中定 义的时间段 。 资料来源 : 表 6. 6。 出 在哥伦比亚 、韩国和中国台湾的最初时间段中 ,进口替代起了巨大作 用,这与它们的政策体制是一致的 。 墨西哥和土耳其在最初的两个时间段 的特点是进口替代起重要作用 , 但是数量较小 。 这两个国家在开头 1 0 年都 致 已经实行了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 。 土耳其在 1 968—1973 年时间段 ,由于鼓 励了出口 ,出口作用上升到 1 4% 。 这一时间段虽短 , 0. 但确实反映了刺激上 格 的一种转化 ,并或许使土耳其能在 8 0 年代转向开放发展战略 。 哥伦比亚是 个例外 :在最后的时间段 ,它向鼓励出口政策的转变并未反映在计算结果 中,因为作用不明显 ,而且也因为咖啡的作用有重要的地位 。 对服装部门进 行了大量研究的莫拉苇茨 ( Mor awez,1 t 981)提出了所以例外的解释 。 他认 为,即使哥伦比亚在一定时间段有物价刺激 ,然而该国的服装出口者并不能 满足美国市场的质量和交货计划的要求 。 186 6 贸易战略和增长阶段 在24 个时间段中 ,出口扩张对总量产出增长的作用大于 1 0% 的有 17 个 。 在以色列 、韩国和中国台湾的早期时间段上 ,适度的扩大出口与大量的 进口替代相结合 。 但更为普遍的是 , 在偏好进口替代的刺激被消除时 ,出口 有 扩张对增长所起的作用更大 , 致使进口替代所起的作用极小 。 在以色列、 挪威和南斯拉夫的4个时间段中, 出口扩张与负方向的进口替代 相联系。可以把这些时间段描述为反映自由贸易政策和出现进出口增加的时 所 期。瑤 在以色列和挪威,  瑏 自由化时间段中投入—产出系数变化所产生的巨大影 响,或许能较好地反映适应国际竞争的技术变化。这一点将在第7章探讨。 权 贸易战略的时间顺序 由表6.7可见, 国家(地区)除了根据出口扩张和进口替代对增长所起的作 版 用而分组外, 还可根据贸易所起作用的不同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图 6. 8 描绘了 所有时间段的出口扩张和进口替代的作用, 并表明: 重要的出口扩张阶段几乎总 是以剧烈的进口替代阶段为先导的, 只有日本例外。在样本中日本是个最大的 社 国家, 所以,进口替代作出的贡献较少, 无论正值还是负值, 都是不足为奇的。 根据图6.8, 可以把国家 (地区 )划分为3 个组 。 第一组包括以色列 、 韩国 版 和中国台湾 — ——在这些国家 (地区中 ) ,紧接着强劲的进口替代阶段以后 ,就 是出口导向增长时期 。 第二组包括日本 、挪威和南斯拉夫 ,在这些国家中 , 后期日益增长的出口扩张或者是同持续的进口自由化相结合 (挪威 、南斯拉 出 夫) ,或者是同无足轻重的进口替代相结合 (日本 ) 。 第三组包括哥伦比亚 、      致 格 注:括号中的数字系指时间段 。 8  所选样本国家 ( 图 6. 地区 )的每个时间段在制造业上的贸易时间顺序 18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墨西哥和土耳其 — ——在这些国家中 , 虽然进口替代的作用从整个时期看是下 降的 ,但出口扩张的作用也一向并不重要 ,而且增长率相对较低 。 墨西哥和 土耳其确实有增长的出口扩张时间段 , 或许土耳其拥有第二组的某些特征 。 有 对第一组来说, 所看到的进口替代和出口扩张的时间顺序格局, 可能是由于 政策持续转向出口导向发展战略, 也可能是由于恰恰在政策上发生变化时能够 得到外国资本。 瑥 确实,  瑏 及时得到相当大量的外汇, 是以色列、 韩国和中国台湾的 所 显著特征。对第二组来说, 环境确是有些与众不同, 因为这些国家在初期就已经 进入了准工业国行列, 并因此而不能同样本中的其他国家( 地区)进行严格的比 权 较。发现这些国家( 地区)已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GATT)的成员国是不足为奇 的。它们在2 0世纪6 0年代和7 0年代参加了多边关税削减并经历了随不断增 长的出口扩张而来的进口自由化过程。对第三组国家来说, 进口替代的作用下 版 降,出口扩张的作用较小。这可能源于不利的初始条件, 或归因于不愿转向更为 开放的发展战略, 不愿减少对出口的不偏好的程度。与第一组相反, 其外汇和人 力资源的供给在初期都不利, 也不适应战略转变的需要。 社 对时间顺序的注意立即引出了一个问题 : 以对国内工业产品实行强有力 的保护政策为条件的重要的进口替代阶段 ,对后来转向开放发展战略 (这种 版 转向经由出口扩张的引导 )所需要的工业基础的建立是必要的吗?这一问 题同主张保护幼稚工业的说法有关 :即本国的制造业在必须面向极其巨大 的国际市场之前 , 是否必须对其成长在一段时间内加以保护?要从少数的 出 事件中得出一般结论是困难的 ,全面的分析需要考虑生产率的增长 。 我们 将在第3 篇中对之进行探讨 。 然而 , 到现在为止所呈现的事实是同主张扶持 幼稚工业的说法一致的 , 而且 ,对某些事例进行更详细的考察是值得的 。  瑦 瑏 致 由表 6.7 可见 ,韩国和中国台湾是两个都经历了从进口替代向出口扩张 的极为显著转变的国家 (地区 ) 。 以色列和土耳其也有这样的特征 ,但不十 分显著 。 以色列是非常小的国家 , 在某种程度上是个特例 ,所以我们不必加 格 以深入考察 。 关于韩国 、中国台湾和土耳其 ,我们必须转向深入细致的分 析,分析进口替代和出口扩张对制造业部门增长的作用 。 8 表明了有关 3 个国家 (地区 )的每个时间段上用占部门总产出增 表 6. 长的百分比表示的进口替代和出口扩张的相应贡献数据 。 这个表也说明了 以每个时间段总产出 ( 整个经济的 ) 变化的百分比表示的部门产出的总量变 188 表6. 8 所选择的准工业国家( 地区) 的主导部门和贸易的排序 1955—1963年 1963—1970年 1970—1973年 部    门 产出 贡献 ( ) 产出 贡献 (% ) 产出 贡献 ( ) 变化 排 进口 % 排 变化 序 进口 出口 变化 排 进口 % 格 (%) 序 替代 出口 扩张 ( %) 替代 扩张 ( %) 序 替代 出口 扩张 食 品 制 造 1 致 6 2. 1 1 7. 7 7. 韩    国 1 9.5 1 -2. 9  9. 7 11. 3 2 9 1. 1 5 7. 纺 服 织 装 5 6. 1 6. 出 2 8 3 5. 7 2 0. 7 6. 0. 2 4. 1 6. 3 4 -1 0 2 -0. 4.3 7 8 4 0 6. 2. 1 8. 5. 9 6 6 3 -13. 7 2 -5. 9 7 9. 1 7 0. 化 学 基 底 金 属 4 5. 5 4. 4 7版 5 4. 2. 8 2. 1 2 7 4. 8. 0 3. 8 3 8. 3 5 1 1. 4 2 3 2 1. 2 8. 0. 4 7. 0 3 4 5 -1 5. 9 3. 8 4 7 4. 8 1 6. 机 械 石 油 制 品 3 4. 0 3. 6 5 7 9 2. 7 4. 7. 5 3. 3 2. 1 3. 社 5 8 -2 0 6 3 8. 0. 7 3 4 1 6. 6 1 3 2. 7. 2. 2 1 1 7 1 2. 2 -7. 6 4 9. 1 9 0. 造纸和纸产品 非金属矿产品 3 2. 3 2. 8 9 9 1 5. 5 1. 0 2. 4. 9 1. 0 1. 1 1 9 9 7. 版 1 -2 4.2 1 2 1 3 1. 9. 2 1. 1. 6 7 9 8 9 -1. 7 -1. 5 4 3. 2 0 1. 印 刷 运 输 设 备 0 2. 1. 7 1 1 0 7. 1 1 1 2. 6 7. 0. 1 0. 7 2. 5 1 2 -7. 5 7 7. 权 5 1 0 7. 3 0. 8. 5 0. 9 8 1 1 1 2 2 4. 3 0. 4 7 2. 8 1 0. 木材和木材制品 1. 7 12 6 4. 4 2 4. 0 1.7 1 中国台湾 0 -0. 所 3 6 0 1. 2. 5 10 -0. 8 11 5 2. 食 品 制 造 纺 织 1 5 0. 7. 5 1 -0. 2 8. 7 3 2 4 8 1 5. 1. 2. 1 6. 7 1 -7. 6 2 -2. 5 2 3 6 有 7 5. 9. 1 1 7. 8 2. 9 5 1 2. 1 4. 0 2 6 8. 0 6 4. 基 底 金 属 0 3. 3 6 3.5 2 0 3. 5. 8 5 -9. 1 6 3. 2 4.5 6 1 2 3. 5 5 9. 木材和木材制品 9 2. 4 6. 9 3 3. 1 1.7 1 1 0. 8 1 0 8 3. 8. 6 7 0. 4 6 0 6. 6 贸易战略和增长阶段 189 190 续表 1955—1963年 1963—1970年 1970—1973年 部    门 产出 排 贡献 (% ) 产出 排 贡献 (%) 产出 贡献 ( ) 格 变化 序 进口 出口 变化 序 进口 出口 变化 排 进口 % (%) 替代 扩张 ( %) 替代 扩张 (%) 序 替代 出口 扩张 化 学 2. 致 5 5 9 8.0 1 3.3 5. 9 4  1 5 3 0. 1. 2 3 7. 4   3. 8 5 5 2.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机 械 1.8 6 2 3.8 1 8.5 6. 0 3 3 9 3 2. 1. 3 1 4 2. 2 9 6 3. 3 5. 非 金 属 矿 产 品 1.7 7 2 出1.0 3 2.1 2. 6 7 -0. 5 4 8. 1 1. 1 11 1 6. 8. 2 服 装 1.6 8 3 0.1 2 3.7 2. 2 9 0. 0 4 1 3. 7 7. 3 -2. 4 6 3 7. 造 纸 和 纸 制 品 1.6 9 1 3. 版 8 2 6.2 2. 7 6 9 2 3. 2 3. 2. 5 9 -0. 6 3 6 0. 石 油 制 品 1. 4 1 0 1 4.4 3 3.1 2. 5 8 -7. 9 2 4. 3 3 2. 10 5 4 3. 6 6. 运 输 设 备 1. 0 1 1 3. 4 1 0.7 2. 1 1 社 0 -1 0 2 0. 6 2. 2. 7 8 1 5 2 8. 5 8. 土    耳    其 食 品 制 造 1 7 1 -3. 1. 0 2. 8 6. 9 3   6. 6 2 4. 2 9. 6 1 -0. 9 1 4 9. 石 油 制 品 5. 5 2 2 1.1 3. 5 4. 5 4 版 1. 7 1. 2 6. 7 2 1. 7 1 6 0. 纺 织 和 服 装 4. 8 3 8. 3 1. 6 7. 2 2 5 2. 4. 5 0 6. 4 -0. 2 2 0 2. 基 底 金 属 3. 0 4 1 3.5 -2. 5 8. 7 1 1 7 1. 7.权 8 3 6. 3 -2 0 6. 1. 7 机 械 2.1 5 6 7.6 0. 0 3. 3 6 1 8. 9 0. 4 3 4. 7 8 1. 8. 9 化 学 1.4 6 -2 4.7 -0. 2 3. 5 5 -2. 3 1. 8 8 4. 6 -5. 7 3. 8 非 金 属 矿 产 品 1. 木材和木材制品 1. 橡胶和橡胶制品 1. 3 7 3 2 8 2. 0 9 8. 6.7 0. 7 0. 7 1. 9 1. 8 1. 5 1. 7 9 -0. 5 1 3 1 1 2 3 所 3 1. 3 0. 7. 1. 3 1. 1 9 1 2. 7 1. 4 1. 2 1 1 8 0 -0. 1 -0. 2 7. 4. 4 3. 9 9. 5 5 3 皮 革 和 制 品 0. 造 纸 和 印 刷 0. 8 1 8 1 0 5. 1 -0. 1 1 9 1. 9.0 2. 4 1. 5 7 9 8 0. 1. 有 5 -6. 0 1. 8 1 0. 5 8 1. 12 -1 9 1 1. 3 2 9. 2 4. 0. 9 6 运 输 设 备 0. 5 1 2 -3 9.0 5. 2 1. 6 1 0 4 4. 2 1. 3 0 5. 5 4 2. 0. 0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资料 ;见库布 (Kubo,1983)。 6 贸易战略和增长阶段 化 。 制造业部门根据对总产出变化的贡献的上升次序排列 ,在每个表的上 端是主导部门 。 表格列举了土耳其的所有制造业部门 。 对韩国和中国台湾 则省略了那些零散的和不便归类的部门 。 瑏 瑧  有 尽管这些国家 (地区 )在发展战略上经历了重要的变化 ,表 6. 8 仍表明 : 其主导部门仅有很小的变化 。 除了某些例外 ,在所有时间段上领先的五六 个部门都处主导地位 。 韩国的机械业对总产出的贡献 ,先从第6位降至第8 所 位,然后又上升到第1位。中国台湾表现出了相似的格局, 作为日益重要的主导 部门的机械业的作用上升了。土耳其的机械业在次序中实际已从第 1 5位降到 权 第17位。中国台湾的食品加工业的作用下降了, 而服装业的作用则明显地上升 了。土耳其和韩国的那些“ 轻工”部门的相对重要性的变化较小。 虽然在主导部门次序上的变化相对较小 ,但在 3 个国家 (地区 ) ,进口替 版 代和出口扩张的相对作用的变化却很大 。 瑨 图 6. 瑏  9、6. 10 和 6. 11 根据表 6.8,      社 版 出 致 格 9  韩国的进出口变化 图 6. 19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描绘了进口替代和出口扩张的贡献。韩国的次序变动过程十分突出。在纺织、 化工、机械、石油制品、 造纸产品和木材制品上, 进口替代在第一个时间段中是增 长的主要源泉。而出口扩张在后面两个时间段上成为增长的主要源泉。中国台 有 湾在第一个时间段上, 进口替代对于基底金属、 化工、机械、非金属矿产品、服装、 石油制品和运输设备的作用非常大。在后几个时间段中, 出口扩张对所有部门 的作用都很大。但是, 中国台湾的变化没有韩国的变化剧烈。在许多部门, 出口 所 扩张在第一个时间段上是重要的。以致进口替代和出口扩张同时出现。 在土耳其的石油制品 、 基底金属 、机械 、非金属矿产品 、橡胶制品和运输 权 设备方面 ,在最初的一个或两个时间段上存在着大量的进口替代 。 在最后 的时间段上 ,6 个部门中的 4 个具有很大的出口扩张的作用 (但不是机械和      版 社 版 出 致 格 图 6. 10  中国台湾的进出口变化 192 6 贸易战略和增长阶段 有 所 权 版 社 版 出 图 6. 11  土耳其的进出口变化 运输设备 )。 这两方面作用的数字都小于韩国和中国台湾 , 但其发展的顺序 致 是明显的 。 另外有两个部门 (食品加工和皮革制品 )在较早的时间段上出口 扩张的作用显著 。 同发生在韩国和中国台湾的情况相反 ,土耳其的机械部 格 门在那个期间还不 “成熟 ”———就是说 ,在广泛的进口替代的第一个时间段 以后 ,并没有出现任何大量的出口扩张 。 土耳其的出口扩张时间段未能持续 。 这个国家已经历了偏向进口替代 和脱离出口增长的另一个周期 ,之后又出现了 1 977—1978 年的危机 。瑩可  瑏 是,前不久土耳其又转向了更加开放的发展战略 ,而且它现在出口 、尤其是 制造业出口方面的调整相当成功 。 同其他准工业国家 (地区 )相比 ,土耳其 19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的进口为主的发展战略时期是十分漫长的 。 但是这里讨论的结果表明 ,该 国很有可能在 20 世纪 70 年代早期就已实现了战略转变 。 石油危机的出现 和政府对之作出的反应的失误 , 将这一转变拖延达 10 年之久 。 有 5  结论 6. 所 这一章展开了第 2 章 、第 3 章和第 4 章所进行的长期比较 。 我们以更少 权 数的国家 (地区 )作为样本 ,但以更详细的资料作为依据 ,分析了发展战略的 选择 、支持它的政策体制以及在总量及部门水平上的经济实绩之间的相互 依存关系 。 本章将这些国家 ( 地区 )的分析结果同第 3 章模拟的原型经济进 版 行了比较 。 这些分析既着重长期趋势 ,又注意根据其贸易战略分类的短期 时间段 。 关于发展战略的选择 、 支持它的政策体制以及经济实绩之间的相互依存 社 关系的分析 , 不可避免地具有启发的性质 。 对分析提供框架的投入 —产出 模型 ,没有直接地体现政策选择 、 刺激和实绩之间的联系 。 虽然我们探讨的 版 许多关系具有启发性 ,但是建立这些关系的正式模型却不是本章的任务 。 第11 章将以更精确的单个国家模型分析这些政策联系 。 本章使用的多部门方法已经表明 ,实行不同发展战略的国家 (地区 )如 出 何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变化 。 尤为重要的是集中于主导部门和作为增长发动 机的不同需求因素的作用的分析 。 在下一章 ,我们将更集中于产出结构和 发展战略选择如何影响结构变化这一问题 。 致 贸易排序的分析提出了关于技术变化和生产率的问题 。 在韩国 、 中国台 湾和土耳其都曾有过进口替代成为许多制造业部门增长的重要因素的时间 段;尔后出现了作为巨大推动力的出口扩张时期 。 在这一章 ,对我们的样本 格 所得出的结果同下述观点相一致 ,即一个国家在能进入世界市场成功地进 行竞争 、从而转向出口导向型或开放型发展战略之前 ,需要有一个进口替代 和深化投入 —产出关系的时期 。 这一论题将在以后各章讨论 。 194 6 贸易战略和增长阶段 注 释 ① 刘易斯( W.A. Lewis,1 980) 注意到那个时期的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 在贸易上不同寻常的高增长 , 并推测到在他称之为 “ 增长发动机 ” 的方面蕴 有 藏着减速问题 , 并试图加以解决 。 ② 挪威在样本国家( 地区 ) 中是最发达和最开放的 , 在那个时期的贸易份额的 变化很小 。 所 ③ 参见图 6. 2 和图 6.3。 对这一趋势的进一步讨论 , 见钱纳里和泰勒 ( Chenery andTaylor,1968) 和第 3 章 。 ④ 至于以色列 , 由服务业产生的巨大作用部分地反映了大量资本的流入 ; 就挪 权 威而言 , 它反映出海运方面的长期比较优势 。 ⑤ 韩国和中国台湾分别以人均收入 131 美元和 2 03 美元作为时期的开端 。 (见表 6. 1)。 版 ⑥ 在伯格沃蒂 —克鲁格的专门术语中 ,关于出口和进口替代活动的有效汇率 是彼 此 接 近 的 。 参 见 克 鲁 格 ( Krue g r,1 e 978)和 伯 格 沃 蒂 ( Bhagwati, 1978)。 社 ⑦ 例如 ,见伯格沃蒂 (Bhagwati,19 78)关于关税和限额 、等价形式的较好的 论述 。 ⑧ 其激励的形式是 , 可自由议定的免税总额 , 可以等于出口价值 1 5% 的免税 版 许可证 。 ⑨ 关于金融政策和储蓄的关系 , 参见科尔和莱曼( C o lea ndL yman,1 971)和布朗 (Brown,1973)。关于利率改革的修正说明, 参见乔万尼( Giovani,1 n 983)。 ⑩ 分类是依判断而定的 , 并建立在大量比较研究的基础上 。 见利特尔 、 西托夫 出 斯基和斯科特 ( i Lttle,Scit o v skya ndS c ott,1 970) 、伯格斯曼 ( Ber gsma n, 1979)、世界银行 ( 19 81)、巴拉沙和其他人 ( B l aassa,etal.,1982) 、巴拉沙和 合作者 ( Bal ass , ae ta , l. 197 1 )以 及 由 伯 格 沃 蒂 和 克 鲁 格 编 辑 的 NBER 致 丛书 。 瑡 关于项目成果的概括 ,参见伯格沃蒂 (  瑏 Bhagwati,1 978)和克鲁格 ( Krueger, 1978)。 中国台湾的资料取自郭 ( Kuo,19 83) 的最新研究成果 。 格  瑏 瑢 参见伯格沃蒂 (Bhagwat , i1 9 78)和麦金农 ( Mckinnon,1 980)对贸易偏向的 探讨 。 瑣 其他刺激指标已对样本中的某些国家 (地区 )计算过了 。 部门有效保护率 瑏  (ERP) 的计算结果在某些样本中只在个别年份才可能得到 。 参见巴拉沙和 其他人 ( B l aasa,e s c. t ,1982) 、巴拉沙和合作者 ( Balasa,e s tal.,1971) 。 瑏 瑤  以色列由迈克利 (Michaee ly1, 975 )探讨 ,南斯拉夫由泰森 ( Ty so , n1 9 80)探 19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讨,挪威由巴拉沙 ( Ba lasa,1 s 979a)探讨 。 瑥 某些学者一直认为 :  瑏 美国撤销援助的威胁 , 在形成政策转变的过程中是举足 轻重的 。 参见克鲁格 ( Kruee gr,19 80b)论韩国 。 有 瑦 瑏  关于新兴工业的其他分析和从进口替代到出口扩张的顺序 ,参见韦斯特法 尔( s Wetphl,1 a 9 82)和巴拉沙 ( Baa lssa,1979b) 。 瑧 参见第 5 章关于跨国别的部门定义的详细调整 。 在部门定义中仍有不同 。 瑏  所 造纸和印刷在台湾和土耳其被合并起来了 。 纺织和服装在土耳其被合并 , 但皮革及其制品则是个独立的部门 。 皮革制品在韩国和中国台湾则被包括 在服装业中 。 库布和鲁宾逊 ( KuboandRobinson,1984)也对特殊部门的增 权 长原因进行了探讨 。 瑨 参见钱纳里 (  瑏 Ch enery,1 980) ,他使用了同一资料 , 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 细探讨 。 瑩 参见德维斯和鲁宾逊 (  瑏 Robn ison,19 82)和塞拉森 ( Cl eas u n,1983)关于这一 版 时期的分析 。 社 版 出 致 格 196 有 相互依赖与产业结构 所 库布 杰米·德梅洛 谢尔曼·鲁宾逊 摩西·赛尔奎因 权 版    第 6 章研究的重点是整个经济的增长 、各部门的作用以 社 及作为增长动力的需求因素 。 主要依据总量资料 ,我们确定 了几种增长模式以及相关的政策体系 ,它们可以用来概括我 版 们 9 个样本国家 (地区 )发展过程中 ,具有特色的各个分时期 或者说时间段的特征 。 这一章 ,我们从一个不同的角度考察 这些国家的发展经验 ,我们强调的是部门结构以及结构转变 出 的决定因素 。 “结构转变 ”是一个常用的经济学术语 ,但是 ,要对它进行 限定却很困难 。 ① 在缺乏正式模型的条件下 , 我们把结构转变 致 定义为各种经济总量结构的变化 ,这是很方便的 。 然而 ,在谈 到结构转变的原因或者说因素时 ,人们必须考虑到某种经济 模型 , 这个模型要说明基本的稳定关系 — —即使只是用不精 格 — 确的语言 。 我们可以使用投入 —产出模型 ,因而可以更为精 确地测算结构变化 ,虽然模型的范围也限制了我们所能覆盖 的结构转变的方面 。 在静态模型中 , 假设投入 —产出系数是既定的 ,最终需求 的各个组成部分 — ——消费 、投资 、进口和出口 ———的水平及部 19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门构成也是既定的 。 那么 ,这个模型决定总产出的水平和部门结构 。 这种 处理意味着 : 这种外生因素的结构变化是经济结构变化的因素或原因 ,因 而,我们将研究总产出部门结构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由需求 、贸易和生产技 有 术的变化所导致的 。 我们研究的重点是结构参数的作用 ,如投入 —产出系 数、进口系数和贸易结构 , 最终需求结构等 。② 结构转变的主要特征之一 ,是制造业生产的相对重要性迅速提高 ,这是 所 和初级产品生产的相对重要性下降相伴而行的 。 这一章涉及这一转变的各 个方面 。 首先 ,我们对样本国家大致 20 年的结构转变进行某种概括性的测 权 量,并且说明能够揭示它们增长经验特征的长期规律性 。 然后 ,我们将这些 规律性原因归结为 3 种不同的结构关系的变化 ,它们是需求结构 、中间投入 技术以及贸易的规模和结构 。 为了检验这些结构转变和发展战略选择之间 版 的关系 ,我们也将借鉴第 6 章讨论的各个基准时期的资料 。 社 1  结构转变的总体测量 7. 版 第3 章揭示了典型发展中国家长期结构转变的性质 , 并且把这个过程分 成一系列阶段或分时期 。 这一节 ,我们考察样本国家 (地区 )的工业化时期 和几个相伴而来的结构转变 。 出 工业化 根据第 3 章所用的模型 ,结构转变的工业化阶段的典型特征 ,是制造业 致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从 1 9% 增加到 36% ,这同人均收入自 2 80 美元到 21 00 美元这一增长相联系 。 在模型里 ,我们假定这一过程需要 5 0 年 ,此 时, 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约 6. 格 2% 的速度增长 (或人均收入递增 3. 9% ) 。这 些数字意味着在整个时期中 ,制造业的份额每 1 2 个百分点 0 年平均增加 3. (即所谓 “ 工业化率 ”)。 与目前的工业国家在1 9世纪时的增长记录比较而言, 上述的增长率也只 是中等水平。然而, 历史成就具有相当大的差异。 库兹涅茨 ( Kuz nets,196 6, tab le3.1)估算了这些国家的工业化率, 其变动范围自每1 0年增加1个百分点 198 7 相互依赖与产业结构 至增加6个百分点, 加拿大和意大利处于下端, 瑞典和美国则处在上端。 图7.1 给出1953—1973 年多数准工业国家 ( 地区 ) ③10 年工业化率的可 比数据 ( 即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 1 0 年变化情况 ) 。 虽然这种差异 有 很大 ,但是 ,很多准工业国家 ( 地区 )都取得了每1 0 年3 个百分点以上的工业 化率 。 韩国和中国台湾令人瞩目地突出 ,它们都在 2 0 年中大致使国内生产 总值中制造业的份额增加了两倍 (韩国从 7. 6% 增加到 2 5% ,中国台湾从 所 4. 1 4% 增加到 3 4. 2% ) 7. 。④ 权 版 社 版 出 1  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变化 , 图 7. 准工业国家 (地区 ), 1953—1973年 比较小的样本里的国家囊括了图 7. 1 的整个观测范围 ,其中 ,挪威和南 致 斯拉夫在下端 ,韩国和中国台湾在上端 。 一般说来 ,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 的初始份额和工业化率之间存在着微弱的逆向关系 。1 953 年 ,挪威和南斯 拉夫已经大致接近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自然限制 ,而在韩国 、中国 格 台湾和土耳其 ,大规模的工业增长时期则刚则开始 。 ⑤ 这些实例揭示了不同时间段结构转变过程中的有趣差异 。 图 7. 2 描绘 了关于初始份额的投入 —产出数据 ,也描绘了总产出 (而不是在图 7. 1 中的 附加价值 )中制造业份额的 10 年变化率 。 只有几个时期的数据得到了描 绘,在这些时期中 ,出口扩张或进口替代是需求增长的重要原因 , ⑥ 这些时 19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期有时不只是包括第6 章所确定的一个时间段 。 在所描绘的13 个时期中 , 8 5 个是进口替代时期 。 个属于出口扩张时期 , 有 所 权 版 注:EE 表示出口扩张  IS表示进口替代 。 资料来源 : 各时间段的定义见表 6. EE 或 I 7。 当邻近时间段是同样类型 ( S)时 , 社 这些时期不只包括一个时间段 。 有关所占份额的数据是库布的著作 ( Kub , o1 983) 提供的 。 2  总产出中制造业份额的变化 图 7. 版 一般说来 , 出口扩张时间段以一个较高的制造业份额基础为始点 ,在初 始阶段 , 制造业在总产出中的份额不足 3 0% 的只有以色列和土耳其 。⑦ 出口 出 扩张时间段似乎也显示出高工业化率 。 对于那些自进口替代向出口扩张过 渡顺序鲜明的国家或地区 ( 韩国 、中国台湾和土耳其 )来说 ,工业化率在后一 阶段大大加速了 , 因此 ,出口扩张对工业化的作用似乎要大于进口替代的作 致 用 。 然而 ,出口扩张时间段起始于较高制造业初始份额这一事实表明 :一个 国家在它能够通过出口扩大制造业部门之前 ,也许必须发展国内的工业基 格 础 。( 这一点在第 6 章已讨论 ,在以后各章还会涉及 。 ) 中间需求和贸易 除了单纯的制造业在产出中的份额增加之外 , 工业化还包括其他一些相 伴的结构转变 。 表 7.1 提供了整个时期样本国家结构转变方面的一些概括 性测量值 。 200 表 7. 1  样本国家 ( 地区 ) 制造业部门结构变化的总体测量 (每一个总量的部门份额的年均百分比变化a) 总产出的年均 制造业产出同 中间需求和总 产出结构 进口结构 出口结构 产出增长 格 总产出的比率b 产出的比率b 变化c 变化c 变化c 中国台湾 1 2.0 中国台湾 1 致 5.7 中国台湾 1 0.0 中国台湾 3. 8 日本 4. 0 中国台湾 7. 3 日本 1 4 1. 韩国 1 3 5. 韩国 6.1 南斯拉夫 3. 7 以色列 4.0 2 韩国 6. 韩国 1 2 1. 南斯拉夫 1 2. 出 5 哥伦比亚 4. 4 日本 3. 5 9 韩国 3. 土耳其 5.9 以色列 9. 9 2 日本 8. 版 以色列 4. 2 土耳其 3.3 土耳其 3.4 7 日本 5. 南斯拉夫 8. 7 以色列 8.1 日本 4.2 韩国 3. 2 中国台湾 2. 6 南斯拉夫 3. 6 哥伦比亚 8. 4 土耳其 6.3 南斯拉夫 3. 社 1 以色列 1.6 南斯拉夫 2. 3 以色列 3.3 土耳其 6. 6 哥伦比亚 5. 6 墨西哥 2. 8 哥伦比亚 1. 版 2 哥伦比亚 2. 3 墨西哥 2.4 墨西哥 6. 5 墨西哥 3.7 土耳其 2. 0 挪威 1. 1 4 挪威 1. 5 挪威 1. 挪威 5.7 8 挪威 0. 挪威 1.4 墨西哥 1.0 权 墨西哥 0.6 哥伦比亚 1. 2 a.图 6.    注 : 5 给出每一个国家 ( 地区 )的数据 。 所 b.10 年变化率 。 c.被计算为 犡 = [ 犻犇犡犻( 1)-犇犡犻( 0) 1 2]/2;犇犡犻 = 犡犻/[ ( 2) 犡犻 ]1/ 有2。 测量单位是第 5 章对制造业部门确定的工业 ∑ ∑ 化率的多部门概括 。 它测量以百分点表示的初始年和终止年数据之间的欧几里德距离 。 所有的比率均在 1 4 个部门的水平 上,以每 1 0 年的百分比为单位进行计算 。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资料 ; 参阅库布 ( Kubo,1983)。 7 相互依赖与产业结构 20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1中,    表 7. 在所测量的各种结构转变类型之间 ,存在着一种显著的相关 关系 。 如上面所注意到的 , 增长较快的国家倾向于有较快的结构转变率 ,它 们的中间投入需求也会增长得更为迅速 ,这便是其投入 —产出矩阵的 “深化 有 过程 ”。⑧ 这些动态转变反映技术和需求结构的变化 。 哥伦比亚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例外, 虽然它的产出增长( 第6位) 和工业化 率(第7位) 排在相对低的位置上, 但是它的中间需求的增长率很高。这一时期, 所 哥伦比亚以总产出中极低的制造业初始份额为起点, 推行了进口替代政策, 正如 这些结果所证实的, 这一政策导致其投入—产出结构的明显深化。 ⑨ 日本的产出 权 增长率很高, 但是, 在工业化率和投入—产出深化上, 却排在较低的位置上。日 本的结构转变早在1 955年以前就开始了, 在所有样本国家中, 它的制造业初始 份额最高( 参见图7. 2) 。因此,观测到它的结构转变率较低也不足为奇。 版 表7.1 的最后 3 列提供产出 、进口和出口结构变化的度量 ,这些度量在 各个国家 ( 地区 )之间是可比的 。 看来 , 在战后这一时期 ,国际贸易确确实实 承担了这样一个功能 , 那就是 ,理论上提出的允许将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分 社 离开来的功能 。 ⑩ 对于样本中的大多数国家( 地区)来说,进出口结构的变化大 于产出结构的变化。( 在出口方面南斯拉夫除外, 在进口方面, 墨西哥、 中国台 版 湾和南斯拉夫除外。 )而且一般来说, 与进口结构变化相比, 出口结构变化来得 容易, 只是哥伦比亚和以色列的进口结构变化率比出口结构变化率高 。 到目前为止 , 这一章以及前面各章的分析表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 出 各准工业国家 ( 地区 ) 的工业化已经经历了许多不同的过程 。 结构转变不仅 仅反映在制造业份额的变化之中 ,而且反映在投入 —产出技术 、需求和贸易 的变化之中 。 这种相关过程的分析 , 需要从多部门的角度入手 。 致 平衡增长的部门偏差 考察产出结构变化的原因 , 方便的做法是测量部门产出变化同平衡增长 格 假设条件下( 即所有部门以同样的平均比率增长 )可能存在的部门产出变化 之间的偏差 。 为此 , 我们利用了第 5 章介绍的分解方程 [方程 ( 5.13)],这一 方程用平衡增长条件下可能存在的假设值同终止年的实物平衡进行比较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这种表达式中 ,就像在第 6 章中一样 ,我们对所有的需求 类型都采用了同样的国内供给比率 。 为了保持可比性 ,在描述 9 个国家 (地 202 7 相互依赖与产业结构 区) 的表格中 , 我们已经使用了这个公式 。 为了对资料可得的各个样本做某 种比较 , 我们也利用了第 5 章描述的更为细致的分解方法 。 在这个公式中, 偏差(δ)替代了增量(Δ),但事实上, 表示系数( Δ狌 和 Δ犃)变 ∧ 有 化的这两个概念几乎是一样的。在偏差方程中, 已知偏差小于增量, 那么进口替 代(犐犛) 和投入—产出系数( 犐犗)用语的相对重要性更大。只有非比例需求增长 才对产出结构发生作用, 而结构系数的变化却直接影响结构变化。 所 表7. 2 表示在 3 部门层次上对整个时期内平衡增长部门偏差的因素分 2 陈述的对于平衡增长的这些偏差 , 解 。 表 7. 再一次表明制造业份额的显著 权 增加 。 在每一个例子中 , 制造业产出增长的程度 ,均超过平衡增长所隐含的 增长程度 , 这代表了结构变化的主要部分 。 瑡 同样 ,  瑏 在每一个例子中 ,初级产 品生产部门的产出偏差是反向的 。 看来恩格尔定律在同其他力量一起发生 版 作用 ; 在每一种经济中 , 扩张的国内需求对初级产品生产部门的作用都是消 极的 。 在这个样本中 ,不存在任何外贸的抵消作用 。 只有哥伦比亚的出口 扩张确实对初级产品生产部门的非比例增长起了显著作用 ,而且这个作用 社 也不足以抵消国内需求的反向作用 。 表 7.2  平衡增长的部门偏差 版 (总产出中的百分比变化 ) 国家 ( 地区 ) 产出 产出a 国内需 出口 进口 投入产 和部门 增长 偏差 求扩张 扩张 替代 出系数 率 (δ犡) (犇犇) ( 犈犈) (犛) 变化 ( 犐犗) 出 犐 哥伦比亚 ( 1953—1970年)    初级产品 4. 5 -3.7 -7.9  3. 8  0. 3 1  0.    制 造 业 1 1 8. 1 1. 6. 4 1. 4 8 7. 6 5. 致    服 务 业 5 1. 5. 9 -0.8 1. 2 4 0. 0 1. 墨西哥 (1950—1975年)    初级产品 3 -5. 4. 8 -2.3 -2. 6 2 -0. 7 -0.    制 造 业 7 1 7. 1 3. 0. 5 -0. 2 3 4. 5 2. 格    服 务 业 4 1. 6. 0 0. 5 -0. 5 6 0. 5 0. 土耳其 (1953—1973年)    初级产品 5 -1 2. 1 -1 8. 1. 5 1 -2. 2 0. 7 -4.    制 造 业 1 1 8. 2 4. 7. 6 4. 5 4 2. 8 5.    服 务 业 7 9. 6. 0 3. 6 2. 1 2 0. 1 3. 南斯拉夫 ( 1962—1972年)    初级产品 6 -1 2. 7 -1 7. 0. 3 8 1. 9 -3. 4 -5.    制 造 业 1 1 2 2. 1 1 1. 6 3. 1 9 0. -1 1 0. 8 6. 20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续表 国家 (地区 ) 产出 产出a 国内需 出口 进口 投入产 和部门 增长 偏差 求扩张 扩张 替代 出系数 有 率 ( δ犡) ( 犇犇) ( 犈犈) ( 犐犛) 变化 ( 犐犗)    服务业 8. 6  4. 8   4. 5  1. 4 -1. 5  0. 3 日本 (1914—1935年)    初级产品 9 -1 1. 0. 8 -9. 9 1. 1 -3. 2 1. 2 所    制 造业 服务业 5. 5 2 6 1 3. 6 1 3. 0. 6 2. 5 -3. 1    2 1 4. 3. 1 6. 1 6. 4 -0. 3 0. 9 日本 (1955—1970年)    初级产品 2 -7. 2. 6 -3. 2 -0. 2 -1. 9 -2. 4 权    制 造业 服务业 1 3 1 3. 2. 6 5. 0 2. 8 -1. 2 5. 9    11. 4 1. 0 -1. 0 1. 2 -1. 0 1. 7 韩国 (1955—1973年)    初级产品 7 -1 5. 1. 3 -7. 7 1. 8 -2. 3 -3. 1 版    制 造业 服务业 1 8 2 5. 7. 5 4. 7 2 1. 1 1. 4 0. 2    10. 3 4. 6 0. 9 4. 3 0. 2 -0. 7 中国台湾    初级产品 1 -7. 7. 6 -4. 2 1. 5 -2. 7 -2. 2    制 造业 1 2 2 6. 8. 2 0. 7 2 1 3. 0. 5 3. 9 社    服务业 9. 7 -2.0 -4. 5 3. 5 0. 1 -1. 2 以色列    初级产品 4 -4. 6. 0 -4. 8 1. 8 -0. 4 -0. 5    制 造业 1 5 1 2. 5. 4 7. 0 1 4 -1 3. 8 6. 1. 8 版    服务业 9. 2 -1 2 -1 2. 2 5. 5. 0 -3. 5 1. 5 挪威 (1953—1969年)    初级产品 5 -4. 2. 7 -3. 1 0. 0 -2. 0 0. 4    制 造业 2 7. 5. 8 -1. 6 1 6 -9. 2. 2 6. 0 出    服 务 业 8 6. 4. 2 -0. 8 9. 3 -3. 1 0. 8    注 :第一列表示部门总产出的年均增长率 。 部门产出偏差和增长因素贡献被表 示为每个国家 ( 地区 )特定时期内所有部门的总产出变化的百分比 。 对于每个部门 来说 ,第二列是第三列到第六列的汇总 。 这些计算是在 2 2—24 个部门水平上进行 致 的,结果归总为 3 部门 。 参见第 5 章关于方法论的讨论 。 a.通过一个国家总产出的总变化把它进行分类 , 换算为各个国家 (地区 )和各个 时期的可比资料 。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资料 ;参阅库布 ( Kubo,1983)。 格 对于许多国家 ( 地区 )———以色列 、战前日本 、韩国 、中国台湾 、南斯拉夫 和挪威 — ——来说 ,在整个时期内 , 出口扩张占制造业非比例增长的 5 0% 甚至 更多 。瑢 在前 3 个国家或地区 (  瑏 战前日本 、韩国和中国台湾 ) ,出口的作用胜过 所有其他需求因素 , 它们提供了出口导向结构变化的清晰例证 。 后3 个国家 (以色列 、 挪威和南斯拉夫 ) ,出口扩张的巨大积极作用大部分为进口替代的 204 7 相互依赖与产业结构 巨大消极作用所抵消 。 这些国家推行了贸易自由化战略 ,其制成品的进出 口都有所增长 , 而且在这一总体水平上 ,贸易对部门结构没有纯粹的影响 。  瑏 瑣 在哥伦比亚和墨西哥 , 进口替代在结构变化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 土耳其 有 也应包括在这一类中 ,因为 ,在大部分时期 ( 1958—1968 年 )中 ,它的进口替 代都支配着所有其他需求因素 (占相对于平衡增长的制造业产出偏差的 30% —40% )。 如果把出口扩张的短时间段 (1968—1973年) 平均进来 ,则进 所 口替代的作用就会被抹煞 。 下面 , 我们将单独考察这些时间段 。 在所有例子中 , 除了战前日本和韩国之外 ,投入 —产出系数的变化对制 权 造业的结构转变都有显著的影响 , 瑤 这种影响在进口替代国家中要大一些 , 瑏  在这些国家中 , 它占制造业份额非比例增长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 这个 事实反映了新技术的引进 , 这使中间投入得到更多的利用 ,而且不管贸易的 版 作用如何 , 引进新技术似乎对工业化都是必要的 。 然而 ,如我们下面所要讨 论的一样 , 贸易战略的选择可以影响这一中间投入深化的时间确定 。 图 7. 4 将制造业部门分为两个分部门 ,即重工业 (包括中间产 3 和图 7. 社      版 出 致 格 3  样本国家 ( 图 7. 地区 )重工业产出对平衡增长的偏差 20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有 所 权 版 社 4  样本国家 ( 图 7. 地区 )轻工业产出对平衡增长的偏差 版 品和机械 )和轻工业 (包括食品加工和消费品 ),而且提供了每一时间段的 资料 (参见第3 章所用的总体规定 )。 在大多数国家 (地区 )中 ,重工业对非 出 比例增长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加 。 在它们各自的战后恢复期中 ,每 一个国家 (地区 )都有一个重工业作用很大的时间段 ,紧接着是在一个重 工业作用急剧下降的时间段中 ,重工业再次引导非比例增长 。 在哥伦比 致 亚 ,重工业的作用在有资料的两个时间段内急剧下降 。 相反 ,以色列和挪 威都较之样本中其他国家更为发达 ,它们的重工业的作用倒没有显示出什 么变化 。 格 各国 (地区 )轻工业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差异 。 在那些大而较为封闭的国 家( 日本 、墨西哥和土耳其 )中,轻工业不是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 在出口导 向国家或地区 (韩国和中国台湾 )中 ,轻工业的作用要大得多 。 在中国台湾 的早期 , 轻工业 (尤其是食品加工 )增长得十分迅速 。 随后迎来了向重工业 转移的时期 , 继之 ,是一个新的短时期 ( 1966—1971年),这时 ,轻工业和重工 206 7 相互依赖与产业结构 业都成为结构转变的主导因素 。 在韩国 ,轻工业和重工业对非比例增长的 影响基本同步 。 韩国和中国台湾与其余样本明显不同 。 它们的产出偏差量较大 ,而 有 轻工业在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也重要得多 (占制造业非比例增长的一半 左右 )。 这些差异同这两个国家 (地区 )所采取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巨 大作用相关 ,它们代表第 4 章讨论的典型制造业小国 (地区 )类型的极端 所 例子 。 图7.5 根据需求类别列出了大多数国家 ( 地区 ) 和时间段内轻 、 重工业产 权 出偏差的分解因素 。 这些数据以国民经济总偏差的百分比表示 ,因此 ,各种 需求对每一个分部门的贡献之和 , 等于图 7.3 和图 7. 4 给出的贡献 。 首先观察哥伦比亚 、 墨西哥和土耳其 。 我们注意到 :显著的出口扩张发 版 生在轻工业 , 相反 ,在大多数时间段中 ,进口替代在重工业中更为重要 。 土 耳其在出口导向增长的短时期 ( 1968—1973 年 )内 ,出口对轻工业非比例增 长的贡献急剧增加 ,但大部分为国内需求扩张的贡献的下降所抵消 。 出口 社 景气意味着商品从国内市场转移到国外市场 ,对产出中轻工业的总份额并 没有什么影响 。 瑏  瑥 版 相反 ,在韩国和中国台湾 ,出口扩张时间段也由轻工业引导 ,但没有受 到任何国内需求扩张减少的抵消 。 结果是 ,轻工业的份额显著地增加了 ,如 图7. 4 所示 , 3 和图 7. 这两个图是关于这两个国家 (地区 )和样本中其他国家 出 差异的观测 。 在出口扩张对重工业结构产生日益增加的重大贡献上 ,韩国 和中国台湾同墨西哥 、 哥伦比亚和土耳其也不同 。 在这一方面 ,它们都同南 斯拉夫和日本很相似 。 致 进口替代的作用在各个样本国家中很不一致 。 那些较为先进的国 家— ——南斯拉夫 、 日本 ,以色列和挪威 ,进口替代对制造业两个分部门结构 变化的贡献都很小 ,甚至起负作用 。 样本中其他国家 ,早期进口替代对两 格 个分部门都很重要 ,但是往后 ,其重要性就慢慢下降 (哥伦比亚的重工业 除外 )。 到整个时期快要结束的时候 ,看来 ,这些国家都已经利用了所有 的 “简便的 ”进口替代机会 。 将来 ,这一因素对结构转变的贡献很可能会 更小 。 20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有 所 权 版 社 版 出 致 格 5  样本国家 ( 图 7. 地区 )重工业和轻工业产出对平衡增长的偏差 208 7 相互依赖与产业结构 投入 —产出系数变化的作用在各个国家和不同时间段不一样 。 几乎所 有国家和分部门 , 都存在投入 —产出系数变化对结构变化发生重大影响的 时间段 。 然而 ,从总体水平来看 ,这一偏差因素和其他偏差因素之间 ,看来 有 不存在什么系统联系 。 如同我们以前讨论的 ( 第3 章和第6 章 )一样 ,中间投 入技术变化的规则性是和经济发展一致的 ,但是这些变化的根源在于国民 经济日益增加的相互依赖性 , 而且这些变化是影响全局的 。 下一节 ,我们将 所 对中间投入技术的这些变化作系统的探索 。 权 2  产业间联系和生产的复杂性 7. 版 这一节我们考察观测所揭示的总产出中专门用于中间使用的份额显著 增加的现象 , 这种现象是与增长相伴随的结构转变的一个组成部分 。 首先 , 我们在部门层次上研究产出增长和中间使用率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并且 社 把产出结构差异对中间投入使用率的影响分离出来 。 其次 ,我们检验观测 到的中间投入使用的增长怎样和投入 —产出系数的变化相联系 。 赫希曼首 版 先研究了这种产业间联系增加的现象 ( Hi rshma c n,1958),他集中研究了前 向联系和后向联系 , 以便确定那些关键部门 。 根据他的 “非平衡增长 ”观点 , 这些部门能够将特定部门的初始增长冲动扩散到整个经济中 。 我们确定了 出 产业联系的测量方法 , 从而用以比较 9 个样本国家 ( 地区 )的产业联系 。 中间投入使用 、 增长和产出结构 致 在第 3 章对多国模型模拟的讨论中 ,我们注意到 :在整个结构转变时期 (约5 0年) ,中间使用在国内总需求中的均衡份额从大约 3 3% 增加到 45% 。 中间使用率的典型变化在 5 0 年内大致是 1 2 个百分点 ;这表明这个比率每 格 1 4 个百分点的变化 。 从表 7. 0 年有 2. 1(第三列 )中 ,我们可以看到 ,除挪威 和土耳其外 , 所有样本国家 (地区 )都取得了比这个变化率更快的变化 。 3中, 在图 3. 根据两条标准 ———发展水平和贸易的作用 ,整个样本被分 成若干国家 (地区 )组 。 哥伦比亚 、墨西哥和土耳其 — ——贸易份额较低的大 国— ——以较低的初始中间使用率为始点 , 到整个时期结束还没有能够赶上其 20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他国家 。 哥伦比亚在这 3 个国家中最为开放 ,它的中间使用率的变化也最 大 。 韩国和中国台湾都经历了中间使用率的急剧变化 ,而且 ,到期末 ,它们 之间在经济结构上很相像 ,并且和日本也很相像 。 以色列和挪威都是小而 有 开放的国家 , 开始就比较发达 , 结束时相互也很接近 。 挪威的中间使用率开 始时高于以色列 , 其变化在所有样本国家中也最小 。 在部门层次上 , 产出增长和中间使用率的变化率之间也存在着正向联 所 系 。有关 1 0 个国家或地区 ( 把战前日本列为单独一项 ) 3 个部门 (消费品 、生 产品和机械 ) 和共计 30 个观测值的一组数据 ,给出了这种关系的下列回归 权 方程 : 犌犠 = -0. 024-0. 485犌狓 ,犚2 =0. 765 ( 5) ( -3. 5) 9. 版 式中 ,犌犠 是部门中间使用率的年增长率 , 犌狓 是部门产出增长率 ,括号内的 数字表示狋比率 。 瑦 瑏  一般说来 , 生产品和机械的增长率快于消费品的增长率 ,而且 ,它们在 社 中间投入中的使用也扩展得更快 。 中国台湾是一个例外 ,在那里 ,消费品增 长得更快 , 但是 ,回归方程表示的关系依然存在 。 此外 ,在中国台湾 ,消费品 版 的中间需求也比生产品的中间需求增长得快 ,这是中国台湾的出口结构造 成的 , 也是纺织品 (中间产品 )同服装一样包括在消费品部门的结果 。 这个 结果再次肯定了中间需求作为增长和结构转变因素的重要性 。 出 中间使用率取决于投入 —产出系数矩阵的密度和生产结构 。 为了把这 些因素的作用区分开来 , 我们建立了两个标准的产出向量 ,用以反映各类国 家( 地区 ) 产出结构的主要差异 :一个外向型向量 (中国台湾 1 971 年和韩国 致 1970 年的平均数 ) ,一个内向型向量 (墨西哥 1 960 年和土耳其 1 963 年的平 均数 ) 。 根据第 3 章的分类 , 第一个向量符合制成品出口导向的小国 (地区 ) 格 ( SM) 类型 , 第二个向量则符合大国 ( L)类型 。 它们生产结构的主要差异在 于: 第一类拥有较大的制造业份额 , 而第二类拥有较大的初级产品和服务业 的份额 。 这两个标准向量同每一个分时期中各个国家的投入 —产出系数矩 阵相乘 , 便引出了仅仅依赖中间投入技术变化的中间需求的变化 。 第3 章的 多国模型中已经讨论了类似的分解方法 。 这种分析将展现出这样一些结果 : 第一 , 在每种情况下 , SM 产出结构都 210 7 相互依赖与产业结构 产生出比 L产出结构更大的中间投入需求 ,因为制造业需要的中间需求要 高得多 。 第二 , 在每一种情况下 , 初始年的实际中间使用率都更接近于 L 类 型的产出向量所产生的中间使用率 ,而终止年的实际中间使用率都更接近 有 于 SM 类型的产出向量所产生的中间使用率 。 一段时间之后 , 所有的国家都 变得工业化了 , 即自初级产品生产转向工业生产 。 第三 ,在大多数情况下 , 中间使用率的变化 , 有一大半可以由投入 —产出系数的变化来解释 ;其余的 所 可以由产出结构的变化来解释 。 第四 ,各个样本国家 (地区 )的投入 —产出 关系具有明显的差异 。 运用标准产出向量可以看出 ,韩国 、中国台湾 、日本 权 和以色列的中间使用率持续高于土耳其 、哥伦比亚和墨西哥 ,前者的中间使 用率在 4 3% —50% 之间变动 ,而后者的中间使用率则在 3 1% —38% 之间变 动( 如表 3.9 所示 )。 版 产业联系的测量方法 文献中已经提出了产业联系的各种测量方法 。 瑧 如果像赫希曼 ( 瑏  r Hi 社 s chman,1 958)所建议的把重点放在主要部门上 ,那么注意力将从相互依赖 增加的全部现象移开 ,或者从不同国家所有时期中通常观察到的产业联系 版 的深度上挪开 。 瑨 为了集中研究整体特征 ,  瑏 并且在国家之间进行比较 , 我们提 出了测量整个系统的产业联系的方法 。 我们采用的这种方法建立在里昂惕 夫逆矩阵的基础上 。 瑩 总体联系的量度 犔 被定义为  瑏 出 犔 =∑∑狉犻犼犳犻 -1 式中 ,狉犻犼是里昂惕夫逆矩阵 ( 犳犻 是标准化的最终需求向量 -1 的元素 , 犐- 犃 ) 致 (由总和为 1 的各份额组成 ) 的元素 。 里昂惕夫逆矩阵的每一列 , 表示为最终需求提供 1 单位的部门产出所直 接或间接需要的商品量 。犔 的第一项是各列之和的加权总和 , 以最终需求结 格 构为权数 。 因此它表明一个国家提供 1 单位最终总需求所直接或间接需要 的产品总值 。犔 量度被定义为这一项减去 1, 它是在一定结构下生产 1 单位 最终总需求所需要的中间产品价值 。 一般说来 ,投入 —产出矩阵越稠密 , 犔 的值就越大 。 瑐  瑠 这种量度对最终需求结构是敏感的 。 为了在样本国家之间进行比较 , 我 21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们运用了一个关于准工业国家的标准的或平均的最终需求向量 ,这个向量 是从第 3 章描述的多国模型中得出的 。 瑡 用这种方法 ,  瑐 比较将集中在不同国 家的投入 —产出结构上 , 而它们的最终需求结构将保持不变 。 有 计算总的联系度有两种方法 。 第一种方法是使用一个包括进口中间产 品的投入 —产出矩阵 , 以便把所有的中间投入都包括在整个联系的测量中 。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一个不包括进口的投入 —产出矩阵 ,即国内矩阵 ,以便仅 所 仅包括来自国内产业的那种产业的联系 。 这两种计量方法的差异 ,反映进 口中间产品在生产中的作用 。 权 各国产业联系的比较 表 7.3 给出了 9 个国家 (地区 )的两种联系尺度 — ——总体联系尺度和国 版 内联系尺度 — ——的计算结果 。 样本形成两个不同的国家 ( 地区 )组 。 一方面 , 南斯拉夫 、 日本 、韩国 、中国台湾 、以色列和挪威一直拥有高于 7 5 的总体联 系值 (即为了提供价值1 00 美元的标准结构的最终需求产品 , 需要价值7 5美 社 元的中间投入来维持必要的总生产 ) 。 另一方面 ,哥伦比亚 、墨西哥和土耳 其在所有年份中的总体联系值都少于 7 5。 这一时期 ,挪威的总体联系值有 版 所增加 ,从而和两个组都有部分的一致 。 第一组总体联系度的平均数值大 约是 90,第二组的平均值却只有 6 0。 因此 ,对于同样的最终需求 ,第一组比 第二组需要大致多 5 0% 的中间投入 , 这是一个显著的差异 。 出 3  样本国家 ( 表 7. 地区 )具有标准结构的单位最终需求的产业联系 国家 (地区 ) 年份 总体联系 (% ) 国内联系 (%) 致 哥伦比亚 1953 5 0 0. 3 2 7. 1966 65. 4 5 3 2. 1970 69. 0 5 9 3. 墨西哥 格 1950 54. 3 4 5 0. 1960 68. 9 5 3 1. 1970 63. 9 5 0 2. 1975 69. 5 5 2 4. 土耳其 1963 5 1 2. 4 4 6. 1968 56. 7 5 5 1. 1973 59. 6 5 8 2. 212 7 相互依赖与产业结构 续表 国家 (地区 ) 年份 总体联系 ( %)国内联系 (%) 有 南斯拉夫 1962 8 2 2. 6 9 7. 1966 79. 5 6 9 1. 1972 87. 3 5 4 9. 日 本 1955 8 9 9. 8 8 1. 所 1960 94. 5 8 7 2. 1965 74. 6 8 4 2. 1970 10 3 6. 8 7 8. 韩 国 1963 8 9 9. 6 9 0. 权 1970 89. 8 5 7 8. 1973 92. 8 5 6 4. 中国台湾 1956 7 5 6. 4 6 2. 1961 85. 9 5 0 5. 版 1966 92. 9 5 7 5. 1971 93. 7 5 2 5. 以色列 1958 8 7 3. 5 8 3. 1965 78. 6 5 5 0. 社 1972 10 5 1. 4 1 8. 挪 威 1953 6 7 6. 4 8 0. 1961 77. 9 4 8 7. 1969 87. 2 4 6 7. 版    注 :参见文中关于联系尺度的解释 。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资料 ;参见库布 ( Kubo,1983)。 出 对于所有国家来说 ,随着时间的流逝 ,总体联系都在有规律地增加 ,这 和前面展示的结果一致 ,也和关于发展过程的传统观点一致 。 中间投入使 用日益增加和经济系统日趋复杂相关联 ,而后者是以发达经济中所盛行的 致 较迂回的生产模式为特征的 。 第一组国家 (地区 )的总体联系迅速增长 ,到 期末 ,已接近日本的水平 。  瑐 瑢 表 7.3 的第二列表明国内联系的测度 ,并为韩国 、中国台湾和以色列与 格 哥伦比亚 、 墨西哥和土耳其之间区别的原因提供了分析线索 。 如果我们把 注意力限定在国内联系上 , 那么 , 这两组看起来很相似 。 国内联系指标对两 个组来说大致都是 5 0,它随时间的变化也远不如总体联系明显 。 此外 , 国内 联系上两个组的差异比在总体联系上的差异小得多 , 第一组平均为 5 5,第 3. 二组平均为 4 2。 为了解释这些现象 , 9. 我们必须考察贸易战略的差异 。 21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4 给出了关于贸易规模和结构的数据 。 在韩国和中国台湾 , 表 7. 出口收 入的迅速增加导致了进口的同样迅速的增加 ,进口大部分由中间产品和资      有 4  样本国家 ( 表 7. 地区 )贸易的规模和结构 国家 ( 地区 ) 年份 中出口百分比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在总进口中的份额 ( %)b a 中进口百分比a 资本品 中间产品 所 哥伦比亚 1 955 1 2. 4 14. 3 ( 4 8) ( 3. 3 9) 3. 1966 1 1 2. 15. 1 2 9 8. 3 8 2. 1970 1 2 4. 15. 8 3 7 5. 3 4 3. 权 墨西哥 1 950 1 1 4. 13. 9 4 6 4. 2 2 7. 1960 1 3 1. 12. 8 5 9 0. 2 5 6. 1970 1 8. 10. 1 5 9 4. 2 5 1. 1975 7 7. 10. 9 5 7 5. 2 9 1. 版 土耳其 1 963 5 5. 10. 3 3 8 8. 2 2 7. 1968 3 5. 7. 5 3 1 9. 3 2 6. 1973 6 7. 10. 0 3 6 5. 4 2 3. 南斯拉夫 1 962 1 0 6. 17. 1 4 3 8. 2 0 0. 社 1966 1 5 9. 20. 5 3 4 9. 2 5 5. 1972 2 0 2. 24. 1 3 7 6. 3 1 0. 日 本 1 955 1 7 0. 10. 1 6 8. 1 7 2. 1960 1 1 1. 10. 6 9 8. 2 5 4. 版 1965 1 8 0. 9. 3 5 8. 1 2 8. 1970 1 2 1. 9. 8 5 9. 1 0 7. 韩 国 1 963 8 4. 16. 4 2 4 1. 3 3 4. 1970 1 8 4. 24. 9 2 4 9. 2 2 6. 出 1973 3 7 1. 35. 0 3 6 2. 2 9 9. 中国台湾 1 955 8. 3 12. 6 ( 2 6) ( 1. 3 2) 8. 1961 1 8 2. 19. 9 3 7 2. 2 3 3. 1966 2 6 0. 21. 5 3 4 1. 2 1 9. 致 1971 3 8 6. 34. 2 3 5 2. 2 2 6. 以色列 1 955 1 1. 5 32. 8 ( 2 2) ( 8. 1 6) 7. 1965 1 9 8. 31. 9 2 6 6. 2 5 0. 1972 2 3 7. 40. 1 2 9 7. 3 4 9. 格 挪 威 1 955 4 0. 7 43. 6 ( 2 5) ( 6. 1 9) 9. 1961 3 7 9. 42. 6 2 5 9. 2 1 0. 1969 4 2 1. 38. 5 2 0 8. 2 7 2.    注 :a.摘自世界银行 ( Worl dB n a k,1976)。 b. 基于世界银行资料 ; 参阅库布 (Kub , o1 983) 。 括号中的数字和最接近于 1955 年的投入 — 产出年相一致 (中国台湾 1956 年 ,哥伦比亚和挪威 1953 年 ,以色 列1 958 年 )。 214 7 相互依赖与产业结构 本品组成 。 瑣 迅速的出口扩张 , 瑐  使得这些国家 (地区 )能够在早期就引进并一 直保持了整体联系的结构 , 这意味着 ,引进了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的基本技 术类型 。 通过进口投入 , 它们可以得到通过国内生产难于得到 、甚至不可能 有 得到的技术结构 。 瑤 即使在出口扩张以前的早些年 ,  瑐 韩国和中国台湾也达到 了很高的进口投入水平 ,它们可以通过高水平的外资流入和外援来筹集资 金, 以色列在这一时期内也得益于大量的外资流入 ,但是中间产品和资本品 所 进口的份额较低 。 在哥伦比亚 、 墨西哥和土耳其 ,总体联系和国内联系的程度区别不大 。 权 这些国家强调进口替代 ,并且通过有意识的政策选择来歧视出口 ;因此 ,它 们的出口增长不能够获得足够的外汇收入以满足它们日益增长的进口需 要 。 这些国家中间产品和资本品占总进口的份额较大 ,因为 ,通过各种控 版 制, 它们只允许必要的进口 。 由于它们的外资流入水平也较低 ,因此 ,数量 限制和其他进口控制措施普遍被用来对付外汇收支不平衡 。 进口缺乏迫使 这些国家依赖于国内生产和国内技术 。 转过来 ,它们对国内技术的依赖又 社 反映在产业联系的结构中 。 在中间产品进口替代的既定困难条件下 ,结果 是低得多的总体联系水平 。 版 日本作为拥有极强的国内联系的国家表现得十分突出 。 考虑到日本的 绝大多数制成品对进口依赖的程度较低 ,其国内联系和总体联系之间差异 很小这一事实 , 并不令人感到惊奇 。 到 2 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这种高水平的 出 国内联系已经达到适当的程度 。 到那时为止 ,日本的产业结构已经建立起 来, 并且直到整个时期结束 , 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 。 南斯拉夫在总体联系上 和日本相似 , 不像韩国 、中国台湾和以色列那样依赖进口的中间产品 。 如我 致 们以前注意到的一样 , 这也许反映了一种十分强调工业化的发展战略 ,这是 一个试图在早期建立广泛的工业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典型特征 。6 0 年代 末、 0 年代初 , 格 7 南斯拉夫的国内联系有所下降而总体联系却有所增加 ,这反 映了这一时期发生的进口自由化的作用( 参见第 6 章 ) 。 最后 ,我们看到 ,挪威的国内联系水平最低 。 虽然在总体联系上它可以 和其他发达国家相媲美 。 因为是一个小国 ( 1933 年人口为 400万) ,它没有 致力于发展广泛的基础工业结构 ;它较为专门化并严重地依赖进口 。 此外 , 战后挪威采取了日益自由的贸易政策 , 并减少了对进口的控制 。 瑥 因此 ,  瑐 在挪 21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威的国内联系和总体联系度之间的较大差异 ,反映了该国家的规模和政策 选择 。 对于以色列也可作类似的解释 ,它的国内联系和总体联系之间的差 异在 1965—1972 年期间显著地增加了 。 有 在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 (以及它在各时期的进展 )和发展战略选择之 间,看来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当一个国家采纳内向型的进口替代战略时 ,其 国内联系增加 , 但总体联系仍然保持相对低的水平 。 当一个国家选择高水 所 平进出口的开放发展战略时 , 即使国内联系没有很大变化 ,总体联系也会迅 速增加 。 高进口允许一个国家进口先进国家的中间投入结构 ,恐怕也可以 权 为迅速的增长提供条件 。 版 3  开放和制造业的比较优势 7. 在工业化过程中 , 国际贸易起着各种各样的作用 。 在产出方面 ,它能使 社 一个国家把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的联系加以分离或 “割裂 ” 。 在贸易理论 中,对这种分离人们常常从消费者所得的福利方面加以分析 。 但是 ,贸易也 影响投入方面 , 我们在上一节关于中间投入的分析中指出 :贸易带来的重要 版 好处在于它允许一个国家通过进口取得比仅仅通过国内生产可能取得的更 为先进的中间投入技术 。 这种好处只是从进口方面取得的 ,而且是和关于 出 增长的外汇约束的两缺口观点一致的 。 进口的中间投入难以甚至不可能为 国内生产所取代 , 尤其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更是如此 。 这一节 ,我们通过比 较各国的开放度进一步研究贸易模式以及制造业内部的比较优势模式 。 致 开放和贸易结构的测度 为了分析这种割断联系的含义 ,我们需要一个衡量经济开放度的尺度 。 格 一个自然的选择是进出口总和对国内市场上总供给的比率 :犜 = ∑犻( 犈犻 + /( 犕犻) 犡犻 +犕犻),这里假定犻 是1 4 个部门的总和 , 如果所有的国内产品都是 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出售的 , 那么 犜 趋于 100% ;如果产品全部在国内市场上 进行交换 , 那么 犜 趋于零 。 因此 ,开放经济具有较高的 犜 值 ,而封闭经济具 有较低的 犜 值 。 216 7 相互依赖与产业结构 为了利用比较优势以获得好处 , 一个国家必须随着贸易机会的变化而相 应地改变其生产结构 。 我们可以观察到两种不同类型的专业化 :第一种是 随着部门之间的贸易规模日益扩大而来的部门专业化 ,即一些部门的高出 有 口和另一些部门的高进口 ,这是古典 (或新古典 )贸易理论所预言的那种类 型;第二种类型和 “ 新技术 ” 或“生产周期 ”贸易观点相符 , 尤其和不完全竞争 下的国际贸易新理论一致 ,这是一种通过生产部门内部的多样化而来的专 所 业化 。瑦 因此 , 瑐  在制造业部门高出口和高进口的条件下 , 我们可望见到日益增 加的部门内部贸易 。 权 虽然我们掌握的资料并没有细分到足以对这种部门内部贸易进行细致 分析的程度 , 然而找出一个测量这种贸易范围的尺度还是可能的 。 在一个 部门内部 , 这种贸易的范围是用出口价值和进口价值之间的绝对差额来衡 版 量的 ,差额越小 , 该部门的出口和进口越接近于平衡 ,部门内部的贸易越为 重要 。 如果我们对所有制造业部门进行汇总 , 那么 , 社 犅 =1.0- ∑犻狘犈犻 - 犕犻狘/(犈犻 - 犕犻) 可以提供一个总的量度 , 这里的下标犻 是所有制造业部门的和 。 在缺乏部门 版 内部贸易的情况下 , 在每一个部门中 , 无论出口 犈 而是进口 犕 均为零 , 第二 项将等于 1,犅 等于零 。 如果确实存在平衡的部门内部贸易 ,那么 , 犈 在每 一个部门都等于 犕 ,犅 将等于 1( 或者说 1 00% )。 瑐 瑧 出 表 7.5 给出了一些关于样本国家 (地区 )在一些关键年份里的开放程度 指标 犜 和部门内部贸易范围的指标 犅。 开放程度也许和估计的一样 ,是和 初始年的国内市场规模相关的 ;原有国内生产总值排序和开放程序排序负 致 相关 (见表 6.1)。 然而 ,在这一时期内 ,各个国家 (地区 )遵循着相当不同的 发展模式 。 如第 4 章所讨论的 , 对外贸易的重要性在战后急剧地提高 ,大多数准工 格 业国家都变得更为开放 。 然而 ,在我们所研究的时期里 ,样本中的哥伦比 亚、墨西哥和土耳其的开放程度依然很低 、 甚至有所下降 (或大致不变 ) 。初 期,日本的 犜 值大致和土耳其相同 , 也只是表现出轻微的提高 。 所有其他国 家(地区 ) 都表现出开放的显著提高 , 而尤以以色列 、韩国和中国台湾居领先 地位 。 21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5  样本国家 ( 表 7. 地区 )的开放程度和制造业部门的内部贸易 国家 (地区 ) 年份 程度 (%) 犜(经济开放程度 ) 犅( 部门内部贸易的总和 ) 有 哥伦比亚 1953 1 0 7. 4 2. 1966 1 5. 5 2 7 1. 1970 1 6. 9 1 5 5. 所 墨西哥 1950 1 8 4. 1 3 8. 1960 1 1. 7 1 8 3. 1970 1 0. 1 2 7 6. 权 1975 1 1. 8 2 3 8. 土耳其 1963 7. 7 1 2 7. 1968 0 7. 3 8. 1973 版 9. 3 1 4 3. 南斯拉夫 1962 1 7 2. 6 2 4. 1966 1 6. 4 6 2 8. 1972 2 2. 3 6 9 7. 社 日 本 1955 7. 6 4 0 6. 1960 7. 7 5 3 2. 1965 9. 1 5 3 4. 版 1970 1 0. 9 6 1 0. 韩 国 1955 1 5 5. 2 6. 1963 1 5. 2 3 2 1. 1970 2 1. 7 4 6 2. 出 1973 3 0. 2 5 3 9. 中国台湾 1956 1 1 7. 2 1 1. 1961 1 8. 4 3 3 3. 致 1966 2 5. 9 4 4 5. 1971 3 3. 1 6 9 3. 以色列 1958 2 3 2. 2 3 6. 1965 2 6. 9 3 2 8. 格 1968 3 3. 1 4 7 6. 1972 3 9. 4 3 2 9. 挪 威 1953 3 7 4. 4 1 4. 1961 3 5. 6 4 4 4. 1969 4 1. 0 5 7 3.    注 :在正文中对 犜 和 犅 的程度作出了定义 。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资料 ; 参阅库布 ( Kubo,1983)。 218 7 相互依赖与产业结构 除土耳其之外 , 样本中所有国家 (地区 )的部门内部贸易都有所增加 ,有 时甚至是急剧的增加 , 因此 ,制造业内部每个部门外贸规模的日益扩大同时 反映在进口和出口的增加上 。 并且 ,除日本 、南斯拉夫和挪威之外 ,所有国 有 家(地区 )都从部门内部贸易低指标值开始 (部分是由于制造业内部的巨大 的外贸不平衡 ) 。 在那一组里 (挪威 、日本和南斯拉夫 ) ,越是发达的国家 ,开 始的时候部门内部贸易越多 ,这是发达国家的特征 。 引人注目的是 ,韩国 、 所 中国台湾和以色列 (在一个较轻的程度上 )在这一时期内赶上了这种模式 。 相反 ,哥伦比亚 、 墨西哥和土耳其却以保持封闭的经济而显得突出 ,无论从 权 开放程度还是从制造业贸易模式的多样化来说 ,它们都没有发生很大的 变化 。瑨 瑐  版 制造业内部的比较优势 在至此为止的讨论中 , 为了汇总在 1 4 部门水平上计算的变化 , 贸易多样 化的变化已经用总体测量加以考虑 。 现在 , 我们考虑制造业8 个分部门在总 社 的进出口中比重变化的影响 。 这里的考虑是 ,这种变化反映一个国家的 “被 揭示出来的比较优势 ” 。 这种变化的原因也许在于要素比例的差异 , 如古典 版 贸易理论或其他新技术解释和不完全竞争假说中所设想的 。 瑩 我们的兴趣不  瑐 在于解释这个变化 , 而在于更多地证实一些典型化了的事实 。 表 7.6 给出了在整个时期里每一个国家的 8 个制造业分部门的结果 。 出 在对称地考察进出口的条件下 ,表中每一个项目都给出了制造业内部每个 分部门在初始年和终止年的排序位置 ,接着就是两个基准年之间比重的百 分比变化 。 如以色列的食品出口栏 (开头两列 )表明 ,虽然在总的制成品出 致 口中食品的比重上升了 4. 1 个百分点 ,但是 ,在两个基准年里 , 它在所有制造 业分部门中都排在第四位 。 表中最后两行通过描述相应栏目中的平均数 , 对所有样本中每一个部门的比较优势的变化作了总结 。 同样 ,最后两列通 格 过汇总各分部门的比重变化的绝对值 ,对每个国家制造业内部的贸易结构 变化提供了一个总体测量 。 对表 7. 6 的考察揭示了比较优势类型中的一些显著的相似性 :一方面 , 在所有 9 国 (地区 )经济中 ,在出口方面丧失了比较优势的分部门在进口方 面也丧失了比较优势 , 也就是说 ,加工产品出口比重日益下降的分部门, 在加 219 220 表7. 6 制造业分部门的贸易变化类型 食      品 纺    织    品 国家 (地区 ) 格 出口 (排序 ) 进口 (排序 ) 出口 (排序 ) 进口 (排序 ) 犐a 犜b 变化c 犐 犜 变化 犐 犜 变化 犐 犜 变化 致 哥伦比亚 3. 4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8  2  3 1 7  5  0. 6 1  3 -5. 9 5  7 -3. 墨西哥 土耳其 1 1 出 2 -4 1 1 6 7 7. 2. 8 4 6 -1. 5 -3. 0 2 4 2 5 -1 2 -1. 2 6 0. 1 6 7 -3. 4 -1. 5 2 南斯拉夫 3 版 6 -5. 1 5 5 1. 5 4 2 -6. 2 4 4 2. 0 日 本 韩 国 5 3 6 -4. 6 -1 4 1 7 5 7. 社5 -1 6 -5. 6. 5 1 4 2 5 -2 2 1 7. 5 6 1. 0 3 6 3. 4 -5. 9 7 中国台湾 1 4 -6 7. 4 4 6 -2. 版 6 2 1 2 3 5 2. 4 7. 4 以色列 挪 威 4 4 4 5 -7. 4. 1 2 8 5 4 -1 6 0. 3 3 1. 4 7 权 2 1 7 3. 5 5 2 3 2. 5 0. 3 -2. 7 8 所有国家 (地区 ) -11. 1 -4.2 所 2 1. 3 -0.   的平均变化 有 所有国家 (地区 ) 3 3. 0 4. 4 4. 5. 3 7 2. 4 3. 8 4. 9 4.   的平均排序 续表 纸      张 轻    工    业 国家 (地区 ) 格 出口 (排序 ) 进口 (排序 ) 出口 (排序 ) 进口 (排序 ) 犐 犜 变化 犐 犜 变化 犐 犜 变化 犐 犜 变化 哥伦比亚 致 1  7    5. 5 6  4  4. 0 6   5  5. 4 4  6 -3. 3 墨西哥 8 8 出 1. 0 5 5 -2. 2 3 6 -1. 3 4 4 -0. 4 土耳其 7 5 版 0. 1 5 7 -1. 1 6 7 0. 2 8 8 -0. 4 南斯拉夫 8 7 0 8 1. 8 0. 8 2 5 -5. 6 6 7 0. 1 日 本 8 8 0. 1 7 社7 0. 7 2 4 -5. 7 5 4 4. 2 韩 国 7 7 4 6 1. 7 -1.版6 1 3 -2 1 4 4. 5 -3. 8 中国台湾 7 3 6 7 0. 7 -0. 2 5 3 1 4 6 1. 5 2. 5 以色列 7 7 -0. 1 7 8 -1. 6 1 权 1 -2 7 6 2. 6 -0. 3 挪 威 1 4 -1 1 8 3. 7 2. 1 6 所 6 1. 0 6 5 4. 7 所有国家 (地区 ) 4 -0. 0. 1 -4.3 4 0.   的平均变化 有 所有国家 (地区 ) 0 6. 6. 9 5 6. 6. 7 6 3. 4 4. 4 5. 6 5.   的平均排序 7 相互依赖与产业结构 221 222 续表 橡      胶 非 金 属 矿 产 品 国家 (地区 ) 格 出口 (排序 ) 进口 (排序 ) 出口 (排序 ) 进口 (排序 ) 犐 致 犜 变化 犐 犜 变化 犐 犜 变化 犐 犜 变化 哥伦比亚 3 1 2 3 3 2 -7. 6. 8 4 8 -3 3 8 8 -0. 6. 2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墨西哥 士耳其 4 4 出3 1 4 -6. 1. 0 3 2 -1. 4 2 2 -1 8 5 2. 6 5 1 3 2. 1 8 8 -0. 6 7 6 -0. 2. 6 3 南斯拉夫 6 版 4 4. 6 2 2 3. 1 7 8 -1. 5 7 6 1. 7 日 本 韩 国 6 8 3 5. 5 5. 社 3 3 1 5. 7 1 2 -1 1 3 7. 2 6 7 -2. 7 2 8 8 -0. 4 8 8 -0. 1. 1 4 中国台湾 4 5 5. 7 1 3 -1 版4. 4 8 7 3 8 8 -1. 1. 6 以色列 挪 威 2 2 3 0. 2 -4. 7 4 3 3. 3 2 2 2. 1 1 6 8 权 6 -3. 8 0 8 7 1. 9 7 8 -0. 0. 4 3 所有国家 (地区 ) 5. 4 -0.1 所 9 -3. 4 -0.   的平均变化 有 所有国家 (地区 ) 3 3. 4. 3 2. 3 2. 1 3 6. 6. 6 7 7. 7. 4   的平均排序 续表 金      属 机      械 绝对变化 国家 ( 地区 ) 出口 (排序 ) 进口 ( 排序 ) 出口 (排序 ) 进口 (排序 ) (%) 格 犐 犜 变化 犐 犜 变化 犐 犜 变化 犐 犜 变化 进口 出口 哥伦比亚 2  4  -2 致 8. 6 2  3  -2. 9 5  6   0. 5 1  1  -2. 7141. 62 9 4.0 墨西哥 7 4 7 2 3 -3. 0. 1 5 3 4 1 1 1 1 4. 2. 911 02 8. 8 5.0 土耳其 3 3 -9. 出 5 3 3 8 6 4 3. 1. 4 1 1 -9. 5 34. 13 8 1.0 南斯拉夫 5 3 4 3 3 3. 0 1 1 -3. 7. 0 1 1 -1 2 3 6. 43 0. 4 2.0 日 本 3 2 版 1 4 3 3. 4 1 3 7 2. 3 2 2 1. 0. 4 79. 63 0 4.0 韩 国 4 4 8 7 3 1 1. 社 2. 1 5 2 2 5 2 1 2 0. 5 8 1. 66 3. 5 7.4 中国台湾 3 6 -0. 9 3 2 -3. 3 2 2 3 4 2 1 1 4. 2. 313 74 6. 3 4.0 以色列 8 6 3 3 1 1 3. 3 5 5 7. 版 1 1 2 -8. 4. 5 5 54 1. 1 3.0 挪 威 3 1 1 0. 1 4 4 -2. 5 3 1 2 4 1 1 -3. 1. 7 50. 81 0 8.0 所有国家( 地区) -0. 7 4 3. 权 1 9 3. 7 0.  的平均变化 所有国家( 地区) 2 3. 7 3.4 2. 8 4. 6 3. 0 所 3 1. 1. 2  的平均排序 4.    注 :所有的排序都是对各个经济的所有制造业分部门来说的 。 详见正文 。 a.初始年 。 有 b.终止年 。 c.比例变化百分点 。 7 相互依赖与产业结构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资料 ;参阅库布 (Kubo,1983)。 22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工品的进口方面比重也日趋缩小 。 这些分部门是食品 、纺织品 、纸张以及其 他轻工业 , 非金属矿产品生产除外 。 另一方面 ,出口比重日益增加的分部门 在进口方面的比重也倾向于日益增加 。 这些分部门是橡胶 、矿产和机械 。 有 部门内部贸易增加所反映的多样化趋势 ,在分部门之间是非常明显的 ,这一 点在上面已经讨论过 。 如最后一行指出的 , 食品加工 (几个国家或地区中初始年最大的出口分 所 部门 )在制造业出口比重方面下降的平均数最大 ( 11.1 个百分点 )。 出口比 重增加的分部门包括橡胶 ,尤其是机械 (平均增加 1 3.9 个百分点 )。 在进口 权 方面 ,机械 、橡胶和金属制品在整个时期维持着最高的进口份额 。 表7.6的最后一列表明: 一般来说, 制造业的出口结构变化比进口结构变 化大得多。这些结论和以前讨论的所有国家 ( 地区 )的结论一致 ( 见表 7. 1)。 版 土耳其和南斯拉夫例外 , 它们的进口和出口的结构变化程度一致 。 社 4  贸易和投入使用 7. 版 我们通过分析贸易和部门投入使用之间的关系来结束关于贸易的讨论 。 首先 ,我们转向出口扩张和中间投入进口需求之间的关系 ;其次 ,我们揭示 部门内部贸易的变化 ( 部门出口和进口 )和进口中间投入的部门需求变化对 出 部门层次收支平衡变化的相对贡献 。 在这个分析中 ,我们把焦点集中在制 造业部门 ,制造业部门既通过出口成为外汇的来源 ,又通过直接的和由它所 导致的进口成为外汇的需求者 。 致 出口商品所包含的进口成分 我们已经在整个国民经济范围的层次上讨论了增加进口的重要性 。 我 格 们注意到 ,中间产品进口增加使投入 —产出联系加深 ,这种联系的深化是工 业化的技术变化特征的一种形式 。 采取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众多优势之一 是外汇收入可以被用来增加中间进口 ,并加速深化过程 ,否则 ,这个深化过 程就需要国内生产的中间产品 。 的确 ,人们常常争辩说 ,制造业的出口扩张 需要更多的 “先进 ”生产技术和高质量的中间投入 ,因为 ———至少在出口扩 224 7 相互依赖与产业结构 张时期 — ——国内生产者提供不出这些生产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 , 那么它们都 必须进口 。 根据这种观点 , 中间产品进口体现了先进的技术 ,而且它们的应 用是技术转化过程的一部分 。 有 为了分析出口和中间投入进口之间的关系 , 我们首先提出一个出口商品 所包含的直接或间接的进口成分的测量方法 I CE,这一方法在第 5 章讨论 过, 被定义为 : 所 ICE=犲犃犿犚犱犛犲 =犲犙犛犲 式中 : 权 犲= 单位行向量 ( 1,…,1) 犃犿 = 中间进口系数矩阵 版 -1,即国内投入 —产出系数逆矩阵 犐-犃犱) 犚犱 = ( 犛犲 = 出口比重列向量 犙 =犃犿犚犱 社 ICE 的量指出在既定部门结构下生产 1 单位出口价值所需要进口的中 间产品的价值 。 换句话说 ,它是出口价值中进口的中间投入成本的份额 。 表7.7 给出了样本中各个国家 ( 地区 )在各基准年份的I CE 比重 ,这个表也给 版 出了国内最终需求所导致的进口成分 ,这是用一个最终需求份额的向量代 替 犛犲 计算出来的 。 对于有些国家 ,我们没有关于进口的中间投入系数的资 料, 因而 ,我们假设每一行之间具有同样的平均进口系数 ,由此得出近似的 出      表 7. 7  国家 (地区 )内最终需求和出口所包含的进口成分 (%) 进 口 成 分 致 国别 (地区 ) 年份 国家 (地区 )内最终需求 出口 (CE) I 哥伦比亚 1953 0 7. 1 4. 格 1966 5 6. 4 4. 1970 3 7. 7 3. 墨西哥 1950 6 6. 2 5. 1960 4 7. 5 5. 1970 1 6. 5 6. 1975 8. 3 1 5 0. 22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续表 国别 (地区 ) 年份 进 口 成 分 国家 (地区 ) 内最终需求 出口 (CE) I 有 土耳其 1963 3.7 7 2. 1968 3.2 3 2. 1973 4.7 9 3. 所 南斯拉夫 1962 6.0 6 9. 1966 8.6 1 9 1. 1972 14.1 1 7 8. 权 日 本 1955 4.2 6 6. 1960 5.8 3 9. 1965 6.5 6 9. 版 1970 8.5 1 0 0. 韩 国 1963 11.2 1 8 5. 1970 14.8 1 7 8. 1973 17.9 2 5 5. 社 中国台湾 1956 9.7 1 6 3. 1961 9.8 1 9 2. 1966 14.3 1 7 9. 版 1971 17.9 2 0 5. 以色列 1958 12.8 1 1 2. 1965 13.0 1 1 1. 1972 27.0 2 2 1. 出 挪 威 1953 18.7 1 3 6. 1961 22.5 1 8 8. 1969 23.4 2 9 1. 致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资料 ;参阅库布 (Kubo,1983)。 进口矩阵 。 已知全矩阵 , 用测量的值和近似值进行比较 ,表明那些结果和这 格 两个方法有一定的差异 , 但基本趋势一致 。  瑠 瑑 表中的检验揭示出 3 种类型 :以色列和挪威是开放的小国 ,具有高而稳 定的I CE 份额 ;墨西哥 (到1970年)、哥伦比亚 、 土耳其和日本是相对封闭的 大国 , 具有低而稳定的I CE 份额 ;韩国和中国台湾具有迅速增长的制造业出 口的特征 , 并伴随着I CE 份额的迅速增加 ; 南斯拉夫是一个特例 ,最初 ,它的 ICE 份额较低 , 但增加得很显著 ,这是处于大国和韩国及中国台湾之间的一 226 7 相互依赖与产业结构 种类型 。 在土耳其和墨西哥的最后一个时期 ,当制造业出口在总出口中的 份额显著上升时 , ICE 的比重也有所提高 ( 见表 7.4)。 这些结果与制造业出口的迅速膨胀要求中间产品进口增加的判断相一 有 致 。 它们也和两缺口模型相符 ,两缺口模型理论把可用的外汇作为增长的 一个独立限制因素 。 当进口替代发生困难的时候 ,必须进口中间产品以维 持制造业的生产 , 尤其是维持出口 。 所 有趣的是 , 在韩国和中国台湾 ,出口引起的进口比最终需求所引起的进 口要大得多 ; 而在封闭的经济里 (哥伦比亚 、土耳其和墨西哥 ) ,这种情况相 权 反, 尽管区别并不如此之大 。 对出口导向增长战略而言 ,生产结构需要使用 较多的进口 , 而且 , 如上面所讨论的 ,那些采取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倾向于 增加部门内部贸易 , 而进口和出口的增加都落在同样的部门类型里 。 版 制造业和贸易平衡 在表 7. 8中, 我们把制造业部门对贸易总体平衡的作用进行了分解 。 这 社 种分解方法已在第5 章讨论过 , 它建立在适用于制造业部门的下列等式的基 础上 : 版 Δ犅犘 =Δ犈 -Δ犕犳 -Δ犕狑 式中 : Δ犅犘 =收支平衡的变化 出 Δ犈 =制造业出口的变化 Δ犕犳 =用于最终需求的制造业进口的变化 致 Δ犕狑 =制造业部门所需要的中间进口的变化 表的开头两列之间的差额代表那个分部门的贸易净变化 ,这个分部门排斥 其他分部门的中间进口需求 。  瑡 瑑 格 表7. 8 表明 ,一般说来 , 即使在制成品出口增长的条件下 , 如果把直接或 间接的影响考虑在内 ,那么 ,制造业部门产生贸易平衡的净支出 ,这种类型 在韩国和中国台湾得到了体现 。 在制造业出口迅猛加速的时候 (在两个例 子中的第二个时间段 ) ,也会有为维持制造业生产而引起的中间产品进口的 急剧增加 , 与此相关 , 还有部门内部贸易的增加 , 结果 , 韩国在 1963—1970年 22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表 7.8  在和多国模型进行比较中所选择的样本国家( 地区 ) 制造业部门对贸易总体平衡的作用 变        换 有 国家 (地区 ) 与分部门 在总出口中a 在最终产品 在中间 在支付 进口中b 进口中c 平衡中d 墨西哥 所 1950—1960年   食品加工  75 -3 -20  9 8   消费资料 -14 3 78 -95 权   生产资料 39 30 217 -208   机    械 0 326 199 -525   总制造业 100 356 474 -730 0—1 0年 196 97 版   食品加工 -29 95 28 -152   消费资料 14 47 79 -112   生产资料 43 -9 125 -73 社   机    械 72 322 162 -412   总制造业 100 455 394 -749 1970—1975年 版   食品加工 2 -7 44 -35   消费资料 19 16 16 -13   生产资料 32 37 94 -99   机    械 47 186 150 -289 出   总制造业 100 232 304 -436 日    本 1955—1960年 致   食品加工 1 -6 16 -9   消费资料 37 -19 25 31   生产资料 21 -19 77 -37   机    械 41 5 10 26 格   总制造业 100 -39 128 11 1960—1965年   食品加工 2 -1 12 -9   消费资料 8 -2 13 -3   生产资料 46 -31 42 35   机    械 44 5 3 36 228 7 相互依赖与产业结构 续表 变        换 国家 (地区 ) 有 与分部门 在总出口中a 在最终产品 在中间 在支付 进口中b 进口中c 平衡中d   总制造业 100 -29 70 59 所 1965—1970年   食品加工 1 -3 6 -2   消费资料 16 1 16 -1   生产资料 29 -25 46 8 权   机    械 54 6 8 40   总制造业 100 -21 76 45 韩国 版 1955—1963年   食品加工 16 4 71 -59   消费资料 51 -26 6 71   生产资料 28 -18 61 -15 社   机    械 5 83 22 -100   总制造业 100 43 160 -103 1963—1970年 版   食品加工 5 2 15 -12   消费资料 76 4 58 14   生产资料 10 2 32 -24   机    械 9 43 16 -50 出   总制造业 100 51 121 -72 197 — 01 973 年   食品加工 2 -1 10 -7 致   消费资料 51 3 17 31   生产资料 18 0 20 -2   机    械 29 14 22 -7 总制造业 格   100 16 69 15 中国台湾 1956—1961年   食品加工 38 -11 10 39   消费资料 45 10 40 -5   生产资料 13 -53 27 39   机    械 4 57 15 -68 22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续表 变        换 国家 (地区 ) 与分部门 在总出口中a 在最终产品 在中间 在支付 有 进口中b 进口中c 平衡中d   总制造业 100  3 95  5 1—1 6年 所 196 96   食品加工 46 6 10 30   消费资料 15 3 23 -11   生产资料 24 4 33 -13 权 机      械 15 35 15 -35   总制造业 100 48 81 -29 1966—1971年 版   食品加工 5 1 8 -4   消费资料 49 4 20 25   生产资料 15 3 14 -2 机      械 31 14 20 -3 社   总制造业 100 22 62 16 以色列 1958—1965年 版   食品加工 7 4 19 -16   消费资料 70 9 26 35   生产资料 22 9 33 -20 机      械 1 37 26 -62 出   总制造业 100 59 104 -63 1965—1972年   食品加工 17 5 20 -8 致   消费资料 51 13 25 13   生产资料 21 85 36 -100 机      械 11 61 36 -86   总制造业 100 164 117 -181 格 多国 ( 地区 )模型e 时期 2 ( 280—560美元)   食品加工 17 12 20 -15   消费资料 37 9 20 8 230 7 相互依赖与产业结构 续表 变        换 国家 (地区 ) 在总出口中a 在最终产品 在中间 在支付 有 与分部门 进口中b 进口中c 平衡中d   生产资料 42 19 24 -1   机    械 所 4 54 7 -57   总制造业 100 94 71 -65 时期 4 (110—21 2 00美元) 权   食品加工 20 4 11 5   消费资料 28 5 14 9   生产资料 28 7 24 -3 版   机    械 24 24 5 -5   总制造业 1 00 40 54 6    注 :所包括的国家 (地区 ) 是那些可获得具体的进口数据的国家 。 社 a.关于 4 个制造业分部门 。 b.对于 4 个制造业分部门的最终需求 。 c.制造业内部的所有分部门的进口 。 这一列测度为了维持所有部门的生 产— ——而不是部门的最终需求 — ——需要的中间产品进口的变化 。 版 d.第一列同第二 、 第三列之和之间的差异 。 e.参见第 3 章的模型 。 资料来源 :世界银行资料 ; 参阅库布 (Kubo,1983)。 出 里, 制造业出口每增长 1 0 0 美元 ,贸易平衡就会恶化 7 2 美元 ;中国台湾在 1961—1966年, 制造业出口每增加 1 00 美元就使贸易平衡恶化 2 9 美元 ;韩 国和中国台湾只是在最后一阶段 ,由于中间进口和最终进口的变化都趋于 致 下降 , 制造业才对贸易平衡的变化产生积极的作用 。 这些结果和下列判断 一致 , 这种判断是 :在出口导向增长战略的最后一个时期里 ,这些国家 (地 区) 才在基本的中间产品和资本物品上都成功地实现了进口替代 。 格 在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情况下 , 制造业对国际收支平衡变化所起的 这种纯粹的负作用的原因是难以搞清的 。 一般说来 ,一个采取出口导向战 略的国家外资流入较多 ,这便使进口的增加成为可能 。 中间产品的大规模 进口和高速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关关系 ,这一点和受外汇制约的两缺口 模型一致 。 无论因果关系是从较高的出口导致较高的进口 ,再导致较高的 23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增长 , 或是相反 ,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通过这种分析确定因果关系是不可能 的 。 这些联系是以后各章研究的中心 。 战后的日本是一个大国 , 整个时期里 ,它的最终需求中制成品的进口在 有 绝对意义上有所减少 ,结果 ,虽然由此而引起的中间进口变化很大 ,出口变 化对贸易平衡的净作用还是积极的 。 相反 ,墨西哥是那些采取内向型发展战略国家的典型 。 制成品出口的增 所 长和支持制造业扩张的中间产品的大规模进口联系在一起 。 在所有 3 个阶 段, 我们都可以看到最终需求的机器进口大规模地增长 ,这些进口机器无疑 权 主要是用于投资的 。 所以 ,墨西哥和韩国 、中国台湾不同 ,它不能够降低中 间产品和投资品的进口需求 。 这种内向型发展战略导致了一种高度依赖关 键性的进口产品的产业结构 。 结果 , 和较为开放的国家相比 ,像墨西哥和土 版 耳其之类的国家更易于受外部冲击的影响 , 因为它们没有调整的余地 。瑢这 瑑  种结论和上面关于联系的分析相一致 。 以色列是一个开放小国的例子 。 由于其制造业的扩张及出口的增加 , 中 社 间进口的增长甚至比韩国和中国台湾还快 ,最终需求进口的变化也很大 ,而 且始终在增加 。 因此 ,这些因素对它的贸易平衡变化的各种净作用是相当 版 消极的 。 这个例子并不是准工业国的典型 ,在这个例子里 ,主要的驱动力是 包括援助在内的非常高水平的外资流入 。 多国模型便于比较 。 在表格中列出的两个阶段是工业化过程的开始时 出 期和结束时期 。 在前一时期 ,制造业的增长及其出口的增加和为投资而进 行的机器进口的增加联系在一起 , 这就导致了对净贸易额变化的负作用 ;在 后一时期 , 为满足最终需求的机械进口的增加少得多 ,因此 ,即使制造业增 致 长引起的中间进口的变化相同 ,制造业出口的变化对贸易平衡的作用也是 积极的 。 因此 ,多国模型的标准类型的运转 ,更像运行适度的韩国和中国台 格 湾, 而不像墨西哥或土耳其那些内向型国家的经济 。 5  结   论 7. 各个准工业国战后在增长和结构转变方面的经验 ,展示了各种不同的发 232 7 相互依赖与产业结构 展道路 。 所有这些国家都实现了工业化, 并且,一般说来,工业化的速度比根据 发达国家历史所预期的速度要快得多。9个样本国家( 地区)在这一时期展现了 各不相同的初始条件和发展经验。它们的经验具有代表性, 而且包容了所有准 有 工业国, 因此,这些样本的多样性足以使我们作出初步的结论。 工业化过程是和结构转变联系在一起的 , 决不限于制造业在总产出中比 重的简单增加 。 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 ,最终需求结构 、国际贸易和中间 所 投入使用等方面的变化都起作用 。 虽然一些基本的长期力量是所有国家共 有的 ,但初始条件的差异和发展战略选择的不同 ,也影响这 3 个部分相互作 权 用的方式及过程展开的速度 。 那些共有的力量主要有 : 随人均收入增加而来的需求结构的变化 ,影响 基本要素 ( 土地 、劳动和资本 )投入和中间产品投入的技术变化 。 恩格尔定 版 律———随着收入的增加 ,需求结构向有利于制造业的方向发生强有力的转 变———对这些国家明显有效 , 这种需求的变化是工业化的一种强大力量。同样 重要的是伴随着增长的中间投入需求的增加, 这种增加同时源于生产结构变化 社 和技术变化, 这个生产结构是向那些作为中间投入的重要利用者的制造业分部 门转化的, 而技术变化则导致了一个更为专业化和复杂化的经济。 版 战后 ,国际贸易对准工业国相当重要 。 那些选择并能够采取开放发展战 略———以制造业产品出口为基础 — ——的国家和那些采取内向型发展战略的 国家相比 , 增长更快并且结构转变率更高 。 瑣 这些国家实绩的改善 , 瑑  是和国际 出 贸易对一个国家的两种不同作用相关的 : 在出口方面 , 贸易使一个国家的生产得以专业化 ,进而超越那些由有限 的国内需求所强加的限制 , 扩大一些特殊部门的生产 。 反过来 ,制造业出口 致 的扩张也能促进规模经济和由此而来的更迅速的工业化 。 所以 ,出口使那 些采取开放发展战略的国家和那些采取内向战略的国家相比 ,取得了更快 的结构转变 。 格 在进口方面 , 也有同样重要的力量在发挥作用 。 外汇利用的增加 — ——无 论通过什么来源 — ——使一个国家能够进口中间产品和资本物品 。 在发展早 期,要在国内生产这些中间产品和资本物品 ,即使不是不可能, 也是很难的。 工业化必须利用日益增加的“ 现代”的中间投入, 但通过进口比仅仅通过扩大国 内生产能够更快地取得这些中间投入。因此, 和那些采取内向型战略的国家相 23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比,采取开放发展战略的国家可以更快地改变它们的投入—产出结构。 为了采取极为依赖制造业出口的开放发展战略 , 不仅需要适当的政策选 择 。 一国的初始条件也是重要的 ,并不仅限于贸易政策 。 享有制造业出口 有 高增长率的国家 , 通常以制造业在总产出中的高份额为开端 (韩国除外 ,它 的急剧增长从相对低的份额开始 ) 。 有证据表明存在着这样的顺序 :一些成 功地采取了开放发展战略的国家 , 在一段显著的进口替代之后 ,也开始增加 所 制造业产品的出口 。 为获成功 ,制造业出口扩张无疑会要求有包括中间联 系增多的强大的工业基础 。( 韩国获得了这个基础 ,虽然它的制造业初始份 权 额较低 。 )这一基础的发展常常需要一个明显的进口替代阶段 ,虽然随着过 程的展开 , 进口一些技术是可能的 。 这些结论和扶持幼小工业的论点一致 , 尤其是如果这些幼小工业产生技术转移和部门之间的联系的话 。 瑑  瑤 版 一个开放的发展战略得益于生产结构和国内需求结构之间联系的分离。一 些国家可以采取两种专业化形式: 部门之间的———一些部门增加出口,另外一些 部门增加进口; 部门内部的———在一些部门进出口同时增加。在样本中, 两种倾 社 向都是明显的, 但是部门内部贸易的增长更加显著, 而且同样明显的是,出口部 门的专业化和制造业内部对进口的中间产品和资本物品的依赖性增强。 版 制造业增长对贸易平衡的最后作用是双重的 。 迅速的工业化倾向于增 加进口中间产品的需求 ,制成品出口常常集中在那些最依赖进口的部门 。 在大部分工业化过程中 , 制造业对收支平衡的净作用是消极的 ,只是在后期 出 阶段 , 当一个国家在 “较为刚性 ”的重工业部门也取得了进口替代时 ,制造业 的变化对于贸易平衡的净作用才转变为积极的 。 在一个出口导向或开放的发展战略下 ,出口状况 、外资流入 、进口和总 致 增长相互作用 。 虽然这些力量当中的因果关系性质难以搞清 ,但很明显 ,一 个开放的发展战略如果要取得成功 ,需要一个艰难的力的平衡和精心的时 间选择 , 成功的利益是巨大的 ,但是 ,对战略所要求的结构转化进行管理是 格 很困难的 , 伴随而来的贸易平衡的压力也很大 。 注 释 ① 参阅马克卢普( c Mahl up,1963)和钱纳里 ( Che ney,1 r 979:108—109)关于 234 7 相互依赖与产业结构 国民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的正规数学模型结构之间差别的讨论 。 ② 这一章 , 由于数据有限 , 我们无法分别分析投资和消费需求的作用 。 库布 、 鲁宾逊和尤拉塔 ( Kubo,Ro bi nsonandUr ata,1 986)运用了动态投入 —产出 有 模型的分析框架 , 估价了两个样本国家 — ——韩国和土耳其的投资作用 。 ③ 参见第 4 章 , 该章讨论准工业国家和它们战后的发展实绩 。 一些多国研究 则在第 2 章讨论 。 所 ④ 新加坡也是一个例外 , 但它是一个城市国家的非常特殊的实例 。 ⑤ 土耳其原有很低的制造业份额 ,至少部分地是由它们巨大的农业资源基础 引起的 。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 土耳其就开始促进其工业的发展 。 这种分类是建立在表 6.7 的基础上的 。 以贸易自由化为特征的时间段 , 与 权 ⑥ 那些以出口扩张为特征的时间段同属一类 。 ⑦ 以土 耳 其 为 例 ,出 口 扩 张 阶 段 在 1 973 年 之 后 中 断 了。 参 阅 塞 拉 森 (Cel asu , n1 983 )。 版 ⑧ 第 3 章也注意到这种现象 ,下面将对它进行更为细致的考察 。 人们也希望 发现生产率增长和工业化率之间的联系 。 这个问题将要在第 8 章讨论 。 ⑨ 参阅迪亚兹 —阿莱詹德罗( Di azAe lja n r do,1 976)关于这一时期哥伦比亚发 社 展的优秀实例研究 。 ⑩ 贸易“ 分离 ” 供需联系的作用 , 将在下面进行更为细致的探讨 。 瑡  瑏 这些结论同第 4 章的分析一致 ,第 4 章涉及的样本数量较多 。 有几个准工 版 业国家因荷兰病问题而蒙受损失 , 但它们是例外 。 瑢1  瑏 914 年至 1935年, 日本的这一数字为 4 4% 。 瑏  瑣 以色列是一个特例 ;在整个时期中 ,它拥有大规模的资本流入 。 参阅赛尔奎 出 因( Syr qun,1 i 986)应用这一方法对以色列所作的细致分析 。 瑤 韩国和日本的投入 —产出表中的数据存在着大量的问题。1  瑏 955 年韩国的 表是很难估算的 , 也许还受朝鲜战争恢复的影响 。 就二战前的日本而言 , 投 致 入 —产出系数变化的贡献被估计为一个残值 。 瑥 在这个实例中 ,  瑏 值得注意的是 , 土耳其的出口扩张阶段存在重工业进口替代 的副作用 , 那时 ,至少有一些外汇花费在中间物品和资本物品的进口上 。 在其他研究中也已经发现了类似的结果 。例如, 钱纳里、 完户和沃塔内比( Ch eney, r 格 瑏 瑦  Si hsh idoandWatn aabe,16 92),瓦卡罗和西蒙( Vacc araandSimon,19 68)。 瑧 参阅拉斯马森 ( 瑏  Rasmussen,1965) 、钱纳里和沃塔内比 ( Chn eeryandWa t an b ae1, 958)、约托波洛斯和纽金特 (Yotopl uosan dNu gn e , t1 973)、 舒尔茨 (Shut lz,1982)、马丁和罗德里格斯 ( Mart ina ndRo d riguz,1 e 979)。 瑨 钱纳里和沃塔内比 ( 瑏  Chener ya ndWa tanabe,19 58),多伊奇 、赛尔奎因和尤 拉塔 ( Deu tsc , hS yrqu inandUr aa1 t , 986 ),鲁宾逊和马埃迪亚 (Robn isonand 23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Markandya,1 973)提供了整个体系联系程度的国家比较 , 这是以投入 —产 出比较资料为基础的 。 瑩 这种文献通常以里昂惕夫逆矩阵为始点 。 我们的方法和拉斯马森的方法 瑏  有 (Rasmussen,1 965)相似 , 当然也有重大差异 。 瑠 库布(  瑐 Kubo,1 982) 详尽探讨了这个以及其他相关的量度 。 他还估计了它们 和投入 —产出矩阵的福罗贝尼斯根的联系 。 参阅库布 ( Kubo,1985) 。 所 瑐  瑡 这是一个人均收入为 250 美元的典型国家的最终需求向量 。 参见第 4 章的资料 。 瑢 鲁宾逊和马埃迪亚(  瑐 Robn isonandMa r kandya,1973)把日本列为和 1 960年 前后的美国在 “ 复杂 ”程度上相同的经济 ( 根据他们的测量 ) 。 美国和欧洲国 家的直接比较将会很有帮助 , 但这已超出了本书的研究范围 。 权 瑣 资本品被确定为机械和运输设备 ,中间产品包括橡胶 、化工制品 、煤和石油  瑐 制品 、 非金属矿产品和主要金属 。 瑤 瑐  以后各章 ,我们将通过一个明晰的动态分析框架 , 进一步揭示贸易战略对产 版 出和生产率增长的意义 。 瑥 参阅巴拉沙( 瑐  Bals asa,1979a)对挪威的进一步研究 。 瑐  瑦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比较优势理论为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所评述 (Helpma n 社 andKrugma n ,1985)。 瑧 这个测量对总量是很敏感的 ,  瑐 因此 , 我们对所有国家都在总体水平上加以计 算 。 它对于总的贸易平衡也是敏感的 ,参见格鲁贝尔和劳埃德 ( Krugma n 版 andLloyd, 1975)关于那种测量和可能的其他方法的讨论 。 瑨 在这些国家 ,  瑐 部门内部贸易水平的变化很小 。 对这种现象的部分解释是 , 它 们在制造业部门始终维持着贸易逆差 。 出 瑩 揭示出的比较优势的概念背后的思想是有些争议的 ,参见巴拉沙 (  瑐 Bl aassa, 1965;197 7b) 。 瑠 参见库布( 瑑  Kubo,1 981)关于这些度量和近似值的精确性的讨论 。 也可参见 致 库布 ( Kubo1, 985 )。 瑡 因为它仅仅包括最终需求进口 , 瑑  这个差额并不测量部门内部贸易 。 瑢 关于南斯拉夫和土耳其对国外冲击的反应 ,参见德维斯和鲁宾逊 ( 瑑  Dev ris andRobinso , n1 982)、塞拉森 (Cel asu , n1 983)、鲁宾逊和泰森的分析 (Rob 格 i nsonandTy son,1 984)。 瑣 我们没有考虑这种初级产品出口类型 ,  瑑 因为所有的样本与这种类型都不能 拟合 , 哥伦比亚可能例外 。 参见第 4 章关于可供选择战略的更广泛的讨论 。 瑤 韦斯特法尔提出了类似的有关保护幼小产业的论点 (We  瑑 st phl,1 a 9 82) ,也 可参见第 1 1 章以及泰特尔和索米( Te ite landTh oumi,1986)关于全要素生 产率增长和发展战略选择之间关系的分析 。 236 有 第3篇 所   生产率和结构转变   权 版 社 版 出 致 格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第2 篇用一般的投入 —产出框架 , 比较了 8 个准工业国家 ( 地区 ) 的工业 化经验 。 在第 3 篇中 ,我们将以上的分析扩展到对要素生产率增长 、 生产结 构的变化和要素使用的分析 。 正像本书的其他部分一样 ,多种方法都会被 有 提出 ,并应用到具有可比资料的各种样本中 。 对于整个经济来说 , 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往往包含结构转变的成分 , 这是 在资源从低生产率活动到高生产率活动的再配置时出现的 。 我们考察两种 所 再配置类型 : 劳动和其他投入从初级产品生产转移到制造业生产 ( 第 8 章、 第9章) ;出口产品对内销产品比率的增长 ( 第9章、第10章) 。 一个国家出 口部门的要素边际产量比其他部门更高 。 那么 , 该部门的比重的增加 , 尤其 权 是制成品出口的增加 , 可以提高总生产率 。 第9 章和第1 0 章表明 ,和出口产 品份额增长相联系的外向型方针 , 除了通过缩小生产率差异使总生产率提 版 高外 ,还直接使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提高 。 在工业化的供给方面的因素中, 不同的生产率增长也许是最好确定的。工业 化过程中, 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率增长预计要比其他部门高; 在制造业内部, 重工业 社 部门的生产率增长通常又要比轻工业部门快一些。这种估计大部分在第8章和 第10章得到证实。然而, 令人惊奇的是, 这两章都认为国家和时期的影响甚至 更大一些。各国平均实绩良好的部门和国内总生产率增长迅速的时期, 劳动与 版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比例都要更高一些。这一发现表明, 总体的经济环境, 包括 一般的宏观经济和贸易政策, 是解释生产率增长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 8 章拓展了第 3 章描述的多国模型 , 细致地考虑了长期要素积累和生 出 产率增长的模式 。 在细分的框架中对供给一方的分析 ,评估了资源再配量 和结构转变的效果对生产率和产出增长的贡献 。 致 第 9 章提出一个增长因素的统计分析 。 它集中研究一个短得多的时期 ( 1964—1973年),但是横跨范围相当广 , 覆盖了第 4 章确定的所有准工业国 家(地区 ) 。 研究结果表明 ,在这一时期里 , 准工业国家 (地区 )在实绩和增长 格 的决定因素上 , 和低收入国家以及工业国家都有明显差异 。 第10章在部门层次上, 估计了样本中的4个国家的制造业内部的全要素生 产率的增长。部门之间生产率增长的差异表现出与产出的增长有关。然而, 这 不是单纯的维多尔恩效应的结果, 维多尔恩效应的意思是, 不管什么原因, 只要 市场扩大, 部门生产率就会提高。相反, 导致市场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因素似乎 是出口的上升, 而过多的进口替代也许甚至会阻碍生产率的推进。 238 有 生产率增长和要素再配置 所 摩西·赛尔奎因 权 版    第 2 章和第 3 章提供了一个分析经济结构转化和人均收 社 入增长之间关系的框架 。 第 3 章描述了一个简单的多部门模 型, 这个模型用来探索需求和贸易的变化对生产结构和要素 版 使用的作用 。 依多国数据对模型进行的估计 ,揭示出一些典 型的结构转变类型 , 然后 ,将这些典型类型作为比较不同国家 经验的基准 。 出 本章建立在那种分析的基础上 ,考虑各部门内生产率增 长的典型类型 , 以及在结构转变过程各个连续的阶段中各部 门之间的资源再配置 。 这个工业化模型的动态拓展 ,也建立 致 在多国数据的基础上 。 在这一章里 ,它成为评价国家经验的 一个参照系 。 在我们研究的那些国家里 ,部门积累和生产率 增长与发展水平之间的供给方面的关系 ,比第 3 章模拟背后 格 的需求方面的关系更加飘忽不定 ,也没有得到那么充分的说 明 。可用于分析这些关系的有关国家的资料也更为稀缺和不 可靠 ,所以 ,其结果比第 3 章的那些结果更具有主观臆断性 , 只是强调一些广义上的趋势和数量水平 。 和以往的研究 ( Che ner yandSr yqi un,1975)一样 ,我们把 23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典型化的事实和模拟的联系看作一些和经济计量结构模型一致的简化式 。 那么 ,在一般均衡框架中 , 我们不仅考虑生产 ,而且还考虑需求和生产率 ,这 样便可以缩小可能的结构模型的范围 。 这种简化式也揭示了关于参数和趋 有 势的部分假设的含义 , 并且为结构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起点 (如第 8 章所做的 )。 所设计的多国结构转变模型 , 覆盖了转变的整个范围 。 虽然模型依据的 所 主要是战后时期的资料 ,但它揭示了经济发展依以定义的各类经济过程之 间的相互关系 。 这一发展过程从自持的经济增长发生开始直至较发达的阶 权 段, 正如近几十年西欧各国的特征所示 。 模型也有助于确定一个产出和生 产率加速增长的转化阶段 , 在这一阶段里 ,经济结构得到了迅速的转变 。 这 种结构转变不能在价格为内生变量的模型内得到恰当的反映 ,价格内生模 版 型常常只是用来复制在转变的局部中所观察到的变化 。 本章开头 , 从模型中得出增长率 ,然后继续模拟要素生产率增长和资源 再配置对总增长的作用 。 最后一节 , 又回过头来再考察第2 章已经开始考虑 社 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相互作用 。 版 1  产出增长和要素使用 8. 出 总产出的增长依赖于投入的增长以及其配置和使用的效率 。 关于增长 过程结果的简要概括 ,是将资本积累和资本生产率联系起来的哈罗德 —多 马计算方程 。 用犐/ 犞 代表国内生产总值中总投资的比重 , δ 代表折旧对产出 致 的比率 ,而犺 代表边际资本 —产出率 ( ICOR),在每一个时点上 , 总附加价值 的增长 犌犞 ,满足方程 格 犌犞 =犐/ 犞-δ 犺 ( 8.1) 方程 (8.1)中有两个因素 :净投资和资本系数 , 它们都随人均收入的增长 而有规律地变化 。 在第 3 章里 ,我们指出 ,投资增长是需求结构变化的主要 内容 ,折旧的比例似乎也随人均收入的增长而增长 ( z Kunt es,1966),但它对 国内生产总值中净投资比重的增长没有任何明显的影响 。 240 8 生产率增长和要素再配置 从部门层次上资本 —产出率的变化 ,可以间接地得到 I COR 总量的根 据 。 在方程 ( 3.16)中, 关于部门资本需求简化式的说明 ,是第 3 章的投入 — 产出系统里最有特色的一个 ,它把资本产出率和收入联系起来 。 这种要素 有 需求方法常常为计划制定者所利用 , 因为它较易利用一般已有的数据 。 关于资本 —产出率长期变化的预期 ,经济理论中几乎不存在任何准则 。 根据库兹涅茨 ( 和其他人的实证研究以及近年的多国数据 , 所 Kuzne ts,1961b) 我们可以为几个主要部门提供几条有规律的倾向 — ——或者说典型化的事实 。 在农业中 , 资本 —产出率 — ——土地除外 — ——在初始期相对较低 ,然后随着收 权 入的增长而增长 。 社会基础设施则属相反的类型 ,由于受社会基础设施的 不可分性的支配 , 在初始期 ,其资本系数很高 ,然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 下降 。 在制造业里 , 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的趋向 ,但是 ,生产资料的资本 —产 版 出率倾向于高于轻工产品和机器生产的资本 —产出率 。 关于各部门的资 本 —产出率和收入的关系 , 见表 8.1。 社 1  多国模型中每一单位总产出的劳动和资本需求 表 8. 部    门 人 均 收 入 ( 美 元) 140 2 80 5 60 1120 2100 3360 5040 版 资本系数 (单位产出所需的资本数量 ) 农    业 1.00 1.20 1.44 1.7 0 2 2.3 2. 18 3 2.2 采    矿 0.70 0.86 1.06 1.3 5 1 1.8 1. 70 8 1.1 出 制造业 0.63 0.66 0.69 0.7 7 1 0.4 0. 75 7 0.6   食品加工 0.45 0.45 0.45 0.45 0. 45 — —   消费资料 0.70 0.70 0.70 0.70 0. 70 — — 致   生产资料 1.00 1. 00 0 1.0 1. 00 1. 00 — —   机    械 0.65 0.65 0.65 0.65 0. 65 — — 社会基础设施 4.30 3.88 3.50 3.1 0 5 3.0 2. 93 8 2. 7 服务业 格 1.30 1.27 1.24 1.21 1. 19 1. 19 1 1. 9 资本产出率 ( 犓/犡) 1.44 1.45 1.43 1.3 3 7 1.2 1. 31 3 1. 2 资本附加价值率 ( 犓/犞) 2. 17 2.34 2.43 2.4 4 3 2.0 2. 38 3 2. 6 劳动系数 (每100 万美元产出所需的工人数量 ) 农 业 3610 21 50 1280 685 300 1 63 95 采 矿 2100 9 17 4 00 175 8 4 5 0 32 制造业 678 3 43 1 67 8 5 4 5 2 9 20 24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续表 部    门 人 均 收 入 ( 美 元) 140 2 80 5 60 11 20 2100 3360 5040 有   食品加工 280 1 68 9 8 6 3 4 2 — —   消费资料 1155 5 40 2 52 1 26 7 0 — —   生产资料 770 3 15 1 33 5 7 2 8 — — 所   机    械 980 4 13 1 75 7 6 3 5 — — 社会基础设施 840 4 70 2 60 1 40 8 4 5 3 3 6 服务业 890 5 90 3 85 2 52 1 60 1 08 7 6 参与率 3 0. 52 0. 38 4 8 0.19 0. 42 4 6 0.00 0. 40 4 0 0.17 权    注 :— 数据不详 。 资料来源 : 赛尔奎因 ( Syrqi un,1986b) 版 。 对于整个经济来说 , 资本产出率犺 是部门的犺犻 的加权平均数 , 以产出为 权数ρ犻, 在第 3 章得出 : 犺=∑犻 ρ犻犺犻 ( 8.2) 社 那么 , 边际资本 —产出率犺 , 可以从平均的 犺 得出 ,将它代入方程 ( 1) 8. ,可 以决定隐含在任何一个收入水平下的增长率 。 ① 哈罗德 —多马增长方程 ( 8.1)的应用并不意味着采用了一个具体的增长 版 理论 , 或者假设了一个技术上的固定的资本系数 。 这一增长方程是隐含在 上面和第 3 章提出的一系列简化式的关系里的一个事后的恒等式 。 它是和 我们观察到的结构变化的一般类型相一致的一系列关系中的一个 。 其他类 出 型也许和增长有不同的关系 ,但这种差异是很难从现有模型推断出来的 。 为了这种推断 , 需要有一个能清晰表示有关行为和技术关系的结构模型 。 致 在这个模型里 , 主要的前定变量是人均收入 。 为了从总产出增长得出人 均收入增长率 , 我们须估算出一个各个收入水平上的人口增长模式 。 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 ,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同时下降 ,人口统计学家和 格 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描述为 “ 人口趋势的转变 ” 。 从历史上和各地区的情况 看, 人口死亡率的下降超过了人口出生率的下降 ,结果 ,人口增长速度放慢 之前出现了一度的人口加速增长 。 在这里 ,我们可以假设这一转化是一个 包含着上述观察的平缓过程 。 ② 我们已说明了收入增长率在每个时间间隔里的详细情况 , 这一说明把第 3 章中产出和投入中的部门变动和总变动转换成增长率 。 总的结果由表 8. 2 242 表8. 2 多国模型的总产出和总投入的增长率 时期 人均收入 格 初始年价值 a 人口 人均 年增长率 ( 百分比 ) 劳动 劳动 时间间 阶段 净投资份额 ICOR 收入 附加价值 资本 生产率 隔长度 0 100—140 致 8 2 2.0 2.55 1. 26 3. 81 3. 90 2. 5 2 6 1.5 2 7    Ⅰ } 1 2 1 2 4 8 0—2 0—5 8 6 0 0 1 1 0 3 出 2. 3 4 2. 0 2. 2 2. 7 5 8 2. 0 3. 0 1 2 4. 7 5. 8 6 0 5. 7 5. 0 8 3 3. 4 2. 0 8 6 1. 7 8 5 2. 4 3 2 2 5  2  烌 3 5 60—1120 15 版 4 2.5 2.20 4. 10 6. 30 6. 29 2. 3 0 0 4.0 1 7  烍  Ⅱ 4 1 12 — 02 100 16 2. 40 2.00 4.社 58 6. 58 6. 52 1. 8 7 1 4.7 1 4  烎 5 2 100—3360 16 3 2.9 1.50 4. 71 6. 版 21 6. 11 1. 40 4. 81 1 0    Ⅲ 6 3 360—5040 14 3 2.9 1.00 4. 60 5. 60 5. 50 1. 4 1 7 4.3 9  }    注 :第 3 章描述了多国模型 , 是任意变量 犡 的初始年和终止年 。 3 描述了时期 。 增长率为连续复合增长率 , 表 3. 权是用 1/ 狋ln犡犜/犡犗 加以计算的 ,这里 犗 和 犜 一个时期的人均收入增长被假定为等于初始年和终止年的平均数 , 标准 ( 50 40 美元 )相对应的数字是投资的 1 3% 和I 3 COR 的 2. 所 用净投资比重对I 9% 。 Ⅰ 、Ⅱ 和 Ⅲ 是和图 3. COKa 的比率来计算 。 和最后的收入 7 的 3 个阶段相对应的 。 a.ICOR 是边际资本 —产出率 。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数据 。 有 8 生产率增长和要素再配置 24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给出 。 这个表中的最后一列的说明性的计算 ,只是提出了大致的数量概念 。 据此可知 , 一个典型的国家经过最初的两个阶段 ,大致要花 6 0 年时间 ,而完 成从第二到第四阶段表明的工业化阶段则大致要花 5 0 年时间 。 ③ 如用购买 有 力平价代替汇率作为转化因子 ,可使整个转化过程中的收入差距大约缩小 了3 0% 。 根据表 8.2 中的实际增长率 ,一个典型的国家通过表上各个阶段 所花的时间也可大致缩短 3 0% (见第 3 章附录 ) 。 所 增长加速 权 2中, 在表 8. 人均收入和总附加价值的增长率 ,在较高的收入水平上减 慢之前 , 显示出一个最初的加速 。 这种加速是资本积累率增加和生产率增 长( 或者说技术变化 )的结果 ,资本积累率和生产率的这种增长阻碍了资 版 本 —产出率的增长 。 在这个长期模型里 ,投资率和资本生产率随着收入水 平的变化而变化 , 但并不是按照同一比率变化 。 然而, 很多作者证明, 储蓄和 投资率随收入水平增长而增长, 但是资本—产出率却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 社 下降。 ④ 这些有效的反馈综合起来将导致增长加速 , 比表8.2所显示的更快。 增长加速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 增长长期加速的证据 版 来自今天的发达国家的早期经验 ,也来自按收入水平分组的国家之间的比 较 。 首先 ,正如库兹涅茨 ( Kuz nes,1 t 971)指出的 , 当今天的发达国家进入人 们所说的现代经济增长阶段之时 ,它们必定经历了一个经济增长显著加速 出 的阶段 。 对这个现代经济增长时代里的增长率的反推表明 :在不远的过去 , 收入水平之低难以置信 。 此外 , 在与我们更加接近的日本的实例中 ,增长加 速也已得到完全的说明和研究 ( Ohkawaan s dRoovsky,1973;及其他人 )。 致 1950—1975 年这段时期 (模型也以此时期为准 )对几乎所有地区和国 家, 都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 ,然而 ,这个加速增长是前一时期世界贸易和 生产停顿以及战争破坏的部分结果 ,这不能仅仅用工业化转化过程中的加 格 速来解释 , 因为这种加速发生在各类收入水平的国家 。 在较短的诸时期中 ,对经济增长进行多国比较 ,可以间接地证明 ,在中 等收入诸水平上 , 存在着经济增长的加速 。 表 8. 3 给出了以收入高低排列的 各组国家从 1 950 年以来的经历 。1 9 83 年世界发展报告确定的中等收入组 和钱纳里确定的过渡组加上新兴的发达组 , 大致相当于第4 章提出的准工业 244 8 生产率增长和要素再配置 组(意大利和日本包括在新兴发达组里 ) 。 在莫拉韦茨的分类中 ,第三组和 第四组 ———人均收入高于 520 美元的发展中国家 ———相当于准工业国家组 。 有 3  除中央计划国家外 , 表 8. 根据收入分组的所有国家 ( 地区 ) 的总收入和人均收入增长情况 国家组的人均收入 人均收入年增长率 ( %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 %) 所 莫拉韦茨 ( 1977)分组 (1975 年美元 ) 195 — 01 96 年 0 1 96 — 01 975年 低于 2 65 美元 1.4 1.0 2 66—520 美元 2.2 2.3 权 521—10 75 美元 2.4 3.7 1075 美元以上 ( 发展中国家 ) 3. 2 5.8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3.0 3.5 钱纳里 ( 1977)分组 版 1950—1960年 1960—1973年 1 950—1960年 190—1 6 973年 不发达国家 2.0 1.8 4.2 3 4. 过渡国家 2.7 3.9 5.6 8 6. 新兴发达国家 社 5.7 7.0 6.9 1 8. 老牌发达国家 2.6 3.4 3.9 4 4. 1983 年世界发展报告分组 1960—1 981年 1960—1981年 版 印    度 4a 1. 5 3. 中    国 3. 4 4 5. 其他低收入国家 8a 0. 1 4. 较低的中等收入国家 3. 4 3 5. 出 较高的中等收入国家 2 4. 0 6. 工业市场经济国家 4 3. 0 4.    注 :a.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计算出来 。 致 在表中的每一列里 , 中等收入组增长得较快 ,而在更高的收入水平上增 长速度又有所下降 。 这一模式同时包括总收入和人均收入 ,而且包括每一 个分时期在表 8.2 提出的模型中 ,增长的模式和战后的状态十分相符 。 格 部门增长率 总增长是部门增长的概括 。 本章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部门增长的差异 、 产出以及要素使用的部门比重的变化怎样带来总增长的变化 。 在第 3 章中 ,多国模型的比较静态过程 ,得出了每个收入基准年的生产 24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的部门结构 。 部门的要素需求由方程 ( 1 3.6)和 ( 3.17)中与收入水平相关的 要素产出系数决定 。 和资本 —产出率一样 , 劳动 —产出率模式也以这些比率 在我们观察到的各个国家的整个时期里和人均收入的联系为基础 。 有关劳 有 动生产率变化的一些典型化事实 (劳动 —产出率的另一面 )看来还是相当稳 固的 , 第一 ,劳动生产率在几乎所有的生产部门都有所增长 ,但增长率不一 样 。 第二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也不是始终低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劳动 所 生产率 。 生产率的差距通常在初期阶段拉宽 ,然后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 加速增长 , 差距才开始缩小 ,直到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超过平均增长 。 这一 权 阶段生产率的增长是较快的产出增长和农业劳动最后绝对下降的结果 。 第 三, 重工业比轻工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要高 ,而且增长速度要快 。 劳动 —产 出率和收入的关系以多国数据为基础 , 1 给出 。 由表 8. 版 以全书所选择的样本国家 (地区 )以及多部门模型为基础 ,表 8. 4 和 8. 5 描述了附加价值 、 劳动生产率和3 部门的要素比例的增长 。 这种部门的不规 则的扩张可表达为在第3 章 、 第6章、第 7 章分析过的生产结构的变化 。 社 4  多国模型里部门投入和产出的增长率 表 8. (用百分比表示的年均增长率 ) 版 测    度 时     期 0 1 2 3 4 5 6 附加价值 出   初级产品 0 3.3 3.9 1 8 4.3 4.11 3.66 1 3.6 2 3.4  制 造 业 3 5.6 5.6 7 5 6.9 7.57 7.84 1 6.8 9 4.5  服 务 业 1 4.5 5.0 9 7 5.0 6.37 6.45 6 6.7 2 6.3   总    计 8 3.1 4.8 6 0 5.7 6.30 6.58 2 6.1 6 5.0 劳动生产率 致   初级产品 7 0.4 1.3 0 2 2.3 3.54 5.71 2 6.2 8 5.3  制 造 业 2 1.6 2.0 3 5 3.6 4.15 4.33 4 4.7 2 4.5  服 务 业 3 1.1 1.3 1 3 2.3 2.77 3.20 1 4.2 8 3.5   总    计 2 1.5 1.7 8 4 2.2 4.00 4.77 8 4.1 1 4.3 格 资本 —劳动比率   初级产品 7 0.3 2.1 3 1 3.2 5.03 7.18 2 7.6 0 7.2  制 造 业 2 1.1 2.1 3 4 3.4 4.27 4.43 5 4.0 2 4.0  服 务 业 1 1.8 1.2 9 4 1.4 2.46 3.04 8 3.4 5 3.2   总    计 3 1.3 1.9 9 6 2.9 3.99 4.71 7 4.1 0 4.3    注 :服务业包括社会管理 。 时期的解释见表 3. 3。 246 表8. 5 样本国家( 地区)各部门产出和投入的增长率 ( 用百分比表示的年均增长率 ) 哥伦比亚 墨西哥 土耳其 南斯拉夫 日  本 先进国家 韩国 中国台湾 以色列 的平均数 a 测  度 (1953— (1950— (1963— (1962— (1915— (1955— (1963— (1961— ( 1958— ( 1963— 格 1970年) 1975年) 1973年) 1972年) 1935年 ) 1970年 ) 1973年) 1971年 ) 1972年 ) 1973年) 附加价值 致   初级产品 1 4.8 4. 16 1. 77 2. 33 1. 69 2. 03 6.39 3. 23 6. 23 1. 9  制 造 业 4 7.1 7. 34 8. 72 1 1.55 5. 00 1 4. 47 2 1 0.5 1 8 5.1 1 2.06 5. 9  服 务 业 1 5.1 6. 56 7. 出 67 9. 51 4. 18 1 0. 83 15. 72 9. 62 9. 00 4. 6   总    计 1 5.7 6. 24 6. 18 8. 16 3. 49 1 0. 87 1 7 3.0 1 4 0.9 9. 42 4. 8 劳动生产率 版   初级产品 6 3.2 3. 43 2. 30 3. 55 2. 04 5. 47 6.44 2. 69 7. 73 6. 1  制 造 业 1 4.1 2. 96 3. 94 6. 16 3. 社 07 9. 40 9.79 7. 40 6. 81 5. 3  服 务 业 2 1.8 2. 34 0. 97 1 0.67 1. 58 6. 27 6.47 4. 59 4. 43 2. 2   总    计 9 2.9 3. 76 4. 86 8. 57 2. 66 8. 版 71 8.81 6. 71 5. 48 3. 7 资本 —劳动比率   初级产品 — 4.01 — — — 1 0 0.8 10. 20 4. 22 8. 39 8. 1  制 造 业 — 2.00 — — — 1 8.5 8. 权76 6. 29 3. 18 3. 8  服 务 业 — 1.70 — — — 8 4.3 0.35 0. 20 6. 96 1. 7   总    计 — 3.31 — — — 8 7.1 5.0 所2 2. 82 5. 94 3. 0    注 :— 数据不详 。 有 服务业包括社会基础设施。哥伦比亚的就业数据是1 951—1970年的。南斯拉夫的劳动生产率数据是1 966—1972年的。 a.先进国家是比利时 、加拿大 、丹麦 、法国 、意大利 、荷兰 、英国和美国 。 资料来源 : 哥伦比亚的就业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数据 。 先进国家的平均数是从斯坦和李 ( S tena i ndLe e,1977)的数据中计算 出来的 。 所有其他资料来自世界银行和库布 ( Ku bo,1983)。 8 生产率增长和要素再配置 24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总增长和部门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从总产出犞 和劳动生产率 狔 的定义 中得出 : 犞 =∑犻犞犻 有 和 狔 =∑犻犔 犞犻犔犻 =∑犻狔犻γ犻 犻犔 所 式中γ犻 是犻 部门中的就业比重 。 关于时间的微分给出了总增长率和部门增 长率之间的关系 : 权 犌犞 =∑犻 ρ犻犌犞犻 ( 8.3) 和 版 犌狔 =∑犻ρ犻犌狔犻 + ∑犻 ρ犻犌γ犻 ( 8.4) 犞 是部门犻 在总产出 ( 这里ρ犻 =犞犻/ GDP) 中的比重 。 社 总产出增长率 犌犞 等于以部门产出为权数的部门产出增长率的加权和 。 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犌狔 由两项因素组成 ,第一项 ,工人人均产出的部门增 版 长率的平均数 ; 第二项 ,拥有不同劳动生产率的部门之间的就业变化对总劳 动生产率增长贡献的测量 。 我用 犃 ( 狔)来表示第二项 ,并且把它称为 “总配 置效应 ” 。 出 当总增长加速的时候 , 制造业一般处于领先地位 ,其增长比其他任何部 门都要快一些 。 然而 , 由于它的产出份额很低 , 它最初对于增长的作用ρ犿犌犿 是很微小的 , 并且小于初级产品生产的作用 (见图 3. 7)。 在低收入水平上 , 致 农业是处于支配地位的经济活动 , 因而总增长和这一部门的实绩密切相关 。 随着工业产出比重的增加 ,工业的更快的增长率拉动了总产出和总劳动生 产率的增长率 。 格 如果所有的部门都具有同样的生产函数 ,并且面临的要素价格相同 ,假 定资源是完全可以流动的 , 那么 , 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在所有部门都将遵循同 样的轨迹 。 实际上 ,无论在模型模拟中 , 还是在图 8. 1 的观测里 ,农业劳动生 产率都明显地低于经济中的其他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 在发展的早期 ,农业 生产率的增长落后于其他部门 ,这一落后进一步拉开了生产率差距 。 这些 248 8 生产率增长和要素再配置 劳动平均产出的部门差异部分地反映了生产函数性质的差异 (生产函数性 质的差异导致不同的要素比例) ,也部分地反映了技术变化的不同 ,但是 ,它 们也起因于资源的低流动性和持续的非均衡现象存在的条件 ,如农业剩余 有 劳动和包括手工业和服务业在内的其他低生产率的经济活动 。 相应于国内需求和比较优势的变化 (常常在一个商业政策的帮助下 ) , 工业部门加速增长 ,生产率差距也趋于扩大 , 劳动开始流出农业部门 ,首 所 ⑤ 先是在相对意义上 ,最后是在绝对意义上 。 这种流出有一个时滞 。 由于农 业生产率即使在这个阶段也有所提高 , 因而产生了剩余劳动 。 权 1中, 在图 8. 相对生产率格局和库兹涅茨收入差异曲线不但相关 ,而且 相似 。 在中等收入范围内 ( 500—1000 美元 ),初级产品生产部门和工业 、服 务业之间的生产率差距最大 ,这一阶段也是典型的收入最不平等的时期 版 ( Chene ry,e ta ,1 l. 974),⑥ 这正是这样一个时期 , 其间由于生产率差距 ,资 源流动可以为总增长作出它们最大的贡献 。 这一点下面将要讨论 。 社 版 出 致 a.指数表明和整个经济的劳动生产率相关的部门劳动生产率 。 注: 格 1  样本国家 ( 图 8. 地区 )和多国模型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在第二阶段 , 一旦人口迁徙和资本积累使农业的剩余劳动大量减少 ,其 相对工资便会增长 ,农业的赶超过程也会发生 。 因而 ,和其他部门相比 ,这 一部门的资本密集度提高得更快一些 ,这是和要素生产率的连续增长相关 联的 。 结果 ,农业开始缩小生产率的差距 。 以色列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 24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的成员国是这一转化时期的代表 ( 见图 8. 1)。 总增长的加速只是部分地由不同的部门增长率隐含的比重变化所引起 。 模型中 ,产出增长在所有非农业部门都有所加速 ,劳动生产率的加速也包括 有 农业 ,尤其是在中等收入诸水平上 。 在这些收入水平上 ,农业劳动力开始绝 对地减少 。 部门之间生产率增长的相似性表明 ,存在着一些潜在因素 ,它们 决定整个结构转变过程 。 这就指明了下述观念的局限性 ,这种观念认为 ,只 所 有一个部门引导着这个过程 , 而无须考虑经济中的其他条件 。 ⑦ 非平衡增长的限制 在结构转变过程中 , 形成了一些约束 , 权 部门之间的增长率不平衡 。 但是 ,部门的相互依赖 如果违反这些约束 ,就可能阻碍增长 。 当一个部门的增长 版 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快于平均增长率 ,致使总增长率趋近该部门增长率 ,并 且当它可以通过和其他部门的密切联系而扩散其推动力的时候 ,这个部门 就被称为主导部门 。 如果一个大部门 ( 如农业 )处于很低的收入水平 ,那么 , 社 它就被限制在这一地位之外 。 然而 , 正是由于农业最初的规模 ,在决定总增 长时 ,农业所占的权重大于其他刚刚产生而且仍然很弱小的部门 。 ⑧ 从历史 版 上看 ,农业常常在增长启动过程中发生作用 , ⑨ 但最终的引导地位还是会转 入其他部门 , 主要是制造业 。 初级产品的潜在扩张 , 在需求方面受到低收入和食物的低价格弹性的限 出 制,也受到人造原材料代替自然原材料的限制 ;在供给方面 ,则受到自然资 源和技术利用的限制 。 在剩余劳动力可以利用的时候 ,它还受到生产率低 增长的限制 。 当这些限制得到克服的时候 ,初级产品的潜在扩张通常有赖 致 于自然资源的发现 (或者价格上涨 ) ,也严重地依赖于几乎尚未加工的初级 产品的出口 。“ 主要的 ”增长理论的文献给出了以自然资源的开发及其出口 为基础的迅速增长阶段的实例 。 这些阶段常常并不导致持续的发展 ,即使 格 它们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也是这样 。 生产自持增长的成功的程度 ,是通过以 下方式度量的 , 一是观察增长与产业部门联系的强度 ;二是观察使经济结构 发生转变的激励机制 。 ⑩ 如果农业维持高速增长的能力有限 ,那么 ,这个部门扩张过分迟缓仍然 可能阻碍整个经济的增长 。 瑡 农业和制造业的相互依赖在有关发展的文献中 瑏  250 8 生产率增长和要素再配置 引起了极大的注意 , 瑢 在结构转变过程中 ,  瑏 农业所作的贡献有 : 它必须为城市 人口提供食物 , 为工业提供原料 ,为一些工业产品提供市场 ,为国家提供税 收 。 当出口加工品的能力还正在发展的时候 ,它还要提供外汇以满足工业 有 化的进口需要 。 瑏  瑣 最后 ,随着国家的工业化 ,资源从农业净流到正在扩张的部门 。 在发展 的早期阶段和收入水平更高的阶段 ,有弹性的劳动供给为制造业及支持制 所 造业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业的迅速扩张提供了条件 。 瑤 农业也可以为制造业和  瑏 基础设施的最初投资提供资金 。 在资金稀缺的条件下如何维持正常的部门 权 之间的平衡 , 这一问题已经恰当地由库兹涅茨作出了概括 :“现代经济增长 的一个关键问题是 , 怎样从农产品中取得剩余产品 ,以便为工业增长所必需 的资本形成提供资金 , 而同时 ,在国家没有任何其他易得到的农业剩余产品 版 替代物的条件下 , 又不损害农业的增长 。 ”瑥  瑏 维持部门之间比例平衡的重要性是很清楚的 。 有些国家 (地区 )通过政 府投资 、 扩大服务和非歧视价格政策来促进农业发展 ,与另外一些刺激工业 社 而忽视农业的国家相比 , 它们取得的成就更大 。 以色列 、马来西亚和台湾是 前面那组国家 (地区 )的实例 。 而阿根廷 ,智利和乌拉圭则是后一组国家的 版 实例 。 在一些更为成功的国家里 , 部门转化以下列现象为标志 :农业迅速增 长, 但工业增长得更快 。 在那些不太成功的实例中 ,农业常常处于停滞状 态。华( Hwa,1983)在最近关于 1 960—1979 年期间多国的比较研究中指 出 出, 农业增长率和工业增长率以及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是显著相关的 。  瑦 瑏 生产结构从初级产品生产到制造业的转变 , 已经发生在几乎所有的发达 国家 , 并且在现在的过渡性国家里也非常明显 。 如第 4 章指出的 ,这一结构 致 转化的时间选择 , 在不同国家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主要地取决于它们参与国 际贸易的程度 — ——这也是专业化提高的主要原因 。 格 2  要素生产率增长 8. 在第 2 篇 ,我们根据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 (需求 )构成水平和结构变化来 分析总产出和部门产出的增长 。 总产出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也可以在 3 组 25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相互作用的供给要素的变化中得到说明 : ● 主要投入的变化 , 或资本积累和就业扩大  瑧 瑏 ● 部门内部要素利用效率的增长 , 或者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有 ● 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再配置 这一节里 , 我们从供给方面细致地计算经济增长 ,这种计算把产出增长 分解为要素作用和生产率增长 , 先分析各个部门 ,然后再分析整个经济 。 我 所 们将看到 , 生产率的总增长部分地依赖经济的生产结构 ,即使在生产的部门 增长率由外部给定的经济中也是如此 。 权 总体结果 4 和 8. 表 8. 5 给出了有关部门投入和产出增长的资料 ,如果对之补充以 版 最低限度的假设 , 即假设具有新古典生产函数 ,这些资料便可用以推出隐含 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 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利用对第 3 章的固定系数 公式是一个补充 。 以附加假设为代价 ,可以得出一些进一步的结果 ,如部门 社 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格局和部门之间的资源再配置对总生产率和产出增长 的作用 , 等等 。 版 在每一个部门里 ,假定在资本和劳动的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 ,产出 (附加价值 ) 是根据不同的生产函数来确定的 , 第 2 章所用的生产函数是 : 犞犻 =犳犻(犓犻,犔犻,狋) ( 8.5) 出 或者资本密集度单位 ( 犽=犓/ 犔) : 狔犻 =犉犻(犽犻,狋) ( 8.6) 致 假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或技术变化率是希克斯中性的 , 瑨 在所有各阶  瑏 段内以稳定的速度变化 。 对于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阶段 ,产出 、投入和全要 格 素生产率增长的变化率由增长计算方程联系起来 : 1-α犻) 犌犞犻 =α犻犌犓犻 + ( 犌犔犻 +λ犻 ( 8.7) 这里λ 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 α 和(1-α)分别是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 性 。 给定一定时期的产出和投入增长率 ,为了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只需 对资本弹性α 进行估计 。 生产函数严格的函数形式无需详细说明 。α 的点 252 8 生产率增长和要素再配置 估计数值几乎和所有的固定收益生产函数一致 。 这些式中标明的弹性并不 必然和附加价值的要素份额相一致 。 相反 ,我们承认 ,有可能存在不完全的 流动性 , 分散的劳动力市场 ,剩余劳动 ,以及阻碍部门之间的要素收益率相 有 等或部门内部要素份额和弹性相等的磨擦和非均衡的其他源泉 。 在下面的 计算中 , 所获得的弹性数值是从多国资料中得出的 ,并且 ,在大多数部门里 , 这个弹性的值根据部门替代弹性的现存数据在各个时间里不断变化 。 这些 所 值列在表 8. 6中。 瑏  瑩 把弹性α犻 的值代入方程 ( 7) 8. ,得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λ犻。 瑠 在短期  瑐 权 模型中 , 通常的方法是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看作外生的 ,并求得产出增长和 劳动生产率增长 。 这里的程序正相反 ,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是依多国数据对 劳动产出率 ( 犾=1/狔)的变化进行估计而预先决定的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 版 通过度量残值的方法决定的 。 这种程序并不意味着任何因果关系或者技术 变化的外生决定性 。 就像其他增长计算一样 ,这种计算对于潜在重要作用 的分离以及数量规模的说明是很有益的 。 瑡  瑐 社 在表 8.6 中已经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部门增长格局 , 是和模型的所有 其他部分相一致的 。 这个完整的模型可以最恰当地被视为具有一致性的联 立方程体系 , 这一体系是第 1 1 章中更加突出结构特征 、然而要求数据更多 版 的研究方法的一种补充 。 和那一章里的一般均衡模型相比 ,这一模型所需 要的关于具体参数的资料较少 ,而且需要一些行为的和制度性的假设 ,但 出 是,它停留在简化式的阶段 , 而且对政策的模拟不那么有用 。 它的主要优点 是把增长和结构的各种要素 ,综合在一个体系里 。 这些要素包括从恩格尔 效应到不同的生产率增长 。 它以一个简单而直接的方式说明互相联系的一 致 般均衡性质 : 任意一个组成部分的变化意味着整个体系的变化 。 为了应用这一方法 ,在所有时期 ,方程 ( 7)都在 8 部门水平上进行计 8. 算。 6 列出了所有结果 。 由于制造业的各个分部门的结果没有很大的 瑢 表 8.  瑐 格 差异 ,所以表中仅列出制造业的总量 。 增长的总因素是直接从产出和投入 的总增长率中计算出来的 ,以产出加权平均弹性为权重 。 当部门弹性等于 分配份额的时候 , 它们的产出加权平均数和总产出中的要素份额一致 。 为 了区分这两个概念 ,我用λ 表示直接计算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总增长率 ,用 ∑ρ犻λ犻 代表部门增长率的平均数。 253 254 表 8. 6  增长因素 :投入和生产率 时期 人均收入 (美元 ) 部    门 产出 年增长率 (%) 对产出增长的贡献 (%) 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 资本 劳动 土地 资本弹性 0 格100—140 农业 采矿业 2. 4. 9 3 8 0   1 0. 75 1 0 7 3 5 9 4 4 2 7 9 14 0. — 0. 4 5 0 0 致 制造业 5.36 0. 53 10 59 3 1 — 0.60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社会基础设施 4. 15 0. 72 17 48 3 5 — 0.50 服务业 出} 总数 3.81 0. 44 11 48 3 6 5 0.47 1 140—280 农业 采矿业 版 3. 5. 9 5 0 0. 1 0. 1 9 1 0 1 3 6 4 5 8 4 6 2 1 8 8 0. — 0. 4 5 0 0 制造业 5.6 社 5 0. 91 16 54 2 9 — 0.54 社会基础设施 5. 36 0. 88 16 57 2 7 — 0.60 服务业 4.97 0. 69 版 14 44 4 2 — 0.45 总数 4.80 0. 72 15 49 3 4 2 0.47 2 280—560 农业 采矿业 3. 6. 9 5 2 0. 0 1. 2 4 3 3 2 6 2 权 5 5 8 3 7 2 0 1 6 0. — 0. 4 5 3 0 制造业 6. 社会基础设施 6. 7 1 9 1. 9 1. 6 4 1 1 2 2 4 3 所 5 5 1 2 4 2 5 3 — 0. — 0. 5 5 1 8 服务业 总数 5. 5. 8 6 0 1. 7 1. 2 4 0 0 2 2 1 5 有 3 4 9 4 7 2 0 7 — 0. 1 0. 4 4 0 6 3 56 — 0 1120 农业 3.53 0. 86 24 68 8 — 0.46 采矿业 7.26 1. 81 25 59 1 6 — 0.50 续表 时期 人均收入 ( 美元 ) 部    门 年增长率 (%) 对产出增长的贡献 (%) 产出 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 资本 劳动 土地 资本弹性 格 制造业 7. 57 2. 11 28 47  2 5 — 0.46 社会基础设施 5 6.9 1. 96 30 50 20 — 0.55 致 服务业 6. 28 1. 66 26 34 40 — 0.35 总数 3 6.0 2. 28 36 43 21 — 0.43 4 112 — 0 2100 农业 6 2.8 1. 46 54 87 -4 1 — 0.50 出 采矿业 制造业 6. 7 7. 8 4 2. 4 2. 5 5 3 2 3 3 8 2 5 4 5 3 2 7 5 — 0. — 0. 5 4 0 2 社会基础设施 版 6. 57 1. 89 29 48 23 — 0.50 服务业 4 6.0 2. 19 34 30 36 — 0.30 总数 5 6.8 2. 社 92 44 39 15 — 0.39 5 210 — 0 3360 农业 5 1.7 1. 55 99 109 -1 08 — 0.52 采矿业 0 6.7 1. 78 版 29 58 13 — 0.48 制造业 1 6.8 2. 67 43 40 17 — 0.40 社会基础设施 3 6.7 2. 68 42 权 45 13 — 0.47 服务业 7 6.8 2. 99 44 25 31 — 0.25 总数 2 6.1 3. 11 50 35 15 — 0.36 6 336 — 0 5040 农业 0 2.6 1. 49 72 所 96 -7 0 — 0.52 采矿业 7 4.9 1. 92 40 59 1 — 0.48 制造业 9 4.5 2. 79 56 有35 9 — 0.35 社会基础设施 6 5.0 2. 43 43 42 15 — 0.44 服务业 4 6.8 2. 91 45 25 30 — 0.25 总数 6 5.0 2. 80 50 32 18 — 0.33 8 生产率增长和要素再配置    注 :— 可以忽略或为零 。 25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表 8.6 的结果说明了在不同的收入层次上部门增长因素变化的一般类 型 。 虽然任何个别的数字也许有较大的误差 ,但整个模式似乎是和各国的 经验相一致的 。 现在 , 我们来讨论一些重要的结果 , 其中某些结果已在图3. 8 有 中得到了概括 。 在结构转变的早期 ( 在表 8.6 中用收入水平 1 0 0—1 40 美元和 1 40—2 80 美元表示 ) ,生产率增长速度是相当适中的 ,而且在总产出增长中所占的比 所 例不足 1 0% —15% 。 增长的最初加速主要是投入增长较快特别是资本积累 的结果 。 正是在这一阶段 ,净投资的份额得到了最快的增长 ,但是 ,由于资 权 本弹性正常地下降 ,资本积累对增长的贡献较为稳定或有所下降 。 既然产 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持续加速增长 ,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必定是增加 的, 而且其在增长中所占的比例必定日益增加 。 版 正是这样一个论点促使库兹涅茨预期 :在大多数国家里 ,要素生产率的 增长在 2 0 世纪比在 1 9 世纪更快 ( Kuzne ts,19 71:7 5)。 在大多数具有长期 数据记载的国家里 ,生产率增长确实随时间而有所加速 。 对于加拿大和挪 社 威(Ku z nets,1971)、英国 (Matthews,Fen isti ena ndOd i lnnSme  e,1982)、美 国(Ab r amo i vtzandDai vd,1973)和日本 ( Ohkawaa ndRosovsky,1973)等国 版 家, 长期的加速已经得到说明 。 在这些研究的早期阶段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 长约占产出增长的 3 0% —40% ,而要素投入主要是资本投入占一半以上 。 因此 , 战后所发现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巨大贡献和相应的资本和劳动的 出 较小贡献 , 是工业国最近才出现的现象 ,这并不表明这些国家的早期实践特 征, 也不表明发展中国家结构转变的早期阶段特征 。 在较高的收入水平上 , 资本的作用下降 , 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上升 ( 在图 3.8 中讨论过 ) 。 致 在第 2 章 , 2 总结了对很多国家增长因素的估价 。 这个图把稳定的 图 2. 产出增长线标绘为要素投入增长 犌犉 和全要素生产率λ 增长的综合 (加权 ) 之和 , 格 这些估算只是包括战后一个相当短的期间 。 这种图可以用来为多国 模型和具备所需信息的国家比较生产率与产出增长的长期联系 。 图 8. 2是 对图2. 2 的改造 , 它保留了3 个国家组 。 在图8. 2中, C组国家的增长率相当 高, 其原因在于投入迅速扩张以及高生产率的增长 。 与发达国家的经历相 比, 这样高的增长率是罕见的 ,甚至与战后时期的普遍迅速增长相比 ,也是 如此 。 256 8 生产率增长和要素再配置 有 所 权 版 注: 犌犞 是附加价值增长百分比 。 模型中 , 7 个时期的资料来自表 8. 6。 这些国家的资料涉及下列时期 : 社 国    家 时    期 资 料 来 源 加拿大 1891—1926 库兹涅茨 ( Kuznes,1 t 971) 1926—1956 卡里 、杜 波 依 斯 、马 林 沃 德 ( Carre, 法    国 版 1913—1949 Du bo isandMa l invaud,1975) 1949—1963 以色列 1922—1947 赛尔奎因 ( S yr quin,1 986) (犹太巴勒斯坦 ) 1 95 — 01 972 大日川和武松 ( Ohkawaa ndTakamat 出 日    本 1887—1922 s u,1983) 1917—1938 1953—1971 挪    威 1879—1899 库兹涅茨 ( Kuznes,1 t 971) 致 189 — 91 956 马特 乌 斯、范 斯 坦、奥 德 林—斯 米 英    国 1856—1913 (Ma ttews, F h e inse tina nd Od i lnn 1924—1973 Sme e,1982 ) 不包括 格 1937—1951 阿布 拉 莫 维 茨 和 戴 维 (Ab amo r i vtz 美    国 1800—1905 a ndDavd i ,1973 ) 1905—1967    从原点出发的射线表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引起的总产出增长比例 。 3个国家组是根据没有任何实际观测的表2. 2复制出来的。组 A 包括工业国; 组B 代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中央计划的国家; C 组由拥有高增长率的准工业国家组成 。 图 8. 2  多国模型和具有长期数据的国家的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25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在图 8. 2中, 7 个国家的数据表明 ,除法国之外 ,生产率长期加速增长 , 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的作用也在增加 。 我们把从多国模型推出的模式划分为 0—6 共 7 个时期 。 总增长的最初加速是投入扩张较快的结果 。 在中等收入 有 水平上 , 生产率增长加速 , 并且拉动总产出的增长 。 典型的国家在第二和第 三阶段 ( 280—11 20 美元 )同 B 组国家相似 ,这一时期包括工业化第二阶段 的大部分 。 在以后的几个时期里 — ——确定为发达的第三阶段 —产出增长下 所 降, 但生产率继续提高它的增长份额 , 达到 A 组国家同等的水平 (参见图 3. 7 对 3 阶段的解释 ) 。 权 部门结果 在农业中 , 低收入水平上的要素生产率增长是微不足道的 。 然而 ,一旦 版 现代产业部门吸收了农业中的大部分多余劳动 ,资本的密集度和劳动生产 率就迅速提高 。 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比例表现为持续的下降 ,而且大致从 收入水平 10 00 美元开始 , 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绝对地下降了 。 这种下降在 社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可以观察到 , 它不仅仅反映食物需求的低弹性 ,而且反映 农业部门的生产率和机械化程度的显著提高 。 版 农业要素生产率的这种增长可以从具有长期数据的 3 个国家 — — —美国 、 英国和日本观察到 ( 见表 8. 7)。 在以色列 ,从1950 年开始 ,农业部门拥有相 对较高的生产率 , 并且拥有投资分配中的较高优先权 。 它也有很高的全要 出 素生产率增长率 , 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高增长率是这一时期以色列 经济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 从供给方面看 , 不平衡的生产率增长是比较优势转变和生产结构转变的 致 诸多原因之一 。 在上述模型里 , 和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相比 ,制造业的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多数时期里要高 1 个百分点以上 ( 见表 8. 6)。瑣 瑐  格 表8.7 的最后一列表明了一些国家的制造业和农业的生产率增长差距 , 在所记载的大部分时期里 , 这一差距在美国和日本很大 。 在日本 ,整个时期 内, 这一差距明显地扩大 。 在英国 ,这一差距在 2 0 世纪的大部分时期里是 负的 , 这是农业生产率增长巨大而工业生产率增长平缓的结果 。 在以色列 , 尤其是在 1 960 年以后 ,这种小的或负的差距和农业的成就联系较大 ,而和 工业的滞后关系较小 。 258 8 生产率增长和要素再配置 7  具有长期记载的国家的农业和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 表 8. %) 国家和年度 全要素生产率年增长率 生产率增长差距 农业 (犪) 制造业 ( 犿) λ犿 -λ犪) ( 有 美 国 1 1 8 8 3 6 9—1 9—1 9 9 5 2} 9 9 0. 3 1.9  1.6 所 1929—1 966 8 1. 1.9 1 0. 1966—1 973 0 1. 2.3 3 1. 英 国 1856—1 913 6 0. 0.7 1 0. 权 1924—1 973 6 2. 1.8 -0.8 日 本 1887—1 904 0 1. 1.1 1 0. 1904—1 919 4 1. 2.1 7 0. 版 1919—1 938 7 0. 2.9 2 2. 1954—1 976 4 2. 6.1 7 3. 以色列 1950—1 960 4 6. 0.5 -5.9 社 1960—1 972 4 5. 5.9 5 0.    资料来源 : 美国 :威廉森和林德特 ( Wil li amsonandLindet,1 r 980);英国 :马特乌 斯、 范斯坦和奥德林 斯米 ( Matt hews,Fei nste inandOdln inSmee,1982);日本 :大日 版 川和武松 ( OhkawaandTa kamatsu,1983);以色列 :盖索恩 ( Gaa thon,1971)关于 1950—1960年, 梅特泽 (Metz er,1986)关于 1 969—1972年。 在模型中所描述的工业化阶段, 制造业生产率增长快于服务业生产率的增 出 长,然而, 在发达阶段,情况则相反。由于众所周知的服务业产出的测算问题, 我 们对这些结果不作详细说明, 我们只是注意到, 这种正向差距( 如低收入水平和 中等收入水平上的正向差距) 是根据“不同生产率模型”解释汇率和购买力平价有 致 规则地背离的一个重要因素( 见第3章附录)。在高收入水平上, 负差距和服务的 相对价格上升有很大关系。克拉维斯、 赫斯坦和萨默斯( Kra vis,He stna o dS n um 格 me rs,19 83) 已经证明, 服务价格相对上升完全地说明了服务业产出份额的上升。 图 8.3 说明结构转变过程中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各个因素 。 在表 8. 6中, 所有部门生产率的加速增长贯穿于整个转变过程 ,在第四个时期达到顶峰 。 上面 ,我们已经讨论了总生产率增长率λ 的加速 。 总生产率增长率λ 的加速 反映了所有部门生产率加速增长的现象 ,但它还包括两个附加的因素 :第一 个是生产率增长速度较慢的部门的权重减少 (如农业 ) ,生产率增长较快的 25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部门的权重增加 (如制造业 );第二个是在生产率总增长率λ - 快于生产率部 门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 ∑ρ犻λ犻 时出现的 。 生产率总增长率和生产率部门增 长率的加权平均数的差距测量了在具有不同边际生产率的部门之间资源再 有 配置对增长的作用 。 这种差距被称为总体再配置效应 ( TRE,见图 )。 下一 节,我们集中地讨论这一因素 , 说明在结构转变过程中这一因素对产出和生 所 产率增长的加速具有显著的贡献 。 权 版 社 版 出 致 格 3  多国模型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构成 图 8. 3  作为增长因素的资源再配置 8. 在部门之间要素收益率存在显著差异的情况下 ,结构变化就成为说明增 260 8 生产率增长和要素再配置 长率和增长模式的重要因素 。 一方面 ,如果这种结构转变的步子太慢 ,或者 其管理效率不高 ,那么 ,它可能阻碍增长 ;另一方面 ,如果它改善了资源配 置, 它就可以促进增长 。 市场力量倾向于使经济系统向均衡方向运动 ,但 有 是, 系统的稳定性和调整的高额成本减弱了这种力量 。 这种力量还受外部 事件 、不平衡的生产率增长甚至政府政策的冲击 。 各种资源再配置似乎都对总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作用 。 其中一种资 所 源再配置 , 即从为国内市场生产向为出口生产的转移 ,在第 2 篇的分析中起 了突出的作用 。 这种再配置在准工业国家中对增长的作用将在第 9 章进行 权 估算 。 另一种不同的再配置形式将在关于工业国家的反工业化的讨论中出 现, 这种再配置是从市场行为到非市场行为的再配置 ,或者说是从商业部门 到政府管理部门的再配置 。 这种再配置被看作生产率增长减慢的原因 。 这 版 一节 ,我集中研究部门之间的要素收益率不一致时 , 部门之间的再配置 。 瑐  瑤 文献中包括了好几个测量资源流动对生产率增长的作用的公式 。 这种 作用的一个简单的近似值是总配置效应 犃 ( 狔),总配置效应在方程 ( 4)中 8. 社 表现为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一个组成部分 。 瑥 总配置效应测量了总劳动生产 瑐  率的增长 。 假设相对劳动生产率保持不变 ,这种增长随着所观察到的劳动 版 力的流动 犌γ犻的发生而发生 。 计算这一近似值所要求的资料是很容易得到 的, 这便是它经常被利用的原因 。 但是 ,由于总配置效用忽视了劳动以外的 其他要素 , 并且只是根据平均数而不是根据边际产品来计算就业变化的得 出 失, 因而这种测量是不完全的 。 瑐  瑦 即使在转化前后资源都得到了理想的配置, 在动态的过程中,一个积极的 犃(狔)也可能产生, 这一点可以用一个只生产两种商品 ( 以固定的国际价格) 的 致 小国的简单例子加以证明。根据赖布西恩斯基定理, 在平衡条件下 (各部门边 际产品相等) ,总资本投入的增加将导致劳动向资本较为集中的商品的再配 置, 资本更加集中的商品也是拥有较大的平均产出的商品 ( 格 从价值的意义上 说) 。在每一个部门, 边际和平均劳动产出保持不变, 而总劳动生产率提高, 提 高的量和总配置效应 犃( 狔)相等。根据假设,既然在资本增加前后都没有资源 不合理的配置, 那么劳动生产率的增加不可能是再配置本身的结果, 如下面所 示, 一个完全的计算将把劳动生产率的这种增长归因于资本积累 。 表 8. 8和 9比较了再配置效应的一个更为完全的估价和另外一些 犃( 8. 狔)的估价。 26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8  多国模型中资源再配置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 表 8. 年增长率(%) 有关增长的 由净配 以劳动生产率百分比 总配置效应 置效应 测量的再配置 有 人均收入 时期 (美元) - 引起的   总 TFPa( λ )= 产出 TFP- TRE 的 总配置效 净配置 ∑ 平均部门比例( ρ犻λ犻 )( +TREb TRE/犌犞)( TRE/ 份额 λ) (%) 应 犃( 狔) 效应 所 0 100—140 0. 44 0. 40 0. 04 1 9 100+ 15. 0 5. 7 1 140—280 0. 72 0. 57 0. 15 3 20 69 17. 0 5. 5 2 280—560 1. 40 1. 11 0. 29 5 21 85 16. 5 9. 0 权 3 560—1120 2. 28 1. 72 0. 56 9 25 89 20. 0 12. 5 4 1120—2100 2.92 2. 17 0. 75 11 26 90 20. 0 14. 0 5 2100—3360 3.11 2. 71 0. 40 6 13 83 9. 0 7. 5 6 3360—5040 2.80 2. 72 0. 08 2 3 75 0. 0 1. 5 版 a.TFP为全要素生产率 。    注 : b.TRE 为总配置效应 。 社 表 8.9  所选样本和其他国家( 地区 ) 再配置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 劳动生产率增长百分比 有关 TFP增 国家 ( 地区 ) 年   份 总配置效应 净配置效应 长的净配 总资本 版 ( [ ]) ( ) 置效应 弹性 ( α-) 犃狔 犖犃 ( 犖犃/ λ) - 样本国家   墨西哥 1950—1 975 3 0 13 22 4 0.8 出   土耳其 1963—1 973 6 1 — — —   南斯拉夫 1 966—1 972 3 0 — — —   日本 (战前 ) 19151— 935 2 4 — — — 日本 (战后 ) — 致   19551 970 1 6 10 16 4 0.3  韩 国 1963—1 973 1 6 5 6 4 0.0   中国台湾 1 961—1 971 1 5 7 8 4 0.3   以色列 1958—1 972 5 6 11 4 0.0 格 发达国家   意大利 1963—1 973 1 4 9 14 4 0.0  法 国 1963—1 973 1 4 6 14 4 0.2   比利时 1963—1 973 3 3 4 4 0.2   加拿大 1963—1 973 8 7.5 7 4 0.5  荷 兰 1963—1 973 1 -4 -7 4 0.2  英 国 1963—1 973 -1 1 1.5 0. 40 262 8 生产率增长和要素再配置    有一个直观的方法 , 可以得出关于资源转移对增长的影响的综合测量 , 这个方法是从总配置效应的表达开始的 , 这个表达相当于方程 ( 4) 8. : 1 · 狔犻 -狔) 有 犃( 狔)=∑ 犻 ρ犻犌 γ犻 = 犞 ∑犔犻( 犻 ( 8.8) 这里 ,一个变量上的一点表示一个时间的导数 。 这种表达使得 犃( 狔)明显地 所 依赖于每个工人的平均产品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差异 。 用边际产出 犳犔 代替 平均产出狔, 加上一个和资本投入或方程 ( 8. 5)中的生产函数上的任意其他 一个投入相等的项 , 得出一个大致的测量 — ——即总配置效应或 TRE: 权 TRE=犞 1 ∑犔 · 犻(犳 犻 -犳犔 ) + 1 ∑犓 · 犻(犳犓犻 -犳犓 ) ( 8.9) 犻 犔 版 犞 犻 这里 , 犳犓犻) 犳犔犻( 等于 犔( 犓) 在犻 部门的边际产出 , 犳犓 )是这些数据的全国 犳犔 ( 平均数 。 总配置效应是一个精确的数字 , 当资源再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平 社 衡的时候 , 用这个数表达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总增长率λ - 快于部门增长率的加 权平均数 ∑ρ犻 λ犻 (参见 S yr q u in,1 9 8 4)。瑧 当在平均意义上拥有高于平均资 瑐  本和劳动的边际产出的部门增加了其在就业和总资本中的份额时 ,就会出 版 现上述情况 。 我们在上面已经看到 , 一个正的 犃( 狔)并不必然标志着非均衡 的存在 , 但是 , 在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在经济中各处都相等的时候 ,方 出 9 中的差异消失了 , 程 8. 总配置效应也消失了 。 通过集中研究劳动生产率增长 ,就可以直接得出比方程 ( 9)的估算更 8. 为方便的一个公式 。 如果把部门增长的计算方程 (在注  瑠中的第一个方程 ) 瑐 致 代入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表达式 ( 8. 4) ,并且把由此而得到的结果和另外一 些结果进行比较 , 把这些结果直接与在总量水平上的增长计算结果相比较 , 我们就可以得到另外一个总配置效应公式 : 格 TRE=λ - =犃( -∑犻 ρλ 犻 犽)+ 净配置 犻= ∑ 1 犽 狔犻 · γ 犻 犻(犻犳犓 -犳犓 ) + ∑( 犻 γ· 狔 犻 犻 -犽 ) 狔 -α 犽 犻 ( 8.10) 在完全均衡 (各部门之间边际产出相等 )的条件下 ,两项都等于零 ,差异 消失 。 26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右边第一项 犃( 犽)测量两种贡献的差异 ,这两种贡献是 ,部门资本积累 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 ;在所有的部门边际生产率等于 犳犓 时 ,部门资本 积累对劳动生产率增长应作的贡献 。 如果犽犻 在那些拥有的边际产出高于平 有 均边际产出的部门增长较快 ,这一项为正 。 这反映了通过高生产率部门的 资本深化缩小现存的非均衡所产生的作用 。 第二项是净配置效应 ,它由两部分组成 。 第一部分正好是总配置效应 所 犃(狔),瑨 第二部分修正了总效应的不足 。 它承认 ,  瑐 因为平均产出不变 ,故常 常需要净投资 。 如果在劳动再配置之后 ,每个工人配备的资本量和工作与 权 以前那个部门的工人所配备的资本量相等 ,即使资本密集度在每一个部门 都保持 不 变 ( 犽犻 =0) ,总 的 资 本 —劳 动 比 率 也 将 表 现 为 一 个 净 变 化 ,由 ∑γ犻犽犻/犽 给出。当资本平均份额α · - 乘以这个总的资本 —劳动比率的变化 版 时, 就给出了工人人均产量的预期变化 。 在完全均衡的条件下 ,这个预期的 效应确实略去了总配置效应 , 从而净配置效应也消失了 。 瑩 从均衡出发 ,  瑐 改善 劳动配置的转移将对总劳动生产率产生贡献 ,这个总劳动生产率超过了它 社 通过资本需求所产生的预期收益 。 再配置利益 : 经验结果 版 表 8.8 和表 8.9 分别给出了动态模型中样本以及几个先进国家 (地区 ) 的资源再配置对增长的作用的估计 。 出 总体再配置效应在每一时期都是正的 。 它对于增长的贡献在第四时期 (代表高收入的准工业国家 )达到最大值 ,那时 ,它总共达到产出增长的 11% ,而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的 1 5% 。 致 结果表明 , 总配置效应是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一个巨大的组成部分 , 尤其是在工业化阶段 。 瑠 总配置效应在各个时期的模式与产出的增长及劳动  瑑 格 生产率增长的最初加速和随之而来的放慢状况相似 。 在最后一阶段 — ——这 一阶段大致和 2 0 世纪 6 0 年代后期的西欧相符 — ——资源再配置的作用几乎 消失了 。 伴随而来的生产率减慢部分地反映了作为增长潜在源泉的从农业 中游离出来的资源的枯竭 , 然而 ,如果在那些模拟范围以外的收入水平上生 产率的增长继续下跌 ,那么 ,这种下跌不能再归因于农业中游离物的减少 , 即使是部分地也不行 。 当劳动继续转移到一个低生产率部门即服务业的时 264 8 生产率增长和要素再配置 候, 一个不同的 — ——甚至是负的配置效应也许变得更重要 。 就像在方程 ( 8.10)中一样 ,可以把总体再配置效应分解为两项 。 公式中 的第二项 , 即净配置效应 , 在第一个时期之后占总配置效应的 7 0% 至 90% 。 有 在没有部门生产函数的资料的条件下 ,也可以计算这个净配置效应 。 除了 关于投入和产出的资料之外 , 这种计算只需要一个参数 — ——资本总弹性α -的 估计值 。 所以 ,就像在表 8. 9 中一样 , 为许多国家计算净配置效应是可能的 。 所 然而 ,在估价这种结果时 ,我们必须记住 ,它们只是涉及总体再配置效应的 一部分 , 虽然也许像表 8. 8 所提供的数据一样 ,这一部分是占统治地位的 权 部分 。 8 中的最后两列将有关工人人均产值增长的总配置效应和净配置 表 8. 效应进行了比较 。 一般来说 ,总效应超过净效应 ,但是在最后那个时期 ,总 版 效应消失了 , 而净效应依旧为正值 。 瑡 两个测算的比较表明 :  瑑 总配置效应只是 通过资源转移减少非均衡所得利益的一个大约的近似值 。 现在 ,我转而考察对资源再配置和生产率增长的国别比较 。 表 8. 9 用一 社 个总配置效应的简单形式 犃( 狔)和方程 ( 1 8.0)中的净配置效应 , 表明了部门 之间的转移对劳动增长的作用 。 净效应也表现为总要素生产率的总增长率 版 - 的一部分 , 这个全要素生产率的总增长率是几个总的数据所隐含的 ,这几 λ 个数据包括劳动生产率 、 资本密集度和假设的α - 值。 在劳动生产率增长中 , 总配置效应占很大的一个部分 。 在工业国里 ,总 出 配置效应的相对作用要小得多 , 而且 , 在日本 ,随着时间的变化 ,总配置效应 的作用也大幅度地降低了 。 如果在净效应中把资本积累考虑进去 ,在样本 中, 净效应对增长的作用将下降到大致 1 0% ,瑢 而在工业国里则小于 1  瑑 0% 。 致 在工业国里 , 有一个有趣的对照 ,一边是法国和意大利 ,另一边是荷兰和英 国, 在最初进入工业国的阶段 ,第一对国家农业的就业比重仍然很高 ,而且 农业劳动生产率仍然很低 , 格 因此 ,这些国家仍然可以得益于农业部门劳动的 向外转移 ; 但是 ,在第二对国家里 , 农业的就业相当低而生产率却很高 ,劳动 向服务业转移 , 这种转移不能够给增长带来任何利益 , 甚至可能阻碍增长 。 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总增长率λ 相比 , - 资源再配置的作用要更加显著 。 在 对于样本的粗略计算中 , 这些数字一般地接近或高于多国模型 ( 8)中的 表 8. 最高数字 。 在工业国组中 , 资源再配置的作用在λ 中仅占一个较小的部分 , - 26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在法国和意大利达到了 1 4% 的高度 。 结果评价 有 资源再配置效应只是在总体水平上可以得到确定 。 当总产出增长由部 门结果汇总而形成时 ,作为增长的独立源泉没有再配置的地位 。 所有这种 作用都已经在投入的作用中得到了说明 。 然而 ,单独地考察这个作用或许 所 是有趣的 。 不过 ,在说明这些结果的时候 ,资源的流动必须被看作非外生 的 。 再配置的潜在利益可能会存在 ,就像内涵技术变化的情况一样 ,但是 , 权 为了实现这些利益 , 也许需要一些激发机制 ,这些激发机制有它们自己的成 本— ——人口迁徙 、 投资 ,等等 。 所估算的结构变化对增长的贡献可能低估了资源流动的实际作用 。 对 版 部门的粗略定义 , 即使在相当细致的研究中 ,也会使那些部门内部的所有要 素再配置被掩盖起来 。 对于工业国和迅速增长的国家 (地区 )来说 ,部门内 部的要素再配置是很重要的 。 例如 ,关于中国台湾 ,库兹涅茨 ( Kuz nes, t 社 1979:73)证明 : 工人人均产品的高增长率需要 “ 一个比现在 3 部门分类中提 出的资源流动速度大得多的流动速度 ;而资源在部门内部从旧的分支到新 版 的分支的转移被完全地忽略了 。 ” 资源流动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估计 , 另一个原因在于测算的静态性 和不 完 全 性 。 康 沃 尔 把 制 造 业 部 门 看 作 增 长 的 动 力 ,根 据 他 的 观 点 出 ( Cornwal,1 l 977:124),“这些估算 …… 假定在那个正在扩张投入和产出的 部门 , 生产率增长水平和速度与扩张过程本身无关 ,这就排除了制造业的各 种规模经济的可能性 。 ”一个更为一般的和动态的方法也许清楚地认识到 : 致 资源流动可能推动或者直接地引起更高的生产率增长 。 资源再配置的重要性也可能得到高估 ,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投入均衡的假 设 。 部门之间劳动和资本的收益差异可能既反映质量的差异 ,也反映非均 格 衡 。资源从低收益部门向高收益部门的再配置可能反映资源配置不当的调 整和投入平均质量的改善 。 如果和农业相比 ,所观察到的制造业的较高的 生产率只是部分地反映了扭曲的国内价格结构 ,那么资源再配置对于增长 的作用也可能被高估了 。 为了完全地估价结构转变在发展中的变化 , 我们必须对有关机制进行系 266 8 生产率增长和要素再配置 统的考察 。 迅速的流动可能有助于加速增长 ,但同时 ,没有高增长率和投资 率,这些流动也许行不通 ;同样 ,正像资源流动对增长的作用可能没有得到 充分估价一样 , 如果没有考虑到较高的投资率引起的流动性的增加 ,投资对 有 增长的作用也可能没有得到充分的估计 。 所 4  生产率和增长 : 8. 需求 —供给的相互作用 权 在极端的供给方法中 , 外生的生产率增长推动着经济发展 。 生产率增长 和投入增加相结合 ,导致了产出的增长 。 我们已经说明 ,由于两方面的原 因,即使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λ犻 是外生的 , 全要素生产率的总增长率 版 也不能被看作是外生的 : 第一 ,需要把部门增长率综合起来的产出权重显然 不是和需求无关的 ; 第二 ,生产率的总增长率包括一个在非均衡条件下的资 源流动带来的利益部分 。 除了这两个原因之外 ,如果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 社 增长率是内生地决定的 ,那么 ,增长分析的极端的供给决定论也就站不住 脚了 。 版 在总体和部门层次上 , 需求和生产率增长之间有另一些联系 ,这些联系 可以通过事前推理和有根据的经验规则推出 。 然而 ,在大多数情况下 ,严重 的识别问题使得因果关系的决定相当困难 。 经验联系只是表示需求 —供给 出 的相互作用 , 不管原有机制如何 , 这种相互作用可能相互加强 。 经济环境 致 在细致的多国比较中 ,或者在单个国家的各个时期里 ,人们发现 ,在一 定的国家或一定的时期内 , 各个部门的生产率变化具有很大程度的不一致 。 虽然行业之间的差异远非微不足道 ,但是 ,不考虑时间和地点 ,要指出一个 格 特殊的产业一直实绩最好或实绩最坏 ,是很困难的 。 在对于英国长期增长 的研究中 , 马特乌斯 ( Mat thews,1974)没有发现任何证据支持这一种观点 , 即一定的产业一直拥有很高的技术进步速度 。 同样 ,在对美国的研究中 ,肯 德里克 ( n Ke d rik,1 c 961: 178)断言 :“在整个经济中存在着某些促进生产效 率的力量 。 ”从第 10 章所报告的对 4 个国家的仔细比较中可以发现 :一些国 26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家的生产率增长不是始终比另外一些国家高 。 这种国家效应比部门效应表 现得要清楚得多 。 这就表明 , 除了一个行业的内在生产率潜能之外 ,总的经 济环境对于解释生产率增长的一般水平也是重要的 。 有 这种国家效应 ( 或者一个国家内部的时期效应 )是和一般的宏观政策密 切联系的 。 人们已经观察到 , 发达国家的生产率增长具有很大的周期性 ,这 个周期性是和设备能力利用相关的 。 在发展中国家 ,生产率增长受由国际 所 收支的问题引起的徘徊时期的影响 。 这种周期性现象不仅影响所测量的全 要素生 产 率 的 增 长 率 ,而 且 也 可 能 影 响 技 术 创 新 的 前 进 步 伐 (Ne lson, 权 1981)。瑣 外向型经济取得了较好的成就 , 瑑  这些成就大部分可以追溯到它们 通过防止外汇短缺而成功地避免了停停走走的恶性循环 。 丹尼森 ( Den ison, 1967)和麦迪逊 ( Ma d d ison,1980)也强调一般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技术进步 版 的重要性 。 内生技术变化 社 一个部门或一种经济活动的技术进步速度部分地是由该部门内部诸种 经济变量的变化引起的 。 为了实现资本内涵技术变化的潜在利益 ,必须有 版 一个高投资率 。 在内生技术变化理论 , 如阿罗的 “ 边干边学 ”( r Arow,19 62) (在这个理论中 , 劳动生产率随着累计总投入或产出的增长而增长 )和施莫 克勒的论点 ( Sc hmooklr,1 e 966)(创造性活动趋向于其需求迅速增长的诸产 出 业)中, 投资和产出增长率是关键的因素 。 在各个产业之间或者一定产出的各个时期里 , 在生产率增长率和产出增 长率之间密切关系的合理化过程中 ,学习效应通常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 致 色。瑤 这种联系常被理解为内生技术变化的生产率测算效应和通过产出扩张 瑑  的规模经济效应 。 速度较快的产出增长促进新技术的采用 ,导致资本存量 平均寿命的缩短 。 通过学习提高效率 ,并且通过规模经济提高生产率 ,无论 格 静态与动态都是这样 。 瑥 根据这种观点 , 瑑  产出增长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体现 了上面讨论的大部分需求 —供给联系 。 大量的经验研究已经证明 ,这种方 法成功地说明了劳动生产率在部门之间和国家之间的差异 。 因果链可能是 从较快的生产率增长通过弹性需求诱导的相对价格的变化 ,引起了较快的 产出增长 。 瑦 然而 , 瑑  在关系的复杂性给定的情况下 , 总体层次上 — ——通常在这 268 8 生产率增长和要素再配置 一层次上考察这种关系 — ——因果链的方向是不能决定的 。 一些著作者承认 这种关系的双向特性 , 但是 ,他们在对各种相互关系 (生产率和价格 、价格和 数量 , 等等 )的强度进行比较后 ,断言占主导地位的影响是产出对生产率的 有 影响 (Kendrc ik,1 961;Kennedy,1971)。瑑  瑧 在论述贸易的文献中 , 我们也发现了有关因果的类似讨论 。 一个好的出 口实绩是生产率增长的结果呢 , 还是出口增长对生产率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所 这里 , 这种关系也许也是双向的 。 对于那些已经通过了一个内向的工业化 阶段的典型的准工业国家来说 ,也许在出口可以显著扩张之前需要有提高 权 生产率的内部变化 。 另一方面 ,出口持续增长也许通过各种办法对生产率 的进一步提高发生作用 :通过规模经济 ;通过外汇限制的解除 ;或者通过许 多积极的副作用 ( 这个作用有时被说成是和一个外向变化相伴随 )(例如 ,见 版 第 9 章和 Krueger,1983)。瑨  瑑 在生产率增长和产出增长或出口扩张之间的简单的相互关系中 , 有一个 重要的因素总是被忽视 , 那就是产出或有关贸易的模式 。 例如 ,由预算赤字 社 引起的国内需求增加的作用 ,和对机械的世界需求的增加产生的作用是截 然不同的 ( Cornwal,1 l 977)。 同样 , 贸易越开放也许越会导致生产品生产率 版 越快地增长 , 但是不一定在消费品生产或者在整个制造业中出现此种情况 (WraggandRo br ets on,1977; 引用于 C avs,1 e 980)。 这一点在第 10 章将得 到专门的考察 , 第1 0 章将区别作为产出增长源泉的出口扩张和进口替代 。 出 注 释 致 ① 下面表 8.2 中每一个收入间隔上的增长率是瞬时初期增长率和末期增长率 的平均值 。 ② 近来的研究增进了我们对人口变动的决定因素和时间确定的了解 。《 1984 格 年世界发展报告 》 (Wo rldBan , k1 984)描述了那种学科的形态 。 虽然在表 8.2 中人口增长率似乎代表长期的人口变动 ,但已经表明 , 围绕这种趋势 , 在各个具体例子中的时间确定对于趋势而言具有巨大的差异 。 关于具体的 实例 , 见世界银行 ( r WoldBank,1984,f ig.4.1、f ig. 2) 4. 。 ③ 第 3 章模拟的收入范围从以 19 70 美元表示的 1 40 美元开始 ,即相当于 1964 年不变价格的 100 美元 (见第 3 章 )。 在这个收入水平上 ,在附加价值 26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中农业的比重已经大大下降了 , 而且净投资大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 0% 。 在这一章 , 我们论述要素使用和生产率增长 。 对一个更早的时期进行说明 是很方便的 , 在该时期里 , 农业占总附加价值的大致一半 , 净投资低于 8% , 有 增长速度也低得多 。 关于投资 、 附加价值的部门分配和就业的基本资料取 自钱纳里和赛尔奎因 ( Chenr eyandS r yquin,1 975:20—21)。 那里 ,我们描 述人均收入水平低于 1 00 美元的国家的平均数 。 这一组的平均收入接近 所 1964 年不变价格的 7 美元 0 。 总值达到 1 9 70 年不变价格的大致 1 00 美元 。 100—14 0 美元时期被称为 0 时期 , 其他 6 个时期与第 3 章所述相同 。 ④ 对储蓄的作用可以从永久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中得出 。 简单的加速模 型包含了关于投资的类似关系 。 关于资本 —产出率和增长率之间的逆向关 权 系, 见瓦内克和史蒂蒙得 ( VanekandStudenmu nd,1968)和钱纳里和埃克斯 坦( Chene ryandE cksti en,1970)。 ⑤ 在某些情况下 ,制造业受到极端的保护 ,政策引出的制造业产品相对价格的 版 增长部分地说明那个部门的加速增长 , 以及农业和工业生产率之间差距的 扩大 。 ⑥ 在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实例中 ,日益扩大的差异反映了它们的制造业的罕见 社 的迅速增长 。 这并不必然意味收入的更为不平等的分配 ,例如 ,在中国台 湾, 除了生产率差距之外 , 根据所有的测量 ,不平等在这一时期里缩小了 。 这种解释部分地源于农民家庭总收入中非农业收入比重的迅速提高 , 见郭 版 (Kuo,1 984)。 ⑦ 在论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下一节 ,我们也会观察到相似的国家和时期的 作用 : 各个国家之间和所有部门的各个时期里的差异远比一定国家和时期 出 里部门的差异要大 。 ⑧ 耕地和自然资源的可利用性的差异 , 以及气候 、 劳动供给和所有制结构的不 同, 使得我们难以归纳出农业部门的一般特征 , 在低收入水平上尤其如此 。 致 虽然所描绘的总体趋势非常具有代表性 , 但是 , 在每一个具体的部分中都可 能发现一些例外 。 ⑨ 在专门出口初级产品的新开发地区 ,这确实是真的 。 阿根廷 、澳大利亚 、巴 西和加拿大就是这样的实例 , 这些国家经过了这种增长的各个时期 。 格 ⑩ 关于那个常用的方法 ,参见鲍德温 ( B a lduin,19 56)、沃特金斯 (Wa t kis, n 1963)和凯夫斯 ( Cae vs,1 965)。 在更近的文献中 , 资源的发现和价格上涨 在与荷兰病的联系中得到讨论( Cor denan dNeary1, 982;Ro emer,1985)。 瑡 在这一点中 , 瑏  非交易品和农产品一样 , 它们并不最适于引导增长 , 但是 ,如果 扩张不充足的话 , 可能阻碍增长 。 瑢 瑏  例如 ,见 约 翰 斯 顿 (Johnt son,19 70)、约 翰 斯 顿 和 基 尔 比 ( o Jhns tonan d 270 8 生产率增长和要素再配置 Kl iby,1975) 和迈耶 ( Meir,1 e 98 4:4 27—4 31)。 瑣 国际贸易使得这些需求的刚性下降 ,  瑏 尤其是在外汇的各种来源如矿产品出 口和外资可以利用的情况下 。 有 瑤  瑏 关于劳动弹性供给在西欧战后增长成就中的作用 ,参见金德尔伯格 ( Kn idle  br ege , r1 967)和康沃尔 (Cor nwa l l1, 977)。 瑏  瑥 库兹涅茨 ( Kuznes t ,1961a:1 15) ,参见约翰斯顿 (Johnt son,1970)。 所 瑦 这和上面提及的国家作用相似 。 瑏  瑧 在总产出增长的计算中 ,也必须考虑中间投入 。 关于在总产出和附加价值  瑏 的增长计算之间的关系 , 见赛尔奎因 ( Syr quin,1 985a)。 权 瑨 如果技术变化影响产出水平而不影响对投入之间的边际替代率 , 瑏  那么这种 技术变化是希克斯中性的 。 瑩 既然在低收入水平上 ,耕地面积扩大是农业产出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那 瑏  版 么, 我设想 , 第一个时期的经济剩余生产率都归因于土地 ; 在第二个时期 , 有 四分之三的剩余归因于土地 ; 在第三个时期 , 有一半归因于土地 。 在第三个 时期之后 , 根据增长计算研究的共同实践 , 耕地面积的扩大没有得到考虑 。 例如 , 见丹尼森和钟 ( g,1 6) 。 社 Dei nsona ndCh un 97  瑠 瑐 这是增长计算的通常程序 。 这一方法和上面关于要素产出率说明之间的关 系可以通过以资本密集度单位重新表示增长分类来加以澄清 : 版 犌狔犻 =α犻犌犓犻 +λ犻 式中犌狔犻是劳动生产率增长。代入犌犓 =犌犺 +犌狔( 犺 为资本 —产出率) 得: 犌狔犻 =1α λ犻 出 -α犻犌犺犻 +1-α犻 犻 给定部门的犺犻 的值 , 这是一个带有3 个未知数狔犻、 λ犻 和α犻 的等式 。 设想一 个α犻 值 ,得出劳动生产率增长 犌狔 和全要素生产率λ犻 之间的关系 。 和一个 致 假想的或估计的值相对应 , 另一个有唯一的值 。 瑡 最后2  瑐 5 年里 ,在生产率研究和相关的概念 ( 如人力资本 、 内涵技术进步 、 “学 习效应 ” )中的重要进步根本不能归因于那个巨大的 “ 残值 ”,这个 “残值 ” 为 格 阿布拉莫维茨 ( Abramovi t , z1 956 )和索洛 (Sol , ow 1 957)所描述 。 瑐 瑢  在方程 ( 8.7)中 ,任何一个时期的弹性都被假定为初始年值和终止年值的加 权平均数 ; 增长率是以对数差的方式计算的 。 因此 , 生产率增长指标是一个 托恩克维斯特 —锡尔数量指标 ,这被当作对环比指标的非连续的近似值 。 迪沃特已经表明 , 这对于齐次对数转化函数是恰当的 。 而且由于这可以为 任意函数提供一个二阶的近似值 。 那么 , 它也是最佳的 ( 见迪沃特的定义和 27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论述 ) 。 瑣 在附加价值层次上 , 瑐 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比在总产出层次上要高出一个和 附加价值比率相等的值 ( 见S yrqi un,1 985a)。 既然这个附加价值比率在农 有 业高于工业 , 那么两个部门之间的这种总产出的生产率差异也相应地较低 。 在这个模型里 , 这个差异在总产出层次上缩小到大致三分之一个百分点 。 如果农业附加价值比率经过一段时间有所下降 ( 见第 3 章 ),那么 ,关于附加 所 价值的生产率增长差距的过高估价也会下降 。 然后 , 在附加价值层次上 , 一 个稳定的或者下降的差距掩盖了总产出层次上差距的增加 。 相反的论点见 威廉森和林德特 ( Wi l li ams onandL i ndert,1980:73)。 权 瑤 这个讨论是随便地从赛尔奎因 ( 瑐  Syrquin,1984) 那里借来的 。 瑥 库兹涅茨应用了相同的公式( 瑐  Ku z nets,1 957),经 济 合 作 和 发 展 组 织 (1965) 、大日川与罗索夫斯基 ( Ohkawaa ndRo sos vky,1 963)和其他人都应 用了相同的公式 。 版 瑦 丹尼森( 瑐  Denio sn,1 967) 试图对通过改变再配置的得失的权重来矫正这两个 短处 。 关于丹尼森方法的述评见赛尔奎因 ( Syrqun,1 i 984)。 瑧 马塞尔( Mas sell,1961) 明显地是发表类似推导的一个人 , 他把全要素生产 社  瑐 率增长加权平均数 (∑ρ犻 λ犻 )叫作 “ 部门内部技术变化 ” ;把资源转移项称为 “部门之间技术变化 ” 。 版 瑨 ∑犻γ犻狔犻/  瑐 · 狔 =∑犻γ犻/ · γ犻ρ犻 =犃(狔) 。 瑩 净配置项目等于1 瑐  / 狔∑犻γ犻( · 狔犻-犳犓犽犻) 。 在均衡情况下 , 犳犓犻=犳犓 ,因此 ,括 号内的项缩小至 犳犔犻。 既然假设 犳犔犻 =犳犔 ,并且 ∑犻 γ犻 =0,那么 ,正文中的 · 出 结果成立 。 瑠 表 8. 瑑  8 中第五列的数字表示总配置效应和λ · 之间的关系 , 这些数字也许太 保守了 。 赛尔奎因 ( Syr qui , n1 984 )、凯利和威廉森 (Kel leyandWil lams i on, 致 1984) 考察了各种现有的估计 ,其中许多高于那一列的最高数据 。 为了进 行模拟 , 凯利和威廉森选择数字 0. 31 作为发展中国家经验的代表 。 瑡 只是到最后那个时期 ,  瑑 从工业到服务业的大规模的转移才确实减少了资本 格 需求 , 从而容许通过节约资本带来的劳动再配置的积极作用 。 甚至当劳动 平均产出在各部门之间没有差异时也如此 。 瑢 韩国的数据也许表明 ,  瑑 原有的失衡水平是很低的 。 然而 , 这个估计大大地受 服务部门资本的资料的影响 。 当我们只是考虑初级产品生产和制造业部门 的时候 , 净配置效应相当于表 8. 9 中的数据的两倍 。 前不久 , 金和朴将丹尼 森方法用于韩国 ( K ima ndPak1 r , 984 ),对 “农业投入的收缩 ”的作用进行了 272 8 生产率增长和要素再配置 估价 , 在1963—1 972 年期间这个作用值等于在业者人均国民收入增长 的1 2% 。 瑣 科尔内 ( 瑑  Kor nai,19 80)也已经强调生产能力 “ 合理 ” 利用的有利的方面 。 有 瑑  瑤 在文献中 ,这种关系常被称作维多尔恩法则 (Verdoo rn,1 949),第 2 章已对 之进行过考察 。 它也是卡尔多诸 “定 律 ”的 一 条 。 见 肯 尼 迪 ( Ke nne d y, 1971)的一个批评性评价和 《 后凯恩斯经济学 》 杂志 ( 1983)的学术讨论会论 所 文集 。 瑥 大日川和罗索夫斯基( 瑑  OhkawaandRos ovsky,1973:77) 讨论了对 “ 导致更快 的生产率的更快的市场扩张 ” 所必须的组织变化 。 他们的分析表明 : 有关的 权 正是相对于市场规模的日益增大的经济规模 , 而不是生产方面的日益增加 的规模收益 。 瑦 如果技术进步发生于价格弹性更大的产品 ,  瑑 那么 , 生产力通过价格和产出增 长的联系在部分上是需求特征的外生反应 ( 见 Kennedy,1971,第6章) 。 版 瑑 瑧  关于英国的相反的观点 ,见凯夫斯 ( Cave , s1 968)。 瑨 瑑  凯利和威廉森 ( l KeleyandWil li amso , n1 974 )考察了历史文献和日本的经 验 。 金森的研究 ( Kanamoi,1 r 968)也与日本有关 ,该研究检验了 1 955— 社 1964 年期间的 5 5 个制造业分部门 。 金森指出 : 在部门层次上 , 较高的出口 增长率是和较高的投资增长率以及较高的国内需求扩张速度相联系的 。 版 出 致 格 273 有 准工业国的经济增长:统计分析  所 格申·费德 权 版    本章力图确定那些说明第 4 章所描述的那组准工业国增 社 长经验的因素 。 这个分析是以多部门回归分析为基础的 。 最 简单的方法 — ——在第 2 章里提出的 — ——是假定一个基本的总 版 量生产函数 , 并且将产出的变化归结为资本存量与劳动力二 者的变化 。 但是大多数研究者认为 ,构成各国增长经验之间 差别的还有其他一些因素 。 例如 ,惠勒 (Wh e elr,1 e 980)强调 出 人力资 本 与 劳 动 质 量 ;哈 根 和 哈 夫 里 利 夏 因 (Ha e gna nd Havrl yys h yn,1969)引入一组用以说明学校的注册人数 、社会 流动性 、 交通等情况的变量 ; 巴拉沙 (Bala ssa,1978) 、迈克洛波 致 拉斯 、杰 伊 (Mi h cao lpou losandJ ay,1973)和 泰 勒 ( Tal yor, 1981)则强调出口的重要性 。 本章扩展了第 8 章开始的分析 。 把着眼点集中于非均 格 衡— ——即各部门的生产率差别 — ——的作用上 。 增长不仅来源 于总量投入的增加 ,而且来源于流向生产率更高的部门的资 源再配置 。 这是鲁宾逊的一篇论文 ( Robin son,1 971)的中心 假设 , 他建立了一个明确体现资源从传统部门 (低效益部门 ) 向现代部门 ( 高效益部门 ) 转移的模型 。 274 9 准工业国的经济增长:统计分析 我们考虑两种可能的非均衡类型 :工业部门与非工业部门之间的非均 衡;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之间的非均衡 。 首先描述一般的两部门非均衡 模型 ,对每一种非均衡都得出以模型所要求的回归分析为基础的结果 。 其 有 次,把模型扩展成一种 4 部门结构 ,使模型能够同时体现两种类型非均衡的 估计值 。 再次 ,还要考虑回归结果会反映其他某种基本解释 。 所 1  非均衡模型 9. 首要的任务是构造一个分析框架 , 经验的设计 , 权 这个框架既便于对经济增长的原因作 又能提出对估计参数的可能解释 。 在建构这个框架时 ,我们必 版 须记住取得发展中国家各方面的有用的典型数据可能会受到的限制 。 我们 不得不在总量水平的高度来说明各个变量 。 然而 ,这里所提供的公式化的 说明 ,应该使评价资源重新配置对增长的影响成为可能 ,从而使非均衡假说 社 得到验证 。 假定经济是由分别具有产出犢1 和犢2 的两个部门组成的 。 每个部门的 版 产出都由依赖于部门投入的生产函数来决定 : 犢犻 =犉犻(犓犻,犔犻) ( 9.1) 出 犻=1 或 2,犓犻 和 犔犻 分别表示部门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 。 因此 ,产 式中 , 出随时间的变化为 : Δ犢犻 =犉犻犓Δ犓犻 +犉犻犔Δ犔犻 =犉犻犓犐犻 +犉犻 犔Δ犔犻 ( 9.2) 致 式中 , 犉犻犔 和 犉犓 表示边际要素生产率 , 犻 犐犻 表示部门投资 。 如果经济处于理想 的资源配置的均衡状态 , 那么各个部门的边际要素生产率将是相等的 。 ①但 格 是这个公式并不强求均衡 。 相反 ,我们假定边际要素生产率是按下列给定 的比例区分开来的 : 犉1 2 ( 3) 犉犓 =1+δ 9. 犓 和 27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犉1 2 ( 4) 犉犔 =1+μ 9. 犔 δ 和μ 可以是任何符号 。 式中 , 有 令犢1 与犢2 之和犢 表示国内生产总值 。 那么方程 ( 9.2)暗含着 : 2 2 2 Δ犢 =∑ Δ犢犻 =∑ 犉犻犓犐犻 + ∑ 犉犻 犔Δ犔犻 ( 5) 9. 所 犻=1 犻=1 犻=1 将方程 ( 3) 9. 和( 4) 9. 代入方程 ( 9.5) ,得: Δ犢 =犉1 犐1 + (1+δ) 犉1 犐2 +犉1 犔Δ 犔1 + (1+μ) 犉1 犔Δ 犔2 权 犓 犓 =犉1犓(犐1 +犐2)+犉1 犔(Δ犔1 +Δ犔2)   +δ 犉1犓犐2 +μ犉1 犔Δ 犔2 ( 6) 9. 版 接着 ,如果犐=犐1 +犐2 和 Δ犔 =Δ犔1 +Δ犔2,那么可将方程 ( 9.6)改写成 : Δ犢 =犉1 犓犐+犉1 犔Δ 犔 +1δ +δ+犉犓犐2 +1+μ犉犔Δ犔2 2 μ 2 社 =犉1 犓犐+犉1 犔Δ 犔 +1δ +δ( 犉2犓犐2 +犉2 犔Δ犔2)   + 1μ ( ) δ 2 版 +μ -1+δ 犉犔Δ犔2 ( 7) 9. 根据类似于布鲁诺 ( Bru no,1 96 8)所提出的论点 ,我假设在给定部门的 出 边际劳动生产率与国民经济中每个劳动者的平均产出之间存在着线性 关系 : 犢 致 犉犻犔= β犻·犔 ( 8) 9. 如果用犢 去除方程 ( 9.7), 并且使用方程 ( 9.2) 与( 8) 9. 的结果 ( 犌狕 代表变量狕 的增长率 ) ,那么结果是 : 格 犌犢 =犉1 ( ) 1 1·犌犔 + δ · 犌犢2·犢2 犓 ·犢 +β 1+δ 犢 + 1μ( δ ) ( ) +μ -1+δ ·β2· 犌犔2· 犔 犔2 ( 9) 9. 当δ=μ=0,即各部门的边际要素生产率相等时 , 方程 (9.9)就变成通常 276 9 准工业国的经济增长:统计分析 的新古典增长方程 。 当然 , 方程 (9.9)在更一般的意义上为评估资源从低生 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转移对增长的贡献 。 提供了可能性 。 它对资料 的要求也是适中的 : 总量投资和总量劳动的增长率在新古典公式中就已被 有 普遍使用了 ; 部门产出增长率通常也能得到 。 对于大多数国家 ,至少在某些 经济部门可以得到部门劳动增长率 [方程 ( 9)右边最后一项 ] 9. 。 注意 , 如果 可以对国民经济进行特殊的部门分解 ,如果各部门的边际生产率的比例是 所 相等的 ( 即,如果δ=μ) ,那么 ,我们只需要用部门增长率来评估要素转移的 效果 。 权 即使方程( 9) 9. 是相当简明的, 而且依据本节前面所作的假设, 它也是正确 的, 但由回归分析而得到的估计值也还会带来大量的经济计量学问题。 在增 长原因的多国研究中, 有一些问题是很普遍的 ( 详见 Ha ge n na dHavr yls yhyn, 版 1969及Che nery,E lki ngto n nadSims,1970的论述);它们包括: 变量的误差、 同 时性、 国与国之间参数变化, 等等。 ② 使用历时平均数据, 将使这些问题得到改 善, 但却不能消除这些问题。此外, 运用目前分析所指明的变量而得到的回归 社 结果, 事实上在对估计参数作不同解释时可以反映不同的基本框架。 现在的 公式尽管引进了非均衡, 一般地说这就为经济活动提供了一个比其他方式都 版 真实的描述; 但是这种分析还是假设被研究的各个国民经济都处于同样类型 的非均衡状态中。但是, 实际会出现不止一种类型的非均衡, 而且某种类型的 非均衡会比另一种类型的非均衡对某些国民经济有更大的影响。在考虑下面 出 各章节的结果时, 必须记住这些限定和限制。 工业部门与非工业部门之间的非均衡 致 二元经济增长模型把经济分解成两个相关的部门 :传统部门与现代部 门 。 通常的观点是现代部门有更高的边际劳动生产率 (这已在几个经验研 究中证实了 ) 格 ;因此 ;将劳动力从传统部门转移出来 ,扩大现代部门的劳动 力, 就会促进经济增长 。 许多二元经济模型假设 , 传统部门在只拥有劳动而没有资本的条件下进 行生产 , 所以就不讨论边际资本生产率的差别问题 。 但是事实上全部经济 部门都使用资本 , 而且各部门可能存在持续的边际资本生产率差别 。 资本 的边际生产率方面的经验证据 ,不像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方面的经验证据那 27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么丰富 。 德梅洛 ( DeMelo,1 977)提供的哥伦比亚的数据 ,指出了哥伦比亚 的工业部门比农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有更高的资本收益率 。 ③ 鲁宾逊 ( Ro  b inson,197 1)已经建立了一个增长原因模型 ,其中工业部门比非工业部门具 有 有更高的资本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 。 他的经验结果表明 ,这两个部门之间 存在着许多差别 , 虽然资本参数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参见第 8 章 )。 本章使用了工业部门的两个定义 。 狭义的工业部门只包括制造业 ; 广义 所 的工业部门由制造业和建筑业组成 。 因此而得到的两组结果似乎没有多大 ④ 差别 。 权 所以 , 这一节的估计方程是 : 犌犢 =犪0 +犪1 犢 版 ( ) 犐 +犪2犌犔 +犪3 犌犕 犕 +犪4犌犔犿 犔犿 ( 犢 犔 9.10) 式中 犕 表示工业产出 , 犔犿 表示工业劳动力 。 参数 犪犻 代表的对象与方程 ( 9.9) 相同 。 在多部门研究中 , 通常的做法是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和解释性变量都用 社 长期平均数来表示 。 这样就消除了非系统变化的影响 ,而且还减少了投资 与生产之间的时滞 。 但是 1 9 73 年之后的变化因素 ,在上述简单的非均衡模 版 型中并未得到充分说明 。 由于这一点 ,再加上 1 964 年以前年份的数据问 题, 虽然对某些更早时期的结果也将予以讨论 ,但我们的分析只能大体限制 在1 964—1 973 年这个时期 。 出 这个分析框架是考虑到多国资料而设计的 。 但是可以认为 , 将全部发展 中国家组成一个样本会过分扩大各个样本之间参数不变的假设 。 第 4 章所 指明的那组准工业国似乎提供了一个内部特质比较一致的样本 。 另外的一 致 组发展中国家的某些回归结果证明 , 集中分析准工业经济的决定是正确的 。 表9.1 显示了对一般新古典公式 ( 它假设各个部门的边际要素生产率相 格 等) 和方程 ( 9. 10) 进行比较而得到的回归结果 。 从这些结果中可以看到 : ● 两个非均衡模型 — ——表中的模型 Ⅰ 和 Ⅱ — ——的变量产生十分相似的 参数估计 。 ● 用非均衡公式去解释平均增长率, 要比用简单的新古典模型好得多。( 判 定系数 犚 大约是5 2 0%强。 )这与有利于工业部门的边际要素生产率之间差别悬 殊的现象是一致的。( 在99%的信赖度上, 系数犌犕 ·[ 犕/犢]明显地大于0。 ) 278 9 准工业国的经济增长:统计分析 1  准工业国 1 表 9. 964—1973 年的回归结果 ; 新古典模型与工业/非工业非均衡模型 非均衡模型 Ⅰ 非均衡模型 Ⅱ 有 变量或结果 新古典模型 [方程 (9. 10); [方程 ( 9.10); 工业只被定义 工业被定义为制 为制造业 ] 造业和建筑业 ] 所 犐/犢  0.247 0. 139 0.112 ( 0 4.59) ( 5 2.58) ( 2.125) 犌犔 7 0.79 0. 429 0.383 ( 4 3.57) ( 0 2.23) ( 1.922) 权 犌犕 ·(犕/犢) 8 0.01 0.871 ( 4 3.06) ( 4.105) 犌犔犿 ·(犔犿/犔) 7 0.91 0.729 版 ( 1 1.16) ( 1.109) 恒定值 -0.002 0. 007 0.010 ( 1 0.28) ( 6 0.52) ( 0.935) 判定系数 犚2 4 0.60 0. 665 0.707 社 回归标准误差 ( %) 6 1.16 1. 272 1.190 观测组数 30 30 30 版    注 :括号内的数是狋的值 。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数据 。 ● 与工业劳动增长相联系的参数 犌犔犿 ·( 犔犿/犔)在统计上缺乏显著性 , 出 这似乎表明 , 在这两个部门之间 ,边际劳动生产率的比率与边际资本生产率 的比率没有多大差别 [ 即在方程 ( 9.9)中μ=δ]。⑤ ● 与投资变量相联系的系数 犐 犢,在简单的新古典公式中 ,被解释为全 / 致 部经济部门的边际资本生产率的平均数 。 而在非均衡公式中 ,这个系数被 解释为两个经济部门中生产力较低部门的边际资本生产率 。 显然 ,这就部 分解释了利用非均衡公式使投资系数有较大幅度下降的现象 。 格 表9.2 显示了对增长原因的分解 。 工业扩张的贡献是巨大的 — ——大约 2 个百分点 ,几乎占总增长的三分之一 。 但是 ,需要对此作仔细的解释 。 这 2% 的贡献是衡量工业部门生产要素的较高的生产率所带来的收益的 。 它 等于实际增长率与假想增长率之差 ,这个假想增长率在各个部门都具有与 非工业部门相同的边际生产率时发生 。 27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2  准工业国家的增长原因 , 表 9. 1964—1973年; 新古典模型和工业/非工业的非均衡模型 对增长的贡献 有 变量与结果 样本均值 新古典模型 非均衡模型 (方程9. 10; 工业被定义为制造业 ) 犐/犢 2 0 0.9  4. 971 7 2.97 所 犌犔 0 2.7 6 1.16 8 0.88 犌犕 ·( ·( 犕/犢) 犌犔犿 犔犿 犔) / 1. 8 6 0. 4 7 1. 4 5 0. 7 3 } 5 0 0 2.05 权 恒定值 1 -0.76 7 0.20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a 4 6.10 4 6.10    注 :全部数字都被乘上了 1 00。 版 a:由于重复计算 ,数字不能加总 。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数据 。 可以从下面假定的计算中得出对资源配置效果的更合理的评价 : 使部门 社 劳动投入和资本存量保持不变 , 假设占国内生产总值 1% 的资本从非工业部 门转移到工业部门 。 这就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0. 5% ,而这是仅从资源的 版 重新配置所得到的相当可观的收益 。 ⑥ 既然边际要素的差别这么重要 ,那么为什么市场力量没有造成更大的 资源转移以缩小缺口呢?答案部分地在于 ,分割的市场对要素流动的限 出 制 、政府对投资配置的干预 、不断的技术变革 ,等等 。 但是 ,可以想象 ,由 于部门内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影响 ,单个经济主体没有把制造业边际生产要 素生产率全部考虑在内 。 特别是工业活动集中于城市中心的趋势会产生 致 单个企业没有完全考虑到的垂直的和水平的正凝聚效应 ( poi si tveagl gom erat ione ffc ets)。 非制造业活动似乎很少享有这种利益 。 还可以通过培训 和在职学习而产生其他有利的效应 。 如果熟练工人和经理在部门内有高 格 度的流动性 ,那么还会有企业计算中没有完全反映的另外的外 部 经 济 效果 。 对另外一组不属于准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的实验有助于这样一个假设 : 准工业国的内部特性比较一致 , 因而更适于这种分析 。 正像表 9.3 清楚地显 示的那样 , 新古典公式与两个非均衡模型都不能很好地说明这些发展中国 280 9 准工业国的经济增长:统计分析 家之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动 。 虽然与工业产出增长相联系的系数值 大大偏离了零 , 但是点估计显然与基本模型不符 ,因为在理论上 ,它不能大 于 1。 其他所有解释性变量在统计上不突出 ,而且整个结果也显得软弱无 ⑦ 有 力, 这表明 ,需要一个不同的 、强调其他更适于这类经济的因素的增长模型 。 但是 ,对这些问题的讨论 ,已经超出了本章的研究范围 。 所 3  发展中国家的回归结果 , 表 9. 1964—1973年; 新古典模型与工业/非工业非均衡模型 非均衡模型 Ⅰ 非均衡模型 Ⅱ 权 变量与结果 新古典模型 [ 方程 ( 9.10); [方程 ( 工业 业被定义为制 9.10);工 被定义为制造业 ] 造业与建筑业 ] 犐/犢 0.055 版 -0.016 -0.012 ( 0.841) ( 2 0.45) (0. 186) 犌犔 0.541 0. 379 4 0.09 ( 1.354) ( 9 0.64) (1. 065) 社 ·( 犌犕 犕 犢 / ) 6 1.03 3 1.82 ( 0 2.32) (2. 384) 犌犔犿 ·(犔犿/犔) 3 2.84 7 1.42 版 ( 4 1.06) (1. 023) 恒定值 0.024 0. 019 0 0.18 ( 1.910) ( 5 1.80) (1. 585) 判定系数 犚 2 0.032 1 0.66 2 0.05 出 回归标准误差 ( % ) 1. 835 1. 703 6 1.63 观测组数 33 33 33    注 :括号内的数是狋的值 。 致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数据 。 由于资料问题 ,要考虑准工业国家更早时期的情况是困难的 。 因为总量 格 的或工业部门的劳动力资料不容易得到 ,所以劳动力总量增长是通过人口 增长近似地求得的 。(这在增长原因的多国研究中是很普遍的做法 。 )要估 计部门劳动增长 ,需要假设δ=μ [见方程 ( 9.9)]———即 ,各个部门的各种要 素的边际生产率之间的比率是相同的 。 如前所述 ,在 1 964—1973 年时期 , 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δ 与 μ 之间有巨大的差别 。 在表 9. 4 中, 1955—1963 年时期的结果表明 ,任何一个模型都不能很好地解释增长变化的情况 。 投 28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资系数 (它是根据分析框架衡量非工业部门的边际资本生产率的 )的绝对值 很小 ,但它的标准偏差却很高 。 一般来说 ,参数在整个时期保持不变的假设 是成立的 。 但是低的 犚2 暗示着有重要的变量被遗漏了 ,而这样会使估计值 有 发生偏差 。 同时 ,各国家之间的参数的差别会扩大 。 因此 ,并没有令人信服 的根据 ,可以把各个时期的观察结果总合起来 。 ⑧ 所 4  准工业国家的回归结果 , 表 9. 1955—1963年; 新古典模型和工业/非工业非均衡模型 非均衡模型 Ⅰ 非均衡模型 Ⅱ 权 变量或结果 新古典模型 [ 方程 ( 9.10); [方程 ( 工业 业被定义为制 9.10);工 版 被定义为制造业 ] 造业和建筑业 ] 犐/犢 0.135 0.067 0.053 ( 2.261) (0.816) (0.656) 犌犔 0.740 0.848 0.878 社 ( 2.549) (2.264) (2.417) 犌犕 ·( 犕/犢) 0.977 0.822 (1.603) (2.046) 版 恒定值 0.007 0.007 0.007 ( 0.538) (0.332) (0.366) 判定系数 犚 2 0.258 0.134 0.186 出 回归标准误差 ( % ) 1. 770 2.013 1.952 观测组数 31 27 27    注 :括号内的数是狋的值 。 致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数据 。 总之 ,这一节显示的结果表明 , 1964—1973 年期间 ,在准工业国样本组 格 的工业部门与非工业部门的边际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 因 此,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 ,那些追求加速工业增长的国家由于资源配 置更接近于理想状态 ,因而比这一组中其他国家增长得更快 。 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的非均衡 出口状况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最近几年已经成为发展经济学家相当 282 9 准工业国的经济增长:统计分析 感兴趣 的 一 个 主 题 。[这 一 节 的 论 述 引 用 了 我 以 前 写 的 文 章 ( Feder, 1983)]。 大量的文献提出 , 区分外向型部门与内向型部门有助于对各国的 增长经验进行比较 。 各国的经验比较证明 ,出口增长记录良好的发展中国 有 家一般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有更高的国民收入增长率 。 既然出口是总产出的 一个组成部分 ,那么 ,可以预料有一个正相关系数存在 ( Kra vis,1 970)。但 是, 有几篇论文认为 , 出口额的增加比单单是出口量的变化对国内生产总值 所 的增 加 贡 献 要 大 。( Baa lsa,1 s 9 78; He lle ra ndP o rtr,1 e 978; Mi cha ely, 1977;Micha lopol uosan a dJy,1973 的论述 。 ) 权 许多经济学家讨论了对于这些观察结果所作的解释 。 他们指出了出 口活动的各种好处 ,如生产能力更大的利用规模经济 、对技术改进的刺激 和更 有 效 的 管 理 。 这 些 都 来 自 于 外 部 竞 争 的 压 力 ( Balas sa,1978; 版 Bha t gwaiandSrinv ias an,1978;Ke esi ng,1967;1979;Kr uee gr,1980)。 这些讨论暗含着 ,外向型工业部门与内向型工业部门之间在边际要素生产 率上存在着重大差别 ,前者有较高的要素生产率 。 由此可见 ,那些对于出 社 口采取较小偏见政策的国家已经得益于近乎最理想状况的资源配置 ,从而 得益于更快的增长 。 版 根据本章前面建立起来的非均衡框架 ,一国经济可以被视为是由两个 不同的部门组成的 ,一个是为国内市场生产的部门 ,另一个是为国外市场 生产的部门 。⑨ 需要对概括地反映在方程 ( 9.9)中的模型作两个修正 。 第 出 一个修正与缺乏出口部门的劳动增长的信息有关 。 这意味着方程 ( 9)只 9. 能被用于δ=μ 的假设条件下 , 即两个部门的边际资本生产率比率与边际劳 动生产率比率都相等的时候 。 如果非均衡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市场的扭曲 致 (而不是要素市场的扭曲 ) ,那么强使δ=μ 也不会产生严重的偏见 。 对初始框架的第二个修正与对外部经济效果的说明相联系 。 在工业部 门与非工业部门之间非均衡的情况下 ,人们认为 ,在制造业中可能存在巨大 格 的部门内部的外部经济效果 。 在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之间非均衡的情况 下, 存在着明显的部门间外部经济效果 。 这些外部经济效果来自出口部门 通过以下活动对其他经济部门的有益影响 :发展有效的国际竞争管理 、引进 先进生产技术 、 训练熟练工人等 ( Kees ing,1967:311;197 9: 4—5) 。 为了建 立模型 , 最好是把出口部门的产出量作为影响非出口部门的产出的一个因 28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素引入方程 ( 9.1)中, 来表示外部经济效果的影响 。 那么方程 ( 2)可以改 9. 写成 : ( 1) 有 犢1 =犉1犓Δ 犓1 +犉1犔Δ犔1 +犉1犡Δ 犢2 9.1 和 犢2 =犉2犓Δ 犓2 +犉2犔Δ犔2 ( 9.12) 所 式中 1 表示非出口部门 , 2 表示出口部门 , 犉1犡 是出口对于非出口部门产出的 边际效应 ( 即 犢1/犢2)。 权 将方程 ( 9.11)和(9.12)与方程 ( 9.3)、(9. 4)和 (9.8)合并 ,并且假设δ= μ,就产生了一个对方程 ( 9.9)略加修正的形式 : ( )( ) 版 犌犢 =犉1 1 1·犌犔 + δ +犉1 犓 犢 +β 犌 犢2 ( 9.13) 1+δ 犡 犢2 犢 如果 犉1犡 被视作固定的参数 , 那么从经济计量学角度看 ,除非δ=μ,否 社 则方程 (9.13)与方程 ( 9.9)是不同的 。 但是 ,如果 犉1 犡 采取了一种特殊形 式———假定部门间外部经济效果的大小依赖于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的规 模———那么对经济计量模型的说明就会受影响 。 假定固定弹性θ 制约着非 版 出口部门与出口部门之间的关系 , 那么 : 犢1 =犢θ2·犎 ( 犓1,犔1) ( 9.14) 出 式中 犎 是部门投入的某种函数 。 而 犉1 犡= θ犢1/犢2,既然按照定义 犢1 =犢 - 犢2,所以方程 ( 9. 13)可写为 : 致 犌犢 =犉1 ( )( ) 犐 1犌犔 + δ -θ 犌犡 犡 +θ 犓 犢 +β 1+δ 犢 犌犡 ( 9.15) 式中 ,犡 =犢2,即出口部门的产出 。 格 尽管这个公式是以采用 犉1 犡 的一个特殊形式为代价的 , 它却使外部经济 效果与其他会引起边际要素生产率之间偏差的影响分离开来了。 在方程 ( 9.13)和(9.15)的结果呈现出来后 , 我们把它们分别标作非均衡模型 Ⅲ 和非 均衡模型 Ⅳ 。 ⑩ 正如下面的分析将要显示的那样 , 那些导致我在前面一节把分析重点放 284 9 准工业国的经济增长:统计分析 在1964—1973 年时期的准工业国家的种种考虑 ,同样也适合于这里的分 析。 5 的结果表明 , 瑡 表 9.  瑏 出口部门具有更高的边际要素生产率 。 模型 Ⅲ 与 模型 Ⅳ 的比较 ,倾向于支持那个允许各国在部门间外部经济效果之间大小 有 不同的公式化说明 。 5  准工业国家的回归结果 , 表 9. 1964—1 973年; 所 新古典模型与出口/非出口非均衡模型 变量或结果 新古典模型 非均衡模型 Ⅲ 非均衡模型 Ⅳ [方程 ( 9.13)] [方程 ( 9.15)] 权 犐/犢 0.242 0.148 0.104 ( 3.670) ( 3.008) ( 2.674) 犌犔 0.612 0.606 0.593 版 ( 1.827) ( 2.563) ( 3.283) ·( 犌犡 犡 犢 / ) 0.446 0.302 ( 5.676) ( 4.496) 社 犌犡 0.145 ( 4.732) 恒定值 版 0.000 0.010 0.010 ( 0.005) ( 0.768) ( 1.092) 判定系数 犚2 0.273 0.638 0.789 出 回归标准误差 ( % ) 1. 827 1.289 0.985 观测组数 34 34 34    注 :括号内的数是狋的值 。 致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数据 。 像前面一节那样 , 当用非均衡公式代替新古典公式时 ,与投资相联系的 系数下降了 。 和前面一样 ,原因在于 ,在新古典模型中 ,这个参数代表某种 格 “平均 ”的边际资本生产率 ,而在非均衡模型中 , 它代表生产力较低部门的边 际资本生产率 。 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之间的生产率差别是很大的 , 在出口部门不大的 经济中更是这样 。 事实上 ,“平均 ”生产率差别要素 [指模型 Ⅲ 中的参数犌犡 · ( 犡/犢) ]只是与工业扩张相联系的估计参数的一半左右 。 但是 ,由于大多数 28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国家对于非出口部门的保护以及由此造成的价格扭曲 ,这种用世界价格衡 量时存在的差别在出口/非出口模型中得不到完全的反映 。 在表 9.6中, 模型 Ⅳ 给出了准工业国的增长原因 。 出口部门资源的更高 有 的生产率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提供的贡献是 1. 85 个百分点 ,或者说占全部 增长的 30% 。 换句话说 , 如果全部经济部门都只具有与非出口部门一样高 的边际要素生产率 , 那么平均增长将下降 1. 5 个百分点 。 因此 ,出口导向增 所 8 长的成功 ———正像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经验所表明的那样 — ——很大程度上是 得益于向具有更高生产率的部门的资源转移以及新的出口导向型和有效率 权 的工业部门的建立 。 6  准工业国家增长的原因 , 表 9. 1964—1973年; 新古典模型与出口/非出口非均衡模型 版 对增长的贡献 变量或结果a 样本均值 新古典模型 非均衡模型 社 [方程( 9.15)] 犐/犢 2 6 0.1 4. 986 1 2.41 犌犔 3 2.5 4 1.39 3 1.94 版 ·( 犌犡 犡 犢 犌犡 / ) 2 2. 8. 1 1 6 0. 6 1. 1 6 8} 8 1. 3 851 恒定值 0 0.08 0 1.44 出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a 4 6.3 4 6.3   注: 全部数字都被乘上了1 00。表中样本均值以及新古典模型中的数字与表9. 2之 间的微小差别, 是由样本差别引起的。 致 a.由于重复计算, 数字不能加总。 资料来源: 世界银行数据。 出口/非出口部门间的非均衡似乎为准工业国家之间增长情况的不同提供 格 了合理的解释。对非准工业发展中国家样本进行试验所得到的结果, 类似于使 用工业/非工业部门间的非均衡模型时得到的结果: 基本的生产函数框架不能很 好地说明增长方面的差别( 见表9. 7)。此外,虽然系数犌犡 ·(犡/犢) 远远偏离零, 但是投资与劳动增长的系数并不大。因此, 对出口部门所采用的要素所具有的 较高的边际生产率的估价, 是没有意义的。 瑏 瑢  286 9 准工业国的经济增长:统计分析 7 欠发达国家1 表9. 964—1973年的回归结果; 新古典模型与出口/非出口非均衡模型 非均衡模型 Ⅲ 非均衡模型 Ⅳ 有 变量或结果 新古典模型 [方程 (9.13)] [方程 (9. 15)] 犐/犢 0.106 0.059  0.053 ( 2.037) (1.163) ( 0.983) 所 犌犔 0.518 0.727 0.710 ( 0.840) (1.269) ( 1.222) 犌犡 ·(犡/犢) 0.652 0.793 权 (2.811) ( 1.830) 犌犡 -0.042 ( 0.388) 恒定值 0.013 0.007 0.009 版 ( 0.769) (0.430) ( 0.517) 判定系数 犚2 0.074 0.214 0.196 回归标准误差 ( % ) 1. 879 1.732 1.752 社 观测组数 42 42 42    注 :括号内的数是狋的值 。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数据 。 版 在参数估计方面 , 准工业国家 1955—1963 年期间的结果与 1 964—1973 年期间的结果并没有多大区别 , 但估计值的显著性一般较低 ,而且不可解释 出 的差别很多 ( 见表 9.8)。 对同时期的发展中国家的回归分析为增长经验提 供的解释极差 。 因此 ,无论是出口/非出口模型 ,还是工业/非工业模型 ,由 于资料问题和其他因素对增长的影响 ,似乎都不适于对增长的早期进行分 致 析 。1974—1977 年期间的两组国家回归结果存在一个低的判定系数 犚2, 由 于投资增长系数和劳动增长系数都存在较大的标准差 ,因而不能获得有价 值的见解 。 格 总之 , 出口/非出口非均衡模型似乎只为分析准工业国而不为其他发展 中国家的增长提供合适的分析框架 。 结果表明 , 1964—1973 年期间 ,准工业 国的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边际要素生产率差别 。 这些 差别部分地由产生于出口部门并有益于非出口部门的外部经济效果引起 。 因此 ,向出口部门的资源转移 , 是这组国家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 28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8  准工业国 1 表 9. 955—1963 年的回归结果 ; 新古典模型与出口/非出口非均衡模型 变量或结果 新古典模型 非均衡模型 非均衡模型 有 [方程 (9. 13)] [方程 ( 9.15)] 犐/犢 0.135 0. 108 0.092 ( 2.261) ( 7 1.89) ( 1.447) 所 犌犔 0.740 0. 536 0.569 ( 2.549) ( 7 1.56) ( 1.837) 犌犡 ·(犡/犢) 4 0.29 0.370 权 ( 7 1.04) ( 1.408) 犌犡 0.056 ( 0.829) 恒定值 0.007 0. 011 0.010 版 ( 0.538) ( 8 0.56) ( 0.777) 判定系数 犚2 0.258 0. 305 0.297 回归标准误差 1.770 1. 713 1.723 社 观测组数 31 31 31    注 :括号内的数是狋的值 。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数据 。 版 2  综合 : 9. 工业部门和非工业部门 、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之 出 间的非均衡    我们已经说明了工业部门与非工业部门之间 、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 致 之间存在着边际要素生产率方面的重大差别 。 希望进一步建立一个使两个 非均衡原因并存的分析框架 , 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 在这一节 ,我们构造一个 格 4部门框架 。 使用一些简化假设 ,这个框架就可以同时考虑到两种非均衡模 型,从而对它们进行重新估价 。 我们假设国民经济由 4 个部门组成 : ● 为国内市场生产非工业产品的部门 ( 由上标狀犿 和下标狀 狓 表示 ) ● 为出口生产非工业品的部门 (由上标狀犿 和下标 狓 表示 ) ● 为国内市场生产工业品的部门 (由上标 犿 和下标狀狓 表示 ) 288 9 准工业国的经济增长:统计分析 ● 为出口生产工业品的部门 ( 由上标 犿 和下标 狓 表示 ) 为了便于模型的求导 ,并且考虑到数据的限制 ,我们引入两个简化步 骤 。 第一 ,假设任何2 个部门之间的边际资本生产率之比与相应的边际劳动 有 生产率之比是相等的 。 瑣 第二 ,  瑏 2 个出口部门中的第 1 个部门对于其他 2 个 部门的边际部门间外部经济效果是固定的 。 用犢犻 犼 表示部门产出 (其中犼=犿 所 和狀犿, 犻=狓 和狀 狓), 那么 , 外部经济效果可以由以下 6 个等式给出 : 犢狀狓 狀犿 = λ狀犿    犢 狀犿 狀狓 犿 =λ狓犿 犢狓狀犿 狓 犢狓 权 犢狀犿 犿 狀狓 犢 犿 狀狓 犢狓 =μ狓     犿= 狀犿 犿  犢狓 μ狓  犢狀犿 犿 犢狓狀犿 版 犢狓 狓 = γ狓    犿 = 狀犿 犢狓 γ狓 犿 边际生产率之间的假定关系是 社 犕犘犓狀犿 狀狓 犕犘犔狀狓 犿 犿 ( 6) 犕犘犓狀狓 犕犘犔狀狓 =1+δ = 狀犿 9.1 犕犘犓狀犿 狓 犕犘犔狓 狀犿 狀犿 版 = 犕犘犓狀狓 犕犘犔狀狓 狀犿 =1+θ ( 9.17) 和 出 犕犘犓犿 犿 犕犘犔狓 犿 狓 = 犕犘犓狀狓 犕犘犔狀狓 犿 =1+η ( 9.18) 致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现在可以表示为 : 犌犢 =犕犘犓狀狓 ( ) 狀犿 · 1 + ·犌 + θ + 犌 ·犡 犢 β 犔 1+θ α1 犡 犢 格 +1δ+δ犌犕 ·犢 + ([ 犕 1+η) η( ) 1+δ -1θ+θ + α ] 2 -α 1 ·犌犢 · 犢 犿 狓 犢狓 犿 ( 9.19) 式中 狀犿 + 1 狀犿 + 1 ·γ狓 α1 = λ狓 1+δ μ狓 (1+η ( ) 1+δ) 狀犿 28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犿+ 1 犿+ 1 · α2 =λ狓 1+θ) γ狓 犿 1+δμ狓 ( 犡 =犢狓犿 +犢狓 狀犿 有 犕 =犢狓犿 +犢犿 狀狓 β 是一个非工业国内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与国民经济中每个工人的 所 平均产出的固定比率 [类似于方程 ( 8)的公式 ] 9. 。 这一节将要考察方程 ( 9.19),要包括一个附加变量 :出口制成品部分的加权增长 。 虽然我们预期 其他各种变量的参数大于零 (如果工业部门和出口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力 权 比非工业部门和非出口部门大 ) ,但是与工业制成品出口相联系的参数将依 照这个方程中其他参数的相对大小而可能是正的或者是负的 。 表9.9 给出了方程 ( 1 9.9) 对于那组准工业国家的估计值 , 用的是前面讨 版 论过的对工业部门的两种定义 :标作非均衡模型 Ⅴ 的制造业和标作非均衡 模型 Ⅵ 的制造业加建筑业 。 如同前面的回归过程那样 ,怎样给工业部门下定 社     表 9. 9  准工业国 1 964—197 3 年的回归结果 ; 4 部门非均衡模型 变量或结果 [ 非 均 衡 模 型 版 方程 ( 1 9.9)] [方程 (9. 19)] Ⅴ′ Ⅵ′ 犐/ 犢  0.105  0.082  0.135 0.109 ( 2.048) ( 1.833) ( 2.959) ( 2.656) 出 犌犔 0.598 0.580 0.766 0.741 ( 2.442) ( 2.745) ( 3.730) ( 4.150) 犌犡 ·( 犡/犢) 0.338 0.312 0.246 0.228 ( 3.240) ( 3.437) ( 2.959) ( 3.231) 致 犌犕 ·( 犕/ 犢) 0.832 0.898 0.809 0.898 ( 3.421) ( 4.804) ( 3.681) ( 5.072) 犿 ·( 犌犢狓 犢狓 犢 -0. 犿/ ) 153 -0.132 ( 1.227) ( 1.258) 格 恒定值 0.009 0.010 -0.002 0 0. 00 ( 0.641) ( 0.813) ( 0.132) ( 0.006) 判定系数 犚2 0.723 0.791 0.752 8 0. 09 回归标准误差( %) 1. 071 0.929 1.072 9 0. 40 观测组数 29 29 32 32    注 :括号内的数是狋的值 。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数据 。 290 9 准工业国的经济增长:统计分析 义,不大会影响结果 。 此外 , 1 和表 9. 把表 9. 5 进行比较 ,将表明其参数估计 值差别不大 。 像我们以前所断言的那样 ,与出口增长和工业增长相联系的 参数显然是正的 。 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长参数是负的 , 但负值很小 。η 的直 有 接估计值 ( 即生产出口品的制造业部门与其他制造业部门相比所假定具有 的更高的生产率参数 ) 不可能得到 。 但是根据某种迹象可以推断出 ,出口工 业品的部门要比其他工业部门有更高的边际生产率 。 把θ/( 1+θ)+α1 加到 所 出口工业品的增长参数上 , 得到 η/(1+η) ·(1+δ)+α2 权 的一个估计值 [ 见方程 (9. 19)],根据表 9. 9,这个估计值接近于 0. 18。 既然δ 是正的 ,0.18 这个数就小于η/( 1+η)+α2。 但是 ,制成品出口增长参数的 版 标准差很大 , 因此 ,在理论上有许多数值都是适用的 。 接下来 , 我们假设这个参数接近于零 , 瑤 从而排除制成品出口的增长 ,  瑏 对 模型 Ⅴ 和 Ⅵ 来作再估计 。 在表 9. 9 中 ,模型 Ⅴ′和 Ⅵ′的结果表明 ,被估计的 社 参数具有同样的大小顺序 。 从这些结果中引出的结论 ,证实了前面对于增 长原因的论述 。 资源向工业部门和出口部门的转移 — ——即向生产率较高部 门的转移 — ——是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的特点 。 详细解释增长原因的表 9. 10 版 表明 ,如果各部门都只具有与内向型的非工业部门相同的生产率 ,那么 ,经 济增长幅度的下降将超过 2% 。 出 表 9.10  准工业国的增长因素 , 1964—1 973年; Ⅴ′与 Ⅵ′模型 变量或结果 样本均值 非均衡模型 Ⅴ′ 非均衡模型 Ⅵ′ 致 犐/犢 20.18  2.727 2.195 犌犔 2.32   1. 778 1.720 ·( 犌犡 犡 犢 犌犕 ( 犕/ / 犢) ) 2.21  0.  1. 5 4 4 8 } 2 2. 9 0 31 0.503烌 格   烍 制造业 1.84   2. 461 制造业与建筑业 2.18 1.958烎 恒定值 -0.150 0.010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6.386 6.386    注 :全部数字都乘上了 1 0 0。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数据 。 29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3  对结果的不同解释 9. 有 对结果所作的解释至此似乎是可靠的 , 与基本的框架也是吻合的 。 但是 这不一定是唯一可能的解释 。 还可以建立其他框架来得出与前面所采用的 所 说明相类似的结果 。 下面 , 我们将用出口/非出口部门间的非均衡模型说明 这一点 ,对于这个模型有另外一种先验的论证似乎是可行的 。 权 外汇可以视作决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 事实上 , 简单的 贸易缺口模型暗含着在受到外汇不足的限制时 ,增长仅仅依赖于外汇的流 入(外援 、借款或出口 ) 。 甚至在限制较少的模型中 , 大量的外汇也会导致生 版 产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高的效率 :瓶颈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 。 使用质量较 次的国内零部件的需求减弱 , 要求进行低效率的进口替代的压力也减轻了 。 因此 ,前面的分析所表明的出口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的显著的正 社 相关 ,可能来自于出口是外汇的主要来源这一事实 。 让我们构造一个考虑到出口外汇的模型 。 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依照下 版 列生产函数而产生的 : [( ) ] n犓 犢 =犉 mi 犱 ,犓犿 , , α β 犠犿 犔 ( 9.20) 出 犓犱 和 犓犿 表示国内资本和外国资本 , 式中 , 犠犿 表示中间产品的进口 , 犔表 示劳动 。 假设国内投资的供给与国内生产总值线性相关 : 致 · 犓 犱=γ0 +γ1犢 ( 9.21) 又假设消费品进口 犕犮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个固定比例 : 格 犕犮 =δ犢 ( 9.22) 考虑到效率 , 必然有 : · · 犓 犕犓 ≡ 犓犿 =α β犱 ( 9.23) · 犕犓 表示资本品进口 , 式中 , 而变量上面的点表示时间导数 :犓 =犱犓/狋,等 犱 292 9 准工业国的经济增长:统计分析 等 。 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为 : · · · · 犢 =犉1·犓 犱 +犉2·犠 犿 +犉3·犔 ( 9.24) 有 用 犛 表示外汇总供给 , 则有 : · · · · · · 犠犿 =犛 - 犕犮 - 犕犓 =犛 -δ犢 - β犱 · α 犓 所 · · α · =犛 -δ犢 - β ·γ1·犢 ( 9.25) 有方程 ( 和( 并且使 ( β)≡γ,方程 ( 可以写成 : 权 9.21) 9.25) , γ1/ α 9.24) · · · · · 犢 =犉1·犓 犱 +犉2·[ 犛 -(δ+γ) 犢 ]+犉3犔 ( 9.26) · · · 注意 ,犐≡ 犓 犱 + 犓犿 = ( 1+α/ β)犓犱 [根据方程 ( 9.22)]。 重新整理方程 版 ( 9.26)的各项 , 得到 · = α 犉1 犉2 · 犢 ( ) ·犐+ [ 犛 社 1+ β [ 1+ ( δ+γ) ·犉2] 1+犉2 δ+γ ·( )] +[ 犉3 · 犔 ( 9.27) 版 1+犉2·( δ+γ )] 使用方程 ( 9.2 7) ,而且采用类似于方程 ( 9.8)关于边际劳动生产率与每个工 人的平均产出之间关系的假设 , 最终可以得到 : 出 犌犢 =犪1·犢 1 +犪2·犌犛 ·犛 +犪3·犌犔 ( 9.28) 犢 致 注意 :犌犛·( 犛/ 犢)=犌犡·( 犡/ 犢)+犌犉·犉/ 犢。 式中 , 犉 表示出口收益以 外的外汇流入 。 如果 犌犡 ·( 犡/ 犢)与 犌犛 ·( 犛/ 犢)高度相关 ,那么对方程 ( 9.28)的估计 , 将产生与方程 ( 9. 15)没有太大区别的结果 。 的确 ,利用方程 格 ( 9.28)对1 96 4—1 9 73 年期间的准工业国进行估计 , 得到 : 犌犢 =0.00 9+0. 139·犢 1 +0. 404·犌犛 ·犢 犛 +0.7 04犌犔 ;( -2 犚 =0. 626) ( 6 0. 8 2)(2. 73 8) ( 5. 50) (2.924) 将该式与表 9. 5 进行比较 , 可证实两式之间不存在重大差别 。 29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结论是 :前面以边际生产率差别为基础的解释 ,与以贸易缺口为基础的 解释可以同时有效 。 对某些国家而言 ,一种解释可能比另一种解释更合适 , 但不能从本章所陈述的结果中分辨出这一点 。 有 注 释 所  本章的部分论述曾在 1 983年《 发展经济学杂志 》 第1 2 期登载过 ,这些内容 在此重印是经北荷兰出版公司惠许的 。 ① 因为我们假设价格是稳定的 , 所以就不对数量 、 价值进行区分 。 权 ② 应用方程( 9.9)时使用多国样本 , 这就暗含有这样的假定 , 即整个样本的边 际资本生产率是完全相同的 ; 因此可以把它们视为参数 。 另外 , 我们还假定 所有国家的参数β1、 β2、δ 和μ 是完全相同的 。 版 ③ 但是 ,德梅洛 ( DeMelo,1 977:400)评述说 , 依赖这种不可靠的资本存量估 计值 ,可能会使计算得到的收益率严重失真 。 ④ 在钱纳里和赛尔奎因 ( CheneryandS r yquin,1975)的发展模式分析中 , 由这 社 两个部门构成 “ 工业部门 ” 。 ⑤ 但是 ,这并不足以构成对假设μ =δ 的严格检验 。 当然 ⑥ 这些收益的实际程度可能因价格扭曲而偏高 。 如果工业部门因被保 , 版 护而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 那么该部门的国内价格就会高于世界价格 。 用 世界价格衡量的边际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实际差别将低于现在估计的差别 (其中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是按照一个国内价格不变的时序计算出来的 ) 。 出 ⑦ 但是 ,不能抛弃系数实际上为 0. 8 或 0.9 的假设 ( 这些值是相对于准工业国 而言的 ) 。 此外 ,邹氏检验 ( Chowt et) s 隐含着这样的意思 : 方程 (9. 10)对两 组发展中国家有同样参数的假说也不能放弃 。 但是仅凭这一点还不足以说 致 明两个样本可以合并在一起 。 发展中国家的估计值存在着这样高的方差 , 以致不能抛弃其他许多可供选择的假说 。 ⑧ 关于发展中国家 1 955—1 963 年期间的结果很不理想 。 判定系数 犚2 接近 于零 。 根本不能拿这些结果与这些国家的后期结果或准工业国的结果相 格 比较 。 ⑨ 很明显 , 这是一种抽象 , 因为许多企业既为国内市场生产也为国外市场生 产。 即便如此 , 也可以认为 , 这些企业在国内销售的产品与出口的产品具有 相同的质量 ( 和要素生产率 ) 。 只要出口的增长很好地代表这类企业生产量 变化的近似值 , 这些结果还是有效的 。 ⑩ 钱纳里 、埃尔金顿和西姆斯 (Cheney,E r lk ingt onandSims,1970)的著作论及某 294 9 准工业国的经济增长:统计分析 些与方程( 1 9.3) 完全相同的估计值。巴拉沙( Ba lasa,1 s 978)、迈克洛波拉斯和 杰伊(Michal opoulo san a dJy,1973)和泰勒 ( Tayl or,1981)的文章论及出口增 长率,因此, 在假设δ/( 1+δ)=θ 的条件下与方程( 9. 15)相等同 。 有 瑡  瑏 这一节的全部结果都是用人口增长来近似地代表劳动力的增长 。 我们能够 得到 1964—1 973 年整个时期的人口数据 ,但只能得到 1 960—1970 年间的 劳动力数据 。 所 瑢 对于模型 Ⅲ 和模型 Ⅳ 的邹氏检验抛弃了这一假说 ,  瑏 即准工业国与发展中国 家的对应回归参数是完全一致的 。 这就证实了把两组国家分别看待的决定 是正确的 。 权 瑣 这一假定早已被用于出口/非出口部门的非均衡模型的公式中 。 瑏  瑤 这仍然与η 和由工业品出口产生的外部经济效果的正值相一致 。 瑏  版 社 版 出 致 格 295 有 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  所 西水 谢尔曼·鲁宾逊 权 版    在前面两章 ,我们探讨了一些与要素生产率的部门间差 社 别以及结构变化对总增长的作用相联系的问题 。 在发展中国 家,在如何使可利用的资源快速增长 ,如何使这些资源在部门 版 间顺利转移等方面 ,都存在着许多约束条件 。 总量增长不仅 取决于要素积累 , 取决于要素的部门配置 ,而且还取决于全要 素生产率的增长情况 。 因此 , 在约束型经济中 ,实现全要素生 出 产率的快速增长是减少经济瓶颈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 此 外,如同第 6 章和第 7 章已经讨论过的 ,“赶超 ”过程的一个重 要方面是利用不断变化着的比较优势 。 这为结构转变提供了 致 一个重要的驱动力 。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的部门差别是形 成比较优势的关键性的决定因素 ,而且在中长期里对增长和 结构转变都有重大影响 。 格 有两个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关的问题同发展政策有特 别密切的联系 。 第一 ,人们能够合理预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 长率的幅度有多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的置信区间 ,原 则上可以从各种生产环境下企业 、部门或者整个国民经济过 去的运行情况中取得 。 它们提供了可用于回答各种有关发展 296 10 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 问题的信息 。 例如 , 第一 ,对新生工业的保护和鼓励政策的合理期限该有多 长?5 年是否太短?2 0 年是否太长?这个期限在各个工业部门之间是应该 统一呢 , 还是彼此之间应该有所区别?第二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原因或动 有 力是什么?例如 ,限制有竞争力的进口会使生产效率的提高丧失动力吗? 某些政策 — ——例如在财政上鼓励加速折旧和支持雇员培训这样一些对特定 要素的财政补贴 — ——能提高生产率吗? 所 多年来 , 论述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经验的文献 ,已经积累了大量有关生产 率变化和要素投入的增长对各种经济运行状况作用的典型化的事实 。 ① 也许 权 最重要的典型化的事实将会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对增长所起的重要作 用: 产出增长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可以归因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 直 到最近 , 我们所知道的多数文献都是从宏观总量角度研究这个问题的 。 ②但 版 是, 现在也有少量从分量层次上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经验文献 ,而且其 数量在不断增加 。 ③ 本章的第一个目标是通过分析世界银行所收集的关于韩 国、土耳其、 南斯拉夫3个国家制造业这一部门层次上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 社 时间序列数据, 来补充典型化事实内容。我们把日本作为一个比较者而放在 样本中; 其数据是由乔根森和西水( Joha nsna e ndNi shimz iu,1981)编制的。 版 同日益增多的关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经验估计的资料形成鲜明对比 的是 , 我们还没有积累起充足的证据来确定生产率变化的原因 。 正如纳尔 逊(Nelson,1981)广泛探讨的 , 关于生产率变化的文献提供了许多种可能的 出 原因 , 但是对于其中哪一个原因最值得注意 ,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 。 贸易 政策对加速经济增长和提高效率的作用 ,长期以来就是发展问题文献中的 一个主题 。 因此 , 本章的第二个也是更重要的目的 ,是考察各种发展战略 , 致 特别是贸易政策对于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我们的分析是探讨性的 , 要考虑若干个假说 ,而关于这类假说 ,我们显然并不缺乏 。 的确 ,要区分各 种假说之间的差别 , 格 确定评价每一种假说所需要的方法和验证方式 ,都是很 困难的 。 我们的分析就是要表明 , 贸易政策与生产率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 , 并且提出一些可供深入研究的课题 。 文献中提出的一个假说是 :生产率变化和产出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正相 关 。 用劳动生产率来表述的话 , 这一关系就称作维多尔恩定律 ,因为该定律 是维多尔恩 ( J. P. Verdo orn)于1949 年提出来的 。 在那些研究过这个关系的 29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人当中 , 卡尔多 ( Kaldor) 1967 年就已经认识到 ,要从规模经济中寻找对这一 关系的基本解释 。 ④ 他还注意到 , 在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活动中这一关系表现得 最为显著。在发展中国家中, 规模经济与市场规模长期以来就被认为是决定 有 增长与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⑤ 规模经济的存在,或者其他任何对于维多尔恩 定律的证明都暗含着这一点: 通过贸易扩大市场, 将导致生产成本的减少。这 个观点一般是根据增加出口会带来扩大需求的好处来论证的。虽然这一观点 所 是以国内市场的规模为依据的, 但是原则上也适用于进口替代的情况。 一个与众不同的贸易政策假说是 :实行开放 ,积极参加国际竞争 ,会使 权 国内效率增加 。 存在着一种由竞争引入的 、暗中起作用的 “挑战 —应战 ”机 制; 国内产业被迫采用新的技术 ,以便减少无效率和低效率的状态 ,一般还 会尽可能地减少成本 。 根据这种观点 ,扩大出口是好的 ,进口自由也是好 版 的 。 尽管增加进口的政策会限制国产商品的市场 ,但它却加强了竞争 ,从而 产生更大的效率 。 相反 , 旨在推动进口替代的保护主义政策减少了竞争 ,从 而导致生产的无效率 。 但我们必须小心 ,不要过分强调这一观点 。 对新生 社 产业的保护 , 按照定义 ,是指扶持那些不能与进口竞争的高成本产业 ,直到 这些产业 “ 长大 ”并且具有国际竞争能力 。 过度的出口补贴一类的出口鼓励 版 政策也可能适得其反 ,导致低效率的增加 。 集中论述以下这个假定正在发 生作用的因果机制是很重要的 , 亦即出口扩张和进口替代政策 ,根据它们在 中长期里对生产者的竞争力和减少成本动力的影响 ,可以增加或者减少全 出 要素生产率的水平或增长率 。 论述外汇限制的文献还为贸易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另一个假说 。 一个描述发展中国家特点的典型化事实是 ,中间产品和资本品不太容易由 致 国内产品替代 。 在某种意义上 , 这些进口投入的技术国内尚无 ,只能靠进口 才能得到 。 限制这种进口或者使这种进口变得更昂贵的政策都对国内生产 率产生不利的影响 。 相反 ,扩大利用进口投入的可能性或降低其成本的政 格 策— ——如增加外援或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 — ——将减少国内产业的成本从而 提高生产率 。 按照这种观点 , 出口仅仅作为外汇来源才是重要的 ;它允许各 部门购买那些国内能够生产 、 但成本高得多的投入 。 关于以贸易政策为特征的发展战略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关系的这 些假说 , 并不是相互排斥的 。 它们可能都是正确的 ,一种假定的影响并不一 298 10 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 定与另外一种假定的影响彼此独立 。 在现有的知识条件下 ,细致入微地区 分这些假说是不可能的 。 的确 ,甚至想真正可靠地表达因果关系的方向都 是不可能的 。 例如 ,一个部门由于外在因素造成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使供 有 给曲线移动 , 如果国内需求有限 ,这就会给开发出口市场形成强烈的刺激 力 。 可能存在着无数种关系 , 也许不得不对它们一一加以分类 。 在本章中 ,我们从观察 4 个国家的经验开始 ,试图在部门层次确定这些 所 国家的相似点与差别 。 接着 ,我们通过分析那些说明这些国家发展过程的 特性的附加资料 , 来探讨上面讨论过的一些假说 ,这些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实 权 行各种不同的发展战略和支持贸易的政策体制 。 这种经验的结果产生了不 同的效应 , 使我们能够探讨进口替代和出口扩张之类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 然而 , 在考察经验结果之前 ,我们首先要讨论用来衡量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 版 的性质 。 这个衡量方法包含着一些有力的假设 ,它们对应该怎样理解衡量 方法以及应该把什么视为生产率的变化都会产生影响 。 社 1 1  衡量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 0. 版 衡量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是建立在成本和生产的经济理论上的 。 在最近几十年中 , 随着密切相关的经济理论和衡量方法领域内的进步 ,生产 出 率方面的研究也发展起来了 。 包括二元理论 、指数理论以及生产函数和成 本函数这类在描述经济关系时限制较少的有伸缩性的函数形式的发展 。 ⑥这 些领域的进步加强了衡量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基础 。 ⑦ 致 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通常以全部要素投入的单位产出形式给出 , 并且 是规模弹性 、 产出与投入弹性和产出与投入的数量 (或价格 )的函数 。 通常 我们假设产出与投入市场是竞争性的 ,并且企业是根据规模收益不变的生 格 产函数和作为参数的市场价格而使利润最大化 。 在这些假设条件下 ,产出 与投入弹性等同于观察到的要素投入的成本部分和单位产出品的收益部 分。⑧ 因此 ,只要用产出和投入的价格和数量就可以计算出全要素生产率变 化的指数 ; 它等于收益部分加权的产出增长率与成本部分加权的投入增长 率之差 。 关于选择适当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指数有大量的文献资料 。 ⑨为 29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了证实特定指数形式的合理性 ,必须使生产函数 (或者是成本函数 )的形式 进一步具体化 。 在我们的方法论中 ,我们选择的是转换对数生产函数 ( the t rans logproduc tionfunc tion)和合成转换对数指数 ( rs eut lin r gtas nlo n gidx e 有 number)。⑩ 这个衡量全要素生产率的框架有一些缺点 , 因为生产与市场的简单的典 型化可能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因素和约束条件 。 纳尔逊在考察有关生产率的 所 文献时对这种衡量方式提出了详细的批评和评价 。 他提出的几个问题值得 我们强调一下 , 因为这些问题影响到我们对经验结果的理解 。 生产过程可以被看作是技术应用于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过程 。 当然 , 技术 权 不只是机器 、 工具和设备 。 它也体现在劳动者和经理身上 ,体现在实物投入 的物质特点或决定各种投入如何组合的程序和组织原则之中 。 正如纳尔逊 版 充分讨论的那样 , 当这种广义理解的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时 ,它的各种变化 都会引起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 纳尔逊还指出, 生产在“ 生产环境”中发生,这种“生产环境” 是由投入和产出 社 市场的性质, 由一系列市场和非市场的约束条件( 如政府政策) 所决定的。通过 投入与产出的价格、 数量或质量的变化, 改变生产的约束条件, 从而使生产环境 的变化最终影响生产的状况。在向新的生产环境状态调整的过程中, 生产环境 版 的变化也可能在短期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 ,我们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经验结果 ,不应当理解成为仅仅在运 用新的技术知识使生产可能性边界移动的意义上对技术变化的衡量 ,而必 出 须在广义上加以理解 ,包括产业与工厂的组织 ,工程技术诀窍 ,或者针对生 产过程中断 、 短期内开工能力受影响而做出的变动 。 这种衡量方法实际上 是把生产单位当作一个黑箱 。 我们度量投入和产出 ,但并不想准确地描述 致 工厂大门内所发生的事情 。 刻画黑箱的运行方式是重要的 ,但这已经超出 本书的研究范围 。 瑡 我们的期望是在总量水平上描述典型化事实 ,  瑏 这就使我 格 们必须在试图概括和确定因果关系时适可而止 。 1 2  制造业中的增长和生产率变化 0. 在这一节中 ,我们力图区分出日本 、韩国 、土耳其和南斯拉夫各国制造 300 10 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 业中产出 、 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系统模式 。 我们要考虑的是 2 0 世纪 50年代末到 7 0 年代末这一段时期 。 在这一时期中 , 这 4 个国家发展经验中 的一个共同特点是 ,它们都是准工业国 (日本是在 6 0 年代逐渐进入工业化 有 的) 。 当然 , 这 4 个国家采取了各种不同的发展战略和支持贸易的政策 。 如 果与发展阶段有关的因素或贸易政策对生产率状况有重要的影响 ,那么我 们将能看到这 4 个国家之间由这些因素引起的系统的相似点与差别 。 所 我们的经验分析是建立在乔根森和西水就日本收集的资料与世界银 行就韩国 、土耳其 、南斯拉夫所编制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资料基 权 础上的 。 瑢 为了便于概括起见 , 瑏 我们把这 4 个国家的制造业按现行价格和 固定价格计算的总产出 、劳动 、资本和物质投入的资料汇集起来 。 瑣 为了保 瑏 证可比性 ,我们使用在概念上相类似的方法来定义变量和汇总 。 瑤 各部门 瑏 版 的总产出和物质投入均按各国 1970 年的固定价格计算 。 我们把资本定义 为按 1970 年价格计算的重置成本表示的净资本存量 ,并且包括全部非居 民建筑和生产者耐用品 。 遗憾的是 ,由于不能得到 3 个发展中国家的资 社 料 ,故没有把土地和库存包括到资本中 。 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小时的资料 不易得到 ,我们把劳动定义为被雇用的人 。 表 10. 1、10. 3 提供了部 2、10. 版 门估计的概况 。 卡尔多 ( Ka d lor,1967: 7) 在一篇关于经济增长的论文中 ,以经验资料为 依据指出 , “高速增长几乎总是与第二产业 ,主要是制造业的高速增长联系 出 在一起 , 而且 …… 这是发展处于中间阶段的特点 。 ”表 10.4 给出了日本 、韩 国、 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的整个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总产出 、资本 、劳动和 物质投入的平均增长率 ,以及标准化的增长原因分析 。 这些国家在制造业 致 方面都表现出高速的增长 ,似乎符合卡尔多所说的处于发展的中间阶段的 典型状况 。 图 1 0.1 标示出每个国家不同工业部门的产出增长率 (根据表 1 1) 0. ,以及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 。 这个图说明 , 这些国家制造业的高速增 格 长是许多部门统一高速增长的结果 。 日本三分之二以上工业部门的增长率 在 9% —15% 之间 ,韩国是 1 7% —27% ,土耳其是 9% —18% ,南斯拉夫是 6% —13% 。 瑥 日本 、  瑏 韩国和土耳其不存在低速增长的部门 ,而在南斯拉夫 , 也只有两个部门的年增长率低于 6% 。 301 302 表10. 1 4个国家按部门分类的产出、 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 部    门 日本 ( 1955—1973年) 韩国 ( 1960—1 977年) 1 2 3 4 5 1 2 3 4 5 格 食品加工 纺    织 9. 3 4 7. 6 9. 9 5. 9 9 6 3. 8 1. 2 4 2 7. 2 7. 1 0 1  2. 6 1. 2 7 1 1 0 1 6. 0 8. 8 9 8. 8 1 5 3. 0 0 4. 9 6. 4 6 9 1 8 1 3. 2 4 6. 4 0 5. 2 5 4. 6 1 服    装 致 1 5 2.2 1 2 6.3 6. 48 1 1. 2 8 1.94 2 3 3. 4 22. 11 1 7 2. 5 2 9 2. 8 6 1.2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皮    革 1 1 1.5 8. 出 45 5. 09 1 1. 6 3 0.95 2 2 5. 0 14. 78 1 8. 9 1 2 4 5. 6 8 2.0 木    材 9 7.4 7. 45 1. 98 7. 8 8 1.12 16. 3 2 5.56 4. 8 9 1 3. 0 0 6 5.2 家    具 纸制品 1 1 8 1. 1. 25 1 版 3 9. 6 0. 7 5 4. 5 4. 9 9 7 1 6 1 7 4. 0. 3 3 -0. 8 1. 0 6 9 1 2 1 3. 4 4 9. 9 4. 1 6. 9 7 3 3. 3 7. 7 6 4 1 1 1 9 1. 3 9. 0 7 8 4. 4. 5 8 2 化    工 1 2 2.3 1 0. 86 2. 38 1 社 0. 7 3 2.50 2 3 1. 3 1 4 4.2 5. 9 3 1 4 9. 6 4 4.9 石油和煤炭 1 2 5.8 1 5 3.8 3. 31 1 6 6. 4 9 -0. 版3 2 8 2. 1 2 4 0.0 2. 2 4 2 0 4. 6 6 0.8 橡    胶 7 9.9 1 0 4.8 5. 14 1 7 1. 1 -1. 22 2 9 0. 0 1 权 6. 80 1 1. 0 2 1 5. 4 4 5. 88 玻璃 、石料 、黏土 1 4 2.3 1 3. 22 4. 30 1 3 2. 0 1.73 1 9 8. 3 1 1 1.2 7. 2 0 1 7 8. 3 5 4.3 基底金属 1 1 2.1 1 0 3.8 4. 50 1 8 1. 5 0.96 25. 6 8 2 所 5. 58 4. 9 0 2 5 5. 2 8 1.7 合    金 1 3 4.3 1 3 6.5 7. 30 1 2 5. 0 0.84 22. 1 9 1 4 2.9 1 1 0. 7 1 0 9. 1 0 6.1 机    械 电力机械 1 1 9 5. 8. 2 0 1 6 1 3. 8 2 2. 7 6. 0 7. 1 6 2 1 8 1 4. 5 7 5. 6 3. 2 4. 1 4 4 2 2 3 3. 0 6. 0 有 1 1 0 2 3 3. 8 5. 1 7. 7 1 8 7. 4 8 2 8 3 1. 9 8 1. 1 8 7 5. 2 7. 3 5 运输设备 1 6 6.9 1 2 3.7 6. 25 1 8 5. 9 2.53 2 6 8. 8 1 6 3.4 8. 6 6 3 7 0. 6 1 5.0 续表 部    门 土耳其 (1963—1976年) 南斯拉夫 (1965—1978年) 南斯拉夫的 1 2 3 4 5 1 2 3 4 5 工业部门 食品加工格 4 8.7 8.30 3. 39 6. 40 1.91 7.20 7.28 4. 55 8. 2 6 4 -0.5 食品加工 7 5.4 7.47 -2.04 1 3.8 7 9 -1.1 烟    草 纺    织 4 9. 致7 10. 88 3. 35 8. 09 1.44 9.77 7.78 3. 50 1 2.87 -0. 17 纺织与服装 服    装 1 3 8.0 1 8 4.0 8. 46 1 7. 63 2.74 皮    革 4 6.1 1 3 6.9 3. 出 25 6. 4 9 1 -0.8 11. 69 8.21 5. 29 1 5.45 -0. 14 皮    革 木    材 3 7.5 1 2 1.8 4. 92 8. 3 2 9 -1.0 1 8 0.5 7.89 1. 94 1 5.4 6 5 -0.0 木材和家具 家    具 1 3 2.7 1 1 9.3 4. 34 9. 28 3.23 纸制品 1 5 3.3 1 3 2.4 4. 版 24 1 9 3.3 1.41 10. 77 7.18 3. 64 1 3.01 0.07 纸制品 化    工 1 2 5.3 1 1 2.3 7. 65 1 5 5.5 1.62 1 1 2.4 8.19 4. 15 1 4.06 0.10 化    工 石油和煤炭 1 6 6.0 1 6 7.8 -0.81 1 9 4.9 0. 社 45 10. 09 9.32 1. 02 1 2.72 0.18 石    油 3 1.2 6.40 -2.91 5. 05 1.10 煤    炭 橡    胶 1 1 9.9 1 2 3.9 3. 59 1 8 5.5 5.80 1 1 3. 版9 1 7 0.4 5. 36 1 7.55 2.35 橡    胶 玻璃 、石料 、黏土 1 8 2.0 13. 91 7. 05 1 6 3.6 0.26 9.90 8.05 1. 94 1 3.7 0 0 -0.5 建    材 9 8.0 6.99 2. 权 08 1 2.64 1.72 非金属矿产品 基底金属 1 9 4.8 1 5 4.2 1 4 1.1 1 6 4.2 0.87 6.08 6.85 0. 37 7. 8 6 4 -0.3 黑色金属 5 7.4 8.00 1. 13 9. 8 6 5 -0.5 有色金属 1 合    金 5 7.7 9.68 -0.88 6. 55 1.51 12. 58 7.35 4. 所 18 1 6.31 0.60 金属制品 机    械 1 6 7.1 1 6 3.4 1 3. 97 1 7. 81 1.33 电力机械 1 3 9.4 1 4 9.4 1 0. 99 1 7 7.6 1.83 1 5 5.5 1 7 0.8 4. 有 28 1 9.2 2 9 -0.5 电力机械 运输设备 1 4 9.8 1 0 6.5 7. 51 1 6 9.5 3.33 3.09 6.52 1. 35 5. 2 2 1 -0.5 造    船    注 :第一列是总产出增长 ; 第二列是资本投入增长 ; 第三列是劳动投入增长 ; 第四列是物资投入增长 ; 第五列是全要素生产 率增长 。 0 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数据 。 303 304 表10.2  按部门分类的增长原因 (%) 工业部门 日本 ( 1955—1973年) 韩国 ( 1960—1977年) 1 2 3 4 1 2 3 4 格 食品加工 纺    织 2 2 3. 5 2. 6 1 7 9. 4. 9 3. 7 2. 8 5 6 9 2. 5 9. 3 2 2. 6 8 3. 1 1 9 7. 6. 3 1 2. 3. 8 4 5 7. 2 9 5. 服    装 致1 5 5. 9. 2 1 2 0. 6 0 5. 9 6. 21. 7 1 1 7. 6 1 4.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皮    革 5 8. 出 7 4. 0 8. 7 6 8. 11. 1 11. 8 0 8. 6 9 8. 木    材 1 1 4. 6. 8 0 4. 7 9 4. 3 4 4. 6. 5 8 1. 5 2 7. 家    具 纸制品 7 -0. 14. 4 版 4. 9 1 2 9. 1. 4 6. 7 8 6 4. 3 5 9. 3 2 6. 1 3 3. 8. 3 8. 8 5. 1 4 3. 5 6 3 0. 3 4. 化    工 2 4 0. 1 6 9. 社2. 4 5 3 7. 21. 0 2 1 1. 5 2. 5 3 5. 石油及煤炭 7 -2. 12. 4 0 1. 89. 版3 9 2. 2 8 2. 0. 9 7 1 3. 橡    胶 -12. 4 2 2 7. 7. 4 7 7 7. 2 1 8. 权 1 8 4. 6. 5 5 4 0. 石料 、黏土 、玻璃 1 9 3. 1 1 8. 1 8. 59. 7 2 9 3. 21. 1 0 5. 4 9 9. 基底金属 9 7. 12. 8 3 4. 7 9 4. 7. 2 所 18. 1 9 0. 7 6 3. 合    金 8 5. 1 7 1 4. 1. 8 6 5 7. 2 0 7. 13. 3 5 6. 5 0 3. 机    械 电力机械 1 2 9. 7 2 4. 1 1 4 2. 0. 1 7 8. 7. 6 5 5 9. 0 7. 9 2 2 4. 9 0. 1 有 1 1 4. 1 9 9. 5. 3 5. 6 5 5 5 5. 1 4. 运输设备 1 1 5. 10. 3 1 6. 68. 3 1 7 7. 11. 5 8 3. 6 9 6. 续表 部    门 土耳其 (1963—1976年) 南斯拉夫 ( 1965—1978年) 南斯拉夫的 1 2 3 4 1 2 3 4 工业部门 食品加工格 2 6 2 2. 4.1 0 5 3. 0.2 -9. 0 1. 7   4. 5 1 0 8 食品加工 2. -29.8 6 9. 8 -3.8 6 3. 8 烟    草 纺    织 1 致 2 2 5. 6.1 4. 9 5 3.7 -1. 7 2 9 0. 6.6 7 1 纺织与服装 4. 服    装 14. 9 1 3.8 8. 2 6 2.9 皮    革 -1 2 3 5. 4. 出6 4. 6 7 6.0 -1. 1 3. 3 14.0 8 3. 7 皮    革 木    材 -1 2 3 6. 3.7 5 7 9. 2.9 -5. 5 2. 1 5.5 9 8 木材与家具 7. 家    具 26. 1 3 5.2 -4. 1 2 8.2 纸制品 1 4 2 0. 8.2 版 5. 3 5 5.9 0.6 3. 4 7.2 8 7 纸制品 8. 化    工 10. 6 2 2.8 6. 1 6 0.4 0.8 0. 0 6.9 9 2. 2 化    工 石油和煤炭 7 5 2. 8.5 -0. 1 3 社8.9 1.8 1 5 1. 0.1 8 6. 5 石    油 82.8 6 6 -1 3. 38.3 9 8 煤 1. 橡    胶 30. 2 2 1.3 1. 8 4 6.5 1 版7.7 0. 0 22.5 5 9. 7 橡    胶 石料 、黏土 、玻璃 2. 0 3 8.8 1 4 4 0. 8.6 -0. 4 4 0 1. 1.8 5 7. 5 建    材 19.3 1权7. 4 9.4 5 6 非金属矿产品 3. 基底金属 8 3 5. 0.1 9 5 8. 5.1 -10.4 7. 2 0.4 1 0 6 黑色金属 2. -8.6 9. 2 1.9 9 4 有色金属 7. 1 合    金 19. 9 2 8.2 -2. 2 5 4.1 4.8 3.所8 10.7 8 6 金属制品 0. 机    械 5 1 7. 8.2 9. 6 6 4.5 电力机械 4 2 9. 6.6 8 5 7. 6.1 -1. 5 2. 0 有 5.0 9 4 电力机械 4. 运输设备 1 0 1 7. 7.8 4 5 7. 7.6 -7. 9 4 3 7. 24.6 3 5. 9 造    船    注 :第一列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总产出增长之比 ; 第二列是资本投入增长的贡献与总产出之比 ; 第三列是劳动投入增长 的贡献与总产出增长之比 ; 第四列是物资投入增长与总产出增长之比 。 0 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数据 。 305 306 表1 0. 3  按部门分类的要素投入份额 (%) 日 本 韩国 土耳其 南斯拉夫 工业部门 ( 1955—1973年) ( 1960—1977年) ( 1963—1976年) ( 1965—1978年) 南斯拉夫的 工业部门 格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食品加工 1 8.6 1 9 6 0. 9. 8 3 0 7. 4. 6 5 4 2 7. 4. 6 7. 4 6 5 6. 6 1. 7. 3 8 8 食品加工 9. 致 53. 7 1 8 0. 26. 3 烟    草 纺    织 2 1 6. 8 7 4. 3. 4 2 6 1 3. 0. 8 64. 4 2 7 1 2. 7 6 3. 9 2. 2 3 6. 1 5 8. 5 3 纺织与服装 6.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服    装 1 1 7. 8 7 9. 出2. 2 2 0 1 3. 1 6 3. 2 1 5. 1 1 7. 8 6 7. 4 5. 皮    革 3 1 6. 7. 7 7 4 2 5. 0. 2 1 8 6 0. 2 1 8. 5 9. 3. 2 7 0 6. 4.8 3 0 1. 63. 4 皮    革 木    材 4 1 7. 2 7 6. 5. 版5 19. 1 6. 1 71. 8 22. 0 1 2 6 4. 3. 9 3.0 3 9 0. 6 0 木材与家具 7. 家    具 1 2 6. 7. 2 6 8 2 7. 7 1 2. 8. 9 5 1 2 7. 7 1 1. 2 6 3. 3 3. 纸制品 9 1 9. 3 7 5. 5. 4 2 6 8. 5. 9 6 5 3 4. 1. 0 1 0 5 7. 3 4. 5.2 2 4 1. 73. 5 纸    品 化    工 2 2.2 1 6 6 2. 3 3 5. 3 9. 1. 1 6 社0. 6 2 7 1 8. 3 5 2. 9. 2 0.0 2 2 0. 79. 7 化    工 石油和煤炭 1 3.9 4. 5 81. 8 2 5 9. 5. 8 6 5 5 4. 5. 0 3. 7 4 1 3. 1 5 3. 1 5 7. 68. 9 石    油 版 1 1 3. 62. 9 2 2 4. 煤 橡    胶 1 9.0 1 2 6 4. 5. 0 1 5 1 8. 3 6 2. 3 3 8. 0. 9 1 0 5 0. 3 6. 0.0 5 4 5. 4 9 4. 橡    胶 石料 、黏土 、玻璃 17.1 2 3. 5 6 4 3 0. 6. 0 1 3. 2 50. 5 3 7 1 5. 9. 0 4 权 6 5. 50. 6 9.8 4 6 1. 建    材 22. 3 4 4 0. 3 8 7. 非金属矿产品 基底金属 1 1.9 1 6 7 1. 6. 6 1 2 5. 8. 3 7 1 3 4. 1. 1 1 7 5 1. 6. 所5 8.7 1 3 3. 7 1 黑色金属 8. 1 9 1. 15. 4 7 2 有色金属 4. 合    金 1 2.9 2 3 6 3. 7 2 3. 7 1 3. 4 6 4. 9 2 1. 3 1 1. 9 6 4. 4. 3 有 6.5 3 3 2. 6 2 金属制品 2. 机    械 1 4.3 2 7 6 2. 5 2 4. 5 1 4. 5. 5 58. 4 2 5 1 3. 2 6 2. 8 3. 电力机械 1 5.2 1 2 6 8. 7. 4 2 8 1 7. 7 6 1. 2 2 1. 6. 5 1 7 6 3. 1 1. 3.0 1 2 8. 7 2 电力机械 6. 运输设备 1 3.0 1 3 7 6. 1. 8 2 2 1 4. 6 6 2. 4 2 2. 1. 7 1 3 5 9. 2 7. 22. 4 5 3 6. 21. 3 造    船 注: 第一列是资本投入份额 ; 第二列是劳动投入份额 ; 第三列是物质投入份额 。 :   资料来源 世界银行数据 。 10 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 表1 0.4  制造业部门的增长原因 (年百分比 ) 度量标准 ( 日本 韩国 土耳其 南斯拉夫 1951 5 — 97 年 3 1) (901 6 — 97 年 7 1) (931 6 — 97 年 6 1) (95—1 6 98年) 7 有 总产出 11.59 17.94 10.71 7 9.8 资本投入 10.84 12.98 11.24 7 7.2 劳动投入 4.50 5.32 5.05 9 2.9 所 物质投入 10.41 16.29 9.29 1 5 1.5 加权资本 1.51 3.50 3.23 7 0.8 投入a (0.130) (0.195) (0.302) (0. 080) 权 加权劳动 0.70 0.46 0.55 6 0.7 投入a (0.060) (0.026) (0.051) (0. 069) 加权物质 7.34 10.28 5.60 8 7.5 投入a (0.633) (0.573) (0.523) (0. 802) 版 全要素生产 2.04 3.71 1.33 4 0.8 率变化a (0.176) (0.207) (0.124) (0. 049) a.加权的资本 、    注 : 劳动和物质投入增长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对总产出增长 社 的比率 , 在括号内给出 。 资料来源 : 表1 1和1 0. 0.2。 版 出 致 格 注:每一个点代表一个部门 。 部门的定义在表 1 - 是样本均 1 中给出 。 变量 狓 0. 狊 是标准差 。 值; 图1 1  部门增长率的分布 0. 早先我们曾注意到 ,市场规模可以是决定增长和生产率变化的重要因 素。形成这种规模效应的一种方式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 巴拉沙 30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 Balas sa,1967: 97)指出: “成本减少势必有一个累积效应: 个别产业部门的进 步通过投入—产出关系,通过收入增加对消费品需求的影响,传导到其他部 门。” 这些部门间联系尽管在发达国家也是重要的, 但是对于那些投入—产出 有 结构和最终需求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转变的发展中国家却更为重要 。 瑦 中间需求 瑏  在产品总量中的份额显著增加是发展处于中间阶段的特点。这种倾向必然使人 期望这4个国家的制造生产资料的部门的产出有更高增长。如果不预先判定因 所 果关系, 只要产出有高速增长, 人们也可以期望全要素生产率有高速增长。 虽然严格地按照生产资料部门描述部门分类很困难 , 但我们还是可以把 权 工业部门划分成下列 4 组 :消费品 、轻工业中间产品 、重工业中间产品和投 资品 。 每个国家都从产出与全要素生产率两个方面对各个工业部门进行分 级 。 用这种分级法可以使我们看清这些国家在平均增长率方面的差别 。 版 表1 0.5列出了这些部门分级的情况 。 表1 6 通过对这些国家每一等级的部 0. 门在4 个部门组中出现的频率的加总 , 进一步总括了上述结果 。 按照这种方式对产出与全要素生产率进行部门分级 , 显示出这 4 个国家 社 有一个极其相似的模式 ,即重工业增长较快而轻工业增长较慢 。 投资品工 业增长最快 , 其次是重工业中间产品部门 ,接着是两个轻工业部门组 。 肯德 版 尔( 复合的 ) 等级相关系数是衡量这 4 个国家总的部门等级相似性的标准 , 不包括南斯拉夫 (因为其工业分类与其他 3 个国家有些差别 ) ,对于产出增 长, 这个系数是 0. 75,在包括了南斯拉夫之后是 0. 52。 在 4 个国家的全要素 出 生产率增长率部门等级之间 ,也可以看到存在一种类似的但较弱一些的相 关性 。 与此类似 , 把表 1 6 视作列联表的 狓2 检验 ,对于产出增长和全要素 0. 生产率增长 , 分别得出 2 5.4和1 7 的数值 。 这些数值表明 ,这 4 个部门组 5. 致 与它们的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等级之间存在着重要关联 ,虽然后者 只在 9 0% —95% 的置信区间内较为显著 。 这 4 个国家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 ,那么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别又是什么 格 呢?具体地说 , 这4 个国家各工业部门的生产率状况之间是否存在着系统的 差别呢?各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别可以用统计方法进行概括 。 为此 , 我们对各国单个工业部门在年度时间序列中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估计一个 标志时间趋势的对数线性方程 。 正常的最小二乘法回归 (按照括号内所给 出的标准误差 )是: 308 表10. 5  总产出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等级 总产出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工业部门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等级 等级 等级 格 1—4 5—8 9—1 2 13—1 5—8 9—1 6 1—4 2 13—16 犑犓犜犢 犑犓犜犢 犑犓犜犢 犑犓犜犢 犑犓犜犢 犑犓犜犢 犑犓犜犢 犑犓犜犢 消费品 食品加工a 致 瑏 瑤 瑥 瑏 瑣 瑏 瑏 瑤 ⑤⑥⑤ 16  纺    织b 出 瑢瑏  瑏 瑡 瑦   瑏 瑏 瑣 8 瑡⑨⑨ 瑏   服    装b    4版 ⑥⑤ 11 4 6 9 15  皮    革 4 612 社   1 6 812  瑣瑏 瑏 瑥  轻工业中间产品  木    材c 7 瑥 瑏 瑏 瑤瑥 瑏 版  5 10 瑏 瑦  瑣 瑏  家    具c 7 ⑩  瑏 瑡  16 3  8 瑤   瑏  瑏 瑣 纸制品 重工业中间产品 瑡 瑏  瑏 瑡⑨⑨ 权 7 ⑨⑩⑩ 1 化    工 石油及煤炭d ⑧ ⑦⑤  9 4 所 ⑦⑥  12 4   ⑦⑥ 10 有 5 瑏 瑥 瑦1 瑏 3 橡    胶 ③②  10 1 3 ③①① 16 石料 、黏土 、玻璃e 7  瑢 瑏 瑠 瑏 13 27  9    1 4 基底金属f  3 8 9 15  瑏 瑡 瑏 瑢   瑏 瑤1 5 0 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 309 310 续表 总产出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工业部门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 等级 格 1—4 5—8 9—1 2 13—16 1—4 5—8 9—1 2 13—16 犑犓犜犢 犑犓犜犢 犑犓犜犢 犑犓犜犢 犑犓犜犢 犑犓犜犢 犑犓犜犢 犑犓犜犢 投资品 致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合    金g 出 3 ⑤⑧ 14 ② ③ 8 13 机    械 ③ ③   ⑥⑤ ②④   ③ 11 电力机械 运输设备h 版 ①①②① ②②① 1 ①① 6 ③   ②  7 6 1 1 1 1    注 :在栏目中 , 犑 代表日本 ,犓 代表韩国 , 社 犢 代表南斯拉夫 。 等级是按照四分位进行分组的 ;圆圈内的等级 犜 代表土耳其 , 表明在每个四分位内不止一个国家具有相似的部门等级 。 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 , (除南斯拉夫外 )对于产出增长是 0. 7 版 5,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 0. 47;显著性分别是 9 5% 和 9. 75% 。 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 (包括南斯拉夫在内时 ) ,对于产出增长是 0. 52,对于投入增长是 0. 权 30;显著性分别是 99% 和 75% 。 a.在南斯拉夫 , 不包括烟草业 。 所 b.对南斯拉夫 , 纺织业与服装业被放在同一等级中 。 c.对南斯拉夫 , 木材业和家具业被放在同一等级 。 有 d.对南斯拉夫 , 不包括煤炭 。 e.对南斯拉夫 , 这一项是建材业和非金属矿产品的平均值 。 f.对南斯拉夫 , 这是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平均值 。 g.对南斯拉夫 , 合金业与机械业放入同一等级 。 h.对南斯拉夫 , 这一项只有造船业 。 10 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 l   n犜犉犘 = 0.0085+0.0194狋+0.0177犓狋-0. 0105犜狋-0. 0195 犢狋 (0.0054)( 0.0014)( 0. 0020) (0. 0023) (0. 0020) 有 犚2 是 0. 其中 , 475;样本容量是1. 054;变量狋是时间 , 而变量 犓 、犜 和犢 分别 代表韩国 、 土耳其和南斯拉夫 。 在求某一国家的值时 ,代表该国的字母取值 为1,而其他字母则取值为零 。 全部估计系数的显著性都在9 9% 的置信水平 所 上,不同于截距项 (这是可以预料到的 ,因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指数在基 年是 1)。 这些结果表明 , 韩国 、 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的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与日 本的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在增长率方面明显不同 。 韩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权 率比日本高 1. 77% ,土耳其比日本低 1. 05% ,南斯拉夫比日本低1. 95% 。 在 韩国与土耳其 、 韩国与南斯拉夫 、土耳其与南斯拉夫之间 ,全要素生产率的 版 增长率的差别在统计上都是显著的 。 此外 ,只有南斯拉夫的全要素生产率 的增长率与零非常接近 。 简单地回顾一下表 1 4 对制造业的总量估计 ,我们注意到全要素生产 0. 社 率的增长的差别反映了这 4 个国家制造业增长过程中的另外一个显著差 别———在产出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要素投入量增长的相对重要性的 差别 (见表 1 4 的后 4 行 ) 0. 。 日本和韩国在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与资本和劳动 版 投入的增长同等重要这一点上是相似的 。 瑧 土耳其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虽  瑏 然相当高 , 但它对于产出增长的作用还是明显低于资本与劳动二者的作用 。 出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南斯拉夫制造业的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极 少———实际上全部增长都来源于投入数量的增加 。 我们可以通过图 10. 2,在部门分量层次上考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资 致 本和劳动增长这两方面的相对重要性 。 根据表 10. 2 的数据 ,以 45°线表示 对等作用 ,在其上下标出每个国家各部门的产出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的份额以及资本和劳动两者相加后的份额 。 这些部门资料也表明如上所 格 述的结果 ,即日本和韩国不同于土耳其和南斯拉夫 。 在土耳其和南斯拉 夫,单个工业部门的结果反映了总量模式 ;只有一点例外 ,部门全要素生 产率增长的贡献不如资本与劳动的作用重要 。 在南斯拉夫 ,几乎所有的工 业部门的产出增长都来源于要素投入量的增加 ,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则 为零或负数 。 31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有 所 权 版 社 图1 2  全要素生产率和主要投入对于分部门的产出增长的相对贡献 0. 版 各国生产率状况的差别至少部分是由这些国家所推行的经济政策的性 质所造成的 。 日本 、韩国 、土耳其和南斯拉夫之间相互区别的一个重要因 出 素, 是它们在发展战略中对贸易政策的选择 。 韩国和南斯拉夫的制造业对 贸易比较开放 , 而土耳其和日本相对而言更封闭一些 ———前者是有意而为 , 后者主要是出于国内市场规模方面的原因 。 正如我们在下一节要讨论的 , 致 韩国的发展战略以经常对选定的部门实行强有力的出口鼓励而著称 。 土耳 其长期以来一直在它的制造业和国有企业为主的工业部门实行进口替代政 格 策 。 南斯拉夫实行的是进口自由为主并辅之以出口扩张的政策 。 此外 ,它 还一直通过制定工资 、 就业和投资政策对所有部门施加类似的影响 ,来使地 区和部门间的生产率状况平均化 。 日本在不同时期混合使用出口鼓励和进 口替代的政策 。 在下一节 ,我们将考察制造业的增长和生产率状况与对开 放型的 、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或是封闭型的 、进口替代战略进行选择的影响之 间的关系 。 312 10 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 表1 6  各国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等级的部门频率 0. 总体部门 等            级 合 计 1—4 5—8 9—12 1 3—1 6 有 总产出增长 消费品 2 3 4 7 16 轻工业中间品 所 0 2 6 4 12 重工业中间品 4 7 6 3 20 投资品 10 4 0 2 16 合 计 16 16 16 16 64 权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消费品 1 6 5 4 16 轻工业中间品 1 3 4 4 12 重工业中间品 版 5 4 4 7 20 投资品 9 3 3 1 16 合 计 16 16 16 16 64 社    注 :每个总体部门中所包括的工业部门见表 1 0.5 所示 。 资料来源 : 表1 5。 0. 版 1 3  贸易战略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0. 出 在本章的引言中 , 我们讨论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贸易政策之间关系的 3个假说 。 第一 ,由于维多尔恩定律和出口扩张与进口替代政策在扩大市场 规模中的作用 , 在扩大出口或 (依国内市场规模 )增加进口替代与全要素生 致 产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 。 第二 , 由于竞争产生减少成本的动力 ,或由于这种 动力的缺乏 , 扩大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 ,进口替代与 格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存在着负相关 ( 或者 ,与进口自由化之间存在着正相 关)。 第三 ,由于外汇约束以及中间投入和资本品进口的不可替代性 ,在扩 大出口 、进口自由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 。 我们所观察到的 , 很可能是这些假定力量的净效应 。 我们早就注意到 , 这些假定不是相互排斥的 ,要把它们区分开来十分困难 。 它们都可以看作 是针对出口扩张与进口替代这两种需求成分的变化而产生的以全要素生产 31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率变化为特征的供给反应 。 把这两个需求成分看作外部因素 ,或是由外部 政策决定的 , 我们就能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需求增长原因的变化联系起 来 。 但是 ,我们必须十分注意这个联系的因果方向 。 例如 ,这个方向可能 有 是, 更高的外部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通过降低成本和价格而使需求迅速增 长 。 但是不管因果关系怎样 ,任何一种在统计上显著的关系的存在都会为 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趣的起点 。 所 将要估计的单个方程模型是 : 犜犉犘犌 = β0 +βEE狓EE +βIS狓IS +ε 权 其中 犜犉犘犌、狓EE和 狓IS分别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增长率 、由出口扩张引 起的产出增长和由进口替代引起的产出增长 , ε 是随机干扰项 。  瑏 瑨 版 对于日本 、 韩国 、 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的每个工业部门 ,我们把全要素生 产率的年变化率的估计值作为被解释变量 。 瑩 我们把产出的估计值与增长分 瑏  解量值中需求方面的原因合并作为解释性变量 。 瑠 每一个工业部门的总需求  瑐 社 可以分解成 4 项 : Δ犡 = 狌狋Δ犇 +狌狋Δ犠 +Δ犈 +Δ狌( ∧ ∧ ∧ 犇狋+1 +犠狋+1) 版 式中 , ∧ 狌 是反映国内需求比率的对角矩阵 (即 ,国内需求与国内需求加进口 需求的比率 ) 犇、犠 和 犈 分别是最终需求 、中间需求和出口需求 ;而 “∧ ”表 ; 示时期 。 瑡 分解式的第三项与第四项给出了需求变化中出口扩张与进口替代  瑐 出 的部分 , 用 Δ犡 分别去除这两项 , 我们得到出口扩张与进口替代在每一个国 家各工业部门的总产出变化中所占的份额 。  瑢 瑐 表 10.7 在总量层次上提供了这 4 个国家分解结果的概况 。 首先要注 致 意国内需求扩张 、出口扩张和进口替代的相对重要性在各个国家之间以及 在各个时期的显著变化 。 在每个国家中 ,出口扩张的作用随着时间增加 格 了— ——在韩国和南斯拉夫它的作用急剧增加 — ——而除日本外 ,每个国家中 进口替代的作用减弱了 。 南斯拉夫实际上明显地表现出进口自由化 (即负 的进口替代 )。 韩国和土耳其似乎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先是以进口替代 为特点的时期 ,接着是出口扩张的时期 — ——不过土耳其的短暂的出口扩张 阶段不很显著 ,与韩国相比更是这样 。 在日本 ,虽然出口扩张在三个时期 都很显著 ,但日本国家较大 ,因而国内市场始终构成需求的主要成分 。 总 314 10 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 之 ,这 4 个国家代表着各种不同的发展经验 。 除日本以外 ,其他国家的发 展战略在所研究的时期内都发生了重大转变 ,所以它们很适于作为统计分 析的一个样本 。 有 表1 7  制造业需求增长分解 0. (%) 国家和年份 制 造 业 增   长   分   解c 所 产出份额a 增长率b 国内需求扩张 出口扩张 进口替代 日 本 1955—1960 4 2 7. 1 6 2. 9 4 5. 5.8 -1. 2 权 1960—1965 5 4 0. 1 8 0. 9 2 0. 9.9 -0. 1 1965—1970 5 6 4. 1 5 6. 9 1 2. 8.1 -0. 2 韩 国 版 1955—1963 3 1 2. 10. 4 6 3 4. 7.2 2 5 8. 196 — 31 970 4 9 1. 1 9 8. 8 8 1. 18.0 2 0. 1970—1973 4 6 9. 2 8 3. 62. 9 38.1 -1. 0 土耳其 社 1953—1963 2 9 7. 6. 4 9 6 0. 1.3 1 8. 1963—1968 3 8 1. 9. 9 8 6 9. 3.2 2 7. 1968—1973 3 6. 5 4 9. 9 2 4. 6.7 -0. 9 版 南斯拉夫 1962—1966 3 0 9. 1 6 6. 90. 0 12.7 -2. 7 196 — 61 972 4 0 5. 9. 1 9 5 1. 21.2 -1 7 2. 出 a.制造业在该时期毛产出总量中的平均份额 。    注 : b.毛产出年平均增长率 。 c.分解的方法在正文和第 5 章中描述 。 三个组加总为 1 00% 。 其中的第一项即 国内需求扩张包括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 。 致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数据 ;参见库布 ( Kubo,1983)。 不论贸易政策是否针对特定的工业部门 ,我们不能先验地断定 ,贸易政 格 策对于不同的制造业部门生产率状况的影响方式是类似的 。 对我们的资料 运用协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 ,每个国家不同的工业部门之间以及不同国家 的同一工业部门之间的回归估计值存在着显著差别 。 因此 ,我们在表 1 8 0. 中对每个国家的各工业部门都给出一个独立的回归结果 。 表1 8 所给出的回归结果表明 ,总的来说 ,韩国 、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的 0.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变化的绝大部分可以由出口扩张和进口替代引起的产 31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出增长加以说明 , 但有趣的是日本却不是这种情况 。 在各个制造业部门之 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 在韩国 ,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中的 1 3% —83% 可以 由出口扩张和进口替代来说明 。 只有 3 个工业部门被说明的变化部分不足 有 30% 。在土耳其 , 被说明了的范围是 1 3% —95% 。 在南斯拉夫 , 这个范围是 3% —93% ,有4 个部门不足3 0% 。 相反 ,在日本 ,这个范围是2% —4 1% ,除 纺织和服装业以外全部工业部门被说明的变化部分不足 3 0% 。 还要注意 , 所 在表 1 8中, 0. 对于韩国和土耳其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的全部常数项 ( ∧ β)都 是负的 , 而日本则是正的 。3 个发展中国家的负常数项意味着全要素生产率 权 水平的下降 ( 即单位生产成本的增加 ) ,除非这种下降被出口扩张或进口替 代形成的产出增长的足够正值所抵消 。 韩国 、土耳其 、南斯拉夫与日本形成 的鲜明对比表明了贸易和贸易政策在这 3 个发展中国家的相对重要性 。 这 版 些结果 , 与国内需求一直是日本的主要增长原因的观点也是相一致的 。 在表 10.8中, 我们还可以看到 , 土耳其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对出口扩张 和进口替代形成的增长的估计弹性明显大于 (在绝对值上 )其他 3 个国家 。 社 同时 ,在土耳其 , 除了纸制品业以外 ,所有工业部门对出口扩张的弹性比对 进口替代的弹性大 。 在这 4 个国家中 ,土耳其的经济大概是最封闭的 ,上面 版 的结果却强调了对外贸易在这样一个国家中的重要性 。 瑐 瑣  表10.9 呈现了回归结果的概况 ,并且只给出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的估 计系数的符号 。 这个表也标出每个国家出口导向工业部门与进口竞争工业 出 部门的情况 。 出口导向的工业部门被定义为在总产品中出口大于 1 0% 的部 门;而进口竞争部门被定义为进口大于国内总供给 1 0% 的部门 。 这个表还 给出总出口与总进口的份额 ,它们表明这些国家制造业部门的相对开放 致 程度 。 表10.9 显示出一些在表 1 8 中很难看出来的有趣结果 。 在对与出口 0. 扩张有关并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的弹性进行估计的 2 8 种情况中 ,只有 2 种 格 是负的 。 相反 , 在对与进口替代有关并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的弹性进行估 计的2 1 种情况中 , 有13 种是负的 。 进口替代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似乎呈负 相关 ,而出口扩张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似乎呈正相关 。 在韩国 ,没有一个工 业部门受扩大出口的损害 ,而那些受益于出口扩张的工业部门集中在轻工 业和重工业的中间产品部类 。 在土耳其 , 受益者偏向于重工业。南斯拉夫受 316 表10.8  出口扩张和进口替代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复合回归结果 日本 (1955—1973年 ) 韩国 ( 1960—1977年 ) 工业部门 ∧ ∧ ∧ 沃森 0 ∧ ∧ ∧ 沃森 β0 βEE βIS 犚2 德宾 统计 β βEE βIS 犚2 德宾 统计 食品加工 格 -0.013 13. 740 -4. 534 0. 189 ( 1.441) -0.030 11. 164 -1. 212 0. 352 2.042 ( 0.023) ( 致 12. 796) ( 3. 318) ( 0.030) (0.034) ( 4.088) ( 7.234) ( 0.064) 纺织与服装 0.  036 6.  399 -3. 291 0. 1. 408 ( 685) -0.005 0.  224 -1.  437 0. 236 2.020 ( 0.017) ( 2. 出 491) ( 3. 680) ( 0.061) (0.015) ( 0.129) ( 0.766) ( 0.054) 皮    革 0.000 0. 543 -1. 252 0. 023 1.631 -0. 088 1. 305  9.233 0. 340 1.567 木材与家具 -0. ( 0. ) 023 3. 008 7. ( ) 版 349 3. 026 -1. ( 550) 848 0. ( 0. 045 2. ) 046 0. 219 0. ( ) 053 0. 003 0. ( ) 541 7.  518 -0. ( 042) 729 0. ( 0. 402 2. 132) 579 纸制品 ( 0. -0. 016) ( 001 4. 5. 649) ( 341 -8. 085) 3. 659 0. 社( 0. 034 1. 046) (0. 982 -0. 019) (  042 3. 0.130) (  051 -1. 20.301)  790 0. ( 0. 835 1. 090) 997 化    工 ( 0. -0. 026) ( 018 4. 262) ( 6.  127 -2. 14. 770) 351 0. ( 0. 187 1. 版 040) (0. 920 -0. 015) (  068 1. 0.876) ( 729 5. 0.300)  096 0. ( 0. 822 2. 047) 200 ( 0.024) ( 245) ( 2. 1. 626) ( 0.036) (0.018) ( 权2.795) ( 1.334) ( 0.044) 1 石油与煤炭 -0. 002 1. 411 -2. 039 0. 094 1.643 -0.  161 99.所  610 -24.  019 0. 568 1.419 ( 0. ) 011 2.( ) 173 1. ( 959) ( 0. ) 029 0.( ) ( 056 27. ) 424 7. ( 023) ( 0.142) 橡    胶 -0.018 -0. 070 -18. 812 0. 037 2.016 -0. 017 0. 有682  3.582 0. 421 2.033 ( 0. ) 017 0.( ) ( 678 24. 831) ( 0. ) 043 0.( ) 034 0. ( ) 303 18. ( 995) ( 0.078) 石料 、黏土 、玻璃 0. 010 1. 673 -5. 265 0. 106 1.779 -0. 055 2. 133 6. 651 0.372 1.582 ( 0.008) ( 1. 492) ( 18. 631) ( 0.027) (0.041) ( 1.232) ( 2.344) ( 0.077) 0 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 317 318 续表 日本 (1955—1973年 ) 韩国 ( 1960—1977年 ) 工业部门 ∧ ∧ ∧ 德宾 沃森 ∧ ∧ ∧ 沃森 β0 βEE βIS 犚2 统计 β0 βEE βIS 犚2 德宾 统计 基底金属 格 0. ( 0. 021   -1. 022) ( 316   4. 970) ( 1. 3. 593 0. 537) 102 ( 489 1. 0. 061) 0. ( 0. 016 0. 021) ( 0. 241 -0. 333) (0. 298 0. 516) 129 2. ( 0. 484 049) 合金与机械 0.003致 1. 352 -0. 671 0.076 1. 799 0.029 0.  483 0. 019 0. 136 1.99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 0.012) ( 8 0.75) ( 2.517) (0. 046) ( 0.020) ( 0.265) ( 0.335) ( 0.088) 电力机械 0.048 0. 出 205 -7. 213 135 0. 2. 146 -0.024 0. 375 -0.  614 0. 320 1.870 ( 0. ) 011 0. ( ) 554 3. ( 765) ( 021) 0. ( 0.044) ( 0.253) ( 0.324) ( 0.089) 运输设备 0.027 -0. 214 3. 版 501 0.158 1. 974 -0.012 0. 314 3.  475 0. 439 1.705 ( 0.010) ( 377) ( 0. 2.145) ( 017) 0. ( 0.025) ( 0.243) ( 1.175) ( 0.068) 土耳其 ( 1963—1976年 ) 社 南斯拉夫 ( 1965—1978年 ) 工业部门 ∧ ∧ ∧ 德宾 沃森 ∧ ∧ ∧ 沃森 β0 βEE βIS 犚2 统计 版 β0 βEE βIS 犚2 德宾 统计 食品加工 -0.064    6.416    -9. 774 917 0. 2. 871 -0.024  0. 权 703  0. 056 0. 605 2.201 ( 0. ) 020 1. ( ) 100 4. ( 138) (0. 048) ( 0. ) 007 0.( 233) (1.128) ( 0.036) 纺织与服装 -0.008 0. 665 -2. 248 0.202 2. 221 -0.011 0.  478 0. 170 0. 387 1.738 皮    革 ( 0. -0. 020) 059 26. ( 0.430) ( 639 -40. 1.436) 821 567 0. ( ( 082) 0. 1. 734) ( 0. -0. 所 004) ( 005 0. 0.190) ( 081 -0. 0.265) 625 0. ( 0. 449 2. 008) 004 ( 0. ) 023 10.( ) 643 13.( 711) (0. 066) ( 0.007) (有0.161) ( 0.575) ( 0.016) 木材与家具 0.009 8. 539 -4. 503 0.125 2. 007 -0.012 0. 493 0. 139 0. 108 2.040 ( 0.019) ( 6.011) (6.189) (0. 082) ( 0.007) ( 0.475) ( 0.713) ( 0.016) 纸制品 -0.070 -3800.580 163. 496 570 0. 757 1. -0.009 -1. 186 -1. 988 0. 169 1.900 ( 0. ) ( 043 1291. ) 160 54.( 911) (0. 110) ( 0.009) ( 1.271) ( 1.600) ( 0.921) 续表 土耳其 ( 1963—1976年 ) 南斯拉夫 ( 1965—1978年 ) 工业部门 ∧ ∧ ∧ 沃森 0∧ ∧ ∧ 沃森 β0 βEE βIS 犚2 德宾 统计 β βEE βIS 犚2 德宾统计 格 化    工 -0. ( 069  0.798 -10. 198 0. 741 2. ( 929 -0. 001 -0.124 -0. 264 0. 032 1. ( 396 018) ( 0. 致 55. 418) ( 707) 9. 0.032) (0.013) (0. 864) ( 0.664) 0.027) 石油与煤炭 -0. 362 -852. 144 373. 478 0.794 1.917 0. 002 -0.748 -0. 199 0.226 1.777 (0. 037) ( 403) ( 60. 出 138. 861) ( 0.102) (0.009) (0. 288) ( 0.080) ( 0.044) 橡    胶 -0.  084 134.  499 2.  029 0. 952 2.018 -0. 013 2.  522 0. 138 0. 772 2.775 (0. 018) ( 511) ( 21. 版 0. 144) ( 0. 60. 040) ( 008) (0. 465) ( 0.154) ( 0.017) 石料 、黏土 、玻璃 -0.  067 32.  684 -38.  329 0. 643 1.601 -0. 005 2.  005 -0.  805 0. 576 1.806 (0. 021) ( 7. 702) ( 463) 9. 社 ( 0.044) (0.004) (0. 364) ( 0.289) ( 0.018) 基底金属 -0. 068 36.  644 0.  715 0. ( 843 1. ) 724 -0. 008 0. 004 -0. 100 0. ( 222 1.707) (0. 038) ( 5. 522) ( 0. 868) ( 0.064) ( 版 0.006) ( 109) ( 0. 0.131) ( 0.021) 合金与机械 -0. 005 13. 165 0. 109 0. 224 2.308 -0. 013 1.119 0. 052 0. 700 1.855 (0. 018) ( 5. 197) ( 0. 674) ( 0.072) (0.004) ( 权 233) ( 0. 0.079) ( 0.007) 电力机械 -0. 000 30. 900 -2. 002 0. 621 2.952 -0. 011 2. 222 -9. 051 0.515 1.783 1 (0. 027) ( 7. 856) ( 1. 366) ( 0.054) (0.010) ( 所 682) ( 0. 3.106) ( 0.018) 运输设备 -0. 017 221. 755 0. 471 0.560 1.629 -0. 030 -0. 048 14. 929 1. 654 0. 883 (0. 022) ( 67. 220) ( 0. 221) ( 0.060) (0.012) ( 有 044) ( 0. 1.604) ( 0.029)    注 : 和  表示分别在 9 9% 和 90% 的水平上显著偏离零的系数 。 回归方程 :TFPG=β0+βEE狓EE+βIS狓IS+ε。 回归标准误差在每个系数下面的括号内 。 估计值的标准误差在德宾 沃森统 计栏目的括号内 。 括号内的德宾 沃森统计暗含使用了科克兰 奥卡特校正法 。 也参见表 1 0.5 中的注 a—h。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数据 。 0 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 319 320 表10. 9  回归结果概述 工业部门 出 口 扩 张 进 口 代 替 日本 韩国 土耳其 南斯拉夫 日本 韩国 土耳其 南斯拉夫 食品加工 格 + + + MC - - 纺织与服装 +EO +EO +EO -MC MC 皮    革致 +EO + FO -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木材与家具 +EO EO 纸制品 出 + - -MC + MC 化    工 + EO +MC MC MC 石油与煤炭 版 + + - - - -MC 橡    胶 EO +EO + + + MC 石料 、 黏土 、玻璃 +EO + 社 +EO + - -MC 基底金属 EO + EO MC +MC MC 合金和机械 +EO + +EO 版 MC MC MC 电力机械 + +EO - -MC MC -MC 运输设备 EO + EO 权 +MC +MC +MC 出口与生产之比中的制 0. 081 2 0.5 4 0.037 0. 164 造业份额 所 进口与国内供给之比中 0 0.44 0. 278 0.112 0. 237 的制造业份额 有 EO 指出口导向工业 (    注 : 出口占总产品的 10% 以上 ); MC 指进口竞争工业 ( 进口占国内总供给的 1 0% 以上 ,即进口加总产品小于出口 。 韩国和土耳其的出口和进口份额是根据1 973年的资料进行计算得到的, 南斯拉夫是1 972年的资料,日本是1970年的资料。 资料来源 : 世界银行数据 。 10 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 益部门的分布情况不明显 。 只有土耳其的纸制品业和南斯拉夫的石油煤炭 业才显示出口扩张对生产率具有相反的作用 。 在日本 ,只有两个部门显著 地从出口扩张中得益 。 受进口替代显著影响的工业部门集中在南朝鲜和土 有 耳其 。 与韩国相比 ,这些工业部门在土耳其更多的是重工业 。 南斯拉夫只 有 4 个部门 ,日本只有一个部门表现出受进口替代的显著影响 。 这些结果证实了上述的一些假说 , 并且提出了 4 个新的值得将来去检验 所 的假说 。 第一 ,这些结果并没有证实维多尔恩定律的简述形式 ,这个定律暗 示, 不论何种原因造成的市场扩张都会提高生产率 。 在出口扩张的作用和 权 进口替代的作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 第二 ,这些结果与下述假说相一致 :通过规模经济或通过竞争刺激 ,出 口扩张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 版 第三 ,这些结果也与这个假说的反面形式相一致 :增加进口替代也许会 通过削弱竞争对减少成本的刺激而降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或者 ,进 口自由化会通过加强竞争对减少成本的刺激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社 速度 。 第四 ,这些结果还与下述假说一致 :出口扩张和进口自由化会通过放松 版 外汇约束和便利进口不可替代的中间产品和资本品而加速全要素生产率的 增长 。 这样一些结果为我们关于保护新生工业政策的辩论提供了某种有趣的 出 材料 。 韩国和南斯拉夫除一种情况外 ,土耳其在所有情况下 ,进口替代对全 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负作用在统计上显著的部门 ,也是扩大出口具有显著正 作用的部门 。 韦斯特法尔 (We t sphl,1 a 982)通过指明贸易保护与出口状况 致 在微观层次上的有力联系 ,重新恢复了有选择的保护新生工业的观点 。 在 第2 74页,他作了总结 , 认为他已经确定 “ 像韩国这样一个国家的工业部门 , 在推行外向型战略之后为何运行如此之好的一种可能的原因 ,即韩国有选 格 择地加以扶植的新生工业部门可能由于出口活动而表现出极佳的运行状 况。 ”我们关于韩国的回归分析结果与这种观点是一致的 。 瑐 瑤  克鲁格和滕彻 ( u Krege randTuncr,1 e 982)考虑了土耳其维护新生工业 的典型论点 ,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 第1 149页) :“如果保护新生工业存在着任 何合理性 , 那么在被保护的工业部门中单位产出的投入量必然下降得更快 。 32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在土耳其 , 整个时期都不存在这种趋势 。”与韩国形成对照 ,土耳其的出口扩 张阶段是很短的 , 而且也没有韩国那样大的幅度 。 因此 ,可以这样说 ,我们 所发现的出口扩张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正面作用未能抵消进口替代的 有 负作用 。 我们的结果与克鲁格和滕彻的结论是一致的 。 但是我们还没有把 握得出不应该采取保护政策的结论 。 在土耳其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出口 状况之间的正相关表明了这样一种可能性 ,即土耳其本来可以仿效韩国实 所 行有选择的保护政策 , 以出口状况作为检验是否成功的尺度 。 的确 ,土耳其 仍然有这么做的可能 。 权 还有最后一点值得注意 。 在韩国和土耳其 , 进口替代阶段之后都跟着一 个出口对增长具有显著贡献的阶段 。 虽然土耳其从 1 970 年到 1973 年的出 口阶段很大程度上由于政府听任有害于出口的做法而流产了 ,但是这个国 版 家现在正成功地进入一个鼓励出口的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 这就提出了一个 假说 ,即为了给成功地发动出口攻势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施加正面影 响打下基础 , 安排一个保护进口替代的时期是有利的 , 甚至可能是必需的 。  瑐 瑥 社 韦斯特法尔的观点是希望在实行保护政策的阶段同时实现出口扩张对于全 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有利影响 。 但只有在增长的动力只和出口状况相联系时 版 才会如此 。 土耳其的情况却不是这样 。 政策制定者也没有这样的意图 。 但 是,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负效应相联系的保护进口替代时期的得失如何 , 这个问题却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 。 政策方面的关键是选择时机的问题 。 为 出 了使一个婴儿成熟 ,人们要等待多长时间呢?是否可能通过辨别政策对经 济状况的各种刺激 , 特别是对出口的刺激作用 ,制定一种加快成熟过程的混 合政策呢? 致 我们得到的结果回答了许多问题 , 与此同时它们本身也带来了同样多的 问题 。 在生产率研究的这个阶段 ,这样一种状态已经相当不错了 。 真正需 要的是把微观层次和总量层次上的研究协调起来 。 我们必须在微观层次上 格 对我们一直在考虑的各种典型化的事实进行检验 ,看看它们是否有意义 ,与 此类似 , 微观层次上的研究必须用较高的总量层次上的比较资料加以检验 , 看看哪种概括是合理的 。 关于不同的政策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 。 发展战 略的含义包括为许多领域制定一整套相互适应的政策 。 根据定义 ,这样一 322 10 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 个战略影响着一个国家中的大部分经济活动 。 经济活动的联系以及外部经 济效果的存在暗示着 , 在局部均衡框架中考虑这种战略的影响是困难的 (如 果不是不可能的话 )。 我们的工作表明 ,研究不同的发展战略是怎样与全要 有 素生产率增长相联系问题 , 对于我们理解什么才是成功的发展战略 ,即使不 是关键性的 ,也是很重要的 。 所 注 释 权  本章最初以稍有不同的形式刊载于 《发展经济学杂志 》 1984 年第 1 6 期 ,第 177—2 06页, 在此重印是经过惠许的 。 ① 对此文献的综述可见纳迪里 (Nadii,1 r 970;1 97 2)。 对生产率文献的一篇 版 精彩的评述见纳尔逊( Nel son,1 981)。 ② 例如 , 见克里斯坦森和乔根森 ( Ch r istene sna ndJ ore gnson,1 973) ;克里斯坦 森、 卡明斯和乔根森 ( Chr istene s n,Cumm ingsa ndJorgens on,1 980) ;丹尼森 社 (Dens ion1, 96 ; 71 974);丹尼森和钟 (Denis ona n dChung1, 976 );伊扎基和 乔根森 ( EzakiandJ or genso , n1 97 3); 格里利克斯和乔根森 (Gri lc ihesa nd J orgenson,1967) 等对于发达国家的研究 。 对于发展中国家 , 参见克里斯坦 版 森、 卡明斯和乔根森 ( Chr istene s n,Cumm ingsa ndJorgens on,1 980) ,他们在 国际比较研究中涉及了韩国 ;布鲁顿 ( Bruton,1 967)和伊莱亚斯 ( E lias, 1978),他们研究了拉丁美洲国家 。 还可参照鲁宾逊 (Robino s , n1 971 费 ), 德( r,本书第 9 章) 以及他们和纳迪里 ( i,1 2) 引用的论文 。 出 Fede Na dr i 97 ③ 例如 ,见肯德里克 ( Kendi rck,1 961;1 973)和戈洛普和乔根森 ( Gol lopa nd o Jrgenson,1980)对 美 国 的 研 究 ;西 水 和 赫 尔 顿 ( Nishimi zua ndHu le t n, 1978)、库罗达和伊梅穆拉 ( Ku rodaa ndImamwr , a1 981) 对日本的研究 ;乔 致 根森和西水对美国和日本的比较研究 ( Jo rgensona ndN i shimizu,1981) 。另 外, 还有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受管制的工业部门或企业的生产率的研究 ;例 如, 参见考因和史蒂文森等 ( Cow ing,S t evensona ndetal.,1 981)。1 985年 格 阿卢瓦利亚对印度制造业作了综合研究 。 还可参见伊扎基 ( Ezak , i1 975) 对菲律宾的研究 、郭 ( Kuo,1 983) ,对中国台湾的研究 ,以及金和宋 ( Ki m andSon,1 975)对韩国的研究 。 ④ 参见索尔特( Sa ltr,1 e 960) 和卡尔多 ( Kaldor,1 961) 的论述 。 ⑤ 参见巴拉沙( Ba lassa,1967) 、钱纳里和韦斯特法尔 ( CheneryandWe stphal, 1979)的论述 。 32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⑥ 见凯夫斯 、克里斯坦森和迪沃特 ( Caves,ChristensenandD ewe i t,1 r 981; 1982a、b) 对文献及其有关资料进行的简明扼要的概述 。 又见戈洛普和乔 根森( Gol lopa ndJor genson,1980) 。 有 ⑦ 在这一节 ,我仍将简要地解释一下这个分析框架 。 关于更详细的技术性论 述, 可参见上面引用的资料 。 ⑧ 当这些假设不可靠的时候— ——如在南斯拉夫— ——必须得到产出和投入弹性以 所 及规模弹性的直接估计值。参见西水和佩奇( Ni s h imizuandP ae,1 g 982)。 ⑨ 对于指数理论的综述 , 参见迪沃特 ( Di ewe t,1 r 979) 。 ⑩ 对这一方法的更详细的论述 , 见迪沃特 ( Diewert,1 976)的理论探讨和戈洛 普与乔根森的实际应用 ( l Golo ndJor enso , n1 980 。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 : ) 权 pa g 是应当使用附加价值生产函数 ( 排除中间投入 ) 还是总生产函数 ( 包括中间 投入 ) 。 我们选择了总生产函数 , 因为我们相信中间投入与部门全要素生产 率变化之间有重要的联系 ,假设中间投入与资本和劳动无关则是错误的 。 版 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还有许多文献 , 但是最全面的还是戈洛普和乔根森在 1979 年的论述 。 戈洛普和乔根森 ( Goll o pandJ ore gnson,1 979)还对总合各 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估计值的文献以及部门之间资源转移在宏观上对全要素 社 生产率变化的作用方面的文献 , 作了综合性概述 。 瑡 参见纳尔逊( 瑏  Nelo sn,19 81)对有关文献的概览 。 世界银行现在正有两个研 究项目是针对这一目标进行的 :一是达尔曼 ( C.Dahlman)和韦斯特法尔 版 (L.Westphl) a 的“ 技术能力的获得 ” (RPO6 72—4 8),另一个是西水和佩奇的 “新生工业部门生产率的变化 ” (RPO67 2—8 6)。 瑏  瑢 资料取自世界银行研究项目 :“增长原因与生产率变化 :比较分析 ” 和“ 南斯 出 拉夫的生产率变化 ” 。 在一些单独的文章中可以见到对结果的更详尽的讨 论 。 国别之间更全面的比较见克鲁格和滕彻 ( KruegerandTu ncr,1 e 980)对 土耳其的研究 、 里( Rhee,1980)对韩国的研究 、西水和佩奇 ( 1 982)对南斯 致 拉夫的研究 。 瑣 韩国的资料包括 5  瑏 2 个制造业部门 ;土耳其是 3 3 个 ;南斯拉夫 1 9 个 ;日本 22 个 。 我们把每个国家的资料汇总成 1 6 个可比较的部门 (大抵是 I S IC两 位数分类 ) 。 格 瑤 对南斯拉夫使用的方法不同于对其他国家使用的方法 , 瑏  因为不能假设其成 本部分的资料反映了竞争市场的状况 ( 见西水和佩奇 1 982 年的论述) 。 瑥 瑏  注意图 10.1 的样本均值不同于表 10. 1 ( 第一行 )给出的制造业产出的总增 长, 因为后者是作为加权平均数来计算的 。 瑦 迅速的结构变化 ,  瑏 特别在它还导致要素市场持续非均衡 ( 即各部门的边际生 产率不同 ) 的时候 , 也会对总量增长有深刻的影响 。 我们不对这个问题作进 324 10 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 一步的论述 ; 见本书第8 章和第9 章 , 以及鲁宾逊 ( Robinson,1971)的论述 。 瑧 由于物质投入的增长对于总产出的增长所作的贡献总是制造业中的决定性  瑏 因素 , 我们集中讨论全要素生产率 、 资本和劳动三者增长的相对重要性 。 有 瑨 瑏  严格说来 ,这个模型还应该包括由国内需求增长而形成的产出增长 。 但是 , 我们在除日本以外所有国家的大多数工业部门中 , 发现出口与国内需求增 长之间存在着很高的共线性 ( 而在进口替代与国内需求之间却没有这种共 所 线性 ) 。 因此 ,在这些情况下 , 要在统计上清楚地区分出口扩张的影响和国 内需求的影响因而就变得十分困难 。 虽然我们可以将这两种增长率合计起 来, 但这样就强使两个不同性质的系数等同了 。 尽管可能使出口系数的估 权 计值产生偏差 , 我们还是决定在下面的分析中省略国内需求的增长 , 同时要 求在解释我们的结果时特别小心 。 瑩 注意 :  瑏 在表 10.8和1 0.9 中 ,为了使各国的需求部分的资料具有一致性,我 们把工业部门合并成 1 3个( 根据表 1 5 中的工业部门划分情况) 0. 。 版 瑐  见第 瑠 5 章对方法论和资料的描述 。 瑡 还有应用投入 —产出矩阵并因此把间接联系也结合进去的总分解方程 。 既  瑐 然我们考虑的是单个部门对需求变化的供给反应 , 我们认为直接分解方程 社 比总分解方程更适合于我们的目的 。 还有一个由于选择期初权数和期末权 数而产生的指数问题 。 我们使用类似于帕谢和拉斯佩里斯指数的平均值 。 对于这个方法的深入讨论参见第 5 章 。 版 瑢 既然份额的度量是基于几个主要时期的资料的 , 瑐  我们把最近的基准份额应 用于基准期中间年份的产出增长率中 。 结果是要使份额的度量反映各个时 期统一的体制 。 虽然不很理想 , 但这样一来确实提供了对这两个解释性变 出 量的度量方法 。 每个国家的几个主要时期是 : 日本 (1955—1 9 60 年,1960— 1965年, 1965—1970 年) ,韩国 ( 1 963—1970 年,1 970—1 973 年) ,土耳其 (196 — 31 96 年 8 1 ,96 — 81 9 73 年 ), 南斯拉夫 (196 — 61 97 年 2 1 , 972—1 978 致 年) 。 见第 6 章对各个时期与政策体制之间关系的深入分析 。 瑣 参见塞拉森对研究期内土耳其增长结构的分析 ( 瑐  Cels aun,1 983) 。  瑐 瑤 但是 ,由于加总过程中的问题 ,我们的结果可能有某些偏差 。 在我们所说的 格 任何 “ 部门 ”中, 出口的产品与进口替代的产品可能是很不相同的 。 我们需 要再次回顾一下注 1 8 中所讨论的共线性问题 , 在解释我们对出口扩张的论 述时也要特别小心 , 因为估计值可能不能准确地反映国内需求的影响 。 又 见韦斯特法尔等人 ( Westphal,etal.,1985)。 瑥 又见第 6 章以及库布和鲁宾逊 ( 瑐  KuboandRo i bnson,19 84),他们提出了关 于其他国家的这种阶段划分的资料 。 另见巴拉沙 ( Bals asa,1 976b)。 325 格 致 出 版 社 版 权 所 有 有 第4篇 所   发展战略   权 版 社 版 出 致 格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在本书中 ,我们已经利用各种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国家结构转变所采 取的形式 。 在第 1 篇 ,我们运用增长计算法研究了一大批准工业国 , 并用简 单的结构转变模式扩充了这一方法 。 在第 2 篇 , 我们更详细地探讨了 9 个国 有 家(地区 )工业化的经验 ,用投入 —产出模型比较了不同的政策 。 这些研究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工业化的原因 , 认清结构转变的特殊程序 。 到目前为止 , 我们已经从各国的贸易制度和资本流入中推导出政策和结 所 构转变过程之间的因果关系 ,这有助于决定投入 —产出模型的外部要素 。 尽管这些步骤有助于在结构转变的各个方面之间建立数量联系 ,但在政策 权 对转变过程的影响效果方面 , 还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 。 为此 , 我们不仅 要了解一系列具体政策的实际历史结果 , 而且应该知道改变这些政策的可 能结果 。 也就是说 , 有必要在特殊政策手段和模型的其他变量之间建立必 版 要的联系 。 第11 章试图运用一般均衡模型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 我们将利用可计 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来描述样本中的两个国家 — ——韩国和土耳其 , 以揭示发展 社 战略和经济运行之间的某些数量联系 。 尽管一般均衡方法在所有商品市场 和生产要素市场方面需要一些说明 , 但在这里我们将集中讨论一些外部因 版 素即贸易政策和资本流入 , 这些要素是前几章的重点 。 长期增长的一般均衡模型 , 现在仍处于试验阶段 。 最好把采用这种方法 的研究结果理解为有关现象的定量说明 ; 舍此方法 ,我们便只能对那些现象 出 给以一般形式的描述 。 因而 , 第11 章包括两点内容 :第一 ,测定价格影响的 引入会如何修正由前几章固定系数模型得出的结论 ; 第二 ,通过改变相对价 格和数量来刻画发展战略的特征 。 第1 2 章考察我们的研究结果对选择发展 致 战略的意义 , 并着重探讨进一步研究将面临的某些问题 。 格 328 有 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 所 霍利斯·钱纳里 杰弗里·刘易斯 杰米·德梅洛 谢尔曼·鲁宾逊 权 版    到目前为止 ,我们集中分析了实际经济活动以及它对总 社 增长 、要素积累 、资源配置以及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转变的影 响,没有涉及市场机制和相对价格在决定资源配置和结构转 版 变方面的作用 。 然而 ,在混合经济中 ,推动发展的政策手段是 通过市场和价格起作用的 。 因此 ,在这一章 ,我们将详细地考 察在不同的发展战略下 ,市场机制和相对价格是怎样影响工 出 业化的 。 同样 ,到目前为止 ,我们用作分析框架的模型 ,都强调实 际变量而回避了相对价格的作用 。 在本章 ,我们将借助瓦尔 致 拉模型进行分析 ; 在这一模型中 ,均衡价格是在互相联系的商 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体系中形成的 。 尤其是我们将利用可 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 , 这种模型模拟市场经济的运行 ,并把各 格 种价格刺激政策 ,如税收 、补贴 、关税等直接结合在一起 。 利 用这种模型 ,可望找出主要的原因机制 。 这些机制通过相对 价格的变化发生作用 , 并确定不同政策选择的影响 。 我们的方法是把单个国家的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当作 模拟实验室 ,借此进行某些可控制的实验 ,以探讨不同的发展 32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战略 。 第3 章采用了一种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原型国家建立的模型 , 这种 模型完全以比较数据为基础 。 本章将利用一个具体国家 — ——韩国 1963 年的 资料展开讨论 。 当时 ,韩国刚经历了主要依靠进口替代的增长阶段 ,并在酝 有 酿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 。 从多方面看 ,当时韩国的经济结构是那些在迅速 工业化道路上刚刚起步的准工业国的典型 。 为了得到一个更典型的经济类 型,我们对韩国的资料和一般情况的不同之处作了调整 。 我们感兴趣的是 所 为比较分析创造一个韩国模式 ,而不是分析韩国在 1 963 年以后的政策 选择 。① 权 第 1 节解释主要区别在于不同贸易政策的各种发展战略 , 它们包括了准 工业国实际执行的各种战略 。 这一节还要研究外部环境差别 — ——出口市场 的性质和利用外资可能性的不同 — ——怎样影响一定战略选择的成功 。 第 2 版 节描述动态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结构 。 第 3 节分析模型的宏观经 济特征 , 以揭示正在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 。 第4 节在部门层次上更详细地分 析实验结果 , 着重考察商品价格 、生产要素价格以及汇率变化的作用 。 社 1 1 3 种发展战略 1. 版 前几章表明 , 即使在那些随着向外向型发展战略转变工业品出口迅速得 出 到扩大的国家 ,工业化也导致了对中间产品和资本物品进口需求的增加 。 只是到后期 , 工业部门才成为纯粹的外汇赚取者 。 在一个处于工业化进程 中的国家 , 进口需求增加引起的收支差额的压力 ,可以由 3 种方法得以缓 致 解: 进口替代 、 出口扩张 、增加国外借贷 。 也就是说或者限制进口需求 ,或者 增加外汇供给 。 第6 章已经表明 , 可以根据3 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的相对重 要性的不同 , 格 对各种贸易战略加以分类 。 我们作出了 3 种选择 , 其覆盖面之广足以囊括绝大多数准工业国家的经 验 。 这 3 种选择为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实验提供了一个起点 。 在所有情 况下 , 我们假定一国经济已建立了强大的工业基础 ,而且自然资源贫乏 ,依 靠初级产品出口不能提供充足的外汇供给 。 第一种选择是出口扩张战略 。 韩国 1 963 年以后的经验极其典型地说明 330 11 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 了这种战略 。 起初 , 韩国的生产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随后 ,它实行了这样的 一种战略 : 首先 ,减少进口保护 ; 其次 , 通过实际贬值刺激资源向可交易的部 门转移 ; 最后 ,利用反出口偏好消除刺激 。 在长期或短期采取这种战略的国 有 家( 地区 )中,除韩国外 ,最成功的还有马来西亚 、新加坡和中国台湾 。 它们 经验的共同特征是 : 出口增加大大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反出口刺激偏 好大幅度降低 ; 大量外资流入使持续的贸易自由化时期得以存在 。 所 第二种选择 : 进口替代战略 。 这种战略的要点也是从实行这种战略并取 得了一些成功的国家 — ——如我们的样本中的土耳其 、 墨西哥等 ———的经验中 权 总结出来的 。 它的 3 个主要特征是 :通过关税保护和外汇配给限制进口 ;保 持一个高估的实际汇率以加剧反出口刺激偏向 ;较低的资本流入 ,它主要是 由于出口水平低所造成的信誉低的结果 。 版 这两种选择代表了两个极端情况 。 从政策选择上来看 , 它们是相互排斥 的 。支持进口替代的保护主义政策必然要产生反对向海外推销并支持国内 市场的偏好 ; 这种偏好既适宜于可交易的商品 ,也适宜于不可交易的产品 。 社 较低的出口增长也导致了对外借贷的减少和进口限制的增加 。 在出口扩张和进口替代的两极之间是第三种选择 — ——平衡战略 ,它结合 了二者的要素 。 这种选择要求 : 对 3 方面进行平衡调整 ;资本流入分阶段进 版 行 。 通过汇率政策而不是通过关税保护和外汇配给来限制进口需求 。 和进 口替代战略相比 , 其结果是反出口偏好较小 ,因而出口增加 。 消除反出口偏 出 好需要时间 ; 因而 , 为了给扩大进口筹集资金 ,平衡战略在早期要较多地从 国外借贷 , 并要减小实际汇率贬值 。 实行这种战略的结果是 :实际汇率贬值 导致进口增长的降低 ,但降低幅度小于第二种发展战略 ;出口增长 ,但增长 致 水平低于第一种战略 ; 早期较多的资本流入 。 对于引进外资的国家来说 ,这 种战略对外资需求既低于要求资源迅速向出口部门转移的第一种发展战 略, 又低于要求严格限制出口的第二种发展战略 。 在样本中 ,以色列是实行 格 这种发展战略的国家的典型 。 ② 1 2  动态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1. 这一节提出的动态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提供了一种系统比较3种战略的 33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方法。由于可供选择的贸易战略的重点是已知的, 所以,这一模型把注意力集中 在可交易商品的市场以及对国内生产者和进口需求者的刺激上面。进一步说, 由于我们关心的是可供选择的发展战略在长期内对增长和结构转变的影响, 因 有 此这个模型可以模拟2 0年期( 5个4年期) 运行的情况。 ③ 长期的可计算一般均 衡模型把各种市场机制结合在一起。这些市场机制通过政策选择影响刺激; 同 时这一模型把国内经济行为主体对这些政策的供求反应内在化了。由于这一模 所 型是单个国家的, 所以外部条件反应在外生变量中。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渊源在于发展著作中 ,往前可追溯到多部门投 权 入 —产出模型 ; 20 世纪 60 年代 ,发展中国家曾广泛应用这种模型来制订计 划。 ④ 由于这一模型稳定地建立在瓦尔拉一般均衡理论基础之上 , 所以它可 以被看作计划模型文献中下述趋势的逻辑顶点 :在基本的投入 —产出模型 版 上加上越来越多的替代性和非直线性 。 ⑤ 动态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倾向于 高度的非直线性 — ——具有新古典的生产和支出函数 ,并把生产 、消费 、贸易 的各种替代性结合在一起 。 社 适应于发达国家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 大致上保持了对瓦尔拉范例的 相对接近 。 ⑥ 但以发展中国家为对象运用这一模型时 , 大多数研究者都引入 版 了某些结构主义的特征 ,其目的在于找出表示这些国家特征的典型要素 。 我们的模型严格地坚持这一传统 ,它从德维斯 、德梅洛 、鲁宾逊设计的模型 体系出发 , 探讨准工业国家的外贸政策问题 ,这些准工业国家以许多结构刚 出 性为特征 。 ⑦ 这个模型的描述分 3 个阶段 : 首先 ,我们要勾画模型的结构轮 廓, 区别静态部分和动态部分 ,在静态部分里 ,均衡得以形成 ,在动态部分 里, 外生变量和参数得以修改 ;接着描述市场 、市场上的代理人和支配代理 致 人行为的功能形式 。 其次 , 概述在上一节确定的3 种发展战略下发生作用的 调节机制 。 最后描述及时推动模式向前发展的动态过程 。 格 模型结构 动态模型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有一个静态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可解 决1年内的均衡问题。在这一模型中, 假定生产要素、 商品和外汇市场体系很容 易受各种结构刚性和包括政策参数的外生变量选择的影响。在上述限定条件 下,静态均衡标志着生产者和需求者的最佳状态。第二部分跨时联动方程的修 332 11 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 改取决于政策选择的外生变量和参数, 详细说明积累— ——如要素积累— ——的动 态过程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跨时联动方程通过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提供了下 一阶段( 4年以后)所需的全部外生变量, 并得到新的均衡解。这样一来, 在动态 有 循环形式上, 利用仅由现在和以往的变量得到的静态结论, 便进一步解释了这一 模型。为了未来预期, 这一模型没有把各种行为作用结合在一起。在目前的形 式上, 除了进行敏感度分析以外, 它不能用来解决动态适度性问题。 所 表1 1 以表格方式总结了模型在方程限制和均衡条件方面的主要特 1. 征 。 前两列描述了在一个时期内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综合结构 ,第三列 权 总结了归入动态部分的积累过程 。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均衡条件要求在 商品 、 劳动力 、外汇等 3 类不同市场上保持供求平衡 。 第四个宏观平衡条件 是投资和储蓄之间的平衡 — ——模型的宏观 “封闭 ”。 本章的附录 A 将详细描 版 述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数学方程式 , 以补充这里的简单探讨 。 表1 1  静态和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的模型概况 1. 社 经济联系 静 态 模 型 动态模型 : 主要关系 结构特征 积累过程 版 要素市场   劳    动 劳动需求方程 分离的城乡劳动市场 劳动力增长 资    本 边际生产方程 固定的部门资本存量 资本存量增长 出 生产市场   生    产 生产函数 — 生产率增长 需    求 支出函数 — 结构变化 致 对外贸易 分离的国内市场 世界市场动向   出    口 出口供给函数 和出口市场 进    口 贸易总量函数 不完全替代性 下降的进口替代 格 贸易平衡 汇率或升水率 外汇配给 、 外资流入 资本流入过程 宏观经济平衡   储蓄 —投资 国内储蓄率 — 储蓄率倾向 外部资本 内生的外资流入 固定汇率 —    注 :— 表示不适用 。 33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市场经济的运行。它得到工资、 价格、汇率(或进 口升水率) 的解,使劳动、商品、外汇市场得到平衡。只是在相对价格问题上, 这 一模型和瓦尔拉模型一致。衡量所有相对价格的定值标准被定义为国内价格指 有 数。⑧ 由于这一模型也符合瓦尔拉定理, 所以, 在结构上不会出现总需求或总供 给过大的情况。因此, 这一模型不能解决通货膨胀的作用或凯恩斯失业等宏观 经济问题。在它的长期重点一定时, 抽象掉这些循环效应是合理的⑨ 。 所 除了表 1 1 列出的结构主义特征之外 ,模型在实质上真正是新古典主 1. 义的 。 把两个层次的固定替代弹性 ( CES)和线性方程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得 权 出部门生产 。 根据固定的投入 —产出系数 ,要求中间投入 ,为了得出附加价 值,根据固定替代弹性把总劳动和总资本结合在一起 ,总劳动是不同部类劳 动的固定替代弹性总和 ,不同部门使用的总资本是不同部门资本物品的线 版 性总和 。 假定部门要使利润最大化 。 劳动需求函数产生于使工资和每一部 门劳动的边际收入产品相同的一阶条件 。 劳动市场的劳动被分割为 4 种不同类别 : 农业劳动 、非熟练劳动 、熟练劳 社 动(工业部门 ) 和服务部门劳动 。 农业部门人口的移出始终作为外在规定 , 因此在一个时期内没有流动性 。 总劳动一直维持充分就业 ,并伴随着内生 版 决定的不同类型劳动的部门配置 。 ⑩ 在各个时期内 , 部门资本存量是固定 的,它们在资本存量的总增长和投资的部门配置既定的条件下随时间变动 。 为了使各部门的出租率在终止年大体相同 (尽管各部门的出租率在中间年 出 份不同 ) ,工业部门的投资被内在地分配了 。 消费者的支出函数是从科布 —道格拉斯效用函数中推导出来的 , 这个函 数给出了一个时期内固定的支出份额和单一的需求收入弹性 。 为了找出恩 致 格尔定律的影响 , 我们在支出份额上能动地加上了外部力量的作用 。 这样 一来 ,在一个时期内收入弹性全部等于 1,但在不同的时期 ,收入弹性不等 。 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决定着资金向各经济行为主体的流动 :包括工资 格 收入者 、 资本流入受益人和政府 ( 政府的收入包括税收 ) 。 各部门提供的出口供给是出口商品的国内货币价格 (由国际价格 、汇率 和补贴决定 ) 和在国内市场上出售的商品价格比率的函数 。 这种处理部分 地割裂了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 。 两个市场上的价格相互联系 ,但不必完全 相等 。 假定进口和国内生产不能完全替代 — ——这一假定被广泛地运用在可 334 11 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 计算一般均衡贸易模型中 。 根据固定替代弹性贸易总方程 ,把进口品和国 内产品结合起来 , 消费者所需的是作为结果的全部产品 , 瑡 贸易替代弹性决 瑏  定了反映相对价格变化的进口份额的调整范围 。 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 ,都 有 假定以美元表示的国际价格不变 — ——这是一个小国的假设 。 可供选择的各种战略的调节机制 所 假定国外借贷的可供给量不同 , 有 3 种机制可以使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在贸易平衡中达到均衡 。 依据所讨论问题的不同 ,在不同的实验中采用其 权 他可能的机制 。 其中两种机制都假定外资流入是固定的 ,这一假定反映在 贸易平衡的外部价值中 , 因此调节主要靠相对价格的作用 。 第一种机制 : 实际汇率内在变化提供的均衡机制 。 实际汇率被定义为可 版 交易的商品和不可交易的商品的相对价格 。 由于我们把国内价格指数用作 定值标准 , 所以模型中名义汇率的变化直接影响进出口商品的国内货币价 格对国内销售商品价格的比率 , 并由此反映实际汇率的变化 。 例如 ,实际汇 社 率的贬值提高了和国内销售相联系的进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 ,所以它能鼓 励出口和进口替代 , 这一模型通过调整和国内价格定值标准指数相联系的 版 名义汇率来决定均衡的实际汇率 。 第二种机制 : 由进口限制提供的均衡机制 。 我们假定在 1 美元边际价值 相同的部门中 , 进口限制有效 ,这就相当于假设进口许可证可以在公开市场 出 上出售 。瑢 从结果上看 , 瑏  相同的进口升水受国家关税最高值的影响 ; 在出口和 外资流入一定时 , 内在决定的升水率 ,使进口需求和可得到的总供给相等 。 其结果和只适用于进口的汇率贬值相同 。 而且 ,由于它的作用类似关税 ,所 致 以这一结果产生了反出口刺激偏好 。 第三种机制: 我们假定汇率是固定的, 贸易平衡是内在的, 所以外资流入调 节均衡。在定值标准一定时, 格 这种规定有效地决定着实际汇率。由于相对价格 固定不变, 所以这一模型通过一个数量调节机制达到均衡— ——在这种情况下,则 是通过外资流入变化达到的。由于外资流入在允许增加投资和进口 ( 像两缺口 模型)方面具有双重作用, 因此外部资本也起着重要的宏观经济作用。 在模型中 , 储蓄和投资的平衡是通过使总投资和国内外储蓄总和相等来 瑣 。 国内储蓄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函数 , 实现的  瑏 所以 ,较高的增长率和 33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国内储蓄的增加相联系 。 对国外储蓄的说明反映了经验性的证据 — ——外国 资本流入的储蓄倾向小于 1。 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中 , 40% 的资本流入 直接进入储蓄 。 剩余的部分集中在资本家手中 ,他们只将一小部分用于储 有 蓄,其余用于消费或纳税 。 结果 ,从外部资源中得到的总边际储蓄率大约为 0.6,这和钱纳里 、 赛尔奎因的估计是相似的 。 所 积累的动态过程 动态均衡引起积累过程 , 这种积累过程推动着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随时 权 向前发展 。 这些积累过程反映了 3 种不同的力量 :外部趋势 、政策选择以及 由以前各期模型结果综合而成的历史事实 。 模型中包含 3 类经过动态地修 订了的变量和参数 : 版 ● 被外部趋势修订的变量 : 总劳动力的增长 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社 投入 —产出系数 政府消费份额 版 私人消费份额 ● 被政策修订的变量和参数 : 关税率 出 外资流入 汇率 ● 被经济行为修订的变量和参数 : 致 部门投资分配 部门资本存量 格 部门劳动力分配 部门出口份额 部门进口率 被外部趋势修订的变量 , 在所有的实验中都遵循同样的动态途径 。 假定 总劳动力每年增长 3% 。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是从第 1 0 章的研究成果中得 出来的 。 其他一些参数 —投入 —产出系数和支出份额 — ——在外在规定着的 336 11 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 最初和最终价值的每一个时期内都被修订了 。 被政策选择修订的外生变量 , 是 3 种贸易战略的主要政策手段 。 由于可 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包括许多政策手段 ,所以这 3 种参数和变量的变化 ,决定 有 了 3 种贸易战略 。 为了达到一定目的 ,我们要变换这些手段的不同组合 ,并 解释其他一些内生手段 。 被经济行为修订的变量是有价值的, 它构成了模型的历史部分。 假定部 所 门的投资分配在不同时期内得到调整,以使工业部门的出租率到终止年相 等。 瑤 任何一年的部门资本存量都取决于投资分配和折旧率 。 然而劳动力的  瑏 权 总增长是外生的, 不同部类劳动的组合由两方面因素决定: 外在决定的农业劳 动力向3类城市劳动中任何一类劳动的转移; 反映实际工资差异变动的部门之 间的劳动转移。在整个时期内, 实际工资差异将会产生抵消劳动转移的反应。 版 在一个时期内 ,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的份额反映相对价格的变化 。 我们 在一些实验中也对这些份额加进了一些趋势性因素 。 关于出口 ,我们假定 在国内市场相对价格保持不变时 ,世界需求的变化或市场渗透能力的增加 社 都能导致出口的增加 。 由于模型仅包括供给行为 ,为得到扩大出口贸易战 略下的实际出口情况 , 有必要做出这样的规定 。  瑏 瑥 版 有关进口要求的动态规定也随着所采取的贸易战略的转换而变化 。 在 进口替代或平衡发展战略下 ,假定长期贸易替代弹性大于短期贸易替代弹 性。 瑦 结果是形成成功的进口替代 :  瑏 在相对价格一定时 ,进口与国内供给的有 出 效比率将逐渐下降 。 需求者在两个时期间比在一个时期内能更容易用国内 产品代替进口商品 , 由此还能避免遭受进一步进口替代的报酬渐减的损失 。 致 1 3  关于可供选择战略的宏观经济学 1. 格 这一节我们将在一般形式上描述对 3 种战略的模拟 。 在基准年 ,所有的 模拟都从一个共同的起点开始 ,随后政策选择和外生变量的途径出现差别 。 本节的目的是衡量不同条件下各种战略的效果 ;说明各种政策措施的影响 ; 检验从各组政策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张力 。 表1 2 比较了各种政策的主要特征 , 1. 表1 3 总结了这些要素对增长的 1. 33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影响 。瑧 每一种战略都以下列因素为特征 :  瑏 典型的外部要素 ;维持外部平衡的 政策规则 ; 其他政策选择 。 表11.2  典型的贸易战略 有 要    素 进口替代 ( IS) 平    衡 ( B) 出口鼓励 ( EP) 贸易政策 进口减少 进口减少 出口渗透 所 部门倾向 进口自由 主要政策手段 关税/进口限额 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 贸易偏好 内    向 中    立 外    向 权 贸易份额 低/下降 不    变 上    升 借贷政策 受低出口限制 保持中立 支持贸易自由 间接影响 版 生产力增长 低/中间的 中间的 高 资本货物 成本高 世界价格 世界价格 社 土耳其 以色列 韩 国 墨西哥 泰 国 中国台湾 例子 菲律宾 突尼斯 新加坡 (20 世纪 60 年代 )a 版 哥伦比亚 希 腊 马来西亚 阿根廷 巴 西 出 a.例子引自第4章。楷体字排印的国家(    注 : 地区) 第7章已经分析过了。 在第6章、 表1 3  可供选择的贸易战略的宏观经济指数 1. 进口替代 平   衡 出口鼓励 致 指      数 ( IS2) (  B2) ( EP2)  资本流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比率 5 4. 4 4. 1 4. 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 终止期 1 7 0. 1 1 8. 2 0 4. 格 边际资本 —产出率 2 3.6 3. 02 9 2.5 出口增长率 9 7. 10. 3 1 1 4. 进口增长率 5 4. 4 6. 3 9.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7 5. 2 6. 5 6.    注 :在缩写IS2、B2、EP 2中, 2” “ 是指4 种资本流入水平之一 , 表1 4 把它规 1. 定为 19 亿美元 ( 1964 年的美元值 );除边际资本 — 产出率外 ,其他数字都是百分数 。 338 11 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 一个成功的出口扩张战略 ( EP)表现为 14% 的年均出口增长 。瑨 已知资  瑏 本流入的方法和积累水平 , 变动实际汇率可达到外部平衡 。 在为期 2 0 年的 时间里 , 这项战略会导致自由贸易的巨大发展 ,表现为出口在国内生产总值 有 中的比重从1 4% 增加到2 4% 。 为进口需求筹集资金的资本流入水平从初始 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 降低到终止年的不足 1%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平均 为 6. 5% ,其中 1.7% 是假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结果 。 瑩 瑏  所 进口替代 ( IS)(内向型 )发展战略通过对外汇实行配给来保持平衡 , 而外 汇配给是通过为进口替代提供刺激的进口升水进行的 。 通过提高进口投入 权 成本 , 这项战略也能减少出口的利益 。 为了在 2 0 年内执行这项战略 ,进口 升水迅速增加 。 这就不断加深了支持进口替代 、反对出口扩张的刺激偏好 。 这种偏好对相对价格的影响将在下一节得到更充分的讨论 。 版 进口替代战略的宏观经济结果是严重的经济封闭。进口在国内生产总值中 的比重从1 4%降到1 1%以下, 边际资本产出率在终止年比出口扩张战略中的边 际资本—产出率高出1 4%,平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降低了近1个百分点。 社 平衡 (B)战略融合了出口扩张和进口替代战略的要素 。 它在不要求出 现出口扩张战略中出口迅速增长的情况下 ,消除了进口替代战略中的低效 版 率以及和保护相联系的价格扭曲 。 低效率和价格扭曲的消除是通过把成功 的进口替代和实际汇率的贬值结合起来完成的 ,这既刺激了出口又消除了 和进口替代相联系的反出口偏好 。 这种偏好的消除把出口增长提高到 出 10% ,并允许进口以更快的速度扩大 。 瑠 在整个时期 ,  瑐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达 6. 2% ,仅略低于出口扩张战略中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 总之, 平衡战略把有效的进口替代和适度的出口扩张结合起来。 在采取 致 这种发展战略的国家中, 外部借贷的增加以及作为结果的投资的增加, 抵消了 从发生在出口导向战略中的进一步专业化中取得的收入。在两种战略之间进 行的选择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偏好, 格 以及执行必要的贸易、 借贷政策的可行性。 在研究这 3 种发展战略时 ,下面这种强调十分重要 :每种战略中使用的 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是保持不变的 。 然而这一假设和第 2 章 、第 8 章 、 第 9 章的结论相矛盾 。 在那里 ,我们认为 ,进口限制 、价格扭曲以及与过分 追求进口替代战略相联系的专业化的损失 ,导致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 明显下降 。 为了便于比较不同的发展战略 ,我们假定劳动生产率增长情况 33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相似 ;然而在其他实验中 ,我们将探讨 ,在进口替代战略中 ,假定全要素生产 率增长率较低 ,经济实绩会怎样受到影响 。 有 政策要素 为了阐明对外政策主要因素— ——贸易偏好、开放程度、资本流入— ——的影 所 响,保持其他要素不变而单独变换一种要素是十分有用的。表 1 4 说明了这 1. 一方法, 其中给出了当资本流入在 4 种不同水平上保持不变时对每种战略的 解释。通过这种模拟可以辨别其他政策不变时单独改变一种政策的效果 。 权 表1 4  贸易战略 、 1. 资本流入和增长 累积资本流入水平 ( 1964 年的百万美元值 ) 版 战      略 900 19 00 3000 4500 (1) ( 2) ( 3) ( 4) 社 进口替代 ( IS)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 %) 5. 2 5. 7 6. 2 —   进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 6 0.5 0. 79 0.97 —   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终止期 (% ) 9. 4 1 7 0. 1 4 3. — 版   总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 终止期 ( % ) 0. 31 0. 54 0.78 —   平均资本流入与平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 2. 9 4. 5 6. 3 — 平衡 (B)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 %) 5. 9 6. 2 — 6. 6 出   进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 : 0 1.7 1. 05 — 1. 17   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 终止期 (%) 1 6 1 7. 1 — 1 8. 7 7.   总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 终止期 ( % ) 0. 27 0. 50 — 1. 10   平均资本流入与平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 2. 7 4. 4 — 8. 4 出口鼓励 ( EP) 致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 3 6. 6. 5 — 6. 9   进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 4 1.9 4 1.3 — 1. 50   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 终止期 (%) 2 9 2 3. 0 — 2 4. 0 4.   总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终止期( %) 0. 26 0. 47 — 1. 02 格  平均资本流入与平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 2. 6 4. 1 — 8. 4    注 :—  表示数据不详 ,因为没有对累积资本流入进行模拟 。 贸易偏好 表1 4通过对比第一列中平衡战略 ( 1. B)和进口替代战略 ( S) I , 说明了消除贸易偏好对增长的影响( 保持资本流入不变) 。进口升水作为一个内 生均衡变量被灵活的汇率所代替, 因此, 既可以通过增加出口又可以通过减少与 340 11 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 各自的弹性成比例的进口达到外部平衡。所需的3 5%的汇率贬值代替了进口替 代战略所需的1 0%的升水。在平衡战略中, 7 大部分调节是靠出口扩张进行的。 向中立贸易政策的转换, 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从 5. 2% 提高到5. 9%。除 有 了从更有效的贸易中得到较少的静态配置利益以外, 投资品相对成本的降低引 起了实际投资率的巨大增长, 并且起到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作用。 瑐 瑡  随着资本流入水平的提高 ,消除贸易偏好的边际收益递减 ,因为外汇供 所 给的增多减少了对进口替代的需求 。 相反 ,在较低的资本流入水平上 ( I S1 对B1,其中 “1”是指表 1 1.4 中第一列的 1) ,贸易偏好的消除可以把国内生 权 产总值的增长提高 0. 7 个百分点 , 在中等资本流入水平上 ( I S2对 B 2) ,贸易 偏好的消除仅使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提高 0. 5 个百分点 。 当资本流入水平 和B4 一样高时 , 贸易偏好的消除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降为零 。 版 开放程度   进出口超过平衡战略规定水平的增长 , 引起了更大规模的专 业化 ,并在总体上降低了可交易商品的资源费用 。 这种结果是贸易自由化 的本质 ( 参见第 6 章 )。 出口增长从 B 2的1 0% 提高到 EP2的14% , 从而使 社 进出口的累积水平在 2 0 年内增长了 5 0% 。 这种更大规模专业化的总结果是 :把增长率提高了 0. 4 个百分点 ,这大 版 约相当于在较低的资本流入水平上消除贸易偏好效果的一半 。 尽管开放程 度(由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衡量 ) 从B 1 增加到 EP1 与从I  S1 增加到  B1 相似 ,但可交易商品的资源费用却大大减少了 。 出 资本流入 在一个发展战略中, 外部资源执行着两种不同的职能: 提高投资 水平; 供应额外进口。在对第一种职能建立模型时, 我们已假定 6 0%—7 0% 的 资本流入代表着投资的净增加, 这和经济计量学对这种结果的估计是一致的。  瑐 瑢 致 在贸易方面 , 资本流入不能完全替代进口 ,因为它们没有市场渗透的累 积效益 , 而且需要逐渐地偿还 。 此外 , 较低的出口增长限制了在长期内能承 受的外部借贷数量 。 瑣 借贷确实减少了采用进口替代或出口补贴类型的必要 格 瑐  性,但是 , 一旦出口得到改进 ,借贷也许是无效的 。 在进口替代早期它还允 许一个较低的汇率存在 。 表1 4 的实例认为 , 1. 资本流入的增加也许能在外债清偿率许可的限度 内把长期增长率提高 0. 5 个百分点 。 较高的借贷能力带来的增长速度的提 高,增加了从内向型战略转向外向型战略的直接利益 。 34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动态增长途径 现在我们从对可供选择战略的累积效应的分析转向对增长的各动态方面的 有 考察。贸易倾向、 开放程度和资本流入是怎样互相作用并决定每种战略的增长 模式的?表1 1.5、图1 1、1 1. 1.2、1 3反映了这些政策要素变动的动态结果。 1. 所 表1 5  可供选择的各种战略的动态方面 1. 变    量 基年 进口替代 ( S I2) 平衡 ( B2) 出口鼓励 ( EP2)  时期 0 时期 2 时期 5 时期 2 时期 5 时期 2 时期 5 a 权 变量 —内部方面 国内生产总值   的百分比 版    国内储蓄 6 1 8. 8 2 3. 3 1 4. 3. 5 2 7 1 4. 5 2 3. 3 6.    国外储蓄 1 3. 5. 5 1.9 4.2 2.3 4.4 0.6    投    资 1 7 1 3. 3 2 7. 2 1 6. 7. 7 2 9 1 6. 9 2 7. 9 6. 社    实际投资 1 7 1 3. 2 2 7. 6 1 3. 7. 5 2 4 1 6. 0 2 8. 1 7. 增长率b      初级产品 版 5 3. 9 2. 3 3. 2. 9 5 3. 2 3.    制造业产品 4 7. 1 9. 9 8. 1 6 1. 1 9. 1 5 1.    国内生产总值 6 5. 4 6. 5. 7 3 7. 0 6. 9 7. 出    边际资本—国内 8 2.3 3. 26 7 2.8 0 3.2 2. 65 9 2.5 生产总值比率 变量 —外部方面 致 国内生产总值   的百分比    进口份额 1 1 1 4. 6 1 1. 7 1 0. 5. 1 1 1 1 8. 3 2 7. 0 4. 格    出口份额 7 6. 5. 3 8.1 8.7 15. 1 1 5 2 0. 3 3.    贸易平衡 4 5. 8. 4 2.6 6.5 3.0 6.8 0.8 增长率b      进    口 5 3. 8 6. 5. 0 9.8 8.8 1 7 0.    出    口 3 7. 5 9. 9. 6 1 3 1 1. 2 1 4. 4 4. 342 11 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 续表 变    量 基年 进口替代 ( S I2) 平衡 ( B2) 出口鼓励 (  EP2) 时期 0 时期 2 时期 5 时期 2 时期 5 时期 2 时期 5 a 有   汇    率 0 1.0 1.00  1.00 1.19 1. 2 0 2 1.0 1. 00   升水率 ( ) % 0 3 5 1 18 0 0 0 0 所    注 :累积贸易平衡在所有情况下都一样 。 a.每一个2 0 年的模拟都由5 个4 年 “期” 组成 。 时期0 代表基年 ,时期2 是8 年 以后 ;时期 5 是 20 年模拟的终止年 。 b.时期2的增长率是第一个8年的增长率; 时期5的增长率是最后4年的增长率。 权 版 社 版 图1 1  可供选择战略的进口需求 1. 出 致 格 注:数字上的模拟参见表 1 4, 1. 虚线表示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 图1 2  在可供选择的战略下为进口筹集资金 1. 34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有 所 注:数字上的模拟参见表 1 图11. 1.4, 权 虚线表示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 3  在可供选择的发展战略下为投资筹集资金 版 图11.1 反映了贸易政策对经济开放程度 (由进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 率衡量 )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影响 。 在进口替代战略 ( IS2)中 ,  14% 的初 社 始进口率到第 4 个 4 年降低到 1 1% 。瑤 开放程度的这种下降伴随着国内生  瑐 产总值的缓慢增长 。 平衡发展战略 ( B2) 以进口率的稳定上升为特征 , 到2 0 版 年的年底 ,进口率达到 1 8% 。 在出口扩张战略 ( EP 2)中,进口率达到 2 4% 。 图1 1.2 表现了在 3 种发展战略下变化着的进口率以及出口和资本流入 对筹集进口资金的相对作用 。EP 2 的适度的资本流入在 2  0 年内足以维持 出 一个不变的实际汇率 。 在早期 ,外部资本比较集中 ,在这一时期内 ,外部资 瑐 瑥  本支撑着较高的进口和更迅速的增长 。 瑦 随着 EP 瑐  4 的资本大量流入 , 出口对 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性在第二个时期确实减小了 ,因为大量的资本流入引 致 起了对汇率的重新估价和出口增长的相应下降 。 瑧 瑐  B2 的适度的资本流入在某种程度上也被分配了 ,从第二个时期起 ,这 种资本流入就维持着一个完全不变的实际汇率 。 瑨 更缓慢地减少对外部资本 格  瑐 的依赖性是平衡发展战略的特征 。 虽然经济开放的步伐慢于 EP 2,但总增 长的相应下降也较小 。 由于 EP 4 较高的资本流入伴随着外部依赖性的最初 增加 ,所以在第二个时期 , B 4 中的对外依赖性的确小于 EP 4。EP 4 出口的 增加迅速地超出了平衡增长的轨道 , 所以从第二个时期起 ,平衡增长道路将 更加依赖外部资本流入 。2 0 年以后 ,B4 中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性保持不变 。  344 11 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 表1 5 对时期 2 和时期 5 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比较 ,在时期 2,与政 1. 策变化相联系的主要转变已经发生 ;时期 5 的经济情况反映出 2 0 年的增长 和结构转变的累积效应 。 这个表补充了图 1 2和1 1. 3,从中我们可以找出 1. 有 各种战略的共同点及其主要区别 。 ● 在所有战略中都发生了总增长的加速 。 在两种中立战略 (  EP2 和B 2) 中,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提高了近3 0%,在进口替代战略中增长较慢。 所 ● 加速增长的原因有两条 : 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国内储蓄的增加 ;经济 开放程度的提高 。 第一个影响在所有战略中大体一致 ,第二个影响仅发生 权 在两个中立战略中 。 ● 抵消加速增长的几种因素 : 国内储蓄的减少 (图1 3) 1. 和边际资本 —产 出率的提高 , 部分地抵消了较多国内储蓄的作用 。 进口成本的增加部分地 版 抵消了开放程度扩大的影响 , 这一点在进口替代战略中尤其重要 。 ● 与其他战略相比 , 标志内向型战略特征的较低的增长更容易受相反因 素的影响 , 所以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扩大了增长率的幅度 。 表 1 1.4 已经表 社 明了变化趋势 , 到时期结束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低的不足 6% ,高的则 超过 8% ,3 倍于开始时观察到的变动幅度 。 图1 4 总结了改变政策选择和资本流入水平对终止期国内生产总值和 版 1. 资本存量的影响 。 通过 B、EP 曲线的较高的资本 —产出率和 I S 曲线的资 本 —产出率的对比 , 显示出外向型发展战略的高效率 。 这些曲线的相对斜 出      致 格 注: 数字上的模拟参见表 1 D)下 4。 虚线上的点表示在既定的资本流入水平 ( 1. 各种战略终止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资本存量 。 离原点较远的线表示资本流入水平 较高 。 实体线的斜度表示在每种战略下的资本边际生产率 。 图1 4  每种战略下资本的生产率 1. 34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度表示每种情况下外部资本的边际生产率 。 在较低进口水平上 ,由于内向 型战略的无效性增加 , 所以外部资源的边际生产率就随之上升 , 以IS 1 低流 入为起点的IS曲线的较陡的斜度证明了这一点 。 有 生产率增长和贸易战略研究 前几章的研究表明, 一个经济的外向性和它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之间存 所 在正向联系。然而, 到目前为止归纳各种战略特征时, 还没有依据不同战略, 对部门生产率增长率加以区分。如果内向型进口替代战略确实意味着较低的 权 生产率增长率,那么每种战略生产率增长情况的差别, 将比前面描述的更大。 为了提供一些指标来反映和内向型战略相联系的较低的生产率增长怎 样影响经济结果 ,表1 6 比较了I 1. S1 和方案 (  IS1L)  ,在I S1L方案中 ,部门 版      表1 6  低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1. 变    量 标准生产率 低生产率 社 ( IS1)  (I S1L) 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 终止年 )    国内储蓄 2 2 3. 1 5 9. 版    国外储蓄 0 1. 3 1.    投    资 2 2 4. 2 8 0.    实际投资 2 9 0. 1 0 8. 出    进    口 4 9. 7 9.    出    口 9 7. 8 7. 增长率 致    初级产品产出 0 3. 0 2.    制造业产出 8 8. 5 7.    国内生产总值 2 5. 0 4. 格    进    口 3 7. 0 6.    出    口 4 3. 4 2. 其他值    边际资本对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率 1 3.4 3 8.8    升水率 (% ) 170 134    注 :实验内容参见正文 。 附录 B包括对这些结果的进一步说明 。 346 11 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 生产率增长减少了一半 。 由于其他政策相同 ,所以经济结果的不同可归因 于较低的生产率增长 。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减慢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降低了约 1% 。 瑩 随着 瑐  有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增加的名义投资也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 即使早 期观察到的边际资本 —产出率差别较大 , IS 1L 中的边际资本 —产出率还是 很高的 。 较低的增长确实减少了对进口的需求 ,因此 ,尽管 I S 1L 的升水率 所 保持相当高的水平 , 但它达到外部平衡所需的升水率实际仍低于I S 1( 130% 和1 70% 相比 )。 虽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下降引起进出口增长缓慢 , 但经 权 济开放程度大体没有发生变化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加速较慢 , 从最初4 年的 5% 增加到最末 4 年的 4. 3. 5% 。 把内向型战略对生产率增长的反作用结合 在一起 , 就可以看出 , IS 1L更能代表在长期内采取这项战略的国家的经验 。 版 这里没有提到另外一些实验, 设计这些实验是为了分析经济结果对主要假 设弹性— ——贸易替代弹性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弹性— ——的敏感性。 瑠 实验的主 瑑  要发现是: 进口替代战略和其他战略相比更容易受替代弹性降低的反应影响, 这 社 就是说, 当贸易替代弹性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弹性减少5 0% 时,国内生产总值 的增长加速便完全消失。在两种中立战略( EP和 B)中,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也降 版 低了, 但没有消失。由于替代弹性的降低, 经济活动更像传统的两缺口模型。 1 4  价格 、 1. 刺激和结构转变 出 前几章讨论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是通过影响相对价格发生作用的 。 由 致 于部门要素配置反映了价格刺激 ,所以我们能够探讨通过政策选择影响结 构转变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价格机制 。 讨论经济的结构特征和增长的部门 原因之后 ,我们将集中研究在可供选择的贸易战略下相对价格的运动 。 尤 格 其要研究汇率政策以及由它所产生的为出口市场或为国内进口替代而生产 的偏好 ;研究资本货物的相对价格和它对实际资本积累的影响 。 结构转变和发展战略 每种发展战略在终止期都导致了一种不同的经济结构 , 其根本原因在于 国际贸易的不同模式 。 尤其是一个部门的可交易程度 ———由进出口在国内 34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供给中的比重决定 — ——和产出供给的敏感度共同决定着部门间的调整分配 。 例如 ,可交易程度大的部门将从实际汇率的贬值中得到好处 ,因为它既能刺 激进口替代 , 又能刺激出口扩张 。 有 表1 7列出了衡量部门贸易依赖性和供给敏感度的尺度。和其他部门相 1. 比,附加价值率低的部门更容易受半成品价格提高的反向影响 瑡 。进口半成品 瑑 和全部半成品的比率是衡量每个生产部门对进口品依赖程度的尺度, 比率越 所 高,提高中间产品价格的影响越大。由于在给定的时期内资本存量不变, 所以 资本和劳动的比率就代表了部门的供给弹性。贸易替代弹性是衡量国内产品 权 对进口品替代性的尺度, 它和最终需求构成结合在一起,将决定需求弹性。瑢  瑑 表1 7  部门依赖性和弹性 1. 版 部    门 总产出 附   加 进口 出口 进口 资本和劳 贸易 结构 价值率 半成品率 供给率 供给率 动的比率 弹性 采矿业 3 6 7 2. 3.7 1 0.8 2.4 1 9 0. 0. 22 1. 10 社 食品加工 9. 4 1 0.8 8. 2 3.7 6. 4 0.21 1. 30 消费品 1 0 3 6. 3.6 6. 3 3.0 3. 4 0.63 1. 10 半 成 品 7. 9 3 3.6 1 2.7 4.7 3 7 0. 8. 68 0. 60 版 机    械 3. 0 4 2.4 2 0.3 2.6 6 5 0. 4. 49 0. 50 建    筑 5. 6 3 3.3 1 6.2 2.0 0. 0 0.12 0. 33 社会基础设施 4. 7 5 1.3 1 5.4 7.5 1. 1 2.19 0. 33 出 服务业 2 8 6 0. 9.6 5. 5 3.9 1. 1 1.02 0. 33 总    计 1 00. 0 5 3.2 1 0.0 3.3 9. 9 0.51 —    注 :— 表示不适用 。 致 进口半成品率等于进口半成品和全部半成品的比率 。 出口供给率等于出口和国内产出的比率 。 进口供给率等于进口和国内供给的比率( 国内供给等于国内产出减去出口)。 格 贸易弹性等于进口品和国内产品之间的弹性 。 资料来源 :世界银行资料 。 为了总结包含在 3 种发展战略中的结构转变模式 , 我们利用第 5 章提出 的资源推动增长方法分解了产出增长 。 部门产出增长可分为4 类 : 国内需求 膨胀 、出口扩张 、进口替代 ,投入 —产出系数变化 。瑣  瑑 表1 8 列出了整个 2 1. 0 年内部门增长的分解 ( 3 个服务部门合并在一 348 11 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 起)。 经济方面的结果揭示了贸易战略对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性 。 在出口 导向战略中 ,出口扩张占整个产出扩张的 2 7% ,进口替代可忽略不计 。 在更      有 表11. 8 20 年的模拟期内产出增长的原因 百分比贡献 战略和部门 产出 产出变 国内 增长 化份额 出口 进口 投入—产出 所 需求 替代 系数变化 EP2   农    业 3. 2  9.0 1 03. 4 3 2 -4. 1. 6 -3 0.2 权   食品加工 7. 3 1 7 9. 9. 4 2 4 -0. 3. 7 -2. 1  消 费 品 4 2 9. 9 6 4. 4. 4 3 1 8. 2 -2. 0. 6  半 成 品 1 4 2 2. 0 5 3. 0 3 1. 0. 9 7 1. 16.4 版 机      械 1 6 2. 9 7 8. 0. 1 16. 4 -1. 5 14.9   服 务 业 6 2 6. 1 8 5. 5 1 9. 9 4. 1 -4. 0. 5 总      计 5 1 7. 0 0 7 0. 0 2 3. 7 -0. 6. 2 0.4 社 B2    农    业 3. 2 4 1 9. 01. 3 1 6 1 6. 2 -3 3. 1.1   食品加工 6. 8 6 8. 8 2 9. 10. 0 4 3. -2. 6 版  消 费 品 1 2 8. 0 8 0. 5. 5 1 9 3. 8 -3. 3. 2  半 成 品 1 6 2 2. 5 5 5. 2 1 6. 7. 0 4 9. 17.5   机    械 1 9 1 2. 1 7 0. 0. 4 6.4 4 6. 16.8 出  服 务 业 5 2 6. 4 9 6. 0. 4 1 6 1. 3 -4. 2. 3   总    计 7. 2 10 0 7 0. 9. 6 1 2 3. 9 5. 1.2 IS2 致   农    业 3. 2 1 2 9 0. 5. 3 8.8 2 8 -3 6. 0.8   食品加工 6. 6 7 8 8. 9. 8 5.4 5 -2. 7. 7   消 费 品 9 2 7. 1 8 0. 7 9. 6. 1 1 -3. 7. 0 格   半 成 品 1 3 2 2. 9 5 5. 2. 6 11. 4 1 0 7. 19.1 机      械 1 2 2. 5 6 9. 5. 4 3.5 1 2 2. 18.9   服 务 业 2 2 6. 6 9 5. 4 7. 2. 6 3 -4. 4. 3 总      计 9 1 6. 0 0 7 0. 4 8. 8. 4 1 5 1. 1.7    注: 第一列给出了部门产出增长率;第二列把部门增长表现为产出总变化的份额; 其 余4列表现每一需求的构成部分对部门产出变化的作用, 每个部门的贡献共计100。 34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加中立的平衡战略中 , 出口增长的作用降到 1 3% ,仅为出口导向战略中的一 半, 但仍远远大于进口替代的 6% 。 最后 , 在进口替代战略中 , 进口替代的作 用达到 1 2% ,超过了出口的 8% 的贡献 。 有 表1 8 列出的增长原因可以和第 6 章提出的经验性结果形成比较 (表 1. 4) 6. 。 这里分析的特殊战略避开了某国经济所限定时期的极端情况 , 它表明 重点在长期的结构转变上 。 在出口扩张战略中 ,进口替代对增长的可忽略 所 不计的贡献 , 不同于某些外向型国家的实践 ,它是从作为战略一部分的贸易 自由程度的假设中得出来的 。 权 贸易刺激偏好的影响 可供选择的发展战略的一个直接影响 , 表现为刺激国内生产者在国内市 版 场上而不是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商品 。 影响这些刺激的政策包括关税 、补贴 等部门政策手段 , 以及诸如实际汇率之类的宏观经济变量 。 图1 5 的上图表明了对进口替代的刺激 ,它由进口价格与国内价格的 1. 社      版 出 致 格 注:数字上的模拟参见表 1 4, 1. 时期解释见表 1 5。 1. 图1 5  刺激水平 1. 350 11 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 比率表示 。 瑤 图1 瑑  5 的下图描述了贸易政策偏好 , 1. 这种偏好和国内货币表示 的进口价格与出口价格的比率相一致 ,并总结了对进口替代和出口的总刺 激 。 一个较高的偏好值意味着对生产进口替代的刺激大于对出口的刺激 。 瑑 瑥  有 该图清楚地表现了战略的不同 。 采用出口扩张战略时 , 靠市场渗透和增 加市场份额而得到的出口收入的迅速增加 ,在没有强大的进口替代情况下 , 足够满足筹集进口资金的需求 。 当平均关税率到期末从 1 7% 降到 11% 时 , 所 价格刺激进一步鼓励增加出口 。 成功的出口市场渗透和充足的资本流入供 应, 消除了增加需要汇率实际贬值的出口刺激的必要性 。 瑦 瑑  权 在平衡战略中 , 更加中立的政策代替了对扩大出口的过度依赖 ,这项政 策在增加出口的同时用成功的进口替代逐步减少了对进口的依赖 。 由于出 口增长较慢 , 资本流入和 EP 2 相同 ,外部平衡是通过实际汇率的贬值达到  版 的 。 由于贬值对进出口价格影响不一致 ,所以贸易政策偏好不变 。 必要的 实际贬 值 大 约 在 20% —25% 之 间 ,这 种 贬 值 发 生 在 20年期限的早期 阶段 。 瑑  瑧 社 进口替代战略假定 :进口替代和平衡战略一样成功 。 实际汇率保持不 变, 因此对外汇限制的调整完全通过由提高进口升水造成的削减进口来进 版 行 。 由于这种升水只影响进口价格 , 不影响出口价格 ,所以 ,在追求消耗高 、 效率低的进口替代机会时 , 贸易制度的偏好会加倍 。 这样一来 , 尽管巨额国外借贷在基准年已大幅度降低 (国内生产总值的 出 8% ),但末期的近 20 0% 的进口升水仍清楚地表明了持续的外部不平衡的 存在 。 瑨  瑑 致 资本费用和增长 发展战略选择的一个重要含义 — ——从部门间相互依赖产生的含义 — —— 涉及资本货物相对价格以及它对资本积累和增长的影响 。 资本积累是通过 格 每个部门的投资者购买资本货物进行的 。 第8 章指出 , 资本货物主要包括机 器和一定比例的建筑投入 , 其构成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多少具有稳定性 。 瑑 瑩  资本货物的相对价格由产生于一定投资支出的实际投资决定 。 因为国 内交换的大部分机器来自进口 (基准年时占 4 0% ),资本货物的价格反过来 又受贸易政策的强有力的影响 。 这样一来 ,由于替代可能性受到限制 ,任何 35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提高进口机器国内价格的政策都会提高资本货物的相对价格 。 图1 6 说明了 3 种贸易战略由此受到的影响 。 其中上图绘出了每种战 1. 略在适度资本流入模拟下一单位资本货物的平均价格 。 在出口扩张战略 有 中, 资本货物的相对价格在绝大部分时期内都是下降的 。 韩国曾出现资本 费用下降的现象 , 1962—1965 年和 1972—1975 年间 ,那里的资本货物价格 下降了 4 0% 以上 。瑠  瑒 所 在进口替代发展战略中 ,末期资本货物平均价格比出口扩张战略高 20% 。 进一步说 ,末期资本货物相对价格的迅速增长 ,反映出表现为升水提 权 高的外汇短缺的加剧 。 图 1 1.6 的下图表现了实际投资增长的情况 。 单位资 本货物费用上的偏离转化为实际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这种比率在 出口扩张战略中比在进口替代战略中高出2 个百分点 。 瑡 实际投资的这种差 瑒  版 别所产生的总资本存量 , 在出口扩张战略中比在进口替代战略中高出1 3% 。 社 版 出 致 格 注:数字上的模拟参见表 1 4, 1. 时期解释参见表 1 5。 1. 图1 6  资本货物的费用和实际投资 1. 352 11 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 在进口替代战略中 ,资本货物平均价格的 1 6% 的增长掩盖了巨大的部 门变动 。 在末期 ,建筑 、服务业的部门资本货物价格提高了 1% ,而制造业同 一指标则增长了 2 5% —30% 。 这些部门差异是由资本货物构成不同引起 有 的 。 在进口替代战略中 , 由于进口在总供给中占有较大比重 ,较高的升水率 对国内购买者提高了机器价格 。 在制造业部门 ,机器是资本存量的最大组 成部分 , 所以这些部门的资本货物价格提高 。 相反 ,在服务业部门 ,机器所 所 占的比重较小 , 建筑物 ( 不可贸易的商品 )所占的比重较大 ,所以较高的进口 价格对它们的影响较为缓和 。 1 5  结   论 1. 权 版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证明 ,对原因机制的探讨是有用的 ;在市场经济 中, 贸易政策正是通过原因机制影响经济结果的 。 在探讨 3 种发展战略 (出 社 口鼓励 、 进口替代 、平衡 )的影响时 ,我们已有可能阐明变动价格的刺激政策 和资源配置 、 产出 、贸易变化之间的联系 。 可计算一般均衡的模型实验也指 版 明: 在政策分析上 , 把重点全部集中在价格刺激和市场机制上具有某些局限 性 。 但这还不是事情的全部 ,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更是如此 。 发展中国家的 结构刚性和有限的替代可能性限制了某些市场的有效运行及整体系统的敏 出 感性 。 在以韩国经验为基础的模型实验中 ,我们发现 ,在 3 种发展战略中只有 总增长率的适度变化确实小于我们在准工业国观察到的变化 ,准工业国的 致 经验在第4 章已经研究过了 。 其原因在于 , 我们设计的模型所描述的国家已 经有了强大的工业基础( 尽管它未必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很大比重 )和合理 的要素市场 。 例如 , 模型假定 ,发展战略的选择在长期中不影响总就业量 。 格 这样的假设对韩国之类的国家是合理的 , 韩国在20 世纪60 年代后期已达到 劳动力剩余阶段的末期 。 在以就业不足大量存在为特征的二元经济中 ,人 们将试图探讨从不同的发展战略中产生的创造就业效应 。 这将加强不同战 略之间的对比 。 我们的结论已经指出了外资流入和国内投资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性 。 35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我们发现 , 保持其中一方面不变 ,则由追加另一要素而产生的增长表现出明 显的收益递减 。 应该注意到 ,原因机制是很复杂的 ,涉及由需求转变带来的 生产结构的转变 、 部门要素比例变化和部门投资构成 。 这样一来 ,即使模型 有 包括了一系列生产 、 需求和贸易替代的可能性 ,仍不能显示出两缺口模式的 行为特征 。 尽管没有计划模型所表现的严格的约束条件 ,但当经济被迫调 整贸易和内部结构的严重不平衡时 ,成本将会增加 (与此相应 ,增长也会 所 下降 )。 从许多方面看 , 模型经济体现了我们现有的有关发展战略的各个方面相 权 互作用的知识水平 。 我们强调市场刺激 ,舍弃了外部要素 ;我们对这些外部 因素和政策的联系了解得还很不全面 。 特别重要的外部要素包括 :全要素 生产率增长和政策选择之间的关系 ; 成功的进口替代的决定因素 ;国内厂商 版 借此获得生产与国外商品相近似的替代品的技术能力 (出口和进口替代 ) ; 超越简单价格差别刺激的 、 决定出口供应行为的因素 ,包括质量和市场渗透 问题 。 但在这些领域的每一方面 ,我们都不得不详细说明外部倾向 。 而外 社 部趋势的影响只能通过变动参数去探求 。 这些要素是非常重要的 。 由刺激 和市场渠道产生的内在影响仅能部分地解释经济结果的差异 。 版 为了实现高速增长和结构转变 ,制定 “使价格合理 ”的政策是必要的 ,但 在现有的知识水平上 ,我们不能肯定这些政策足以构成充分条件 。 我们在 这一章得出的结论支持了第 4 章和第 3 篇的分析 ,在那里我们假定 ,要素组 出 合影响经济结果 。 出口鼓励发展战略的成功不能完全归因于贸易战略的直 接影响 。 致 附录 犃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方程 格 伸缩汇率的变形 附录 A 用更正式的数学形式表述第 1 1 章使用的静态可计算一般均衡 模型 。 上面没有一横的大写字母表示内生变量 ,小写字母 、希腊字母和上面有 一横的字母表示外生变量和参数 。 有 狀 个部门 ,犿 个劳动部类 。 这里没有 354 11 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 明确地写出非线性函数 ,而是利用了函数符号 犳(- ),这一特殊函数形式用 每一个这样的方程解释 。 价格 有 犘犕犻 =犘犠犻( 1+狋犿犻)犈犚 ( 1 1) 1. 所 犘犈犻 =犘犠犈犻( 1+狋犲犻)犈犚 ( 1 2) 1. 犘犻 =犳(犘犇犻,犘犕犻) ( 1 3) 1. 权 犘犛犻 =犛犲犻犘犈犻 + ( 1-犛犲犻)犘犇犻 ( 1 4) 1. 犘犖犻 =犘犛犻( 1-狋 犱犻)- ∑犼犪犼犻犘犼 ( 1 5) 1. 版 ∑Ω犻犘犇犻 =犘 ( 1 6) 1. 内生变量 : 社 犈犚 =汇率 犘犈犻 =出口品的国内价格 犘犻 =综合商品的价格 版 犘犛犻 =国内和出口销售的平均价格 犘犖犻 =净价格或附加值价格 出 犘犇犻 =国内销售的价格 犪犼犻 =投入 — 产出系数 犛犲犻 = 部门销售中出口的比重 致 外生变量和方程 : 犘犠犻 =进口的世界价格 犘犠犈犻 =出口的世界价格 格 狋犿犻 =关税率 狋犲犻 =进口津贴率 狋犱犻 =间接税率 Ω犻 =总物价指数权数 犘=价格指数的外在水平 35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狓)=方程 ( 犳( 1 3) 1. ,犆犈犛 贸易总函数的二元费用函数 犆犈犛 是固定替代弹性 ) ( 生产和就业 有 犡犻犛 =犳( 犓犻,犔犻,犞犇犻) ( 11.7) 犔犻 =犳( 犔犾犻,…,犔犿犻) ( 11.8) 所 犞犇犻 =∑犼犪犼犻犡犻 犛 ( 11.9) 犠犔犽 =( 1-狋 狏犻)犘犖犻( 犡犻/ 犔犻) ( 犔犻/ / 犔犽犻)γ犽犻 ( 11.10) 犠犓犻 =(1-狋 狏犻)犘犖犻( 犡犻/犓犻) ( 11.11) ∑ 权 犔犽 犇 = 犔犽 犻 犻 ( 11.12) 犔犽 犇 -犔犽 犛 =0 ( 11.13) 版 内生变量 : 犡犻犛 = 部门生产 社 犔犻 =总劳动收入 犞犇犻 =目的部门的总中间投入 犔犽犻 =犻 部门的犽 类劳动 版 犠犔犽 =市场获利程度比率 犔犽犇= 犽 类劳动需求 外生变量和方程 : 出 犓犻 =外生的部门资本存量 狋狏犻 =附加价值税 致 γ犽犻 =部门工资率与犽 类劳动平均工资率的比率 犔犽犛= 犽 部类的外部劳动供给 犳(狓)=方程 ( 1 7) 1. ,两个层次的柯布—道格拉斯 函数或 格 犆犈犛 生产函数 犳(狓)=方程 ( 1 8) 1. ,柯布—道格拉斯 函数或犆犈犛 劳动总 函数 外贸 犻 =犳( 犛犲 犘犈犻/犘犇犻) ( 1 1 1.4) 356 11 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 犈犻 =犛犲 犻·犡犻 犛 ( 1 1 1.5) 犕犻/犇犻 =犳(犘犇犻/犘犕犻) ( 11. 16) ∑ 犘犠犻犕犻 - ∑ 犘犠犈犻犈犻 -犉 =0 ( 11. 17) 有 内生变量 : 犈犻 =出口 所 犕犻 =进口 犇犻 =对国内生产的国内需求 外生变量和方程 : 权 犉 =外汇净流入 狓)=方程 ( 犳( 11.6),是从与贸易总方程相联系的一阶条 件中产生的 版 收入和资金流动 可计算的外生变量 : 社 犌犢 =政府总收入 ( 11. 18) 犎犢 =家庭总收入 ( 11. 19) 犜犣 =总投资 ( 11. 20) 版 犌犆 =政府总消费 ( 11. 21) 犎犆 =家庭总消费 ( 11. 22) 总投资 犜犣 等于国内外储蓄总和 。 假定外资流入的一个固定部分直接 出 进入储蓄 ,其余部分被分配到各个机构 ,一部分用作储蓄 ,一部分作为家庭 消费花掉 。 国内储蓄由政府储蓄和私人储蓄组成 ,假定储蓄率是国内生产 致 总值的递增函数 。 生产市场 犣犇犻 =犛犣犻犜犣/∑犼犫犼犻犘犼 ( 11. 23) 格 犣犻 =∑犼犫犻犼犣犇犼 ( 11. 24) 犌犻 =犛犌犻 犘犻 犌犆 ( 1 2 1.5) 犆犻 =犛犘 犻犎犆 犘犻 ( 1 2 1.6) 35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犞犻 =∑犼犪犻犼犡犼 犛 ( 1 2 1.7) 犇犻 =犛犻犱(犣犻 +犌犻 +犆犻 +犞犻) ( 11. 28) 犛犻 =犳( 犘犇犻/ 犘犕犻) ( 9) 有 犱 1 2 1. 犡犻犇 =犇犻 +犈犻 ( 11. 30) 犡犻犇 - 犡犻 犛 =0 ( 11. 31) 所 内生变量 : 犣犇犻 =目的部门投资 犣犻 =原始部门投资 权 犌犻 =政府部门需求 犆犻 =家庭私人需求 版 犞犻 =原始部门中间需求 犱 = 国内需求率 犛犻 犡犻犇 = 对国内生产的总需求 社 外生变量和方程 : 犛犣犻 =总部门投资分配份额 ( ∑犻犛犣犻 =1) ∑犻犫犼犻 =1) 版 犫犼犻 =资本构成系数 ( 犛犌犻 =政府支出份额 ( ∑犻犛犌犻 =1) 犛犘犻 =私人支出份额 ( ∑犻犛犘犻 =1) 出 犳(狓)=方程 ( 11. 29),是从与贸易总函数相联系的一阶 条件中得出的 致 进口贴水变形 上述方程描述了静态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伸缩汇率的变形 。 在第 格 11 章的特定模拟中 , 汇率是固定的 , 进口的内部升水在外汇市场上是平衡变 量 。 由于这种升水能引起收入流动 ,因此 ,必须对特定的方程加以修正 ,进 出口价格方程变为 犘犕犻 =犘犠犻(1+狋 犿犻 +犘犚)犈犚 ( 11. 1a) 犘犈犻 =犘犠犈犻(1+狋 犲犻)犈犚 ( 11. 2a) 358 11 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 式中  犘犚 =统一的进出口升水率 犈犚 =外生的固定汇率 其他变量前面已给出了定义 。 现在家庭总收入 [方程 ( ]包括升水收 有 11. 19) 入,等于 犈犚·犘犚· ∑犘犠犻犕犻。 所 附录 犅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关键参数 权 这个附录系统地探讨了有关3种参数的可供选择假设的宏观经济影响, 这 3种参数是: 生产率增长率、 国内生产对进口的替代性、 劳动对资本的替代性。 版 生产率增长 在第 11章, 我们假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比较高 ,在所有部门平均达 社 7% 。 这一增长率不受发展战略选择的影响 ;尽管这种说明和第 9 章 、第 1. 10章的证明相矛盾 , 但它能使我们摆脱其他要素的影响 。 现在 , 我们假定这 种生产率增长率和贸易自由相联系 ,并考察较低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其 版 他两种发展战略的影响 。 较低的生产率增长最初意味着 , 一定的劳动和资本增长带来较少的产出 出 和收入增长 。 在以后的时期内 , 较低的收入导致较少的储蓄和投资 ,并扩大 了最初的影响 。 表 1 9 给出的进口替代和平衡战略在终止年的一些数据表 1. 明, 已通过一般均衡模型对较低的生产率增长进行了总体调整 。 在两种战 致 略中 ,储蓄率和投资率都有 1 7% 的累积下降 。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降低 了大约 1.2 个百分点 ,这种降低和以前讨论的战略转变或者资本流入的最大 变化的影响形成对比 。 格 把较低的生产率增长与内向型发展战略中过度的进口替代及价格扭曲的 特征相联系, 比把它和平衡战略相联系更加合理, 在平衡战略中,贸易偏好已 被消除。第9章、 第10章已经指出, 较低的生产率增长和内向型经济的政策环 境相联系, 而不是和特殊的部门类型相联系。在我们的样本中, 执行出口鼓励 战略的国家和地区( 韩国、 中国台湾 )显然已从较高的生产率增长中得到了好 35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处,而那些执行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墨西哥、土耳其),在第 2 章、第 9 章中则 表现平平。这两类国家的主要区别在于数量次序和这里假设的相同。除了贸 易政策外,显然还有其他一些要素能解释生产率增长(参见第8章) 。 有 表1 9  较低的生产率增长和贸易战略 1. 贸易战略 所 变    量 进口替代 平    衡 IS1  IS1L B1 B1L 终止年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权    国内储蓄 23.2 19.5 24.3 20.1    国外储蓄 1.0 1.3 1.2 1.4    投    资 24.2 20.8 25.5 21.5 版    实际投资 20.9 18.0 25.2 21.1    进    口 9.4 9.7 17.6 16.8    出    口 7.9 7.8 16.0 14.8 增长率 社    采掘业产出 3.0 2.0 3.0 2.0    制造业产出 8.8 7.5 9.4 8.0    国内生产总值 5.2 4.0 5.9 4.6    进    口 7.3 6.0 6.3 4.9 版    出    口 3.4 2.4 11.9 9.1 其他值    边际资本和国内生产总值     之比率  3. 14  3. 38 2. 83 3 3. 8 出    升 水 率 (% ) 170 1 34 0 0    汇    率 1.00 1.00 1. 15 1 1. 2    注 :与I 1 的增长率相比 , 1L 和 B1L 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所有部门 致 S1、B   IS  都降低了 5 0% 。 表 11.4 区分了贸易战略 。 生产替代和贸易替代 格 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和前几章的投入 —产出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 , 后者省去了几乎所有的替代形式 : 每一部门中资本和总劳动之间的替代 ;国 内生产和满足国内需求的进口之间的替代 ;出口和供应国内市场之间的替 代。瑢 我们假定在这些替代形式中 ,  瑒 每一种形式都有较高的替代弹性 ,所以经 济结果在调整劳动 、资本和外汇限制的变化能力上 ,完全是新古典主义的 , 360 11 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 这些限制前面已加以研究了 。 现在,我们要研究关键领域内假定的较低的替代弹性怎样影响经济结果。 例如,在剩余劳动模型中, 我们已经在一般形式上分析了受限制的劳动对资本的 有 替代的影响。在这种替代形式中,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下降, 资本变成了增长的主 要决定因素。国内生产对特定类型进口的受限制的替代能力, 在两缺口发展模 型中起着类似的作用。当劳动对资本、 国内生产对进口的替代弹性降低到足够 所 的程度时,此模型中就会出现上述两种现象。进一步说, 由于贸易提供了一种 资本替代劳动的间接方法, 所以这两种较低的替代弹性的影响是累积的。 权 在这里我们还要考察较低的替代弹性对3种外部战略的不同影响。我们的 实验是,在每个部门降低劳动对资本、 国内生产(或贸易)对进口的替代弹性: 先 降低50%,然后再降低75%。在资本—劳动的替代方面, 替代弹性量的减少覆 版 盖了经验研究中对这些参数估计的变化范围。由于贸易替代— ——意味着用国内 产品代替机器、 资本密集型中间产品之类的进口品— ——涉及包括如质量差异、 规 模经济之类复杂的要素组合, 因而在这方面很难获得可利用的统计性估测。 社 瑒  瑣 表1 1 1.0 给出了对不同发展战略所选择的模拟结果 、 资本流入水平及弹 性组合等 。 对每种发展战略 ,它们说明了如下结论 : 版 表1 1. 1 0  较低的替代弹性的影响 贸易战 弹    性 汇    率 升水率 (% ) 国内生产 出 略实验 资本 —劳动 贸易 时期 2 时期 5 时期 2 时期 5 总值增长 ( %) 进口替代 S  I2 0 1.0 1. 00 1. 0 1. 0 3 5 1 18 7 5. 致 S  I2A 0 1.0 0. 50 1. 0 1. 0 7 0 2 76 4 5. S  I2B 5 0.0 0. 50 1. 0 1. 0 6 8 2 56 3 5. S  I1 0 1.0 1. 00 1. 0 1. 0 8 4 1 70 2 5. S  I1A 5 0.0 0. 50 1. 0 1. 0 182 3 85 5 4. 格 平衡  B2 0 1.0 1. 00 1. 19 1. 20 0 0 2 6.  B2A 5 0.0 0. 50 1. 30 1. 17 0 0 0 6.  B2B 2 0.5 1. 00 1. 19 1. 16 0 0 8 5.  B2C 2 0.5 0. 25 1. 39 1. 13 0 0 7 5.    注 :表中弹性数目是在每种情况下适应于原始部门的倍增要素 。 贸易战略实验 的解释见表 1 4, 1. 时期见表 1 1.5。 36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 进口替代战略对贸易弹性的减少十分敏感 , 但它不易受劳动对资本的 替代弹性的影响 。 贸易替代弹性减少 5 0% 迫使升水率提高一倍多 (从 1 18 到276),并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轻微的降低 (从 5. 7% 到 5. 4% )。如 有 果外汇供给因削减资本流入而减少 , 那么它对增长的影响将十分明显 ,所需 的升水也异乎寻常地提高 ( 达3 85% )。 结果 ,就外汇成为限制增长的主要因 素而言 ,两缺口模型和动态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是相等的 。 鄙视出口是 所 进口替代战略的固有特征 , 所以出口需求弹性和结果无关 。 在这些实验中 , 改变资本 —劳动替代弹性收益甚微 。 权 ● 和进口替代战略相比 , 平衡发展战略对较低的贸易弹性不太敏感 。 当 两种弹性都降低 5 0% 时 ,通过扩大出口进行的经济调整弥补了更受限制的 进口替代机会 。 这种调整伴随着所需贬值的适度增加 ( 从20% 到30% )。只 版 有在同时具备较低资本流入和两种替代弹性都降低 7 5% 的典型假设条件 下,增长才会大幅度下降 ( 1% 到 5. 从 6. 6% )。瑤  瑒 不难理解进口替代战略对资本和劳动之间较低替代弹性的高度敏感性 : 社 当经济偏离平衡发展道路 , 即偏离使模式标准化的基年相对价格时 ,较低的 弹性才是重要的 。 由于进口替代战略是相对产品和要素价格变化最大的一 版 种战略 ,所以它也是受低替代弹性影响最大的战略 。 上述观点既适用于贸 易替代弹性 , 也适用于资本 —劳动替代弹性 。 我们已经证明 , 对贸易替代性的悲观的假设会扩大进口替代战略和两种 出 中立战略之间的差别 。 反之 , 通过减少两种中立战略的出口替代弹性 ,可以 缩小这些差别 。 致 注 释 ① 至于韩国的情况分析 , 参见金和罗默 ( K ima n dRo r,1 eme 979)。第 4章、第 格 6 章和第 7 章提供了包括韩国的比较资料 。 ② 尽管在 3 种战略之间进行选择主要是国内政策问题 ,但外部因素也许能影 响一个国家成功地执行一定的发展战略的能力 。 例如 , 在发达国家中 , 出口 情况就反映了经济条件和政策 , 同时外部借贷的机会也受世界经济条件的 影响 。 ③ 设计这一模型不是为了探讨向一个新的发展战略转变的问题 。 像 “结构调 362 11 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 整” ———世界银行的专用名词 — ——之类问题用年度模型就能更好地加以解 决, 设计年度模型是为了更详细地追踪调整过程 。 ④ 约翰森( Johansn,1 e 960) 设计的挪威经济模型 , 是一般均衡模型在发达国家 有 的第一次经验性运用 。 ⑤ 模拟多部门市场均衡的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 CES)和计划模型之间还 有理论上的相似之处 , 或者是线性的或者是非线性的 , 这种相似性详细地说 所 明了计划模型中明确的目标函数 。 参考金斯伯格和鲁宾逊 ( Kinl debr eger andRobn ison,1 984)对这种关系的讨论 。 ⑥ 至于对集中分析发达国家税收政策和国际贸易问题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的考察 , 参见肖文和惠利 ( Shov e nandWh a le ly,1 984)。 权 ⑦ 参见德维斯、 德梅洛和鲁宾逊( Deri vs,DeMe oa l ndRobinson,1982)从总体上 对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结果和理论特征的详细讨论, 尤其是对应用于外 贸问题的模型的详细讨论。同时还要参考鲁宾逊( Robi nso , n1 986)的探讨。 版 ⑧ 这种选择在解释汇率作用时特别重要 。 下面我们将更加详细地讨论这种 选择 。 ⑨ 有一些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这些模型和瓦尔 社 拉范例有点渊源关系 。 参考刘易斯 ( Lews,1 i 986)设计的这些模型及其对 由此带来的建立模型问题的讨论 。 ⑩ 这样一来 ,这一模型就没有剩余劳动或失业问题 。 要详细说明含有剩余劳 版 动( 和固定的实际工资 ) 的模型也是合理的 。 参看德梅洛和鲁宾逊 ( DeMe lo andRobi nson,1 982)有关这一模型中贸易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探讨 。 瑡 瑏  参考德维斯 、德梅洛和鲁宾逊 (Derv is,DeMe loandRo i bnson,1982) 及德梅 出 洛和鲁宾逊 ( DeMe loandRo i bnson,1985)对这种处理含义的讨论 。 阿明顿 (Armn igton,1 969)用这种说明来估计进口需求函数 : 有时贸易总函数又叫 阿明顿函数 。 致 瑢 这种做法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经常利用的大量的允许次优量进 瑏  口政策和许可证的限制 。 有关为可供选择的配给方案建立模型问题的讨 论, 要参考德维斯 、 德梅洛和鲁宾逊的著述 。 这种规定被称为新古典封闭 。 有关适度宏观经济封闭的许多争论都涉及模 格 瑣 瑏  型中在短期到中期内的调整问题 , 这种调整允许不充分就业存在 , 例如 , 假 定工资固定不变条件下 。 已知我们的长期重点和充分就业的假设 , 新古典 封闭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选择 。 参见拉特索 ( Rat ts , o1 982)、莱西 (Lysy, 1983)和鲁宾逊 ( Roi bnson,1986)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 瑤 在基年 ,从结构上看 ,假定经济是从不同工业部门租率相同的初始情况开 瑏  始的 。 36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 我们的选择不一定既包括出口的供给函数又包括出口的需求函数 , 瑥 瑏 因为我 们不希望把国际贸易形式的影响内在化 。 德维斯 、 德梅洛和鲁宾逊 ( Devs, i DeMeloandRobi nson,1982)描述过具有这种情况的模型 。 有 瑦 瑏  有一条每一层次的综合商品的长期封闭曲线 (和生产函数中的等量产量曲 线相类似 ) 和一条适应于每个时期在长期曲线上某一点的切线的短期曲线 。 瑧 表1 瑏  3 和描述发展战略时引用的数字说明了每种战略适度的资本流入水 1. 所 平 。 下面将要充分地讨论不同积累流入的意义 。 瑨 在这 1 瑏  4% 中约有 2.5% 可归因于市场渗透和没有在相对价格中反映出来的 其他影响 。 瑩 尽管这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是表 4. 4 区分的外向型经济的特征 ,但它仍低 权 瑏  于2 0 世纪 60 年代韩国和中国台湾的 8% —9% 的增长率 。 瑠 平衡战略模拟不包括靠市场渗透带来的出口增长 ,  瑐 因为它是扩大出口模拟 的一部分 。 版 瑡 在《 瑐  价格 、刺激和结构转变 》 之后的一节里 , 我们将更详细地分析这种现象 。 瑢 比例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水平 , 瑐  因为国内储蓄结 果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 社 瑣 在模型模拟中, 瑐  通过限制累积的外部借贷, 我们使借贷限制接近于4 倍的出口 水平。在主要的借贷者中间, 这大体上是阿根廷、 墨西哥和菲律宾在1 983年的 比率。巴西( 3 5.)和土耳其 ( 5 4. )超过了这一比率 。 相反 ,在外向型国家 (如韩 版 国、马来西亚、 泰国和南斯拉夫) ,这一比率在0. 9到2. 0之间。 瑤 回忆一下 , 瑐  对模型每次 2 0 年的模拟包括 5 个 4 年期 。 在阿根廷 、 巴西 、土耳 其和其他一些实行内向型战略的国家中 ,已经观察到了这种数量的下降 。 出 或因成本提高 , 或因进口替代 , 或因在所选部门中改变政策以抵消反出口偏 好, 这种下降将逐渐结束 。 瑥 从结构上看 ,  瑐 取得这种结果为比较提供了一个基础 。 这一模型靠固定汇率 致 和内生资本流入进行 。 瑦 对资本流入合理分配的分析 ( 瑐  Chene ryandMacEwan,1966)表明 ,这一模型 是在多种假定条件下存在的 。 瑧 在出口扩张战略下, 多种出口贡献的初始下降和第7章的经验性结论相一致。 格  瑐 瑨 尽管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不能决定理想的援助形式 ,  瑐 但可供选择的资本流 入途径实验证明 , 在B 2中,  援助形式几乎没有改进 。 瑐  瑩 假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只适用于附加价值 。 中间投入系数的变化被分别说 明, 而且在这个实验中保持不变 。 瑠 此章的附录 B将详细地探讨这些敏感性实验 。 瑑  瑡 在这类模型中 ,  瑑 假定投入 —产出系数固定不变是非常正确的 , 因为在中间产 364 11 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 品和附加价值中间没有价格反应替代是可能的 。 然而 ,应该注意到 ,在投 入 —产出矩阵的每一单元内都存在着进口和国内生产之间的替代性 。 瑢 最终需求构成十分重要 , 瑑  因为 , 不同的最终需求构成具有不同的需求弹性 。 有 当消费弹性是 1 时 , 中间需求的价格弹性为零 。 瑣 由于投入 —产出系数的变化是外生的而且在所有战略中相一致 ,所以这个 瑑  部分的作用几乎没有变化 , 总体差别可由产出构成的变化来解释 。 所 瑑  瑤 尽管显示出来的结构仅支持一种适度的资本流入水平 ,但其他流入水平的 形式也没有发生多大变化 。 瑥 用 犅 表示偏好的衡量尺度 ,  瑑 可定义为 : 权 犅 =犈犕犻犘犠犕犻 ( 1+犜犕犻 +犘犚) 犈犚 犻 犘犠犈 犻 ( 1 + 犜犈犻)犈犚 式中 ,犕 和 犈 是基准年的权数 , 犘犠犈 和 犘犠犕 是世界价格 , 犜犈 和 犜犕 是 版 补贴和关税 , 犘犚 是进口升水 , 犈犚 是汇率 。 在当前情况下 ,尽管没有出口补 贴, 世界价格不变 , 但偏好被规定为 :犅 =( 1+犃犜犕 +犘犚) ,这里 犃犜犕 是 适当的平均关税率 。 社 瑦 事实上, 瑑  这种形式是东亚超级出口区的特征。例如, 韦斯特法尔( 1978)证明,在 巨大的外部市场渗透的整个时期内, 韩国的实际汇率一直保持不变。 瑧 这种政策是拉丁美洲国家和其他国家从 6  瑑 0 年代中期开始执行的爬升汇率 版 政策的代表 , 在实行周期性间断贬值以提高出口竞争力并削减进口的同时 , 实际汇率保持不变 。  瑑 当然 瑨 , 由于外汇短缺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加剧 , 事实上这种持续的非平衡几乎 不可避免地要导致主要政策的变化 。 这里描述的结果表明了与这种环境相 出 联系的张力 , 但只字未提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  瑑 瑩 在本章使用的数据中 ,平均构成是 : 机器 ,36% ;建筑 , 56% ;其他部分 , 8% 。 瑠 参见威廉森( 瑒  Wi li l o amsn,1 979:35 0)。 科登 (Corden,1971)、德梅洛和德维 致 斯都分析了这种影响 。 瑡 投资率的不同也反映了随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的储蓄偏好的影响 ,  瑒 但这种影响和相对价格的影响相比是很小的 。 在末期 , 3 种战略中名义投 格 资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仅变化了 0. 7 个百分点 。 瑢 附录 A 已经讨论了这些关系的公式 。 在利用了科布 —道格拉斯支出比重的  瑒 这个说明中 , 省去了国内需求的不同商品之间的替代性 。 瑣 钱纳里和雷杜切尔分析了生产、  瑒 国内需求和贸易3种替代弹性之间的相互作用。 瑤 这些结论是从一个比较粗略的敏感性分析过程中得到的 ,  瑒 表中没有反映这 些结论 。 出口鼓励的结果不太敏感 , 这里的讨论没有涉及 。 365 有 综合:增长与结构 所 权 版    本书的目的是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变之间 的相互关系 。 对增长原因的传统分析是在新古典理论基础上 展开的 ,在这种分析中 ,结构转变实质上是增长的副产品 ,而 社 增长是由要素供给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引起的 。 我 们对发展中国家增长结果的评价 (第 2 章 )表明 ,需要对部门 版 间资源再分配作一个不太宏观的分析 。 这项研究把我们的注意重点从要素积累转向长期的结构 变化 ,或我们称之为 “结构转变 ”的现象 。 我们的一般方法都 出 被贴上了 “从需求方面分析 ”的标签 ,尽管它也涉及与收入有 关的比较优势变化的影响 。 我们利用这种方法是为了解决 3 个问题 。 致 ● 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构转变方面的一致性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 人们预期能从中产生工业化的不同结果的要素 — —自 格 — 然资源的可获得性 、市场范围以及外部政策 — ——的影响是 什么? ● 和部门间资源重新配置相联系的生产率提高情况是怎 样的?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没有揭示出许多一致的结构特 366 12 综合:增长与结构 征, 而且还增加了未解决的问题 。 在这些问题中 ,最主要的是在已被证明了 的统计联系下因果关系的性质 。 前一章 ,我们在一个比较完整的一般均衡 模型的前后联系中 , 探讨了上述部分问题 ,这一模型包括了供需两方面的变 有 化 。它有助于区分从内向型政策向外向型政策的典型转变对主要组成部分 的影响 。 在以后的讨论中 ,我们将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框架解释前几章的 研究成果 。 所 1 1  结构转变 2. 权 如果所有的准工业国都拥有相同的需求和生产函数 , 那么此书的任务就 版 大大简化了 。 那样 , 就能把结构转变的差异归因于初始条件或发展政策的 不同 。 显然 ,偏好和技术一致性的假设不是普遍有效的 ,但这种假设确实提 供了一个有用的起点 , 尤其是为长期比较提供了一个起点 。 社 在这里 ,为了便于分析 ,我们把增长和结构转变之间的关系分成两部 分:人均收入增长对结构的影响 ( 需求方面 );结构变动和生产率提高对增长 版 的影响 ( 供给方面 )。 第3 章的多部门和多国分析模型强调需求一方 , 它建立在对模式发展给 以实质性推动的 3 种关系之上 : 出 ● 对每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 作为人均收入函数的投入 —产出关系 ● 反映各类国家要素禀赋和政策的出口需求与进口比例 。 致 静态模型解释了人均收入的外生增长, 并说明了制造业增长 ( 以及生产结 构方面的其他变化) 同引起上述变化的 4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这 4 种因素 是:国内需求膨胀、 出口鼓励、进口替代以及变化着的投入—产出系数。 为了 格 分析就业结构的变化和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差异, 第8章扩大了这一模型。 在本书的前两部分, 我们以简单的形式介绍了结构转变模型, 这一模型既适 宜于多国资料, 又适宜于时序资料。这种方法首先解释了一般的或“ 标准的” 模 型。在这种模型中, 工业化国家的历史材料证明了从多国模型中得出的结论。 在转变的一般特性上 , 经验性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有关标准模型 、选择模 36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型以及工业化需要的观测资料 。 标准模型 有 在标准模型中 , 转变期内制造业在总产出和附加价值中的比重增加了两 倍多( 表 7. 3),初级产品生产的下降更加明显 。 尽管这种转变通常可归因于 恩格尔国内需求效应 , 但多国模拟和历史分析表明 ,贸易结构的改变更加重 所 要 。 在许多国家 , 中间使用的增加 (投入 —产出系数变化 )也对制造业比重 的上升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 表 6. 4)。 权 可供选择的模型 对工业化标准模型的系统偏离 , 大部分可归因于比较优势和贸易政策的 版 不同 。 我们的分析描述了初级资源和市场规模的变化对结构转变的影响 , 初级资源和市场规模的变化被结合在 3 种特殊的类型中 :大国 ( L)、初级产 品导向的小国 ( SP)、工业导向的小国 ( SM)。 我们的 9 个样本国家 ( 地区 )的 社 绝大多数都可归于这3 种类型中的某一类 ( 表4.3、表6.4) 。L 类型中的进口 替代和 SM 类型中制造业出口的迅速增加 , 加速了工业化的时间选择 , 同时 , 版 SP类型中持续的初级部门专业化也推迟了工业化的进程 。 由于其中任何一 个结果都由贸易对要素禀赋的有效适应性产生 ,所以 ,没有根据断言早期工 业化是加速增长的必要条件或充分条件 。 出 对工业化的需要 工业化对持续增长必要吗?我们的转变模式表明 , 在一般情况下答案是 致 肯定的 。 当答案不成立时需要 3 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需求的早期转变 ,在 此转变中 , 制成品的平均收入弹性在不到 10 00 美元的收入水平上下降到了 整体之下 。 第二 , 格 荷兰病现象的持续存在 — ——初级产品出口在国民生产总值 中比重的迅速上升足以抵消制成品最终需求以及中间需求增长的共同影 响。 两个条 件 都 不 可 能 。1960—1980 年 期 间 ,几 个 专 业 化 矿 产 品 出 口 国— ——尤其是厄瓜多尔和伊拉克 — ——满足了第二个条件 , 但这种荷兰病在整 个转变时期不可能始终存在 。 第三个理论上的可能性是 :像旅游之类的服 务出口或金融的过早发展 。 但在任何规模的经济中 ,这未必能完全补偿制 368 12 综合:增长与结构 成品需求的增加 。 总之,在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断言制造业比重迅速增长期实际 是结构转变的一般特点。最近,制造业比重在发达国家已经降低的事实不能 有 视为反对早期工业化的理由。然而, 在没有进一步分析工业化所体现的函数 关系和工业化成功的必要条件时,这一结论对发展政策是毫无价值的。 所 1 2  工业化的作用 2. 为了更加详细地解释工业化的作用 , 权 我们在各种各样的国家环境中研究 了这一问题 。 在这些比较中运用的投入 —产出模型忽略了相对价格变化的 版 影响 ,因此只能用它来研究收入影响和比较优势的变化 。 在可计算一般均 衡框架中对工业化的进一步分析考察了相对价格变化的影响 。 制造业的如下特点有助于解释它在多部门框架中的作用 。 社 ● 对工业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高 。 ● 工业品的可贸易程度大, 但在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之间的替代性程度不同。 版 ● 按照比较优势建立的工业部门 , 允许劳动和资本向生产价值较大的部 门重新配置 , 并且从专业化和规模经济中挖掘潜在收益 。 ● 制造业增长是技术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 出 前两个特征包括在我们的基本模型之中 , 模型依据方程 (5. 11)的 4 个要 素解释了每个部门的增长 。4 个要素中 , 2 个是外部要素 。 2 个是内部要素 , 我们对国家的分析支持了关于工业增长决定性因素的几个一般性结论 。 致 也许最重要的是 , 国家经验的不同集中在两个外部因素上 :出口鼓励和进口 替代 。 一旦补贴有利于收入水平 ,两个内部因素 — ——最终需求和中间需 求———便很少发生变化 。 这些发现影响了多国投入 —产出模型和可计算一 格 般均衡模型的设计 , 它假定发展战略的主要不同是哪些在几种外部调整形 式上反映出来的东西 ,这些外部调整形式是 :进口替代 、出口扩张以及 — —— 就含义而言 — ——资本流入 。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提供了一个更一般的框架 , 其中外部要素的转变是由控制国际收支平衡的不同政策所引起的 。 表1 1 总结了有关 3 种典型的外部调整模式中工业化影响的主要研究 2. 369 370 表1 2. 1 各国(地区)经济增长原因的模拟;需求构成对产出总增长的作用 (%) 类    型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显示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 投入 —产 总和 出      口 进口 总和 格 的增加 ) 需求 出系数 采掘业 轻工业 重工业 服务业 总和 替代 内向型 致   土耳其 (240—4 60 美元 ) 87  3 9 1 1 2 1 3 7  2 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墨西哥 (380—7 50 美元 )出 91 2 9 3 1 0 2 1 4 4 8 多国 ( 大)  260—580 美元 版 85 3 8 8 1 3 3 3 10 2 12  560—11 20 美元 85 2 8 7 1 4 4 3 12 1 13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 IS2 ) 78 社2 8 0 1 2 3 2 8 11 20 初级产品导向型   哥伦比亚 ( 270—3 70 美元 ) 74 5 7 9 9 1 1 3 版 14 7 21 多     2国 (805— 60 美元 ) 74 3 7 7 1 1 3 1 3 18 4 23 外向型 : 工业 权  日 本( 战前 ) ( 260—4 20 美元 ) 7 4 0 7 4 3 1 1 4 9 27 0 26  韩 国( 130—3 20 美元 ) 68 -3 6 5 3 1 5 1 所 1 6 35 0 35   中国台湾 ( 200—4 30 美元 ) 55 0 5 5 5 1 8 1 4 7 44 1 45   以色列 (10 70—23 20 美元 ) 72 3 7 5 4 1 2 6 1 有 4 36 -11 25 多国 : 工业导向的小国  (280—560 美元 ) 70 1 7 1 5 1 0 3 1 0 28 2 29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 EP2) 7 3 0 7 3 3 1 2 9 4 27 0 27    资料来源 : 表 6.3、6.4、1 1.8。 12 综合:增长与结构 成果 。 它包括代表这 3 种模式的 7 个国家 (地区 )以及对投入 —产出和可计 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模拟 。 由于表 6. 3、6.4、1 8 已经给出了比较详细的结 1. 果,所以表 1 2.1 集中在以不同的方式解决国际收支平衡限制的长期影响上 。 有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结果的增加强调了我们早期的结论 , 即资源禀赋和 贸易政策是观察到的结构转变方面的差异的主要原因 。 这里论述的外向 型———出口鼓励 — ——战略 , 是韩国经验的总结形式 , 其中 ,出口增长速度稍微 所 低于实际观察到的水平 ( 14% 比 20% )。 维持外部平衡的资源配置 , 在汇率 一定时由每个部门的利益最大化决定 。 图示的解决办法 ( EP2)假定 ,全面  权 调整通过扩大出口进行 , 这种调整引起了对增长的外部影响的部门分配 ,其 中轻工业产品出口居于支配地位 。 这和战前日本 、韩国 、中国台湾的情况十 分相似 , 但显然不同于其他两种战略 。 版 表1 2.1 表明 ,当总资本流入保持不变时 , 内向型 (IS2)发展战略和外向 型模拟在利用保护主义以维持外部平衡方面的作用是不同的 。 作为结果的 反贸易偏好把出口 — ——产出增长的一个源泉 — ——从 27% 降到 8% ,这和土耳 社 其及多国模型中的大国的经验相似 。 同时 ,因为需要降低高水平的资本流 入,进口替代提高到产出增长的 1 1% 。 这些是我们样本中的国家 (地区 )的 版 早期特征 。 可计算一般均衡的结果类似于多国投入 —产出模型 , 而且在许多方面也 接近这些国家的经验 , 因此 ,它们有助于阐明基本的原因 。 在可计算一般均 出 衡模型中 , 由于从出口鼓励转向进口替代 , 增长率下降了约 1 5% 。 在两种战 略中 , 70% 的外部调整是靠制造业进行的 ,所以 ,较低的增长主要归因于制 造业部门内部的低效选择 , 尤其是重工业部门内的低效选择 。 致 1 3  生产率 2. 格 对任何解释增长的努力来说 ,阐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因 ,都是一个主 要的难题 。 在第 2 章考察的新古典框架中 ,以残值表示的全要素生产率 ,典 型地解释了发达国家增长的一半以及不发达国家增长的 3 0% 。 进一步说 , 在不发达国家中 , 高增长和低增长的不同主要可归因于较高的生产率 ,而不 37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能归因于较高的要素积累率 。 在本节 , 我们主要研究和结构转变相联系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因 。 需 要考察几种要素 : 有 ● 与内部要素 — ——如技术变化或规模经济 — ——相联系的纯部门影响 ● 要素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较高的部门重新配置的影响 ● 贸易战略的选择 所 ● 类似于减少市场不完善程度的整体影响 在第8 章的动态模型中 , 我们假定存在着生产率增长的部门差异 ;在第 权 10章, 尼史密苏和鲁宾逊把它作为若干假设之一加以检验 。 后者提供了有 关 4 个制造业部门和 4 类国家中生产率增长系统偏离的证据 ; 这4 种制造业 是消费品 、 轻工业中间产品 、 重工业中间产品和投资品制造业 。 它还发现较 版 高的生产率增长与出口鼓励而不是与进口替代相联系 。 在这些发现中 , 说明制造业部门间差异的证据是最没有说服力的 ,而说 明整体 ( 国家 )间差别的证据最有说服力 。 拿日本作为参考标准 ,第 1 0 章估 社 计了对生产率增长的国家影响的百分点 : 韩国为 +1.8,土耳其为 -1. 0,南斯 拉夫为 -2.0。 这种排列和重新配置假设相一致 ,它意味着和已经完成工业 版 化的国家 ( 如日本 ) 相比 ,一个迅速进行工业化的国家 (如韩国 )将从劳动向 生产率较高的部门的转移中得到更高速的经济增长 ,在已经完成工业化的 国家中 , 几乎没有这种转变机会 。 出 在第 9 章 ,费德广泛进行了再配置假设的经济计量学实验 。 在这一章 , 他把准工业国看作从其他不发达国家中分离出来的样本 。 再配置的影响在 准工业国中表现强烈 , 在不发达国家则不甚明显 。 致 费德的分析建立在一般的两部门模型之上 ,这一模型假定 ,一个部门比 另一个部门具有更高的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 ,再配置对增长的影响由 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的要素数量决定 。 这种模型首先适宜于刘易斯类 格 型的经济 , 在这种经济中 ,工业 (有较高的生产率 )是现代化部门 ;然后它还 适宜于出口生产率较高的经济 。 这两种确切的表述在统计上都产生了令人 满意的效果 , 并把大约 2 个百分点 ( 4% 中 )的增长归结为工业化或扩大 从 6. 出口 。 当这两个假设结合在一起时 , 这一解释便得到了改进 ,而且出口对增 长也显得具有更强大的影响 。 372 12 综合:增长与结构 这些经验性研究成果在第 8 章被合并在赛尔奎因的多国模拟模型的动 态形式之中 。 他说明了在初始不平衡的条件下部门间要素转移的影响 。 我 们的多部门框架可以引入这一说明 。 他还有可能估计样本国家的再配置影 有 响和多国模型中加速增长的一般模式 。 尽管对有关生产率增长性质的多数发现可给以多种解释 , 4 的方 但表 8. 案似乎是有道理的 ; 5 个百分点 在这一方案中需求和贸易形式的改变带来 2. 所 的增长加速 。 典型模拟中的再配置说明了上述增长加速的20% —30% 。 权 1 4  政   策 2. 版 由于我们的主要目的是重新探讨战后工业化的作用 , 所以政策变化主要 表现为外生变量 。 只有在第 11 章 ,我们才确实前进了一步 ,并试图模拟政 策转变的影响 。 为此 ,我们集中研究了从内向型战略向外向型战略的转变 , 社 这也许是过去 2 0 年的主要政策问题 。 我们发现 , 投入 —产出模型为解释结构转变的历史资料提供了一种有用 版 的方法 ,但为了探讨政策制度变换的影响 ,有必要把市场行为和相对价格结 合起来 。 虽然我们已经用各种可供选择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实验 ,但第 1 1章 对基于韩国经验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详细说明 ,还是以新古典理论为 出 基础的 。 对尤其与本卷有关的可供选择的外部政策的模拟 ,产生了两个 结果 。 第一 ,从关税引导的进口替代向中立贸易政策的转变能说明1 个百分点 致 的增长 (保持资本流入 、生产率增长和其他间接影响不变 ) 。 加上更多的诸 如国内生产和进口之间替代弹性较低之类的结构主义假设 ,这个数字也许 能翻一番 。 格 第二 ,除外向型政策之外 ,资本流入能明显地扩大高出口的影响 ,并有 助于解释韩国和中国台湾加速增长的原因 。 投入 —产出模型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运用 , 在增长原因上提出了两 种不同的观点 。 在这些模型所运用的资料存在多样性时 ,同单独利用一种 方法相比 , 把二者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利用可得到的信息 。 37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从供给方面分析 比较新古典增长计算结果的主要成果是 , 阐明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有 的区别 。 发达国家似乎更适宜于新古典假设 ,而结构主义因素的追加则深 化了对准工业国增长的解释 。 在比较索洛增长方程的 3 个要素 (资本 、劳 动、生产率 )时,我们发现劳动和资本的数量和质量的增加可以解释发展中 所 国家较高增长的较大比例 。 然而 , 这不适用于迅速增长的准工业国 ;在这些 国家中 ,总增长的半数归因于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 权 尽管这种计算方法不能直接提供政策结论 ,但对进一步的分析来说 ,它 有助于辨别效率较高的经济 。 同时 ,它还证明平均增长和最优增长的差异 主要是由经济效益的变化而不是由资本积累的变化引起的 。 版 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 在第 2 篇和第 11章,我们曾试图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把增长分析结合 社 在一起 。 为了确定部门间要素转移的作用 , 第8 章扩大了基于需求和贸易的 最初分解 。 这种分析 ,假定各部门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品长期不等 ,从而意 版 味着存在持续的非均衡 。 可能有一种因果联系 ,这种联系是从要素由生产 率较低的部门向较高的部门转移中产生的 ,它导致了较高的增长 。 第 1 0章 继续研究了这一问题 , 比较了 4 个国家的部门生产率增长模式 。 出 第11 章利用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把前几章的非平衡特点结合在一 起,同时又加上了两种新的非平衡因素 。 首先 ,它把两缺口模型的特点结合 在一起 ,在这一模型中存在着内部外部同时达到平衡的问题 。 其次 ,它强调 致 政策导致的扭曲 , 尤其是在贸易政策方面 ;这种扭曲影响市场价格并由此影 响刺激 。 我们已探讨了这些持续非均衡的重要性 ,考察了国外借贷的作用 以及与保护主义和汇率有关的政策选择的影响 。 格 发展经济学家早就认识到了持续非均衡的存在 。 这种现象给分析动态 过程带来了困难 。 例如 ,人们不能充分利用那些能很快地确定正常而稳定 的增长途径的动态模型 。 相反 ,人们必须考虑调整滞后和对持续的市场不 均衡的动态反应等问题 。 尽管刚性和持续非均衡的存在引起了种种分析问题 , 但这不能使新古典 374 12 综合:增长与结构 分析工具在研究发展中国家时失效 。 多部门模型 、生产函数 、需求函数等 , 在形式上都绝对是新古典的 ,而我们的许多分析正是以此为基础进行的 。 同时 ,我们发现 , 为考察反映我们所研究国家的特征的结构特点 ,有必要修 有 改这一框架 。 在这方面 , 我们继承了发展经济学的传统 。 政策手段 所 虽然我们的绝大部分工作在于解释工业转变的规律 , 分析有关不同转变 过程之间的联系 。 但我们也涉及了政策手段问题 。 例如 ,政策制定人怎样 权 影响工业化的进程?什么样的发展战略能促进或延缓经济增长?特殊政策 手段和经济运行过程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我们有关这些问题的结论是尝试性的 。 建立互相联系比找出因果链容 版 易得多 。 在研究战后迅速发展的准工业国时 ,从一系列构成国家成功基础 的充分条件中找出必要条件是比较困难的 。 在许多地方 ,尤其是第 6 章 、第 7章、第10 章和第 1 1章, 我们已经研究了工业化和开放发展战略选择之间 社 的关系 ,其中包括刺激制成品以更大的规模出口 。 到目前为止 , 一般认为开放的发展战略是实现工业化的较好的途径 。 我 版 们的结论与这一观点相吻合 。 我们发现 , 采用出口带动增长发展战略 — ——与 进口替代战略相反 — ——的国家 ,经济增长较快 ,工业化速度较快 ,全要素生 产率增长率较高 , 而且能较快地形成发达国家的投入 —产出结构 。 在纯理 出 论形式上 , 第6 章 、第7 章的结论表明 ,从依靠进口替代的增长转向以制造业 为主要动力的增长也许要有一个必要的顺序 。 这个顺序表明 ,一国得以实 行制造业产品出口战略之前 ,必须建立一定的工业基础和一整套的技术能 致 力。第1 0 章指出 : 在部门层次上也有一个顺序排列问题 ;与较低的全要素 生产率增长率相联系的进口替代部门排在由出口增加而带动的 、经济增长 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都较高的同一部门之后 。 我们的材料无法判定这些 格 排序现象是否具有必然性 , 但这些现象是具有启发性的 。 依靠工业品出口的开放发展战略也要承担一些风险 。 如果部分进程因 某些原因而摇摆不定 ,全部结论将不能被证明 。 较高的部门全要素生产率 增长率尤其是外向型政策成功的一个必要部分 。 在资本流入的要求方面似 乎存在一种先后顺序 。 ① 如果一个国家为了获得推动经济转变进程所需的国 37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外中间产品和资本货物而大量借贷 , 那么 ,希望出口迅速增长的计划的逐渐 落空 , 将使经济面临严重的债务困境 。 总之 ,我们的分析强调必须从多个角度考察工业化 。 在自由市场的环境 有 下, 也许正是这样 ———所有相关联的要素都自然地执行着一套灵敏的刺激政 策 。 这样的结论确实不是显而易见的 ,成功地通过增加出口带动经济增长 的国家的经验表明 , 尽管增长的推动主要依靠市场刺激 ,但政府也执行了积 所 极的干预政策 。 ② 我们的分析几乎没有直接介入这一讨论 ,但它确实建议 ,在提出选择特 权 殊政策的要求时须要谨慎 。 在第 11 章以韩国为基础的模型中 ,我们对内向 型政策向外向型政策转变的分析 ,仅仅成功地解释了实际达到的增长加速 的一半 , 很可能另外一些重要的制度影响也包括在内了 。 版 注 释 社 ① 参见第 11 章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进行的分析 。 库布 、鲁宾逊和尤拉塔 ( Kubo,Rob ino s n na dUrt aa,1986)利用动态投入 —产出模型也发现了相似 的结论 。 版 ② 参见韦斯特法尔 ( West phal,1982)。 出 致 格 376 有 参考文献 所 Abramo Uni v t i e z,M. t dS t at ,1 e ss i 9 n 5 c 6,“Re e1 8权70” sor u c ea ,犃犿犲 狉 犻 n 犮 d Ou 犪狀犈犮 tp 狅 u 狀 tT 狅犿犻 re 犮犚犲 ndsi 狏犻 nt 犲狑 4 h 6 e 版 (Ma y) :5—2 3. Abramo vit , z M.a , n dP. A.Da i vd,1 973,“ Reintr eprei tn gE c onom ic Grow th:P arab lesa ndRe a li ties”,犃犿犲 狉犻犮犪狀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犚犲 狏犻犲狑 社 63( Ma y):4 28—3 9. Adelma n, I.,an dS.Ro binson,1 978, 犐狀犮狅犿犲犇犻 狊狋狉犻 犫狌狋犻狅狀犘狅 犾 犻犮狔犻狀 犇犲狏犲犾狅狆犻狀犵犆 狅狌狀狋狉犻犲 : 狊 犃犆犪 狊 犲犛 狋狌犱狔狅 犳 犓狅狉犲犪S, tanfor , dC a 版 lif.:S tano f rdUn iversi tyP res. s Ahluwalia, .I.J.,1 985,犐 狀犱狌狊狉 狋犻犪犾犌 狉狅狑狋 犺犻 狀犐狀 犱犪:犛 犻 狋犪犵狀犪狋 犻狅狀 狊犻狀犮犲狋犺 犲犕犻 犱犛犻狓狋犻犲 , 狊 NewDe lh : i Ox fordUn iveri styP rs es. 出 Armi nt go n,P. ,196 9,“ ATh eoryo fDema ndf rP o rod c utsD is tin guishedb yP laceo fP rodut cion” ,犐犕犉 犛 狋犪犳犳 犘犪 狆犲狉狊1 6: 1597— 8. 致 Arow,K. r J.,1 954,“ Imp ortS ubst itutioni nL eoni tefMo des” l , 犈犮狅狀狅犿犲 狋犻 狉犮 犪2 2( October):481—9 2. ———,1 96 ,“ 2 Th eE conomicImp lic ationso fL earn ingb yDo ing” , 犚犲狏犻犲狑狅 犳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犛 狋 狌犱 犲 犻狊2 9(J une) : 1 54—7 4. 格 Aukr u st,O. ,1 965,“ FactorsofEc onomicDe velopmen t:ARe i vew ofRe centRe search” ,犘狉 狅犱狌犮狋狏 犻犻狋狔 犕犲 犪 狊狌狉犲犿犲 狀 狋犚犲 狏犻 犲狑 4 0 (Feb ruar ) y62: — 2. Bl aassa,B. ,1 964,“ ThePu rchasingP owerP arit yDo ctrine:ARe  appraisl” a ,犑 狅狌狉狀 犪犾狅 犳 犘狅犾犻狋 犻犮犪犾犈犮 狅 狀 狅犿狔 7 2( December) : 5849— 6. 37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1 965,“ TradeL ibea rlizai tona nd‘ Re e valed’Comp a rativeAd vantage”,犕犪 狀 犮犺犲狊狋犲狉犛 犮犺狅狅犾狅犳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犪狀 犱犛 犮 狅犻 犪 犾犛 狋狌犱犻犲狊,Ma y:9 9—1 21. ———,1 96 , 7 犜狉 犪犱犲犔 犻犫犲狉犪 犾犻狕犪狋犻狅狀犪犿狅 狀 犵犐 狀犱狌狊狋狉犪 犻犾犻狕犲犱犆 狅狌 狀 狋狉犻犮狊:犗犫 犼犲 犮狋犻狏犲狊犪狀犱 有 犃犾犲 狋狉狀犪狋犻狏犲狊,NewYo r k:McGr awHi l. l ———,1 977a,犘狅 犻 犾犮狔犚犲 犳狅狉犿犻 狀犇犲 狏犲犾 狅狆 犻狀犵犆 狅狌狀狋狉犻 犲狊,NewYo k:P r ergamo n. ———,1 97 ,“ 7b Re vealedComp arai tveAd vantageRe i vsite : d AnAn al ysisofRe lai tve 所 ExportS hareso ftheI nd ut sri alCo u nti re , s1 9537— ”, 1 犕犪 狀犮犺狊 犲狋犲狉犛 犮犺狅狅犾狅犳 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犪狀 犱犛 狅犻 犮犪犾犛 狋狌犱犻犲狊,De c emb r: e 327—4 4. ———,1 978,“ Exportsa ndE conom icGr owth:Fu rt h erEv i d ence”,犑 狅狌狉狀犪犾狅犳犇犲 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狊5 n, o.2J(une1): 818— 9. 权 ———,1 979a,“ Accountingf orE conomicGr ow th:Th eC aseo fNo rway” ,犗狓 狅 犳狉犱 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犘犪 狆犲狉狊( Novemb er) :415—3 6. ———,1 97 ,“ 9b AS ‘ tagesAp proacht’ oComp arat iveAd vantage”,In1. Adelma n, 版 ed.,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犌 狉狅狑狋 犺犪 狀犱犚犲 狊狅狌狉犮犲狊,v o 4:犖犪 l. 狋犻狅狀犪犾犪 狀犱犐 狀 狋犲狉狀犪狋犻 狅狀 犾犘狅 犪 犾犻 犮犻犲狊,Lo n don:Ma cmil la n. ———,1 98 , 1 犜犺 犲犖犲狑犾 狔犐 狀 犱狌狊狋 狉犻犪犾犻狕犻 狀 犵犆 狅狌狀狋狉犻狊犻 犲 狀狋 犺犲犠狅 狉犾犱犈犮 狅狀狅犿狔,New 社 York:P ergamo n. Bl aassa,B. ,an dT. Bertrand,1 9 70,“ GrowthP ef rorma nceso fE ase trnEu ropean Econom iesa ndComp a r ableWe sternEu ropeanCo u t nrie ”, s 犃犿犲 犻 狉犮犪狀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 版 犚犲 狏犲狑( 犻 Ma y) : 31 4— 20. Bl aassa,B. ,a ndAs o sciates,1 97 1,犜犺 犲犛 狋狉狌犮狋 狌狉犲狅 犳 犘狉 狅 狋犲犮狋犻 狅狀犻 狀犇犲 狏犾 犲狅狆犻狀犵 犆 狅狌狀狋犻 狉犲狊B, al timoreJ: o hnsHo pkin sUn iv e s rit yP res. s 出 ———,1 98 2,犇犲 狏犾 犲狅 狆犿犲狀狋犛 狋狉狋 犪犲犵犻犲狊犻 狀犛 犲犿犻 犐狀犱狌狊狋狉犻犪犾犆 狅狌 狋 狀狉犻狊,B 犲 alt imo re, Md. :J ohnsHo pkinsUn iveri styP ress. Ba Idw i , n R. E.1, 95 ,“ 6 P atternso fDeve l opme ntinNew lyS ett ledRe gions”,犕犪 狀 致 犮犺犲狊狋犲狉犛 犮犺狅狅犾狅犳 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犪狀 犱犛 狅 犮犻 犾犛 犪 狋狌犱犻犲狊 24 : 1 61 —79. Br egsma n,J. ,19 79,犌 狉狅狑狋犺犪 狀犱犈狇 狌犻狋狔犻狀犛 犲犿犻  犐狀 犱狌狊狋狉 犻犪犾犻狕犲犱犆 狅狌狀狋狉犻 犲狊,Wo rld BankS taffWo rkingP ap er35 1,Wa shington,D. C. Bha t , i J. N.1, 97 , 8 犉狅 狉犲犻 狀犜狉 犪犱犲犚犲 犻犿犲 狊犪 狀犱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犇犲 犲 狏犾狅狆犿犲 狀狋:犃 格 gwa 犵 犵 狀犪狋狅犿狔犪 狀犱犆 狅狀犲 狊狇狌 犲 狀犮犲狊狅 犳犈狓 犮犺犪狀 犵犲犆 狅狀狋狅 狉犾犚犲 犵犻犿犲狊,C amb i rdge,Ma ss.: Bl al ingr. e ———,e d.,1982,犐犿狆狉 狅狋犆狅犿狆狋 犲犻狋 犻狅狀犪狀 狊 犱犚犲狆狅狊 狀犲,Ch ica g o:Un ive rst i fCh yo ic a goP e rss. ———,1 984,“Wh yAreSe rvc iesCha epri e nt hePorCo o unt ris? e ”,犈犮 狅狀 犮犑 狅犿犻 狅狌 狉 狀犾9 犪 4J(un ) e2:7 — 98 6. 378 参考文献 Bhagwa ti,J. N. ,andT. N.Srinivasan,1 97 8,“ TradeP oli cya n dDe vl eo pme nt” ,In R. Dornb uscha ndJ. A.Frenke l,e d.,犐狀 狋犲狉狀犪犻 狋狅狀犪犾犈犮 狅 狅犿犻 狀 犮犘狅 犾犻犮狔:犜犺 犲狅狉狔 犪 狀犱犈狏 犻犱犲狀犮犲B, al timo r , e Md.J : ohnsHo pkinsUn v i r esityP e rss. 有 Bl iz te r,C. R. ,P. B.Clark,a n dL. J.Taylor, 1 975 ,犈犮狅狀狅犿 狔犠犻 犱犲犕狅 犱犲犾狊犪 狀犱犇犲  狏 犲犾 狅 狆犿犲 狀狋犘 犪 犾狀 犻 狀狀犵,Lo ndon:Ox fordUn iveri styP ress. Boe rts k , y M.1 , 96 ,“ 6 Comp arai tv ePr or ges sinTe chnolo gy,P roduci tvitya ndE co 所 nom icE ffi cienc : y U. S. S.R. vs.U. S.A I”, nU. S. Congres , sJ ointE con omic Comm ittee,犖犲狑犇犻 犲 狉犮狋犻狅狀狊犻狀狋 犺犲犛 狅狏犻犲狋犈犮 狅狅犿狔,Wa 狀 s h ingtonD. C. :U. S. Go vernme ntP rintn igO ffc ie. Ba rn so , n W. , H. 1 97 , 9 犕犪 犮狉犲 狅犮狅 狀狅犿犻犮犜犺 犲狅狉狔犪 狀犱犘狅 犾犻犮狔,2de d. ,NewYo rk: 权 Ha rp r& Row. e Bown,G. r T. ,1 973,犓狅 狉犲犪狀犘狉 犻犮 犻 狀犵 犘狅 犾犻犮犻狊犪 犲 狀犱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犻 狀狋 犺犲 1 960 狊B, altimo r , e Md.J : oh nsHo pkinsUn v iersi tyP e r s. s 版 Bruno,M. ,1 966,“ AP rogramm ingMo delf o rlsrael”, InI. Ad e lma na ndE. Th r o beck e,e ds.,犜犺 犲犜犺 犲狅狉狔犪 狀犱犇犲 狊犻犵狀狅 犳 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B at limo re, Md.J : oh nsHo pkinsUn iversityP res. s 社 ———,1 9 68,“ Estimationo fF actorCo ntributiontoGr ow t hu nderS t ru cu tralD s ie quii lb r ium” ,犐狀狋犲狉狀犪狋犻狅狀犪犾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犚犲 狏犻犲狑 9( F e b ruary) : 49—6 2. ———,1 9 7 ,“ 8 Du alit yI, nterme di a teInp t usa ndVa lueAd de ” d I, nM. Fu ssa ndD. 版 Mc F adden,e ds.,犘狉 狅犱狌 犮 狋犻狅狀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狊:犃 犇狌 犪 犾犃狆狆 狉狅犪犮犺狋 狅犜犺 犲狅狉狔犪 狀犱 犃狆狆 犾犻犮犪犻 狋狅 狀狊,v o 2,Ams l. terdam:No t r hHo l land. Bru to , n H. , J. 1 96 , 7 P “ roductiviy Gr t ow thi nL atin Ame r ica” , 犃犿犲 狉犻犮犪狀 出 犈犮 狅狀 狅犿犻犮犚犲 狏犲狑 5 犻 7( De c emb er):109 9—1 16. ———,1 9 70,“ TheImp ortS ubst itu t ionS trategyo fEcon omicDe velopme nt” ,犘犪 犽犻 狊狋犪狀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 狋犚犲 狏 犻犲狑 1 0S( umme ) r1 : 234— 6. 致 Car re,J. J.,P. Du bos,a i ndE. Ma l i nvaud,1 9 75,犉狉 犲狀犮犺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犌 狉 狅狑狋犺,S tan f ord,C alif.:St ano frdUn iversi tyP ress. Caves,R. E.,1 9 65,“ ‘Ventf orS urplus’Mo de lso fT radea ndGr ow th” ,InR. E. Baldw ina ndo ther , se d , s.犜狉 犪犱 , 犲犌 狉狅狑狋 犺犪 狀犱狋犺犲犅犪 犾 犪 狀犮犲狅犳犘犪 狔犿犲 狀狋 , 狊 Ch  i 格 cago:Ra n dMcNa ll y. ———,1 9 68,“ Ma rketOr ganizat ion,P erf orma nce,an dPu blicP l oicy”,I nR. E.Ca vese, , d.犅狉 犻 狋犪犻狀狊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犘狉 狅狊狆犲犮狋狊. Washingto , n D. : C. B rookingsI nsti tu tion. ———,1 9 80,“ Producti vityi nB r itain:AnI ntern i dus tryAp proach” ,InR. E. Caves andL. B.Kr aus , ee d , s. 犅狉 犻狋 犪犻狀 狊犈犮  狅狀狅犿犻 犮犘犲 狉 犳狅狉犿犪 狀犮 , 犲 Wa shn i gto , n D. C.: 37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BrookingsI nt situto i n. Cav es,D. W. ,L. R. Christe n s n,a e ndW. E.Diewe rt,1 981,“ A NewAp proacht o IndexNumb erTh eorya ndt heMe asuremen tofI npu , t Ou tpu , ta ndP roduci ti vt ” y, 有 犑 狅狌狉狀犪犾狅犳犘狅 犾犻犻 狋犮犪犾犈犮 狅狀狅犿狔8 8:9 58—7 6. ———,1 982a,“ Th eE con omicTh eoryo fI ndexNumb ersa ndt heMe asureme ntof Inp u , t Ou tp u , ta ndP roduci tvit ” , y 犈犮 狅狀狅犿犲狋狉犻犮犪5 01: 3931— 4 14. 所 ———,1 98 ,“ 2b Mu lt ilateralComp arisonso fOu tpu , tI nputa ndP roductv iityUs ing Supera ltiveI ndexNumb es” r ,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犑 狅狌狉狀犪犾9 2: 73—8 6. Cl easun,M. ,1 983,犛 狅狌 狉犮犲 狊狅 犳犐 狀犱狌狊狋狉犻犪犾犌 狉狅狑狋 犺犪 狀犱犛 狋 狉 狌犮 狋狌狉犪犾犆犺 犪狀犵犲:犜犺 犲 犆犪 犲狅 狊 犳犜狌 狉犽犲 , 狔 Wo rldB a nkS ta ffWo rkin a er61 , 4 Wa shi n t o , n D. C. 权 gP p g Chen,E. K. Y.,1 977,“ FactorIn puts,TFP,a ndE co nomicGr ow th:Th eAs ian Case”,犇犲 狏 犲 犾狅 狆犻狀犵犈犮 狅狀狅犿犻 狊1 犲 5(Ju ne) : 1 21—4 3. Chener , y H. B.1, 96 ,“ 0 P atternsofI nd usr tialGr ow th”,犃犿犲 狉犻犮犪狀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犚犲  版 狏犻犲狑 5 0(Se ptemb er) :624—5 4. ———,1 963,“ Th eUs eo fInterindustryAn l ay i ssinDe v e lopme ntP rogramm ing” ,In T.Barn , ae , d. 犛 狋狉狌犮狋狌狉犪犾犐 狀狋犲狉犱犲狆犲狀 犱犲狀犮犲犪 狀犱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犇犲 狏犲 犾狅狆犿犲 狀 , 狋 New 社 York:S t.Ma rtn is. ———, 19 69,犜犺 犲犘狉 狅犮犲狊狊狅 犳犐 狀犱狌狊狋狉犻犪 犾犻狕犪狋犻狅狀.Ha rvardUn iverst iyC enterforI nt er n ai tonalA ffar i , sE con omicDe v elopme ntRe port1 4 ( 6 De cemb e ), r C amb ridge, 版 Ma s. s ———,1 977,“ T ransito in alGr ow tha ndWo rldI ndusti ral izati o n”, I nB. Ohlin,P. O. Hesselborna, ndP. M. Wijkma ne, d , s. 犜犺 犲犐 狀狋 犲狉狀犪狋犻狅狀犪犾犃 犾犾狅犮狋 犪犻狅狀狅 犳 犈犮狅 出 狀狅犿犻 犮犃犮 狋犻 狏 狋 犻狔 , Lo ndo n: Ma cmil la n. ———,1 979,犛 狋狉狌犮狋狌狉犪犾犆犺 犪狀犵犲犪 狀 犱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犘狅 犻 犾犮狔,NewYo rk. OxfordUn i v r esit yP r s e s. 致 ———,1 980,“ Interactionsb etwe enI ndustria lizato ina n dEx ports”,犃犿犲 狉犻 犮 犪狀犈犮 狅 狀狅犿犻 犮犚犲 狏犻犲狑 7 0( Ma y) :281—8 7. Chenery,H. B. ,M. S.Ah luwa l ia,C. Bell, J.H. Duloy.andR. Lol ly,1 97 4,犚犲 犱犻狊狉 狋犻 犫狌狋犻狅狀狑犻狋 犺犌 狉狅狑狋 , 犺 Lo ndo : n Ox fordUn iveri st ress. 格 yP Chenery,H. B. ,a ndP. Eckstein,1 97 0,“ Dev e lopme ntA l ternatv iesf orL atinA meria” c ,犑 狅狌狉 狀犪犾狅犳犘狅 犾犻狋犮 犻犪犾犈犮 狅 狀狅犿狔7 8(JulyAug ust):966—1 006. Chener , y H. , B. H. Elkingtona, ndC. Si , ms 1 9 7 , 0 犃犝狀 犻狅 犳狉犿犃狀 犪犾狔狊犻狊狅 犳 犇犲狏犲犾 狅狆犿犲 狀狋 犘犪 狋 狋犲狉狀狊, Ha rvard Un iversi tyC enterf orI nten rationalA ffi ars, Econom cDe i velopme ntRe port1 48( Juy) l ,C amb ridge,Ma ss. Chener , y H. B.a, ndA. Ma cEwa , n1 96 ,“ 6 Op t ima lP t aternso fGr ow tha ndA id: 380 参考文献 Th eC aseofP aks itan” ,InI. Adel mana ndE. Th orbecke.eds.,犜犺 犲犜犺 犲狅狉狔犪 狀犱 犇犲 狊犻犵狀狅 犳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犇犲 狏 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B al timo re,Md. :JohnsHo p i knsUn i vr est iy Press. 有 Chener , y H. B.,a ndW. J.Ra duchel,1 979,“ Substi tutiona ndS t ructuralCh ange” , I nCh enery1 979:1 43—7 2. Chener , y H. , B. S. Shishid , oa ndT. Watanabe,1 962,“ TheP atterno fJa pans ee 所 Grow th1, 9141— 95 ”, 4 犈犮 狅 狀狅犿犲狋狉犻犮犪3 0J(a nuar ) y9: 81— 39. Chenery,H. B.,a ndM. Syrquin,1 9 75,犘犪 狋狋犲狉狀狊狅 犳 犇犲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1 95 0—1 970. Lon don:Ox fordUn i verst iyP ress. ———,1 9 8 , “ 0 A Comp aa rtive An al siso fI ndustra il Gr owth” ,I n R. C.O. 权 y Ma tthews,e d.,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犌 狉狅狑狋 犺犪 狀犱犚犲 狊狅狌狉犮犲狊,v o l.2:犜狉 犲狀犱狊犪 狀犱犉犪 犮狋 狅狉狊, NewYo rk:Ma cm i llan. Chener , y H. , B.a ndL. Taylor,1 968,“ Developme ntPatternsamo ngCo untriesand 版 o verT ime” ,犚犲狏犻犲狑狅 犳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狊犪 狀犱犛 狋犪犻 狋狊犻 狋犮狊5 0( Novemb er):391—4 16. Chenery,H. B.,a ndT. Wa tanabe,1 95 8,“ Internt aionalComp ai rsonsoft heS tru c t ureofP roduci to ”, n 犈犮 狅狀狅犿犲狋狉犻犮犪2 ( 6 Oc tober4):8 — 75 21. 社 ———,1 976,犚狅 犾犲狅 犳犐 狀犱狌狊狋狉犻犾 犪犻狕犪狋犻狅狀犻狀犑犪 狆犪狀犲狊犲犇犲 狏犲犾 狅狆犿犲 狋,Wo 狀 rldB ankDe  v el o pme ntResearchDe pa tme r nt(Jan ua ry) ,Wa shn igton,D. C. P roc essed. Chener , y H. , B. a ndL. E.We stpha , l1 9 7 ,“ 9 E conomieso fS cl aea ndI nvestme t n 版 o verT ime” ,InCh e ner y1 97 9 :21 7— 65. Chi rstensen,L. R. ,D. Cumm ings,a ndD. W.Jorgenson,1 9 80,“ Econom icGr owth 1 9477— : 3 AnI nternat ionalComp ariso ” n I, nJ. W.Ken dr icka ndB. N.Va ccr aa, 出 e ds.,犖犲狑犇犲 狏犲狅 犾狆犿犲 狀 狋狊犻狀犘狉 狅犱狌犮狋犻狏犻 狋狔犕犲 犪狊狌狉犲犿犲狀狋犪 狀犱犃狀 犪犾狔狊犻狊,Na tional Bureauo fE conomicRe searchS tudiesinI ncomea ndWe alh4 t 4,Ch icago:Un  i v eri styo fChicagoP ress. 致 Chi rstensen,L. R. ,andD. W. Jorgenson,1 9 73,Me asurn igE conomicP erforma n ce int heP rivt aeS ector,InM. Moss,e d. ,犕犲 犪狊狌狉犻狀犵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犪 狀犱犛 狅犻 犮犪犾犘犲 狉 犳狅狉犿犪 狀 犲,NewYo 犮 rk:Na tionalBu reauo fE conomicRe search. Cl ar , k C.1 , 94 , 0 犜犺 犲犆 狅狀犱犻 狋犻狅狀狊狅 犳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犘狉 狅 狉犲狊狊.Lo ndon:Ma cm l ia l n. 格 犵 Cl agu eC. K. ,1985,“ A Mo delofRe lNa a i tonalP rc ieL evels”,犛 狅狋 狌 犺 犲狉狀犈犮 狅 狀狅犿犻犮 犑 狅狌狉狀犪犾5 1(Ap rl) i : 9 98—1 0 17. l Co , e D.a , ndP. Lyma n1, 97 , 1 犓狅 狉 犪 犲 狀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犜犺 犲犐狀狋犲狉狆犾犪狔狅 犳 犘狅 犾 犻狋犮 犻狊 犪狀 犱犈犮 狅狀狅犿犻 狊,C 犮 amb ri dge,Ma ss:Ha rvardUn v ierst iyP ress. Cord e n,W. M. ,19 71,“ Th eE f fectso fT radeo nt heRa t eo fGr owth” ,InJ. Bh a g watia, ndotherse d , s. 犜狉 犪犱 , 犲 犅犪 犾犪狀犮犲狅 犳犘犪 狔犿犲 狀 狋狊犪 狀犱犌 狉狅狑狋 : 犺 犘犪 狆犲狉狊犻狀 38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犎狅 狀狅狉狅 犳犆. 犘. 犓犻狀犱犾犲犫犲狉犵犲狉,Ams terdam:No r t hHolland. Cod re n,W. M.,a ndJ. P.Nea y,1 r 982,“ Boom ingS ectora ndDe I ndustra ilz iationin aSma llOp enE con ” omy 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犑 狅狌狉狀犪犾9 28: 254— 8. 有 Conwa r l,J. l ,1 977,犕狅 犱犲狉狀犆犪 狆犻狋 犪犾犻狊犿 :犐狋狊犌 狉狅狑狋 犺犪 狀犱犜狉 犪狀狊 犳狅狉犿犪 狋 犻狅狀,New Yo rk:S t.Ma rti ns. Cor re , a H.1 , 97 ,“ 0 S o ure cso fE c onom cGr i owthi nL atinAme r ica”,犛 狅狌狋犺 犲 狉狀犈 所 犮狅狀 狅犿犻 犮犑狅狌狉狀犪犾3 ( 7J ul ) y1 : 73— 1. Cowing,T. G.,a ndR. E. Stevenson,e ds.,1 98 1,犘狉 狅犱狌犮狋犻狏 犻狋狔 犕犲 犪狌 狊狉犲犿犲 狀狋犻狀 犚犲 犵狌犾犪 狋 犲犱犐 狀犱狌狊狋狉犻犲狊,Lo ndon:Ac adem c. i Dat taCh ou dhur , i M.E. 1 , 98 , 1 I “ n dustril aiz ationa ndF orei nT a rde: Th e 权 g De vl eo pmentEx pe rienceso fS outhKo reaa ndth ePh ii lppines”,InE. Lee,e d., 犈狓狆 狅狉狋犔犲犱犐 狀犱狌狊狋狉犻犪犻 犾狕犪狋犻狅狀犪 狀犱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Ge neva: In ternat ionalL abour Office. 版 Dav id,P. A. ,19 62,“ TheDe f lato i no fVa lueAd ded” ,犚犲 狏犻犲狑狅 犳 犈犮狅狀狅犿犻犮 狊犪狀犱 犛狋犪 狋 犻狊狋犻犮狊44( Ma y) : 1 48—5 5. Dens io , n E. , F.1 96 ,“ 2 S ourceso fE conom icGr ow thi nth eUn t iedS tae tsa ndt he 社 Alternative sb eforeUs” ,S uppleme ntaryP aper1 3,NewYo rk:Comm itteefor Eco nom cDe i velopme nt. ———,1 96 ,“ 7 犠犺 狔犈犮 狅 狀狅犿犻 犮犌 狉狅狑狋犺犚犪 狋犲狊犇犻 犳犳犲狉:犘狅 狋 狊 狑犪狉犈狓狆 犲犻 狉犲狀犮犲犻狀犖犻 狀 犲 版 犠犲 狊狋犲狉狀犆 狅狌狀狋狉犻犲狊” ,Wa shington , D. C.: Brookn i gsI nst itut ion. ———,1 97 4,犃犮 犮狅狌狀狋犻狀犵犳 狅 狉犝狀 犻狋犲犱犛 狋犪狋犲狊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犌 狉狅狑狋 犺1 929—1 969,Wa sh ing to , n D. : C. B r oo kn i gsInstitui ton. 出 Deni so n,E. ,andW. Ch ung , 1976 a,“ E conom cGr i ow tha ndItsS ourc es” ,I nH. Patrc i ka nd H.Ro sovsky,e ds. , 犃狊犻犪狊 犖犲狑 犌 犻犪狀狋, 犎狅狑 狋 犺犲犑犪 狆犪狀犲狊 犲 犈犮 狅狀狅犿狔 犠狅 狉犽 , 狊 Wa h sin t go , n D. : C. B rookingsI nst itution. 致 ———,1 97 6b,犎狅狑犑犪 狆犪狀狊犈犮 狅狀狅犿 狔 犌 狉犲狑犛 狅犉犪 狋 狊 : 犜犺犲犛 狅狌狉犮犲狊狅犳犘狅 狊狋狑犪 狉犈狓 狆犪 狀狊犻狅狀,Wa shington,D. C.:B rook n i gsIn t situ tion. Dev ris,K. ,J.deMe lo,a ndS. Ro b inso n,1 98 2,犌 犲狀犲狉犪犾犈狇 狌犾 犻犻犫犻 狉狌犿 犕狅 犱犲 狊犳 犾 狅 狉 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犘狅 犾犻犮狔C, amb i rd , e En lan : dC amb rid eUn ives rit ress. 格 g g g yP Dev ris,K. ,andS. Robinson,1 9 78,犜犺 犲犉狅 狉犲犻犵狀犈狓 犮犺犪狀 犵犲犌犪 狆,犌 狉 狅狑狋 犺,犪 狀犱 犐狀 犱狌狊狋狉犻犪犾犛狋狉犪狋犲犵狔犻 狀犜狌 狉犲 犽 狔1 9 73—1 983,Wo l rdB a nkS a tffWo rkingP aper 3 0 , 6 Wa shn igto , n D. C. ———,1 98 2,“ AGe neralEq ul iibriumAn al ysisoft heC au s e sofaF orei gnEx change Criss:Th i eC aseofTu rkey” ,犠犲 犾狋狑犻狉狋狊犮 犺 犪狋 犳犾犻犮犺犲狊犃狉 犮犺犻狏,B and1 18,He t2, f 2 598— 0. 382 参考文献 Desi,P. a ,1 9 69, “A ltr e nt aive Me asureso fImp or tS ub s titt uion” , 犗狓犳 狅狉犱 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犘犪 狆犲狊2 狉 1(No vemb er) : 3 11—2 4. Deutsc , , h J. M. Syrqui , na ndS. Urata1, 986,“ Econom icDe velopme nta ndt he 有 Structureo fProd uci ton” ,Pr oc esse d. Di az Al ejandro,C. F. ,197 5,“ TradeP oli ciesa ndE conom i cDe velopme t” n ,I n P.B.Ke nene, , d. 犐 狀狋犲狉狀犪狋 犻狅狀犪犾犜狉 犪 犱犲犪 狀犱犉 犻狀犪狀犮 , 犲 C amb ridg , e En ga lnd: 所 Camb i rdgeUn v ie rs ityP rs es. ———,1 97 6,犉狅 狉犲犻犵狀犜狉 犪 犱犲犚犲 犵犻犿犲狊犪 狀 犱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犇犲 狏犾 犲狅狆犿犲 狀狋:犆 狅犾狅犿犫 犻犪,New York:Na tionalBu reauo fE conom icRe search. Dewe i r , t W. , E. 1 97 ,“ 6 Ex ac ta ndS u erla tiveI ndex Numb ers” ,犑 狅狌狉狀犪犾狅 权 p 犳 犈犮 狅狀狅犿犲 狋狉犻犮狊4( Ma y) : 11 5—4 5. ———, 1979,“ TheE c onomicTh eoryo fIn dexNumb ers” ,Sur v eyD s icu s sionP aper 7 — 90 , 9D epartme ntofE conom ic , s Un v ierst iyo fB i rts ihC ol umb i , a Va ncouver. 版 Donges,J. ,19 76,“ AComp arat iveS urveyo fIn dust ria lizai tonP l oic iesi nF f iteen SemiIndu sti ralCo unti res” ,犠犲 犾 狋狑犻 狉狋犮 狊 犺犪狋 犳犾犮 犻 犺犲狊犃狉犮犺犻狏1 12(4) :626—5 9. ( ECE E co nomicComm issi onf orEu rop ) e 1, 964犛, 狅犿犲犉犪 犮狋 狅狉狊犻 狀犈犮狅狀 狅犿犻犮犌 狉狅狑狋犺 社 犻狀犈狌 狉狅狆犲犱狌 犻 狉狀犵狋 犺犲1 950狊,Ge ne va:Un i tedNa tions. Ei las,V. J. ,19 78,“ SourcesofE conom icGr owt hinL t ainAme ricanCo untri es” , 犚犲狏犻犲狑狅 犳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狊犪狀 犱犛 狋犪犻 狋狊犻 狋犮狊6 ( 0 Au gus ) t3 :637— 0. 版 Ezaki,M. ,1 975,“ Grow t hAc counti n go fthePh ii lppines: AComp r a t aiveStudyo f t he1 965a n d1 969I nputOu tputTa bles” ,犘犺 犻犾 犻狆狆 狀 犻犲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犑 狅狌狉 狀 犪 犾1 4: 3994— 35. 出 Ezaki,M. ,an dD. W. Jorgenson,1 973,“ Measureme ntofMa croec o nom i cP ero frm ancei nJ apan,1 951—1 9 68” ,InKo hkawaa ndY. Ha yami,e ds. ,犈犮狅狀狅犿犻犮 犌 狉狅狑狋 : 犺 犜犺 犲 犑犪 狆犪狀犲狊犲 犈狓狆 犲狉犻犲狀犮犲狊 犻狀犮犲狋 犺犲 犕犲 犻 犼犻 犈狉 , 犪 To kyoJ: apan 致 Econ omicRe e sarc hC ene tr. Fane,G. ,1 971,“ Imp r otS ubstit utiona ndEx portEx pansion:Th eirMe a sureme nt anda n Ex ampleo fth e ir Ap pli c at ion” ,犘犪 犽犻狊犪 狋狀 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犚犲 狏犻 犲狑 1 1 (S rin ) g11: — 7. 格 p ———,1 97 3,“ ConsistentMe asureso fImp ortS ubstt iution” ,犗狓犳 狅狉 犱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 犘犪狆犲狉 狊2 5(July) :251—6 1. Fede , r G.1 , 9 8 ,“ 3 OnEx por tsa ndE conom icGr owth” ,犑 狅狌狉狀犪犾狅 犳 犇犲狏犲犾狅狆犿犲 狋 狀 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狊1 2,n 1( o. Ma r ch /April) : 5 9—7 3. Fi,J. e G. H. ,G. Ranis,a ndS. W. Y.Ku o,1 9 80,犌 狉狅狑狋犺狑犻 狋犺犈狇 狌狋 犻狔:犜犺 犲犜犪 犻狑犪狀 犆犪 狊 , 犲 NewYo r : k Ox fordUn iversi t yP rs es. 38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Fl em ing,M. ,1 955,“ Ex e t rnlE a conom i esa ndt h eDo ctrn ieo fB a lancedGr ow h” t , 犈犮狅 狅犿犻 狀 犮犑 狅狌狉 狀 犪犾6 5( June) : 24 1—5 6. Fa rn , k C. , R. K. S. Kima, ndL. E.We stphal,1 9 75,犉狅 狉犲犻犵狀犜狉 犪犱犲犚犲 犵犻犿犲狊犪 狀 犱 有 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 犇犲狏犲 犾狅狆犿犲 狀狋 : 犛狅狌狋犺 犓狅狉犲犪 , New Yo rk: Nati on l a Bu e ra u of Eco nomicRe search. Fr an ke , l M.1 , 9 8 ,“ 3 S ourcesofGr ow t hDa tafo rIsrael”, InKu bo1 98 3. 所 Gaatho , n A. , L.1 97 , 1 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犘狉 狅犱狌 犮犻 狋狏犻狋狔犻狀犐 狊狉 犪 犲 , 犾 NewYo rkP: r e ager. Gn is burgh,V. ,a ndS. Ro binson,1 98 4,“ Equ i libriuma ndP rc iesi n Mu ltisc etor Mo dels”, I nM. Syrquin,L. Taylor,a ndL. E. Westph l,e a ds.,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犛 狋狉狌犮 狋狌狉 犲犪狀 犱犘犲 狉狅狉犿犪 狀犮犲犈: 狊狊犪 狊犻狀犎狅 狀狅狉狅 犳 犎狅 犾犻 犾狊犅. 犆犺犲狀犲狉 , 狔 New Yo rk: 权 犳 狔 Ac ademic,4 29—5 0. Go iva nni,A. ,1983,“ TheI nteres tE l asi tci t yofS av in gsinDe velopingCo unti res: Th eEx is tingEv idenc ”, e 犠狅 狉犾犱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6: 010— 7. 版 Gol lop,F. M. ,a ndD. W. Jorgenson,1 979,“U. S. Econom i cGr owt h:1 9 48— 197 3” ,Un published. ———,1 98 ,“ 0 U. S.P roductii vtyGr ow hb t yIn dustry,1 9 47—7 3” ,InJ. W. Ken d rick 社 andB. N.Vaccara,e ds. ,犖犲狑犇犲 狏犲 犾狅狆犿犲 狀狋狊犻 狀犘狉 狅犱狌犮狋犻狏狋 犻狔 犕犲 犪狊狌狉犲犿犲 狀狋犪狀 犱 犃狀 犱犾狔狊 犻狊,Ch ica go:Un v iersi tyo fCh i cagoP r ess. Gri lc i he , s Z. a, nd D.W. Jorgenson1, 96 ,“ 7 Th eEx planai tono fP roductii vty 版 Ch ange”, 犚犲狏犻犲狑狅 犳 犈犮狅狀狅犿犻 犮犛 狋狌犱犻犲狊 34 (99 ):249 — 83. ———,1 96 6,“ Sourceso fMe au sredP ro duci tvityCh ange:C apia tlIn put” ,犃犿犲 狉犻犮犪狀 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犚犲 狏犻 犲狑 5 ( 5 Ma ) y5: 06— 1. 出 Grubel,H. ,a ndP. J.Lloyd ,1975 ,犐狀狋狉 犪犐 狀 犱狌狊狋狉狔犜狉 犪犱犲:犜犺 犲犜犺 犲狅狉狔犪 狀犱犕犲 犪狊 狌 狉犲犿犲 狀狋狅 犳犐 狀 犲 狋狉狀 犪狋 犻狅狀犪犾 犜狉 犪 犱犲犻 狀 犇犻 犳犳犲狉狀 犲 狋 犻犪狋犲犱 犘狉 狅犱狌 狋 犮狊, Lo n don: Ma cm l ilanandHa s lted. 致 Hadn e,F. ,1 983,犜犺 犲 犖狅 狉狑犲 犵犻犪狀 犈犮 狅狀狅犿狔,1 9 20—1 980, New Yo rk:S t. Ma rti ns.Ha ge n,E. E.,a nd O. Havrylysh yn,1 969,“An l aysiso f Wo rld I ncomea nd Gr ow th,1 955—1 965” ,犈犮 狅狀 狅犿犻犮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犪 狀犱 犆狌 犾狋狌狉犪犾 犆犺 犪 狀 犲1 ( 8 Oct obe ) r19: — 6. 格 犵 Hell er,P. S.,andR. C.P ot rer,1 9 78,“ Expo t rsa ndGr ow th:AnEmp iriclRe a In vesti g t aion”,犑 狅狌狉 狀犪犾狅 犳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犈犮 狅狀 狅犿犻 犮 狊5n 2( o. June):19 1—9 3. Helpma , n E.a , ndP. R. Kr ugma , n1 98 , 5 犕犪 狉犽犲狋犛 狋狉狌犮狋狌狉犲犪 狀犱犉狅 狉犻 犲犵 狀犜狉 犪犱 犲, Camb r idge,Ma ss.:MI TP ress. His rc hma n,A. ,1 95 8,犜犺 犲犛 狋狉犪狋 犲犵狔狅 犳 犈犮狅狀狅犿犻 犮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New Ha ven, Co n : n. Ya leUn iversit yP rs es. 384 参考文献 Hump hi res,J. ,1 976,“ Caus esofGr ow th” ,犈犮狅狀狅犿犻 犮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犪狀犱犆狌 犾狋狌狉犪犾 犆犺 犪狀犵 犲2 4,n o.2( Jan ur a y):33 9—5 3. , Hwa E. C.1, 98 , 3 犜犺 犲犆 狅狀狋狉犻犫狌狋犻 狅 狀狅犳 犃犵 犻 狉犮狌犾狋 狌 犲狋 狉 狅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犌 狉狅狑狋犺,Wo l rd 有 Ban kStaffWo rkingPpa er6 19 , Wa shn igton ,D.C . J ohan sen,L. ,1 960,犃 犕狌 犾狋犻狊 犲犮狋狅狉犪犾犛 狋狌犱狔狅 犳 犈犮狅狀 狅犿犻犮犌 狉狅狑狋犺,Ams terdam: NorthHo lland. 所 J ohns t o n.B. , F. 1 97 0,“ Agricul turea n dS trut curalT ransforma i toni nDe v elo i png Cou nr ties:AS urveyofRe sa erch” , 犑狅狌狉狀犪犾狅犳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犔 犻狋犲狉犪 狋狌狉犲8 (Ju ne) : 369—4 04. o Jhns o t , n B. F. ,andP. K l iby,1 975,犃犵 狉犻犮狌犾 狋狌狉犲犪 狀犱犛 狋狉狌犮狋狌狉犪犾犜狉 犪狀狊狅狉犿犪 狋犻狅狀: 权 犳 犛狋狉犪犲 狋犵犻犲狊犳 狅狉犔犪 犲犇犲 狋 狏犲 犾狅狆犻 狀犵 犆狅 狌狀狋狉犻狊,New Yo 犲 rk:Ox fod Un r iverst iy Press.  J orgenso , n D. W. ,andM. Nishimizu,1 9 78,“ U.S. andJ apaneseE conomicGr ow h. t 版 1952—1 97 4:AnI nternationalComp ars ion” ,犈犮狅 狀狅犿犻犮犑 狅狌狉狀犪犾8 8:707—2 6. ———,1 981,“ Inte rn at ionalD iff erencesi nL evl eso fTe chnology:AComp ars ionb e t weenU. S.a ndJ ap aneseI ndustre i ” s I, n犐 狀 狋犲狉狀犪狋犻狅狀犪犾犚狅 狌狀犱狋犪犾 犫犲犆 狅狀犵 狉 犲狊狊 社 犘狉 狅犮犲犲犱犻狀犵狊,To kyo:I nstitueo t fS tats iti calMa thema tc is. 犑狅狌狉 狀 犪犾狅 犳 犘狅 狊狋犓犲狔 狀狊 犲犻犪狀 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狊,1 983,“ Symp oi snm: Ka ldo rsGr owth L ” aws S , pring. 版 Kaldor,N. ,19 61,“ Capita lAc cumu la tiona ndE c onom i cGr owth” ,InF. A. Lu z t andD. C. Ha gue,e ds.,犜犺 犲犜犺 犲狅狉狔狅 犳犆犪 狆犻狋犪犾,Lo ndon:Ma cmil lan. ———, 1967犛, 狋狉犪狋犲犵犻犮犉犪 犮狋狅狉狊犻狀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I,th ac , a NewYo rk:Co  r 出 nelUn l ivr esityP ress. Kanamo ri,H. ,1 968,“ Econom icGr ow than dEx por ts” ,InL. Klena i ndK. Oh ka , wa e d , s. 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犌 狅狑狋 狉 : 犺 犜犺 犲犑犪 狆犪狀犲狊犲犈狓狆 犲狉犲 犻狀犮犲狊 犻犮 狀犲狋 犺犲犕犲 犻 犼犻犈狉 犪, 致 Homewo o d,Ill:Irw in. Kees i ng,D. B.,1 96 7,“ Out wardLookin gP o lii cesa ndE conom i cDe ve lopme nt” , 犈犮狅狀狅犿犻 犮犑 狅狌狉狀犪犾7 7,n o. 306(Ju ne) : 303—2 0. ———,1 97 , 9 犜狉 犪 犱犲犘狅 犾犻犮 狅 狉犇犲 狏犲犾狅 犻狀犵犆 狅狌狀狉 狋犻犲狊,Wo rldB an kStaffWo r i kn 格 狔犳 狆 g Paper3 53,Wa shn i gton,D. C. Kel ley,A. C. ,a ndJ. G. Wil lams i on,1 9 74,犔 犲狊狅 狊狀狊犳 狉狅犿犑犪 狆犪 狀狊 犲犲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 Chicag : o Un iveri styo fCh icagoP ress. ———,1 984, 犠犺 犪狋 犇狉 犻狏犲狊 犜犺 犻狉犱 犠狅 犾 狉 犱犆 犻狋狔犌 狅狑狋 狉 犺? 犃 犇狔 狀犪犿犻 犮犌 犲狀犲狉犪犾 犈狇 狌犻犾犫 犻狉犻狌犿犃狆狆 狉狅犪犮犺,P rinceton,N. J.:P ri ncetonUn iveri styP rs es. Kendric , k J. , W. 1 96 : 1 犘狉 狅 犱狌犮狋 犻狏犻狋狔 犜狉 犲狀犱狊犻 狀狋 犺犲犝狀 犻 狋犲犱犛 狋犪狋 犲狊P, r inceton, 38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N.J.:P ri n ct eonUn iveri styP ress. ———, 19 73,犘狅 狊狋狑犪 狉犘狉 狅犱狌犮狋犻狏狋 犻狔犜狉 犲 狀犱狊犻 狀狋 犺犲犝狀 犻 狋犲犱犛 狋犪 狋犲狊,1 948—1 969,New Yor : k Na ti onalBu e rauo fE conom icRe search. 有 ———,1 9 82,“ Inte rn at ionalComp arisonso fRe centP roducti vityT r e n ds” ,In W. F el lner,e d.,犈 狊狊犪狔狊犻 狀犆 狅 狀 狋犲犿狆 狅狉犪 狉狔 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犘狉 狅犫 犾犲犿狊,Wa shington,D. : C. Ame ricanEn terpr iseI nst itute. 所 Kenned , y K. , A. 1 9 7 , 1 犘狉 狅犱狌犮狋犻狏狋 犻狔犪 狀 犱犐 狀犱狌狊狋狉犻 犪犾犌 狉狅狑狋 犺:犜犺 犲犐 狉犻 狊犺犈狓狆 犲狉犻 犲狀犮犲,Lo ndon:Ox fordUn iversi tyP ress. Kim,K. S.,1 977,犛 狅 狌狉犮 犲狊狅 犳犐 狀犱狌狊狋狉犻犪犾犌 狉狅狑狋 犺犪 狀犱犛 狋狉狌狋 犮狌狉犪犾犆犺 犪 狀犵犲犻 狀犓狅 狉犲犪, KoreaDe v l eo ntI ns tituteWo rki n a er770— 3S, eoul. 权 pme gP p ———,1 9 78, 犐狀犱狌狊狋狉犻犪犾狕 犻犪狋犻狅狀犪 狀犱犛 狋狉狌犮狋狌狉 犪犾犆犺 犪狀犵犲犻 狀犓狅 狉犲犪,S eoul:Ko reaDe  v l eopme ntI nst itute. Ki , m K. , S. C. Frank,a ndL.We stph l,1 a 975,犉狅 狉犲 犻犵狀犜狉 犪 犱犲犚犲 犵犻犿犲狊犪 狀 犱 版 犈犮狅狀 狅犿犻犮犇犲 狏犲 犾狅 狆犿犲 狋,NewHa 狀 ven,Co nn.:Ya leUn v iersityP ress. Kim,K. S.,a ndJ. K.Park,1 9 84,犃犮 犮狅 狌狀狋犻狀犵犳 狅狉 犓狅 犲 狉犪狊犚犪 狆犻犱 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 犌 狉 狅狑狋 犺1: 9631— 98 , 2 Ko reaDe velopme n tI nst ituteWo k r i n gP aper8 40— 1, 社 S eoul. Kim,K. S.,a ndM. Roeme r,1 979,犌 狉狅狑狋 犺犪 狀犱犛 狋狉狌犮狋狌狉犪犾犜狉 犪狀狊犳狅狉犿犪 犻 狋狅 狀,Ha r v r adE astAs a inMo nogr a phC, amb ridg , e Ma s : s. Ha rvardUn v iersityP res. s 版 Kim,C. K.,a ndC. H. Son,1 97 9,“ Pro ductivit yAn yalsisofKo r eanMa nufactr uing 1 966—7 5” ( inKo re an) ,Ko reaDe vel o pme ntI ns titu teRe searchP a per79—0 1, S eoul. 出 Kn idleber gr,C. e ,19 67,犈狌 狉 狅狆犲狊犘狅  狊狋 狑犪狉犌 狉狅狑狋 犺:犜犺 犲犚狅 犾犲狅 犳犔犪 犫狅狉犛狌狆狆 狔, 犾 C amb ridge,Ma ss:Ha rvardUn v ie ri styP ress. Korna , i J.1, 9 8 , 0 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狊狅 犳犛犺 狉 狅狋犪 犵 , 犲 Ams terdam:No rthHo l land. 致 Krv ais,I. B.,1 970,“ Tradea saHa n dma ideno fGr ow th:Sim l iarit iesb etwe nt e he Nineteentha nd Twe nti et hC enturies” , 犈犮狅狀狅犿犻 犮犑 狅狌 狉狀犪犾8 0, n o.320 (Decemb er) : 85 0—7 2. ———,1 9 8 ,“ 4 Comp arat iveS tudiesofNa t ion alIncome sandP ri ce s”, 犑狅狌狉狀犪犾狅 犳犈  格 犮狅狀狅犿犻 犮犔 犻狋 犲狉犪狋狌狉犲2 2( Ma rch):1—3 9. Krv ais,I. B. ,A. W. Heston,a ndR. Summe rs,1 978,“ RealGDPP erC apitafor Mor ethanOn eHu ndredCo unt rie ” , s 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犑狅 狌狉狀犾8 犪 8J( une2): 154— 2. ———,1 9 82,犠狅 狉犾犱犘狉 狅犱狌犮狋犪 狀犱犐 狀犮狅犿犲: 犐狀 狋犲狉狀犪狋 犻狅狀犪犾犆 狅犿狆犪 狉犻狊狅狊狅 狀 犳犚犲 犪犾犌狉狅狊狊 犘狉 狅犱狌犮狋,B altimo e,Md. r :JohnsHo p kinsUn iverst iyP ress. ———,1 9 8 ,“ 3 Th eS h r aeo fS e r i vcesinE con om cGr i ow t ”, h I nF. G. Adamsa ndB. 386 参考文献 Hi ckma n,e ds.,犌 犾狅犫犾犈犮 犪 狅狀狅犿犲 狉 狋犻犮狊,C amb ridge,Ma ss. :MI TP ress. a Krvis,I. B.,a ndR. E.Lipsey,1 9 83,犜狅狑犪 狉犱狊犪 狀犈狓狆 犾犪狀 犪犻 狋狅狀狅 犳 犖犪 狋 犻狅狀犪犾犘狉 犻犮犲 犔犲狏犲犾狊S, pe i calStu i desinI nternat ionalF i nan e5 c 2P, rinceto , n N. : J. P ri nc e ton 有 Un iversi tyP ress. Kr ueg er,A. O. ,1 974,犉狅 狉犲犻犵狀犜狉 犪犱犲犚犲 犵犻犿犲狊犪 狀犱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犇犲 犲 狏犾狅狆犿犲 狀 狋:犜狌 狉 犽犲 , 狔 NewYo r : k Co umb l iaUn ivr esit yP e rss. 所 ———,1 97 , 8 犉狅 狉 犲犻犵狀犜狉 犪犱犲犚犲 犵 犻犿犲狊犪 狀犱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犔 犻犫犲狉犪犾犻 狊犪狋犻狅狀 犃狋狋犲犿狆 狋狊犪 狀犱犆 狅狀狊犲狇狌犲狀犮犲狊, New Yo rk: Na tional Bu reauo fE conom c i Re search.  ———, 19 80 , a 犜犺 犲犇犲 狏犲 犾狅狆犿犲 狀狋犚狅 犾犲狅 犳狋犺犲犉狅 狉犲犻 狀犛 犲犮狋狅狉犪 狀犱犃 犻犱:犛 狋狌犱 犲 犻狊犻狀狋 犺犲 权 犵 犕狅 犱犲狉狀犻狕犪狋犻狅狀狅 犳狋 犺犲犚犲 狆狌犫犾犻犮狅 犳 犓狅 狉犲犪,1 945—7 5,C amb ridge, Ma s. s : Ha rvardUn v iersity,Co uncilo nE atAs s ianS tudies. ———,1 98 ,“ 0b T radeP ol icya sanI nputtoDe ve lopme nt” ,犃犿犲 狉犻犮犪狀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犚犲  版 狏犻犲狑 7 0,n o.2( May) :288—9 2. ———,1 983,犜狉 犪犱犲犪 狀犱犈犿狆 犾狅狔犿犲 狀狋犻狀犇犲 狏犲狅 犾 狆犻狀犵犆 狅狌狀狋狉犲 犻 狊,v ol.3:犛狔 狀狋犺犲狊 犻狊 犪狀犱犆 狅狀犮犾 狌狊犻狅狀 , 狊 Ch i cag : o Un iveri styo fCh c iagoP ress. 社 ———,1 984,“ Comp arai tveAd a v ntagean dDe velopme ntP olc iyTwe ntyYe asL r a t er” ,InM. Syrquin,L. Taylor,a ndL. E.We stphal,e ds.,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犛 狋狉狌犮狋狌狉犲 犪狀犱犘犲 狉狅 犳狉犿犪 狀犮 犲犈: 狊狊犪狔狊犻狀犎狅 狀狅狉狅犳 犎狅 犾 犾犻狊犅. 犆犺犲狀犲狉 , 狔 New Yo r : k Ac a 版 dem ic. u Kreg er,A. ,a ndB. Tu ncer,1 980a,“ Estimateso fTo talF actorP rod ut civi ty Gr ow hf t ortheTu rki shE con ”, omy Wo l rdB an kDe velopme n tRe e sarchDe par t 出 me nt( Aprl) i ,Wa s i hngton , D.C . ———,1 980b,犈 狋 狊犻犿犪狋犻狀犵犜狅 狋犪犾犉犪 犮狋狅狉犘狉 狅犱狌犮狋犻狏狋 犻狔犌 狉 狅狑狋犺犻 狀犪犇犲 狏 犾 犲狅狆犻狀 犵犆 狅狌狀 狉 狋 , 狔 Wo rldB ankS taffWo rkin gPap r4 e 2 , 2 Wa s h ingto , n D. C. 致 ———, 19 82,“ AnEmp ii rclTe a s to ftheI nf antI ndustryAr g ” ume nt ,犃犿犲 狉犻犮犪狀犈犮 狅 狀狅犿犻 犮犚犲 狏犻犲狑 72( Decemb er) :1142—5 2. Kubo,Y. ,1 980,犕犲 狋犺狅犱狅犾狅犵狔犳 狅狉犕犲 犪狊狌狉犻狀犵犛 狅狌狉犮犲狊狅 犳犐 狀 犱狌狊狋狉犻犪犾犌 狉狅狑狋犺犪 狀犱 犛狋狉狌犮狋狌狉犪犾犆犺 犪狀 , 犲 Wo rl dB ankDe velo ntE con omicsDe artme n ( t Ap rl, i) 格 犵 pme p Wa shi ngton,D. C.Processed. ———,1 981,“ Intern i dusr tyL inka gesandI ndustri alDe v eo lpme nt” ,Insi ttuteo fSo cioEconom icP lanningD ic s uss ionP aperS e ries1 338 ( 13— ) 4 Ts, ukuba, Japa n:Un iverst iyo fTs ukub a. ———,1 983,“ De a tiledInputOu tputDa taB anko ftheS ourceso fIndustrialGr owth Pr oe jc ” t S, ourcesP rojc etDa taB s a , e Wo rldB ankDe velopme n tE c onom i csDe  38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partme ntMemo ra ndum( Septemb er) ,Wa shington,D. C. ———,1 9 85,“ AC r ossCo unr tyComp arisonofI nterindu t sryL i nkagesa ndt heRo le ofImp ortedInterme diaeI t nput ”, s 犠狅 犾 狉犱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狋1 狀 3n, o.121: 2 789— 8. 有 Kubo,Y. ,a ndS. Robin son,1 984,“ Sourceso fI ndustrialGr ow tha ndS tructr ual Ch ange:AComp arativeAn al ysiso fE i g tE h conom ies” ,InUNI DO,犘狉 狅犮犲犲犱 犻 狀 犵狊狅 犳狋 犺犲犛 犲狏犲狀狋犺犐 狀狋犲狉狀犪犻 狋狅狀犪犾犆 狅狀犳犲狉犲狀犮犲狅 狀犐 狀狆狌狋犗狌 狋狆狌狋犜犲 犮犺狀犻狇狌 犲 , 狊 New 所 Yo r : k Un itedNa i ton s. Kubo,Y. ,J. D.Lew is,J. deMe loa ndS. Robinson,1 98 3,犕狌 犾狋狊 犻犲犮狅 狋狉犕狅 犱犲犾狊犪狀犱 狋 犺 犲犃狀 犪犾狔 犻 狊狊狅 犳犃 犾狋犲狉狀 犪狋 犻狏犲犇犲 狏犲狅 犾狆犿犲 狀狋犛狋狉犪狋犲犵犻犲狊:犃狀犃狆狆 犾犻犮犪狋 犻狅狀狋 狅犓狅 狉犪, 犲 Wo r ldB ankS taffWo r i kn a er5 6 , 3 Wa shin to , n D. C.A( lsop u bl ishedi n 权 gP p g S pani s hin犆狌 犪犱犲狉狀狅 狊犱 犲犈犮狅狀狅犿犻 犪2 0,n o.61( Decemb er) :313—4 3. ) Kubo,Y. ,S. Robin o s n,a ndS.Ur t aa,1 9 86,“ TheImp acto fA t lernai tve犇犲 狏犲犾狅狆 犿犲 狀狋S trategi e : s S i mulat ionsw i th a Dy namicI nputOu t pu t Mo del,” 版 De partme ntofAg ricultura la ndRe sou c reE conom ics,Un iverst iyo fC ali fornia, B erkl ee y.P o r c e ssed. Ku , o S. W. 1, 97 , 9 犈犮 狅狀 狅犿犻犮犌 狉狅狑狋犺犪 狀犱犛 狋狉狌 狋 犮狌狉 犾犆犺 犪 犪 狀犵犲犻 狀狋 犺犲犚犲 狆狌 犫犾犻犮狅犳 社 犆犺犻狀犪,Wo rldB ankDe vl eopme ntRe e sarchDe partme nt, Wa shingto n,D. C. P roc es sed. ———, 19 8 , 3 犜犺 犲犜犪 犻狑犪 狀犈犮 狅狀 狅犿狔犻 狀犜狉 犪狀狊犻犻 狋狅狀. Boulder,Co l o.:We stviewP rs es. 版 ———,1 9 84,“ Urba nz i a tio nandI ncomeD it sributo i n:Th eC aseo fTa iwa n,1 9 66— 19 80” ,I n M. Syrq uin, L. Taylor,a nd L. E.We stp hal,e ds. ,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 犛狋狉狌犮狋狌狉犲犪 狀犱犘犲 狉狅 犳 狉犿犪 狀犮 : 犲犈 狊 狊犪狔狊犻 狀 犎狅 狀狅狉狅 犳 犎狅 犾犾犻狊犅. 犆犺犲狀犲狉 , 狔 New 出 Yo rk:Ac adem ic. Kur od a,M. ,an dH. Imamu ra, 1981,“ Producti vitya ndMa r ketP ero frma nc e,T ime SeriesAn alyss1 i ( 9601— 977i) nt heJ apaneseE co nomy I”, n犐 狀狋犲狉狀犪狋犻狅狀犪犾 致 犚狅 狌狀犱狋犪犫犾犲犆 狅狀 犵狉犲狊 狊犘狉 狅犮犲 犲 犱 犻狀 狊 犵 y, Tok o:I ns tituteo fS ta tistc ialMa thema ti cs. Kuzn e s,S. t ,19 57,“ Qua ntt iat iveAs pe c tso fth eE con om i cG row thofNa tions:II. IndustrialD s itributiono fNa ti on a lP roducta ndL aborF orce”,犈 犮狅狀狅犿 犻犮犇犲 狏犲犾 狅狆犿犲 狀狋犪 狀犱犆狌 犾狋狌狉犪犾犆犺 犪狀 犲5J( ul ) ys: u leme nt. 格 犵 pp ———,1 961a,“ Econom icG rowtha ndt heC ont r ibutiono fAg ri cultu r e:No teso n Measureme nts” ,犐 狀 狋 犲狉狀犪狋 犻狅狀犪犾犑 狅狌狉狀犪犾狅 犳犃犵 狉犪狉犻犪狀犃 犳犳犪犻 狉狊( April). ———, 1961 ,“ b Qu antita tiveAs pc etso ftheE conom icG row tho fNa tions: I V. Long Te rmT rendsi nC apitalForma to inP ropori ton s”,犈 犮狅狀狅犿 犻犮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狋犪 狀 狀犱 犆狌犾狋狌狉犪犾犆犺 犪狀犵犲9( July,p ar tII) :1—1 24. ———, 196 , 6 犕狅 犱犲 狀犈 狉 犮狅狀 狅犿犻犮犌 狉狅狑狋 , 犺 NewHa ven,C o nn.:Ya leUn iversityP rs es. 388 参考文献 ———, 1971,犈犮狅狀狅犿 犻 犮犌 狉狅狑狋犺狅 犳犖犪 狋狅 犻狀狊:犜狅狋犪犾犗狌 狋 狆狌狋犪 狀犱犘狉 狅犱狌狋 犮犻狅狀犛狋狉犮 狌狋狌 犲, 狉 Cambrd ige,Ma s :Ha s. rvardUn ivr est iyP re ss. ———, 197 ,“ 9 G row thandS tru cturalShf it ” sI, nW. Gal enson, e d., 犈狅 犮狀狅犿 犮犌 犻 狉狅狑狋犺 有 犪狀犱犛 狋狉 狌犮狋狌 狉 犪犾犆犺 犪狀犵犲犻狀犜犪 犻狑犪狀 :犜犺犲犘狅狊狋狑犪狉犈狓 狆犲狉犲 犻狀犮犲狅 狋犺犲犚 犳 狆 犳 犲 狌犫犻 犾 犮狅 犆犺犻狀犪, I thaca,N. Y.:C orne llUn ie vrs ityP e rss. Lampma n,R.J.,19 67,“ TheS ource so fP ot sWarE conomicG rowthi ntheP hii l 所 ppine ”, s 犘犺 犻犻 犾 狆狆犻狀犲犈 狅 犮狀狅犿犻犮犑 狅狌狉狀犪 , 犾6 n o. 21:7 — 08 8. Leon tief.W.W., 1951,犜犺 犲犛 狋 狉狌犮狋狌狉犲狅犳狋 犺 犲犃犿犲 犻 狉犮犪狀犈 犮狅狀狅犿狔,NewYo rk:Ox  fr odUn iver sit yP ress. Leoni te , f W. W.a, ndothers, 195 3, 犛狋狌犱犻犲狊犻狀狋 犲犛 犺 狋狉狌犮狋 狌狉犲狅 犳狋犺犲犃犿犲 狉犻犮犪狀犈 犮狅狀狅 权 犿狔,NewYo rk:Ox fordUn iverst iyP res. s Lewis,J. D.,1 986,“ t Sab l iiza tiona ndS t ru cu tralAd justmentP l oic iesi nS emi Industr ialC ounr tie : s Ex per i me t nsw i thaGe ner alE quil ibrum Mo i de l P ”, h.D. 版 di ssertat ion,S tanfodUn r i versity. Lewis, J.D.,andS. Urata, 1984,“ Anatomyo faB alance ofPayme t nsC rs iis:Ap pl i ct aiono faC omp utabeGe l n ea r lE quii lbrium Mo deltoTu rke , y1 9781— 98 ” 0, 社 犈犮狅狀狅犿 犻 犮犕狅 犱犲犾 犾犻狀犵1,n o.3:281—3 03. Lewis,W. A.,1 954,“ Econ om cD i evelopme ntw ithUn limi tedS upple iso fL abor”, 犕犪 狀犮犺犲狋 狊犲狉犛 犮犺狅犾狅 狅 犳犈 犮狅狀狅犿犻 犮犪 狀犱犛 狅 犮犻犪犾犛 狋狌犱犲 犻狊2 ( 2 Ma ) y1: 3 — 99 1. 版 ———, 1 980,“ TheS l ow ingDowno g ftheEn ineofG rowth ”,犃犿犲 犻 狉犮犪狀犈 犮狅狀狅犿犻犮犚 犲 狏犻犲狑 7 0,n 4: o. 535—6 4. i Lttl , e I. M. , D.1 982犈, 犮 狅狀 狅犿 犻 犮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犜犺 犲 狅狉狔,犘狅 犾 犻犮狔,犪 狀犱犐 狀狋犲 狉 狀狋 犪犻狅狀犪犾 出 犚犲犾犪狋 犻狅狀狊,NewYo rk:B asi cB ooks. i Ltte, l I.M. D.,T.Scio t vsky, andM. Scott, 1970,犐狀犱 狊 狌狋狉狔, 犪狀犱犜狉 犪犱犲犻狀犛 狅犿犲犇犲  狏犲犾狅狆犻狀 犵犆 狅狌狀 狋狉犻犲 : 狊 犃犆 狅犿狆 犪狉 犪 狋犻狏犲犛 狋狌 , 犱狔 Lo ndo : n Ox fordUn ives rityP r ess. 致 l L c uh,C. ,A. A.Powell,a ndR. A. Wil liams,1 977,犘犪 狋犲 狋狉狀狊犻狀犎狅 狌犲 狊犺狅犾犱犇犲犿犪 狀犱 犪 狀犱犛 犪狏犻狀犵狊,NewYo r k:Ox o f rdUn iverst iyP ress. Lysy,F. J.,1983,“ Th eCh aractero fGe neralE qui libi rum Mo d elsu ndrA e lternai tve Closure ”, s Wo rldB ankD evelo ntRe searchD e artmen , t Wa sh in to , n D. C. 格 pme p g Processed. Macario,S. ,1 964, “ Protectionism a n dI ndustra ilz iato ini nL atin Ame ria” c , 犈犮狅狀狅犿 犮犅狌 犻 犾犾犲狋 犻狀犳 狅狉犔犪 狋犻狀犃犿犲 狉犻犮犪96 : — 11 01. Machlup,F. ,1963,犈 狊狊犪狔狊犻 狀犈 犮狅狀狅犿犻 犮犛 犲犿犪 狀狋犻狊,En 犮 l gewo odClif fs,N. J.:Pren i tceHa l. l McK inno , n R. ,1973,犕狅 狀犲 狔犪 狀犱犆犪 狆狋 犻 犪犾犻狀犈 狅 犮狀狅犿犻 犮犇犲 狏犲 犾狅狆犿犲 狀狋,Wa s h ington, 38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D.C. :B rookn i gsI nstit u t ion. ———, 1979,“ Forei g nT radeRe gi mesa ndE o c nomicD evelopme nt:ARe v iewAr ti cl ” e犑, 狅狌狉狀犪犾狅 犳犐 狀 狋 犲 狉 狀 犪犻 狋狅狀 犪犾犈 犮 狅狀狅犿犻 犮狊9 n, o. : 34 295— 2. 有 Maddi son, A. ,1 98 0, “We s te rnE conom icP e rforma ncei nt he1 9 70s: A Perspective”,犅犪 狀犮 犪 犖犪 狕犻狅狀 犪 犾犲犱 犻犔犪 狏狅 狅犙狌 狉 犪狉狋犲狉狔犚 犾 犲狏犻犲狑 ( Septemb er) : 2478— 8. 所 ———, 1983,“ AC omp arisono fL eveso l fGDPP e rC apitainD e velo e pda ndD evelo pingC ounti res,1 70 0—1 980” ,犑狅狌狉狀 犾狅 犪 犳犈 狅 犮狀狅犿犻 犮 犎犻 狊狅 狋 狉狔4 3 (Ma rch) : 27—4 1. Mahaa l nobis,P.C. ,19 55,“ TheAp roachofOp ert aionalRe sear cht oP a ln n in nI n 权 p gi dia”, 犛犪狀犽犺 狔犪1 6( D ecemb er):3—1 31. Mandelbaum,K. , 1945,犜犺 犲犐 狀犱 狌狊狋 狉犻犪犻 犾狕 犪狋 犻狅狀狅 犳犅犪 犮犽狑犪 狉犱犃狉 犲犪狊,Ox ford:B lack well. 版 Marr is,R. ,1 981,“ I nternati on alC omp arisonso fRe alP roduct” , WorldB a nk Econom i cAn al y i s sa ndP rojeci tonsD e patme r nt,Wa s h i ngo tn. D.C. Mar tinRo dri gu e , z M.1 , 97 ,“ 9 I nternai tona lC omparisonso fIn dustr ialS tu r cture: 社 Commo nMa rketv s.Sp an,1 i 970”,P aperr eadatS eventhI n t ernt aionalC onfer enceo nI nputOu tputTe chniques,Ap r il.Innsbruck,Au st ria. Maso , n E. , S.a n doth ers1, 98 , 0 犜犺 犲犈 犮狅狀狅犿犻 犮犪狀犱犛 狅犮犻犪犾犕狅 犱犲狉狀犻狕 犪 狋犻狅狀狅犳狋 犺犲犚 犲 版 狌犫 狆 犳犾犻 犮狅 犓狅狉犲犪 , C amb ridge ,Ma s. s :Ha rvardC ounci lo nE astAs ianS tudies. Mase sll,B. F.,1 961,“ AD isaggre gae tdV iewo fTechnicalCh ange” ,犑狅狌狉狀犪犾狅 犳犘狅  犾 犻狋犻犮 犪犾犈 犮狅狀狅犿狔5 9D( ecemb er5):475— 7. 出 Mat thews,R. C.O. ,19 74,“ SomeAs pecso t fP ostwarG row thinth eBrit ishE con omy inRe lato int oH ist orc ialEx p eri ence” ,InR. Fo lud,e d. ,犈狊狊犪狔狊犻 狀犙狌 犪狀狋犻狋犪狋狏 犻 犲 犈犮狅狀狅犿犻 犮犎犻 狊狋狅狉 , 狔 Ox fordC: larendonP res s.F( r istp ubli she din1 9646— 5. ) 致 Mat thews,R. C. O.,C. F e in t sein,a nd C. Odlin gSme e, 1 982, 犅 狉犻 狋犻狊 犺 犈犮狅 狀狅犿犻 犮 犌狉狅狑狋 犺,Ox ford:Ox fordUn iveri styP ress. Mee ir,G. M. ,1984,犔 犲犪犱犻狀 犵犐狊狊狌 狊犻 犲 狀犈 犮狅狀狅犿犻 犮犇犲 狏犾 犲狅狆犿犲 狋,4 狀 t hed. NewYo rk: Ox fr o dUn iverst i ress. 格 yP Meo, l J.d e.,197 7,“ Distori tonsi nt heF actorMa rkt:S e omeGe neralE qul iibrium Estima ts” e ,犚 犲狏犻犲狑狅 犳犈 犮狅狀 狅犿犻犮狊犪 狀犱犛 狋犪狋犻狊 狋犻狊5 犮 4( No v emb er) : 398—4 05. ———, 198 ,“ 3 S oure c so fG row thD t aaforC olombi ” aI, nKu bo1 98 3. ———, 1985,“ S ourc e so fG row tha ndS r tuctu a rlCh angeint heRe p ubi lcofKo r eaa nd Taiwa n:S omeC omp a risons” ,InV. Corb oando thers,e ds.,犈狓狆 狅狉狋犗狉犻犲狀狋犲犱 犇犲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犛 狋狉犪狋犲 犵犻犲 : 狊 犜犺 犲犛狌 犮犮犲狊狊狅犳犉 犻狏犲犖犲狑 犾狔犐 狀犱 狊 狌狋狉犻犪犾狕 犻犲犱犆 狅 狌狀狋狉犻狊, 犲 390 参考文献 B oulder,C o lo. :We stviewP e r s. s Meo, l J.de,a n dK. D r evis,1 97 7,“ Mo e dli lngt heE fe fctsofP roteci toni naDy n amic F ramewo r ”, k 犑 狅狌狉狀 犾狅 犪 犳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犈 狅 犮狀 狅犿犻犮狊41: 4 — 97 2. 有 Meo, l J.de,a n dS. Robinso n,1 982,“ Trade,P o licy ,Emp l oyme ,nt andI nomeD c is tributioni naSma ll,Op en,D evelopingE conomy” ,InS. B.D ahi ya,e d.,犇犲 狏犲犾 狅狆犿犲 狋犘 狀 犾犪狀狀犻狀犵 犕狅 犱犲 狊v 犾 , o l. , 2 NewD eh liI: nter Indi aP ublc iato ins. 所 ———, 1 98 ,“ 5 P roductD if fe reni tationa ndT radeD e e p ndn eceo ft heDome stcP i i rce S ystemi nC omp utableGe neralE qul iibr ium T radeMo dels” ,InT. Peeters,P. P raet, andP. Re i dng, e ds.,犐狀狋犲狉狀犪 狋犻狅狀犪犾犜狉 犪犱犲犪 狀犱犈狓 犮犺犪狀 犵犲犚犪 犲 狋狊犻狀狋 犺犲犔犪 狋犲 犈 犻 犺狋犻犲 , 狊 Ams terd : am No rthHolland. 权 犵 Mez t er, J.,198 6,“ Th eSl owd owno fE conom i cG rowthinI srael:AP assn i gP hase ort heEn do fth eBigS purt?”Ma ui rceF alkI nsi ttuef t o rE conom i cRe searchi n IsraelD iscussionP aper8 — 30 , 3J e rusal , em I nY. BenP orathe, , d.犜犺 犲犐 狊狉犪犲犾犻 版 犈 犮狅狀狅犿狔:犕犪 狋 狌 狉犻 狀 犵狋 犺狉狅狌 犵犺犆 狉犻狊 犲狊,C amb rd ige,Ma ss.:Ha ra vrdUn ie v ri sty P ress. c Mih aely,M. ,1 975,犉狅 狉犲犻犵 狀犜狉 犪犱犲犚 犲犵犻犿犲 狊犪狀 犱犈 犮狅狀狅犿犻犮犇犲 狏犲狅 犾狆犿犲 狀狋: 犐狉 狊 犪犲犾, 社 NewYo rk:Na tionalBu ra e uofE conom cRe i s er ach. ———, 1 977,“ Ex portsan dG row th:AnEmp ii rcalInvesti gation” ,犑狅狌狉狀犪犾狅犳犇犲 狏犲犾 狅狆犿犲 狀狋犈 犮狅狀狅犿犻 犮 , 狊4 n o. ( 1 Ma rch4):95— 3. 版 c Mih alopoulos ,C. ,andK. J ay, 1973,“ Growtho fEx port sa ndI ncomei ntheD ev l eo pin gWo rd:ANc l oca ls si calV iew” ,A IDD iscussi onP aper2 8,Wa shington,D. ( C.No vemb e ): r U. S.Ag encyforI ne trnationa lD eve lopme nt. 出 Morawe tz,D. , 1977,犜狑犲 狀狋  狔 犉犻犲犢 狏 犲 犪狉狊狅 犳 犈犮狅狀狅犿犻 犮犇犲狏犲犾狅狆犿犲 狋, 狀 1950t o19 75, Wa shington,D. C.:Wo rldB ank. ———, 1 98 , 1 犠犺 狔狋 犺犲犈犿狆 犲狉狅狉狊犖犲狑犆  犾狅狋犺犲狊犃狉 犲犖狅 狋犕犪 犱犲犻狀犆 狅犾 狅犿犫 犻犪:犃犆犪 狊犲 致 犛狋狌 犱狔犻 狀犔犪 狋犻狀犃犿犲 狉犻犮犪 狀犪 狀犱犈犪 狊狋犃狊犻犪狀犈狓狆 狅狉狋狊,NewYo rk:Ox fordUn iver sityP ress. Mor le y,S. H. ,a ndG. W. Sm ih,1 t 970,“ Ont heMe asureme nto fImp ortS ubstt iu tio ”, n 犃犿犲 犻 狉犮犪狀犈 犮狅狀狅犿犻 犮犚 犲狏犻犲狑 60S( etemb er7):283— 5. 格 p Nad iri,M. I.,19 70,“ SomeAp proachestot heTh eoryofMe asu remento fTo t alF ac torP roductii vty:AS u rvey”,犑 狅狌狉狀犪犾狅 犳犈 犮狅狀狅犿犻 犮犔 犻 狋犲狉犪狋狌狉犲8( Decemb er): 1 1377— 7. ———, 1 972,“ Internati on a lS tudi eso fFactorInputsa ndTo tlF a actorP roduc tivt iy:A B ri efS ur vey”,犚 犲狏犻犲狑狅 犳犐 狀犮狅犿犲犪 狀犱犠犲 犪犾狋犺1 8(June):194—2 54. Ne lso , n R.R. 1 , 9 8 , 1 Re“ ser acho nP roductivt iyG row tha ndP roductii vty 391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Dif ferences:D eadEn dsa ndNewD e pr atures”,犑 狅狌狉狀犪犾狅 犳犈 犮狅狀狅犿犻犮犔 狋 犻犲狉犪狋狌狉犲 19( Se t pemb er):1029—6 4. Nes lo , n R. , R.T. P.Schultza, ndR. Slighton,1 971,犛 狋狉狌犮狋狌狉犪犾犆犺 犪狀犵犲犻 狀犪犇犲 狏犲犾狅 有 犻 狆犵狀 犈犮狅狀狅犿 狔 : 犆狅 犾 狅犿犫 犻犪狊 犘狉狅犫犾犲犿狊 犪狀犱 犘狉 狅狊狆犲犮狊 狋 , Pi rnceton , N. J.: P rincetonUn ivr e i styP ress. Ns ihim iz , u M. a, nd C. R. Hulten,1 978,“ TheS o ur ceso fJ apaneseE c o nom c i 所 Grow t : h1 95 — 51 97 ” 1 犚, 犲狏犻犲狑狅 犳犈 犮狅狀狅犿犻犮狊犪 狀犱犛 狋犪狋犻狋 狊犻犮狊4 : 03 516— 1. Ni shim izu,M. ,andJ. M.Pa ge,Jr. ,1982,“ TotalFact orProd uc tivt iyG row th,Te c  h n ologia clP rogrs e s,a ndTe chnicalEffii cencyCh an ge:D imensionsofP roductivi ty Ch an einYu oslavi , a1 9651— 97 ” 8 犈, 犮狅狀狅犿犻犮犑 狅狌狉狀犪犾9 : 29 203— 6. 权 g g Ni shim izu,M. ,andS. Ro binson,1 984,“ TradeP l oiciesa ndP roduci tvityCh ang ein S em i Industi rali ze dC ountre is” ,犑 狅狌狉狀犪犾狅犳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 狋犈 犮狅狀狅犿犻 犮狊1 6,nos.1— 2S( eptemb er Oc tober1): 7 — 72 06. 版 Nurkse,R. ,1961,“ Balanceda ndUn bal ancedG row th” ,InG. Haberlera ndR. M. St ern,e ds.,犈 狇狌犻犾犫 犻 狉 犻狌犿犪 狀犱犌 狉狅狑狋犺犻 狀狋 犺犲 犠狅 犾 狉犱犈 犮狅狀狅犿狔,C amb ridge, Ma s : s. Ha rvardUn iversit yP ress. 社 OECD( Organisa tionf orE conom icC ooperato ina ndD evelopme t) n ,196 5,犃犵 狉犻犮狌犾 狋狌狉犲犪 狀犱犈 犮狅狀狅犿犻 犮犌 狉狅狑 狋犺:犃犚 犲狆狅 狋犫 狉 狔犪犌 狅 狉 狌狆狅 犳犈狓狆 犲狉狋狊,P ars. i ———, 1 97 , 9 犜犺 犲犐犿狆 犪犮狋狅 犳狋犺犲犖犲狑 犾狔犐狀 犱狌狊 狋狉犻犪犻 犾狕犻狀 犵犆 狅狌狀狋狉 犻犲狊狅狀犘狉 狅犱狌犮狋犻 狅狀犪 狀犱 版 犜狉 犪犱犲犻 狀犕犪 狀 狌犪 犳 犮狋 狌狉 狊 犲 , Pars. i Ohkawa,K. ,andH. Rosov sky,1 963,“ RecentJapa neseG row hi t nH s itoriclP a e r sp ect iv ”, e 犃犿犲 狉 犻 犮犪狀犈 犮狅狀狅犿犻 犮犚 犲狏犻犲狑 5 ( 3 May5) :788— 8. 出 ———, 1 973, 犑犪狆犪狀犲狊犲犈 犮狅狀狅犿犻 犮犌 狉狅狑 狋犺 :犜狉犲狀犱犃犮 犮犲 犾 犲狉犪狋犻狅狀犻狀狋 犺犲犜狑犲 狀 狋犻犲狋犺犆 犲狀 狋狌狉狔,S tano frd,C al if.:S t anfordUn iveri styPres s. Ohk , awa K.a , ndN. Ta kama ts , u1 98 ,“ 3 C apt ialForma t ion,P roducti vity,a ndEm 致 lo p yme p nt:Ja ansH istoria clEx peri encea ndItsP oss ibleRe levancetoLDCS ”, Inter na tionalD evelopme ntC enterofJ apanWo r kingP aper2 6,To kyo. Psma e zoglu, J.,1972,“ Growth,I nvestment,a ndS avi ngRa to is:S omeL ongand Me diumTe rmAs sociationsb rou so fCount re i ”, s 犅狌 犾犾犲狋 犻狀狅 犳犗狓 狅狉犱犝狀 犻 格 yG p 犳 狏犲狉狊犻狋狔犐 狀狋 狊犻狋狌狋 犲狅 犳犈 犮狅狀狅犿犻 犮狊犪 狀犱犛 狋犪犻 狋狊犻 狋犮狊3 4,n o. 4(Novemb er) : 30 9—2 8. Poduval. N.,1978,“ DataB anka n dD ataMa nageme ntP rogramsf orAn al y z ingP a t tern sofI ndust rialD evelopme n ”, t Wo rldBankD evelopme ntE conom c isD ep art  me nt.Wa shn i go t n,D. C. Pe rbisch,R. ,1950,犜犺 犲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犇犲 狏犲犾 狅狆犿犲 狀 狋狅 犳 犔犪 狋犻 狀犃犿犲 狉犻犮犪犪 狀犱犐 狋狊 犘狉 犻狀犮犻狆犪犾犘狉 狅犫犾 , 犲犿狊 NewYo r : k Un ie tdNa i to nsE conomi cCommi si sonf r o 392 参考文献 Lai tnAme rc ia.   Ran is,C. ,1 981,“ Ch a llengesa n dOp portunii tesP osedb yAs ia sS uperexporters: Imp lia ctionsforMa nufacturedEx port sf romL at inAme ri c ” a I, nW. Baera nd 有 M.G l ils,e i ds. ,犈狓狆 狅狉狋犇犻 狏犲狉狊犻犻 犳犮犪狋 犻狅狀犪 狀 犱狋犺 犲犖犲狑犘狉 狋 狅犲犮狋 犻狅狀犻狊犿 , Urba na: Universt iyo fIll ino i sBu reauo fE conomica ndBu sins esRe search. ———,1 9 8 ,“ 4 Ty polog yinDe velopme tTh n eor : y Re tros pectiea v ndP rospects” ,In 所 M.S yrqui , n L. Tay lo , ra ndL. E. Westpha , le d , s. 犈犮狅狀狅犿犻犮犛 狋狉狌犮狋狌狉犲犪 狀犱犘犲 狉 犳狅狉犿犪 狀犮犲:犈 狊狊犪狔狊犻 狀 犎狅 狀狅狉狅 犳 犎狅 犾 犾犻狊犅. 犆犺犲狀犲狉狔,New Yo r k:Ac ademic Prs e s. smu Ra s se n,P. N. ,1 965,犛 狋狌犱犻犲狊犻 狀犐狀狋犲狉狊犲 犮狋狅狉犪犾犚犲 犾犪狋 犻狅狀狊,Ams terdam:No rth 权 Holland. t Ratso,J. ,1 9 82,“ DifferentMa crol cosureso ft heOr ii gnalJ ohansen Mo dela nd TheirImp acto nP olicyEv aluatio ” n 犑, 狅狌狉 狀犾狅 犪 犳 犘狅 犻 犾犮狔 犕狅 犱犲犾犾 犻狀 犵4 n, o.1 版 (Ma rch):85—9 7. Rhee,S. Y. ,198 0,“ TotalF actorP roduct ivt iyGr owthinKo reanMi ninga ndMa n u a fcturingI ndustrie ” s P, rocessed.Wo rl dB ankDe vel opme ntRe searchDe p ar t 社 ment,Wa shingto n,D. C. Rob in o s n,S. ,1 969,“Ag gregateP roductionFu nci tonsa ndGr ow th Mo e dlsi n Econom icDe velopme n : t AC rossSe ctionS tud ” , y Ph. D.dis sertat io , n Ha rvard 版 Universt iy. ———,1 9 71,“ Sourceso fGr ow thinL essDe velopedCo untr ies”,犙狌 犪狉狋犲狉狔犑 犾 狅狌狉狀犪犾 狅犳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狊8 5n, o. ( 3 Au gus ) t3 :9 — 14 08. 出 ———,1 9 86,犕狌 犾犻 狋狊犲犮狋狅狉犪 犾犕狅 犱 犾 犲狊狅 犇犲 犳 狆狀 狏犾 犲狅 犻 犵犆 狅狌狀狉 狋犻犲狊:犃犛狌 狉狏犲 狔,Wo rking Paper4 01,De partme nto fAg ricl uturalandRe sou rceE conomics,Un v i r est i yof Cal iforni aB, erkeley. 致 Roi bn s o n,S. ,a ndA. Ma rkandy a,1 973,“ Comp lexi tya ndAd justme ntinI np u t Outp utS ys tems” ,犗狓犳 狅狉犱犅狌 犾犲 犾狋犻狀狅 犳 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狊犪 狀犱犛 狋犪狋 犻狊狋犻犮狊3 5,n o.2 (Ma y) : 11 9—3 4. Roi bn s o , , n S. a ndL. D. Ty son,1 98 4,“Mo dell in trucu tralAd ustme t:Mi n cro 格 gS j a ndMa c roE leme n tsinaGe n ea rlEq uil ibriumF amewo r rk” ,InH. Scarfan dJ. S hoven,e ds.,犃狆狆 犾犲 犻犱犌 犲狀犲狉犪犾犈狇 狌犻犾犻 犫狉犻狌犿犃狀 犪犾狔狊狊,C 犻 ambridge,En ga l nd: Camb rd i geUn iversityP ress. ———,1 9 85,“ ForeignT rade,Re sourceA ll ocation,a ndS tu rcturalAd justmen tin Yugo l savia:1 976—1 980” ,犑 狅狌狉狀犪犾狅犳犆 狅犿狆犪 狉犪狋犻 狏犲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狊9: 46—7 0. Ro eme , r M.1 , 98 ,“ 5 Du c thD i se as ei nDe veo l pn igCo unr tie : s Ta kingB t iterMe i d 393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cine” ,InM. Lu nda l,e h d. ,犜犺 犲犘狉 犻犿犪 狉狔犛 犲犮狅 狋狉犻 狀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犇犲 狏犾 犲狅狆犿犲 狀狋, NewYo rk:S t. Martins.  RosensteinRo da , n P.1 , 9 43,“ Problemso fI ndusti ral izai toni nE asterna ndS outh 有 easternEu rop e” ,犈犮狅狀狅犿犻 犮犑狅狌 狉狀犪犾 53(JuneSeptemb er) : 202 — 11. ———, 1961,“ Noteso nt heTh eoryo fthe‘ BigP ush’” ,InH. S.Eli lsa ndH. C. Wall i che, d , s.犈 犮狅狀狅犿 犻犮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犳狅狉犔犪 狋犻狀犃犿犲 犻 狉犮 , 犪 Lo ndo : n Ma cmillan. 所 Sal te , r W. E.G.1 , 96 , 0 犘狉 狅犱狌犮狋犻狏 犻狋狔犪 狀犱犜犲 犮犺狀犻犮犪犾犆犺 犪狀犵犲C, amb rd ig , e En ga l nd: Camb i rdgeUn iversit yP ress. Samu es l on,P. A. , 196 4,“ Theoret icalNo teso nT radeP r o l bems” ,犚犲狏犻犲狑狅 犳犈犮 狅 狀狅犿犻 犮 狊犪 狀 犱犛 狋犪狋犻 狊狋犻犮狊4 ( 6 Ma ) y1 : 4 — 55 4. 权 Schmo okler,J. ,1 966, 犐狀 狏 犲 狋 狀犻狅狀犪狀 犱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犌狉狅狑狋 犺,C amb r idge,Ma ss.:Ha r vardUn v i ers ityP ress. Schren , k M. C., Ard l aan,a ndN. A.ElTatawy,1 9 79, 犢狌犵狅狊犾犪狏犻犪:犛 犲犾犳犕犪 狀犪 犵犲 版 犿犲狀狋犛 狅犮犻犪犾犻狊犿犪 狀 犱狋犺犲犆犺 犪犾犾犲狀犵犲狊狅犳犇犲 狏犲 犾狅狆犿犲 狀狋,B l atimore: JohnsHo pkins Un ivers ityP ress. Sct iovsk , y T. 1 , 954, “Two Co nceptso fEx e trnalE conom is” c ,犑 狅狌狉狀犪犾狅 犳 社 犘狅犾犻犻 狋犮犪犾犈犮 狅狀 狅犿狔6 2( April)14 3—5 1. ———,1 95 9,“ Grow th—B l aancedo rUn balanced”,I nM. Ab ramo vi tza ndo thers, 犜犺犲犃 犾狅 犾犮 犪犻 狋狅狀狅 犳 犈犮狅狀狅犿犻 犮犚犲 狊狅狌狉犮狊S 犲 , taf nordC, a li : f. S t a no frdUn iverst iy 版 Press. Sen,A. K. ,1 963,“ NeoClasi scala ndNe o Ke ynesa inTh eoriesofD i stri b ut io n”, 犈犮狅狀狅犿犻 犮犚犲 犮狅狉 犱3 95: — 36 6. 出 Shaw,E. ,1 973,犉 犻狀犪狀犻 犮犪犾 犇犲 犲狆犲狀犻狀犵犻 狀 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 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 Lo nd on: Ox fordUn v iersityP ress. Shove , n J. B.a, ndJ. Wh al ley,1 984,“ Apple idGe nerl aEquilb i i rum Mo dl eso fTa x 致 ato i na ndI ne tr nat ionalT rade:AnI ntroductiona ndS urvey ”,犑 狅狌狉 狀 犾狅 犪 犳 犈犮狅 狀狅犿犻 犮犔犻狋犲狉犪狋狌狉犲2 2(Septemb er):100 7—5 1. Shulz,T. t P. ,1 982,“ Eff ectiveProtectionan dtheD isti rbutiono fP ersonlI a ncome inCo lomb i ”, a I nA. O.Kr ueere, , d. 犜狉 犪犱犲犪 狀犱犈犿狆 犾 狅狔犿犲 狀狋犻狀犇犲 狏犲犾狅 犻狀 格 g 狆 犵 犆狅狌狀狋狉犻犲狊:犉犪 犮狋狅狉犛狌狆狆 犾狔犪 狀犱犛狌 犫狋 狊犻狋狌狋 犻狅狀,Ch icago:Un ivers ityo fCh icago Press. Sn i e g , r H. W. ,1 950,“ TheD isti rbutiono fGainsb etweenI nvestn i gan dBo r row ing Cou ntr ies” ,犃犿犲 狉犻犮犪狀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犚犲 狏犻犲狑 4 0( May) :473—8 5. Soow,R. l M. ,1 95 7,“ Te chni calCh angea ndt heAg gregateP roductionFu ncto i n”, 犚犲狏犻犲狑狅 犳犈犮 狅 狀狅犿犻 犮 狊犪 狀犱犛 狋犪犻 狋狊狋犻犮 狊3 ( 9 Au gu s t3): 1 — 22 0. 394 参考文献 t Sein,J. P.,a ndA. Lee,1 977,犘狉 狅犱狌 犮狋 犻狏犻狋狔犌 狉狅狑狋犺犻 狀犐 狀犱狌狊狋狉犻犪 犾犆 狅 狌狀狋狉犻 犲狊犪 狋狋 犺犲 犛 犲犮 狋狅狉犪犾犔 犲犲 狏犾,1 963—1 974,S anta Mo nica,C alf. i :Ra ndCo rporationf or Councilo nInternai tonalE conom icP oi lcy. 有 t Sern,J. ,a ndJ. D. Lewis,1 980,犈犿狆 犾狅狔犿犲 狀狋犘犪 狋 狋犲狉狀狊犪 狀犱犐 狀犮狅犿犲犌 狉狅狑狋犺, Wo l rdB ankS tf afWo rkingP ap er4 19,Wa shington,D. C. t Sreete , n P.1 , 95 ,“ 9 Un b a lancedGr owt ”, h 犗狓犳 狅 狉 犱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犘犪 狆犲狉狊1 1(Ju ne): 所 167—9 0. ———,1 982,“A Co o lLo oka tOu twa rdLoo kingS trategi e sforDe velopme nt” , 犠狅狉犾犱犈犮 狅狀狅犿狔5( Septemb er) : 1 59—6 9. Summe r , s R.I., B.Kravi , sa ndA. W. Heston,1 9 80,“ Internai tonalComp ar isono f 权 RealP rod uta c ndI t s Comp osition” ,犚犲 狏犻犲狑 狅 犳犐 狀犮狅犿犲犪 狀犱 犠犲 犪狋 犾 犺2 6 (Ma rch) :19—6 6. Syr qui , n M. 1 , 97 ,“ 6 S ourcesofI nd usti ralGr ow ha t ndCh ange:AnA l ter na tive 版 Me asure” ,Paperr ea da tEu ropeanMe etingo fE conome tr icS ociety,Au gu t. s Helsinki,F il nand. ———,1 98 ,“ 3 S ourcso e fGr owthDa tafo rMe x i c o”, InKu bo19 83. 社 ———,1 984,“ ResourceRe al locai tona ndP rod uctii vtyGr ow th” ,InM. Sy rquin,L. Taylor,a ndL. E.We stphal,e d s.,犈犮 狅狀 狅犿犻犮犛 狋狉狌犮狋狌狉犲犪 狀犱 犘犲 狉犳狅狉犿犪 狀犮犲: 犈狊狊犪狔狊犻狀犎狅 狀狅狉狅 犳 犎狅犾犾犻狊犅. 犆犺犲 狀犲狉 , 狔 NewYo r : k Ac adem icP ress. 版 ———,1 985a,“ GrowthAc o c uni tngWi thI nterme diateInp ut sa ndt heT a r nsm s ision ofProd uct ivit yGr ow th” ,Processed. ———,1 98 ,“ 5b Me s auringth eCo ntrb i ut ionst oGr ow than dStructuralCh an gefrom 出 t heDema ndS i de” ,Processed. ———,1 985c,“ Pattr enso fDe e vlopme ntsince1 96 0:A Comp arisonf orCh i na” , Processed. 致 ———,1 986,“ Econom cGr i ow tha ndS tructuralCh angei nIsrael:AnI t ner nat ional Perspect ive” ,I n Y. BenP orath,e d., 犜犺 犲犐 狊狉犪犲犾犻 犈犮狅 狀狅犿狔: 犕犪 狋狌 犻 狉狀 犵 犜犺 狉狅狌犵犺犆 狉犻犲 狊狊,C amb ridge,Ma ss.:Ha rvardUn iveri styP ress. S rui , n M.a , ndH. Ek lin ton1, 9 7 ,“ 8 Th eDa taB asefort heSi mulationMo del”, 格 yq g Wo l rdB ankDe velopme ntE conom icsDe p artme ntMemo ran dum( Novemb r) e , Wa shi n gton,D. C. Syr qui , n M.a , ndS. Teitl,e e ds.,1 98 2,犜狉 犪 犱犲,犛 狋犪犫犻犾 犻狋狔,犜犲 犮 犺狀狅狅 犾 犵狔,犪 狀犱犈狇  狌犻狋狔犻 狀犔犪 狋犻狀犃犿犲 狉犻犮犪,NewYo rk:Ac adem c. i Syr quin,M. ,andS.Ur ata.F ot rhc om ing,“ So urceso fCh angesinF actorInt enst iy ofT rad ” e 犑, 狅狌狉狀犪犾狅犳犇犲 狏犲犾 狅 狆犿犲 狀狋犈犮 狅狀 狅犿犻 犮狊. 395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Tayl o r,L. J.,1 979, 犕犪 犮狉狅 犕狅 犱 犲犾 狊犳 狅狉 犇犲 狏犲犾狅狆犻狀犵犆 狅狌狀狋狉犲 犻狊.New Yo rk: Mc GrawHi l. l ———,1 98 ,“ 1 I SLMi nt heT ropc is:D iagr amma ticsoftheNewS r tucturai lstMa cro 有 Cri tique” ,InW. R.Clinea ndS. Weintrallb,ed s.,犈犮狅狀狅犿犻犮犛 狋犪犫犻 犾犻狕犪狋犻 狅狀犻 狀犇犲  狏犲犾狅狆犻狀犵犆 狅狌狀狋 狉犻犲狊,Wa shi ngton,D. C. :B ro o kingsInst ituto in.   ———,1 983犛, 狋狉狌犮狋狌狉犪犾犻狊狋 犕犪 犮狅 狉犲犮狅狀狅犿犻 犮 : 狊 犃狆狆 犾犻犮犪犫犲 犕狅 犾 犱犾 犲狊犳 狅狉狋 犺犲犜犺 犻狉犱 所 犠狅狉犾 , 犱 NewYo r : kB asicB ooks. Tayl o r,L. ,a ndF. J.Ly sy,1 979,“ Va nishingIn comeRe di stri butions:Ke yn es ian Cluesab outMo de lSu r p i rsesint heS hortRu n” ,犑 狅狌狉狀犪犾狅犳犇犲 狏 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犈犮 狅 狀狅犿犻 犮 , 狊6 n o.11: 13— 0. 权 Tet iel,S. ,a ndF. E. Tho umi,1 986,“ Fr omImp o r tS ubsti tutiontoEx pors:Th t e Ma nua f c tu r iugEx portsEx pere in ceofAr gentinaa ndB rai zl”,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犇犲 狏 犾 犲 狅 狆犿犲狀狋犪 狀犱犆狌 狋 犾狌 狉犪犾犆犺 犪狀犵犲3 ( 4 Ap ri l4): 559— 0. 版 Temin,P. ,19 67,“ AT imeSerisTe e sto fP att e rnsofI ndusti ralGr ow h” t ,犈犮 狅 狀狅犿犻 犮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犪 狀犱犆狌 犾狋狌狉犪犾犆犺 犪 狀犵犲1 5( January):174—8 2. Tharaka , n P. K.M.1, 983犐, 狀狋狉犪犐狀犱狌狊狋狉狔犜狉 犪犱 : 犲 犈犿狆 犻狉 犻犮犪犾犪 狀犱犕犲 狋犺狅犱 犾 狅狅犵犻犮犪犾 社 犃狊 狆犲犮狊,Ams 狋 terdam:No t rhHo la ln d. Tobin,J. ,1 9 69, “A Ge nea rlEq ui librium Ap proacht o Mo net ary Th e or y” , 犑 狅狌狉狀犪犾狅 犳 犕狅 狀犲狔犆, 狉犲犱犻 狋犪, 狀犱犅犪 狀犽 犻狀 : 犵1 1 2— 9. 版 Tsao,Y. ,198 0,“ Grow tha ndP roducti vityi gp e:AS nSin a or u pl pyS i d eAn al ysis” , Ph. D. d issertai ton,Ha v rardUn ivr esity. Tye l , r W.1 , 9 8 ,“ 1 Gr ow t ha ndEx portEx panso i ninDe e vlopingCo untre is:S ome 出 Emp i ricalEv d ienc e”,犑 狅狌狉狀 犾狅 犪 犇犲 犳 狆犵 狏 犲狅 犾 犻 狀 犈犮狅狀狅犿犻 犮狊 9, no.3 (Au g t) us : 1 21—3 0. Tyso , n L. D. ,1 980,犜犺 犲犢狌犵 狅狊犾 犪狏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犛狔 狊狋犲犿犪 狀犱犐 狋 狊犘犲 狉犳狅狉犿犪 狀犮犲犻狀狋 犺犲 致 1 970狊,B er kl eey , Cai lf.:Insti tuteo fI nten rationalStudies. Unt ie dNa i tons, 195 8, 犐狀狋犲狉狀犪狋 犻狅狀犪犾犛 狋犪狀犱 犪狉犱犐 狀犱狌狊狋狉犪 犻犾犆 犾犪狊 狊犻犳犮 犻犪狋犻狅狀狅犳犃 犾犈犮 犾 狅 狀狅犿犻 犮犃犮 狋犻狏犻 狋狔( ISIC) ,NewYo rk. Vaccar , a B. , N. a ndN. Simo , n1 96 8,“ FactorsA f fect in heP ostwa rIndustril a 格 gt Comp osi tiono fP rodu t” c ,In犛 狋狌犱犻犲狊犻 狀犐 狀犮狅犿犲犪 狀犱犠犲 犪犾狋犺3 2,New Yo rk: Columb aUn i iver sityP ress. Vane , k J.a, ndA. H.Stud enmu nd,1 968,“ Towa rdaB et terUn dr estandingo fthe I nc reme ntalC apt ialOu tputRa t io” ,犙狌 犪狉犲 狋狉犾狔犑 狅 狌狉狀犾狅 犪 犳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狊8 2( Au gust):435—5 1. Verdoor , n P. , J. 1 949,“ Fat toric heRe golanol oS viu lpp od l elaP rodutt ivit ad e l 396 参考文献 L avoro” ,犔  犐狀犱狌 狋 狊狉犻犪,3—1 1. Vl ia lrrel,R. a ,1 976,犈 犾犇 犲狊犲狇狌犾 犻犻犫狉狅犈狓 犻 狋狉 犲狀狅犲 狀犾 犪犐 狀犱狌狊 狋狉犻犪犾 犻狕犪犻 犮狅狀犱 犲 犕犲 狓犻狅, 犮 19291— 97 : 5 犝狀犈 狀犳狅犵狌犲犈 狊狋狉狌 犮狋狌狉犪犾犻 狊狋 , 犪 Me xi coF: ondod eC u ltur aE conomica. 有 Vn ier,J. ,1 9 52,犐 狀狋犲狉狀犪狋 犻狅狀犪犾犜狉 犪犱犲犪 狀犱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犇犲 狏犲 犾狅狆 犿犲狀狋 , Ge lncoeI l. l : F e reP rs e s. Watkin , s M.H. ,1 963,“A S taple Theoryo fE conomy Gr owth” ,犆犪 狀犪 犱 犻犪狀 所 犑狅狌狉狀 犪犾狅犳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狊犪 狀犱犘狅 犾狋 犻犻犮犪犾犛犮犻犲狀犮犲2 91: 4 — 11 58. Weis s kopf,T. E.,1 971,“ A le trnativeP at ternso fImp ortSubstiu ttioninI ni da” ,In H.B. Che nery,e d.,犛 狋狌犱犻犲狊犻 狀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犘 犾犪狀狀犻狀犵,C amb i rdge,Ma ss.: HarvardUn iveri st ress. 权 yP Westphal,L. E. ,19 78,“ Th eRe p ubl ico fKo reasEx pei rencew ihEx t por tL edI n d u strialDe velopme t” n ,犠狅 狉 犾犱犇犲 狏犲犾 狅狆犿犲 狀狋6,n 3: o. 347—8 2. ———,1 9 8 ,“ 2 F ostei rngTe c hnologc ialMy steryb yMe ansofS ee lctv ieI ndust ryP ro 版 motion” ,InM. Syrquna i ndS. Tet iel,eds. ,犜狉 犪犱犲,犛 狋犪 犫犻犾犻 狋狔,犜犲 犮犺狀犾 狅狅犵狔犪 狀犱 犈狇 狌 犻狋狔犻 狀犔犪 狋犻狀犃犿犲 狉犻犮犪,NewYo rk:Ac a demic. Westpha , l L. , E. L. Kima, n dC. Da h lma , n1 98 ,“ 5 Re fe lcto i nsonKo re asAc qus ii 社 tiono fTe chnologiclC a ap abl it iy” ,InN. Rosen be rga ndC. Frisct hak,e ds.,犐  狀 狋犲狉 狀 犪狋 犻狅狀犪犾犜犲 犮犺狀狅狅 犾犵狔犜狉 犪 狀狊 犳犲狉,NewYo rk:P raeger. Wheele , r D.1, 9 8 ,“ 0 B ascNe i edsFu li fl lme nta ndE conomicGr owth:AS imu t lane 版 ousMo d e l”,犑 狅狌狉狀犪犾狅犳 狆犇犲狏犲犾狅 犿犲狀狋犈犮 狅狀狅犿犻 犮 狊 7 (Decemb r e ):435— 51. Wil li ams on,J. G.,1 979, “Wh y Do Ko reansS aveS oL t ite? l ”,犑 狅狌狉狀犪犾狅 犳 犇犲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犈犮 狅狀狅犿犻犮狊6 n, o. : 33 436— 2. 出 Wil lams i on, J.G. ,a nd P.H.L indert, 1 980, 犃犿犲 狉犻犮犪狀犐 狀犲狇狌犪犾犻狋狔: 犃 犕犪 犮狉狅犲犮狅狀狅犿犻 犮犎犻 狊狅 狋狉狔,NewYo rk:Ac ad emic. WorldB ank1, 97 , 6 犠狅 狉犾犱犜犪 犫犾犲狊. Bali tmoreJ: ohnsHo pkinsUn iveri styP re ss. 致 ———,1 9 77,犜犺 犲犠狅 犾 狉犱犅犪 狀犽犃 狋犾犪狊1 977.Wa s h ington ,D.C . ———,1 978,犠狅 狉犾犱 犇犲狏犲犾狅狆犿犲 狋犚犲 狀 狆狅狉狋1 9 78.New Yo rk:Ox ford Univers ity P e rss. ———,1 9 80a,犜狌 狉犽犲狔:犘狅 犾犻犮犻犲狊犪狀 犱犘狉 狅狊 犲狋 犮狊犳 狅狉犌 狉狅狑狋犺 Wa shin ton,D. C. 格 狆 g ———,1 9 80b,犠狅 犾 狉犱犇犲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犚犲 狆狅狋1 狉 980,New Yo rk:Ox fordUn iveri sty P e rss. ———,1 9 80c,犠狅 狉犾犱犜犪 犫犾犲狊,B a ltimore:J ohns:Ho pkinsUn iveri styP re ss. ———,1 9 81,犠狅 狉犱 犇犲 犾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犚犲 狆狅狉狋1 98 1,New Yo rk:Ox fordUn iveri sty P e rss. ———,1 9 82,犠狅 狉犱 犇犲 犾 狏犲犾狅狆犿犲 狀狋犚犲 狆狅狉狋1 98 2,New Yo rk:Ox fordUn iveri sty 397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Pres. s ———,1 983,犠狅 狉犱 犇犲 犾 狏 犲犾狅狆犿犲狀狋犚犲 狆狅狋1 狉 983,New Yo rk:Ox fodUn r v ieri sty Pres. s 有 ———,1 984,犠狅 狉犱 犇犲 犾 狏 犲犾狅狆犿犲狀狋犚犲 狆狅狋1 狉 984,New Yo rk:Ox fodUn r v ieri sty Pres. s Wrag , g R. ,andJ. Robr etson,1977,犘狅 狋 狊犠犪狉犜狉 犲狀犱狊犻 狀犈犿狆 狅 犾狔犿犲狀狋,犘狉 狅犱狌犮  所 狋 犻狏犻 狋狔犗狌 狋狆狌狋,犔犪 犫狅狉犆狅狊狊,犪 狋 狀犱犘狉 犮 犻犲狊犫狔犐 狀犱狌狊狋 狉狔犻 狀狋 犺 犲犝狀 犻 狋犲犱犓犻 狀犵犱狅犿, Departmento fEmp o lyme t,Re n sa erchP apr3,Lo e n don:He rMa e jst ysSta i toneryO fi fce. Yo topouls,P. o ,andJ.Nugent,1973,“ AB l aancedGrowthVe rs ionoftheLinkage 权 Hy pt o he si : s A Te s ”, t 犙狌 犪狋 狉犲狉 犾狔犑 狅狌狉狀犪 犾狅 犳 犈犮狅 狀 狅犿犻 犮狊8 , 7n o. ( 2 Ma ) y: 157—7 1. 版 社 版 出 致 格 398  图书在版编目( 犆犐犘)数据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美) 钱纳里, (美) 鲁宾逊,(美)赛尔奎因著; 吴奇等译. —上海: 格致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陈昕主编. 当代经济学译库) 有 SBN9  I 787543 225077  Ⅰ.①工… Ⅱ.①钱… ②鲁… ③赛… ④吴… Ⅲ. ①工业经济 经济增长 对比研究 Ⅳ.①F 40 所  中国版本图书馆 C IP数据核字( 2015)第074142号 权 责任编辑 程 倩 装帧设计 王晓阳 版 社 版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美]霍利斯·钱纳里 谢尔曼·鲁宾逊 摩西·赛尔奎因 著 出 [ 吴奇 王松宝 等译 致 出 版 印 刷 苏州望电印刷有限公司 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开 本 710×1 000 1/16     ( 200001 上海福建中路193号 www. ewe o) n. c 印 张 2 2 6.5 编辑部热线 0 插 页 3 格 216 3914988        市场部热线 0 21 63914081 字 数 394,000 h www.b iooks. cn 版 次 201 年 5 5月第1版 发 行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中心 印 次 2015年5月第1次印刷 I SBN9787543225077/F·826 定价: 69. 00元   Co pyr ight 1 986b yInternato inalB ankforRec ont sruc tionandDe ve lopme n/Th t eWo rldBan k Thiswo rkwa so ri ginl alyp ubls ihedb yTh eWo rldB ankinEn gli sha s犐 狀犱狌狋 狊狉犻犾 犪犻狕犪狋 犻狅狀犪 狀犱 犌狉狅狑狋犺:犃犆 狅犿狆犪狉犪狋犻犲犛 狏 狋 狌 犱狔i n19 86.Th sCh i n iesetransl ato inwa sarrangdb e yT rut h& Wi sdom 有 Press.T u rth& Wi d somP e rssisr esponsb iletheq ul ait yo fthetrans lai ton.Inc s aeo fanyd s icrepan c ies,t heorii gnallanguagewil lg overn. Th efind ings,inter prea ttions,a ndc onl cuso inse xprs esedinthiswo rkdon otn e cessar ilyrel fect 所 h tev iewso fTh eWo rdB l ank, t isB oardo fExecut iveD ir ectos,o r rt hegovernmentstheyr e p e rsent. Th eWo rldBankd oesnotg uarane tet heaccua rcyo fthedat n aicludedinthiswork. Theb ounda i res,c o lor,d enominat ions,ando therinformato ins howno na nymapi nthswo i rkd on otimplyan y 权 u jd gmento nthep a rtofTh eWo rldBan kconceri nngt helea glstat uso fanyt e rrt ioryort heendorse me ntora c ceptaneo c fsuchb oundare is. 5年, 版权所有 2 01 版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 本书原版由世界银行于 1 9 86 年以英文出版 ,书名为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 。中 社 文版由格致出版社安排翻译并对译文的质量负责 。 中文版与英文版在内容上如有任何差异 ,以 英文版为准 。 本书所阐述的任何研究成果 、 诠释和结论未必反映世界银行 、其执行董事会及其所代表的 版 政府的观点 。 世界银行不保证本书所包含的数据的准确性 。 本书所附地图的疆界 、颜色 、名称及其他信 息, 并不表示世界银行对任何领土的法律地位的判断 , 也不意味着对这些疆界的认可或接受 。 出 上海市版权局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09 2014 638 图字 致 格 当代经济学译库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钱纳里等著 有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导论/米哈尔·卡莱斯基著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就业/安妮·克鲁格著 管制与市场/丹尼尔·F.史普博著 企业的经济性质( 第三版) /兰德尔·克罗茨纳等编 所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爱德华·肖著 不完全竞争与非市场出清的宏观经济学/让帕斯卡·贝纳西著 企业、市场与法律/罗纳德·哈里·科斯著 发展经济学的革命/詹姆斯·A. 道等著 权 经济市场化的次序( 第二版) /罗纳德·I.麦金农著 论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罗纳德·H. 科斯著 产权的经济分析( 第二版) /Y. 巴泽尔著 版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加里·S. 贝克尔著 集体行动的逻辑/曼瑟尔·奥尔森著 企业理论/丹尼尔·F. 史普博著 经济机制设计/利奥尼德·赫维茨著 社 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盖瑞·J. 米勒著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道格拉斯·C. 诺思著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罗纳德·R. 科斯等著 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埃尔赫南·赫尔普曼保罗·克鲁格曼著 版 贸易政策和市场结构/埃尔赫南·赫尔普曼保罗·克鲁格曼著 暴力与社会秩序/道格拉斯·C. 诺思等著 社会选择理论基础/沃尔夫·盖特纳著 出 拍卖理论(第二版)/维佳·克里斯纳著 时间:均衡模型讲义/彼得·戴蒙德著 托克维尔的政治经济学/理查德·斯威德伯格著 资源基础理论:创建永续的竞争优势/杰伊·B. 巴尼著 致 不完全合同、产权和企业理论/奥利弗·哈特等编著 投资者与市场———组合选择、 资产定价及投资建议/威廉·夏普著 科斯经济学/斯蒂文·G.米德玛编 自由社会中的市场和选择/罗伯特·J. 格 巴罗著 从马克思到市场: 社会主义对经济体制的求索/W. 布鲁斯等著 基于实践的微观经济学/赫伯特·西蒙著 企业成长理论/伊迪丝·彭罗斯著 个人策略与社会结构: 制度的演化理论/H. 培顿·扬著 私有化的局限/魏伯乐等著 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 ——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陈郁编 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 ——代理经济学文选/陈郁编 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A. 爱伦·斯密德著 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 ——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丹尼尔·W. 布罗姆利著 产业组织/乔治·J. 施蒂格勒著 宏观经济学:非瓦尔拉斯分析方法导论/让 帕斯卡·贝纳西著 有 演化博弈论/乔根·W. 威布尔著 一般均衡的策略基础: 动态匹配与讨价还价博弈/道格拉斯·盖尔著 资产组合选择与资本市场的均值—方差分析/哈利·M. 马科维兹著 所 金融理论中的货币/约翰·G. 格利著 货币和金融机构理论( 第 1卷 、第 2卷) /马丁·舒贝克著 家族企业:组织、行为与中国经济/李新春等主编 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译文集/卢俊编译 权 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哈特著 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托马斯·思德纳著 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保罗·R. 伯特尼等著 生物技术经济学/D. 盖斯福德著 版 社 版 出 致 格